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业务技术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50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业务技术管理
分类号:
F632.4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市企业管理的业务技术管理,分别记述了业务管理和技术设备管理的主要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邮电局
管理
内容
一、业务管理
1950年至1958年,邮电业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959年,市局业务生产管理由二级(局、组)改为三级(局、科、组)管理体制。同年,为加强业务生产管理,明确了各班组职责范围,健全了各项原始登记、统计工作和定期开展经济质量分析活动等制度。1961年,企业贯彻《国营工业企业条例》和《邮电工作条例》期间,进一步健全班组组织,建立了(政治宣传员、质量检查员、经济管理员、安全检查员、卫生管理员)“五大员”,基本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在邮政通信生产管理中,严格执行邮件交接验收、平衡合拢制度、查验单处理和汇兑检查制度;电信通信生产管理中,严格执行长途电话、电报传递顺序和时限,以班组为单位,进行业务测试;对农村分支机构,设立乡村邮电指导员1人,开展“四款”检查和乡邮排单检查。1964年,组织职工学习并且认真执行邮电部颁发全国统一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建立了正常的业务指挥调度秩序。“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电业务规章制度遭到破坏。
“文革”结束后,市局着手恢复执行统一的业务规章制度,在工业学大庆、企业整顿中,不断加强基础工作,建立了各种生产岗位责任制和政治、业务、技术学习、劳动考勤、安全保密、质量检查、交接班、业务档案管理、邮袋管理制度等。1973年底,市局设立邮政科、电信科、农村邮电科3个专业科室,对本专业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1984年,随着电信业务的迅速发展,为适应电信业务管理需要,4月份,将电信科分设为长途电信科、市内电话科。在邮政方面,集邮业务发展较快,为适应管理,于5月成立景德镇市邮票公司(科级建制)。1985年,根据省局要求,在邮政科增配一名邮政业务视察员,进一步加强了邮政业务管理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考核制度。1986年,市局开展端正业务指导思想活动,从“三查”(查质量、查服务、查纪律)着手,全面进行检查,查改结合。活动中,采取向用户发征询意见函,上门走访用户,召开用户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用户意见,接受用户监督。为了使端正局风活动持久地坚持下去,自1988年开始,市局向社会聘请了30位社会监督员,分布在全市用邮、用电大户,接受社会对邮电服务工作的监督,每年召开一次监督员会议,广泛收集对服务工作中的反映,对在监督工作中成绩优异人员给予奖励。1988年12月,随着邮政业务种类增加和邮政业务量的发展,为加强邮政业务管理,将邮政科分设为邮政科、发行投递科。1990年1月,景德镇市程控万门电话割接开通后,电信业务飞速发展,为便于管理,在电信机构中增设了电信营业科。1993年底,为适应通信发展需要,加强业务管理,市局调整了各专业科室,设立邮政营业储蓄科、邮政发行投递科、邮政视察室、邮票公司、电报长话业务科、电信设备运行维护科、网管中心、市内电话线路科、电信经营科、农村邮电科、长途线务站。
二、技术设备管理
1951年4月,邮电合一,成立浮梁邮电局之后,全局技术设备管理由局长全面负责。1952年,实行局、班组二级管理体制,在局长领导下,由各组组长负责本组技术设备维护和管理、严格执行邮电部颁发有关机线维护规则和技术维护规程,制订和完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1957年,为推广先经验,载波室推广了“长途机械逐盘检修经验”和长线推广“史宝聚线障测试法”。1962年,为贯彻《国营工业七十条》,市局加强了技术管理,机线维护人员实行包区、包机、包线制度和预检预修制度。1964年,根据邮电部颁发《邮电企业技术管理若干规定(草案)》,明确由主管电信局长全面负责技术管理,并设置一名技术员具体管理技术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对建立起来的包机、包线制度,被视为“包产到户”性质的制度而受到批判。对于电信技术设备维护操作规程、电路管理办法和材料消耗定额制度等虽然未明确破除,但基本上处于有章不循的状况,致使市话机线设备障碍多、历时长;长途中继电缆衰耗大,长途半自动拨号不能正常使用;载波电路和电传合格率低;农村通信普遍存在电气特征不合标准、音质音量小等现象。
1979年,恢复设备维护工作,各专业按部颁《维护规程》实行预检预修制度,市话、农话电缆、明线维护实行包区、包段责任制,电力、载波、电报中央室实行包机责任制,农话交换机实行分片负责制,电信设备更新改造每年拟编计划上报省局平衡下达执行。1981年1月,根据省局长途线路管理体制改革,经省局批准,成立景德镇市长途线务站,科级建制,从上饶长途线务站划拨部分长途线路维护包区到景德镇市长途线务站维护和管理。1984年,由于通信技术和设备的迅速发展,原设置的生产机构已不适应。为加强技术设备管理,4月6日对生产机构进行调整,撤销电信科,成立长途电信科、市内电话科。1988年,配置了微机用于长话收费、检测线路障碍等,推进了技术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根据上级计量器具管理要求,自1987年10起市局配备一名工程师兼职管理全局计量工作,贯彻“谁使用、谁维修、谁保管”的原则,建立专用仪表校验卡和台账,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检测。1988年12月21日,计量工作获“三级计量合格证”。1991年1月12日,经省通信计量站、市计量局考核验收合格,市局计量工作获“二级计量合格证”。1990年2月,市局成立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全局技术设备管理,对通信设备的引进、技术、工程设计等全面负责管理。同时,计量管理工作划归总工办统一负责。遵照省局部署,自1990年2月开始,开展电信设备整治工作,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主管电信副局长、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电信各专业科长、站长、财供、人教科长为成员的电信设备整治领导小组,下设整治办公室挂靠总工办,具体负责日常整治工作。各专业科室成立整治小组,负责设备整治任务的实施。围绕部颁标准,抓重点、攻难关、整改结合,着重解决长途和市话网中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从维护管理、有线传输、交换专业、非话专业等四个方面认真进行整治。1991年下半年通过邮电部、省局检查评比,有线载波、非话、交换三个专业全部合格,载波专业列全省第一。
1995年3月,为加强邮政设备维护和管理,市局邮政机具维护中心成立,制定《邮政机具维修制度》,对全局邮政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登记并建立邮政机具设备档案。7月,对邮政设备进行全面预检预修。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本志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机构沿革、邮政通信、电信通信、企业管理、职工队伍、党群组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记述了景德镇市邮电通信的兴起、演变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