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484
颗粒名称:
一、业务
分类号:
F626.2
页数:
9
页码:
84-9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景德镇市电报的业务,主要记述了业务种类、资费等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电报
业务
内容
(一)业务种类
1913年,浮梁电报局成立,开办国内电报业务。业务种类分为寻常电报、加急电报、政务电报、局务电报以及气象电报,特别业务有:核对、分送、专送、预付回报费、送妥通知等。同年,开办账务电报和电报挂号。1916年,开办新闻电报。1920年,开办邮转电报。1931年,开办军务电报。1933年,开办航空电报、书信电报、交际电报。1934年,开办加急新闻电报及专线收发业务。1936年9月1日,国民政府交通部颁发《国内电报营业通则》,电报种类分官军电报、局务公电、私务电报、公益电报、特种电报五类。局务公电包括纳费公电;私务电报分寻常、加急、交际、新闻;公益电报分航空安全、气象、水位、赈务4种;特种电报指邮转、特约减费等电报。1937年,电报局经办业务分政务、私务、新闻、公电4种,1937年12月1日,开办庆吊电报业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除沿用交通部1936年《国内电报营业通则》外,又恢复和开办了一些新业务,如密码、商电、夜信电报、交际电报、利用电话收发电报等。
1950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开放办理庆祝国庆减价电报业务。1951年3月,邮电部修订国内电报种类分为军事、军政、企业、公益、新闻、防空情报、航行安全、气象、书信、公电、邮转、土改、普通13类。特别业务有校对、预付电报费、送妥通知、分送、专送、话传6种。1957年7月1日,电报种类增加事故1种,废除航行安全。特别业务增加特急、加急、改发、指定日期投递、昼夜投递、留交、亲启、邮送8种。次年1月1日,电报种类调整为11类,将原来企业、书信并入普通电报。
1959年5月27日,电报种类改为8类,即防空、天气、事故、水情、军政、新闻、普通、公务、汇兑电报并入普通电报。1963年7月1日,增加公益、邮汇报类,特别业务取消昼夜投递、指定日期投递、专送、亲启4种,送妥通知改为送妥电知。邮电部1966年9月30日将电报业务种类简化为空情、特种、军政、公务、普通5类,特别业务取消校对、改发、邮送3种、保留特急、加急、分送、预付回报费、送妥电知、留交6种,特别业务标识由英文改用汉语拼音书写。1970年7月,试行“报务改革”,将电报收发报局名、业务标识、机上用语由英文改用汉语拼音,电报等级则用阿拉伯数码代表。1971年10年,电报种类简化为特种、军政、新闻、公务、汇款、普通6类。1978年6月,电报种类又调整为防空、天气、特种、水情、军政、公益、新闻、公务、普通、汇款、公电11种。特别业务保留特急、加急、分送3种,其余取消。1980年,特种业务增加改发、邮送2种。自1980年2月1日起,除收发局名保留用汉语拼音外,业务标识、机上用语恢复使用英语。1985年4月1日,实行邮电部颁发的《国内公众电报业务规程》,业务种类调整为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电8种,特别业务调整为特急、加急,邮送3种。1986年8月1日,开办公众快速真迹传真(三类机)业务。1988年10月1日,根据邮电部安排,景德镇市列为全省第二批开办礼仪电报业务城市。礼仪电报分婚礼、节日、生日、寿辰、通用5种卡式。根据省局规定,自1993年5月17日起,在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赣州市四城市(含同城)互办鲜花、礼金、蛋糕等礼品电报新业务。
(二)资费
光绪二十年(1894年)改订报价,采用本省、隔省制计费和隔省累加办法。光绪三十年(1904年)电报划归官办后,邮传部将报费核减二成。1912年6月,再次降低价格,取消隔省累加的办法,改为本省、外省两种价格。1928年10月,改为全国统一价格,加急或密语另加。此价格持续至1937年。1941年2月,交通部修订了国内电报价目,自2月1日起按新订国内电报价目表实行。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以法币计算单位,按抗战前单价基数乘以200倍计算,每字20元,后由于物价飞涨,价目迭有调整,1948年7月,每字上升为4万元,为原价的40万倍。是年11月6日,电报资费随币制改变每字为金圆券2角。
1950年2月全国电信会议决定,电报、电话收费以折实公债分为标准,随公债牌价调整,拟定普通电报每字0.07个折实公债分,密码加急加倍,从4月1日起实行。1951年,江西省邮电管理局通知,公益电报最低起算字数,照军政及私务电报办法,每份以5个字起算,不足5个字亦按5个字收费。1952年5月1日,全国电报资费恢复固定单价,本省中文明语普通电报每字900元,外省每字1350元。1955年3月1日,人民币币制改革(旧人民币100元折合新人民币0.01元)后,改为本省每字0.09元,外省每字0.135元。1958年1月1日,取消本省和外省、明语和密语区别,不分军政、企业、普通、寻常电报,每字收费0.03分,加急加倍;译电费每字0.005元,每10字及尾数收0.05元;电报挂号费分为4种:短期1个月收1元,长期1年收10元;3个月及半年均按每月1元收取。1969年4月1日,译电费取消。1972年9月,电报挂号费改为1年、半年、3个月3种,取消1个月计算办法。邮电部(1979)邮计字(346)号关于恢复部分邮电资费的通知,自1979年7月1日零时起,对“电报去报纸”实行收费供应,每张收售价0.01分。同时,恢复收取译电费。1983年12月1日,邮电部对国内电报资费作了调整,普通电报每字由0.03元提高到0.07元。电报挂号费改为长期1年收30元,短期3个月收10元,不足3个月按3个月计算,超过3个月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1990年2月,邮电部调整用户电报和用户传真业务资费,适当降低用户电报资费,初装费除市话中继线酌收市话初装费外,用户电报及300b/s业务不再加收初装费或集资费用。通报费按下例规定:1.国内同城通报费50b/s用户电报,原每分钟收费五角,优惠收费四角;300b/s低速数据,原每分钟收费七角五分,优惠收费六角。国内城市间长途通报费,50b/s用户电报,原每分钟收费1元,优惠收费八角;300b/s低速数据,原每分钟收费1元五角,优惠收费1元二角。国际用户电报通报费,准备通过协商适当调低国际用户电报的结算价和收取价。对调整后的用户传真业务资费标准自1990年3月1日起实行。1992年12月,国家物价局、邮电部联合文件规定,自1992年12月20日起,国内公众电报基础资费由每字0.07元调整为每字0.13元。译电费另计收。同时对国家气象部门的天气电报,暂按实有字数计费,每字0.13元。江西省物价局、江西省邮电管理局赣价费字(1993)第034号、赣邮(1993)局字节131号文件,关于制定邮电延伸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自1993年3月1日起执行。
电信延伸服务费标准:
1、电报专送费:凡专送的电报必须按规定的时限要求送达收报人,在电报投递范围以内的区域不收电报专送费,电报投递范围以外的郊区及农村的电报,为及时投递,由邮电局组织专递,收取专送费。专送用户在3公里以内的,每份每次往返收取专送费1.00元;3公里以外的,每增加1公里距离加收0.2元,但每份电报最高收费不得超过2.5元,一次投送同一收报人(单位)的几份电报,按一份电报收取专送费。
2、上楼投送费:高层楼房住宅用户的电报,邮电局组织上楼投递,第三层及以上楼层的电报,收取上楼投递服务费,每份每次0.4元。
3、电报延伸投递服务费:机关单位或合用大楼(大院)办公单位的电报,应由机关单位或合用大楼(大院)指定一个部门(设在一楼)统一签收电报。如需投递人员延伸投递送到该单位内部机构的电报(包括摊群市场投送到摊位)或投递到合用的大楼(大院)某一个单位的电报,每份每次收取0.4元。党政机关合用大楼的电报投递,维持原投递方式,不收取延伸服务费。
4、电报重复投递服务费:因收报人不在,电报无人签收或无人代签收时,投递人员必须给用户留下“领取电报通知单”由用户在24小时内来邮电局领取。邮电部门对此类电报根据具体情况作第二次投递时,可向收报用户收取重复投递服务费,每份每次0.8元。
1994年1月1日,军事部门预约的和通过各地气象台交发的“航空天气电报”按江西省物价局、江西省邮电管理局文件转发《国内公众电报资费标准》执行,每字0.13元,10个字起算。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本志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机构沿革、邮政通信、电信通信、企业管理、职工队伍、党群组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记述了景德镇市邮电通信的兴起、演变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