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邮政通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46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邮政通信
分类号:
F632.756
页数:
39
页码:
47-83
摘要:
本章记述了景德镇市的邮政通信,主要记述了邮政业务、 分拣封发、 转运、邮路、投递、邮政编码、设备的主要发展情况。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邮政
通信
内容
第一节 邮政业务
邮政业务主要是函件、包件、汇兑和报刊的实物传递。清末时期,邮政局所经办的业务有:平信、挂号信、快信、明信片、报纸类、印刷品、包裹、汇兑(开发兑付每张不超过10元的小额汇票)。中华民国时期,邮政局所分别经办如下业务:信函、明信片、新闻纸、印刷品、贸易契约、商务传单、货样、小包邮件、挂号邮件、平快邮件、快递挂号邮件、保价邮件、国内包裹、国内普通汇票、高额汇票、电报汇票、邮政储金、节约建国储蓄券以及简易人寿保险、代售印花税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邮电局所办理函件、包裹、汇票、报刊发行、集邮、邮政储蓄等业务,其中函件、包裹、汇兑、报刊发行是邮政的传统业务。
一、函件
函件主要是为用户(指使用邮政函件业务的国家机关、事业、企业、团体和个人)传统书面通信的各种公文和印有“内部”字样的各种资料、订单、协议、合同、票据、入场券、照片、报表等。
解放初期,浮梁局所沿袭中华邮政各项函件业务办理收寄传递。50年代,邮电部对邮政函件业务作过多次调整后,最后定为四项,即信函、明信片、印刷品、盲人读物,其中信函是函件的主要业务。对于函件的寄递,按照邮电部统一规定资费标准帖粘邮票。
1950年4月,根据邮电部邮政总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邮总局《关于革命军人实行免费交寄平信的联合通知》,浮梁局所自即日起对部队机关收发室收集的现役军人平常信件、明信片(限重20公分),凡加盖“三角形红色免费军事邮件”戳记的,实行免费收寄投递。按照1957年邮电部(57)邮业密字第9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邮字第27号联合通知,9月1日起对办理免费军事邮件寄递业务,军事机关对现役士兵交寄的免费平常信件加盖免费军邮戳记后,指定人员集中向邮局窗口交寄。
196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指示:“为加强军队革命建设,防止特殊化,密切军民关系,自今年4月1日起,取消战士平信免费的规定”。邮电局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指示,对现役士兵交寄信件,一律按计费标准收费。
根据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义务兵从部队发出的平信,免费寄递”的规定,自1984年10月1日起邮电局所恢复办理义务兵免费寄递平信业务。
1960年10月,开办“特种挂号”业务,规定用户使用统一印制的“特种挂号信封”,其准寄范围:粮票、布票、食油票、粮食转移证、户口迁移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关系。并规定布票不得超过15市尺,粮票不得超过60市斤。自1967年4月19日起,放宽了邮寄粮票和布票限额,规定机关单位可以自封交寄粮票150市斤,最多以100市斤为限;布票500市尺为限,油票2市斤为限。
1951年,开办保价信函准寄现钞业务,自1961年8月15日停止收寄,从此保价信函只能准寄各种有价证件和寄件人认为重要的文件,如公债券、储蓄存单、存折、支票、汇票、契据、证件等,以及可以作信函寄递的轻小物品。
“文化大革命”中,为迅速传递毛泽东著作(包括诗词、语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自1966年9月1日起,邮电局所对出版发行部门、机关、团体、部队以及个人邮寄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像,实行免费收寄传递。直至1969年5月1日止,取消免费寄递的规定,改为按印刷品收寄,优先传递。
1981年7月,恢复办理国内挂号信回执业务。根据邮电部邮政总局、国家物价局联合发文,从1986年7月1日起,邮电局所调整改革业务种类,即:1.凡原按印刷品邮寄的各种通知、请柬、搞件、提货单、合同、票据、照片、入场券、报表等,一律按函件邮寄;2.经过出版行政机关批准,印有统一书号证号的书籍报纸,期刊和教材,仍作为印刷品邮寄;3.凡不能作为印刷品邮寄又不属于信函交寄范围的纸质品、资料等,一律按包裹邮寄。
为适应改革、开放,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从1987年11月10日起,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
二、包件
解放前,邮政包裹业务开办国内普通包裹、小包、保险包裹、代收货价包裹业务。
解放以后,邮政包裹业务的服务对象,以收寄群众和机关、事业、企业、团体、使用的零星物品及土特产品为主。
邮电局所经办的包裹业务分为包裹和快递小包两大类。包裹每件限重15公斤、易溶、易碎物限重10公斤,快递小包每件限重500克。国内普通包裹体积分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限度。最大尺寸限度:每件长度不超过90厘米,长度以外的最大横周不超过120厘米。最小尺寸限度:长宽厚三面(圆周体的,直径的两倍和长度)合计不少于20厘米,最小一面不小于3厘米。快递小包体积最大尺寸限度,每件长宽厚三面合计不超过50厘米,最长一面不超过30厘米,最小一面不小于2厘米。保价包裹体积限度与普通相同。保价快递小包体积限度与快递小包相同。
1979年7月1日,开办“乙类保价包裹”业务。凡包裹价值在30元以上的个人包裹一律按乙类保价包裹收寄和处理。同时,执行收取包裹逾期保管费,规定自包裹详情单投送之日起,领取包裹超过7天(农村边远地区为10天),按日计收逾期保管费,每件每天为0.05元,但每件最多收取1.50元。1987年4月1日,对工商包裹保管期限为3天(农村边远地区7天),局内投交大件印刷品和纸质品包裹免费保管3天。
根据邮电部邮政总局、国家物价局联合文件通知,为了利于商品流通,从1986年7月1日起,邮电局所收寄包裹分为民用包裹和商品包裹,商品包裹比民用包裹加收50%的邮资。
1987年9月26日,对农村分支机构收寄包裹实行不贴邮票,改用集中市局资费审核后加盖“包件邮资已付”戳记办法。1988年8月停止本办法。
1990年7月31日,对邮政国内包裹全部实行保价,取消普通包裹和保价包裹类别,对价值在300元及以上的手表、怀表、金银饰品、外国铸币、珠宝玉器、照相机、贵重药材等按贵重包裹处理。同时,撤销快递小包业务,包件统称包裹。
1993年6月1日,全国开办台湾包裹快件业务。
三、邮政快件
邮政快件,是邮政通信中兴起的新业务。1987年11月10日,全国196个大中城市同时开办“邮政快件”业务,景德镇市属首批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城市之一,同时在珠山西路邮电大楼、珠山邮电支局、新厂邮电支局3个点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凡符合邮件准寄范围的各类书信、文件、资料和物品等,均可作邮政快件邮寄,照相机、手表、怀表、金银饰品、外国铸币、珠宝玉器、贵重药材等价值在300元及以上的,必须作保价快件邮寄。100克以内每20克或其零数收费0.50元,100克以上续重100克或其零数收费0,80元。1990年7月31日,调整为100克以内每20克或其零数0.80元,续重101克到500克每100克或其零数加收1.00元。保价快件每保价1.00元或其零数,另加收保价费0.01元,每件最低保价费0.30元。快件在时限要求上,必须在有效邮运班次2小时前收寄的赶班发运,进口快件在有效投递班次2小时前到局的赶班投递。
1988年3月1日,开办国际快递函件业务。
1989年1月1日起由开三联快件收据改为单联,使用快件标准信封粘贴邮票,并在封面右上角粘贴“快件号码标签”。经邮电局与各家银行商定,自2月1日起对银行交寄的联行信件,一律按邮政快件收寄。
1993年11月1日,根据用户要求,适当放宽了邮件快件重量和尺寸,最大重量以10公斤为限,最大尺寸以长度不超过90厘米,长度以外最大横围不超过120厘米为限。
邮件快件业务自开办以来,深受用户欢迎,业务量持续增长,1988年出口快件6596件,1995年出口快件达282229件,比1988年增长41.78倍。
四、特快专递
1988年12月1日,在邮电大楼开办“特快专递”业务,1990年4月1日,珠山邮电支局相继开办“特快专递”业务,同时,市局配置微型面包车1辆,专供“特快专递”使用。特快专递邮件每件在200克以内收费8.00元,每续重200克或其零数加收2.00元。
1990年6月1日,新厂邮电支局开办“特快专递”业务。
1991年2月1日,凡物品类的国内特快专递邮件按保价邮件交寄,保价费按寄件人所申报金额的1%收取,每件收取保价费最低为0.30元。同年3月5日,丁家洲邮电所开办特快专递业务。年末,全局收寄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达4892件、国际402件。
1993年4月24日,邮政科下设速递站,负责特快专递邮件分拣、封发、投递。同年5月15日,对国际及港澳特快专递邮件资费标准和资费区域进行调整。7月30日,特快专递调整资费,邮件在200克以内收费12.00元,每续重200克或其零数加收3.00元。
1994年2月,江西省邮电管理局与省人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联合下发《关于银行结算凭证推广使用》“国际、国内特快专递”寄发的联合通知,进一步加快了特快专递的发展,4月特快专递收寄量猛增1倍。同时,配备特快专递昌河面包微型车2辆、幸福250二轮摩托车1辆。年末,收寄国内特快专递邮件23934件、国际1035件。1995年,特快专递业务又有了新的发展,年末,收寄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达42386件、国际835件。
五、汇兑
民国时期,景德镇邮局开办的汇票有:普通汇票、小额汇票、电报汇票、代收货价汇票。公元1913年前,普通汇票规定每张不超过10元。从次年起,汇额提高为100元,1925年,汇额提高为1000元。1930年,汇额提高为2500元,并同时开办小额汇票。小额汇票(最高额为10元)各邮政代办所均可办理。
浮梁办事处成立后,属省汇业分局管辖,1939年12月28日,新增通汇代办所鲇鱼山、经公桥。1941年6月1日,新增通汇代办所里村,1942年4月22日,新增通汇代办所新厂,代办所办理汇兑业务,属浮梁办事处所辖。
解放后,根据国家对金融管理的规定,1953年1月,邮电部关于人民银行与邮局在汇兑上分工的通知,从1953年2月1日起,各局所只办理个人汇款,一律收现金,不收支票。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单位汇出的公款,一律由银行办理。同日,邮局停止办理高额汇票。
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4年),汇兑方式仍袭用中华邮政“三联式汇票”,由汇款人填写“汇款申请单”后,将“汇款通知单”连同汇款(旧人民币)一并交给营业员开发汇票单式,即“汇款外走”。汇款人除交付汇费外,还要负担用挂号信寄递汇票的费用。1955年3月1日,全国发行新人民币,邮电局所自即日起,使用新汇票,同时停止使用旧汇票。同年9月停办定额汇票。新汇票改为按汇款金额剪格式填写两联式,一联交汇款人用挂号信邮寄给收款人(汇票外走):一联由发汇局内走寄往兑付局(汇票内走)。
1958年1月1日,全国统一汇率,普通汇款的汇费按金额的1%收取,每笔汇票最低收0.01元,电报汇款加收电报费。自10月1日起,电报汇款普通电报费改为每笔0.60元,加急电报费每笔收1.20元,附言按实际数字计收,按每个字7分收费,以20字为限。同年11月,开始实行新汇兑制度开发和兑付汇票,停止使用剪格式汇票。根据省邮电管理局通知,本省范围内自12月1日起按新制度办理汇兑,对外省则自次年1月1日起实行。汇票限额改为1000元,代办所开发汇票限额100元,1962年分别调整为300元、30元。1965年4月1日,改用信封式汇款通知单,改变了汇套方式。
1977年10月1日,邮电部规定汇票每张限额为300元。1980年,取消每笔汇款300元的限额,规定500元以上为“高额汇票”,对办理代收货价、代购货物业务单位之间的汇款,可由邮电局办理。
1988年5月1日,开办快件汇款业务,在汇款通知单左上角加贴“邮政快件”标志,除收取普通汇款汇费外,每笔加收快件费0.50元,以贴票方式将邮票贴在汇款通知单上,用日戳盖销。
1995年7月25日,开办高额汇票特快专递业务,每笔业务收取费用8.00元。
六、邮政储蓄
1920年7月1日,景德镇设立邮政储金局(二等局),开办邮政储金业务,开办种类有:存簿储金(相当于活期)、定期储金、支票储金、邮票储金4种。1925年10月,增办儿童储金业务。
1946年,浮梁储金局完成储金额182万元(旧币),1947年,浮梁局完成活期储金额15960万元、定期储金额147万元(旧币)。同年5月17日,撤销储金局,储金业务移交邮局办理。1950年6月,邮政储金业务停办。
1986年7月1日,市局在珠山中路邮电支局开办邮政储蓄业务,9月26日中山路邮电所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2月12日,新厂邮电支局邮政储蓄开业,储蓄种类有: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3种。10月10日,珠山中路邮电支局增办活期邮政储蓄异地存取业务。年末,邮储余额达86.16万元。1987年11月10日、15日、12月1日,邮电大楼、戴家弄邮电所、人民公园邮电所相继开办邮政储蓄业务。
1988年4月,省储汇局在全省范围内举办“龙年有奖有息邮政储蓄”活动,市局经组织推销后完成省下达180万元奖券任务。同年12月4日,在“全国邮政储蓄宣传日”活动中,市局邮政储蓄与四家银行联合发行二年期,10元券额的“彩电、纯金戒指有奖保本储蓄”模奖活动。
1989年11月20日,发行“中奖定期、无奖可退”有奖储蓄存单,面值为100元,中奖定期一年半,无奖二个月可退本。全市共发行10000张,金额100万元。1990年,开展“学吉安、赶萍乡、人均劝储三千元”邮政储蓄劝储协储活动,计划分解到科室、任务落实到职工,全局职工齐心协力,积极参加劝储协储活动。全省评比中市局新厂支局局长张学谦被评为“全省劝储能手”称号。年末,收储余额达866.08万元。同年,发行亚运基金奖券4500元,兑付国库券本息38.2万元,被省财政厅评为90年度“全省国债兑付先进单位”。1991年4—7月,分两次共发行国债110万元,兑付国债本息71.62万元,被省财政厅评为91年度“全省国债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兑付国债本息35.6万元。
1993年4月20日,开办代收代缴“电话费储蓄”业务,当月开户1800户,预交电话费金额96万元。
1994年3月20日,珠山、新厂、大楼三个储蓄点在全省率先使用微机办理储蓄业务。6月5日,通过了省局邮政处、科技处、省储汇局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验收。10月11日,广埸北路邮电支局邮储开业,使用微机办理业务。
4月18日,开办“四季乐”邮政有奖有息活期储蓄,每满1000户为一开奖组,季末10天内开奖,设特等奖1个,每个奖金比率1000‰,一等奖2个、每个奖金比率800‰,二等奖10个、每个奖金比率200‰,三等奖20个、每个奖金比率40%‰,末等奖300个、每个奖金比率10%。各个奖金最高限额为10000元、8000元、2000元、400元、100元。同年10月18日至31日,大石口、兰田、鹅湖、湘湖、蛟潭、经公桥、鱼山等7个农村支局、所的委托代办邮政储蓄业务先后相继开业。当年,农村委托代办邮储余额为251万元。
1995年末,邮政储蓄开办种类有:定期和活期两种。定期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保值储蓄、定额定期;活期包括:异地存取、代收代缴电话费储蓄、代发工资、定活两便。储蓄余额达7469.4万元。余额是1987年余额151.88万元的49.18倍。
七、报刊发行
解放前,报纸、杂志实行出版发行一体化,即报社、出版社自行组织报纸、杂志的发行工作。浮梁邮局均未办理报纸、杂志的订销业务,但报纸、杂志的投送由邮局按新闻纸刊物投送。
1949年末,全国报纸经理会议和全国邮政会议先后提出报刊发行和邮政合一的建议,1950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在全国实行。浮梁邮局按照“邮发合一”的方针,从1950年起,办理报刊发行业务。浮梁(景德镇)邮电局自实行“邮发合一”以来,邮电部门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采取订阅、零售、组织行政、企事业单位建立报刊发行站(员)等办法,扩大报刊的宣传、收订工作,坚持“人民邮电”的方向,贯彻“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方针,积极为广大读者服务,报刊发行量逐年上升,到1957年报纸累计发行量,由1952年的134.38万份上升到220.39万份,增长0.64倍,杂志累计发行量由1952年的7.13万份上升到29.75万份,增长3.17倍。
1958年至1960年,报刊成为人们的政治精神粮食,景德镇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报刊发行工作。邮电部提出邮政业务以报刊发行为纲后,市委强调报刊发行数量,对全国和省、市主要报刊的发行量以指令性规定,层层下达到城市、农村各单位,不少单位还将报刊订阅落实到个人,在“三年大跃进”期间,农村大多数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和厂矿、车间、班(组)都订有中央级的《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省级的《江西日报》及本市的《景德镇日报》,即“三报一刊”,厂矿和公社普遍增订《解放军报》和》江西青年》杂志。1958年报纸累计发行量达370.66万份,比1957年提高68%;杂志发行量达38.69万份,比1957年提高30%。“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不少报刊相继停办,中央级报刊仅剩下《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以及少量的科技刊物。全市报刊发行量出现大滑坡,到1967年报纸发行期发份数由1965年的6314份下降到5691份,减少9.87%;杂志发行期发份数由1965年的5746份下降到2334份,减少59.38%。全市发行报刊种类只有十几种,其内容大多是“新华社电讯”,发表“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时,各单位临时突击性增加要数。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报刊发行量回升,到1977年报纸累计发行913.91万份,杂志累计发行46.11万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国各地报刊陆续恢复出版,随着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国民经济的好转,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全市报刊发行量不断增加。从80年代起,邮电部门注重于报刊的普及和各种科技报刊的宣传收订,开创了报刊发行工作的新局面。
为解决城市偏辟地区暂不通邮用户订阅报刊的实际困难,自1984年起在珠山邮电支局设立报刊“窗口投交处”,订户可根据订阅的报刊种类凭收据自行到窗投处领取。
1985年,全市农村乡镇和大多数行政村都订阅了报刊,报刊累计发行上升到22458万份。
1952年邮电部、国家出版署颁发了《关于改进报刊发行工作具体办法的联合决定》,自1953年1月1日起,各级邮电局对发行报纸和杂志实行预订预收制度。全国各种报刊预订期为每年二、五、八、十一月份,但报刊年度大收订工作重点在11月份。订户定期预订报刊,要向邮电局、所预付报刊订费。报纸按月收订,杂志按季收订。为满足部分读者未能按时订阅报刊的需要,报纸可以破月订阅,杂志可以破季订阅。
订户订阅报刊,一般由订户到邮电局、所办理订阅手续,距离邮电局、所偏远的订户,可以由投递员、乡邮员代为收订。为方便单位订户,也可以在本单位报刊发行站直接办理订阅手续。根据邮电部门颁发的《社会报刊发行站组织管理办法》,对社会发行站(员)依据其收订个人订阅报刊总额5%以内发给酬金。
邮电局发行报刊,要向报刊出版社收取发行费作为业务收入。报刊发行费率,1952年以前,报纸平均为定价的28%,杂志平均为定价的33%,经邮电部与前出版署商定,从1953年起统一发行费率,报纸、杂志均为定价的25%,零售量加2%。为适应发行工作的需要,邮电部于1964年颁发了《邮电部门发行报刊杂志简则》规定发行费率,报纸、杂志订阅均为25%,零售报纸为定价的35%,零售杂志为定价的27%。1980年又补充规定:自1980年9月起新交邮发报刊的发行率,报纸、杂志订阅均为定价的30%,零售报纸为定价的35%,零售杂志为定价的30%。
1978年8月,景德镇市邮电局参加华东地区(六省一市)报刊发行工作会议,被评为华东地区“报刊发行工作先进集体”。1982年~1984年连续三年被华东地区评为“报刊发行工作先进集体”。
为了缓解邮电部门报刊发行长期亏损的状况,使报刊发行事业进一步发展,邮电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1987年2月3日发出了《关于调整邮电部门报刊发行费率的联合通知》。根据“联合通知”,邮电局自1987年4月1日起,按新调整的报刊发行费率计收报刊发行费。由于报刊发行费率的调整,进一步调动了报刊发行人员的积极性,为方便读者对报刊的需求,自1984年7月起,在城市中心设立三个报刊零售亭,销售各类报纸、杂志。
1988年,全市报刊发行量累计达413.57万份,城乡报刊发行密度为1.8人一份报刊。1989年,由于报刊纸张提价,加上《景德镇日报》自7月1日起收回自办发行,城乡报刊发行量下降,发行密度降为3.29人一份报刊。1992年7月1日,《景德镇日报》恢复邮电局发行。
1995年,全年订阅报刊种类为3646种(报纸643种,杂志3003种),报纸累计发行1525.45万份,比1952年增长10.35倍,比1985年下降了30.23%;杂志累计发行89.66万份,比1952年增长1.38倍,比1985年下降了189.02%;报刊发行流转额686.43万元,分别是1952年的3.85倍,是1985年的3.15倍。
八、集邮
抗日战争时期,景德镇集邮爱好者李礼明、李仁山先后加入全国集邮组织——新光邮票会。
1946年,全国集邮组织——甲戊邮票会成员舒天保从甘肃天水迁至景德镇定居。
抗战胜利后,全国集邮知名人士倡议成立了“首都邮学会”,江西有会员4人,其中景德镇有舒天保、李礼明、李仁山等3人。
1982年11月5日,中山路集邮门市部开业,出售邮票、集邮册、放大镜、量齿尺、镊子及集邮品,当年营业额1.2万元。
1982年8月27日,景德镇市第一个基层集邮组织“黎明制药厂集邮会”成立。同年12月20日,景德镇市职工集邮协会成立,张达泉为名誉会长,冯上和任会长,理事17人,聘请集邮界老前辈李仁山为顾问。
1983年初,市职工集邮协会在市工人文化宫分别举办“1982年最佳邮票”评选活动、集邮知识讲座和集邮交换活动。3月,《瓷都集邮》创刊。12月20日,市职工集邮协会召开第一次年会,同时举办“景德镇市职工首届邮展”。
1984年5月29日,景德镇市邮票公司成立。11月29日,景德镇市集邮协会成立,原省邮电管理局局长江浩、原副局长胡管生、省邮票处副处长、省集邮协会秘书长罗贤裕、著名邮票设计师黄里等出席大会。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宋兴民、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吴凤岗、著名邮票设计师孙传哲、吴建坤等为大会题词作画。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良为名誉会长,市局局长刘文明任会长,刘茂萍为顾问。12月24日,举办“瓷都首届迎春邮展”。是年,发行《西厢记》邮票艺术瓷屏风。
1985年9月,市集邮协会会刊《瓷都邮苑》报创刊。10月5日,开办新厂集邮门市部。是年,发行陶瓷系列〈瓷都艺苑〉明信片,首次发行瓷雕艺术明信片一套5枚,共2万套。
1986年5月27日,景德镇、九江、庐山邮票联展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全市有14部专题邮票参展。10月,市集邮协会、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首届瓷都集邮知识电视大奖赛。11月7日,开办珠山中路集邮门市部。
1987年3月31日,景德镇市集邮协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副市长柯尔荣为名誉会长,市局局长刘文明连任会长,杨润松为顾问。
同年10月24日—30日,市邮电局、市集邮协会等7单位联合举办全市“祖国颂”集邮展览,展览共分成年组和少年组两部分。同年10月,《瓷都邮苑》报停刊。
1988年3月20日,市集邮协会在工人文化宫举行邮票拍卖交换会。8月20日,市邮电局集邮协会成立。
同年12月14日,邮票公司举办发行“薄胎艺术”和“彩盘艺术”明信片销售摸奖活动。12月31日,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成立。
1990年5月1日,昌河邮协、市职工邮协参加江西省红五月职工集邮知识邀请赛,分别获二、三等奖。同年5—6月,市集邮协会、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举办“瓷都杯”集邮知识百题竞赛。
1991年4月6日,市集邮协会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副市长柯尔荣为名誉会长,市局局长刘文明任会长,刘翮天为顾问。
1991年10月11日,在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开幕式之际,T166《景德镇瓷器》邮票首发式同时在市体育馆举行。省顾问委员朱志良、原江西省邮电管理局局长江浩为首发式揭幕。省邮票公司与市邮票公司联合发行600套《景德镇瓷器邮票纪念册》,纪念册由景德镇瓷器邮票、首日封、丝织封、极限明信片组成。市邮票公司为邮票首发式特制了一批嵌瓷封。与此同时,“江西省集邮成果汇报展览”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
1992年10月28日,市邮票公司在工人文化宫开办集邮代办点。翌年,开办兰田,樟树坑、大石口、鱼山等4个集邮门市部,开办景德镇宾馆、合资宾馆二个集邮代办点。同年10月,市集邮协会副秘书长汪祥驹经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评为“全国集邮先进个人”称号。
1993年5月30日,》瓷都邮苑《报复刊。同年11—12月,市集邮协会组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集邮学术研讨活动,市职工邮协组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及邮票上的毛泽东”集邮知识竞赛。
1994年4月12日,市集邮协会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市政府副市长王伟科、柯尔荣、市委宣传部长龚农民为名誉会长,市局局长江汉川任会长,刘文明、刘翮天为顾问。同年11月27—28日,市集邮协会举办首届妇女邮展活动。11月29日,市集邮协会在市供电局隆重召开协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团市委、教育局、邮电局等单位领导出席了大会,副市长、市集邮协会名誉会长王伟科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举行了“集邮与成长”演讲赛,副市长、市集邮协会名誉会长柯尔荣等领导为比赛获奖人员颁奖。
1995年1月18日,广场集邮门市部开业,开业时组织邮品大展销。同年9月8日~10日,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市集邮协会举办全市集邮展览。副市长、邮协名誉会长王伟科参加开幕并讲话,尔后为开幕式剪彩。
1995年末,市集邮协会共发展基层集邮组织86个,会员2163人。集邮年收入达150.10万元。
第二节 分拣封发
分拣封发是邮政通信的心脏部位,所有进、出、转口邮件都须在分拣房集中,按经转路由进行分拣后封发,邮件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直封和经转两种。
景德镇邮局成立后,配备1名分拣封发员,每天封发邮件1次,靠手工操作对邮件全过程进行处理。
解放前,浮梁邮局分拣封发人员增至3人,设挂号台、平信台,挂号台2人兼包裹分拣封发,平信台1人兼挂号封套及销票。邮件直封很少,对邻县鄱阳、婺源、乐平、都昌邮件直封外,其他各县及外省邮件封发南昌经转,对安徽省皖南部分县邮件封发屯溪经转,每天封发邮件1次。
1951年,分拣房增设分拣封发包裹台。1958年8月,贯彻邮电部颁发的《国内平挂函件分拣封发办法》,强调直封直发,按照“平+挂三”〈平信满10件、挂号满3件即可直封〉的标准、“出四进三”〈出口邮件处理4小时,进口邮件处理3小时〉的要求,调整增加直封格眼,压缩内部处理时限。直封格眼增至40多个,封发次数仍为每天1次。
“文革”初期,免费函件邮寄量大增。1971年,分拣封发出口函件154.36万件,其中免费达3.40万件。“文革”结束后,函件业务量恢复正常。1976年,出口函件239.60万件、包件4.79万件。
1977年,市局恢复了邮件分拣封发的规章制度管理,对邮件开袋实行“三角看袋法”,检查邮袋是否有邮件,挂号邮件实行“三核对”(核对袋牌、清单、邮件三者的接收局名、件数号码是否相符),封发特种挂号和保价邮件时须2人会同封袋、开拆邮件时2人会同开拆,分清责任,确保邮件质量和安全。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后,对邮政快件分拣封发由挂号分拣台兼。次年1月,“邮政快件业务量发展较快,分拣房增设快件分拣台,配备快件分拣封发员1人,全过程处理“邮政快件”。
1995年,分拣封发人员20人,其中脱产组长1人、质检员1人,分拣封发工作台11席,其中平信台3席、挂号台3席、平挂刷台1席、快件台2席、包件台2席。直封格眼236个,其中平信72个、挂号72个、平挂刷3个、快件87个、包件2个。出口邮件较多的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深圳、福州、厦门、武汉、泉州、宁波、长沙、温州、上饶、抚州、鹰谭、赣州、南昌。每天封发邮件1次〈快件2次〉。全年分拣封发邮件2202.27万件,其中国内函件出口246.58万件、进口478.50万件、转口1229.40万件,给据函件出口16.41万件、进口17.46万件、转口29.48万件,快件出口28.22万件、进口33.75万件、转口71.87万件,包件出口4.68万件〈商包3.71万件、纸包3875件〉、进口12.32万件〈商包3.25万件、纸包2.56万件〉、转口11.65万件(商包4.8万件、纸包2.36万件),汇票出口8.91万件、进口8.68万件;国际及港澳函件出口15568件、进口18572件、转口6896件,给据函件出口1163件、进口756件,包件出口478件、进口174件。
第三节 转运
景德镇邮局成立后,进、出、转口邮件不多,出口邮件中,轻件由景德镇至湖口段旱班邮差逐日运送,与长江沟通,每日平均约3袋邮件,耗时两天;重件则由船运鄱阳,再由鄱阳船运出口。同时,饶州府和乐平县邮件通过景德镇邮局转口。
1934年,运送景德镇至湖口段邮件,共有14名邮差,景德镇邮局派邮差8名,湖口局派6名。3月10日,赣皖公路接通,所有南昌与鄱阳、景德镇等处往来邮件均交车运,遇雨天汽车停驶,由南昌至鄱阳汽轮运送。是年,景德镇至湖口保留三分之一邮差,接发沿途代办所邮件,景德镇与长江各埠往来邮件改由南昌九江经转。
抗战爆发后,因战事情况,各局邮件不发南昌,均发运吉安,浮梁邮局改变原发南昌路线,由东乡转发临川。1938年,浮梁至屯溪、湖口邮路派邮差押运,每天发运邮件100余袋。同时,由于原有车辆不敷支配,赣皖线汽车由逐日班改为隔日班,军事邮件改搭军车带运。是年,因班车不能按期行驶,浮梁至祁门邮件暂发屯溪局倒转祁门或发婺源旱班转运。
1942年,浮梁邮局雇用乙类差2名,运送经公桥至安徽至德邮件,遇太湖发来邮件过多时,另雇专差疏通发屯溪转口邮件改发经公桥转。
抗战胜利后,各处交通逐渐恢复,汽车、船班次数增多,每日接发邮件班次增至5、6次,每次接发邮件10袋以上。1946年底,南昌至浮梁段汽车每班带运邮件50公斤,次年增至200公斤。
1949年12月,鹰潭至浮梁逐日旱班改为逐日昼夜兼程班,改班后南昌至浮梁邮件由5日改为3日到达。
1952年南昌至景德镇开通直达汽车,邮件当天到达,无直达汽车时,邮件发火车转东乡局后改换汽车运输,次日到达景德镇。1953年,景德镇至婺源邮件为逐日汽车班,逢31日停开,至鄱阳汽车逐日往返,至东乡改为逐日对开,另新增隔日汽车班。同年6月25日,南昌至景德镇公路水阻后,邮件发东乡经转困难,景德镇接通弋阳逐日汽车班,各局发往景德镇、婺源、江湾、经公桥、德兴、乐平轻件及发往乐平、众埠街包件暂改由弋阳至景德镇公路汽车转运,发往景德镇、婺源、江湾、经公桥包件仍由南昌至鄱阳小轮转运。
1962年,省局将全省境内干线和省内线分线划段,指定景德镇局为景德镇至波阳、乐平、湖口、婺源、祁门5条邮路雨季邮运分段责任局。
1972年,由于来往邮件增多,分拣房搬运员由每天接发邮件2次改为3次。为减轻搬运人员劳动强度,1975年4月,省局拨给邮车1辆,1977年4月,再次拨给邮车2辆,改善了搬运员劳动条件,加快了邮件转运速度。
1977年6月1日,开办景德镇至波阳自办汽车邮路,南昌发往波阳邮件由景德镇转运,每天1班,沿途交换点洪源、金盘岭、田坂街、游城、高家岭、四十里街、团林。
1984年6月1日,皖赣铁路通车,次年5月,为搞好邮件接发工作,在火车站修建临时转运站房,接发邮件频次增至每天8次,邮件接发人员增至13人,其中雇用临时工4人。6月11日,转运邮件工作从邮件房分离,成立转运站,设脱产站长1人。
1987年,转运站首次荣获华东区1986年度干线邮路“文明转运站”称号。同年9月1日,为搞活皖赣线,上海邮运分局决定市局邮件转运站每天承担昌景592次、宁景491次约300袋邮件转运任务。由于站房小,无法存放大量邮包,上海邮运分局同意景德镇局采取当晚预装办法解决无场地存放邮包困难,转运站克服时间集中,邮件发运量增大的困难,把全网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出色完成接转任务,受到邮电部邮运局上海分局通报表扬及嘉奖。
1995年1月20日,开办景德镇至婺源自办汽车邮路,南昌发往婺源邮件由景德镇转运,每天1班,沿途交换点有兰田、东流、赋春、中云。
年末,转运站有职工23人(其中临时工5人),站长(组长级)1人、质检员1人、邮件接发员17人、汽车押运员4人,每天接发火车4趟,有390次南昌至南京西、389次南京西至南昌、322次厦门至南京西、321次南京西至厦门。全年接发转运邮件进口375559袋(捆)、出口247100袋(捆)、转口111511袋(捆)。自1986年起,邮件转运站连续10年评为华东区“文明转运站”,1990年起,连续5年评为“全国文明转运站”。
第四节 邮路
明清时期,官府文书在浮梁境内传递为:西由县前铺、广平铺、大演铺、长林铺至鄱阳;北由肥湾铺、兰田铺、彭车铺、官桥铺、腾溪铺、神坛铺、大惟铺、小惟铺至祁门(安徽);大路:150里至安徽徽州府婺源县界黄竹岭;小路:自南门渡40里至德兴县界郁家庄,北45里至鄱阳县界洗马桥;水路:南由青峰渡65里至安徽徽州府祁门县界倒湖,自南门渡北行48里至官庄金鱼滩至鄱阳。
1919年,境外有景德镇经鲇鱼山、凰岗至鄱阳;景德镇经田畈至鄱阳逐日昼夜兼程邮路和景德镇经砚田街、黄泥坝至石门街到达湖口等3条邮路;境内有景德镇经旧城、石鼓、峙滩、北斗至石牌大江村;景德镇经藏家湾、鹅湖滩、东埠街、南安坦至瑶里;景德镇至鲤鱼桥三条步班邮路。
1929年,浮景(景德镇)增辟贫港、锦里至安徽祁门倒湖旱班邮路。
1934年3月10日,开通南昌至浮梁(景德镇)汽车邮路,由南昌经进贤、东乡、黄金埠、乐平到达浮梁。
抗日战争初期,因战事变化,1939年撤销南昌至浮梁汽车邮路,改开浮梁至吉安汽车邮路。同时,开通浮梁至德兴委办汽车邮路、浮梁至樟田渡昼夜兼程快班、贵溪至浮梁旱班邮路为逐日班。
1945年,浮梁至贵溪邮路由5人班改为双人班,浮梁至石门街邮路由3人班改为单人班。浮梁至婺源逐日昼夜兼程班,邮差8名(浮梁局6名、婺源局2名)、浮梁至乐平逐日快班,邮差7名(浮梁局5名、乐平局2名),浮梁至石门街逐日快班,邮差4名、浮梁至鄱阳逐日慢班,邮差2名、浮梁至经公桥间日班,邮差2名、浮梁至瑶里三日班,邮差1名、浮梁至大江村四日班,邮差1名。
1946年2月1日,南昌至浮梁邮运由逐日班转为双人班,全程分为六段六天到达,即:南昌——幽蘭段,由南昌局管辖;幽蘭——瑞洪段,由瑞洪局管辖;瑞洪——余干段,由余干局管辖;余干——万年段,由万年局管辖;万年——乐平段,由乐平局管辖;乐平——浮梁段,由浮梁局管辖。同时,撤销浮梁至贵溪邮路。8月15日,南昌至浮梁公路通车,自12月5日起,浮梁邮局利用南——浮公路浮梁站规定逢5、9日期直开南昌之际,带运南昌方向邮件。12月13日,省管局裁撤浮梁至大江村段邮路,改用备有保单之脚夫带运邮件。
1947年,南昌至浮梁公路汽车改为隔日一次,邮件除旱班外,另有隔日一次公路汽车带运邮件。8月,取消旱班邮路,改为汽车邮路。10月,江西公路局开办浮梁至张王庙隔日班车,与安徽公路局客车在张王庙衔接,浮梁至经公桥邮件改为车运。同时,将浮梁至桃墅店邮路与浮梁至大江村邮路合并,改称浮梁至经公桥汽车邮路(两邮路合并环行),定为5日一班。是年,浮梁至大江村邮路,用邮差1名,为四日班;浮梁至瑶里邮路,用邮差1名,为三日班。
1948年8月,浮梁至张王庙班车停驶,取消委办汽车邮路。
1949年12月,鹰潭至浮梁逐日旱班邮路改为逐日昼夜兼程班。改班后,南昌至浮梁邮件从以往五日到达改为三日到达。1951年4月,开辟浮梁至新旬自行车邮路。
1952年,浮梁至鄱阳有3条邮路:步班邮路,全程127.2公里,途经丽阳镇、凰岗、大阳埠、古县渡、石痕村、到达鄱阳;委办汽车邮路,全程90公里,途经田坂街,四十里街,到达鄱阳;轮船邮路,全长104公里;浮梁至婺源委办汽车邮路,全程86公里,途经赋春、中云。
1953年11月,开通南昌至景德镇委办汽车邮路,隔日逢双班;景德镇至南昌委办汽车邮路,逢单班;景德镇至婺源委办汽车邮路,隔日逢单班;婺源至景德镇委办汽车邮路,逢双班;景德镇至鄱阳委办汽车邮路,逐日往返班;景德镇至坑口委办汽车邮路,逐日往返班;景德镇至东乡委办汽车邮路,隔日逢双班;东乡至景德镇委办汽车邮路,逢单班;景德镇至东乡委办汽车邮路,逢双班。浮梁至鄱阳步班邮路划归鄱阳局管辖,由4人走班。
1954年7月9日,南昌至景德镇公路水阻,省局调整邮运路线,开通景德镇至弋阳委办汽车邮路,逐日班,单程125公里。
1956年4月,开通景德镇至上饶委办汽车邮路,逐日班,单程210公里。增开景德镇至经公桥委办汽车邮路,景德镇至瑶里步班邮路,单程48公里;景德镇至董家山步班邮路,单程17公里。
1959年2月23日,景德镇至婺源委办汽车邮路改为自办摩托车邮路,逐日班,单程86公里,途经湘湖、东流、赋春、中云到达婺源。是年,开通景德镇至湖口委办汽车邮路,全程123公里。
1963年,开通景德镇至都昌委办汽车邮路,单程126公里;增开景德镇至屯溪(安徽)委办汽车邮路,单程195公里。
1965年,开办二条农村委办汽车邮路,景德镇至鹅湖,单程40公里;景德镇至兴田,单程83公里。
1971年10月,南昌至景德镇自办汽车邮路开通,逐日班,单程249公里,途经进贤、东乡、万年、乐平、行程约10小时。是年,省内邮路共有景德镇至波阳、景德镇至都昌、景德镇至婺源、景德镇至湖口、景德镇至鹰潭、景德镇至抚州6条委办汽车邮路。农村邮路有景德镇至东流、景德镇至仙槎、景德镇至江村、景德镇至西湖、景德镇至兴田、景德镇至勒功、景德镇至瑶里、景德镇至西安8条委办汽车邮路。1972年,农村邮路中景德镇至勒功委办汽车邮路改为景德镇至九龙委办汽车邮路,途中与蛟潭、兴溪桥、储田桥、经公桥4个交换点交换邮件。
1973年,省内邮路增开景德镇至九江委办汽车邮路,单程154公里。同时,增开景德镇至樟树坑农村委办汽车邮路,单程18公里。
1974年,撤销景德镇至抚州、景德镇至鹰潭二条省内邮路。开办景德镇至鱼山,单程12公里、景德镇至田坂,单程37公里二条省内委办汽车邮路;景德镇至乐平省内汽车邮路。开办景德镇至大洲农村委办汽车邮路,单程40公里。翌年,开办景德镇至峙滩委办汽车邮路,单程59公里。
1977年6月1日,省局拨给景德镇邮政专用汽车二辆,开通景德镇至波阳自办汽车邮路,逐日班,单程105公里,沿途经过洪源、金盘岭、田坂街、游城、高家岭、四十里街、团林等7个交换点。
1978年,南昌至景德镇自办汽车邮路撤销,改为火车邮路。同时,撤销景德镇至鱼山、景德镇至乐平、景德镇至上饶3条汽车邮路。增开景德镇至黄潭农村委办汽车邮路,单程37公里;开办景德镇至东流自办农村汽车邮路,逐日班,单程23公里。翌年,开办景德镇至福港农村委办汽车邮路。1980年,增开景德镇至鹅湖、景德镇至经公桥二条农村委办汽车邮路。
1982年12月25日,撤销景德镇至九江委办汽车邮路,封往九江邮件改由南昌经转。是年,增开景德镇至蛟潭农村委办汽车邮路。
1983年,撤销景德镇至湖口、景德镇至都昌二条省内委办汽车邮路。同时,撤销景德镇至峙滩、景德镇至蛟潭二条农村委办汽车邮路,增开景德镇至兴溪桥、景德镇至兰田2条农村委办汽车邮路。1984年,撤销景德镇至东流、景德镇至经公桥2条农村委办汽车邮路。
1985年,恢复景德镇至蛟潭、景德镇至经公桥2条农村委办汽车邮路。撤销景德镇至鹅湖、景德镇至兴溪桥、景德镇至福港3条农村委办汽车邮路。
1988年6月13日,因景德镇至婺源公路修建,景德镇至婺源委办汽车邮路停开。
1991年9月1日,开办景德镇至蛟潭、景德镇至大石口2条农村委办汽车邮路。
1993年5月1日,开办景德镇至江村自办农村汽车邮路,单程55公里。1994年1月1日,开办景德镇至东流、景德镇至峙滩2条农村自办汽车邮路。至此,全市农村邮路全部实现自办。2月,对农村自办邮路进行了调整,将农村自办3条邮路调整为2条自办汽车邮路。即景德镇至渭水邮路,途经罗家、高墩庙、三龙、兴溪桥、蛟潭、储田、经公桥、九龙、峙滩、兴田、鹅湖、庄湾、渭水,全程188公里;景德镇至鱼山邮路,途经大石口、新平、樟树坑、寿安、仙槎、鱼山、景波,全程120公里。此外,在景德镇至渭水邮路中,将黄潭邮件带至三龙、福港邮件带至蛟潭、江村邮件带至储田、西湖邮件带至经公桥、瑶里邮件带至鹅湖后,另雇用当地农民5人分别用自行车送往黄潭、福港、江村、西湖、瑶里等地邮件,减少了邮车来回的路程,节约了邮运经费(自行车运送邮件里程为:三龙——黄潭20公里、蛟潭——福港15公里、储田——江村23公里、经公桥——西湖18公里、鹅湖——瑶里17公里)。
1995年1月20日,开办景德镇至婺源自办汽车邮路,逐日班,单程102公里,途经湘湖、兰田、东流、赋春(婺源)、中云(婺源)等交换点。
第五节 投递
解放前,邮件投递人员称为信差。信差分步差、自行车差,每日行程分别为30、40、60、100公里。班期分逐日班、隔日班、3日班、4日班。邮件投递按投递区域划分为城市投递、农村投递(简称城投、乡邮)二种。
1944年,浮梁邮局城市投递设有4个段,每段配备步班投递人员1人,共有投递人员4人。以邮局(南昌会馆)为中心,一段:毕家弄至四图里小学;二段:中华路、东司岭、复兴路(现胜利路)、莲花翻山至观音阁;三段:曾家弄、中山路至太白园(含现沿河路);四段:公馆岭、西园门、小港嘴至小苏家弄。
解放后,随着城乡范围的扩大和邮政通信的发展。1952年,城市投递由4个段扩大为8个段,其中5个步班段、3个自行车段,每天投递1次;乡邮投递10人,其中一区2人、二区2人、三区1人、四区1人、五、六区1人、八区1人、郊区1人及鄱阳衔接邮路1人,共10条乡村邮路,均为步班。
1953年,将4个乡划归市郊区,改由城市投递段,每天投递2次,二区邮路增加步班乡邮1人,改隔日班为4天3班,健全乡邮投递公休制度,设乡邮活班1人。
1954年7月,学习京津投递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将城市8个段改为7个段,其中4个步班段、3个自行车段。调整乡邮路线,改设自行车邮路1条,取消乡邮活班,实行停班公休。
1956年,按照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求规定,经市委批准,建立乡村邮电网,推行乡村农业社投递员制度,实现乡乡通邮、社社有投递员。
1957年1月,试行新编制,城市投递设9个段,其中自行车段6个、步班段3个,每天投递2次。由于市区扩展,改活班替休为星期六、日2个下午停班公休。
1959年,加快报刊邮件投递速度,《景德镇日报》必须当天到达公社,全市11个人民公社均在当天看到《景德镇日报》,112个生产大队,当天到达的66个、隔日到达的46个。年末,乡邮路线单程长度为850公里,其中自行车班250公里、步班600公里。同时,对乡邮投递实行排单制度及乡邮“五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路线、定班期)制度。
1963年,城市投递段道共9个,农村投递邮路单程长度为927.5公里,其中自行车邮路864公里、步班63.5公里。投递邮路为:经公桥至西湖,自行车单程29.5公里,逐日班;景德镇至枫树山,自行车单程38.5公里,逐日班;景德镇至仙槎,自行车单程47公里,逐日班;景德镇至旧城,自行车单程71公里,逐日班;江村至经公桥,自行车单程22.5公里,逐日班;蛟潭至峙滩,自行车单程32.5公里,逐日班;大洲至三龙,自行车单程29.5公里,隔日班;东流至南安,自行车单程53.5公里,逐日班;福港至蛟潭,自行车单程41.5公里,逐日班;鹅湖至桃岭,自行车单程33公里,逐日班;经公桥至储田,自行车单程40公里,隔日班;坑口至天宝,自行车单程32公里,隔日班;坑口至王港,自行车单程37公里,隔日班;兴田至峙滩,自行车单程41.5公里,逐日班;江村至圩林,车步混合,单程19公里,隔日班;经公桥至汪家,车步混合,单程14公里,3日班;西湖至桃墅店,车步混合,单程29.5公里,3日班;西湖至茶宝,步班,单程26公里,3日班;西湖至龙溪,车步混合,单程12.5公里,3日班;蛟潭至胡宅,车步混合,单程17.5公里,隔日班;峙滩至英溪,步班单程27.5公里,隔日班;峙滩至龙潭,车步混合,单程24公里,隔日班;瑶里至汪家,车步混合,单程18公里,隔日班;瑶里至南泊,车步混合,单程17公里,隔日班;大洲至中保,车步混合,单程14公里,隔日班;东流至柏树下,车步混合,单程47.5公里,隔日班;福港至麻港,车步混合,单程17.5公里,隔日班;鹅湖至砖桥,车步混合,单程29.5公里,隔日班;景德镇至杨家店,车步混合,单程20公里,隔日班;寿安至鸣兴,车步混合,单程18公里,隔日班;寿安至东明,车步混合,单程17公里,隔日班;兴田至港西,步班,单程10公里,3日班。
1970年,城市投递段道扩增为13个。1974年,城市投递段道为13个,农村投递乡邮路线单程长度增为1380公里,其中自行车班1262公里、步班118公里。
为加快报刊、邮件传递速度,自1978年11月1日起,城市投递每天改投2次,其中枫树山、旧城、洪源3个乡班段及12、13郊班段仍每天投递1次。
1985年,由于城市范围的扩大和邮政业务量的增长,为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用户要求。自7月1日起,城市投递段道由22个调整为27个,增加3个郊班、2个市班,陶瓷建筑公司、陶瓷职工大学、古窑瓷厂、陶瓷博物馆等35个未通邮的单位全部通邮,工人新村、农民新村、莲花山、朝阳路等新建140余栋约1900多户住宅用户及东风坦、茶山、御史亭、陶金岭约290余户全部通邮。同时,在珠山支局设立“窗口投交”,安排1人为窗投员。
1987年,增设城市投递段道1个,同时,培训摩托车投递驾驶员3人。
1991年12月10日,由于邮电内设机构的调整和城市服务范围扩大,为便于加强管理,撤销投递组,分设投递1组(邮电大楼)、投递2组(火车站邮件转运大楼),投递一组负责1—14段道,投递二组负责15—30段道。
1992年4月,为加强农村乡邮管理,提高农村投递质量,促进农村报刊发行水平提高,制订《农村承包邮路三挂钩考核实施办法》,对农民承包邮路乡邮人员实行全额工资与报刊流转额、投递路程、工作质量三挂钩按月进行考核。
1995年末,城市投递人员增至47人〈含临时工27人〉,其中脱产组长2人,质量检查员2人,平信、挂号台3人,窗口投交1人,替班9人,城市投递段道30条,单程458.4公里,除大户段使用摩托车外,均为自行车班,投递频次除郊班外每天为2次,上午、下午各1次。农村投递员28人(其中农民承包邮路21人),投递邮路28条,单程1788.9公里,其中承包邮路21条,单程1347.4公里,除山区地段步班外,均系自行车班,投递班次为周三班和周六班。
第六节 邮政编码
1980年5月,景德镇市邮电局所开展宣传邮政编码,为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邮政编码制度创造条件。“邮政编码”为六位数,分别表示省、邮区、县和投递区。前二位数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三位数表示邮区(一个省划为若干个邮区),四位数代表县市,最后二位数代表投递区。景德镇市、波阳县、婺源县、乐平县为景德镇邮区,其邮政编码是:景德镇市333000;波阳333100;婺源县333200;乐平县3333000
当时,因全国实行邮政编码制度不具备条件,邮电部通知暂停实施。
1988年1月1日,全国正式实行邮政编码制度。对于机关、团体、部队及个人邮寄信件一律填写邮政编码,对非标准信封,可加盖邮政编码方格后方能使用。从1989年10月31日起,不准出售非标准信封。从1990年1月1日起,用户邮寄信件在书写寄信人邮政编码的同时,要书写收信人邮政编码(即双码)。
第七节 设备
解放前,浮梁邮局设备非常简陋,邮政营业及内部操作仅有星子秤、小磅秤、邮戳及木质信箱等简易工具,运输、投递邮件全靠肩挑步行。
1952年,浮梁邮电局配有自行车3辆,用于城市投递,邮件封发和营业包裹台合用中型磅称1台,营业配有天平秤3台,邮件分拣封发配有分拣桌5张,其中平信台2张、挂号台2张、投递挂号打本台1张,窗口汇兑台配铁柜1只,城乡共配木质信箱49只,投递员配信袋10只,邮件接发搬运配胶边独轮车1辆,因邮件增多,下半年增配1辆。1953年,分拣封发增配分拣桌1张,营业增配中型磅秤1台,接发搬运增配双轮胶边车1辆。次年,配备乡邮自行车1辆,营业窗口大门口设水泥信筒1座。1955年,增加自行车1辆,用于信箱收取,市区南门头增设水泥信筒1座。次年,全局有自行车13辆,其中城市投递6辆、农村乡邮投递3辆、取箱(筒)员1辆、报刊推广员1辆、乡邮指导员1辆,邮件接发搬运三轮车2辆、夹钳3把。1957年,配置苏联〈K〉式机器脚踏车1辆用于接发邮件。1958年,自行车增至20辆,其中城市9辆、农村乡邮11辆。添置扇形磅秤1台,用于营业厅包裹台。1960年,营业厅增添扇形磅秤1台。次年,苏联〈K〉式机器脚踏车损坏停用,配备大板车2部,用于邮件接发搬运。是年,信函天平秤27台(其中农村邮电支局所17台)、包裹磅秤2台、日戳46个、夹钳11把、信箱(筒)96个(其中农村59个)。分信桌20张,其中城市投递组排报分信桌5张、挂号打本登单分信台1张、分拣房平信分拣台3张、挂号分拣、开班台4张、包裹台2张及机要分拣台1张,投递组另有平信段道分拣大桌1张。1964年,配置南京跃进2.5吨邮车1辆、用于邮件接发转运;三龙农场、浮南瓷土矿、新光耐火器材厂设出租信箱各1个;铁皮柜7只,其中营业组3只、发行组1只、机要组1只、投递组1只、新厂邮电支局1只。1966年,更换铁质信箱87个。1968年,配置长江750型边三轮摩托车1辆,用于新厂工矿企业大户投递。翌年,增加二轮摩托车2辆,用于机要投递。1973年,省局拨给南京MJ130型、苏联嗄斯51型汽车各1辆,用于自办乐平邮路;增添邮件接发转运人力三轮车2轮,其中1辆备用、1辆更换损坏停用;营业厅包裹台新增包裹收寄机1台。次年,增添包裹收寄机2台(备用);新增邮资总付信函过戳机1台。为加强邮运工作,1975年4月,省局拨给北京BJ130型汽车1辆。次年,省局拨长江750型三轮摩托车1辆,用于机要投递。1977年,省局拨南京7202邮政汽车2辆、北京7305邮政汽车(小面包)1辆。次年,省局拨跃进金属车厢邮政汽车2辆,用于波阳自办邮路。1981年,省局拨解放牌邮政汽车1辆;增添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2辆,用于城市投递;增添JS112型后三轮摩托车1辆,用于报刊转送。1981年,增添解放牌邮政汽车1辆,跃进牌邮政汽车2辆报废;增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1辆,用于机要投递,原机要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1辆报废。年末,邮政汽车有6辆,其中现用4辆、未使用2辆;摩托车9辆,其中现用7辆(二轮5辆、边三轮1辆、后三轮1辆)、未使用1辆(二轮)、损坏停用1辆(三轮);自行车104辆,其中农村25辆。为提高邮件转运能力,1985年,省局拨给邮件转运站JN441型牵引车1辆,7215A挂车4节,省局拨给跃进牌130型邮政汽车2辆(备用)。次年,新增跃进130型邮政汽车1辆,发行JS112型后三轮摩托车1辆调长电科使用,城市投递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2辆报废。1987年,新增跃进131A型、134A型邮政汽车各1辆,报废解放、跃进牌邮车各1辆,省局增拨转运站挂车2辆,营业报废包裹收寄机1台。年末,自行车增至92辆。1988年,为发展特快专递业务,确保“特快专递”传递速度,购置昌河CH1010型面包车1辆,用于“特快专递”,跃进牌130型邮车2辆、解放牌103型邮车1辆均报废,投递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2辆、机要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1辆报废。机要新购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1辆;转运站新购7215A挂车2辆,营业报废2台包裹收寄机,省局调拨包裹收寄机1台。次年3月,转运站新增添HQ10型牵引车1辆,机要投递新增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1辆,投递新增长江750型后三轮摩托车1辆,报废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1辆。报刊发行为实行微机管理,购置IBM286型、IBM—PCXP—220型微机各1台,转运站新增HQ10型牵引车1辆及挂车2辆,投递新增长江750E—1型后三轮摩托车1辆及幸福250A型二轮摩托车1辆,报废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3辆。次年,投递组新增长江750E—1型后三轮摩托车1辆,1992年,新增NJ104IS型邮车1辆,机要投递新增昌河CH1010型面包车1辆,机要投递长江750型边三轮摩托车损坏停用。1993年,新增昌河CH1010型汽车1辆、庐山XF1020X型汽车2辆,用于农村自办邮路,特快专递新增伊日2715型汽车1辆,报刊转趟新增伊日2715型汽车1辆,邮票公司新增黎明YQ621型汽车1辆,特快专递增添幸福250型二轮摩托车1辆,增添鸿邮750CO3型后三轮摩托车1辆用于投递组开箱、转趟,营业新增包裹收寄机3台;报废转运站牵引车2辆、报废机要投递边三轮摩托车1辆、报废CNJ130型邮车1辆;报刊发行增添10MPaQ386型微机2台。1994年1月,邮政储蓄实行微机处理业务,增添DECH—386型微机6台,5月邮票公司增添10MPAQ486型微机1台,邮件运输新增庐山XT1020X型邮车1辆,转运站新增庐山XFC2020型牵引车1辆。机要投递幸福250A型二轮摩托车3辆及长江750边三轮摩托车1辆待报废停用。
1995年末,邮政主要设备有邮政汽车17辆,其中特快专递昌河CH1010型、昌河CH1815型、伊日2715型各1辆,邮储押款HF5020X型、SZQ520X型各1辆,邮政视察昌河CH1010型1辆,邮票公司YQ621型1辆,邮件转运NJ1041MSX型、NH1041SX型各1辆、江西五十铃HR54EVW型2辆、解放CA1040C2型2辆、庐山XFC1020X型3辆、伊日2715型1辆,转运站庐山XFC2022型、HY4301型牵引车各1辆及Y2715型挂车3辆;微机18台,其中邮储DECH—386型6台,邮政营业HP4—66型2台、HP4—25型3台,报刊发行IBM—XT12861台、IBM-PC型1台、10MPAQ—386型2台、联想586型1台,邮票公司10MPAQ486型1台,邮政视察HP486—25型1台。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邮电志》
本志共分七章,内容包括:机构沿革、邮政通信、电信通信、企业管理、职工队伍、党群组织、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记述了景德镇市邮电通信的兴起、演变和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