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演出场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426
颗粒名称: 七、演出场所
分类号: J819.2
页数: 26
页码: 291-3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戏曲志》一书中关于戏曲演出场所方面的内容,包含了祠庙戏台,景德镇的会馆戏台及早期戏院等。
关键词: 乐平县 赣剧 场所

内容

(一)祠庙戏台
  佑陶灵祠古戏台
  佑陶灵祠,(俗称风火仙,火神庙),在景德镇御窑厂前东门头附近(现市政府礼堂对面花圃假山处)。明朝万历年间,因神宗皇帝为自己大修陵墓,降旨要景德镇烧造大龙缸作殉品,太监潘相任督陶官,对瓷工“例外苛索”,横行残暴,鞭笞捕杀,如狼似虎,限期完成。烧窑工童宾眼见龙缸屡烧不成,(明万历十七年仍未烧造满意的龙缸),催逼又紧,乃愤而跳入熊熊窑火之中,以死表示对苛政的反抗,后激起民变,瓷工放火烧了官窑作坊,捣毁了税署衙门,潘相仓皇逃离景德镇。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为了缓和矛盾,安抚民心,朝庭便在御窑厂前东侧为童宾建了这座祠庙,后世尊童宾为风火仙师,奉为烧窑工祖师,庙内除塑有童宾坐像外,两旁还有烧窑各工种师主的塑像,历代供奉。清雍正年重修祠庙时,督陶官唐英曾于雍正九年仲冬(1731年),题写青花瓷砖匾额,上书“佑陶灵祠”,镶嵌在祠庙园大门上,(大门坐东朝西,在现在市政府礼堂正对面),庙东向东门头大街,亦有一园门。庙内,中间是一个约二百平方米左右的庭院,庙北,坐北朝南是大殿,供奉着童宾等塑像,大殿靠东的房间,系九窑理事会办公事房间。大殿靠西为空厅堂。庙南,正对大殿的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古戏台,约在清雍正年间与庙同时建造,为飞檐斗拱,宫殿式建筑,屋顶与大殿屋顶,均有古瓷红绿釉装饰的上有画戟式铁尖朝天的宝顶。整个建筑花纹洗练简洁。戏台离地面高约二米多,(台下曾住过人家,人可以自由活动,不需低头),台面离圆拱型藻井屋顶约五至六米,台面宽约十米,台口中心两柱间约为六米,进深(宽)约四一五米,台前庭院及大殿内可容观众数百人。
  风火仙庙地处市中心,庙之东偏,有土库棋盘屋一栋,为陶庆窑--烧窑户集会议事的场所。风火仙庙,除正常祭祀外,窑业界每逢重大庆典,开禁迎神(烧窑业行规20年一次),拜师收徒,工种升岗定位,都在火神庙内外进行。戏台曾为五府(南昌府、南康府、饶州府、抚州府、九江府)十八帮的装小器工人议事之场所。酬窑神的戏,也往往在这里先演出。镇上重大事件,也曾在此地举行,如:抗日胜利后的1946年,为悼念抗日阵亡将士,做佛事超度亡魂,当时叫打“国蘸”,就曾有一百多个和尚在此聚会,异常热闹。历代曾有饶河戏班、三角班、瓷偶班,在这儿的古戏台上演出,大多演出小型剧目。也曾有曲艺艺人在此讲传、说书。火神庙古戏台于1951年拆毁,建了办公楼房(现市劳动人事局),火神庙(大殿及庭院),建国后辟为市工人文化宫,1956年拆毁为花圃。
  师主庙戏台 坐落在中华北路117号北侧(即龙珠阁斜对东面临街处),临近龙缸弄,以前临街西向门楣上,有“护国佑民师主庙”七个横刻大字,进庙内,右为坐南朝北的戏台,左为坐北朝南的大殿,台与殿之间,有个约四、五百平方米的空地,总占地面积约近一千平方米。
  大殿供奉着瓷工景仰的师主神像。师主赵慨,字叔朋,又名万硕,生卒年月不详,据说他生于西晋,东晋时官至五品,曾在福建、浙江、江西任职,因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为奸佞不容,遂退隐于景德镇。他把福建、浙江等地的烧窑技术,与本地的制瓷技术结合起来,为陶瓷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地瓷工十分景仰他,以师待之,后世瓷工尊其为师主,建庙而祠。庙内师主像两旁还供奉有:陶瓷制作行业中六个主要工种(即:打杂、做坯、印坯、剃坯、挖坯、刹合坯)师傅神位,后来清代又增加了知四师神位,知四师是为了争取工人福利(每月增加十二两猪肉,即今七两五,后世瓷工称争来的福利肉为“知四肉”。)罢工牺牲的瓷工领袖。
  师主庙建于明代,据明·詹珊的《师主庙碑记》记载: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少监张善到景德镇冶陶,始在御器厂内建师主庙。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太监邓康在镇时,“谓镇民多陶,悉资神佑,及徒庙东门外通衢东北百武许,以便祈祀,即今所也。”为了“用仰副国家重陶之德意”,以后又多次经倡议捐赀乐助,一再修葺,“廊庑门所,整秩宏壮,轮奂翼如,丹垩焕如,严恪肃齐”,可见当年此庙十分壮观。据老人回忆亦如此,屋顶并有彩釉瓷瓶及铁戟宝顶,屋上有琉璃瓦。
  庙内戏台建筑花纹简朴而严谨,据说与庙同系明代建造,后亦修葺多次。台高约二米,台口宽十五米,进深十一米,台上高度五米,台正中有四字匾,台柱有楹联,台后有化妆及服装间。台前空地及大殿上,可纳观众近千人。
  此处明代以来香火不断,陶瓷行业举行游神赛会,酬神庆功活动,都要演戏供奉师主。正如清·郑庭桂《陶阳竹枝词》中称:“五月节迎师主会,六月还拜风火仙”。清末民初,仍有香火,每逢春节等节日期间,进香还愿捐钱时,常有十番班的吹鼓手在大殿上吹打。后来活动渐少,曾有福建人在内做瓷雕。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才拆毁。现遗址为市武警消防大队汽车间。
  新社公庙戏台 坐落在今景德镇市解放路,现陶瓷窑具厂行政大院内,建国前,此处地名,也叫新社公庙。戏台东北向,面对西南向的庙门,二者之间的空场,面积约七百二十平方米,能容纳八百人左右观戏。
  新社公庙是景市大器匣钵厂工人的集会场所(大器匣钵系装碗、盘类泥坯烧炼成的瓷器平口尖底的圆形小匣钵,一只匣钵装一只坯)。庙宇约建于清乾隆年间,有正殿三间,阔约十二米,进深约十四米,左右两旁各有两间陪屋(厨房、储藏室),正殿内神龛中有社公社母神像,左边还有催生娘娘神像,神龛前长约两米,宽约八十厘米的供桌上,供有五尊木雕菩萨,都称钱大元帅(传说是最先发明做大器匣钵的师祖五兄弟),香火不断,油灯日夜长明,左边偏殿中,有当地菜农供奉的菩萨--杨泗将军。庙宇原为菜农所建,后大器匣钵厂工人借庙集会议事,久借倒似乎成了主人,并修五尊钱大元帅供奉,而菜农慑于匣厂工人人多势众,也不过问了,只是集会时来庙,平时就不到庙里了。
  庙前戏台约建于清末民初,是匣户用罚了窑户的钱做的。在那封建时代,匣户利用垄断把持,以种种条件约束窑户,窑户不遵守就不供应匣钵,必须罚款才供应。有几家窑户罚了款,匣户自己也出了钱建戏台,后来钱不够,是里村一家匣户方秀文(大财主)出钱做完的。(方秀文之弟方美文殁于三十年代,其兄年长十来岁)至于建庙时是否也建过戏台,则无从查考。
  戏台离地高约二米,台口宽十七米(中心两柱间宽约十五米),进深约七米(前台深五米,后深二米),台板到屋檐下横梁高约三米多,瓦檐到屋顶高约三点五米,房顶有颜色釉瓷瓶作宝顶,上有画戟式铁尖直指长空。戏台梁柱虽未精雕细刻,但也曾油漆成赭色,并有楹联,到建国初年,已斑驳难辨。
  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到十九日,大器匣钵厂的都、抚、饶三帮,都要来此集会、办酒宴看戏。曾有“明经同乐”等赣剧·饶河戏的名班来此演出过《满堂福》、《打金枝》、《四国齐》、《渔家乐》等剧目,还有玉山来的女子班(有男角),可能是赣剧(信河戏)班也来演出过。约1915年,浮梁县令陈安怕演戏闹事,下令禁戏后,则请傀儡戏班(即木偶戏,唱饶河调)演出。
  建国初年(约1953年前后),此处修建市公安局看守所(监狱)时,新社公庙及戏台才被拆毁。
  (二)景德镇的会馆戏台及早期戏院
  景德镇誉为瓷都,历史悠久,举世闻名。冶陶始于汉世,悠悠数千载,绵延愈盛。自宋命名景德镇,明朝时就称誉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清初瓷业发展,人口速增,所谓“民窑二三百座,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景德镇是个吃千猪万米的码头”等说法,乃为实况。瓷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工商业的兴旺与市场的繁荣,景德镇便成了商贾云集,五方杂处的都会。各地都曾有人长期驻镇采购瓷器,或设立瓷行。如: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山西、上海、北京、天津,乃至香港、澳门、台湾等地都有客商在此购买瓷器,发运各地,所以景德镇又有“十八省码头”之称。
  各地来镇的人多了,为了防范异乡人或行外人的欺凌,并为同乡或同业内部的狭隘利益服务,于是会馆应运而起。由于明、清景德镇陶瓷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因此封建性的同乡同业集团式的会馆,尤为兴盛,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全国曾有十八省、三十四个州(府)、六十八个市(县)在景德镇设有会馆(书院)近三十个,公所一百多处。会馆多敬神,以祀神为团结的偶像,以同乡或同业为结合的纽带。不少会馆信奉关帝,崇尚其“桃园三结义”的“义气”。如:山西会馆、徽州会馆、都昌会馆、湖北会馆等。另外还因各地民俗不同,而供奉不同的神像、神位,如:福建会馆供“天后娘娘”,南昌会馆祀“许真君”、临江会馆供“肖菩萨”、婺源会馆供“朱熹”神位,奉新会馆立有“令公神位”。
  由于各地会馆都祀神,自然就形成了祀神日,即:所谓“做会”,具体日期、方式因各地民俗而异,一般以农历五月、七、八、九月为酬神高潮,祭祖则是清明、七月半、春冬二祭,还有各会馆、各县或各姓及各行业都要集会。大凡酬神、集会都要摆香案,祀神祭祖先,吃酒请戏班演戏,清·郑庭桂陶阳竹枝词:“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上会,酬神包日唱单腔”。又如:“五月节迎师主会,六月还拜风火仙”,是为真实写照。另外,旧时景德镇还有一百多处寺庙道观,不少寺庙也有戏台,也常要做会演戏,所以戏剧活动之盛是可想而知的。
  旧时景德镇会馆的建成,大致有几种情况:有以县、府为单位的,如吉安会馆(一府十县):吉水、泰和、永新、宁冈、永修、遂川、万安、安福、莲花、吉安。南昌会馆(一府八县):南昌、新建、丰城、进贤、谢安、奉新、南康、进贤。饶州会馆(一府七县):鄱阳、乐平、德兴、万年、浮梁、余干、弋阳。徽州会馆(一府六县):祁门、黟县、歙县、休宁、绩溪、婺源。瑞州会馆(一府七县):高安、上高、分宜、萍乡、万载、宜丰、宜春。建昌会馆(一府六县):广昌、黎川、资溪、南城、南丰、建昌。临江会馆(一府四县):清江、新淦、新余、峡江。还有石埭、丰城、宁波、婺源、祁门、奉新、湖口、蓉城、浮梁等县的会馆和公所。都昌县旅镇谋生的人多,自明朝起建有老会馆,后清中叶又建了新会馆,故一县有新、老两会馆。另一种由毗邻地区合建的,如由泾县、太平、宁国等县合建的宁国会馆(原泾、太、宁均属于宁国府管辖),由广州府和肇庆府合建的广肇会馆,苏州和湖州合建的苏湖会馆,还有一种以省为单位的,如湖南、湖北、山西、福建等省的会馆,这些会馆,有的实际上是外地工商行帮的机构,有的是同一行业性的组织,多数则纯属同乡性的,因与政治、经济联系密切,便盛行一时。由于会馆集会做戏,又少不了酬神与娱乐,因之演戏看戏,也十分热闹繁盛,各会馆的戏台建筑也就不可少了。经调查,景德镇的会馆,绝大多数都有戏台。
  近代,随着“五四“运动新文化的传播,会馆祀神活动渐渐减少,不少会馆举办教育,创办新式中、小学校,如:都昌会馆办了静山中学、婺源会馆办了紫阳中学、徽州会馆办了新安小学等,同时,有不少会馆改成了营业性的戏院,如:吉安会馆办了国光大戏院,南昌会馆办了景德大舞台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会馆才寿终正寝。从景德镇会馆戏台到办成营业性戏院的轨迹,或许能寻觅到戏剧发展的某些规律。
  都昌会馆双戏台
  坐落在景德镇市风景路(今景德镇市军分区西坡下,即铁匠弄口临街东面)原都昌会馆内,后为人民瓷厂烧炼车间及仓库。
  都昌会馆(又名古南书院),是都昌旅镇人集会之所。近代,景德镇市都昌籍人口超过半数以上,素有都昌人第二故乡之誉,“十里长街尽窑户,迎来随路唤都昌”之说,他们主要经营瓷业,其中以窑业、圆器业(碗盘类)为主,形成了在景德镇有鼎足之势的三大帮之一-都帮。鉴于此,都昌会馆集会、演戏之盛,在景德镇也可谓首屈一指。
  会馆坐东朝西,原范围很大,占地面积约五千平方,后风景路拆宽为大街,才缩小了部分范围。因旅镇都昌人多,先后同在此处,建有两个会馆,老会馆建于明代,新会馆约建于清中叶,两会馆均西向并列,仅一墙之隔,规模大小一样,各占地面积一千平方左右。会馆前有石板铺地院落,南北各有半圆辕门相通,供人游玩娱乐。前院东面有三座门,靠北一门,立有牌坊,上刻“玉澈冰壶”,通书院馆舍及议事厅、义祭祠等处,中门与靠南一门内,为一空场,中门处亦立有牌坊,上刻“关圣”字样。入中门,进入老会馆,戏台则东向,人从台下通过,便是大天井,天井两旁有高约3米,宽约2米多的酒楼,经楼上可通戏台。越过青石铺地的大天井,便是正殿,正殿上有捋须坐观春秋的关羽神像,旁有托印关平及执刀的周仓神像,均面对戏台,戏台面积约上百平方。1927年农历5月13日,由于演戏而引发都(昌)乐(平)械斗时,戏台被焚毁,关帝殿亦部分烧残,但从后边的关帝殿,尚可知原戏台的规模与建筑的精美。
  前院南门处亦有牌坊,上横刻“江天一柱”,再在上面又竖刻-“万寿宫”三字,入南门,进入新会馆,走戏台底下通过后,也是个大天井,两旁亦有酒楼,戏台正对面的大殿上,供奉的是许真君的神像。戏台面积和老会馆的一样大小,台口宽约十八米(台口中心两柱间宽约八米),进深十米,戏台离地高二米五十,台上高度五米五十,台正中顶部有穹形藻井,台前大天井及大殿上可容观众上千人。老会馆与新会馆因一样大小,亦可容观众千人。老会馆北侧与新会馆南侧各有厨房与储藏室等陪屋。新老会馆大殿中间及书馆均南北有侧门可贯通。两会馆大殿后墙外,是古木参天的园林,靠东山坡建有围墙,园林靠北义祭祠与议事厅之间,有北门通风景路、薛家坞。
  由于都乐械斗,老会馆戏台焚毁,事后乐平赔了款。1936年,都昌人又着手募捐筹建,1937年动工,就在会馆后园林,觅得一棵颀大的白果树,口径达一米多,代作主梁,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日本裕仁天皇签字无条件投降那天的时刻(1945年8月15日),亦即都昌人选定的会馆上梁之时,一到这时刻,鞭炮齐鸣,一片欢腾,全镇祝贺,既是祝贺重修会馆上梁,又是庆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但后因内战又起,瓷业凋蔽,资金短缺,因而,只重修了关帝大殿,老会馆戏台也未修复。
  都昌因旅镇人多,演戏尤盛,会馆管理规章也甚严密。每年三月初,匣钵厂的人在马鞍山演了开锣戏后,各会馆即开始做戏,此时都昌会馆按早年日志簿规定,由牛姓开始,马姓结束,有“牛开门,马关门”之说。每姓依次或在新会馆或在老会馆集会、吃酒、演戏(同姓人购牌,按6人一桌在大殿上吃酒,外姓人及外县人均可来看戏),都昌人旅镇有108姓,仅最早来镇曾结金兰社的24姓,按六姓一组,轮流由各姓会首管理会馆,当值的六姓会首中又轮流由一姓会首任总会首。除5月13日为会馆做会日外,其余各姓依次轮流集会、演戏,有的小姓人少,也可不演戏,但轮此小姓集会日时,别姓亦不能以强欺弱,随意占用。即使喜事借用办酒与演戏,也必须经小姓会首同意,在当日上午不准挂别姓灯笼,不可摆酒。由于108姓依次集会、演戏,还要做会戏,除行业集会吃酒看戏外,还有敬关夫子做会演戏(多在五月),敬许真君做会演戏(多在八月)等,因而,会馆一年中常有戏演。其中以饶河戏班演出为主,也请过徽班演出。有时两个会馆均做会戏(多在下半年),同接两个戏班演出(饶河戏“明经同乐”班与“赛同乐班”,就曾几次在两会馆戏台同时演出),形同打对台,尤其热闹,老会馆被焚后,仅在新会馆演出。饶河戏四大名班,如:老义洪班、明经同乐、老同乐、赛同乐等著名戏班及著名演员四妹师、方水崽等都曾在老、新会馆演出过《满堂福》、《龙凤阁》、《华容道》、《九更天》等传统剧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九十年代,新会馆尚存部分房屋用作瓷器仓库。(九十年代后期,已拆建为商品住宅楼)
  湖北书院戏台 位于景德镇市彭家下弄7号附1号,原湖北书院大门内。湖北书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至道光年间建成。系旅景湖北人同乡聚会之所。湖北人旅景多为瓷商,按地域划分为六大帮,尤以同庆帮(鄂城)势力最强,而这个帮中的华帮(鄂城葛店乡),又经营瓷业行销最擅长,长江中下游以及全国不少地方,都有他们的足迹,不少人都是巨贾富豪,因而,他们合资营造的书院,也宏伟壮观。彭家下弄与方家弄、水府弄之间,儿乎绝大部分都是书院的范围,约有四千多平方米。
  书院前门,约在现在的沿河东路42号内,原门面坐东朝西,门前两旁有两排供同乡人临时歇脚的馆舍,院门内为青石板小院,南北各有辕门,南辕门通彭家下弄,北辕门通书院的北院,北院内有捐此处地皮的汤婆婆祠、义祭祠、书馆客房与花园等建筑。北辕门直通方家弄。
  青石板小院东,是坐东向西的书院大门,门头上有“湖北书院”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戏台东向,在大门之上,进大门从戏台底下通过,上两级石台阶,进入全用青石板铺就的大天井,在天井处看,戏台离地高一点七米,台口宽约十六米(中心台口宽八米),进深约十米,台上高度七米,顶部有穹形藻井,台口正上横梁上,雕刻有戏文图案,正中在书卷(〓),刻有“乐乐”两个金灿灿的秀丽的大字。戏台上有楹联与戏文图案等花纹,甚为华丽,台上两旁有花槅木雕窗棂,戏班乐队及后台人员可见台下,观众却不易视内,甚为雅致。
  大天井南北两旁有雕刻玲珑的花楼,天井东面,南北两角,各有宽约一点三米的三级台阶,上台阶便是中殿部分,居正中是半十二方形的六曲青石围栏,围栏中,六根石柱均匀撑持,其上建筑为仿黄鹤楼式的飞檐翘角,重楼叠阁,雕梁画栋,又与中殿其它梁柱相连,名为魁星阁,阁中可摆酒席,供达官绅士饮酒观戏。中殿南面有门可通彭家下弄,魁星阁后有中门(平时中门不开,大型集会、演戏时才打开),南北两旁有侧门通正殿。正殿亦有大天井,天井内放置了焚香的大铁鼎。天井后面,正中供奉着三米多高,坐东向西的关帝等神像。神像旁边靠北角,又有小侧门通后堂,后堂亦有天井及会首议事房间等建筑,所以,书院大门内,实为歇山式四进大屋,并全部用琉璃釉瓦,屋顶又有色釉瓷瓶以及画戟式铁叉,真是夺目生辉。建筑面积约在二千平方米以上,正殿以前部分,能容纳观众约八百人,其建筑规模之恢宏,精雕细刻之华美,油漆之艳丽,据说可名列景德镇各大会馆之前矛。抗战胜利后,1945年又重新油漆了一遍。楹联均用本金涂塑,更是金壁辉煌、光彩闪烁。建国之初,除掉楹联上的金字,竟熬出两斤多黄金。
  早年此处曾演出京剧,尤其是1927年春,湖北人王惠卿曾从家乡聘来汉剧戏班,湖北花鼓戏班,演出数月。剧目有《八仙过海》、《张先生讨学俸》、《黄鹤楼》、《秦香莲》、《桃园三结义》、《甘露寺》等,轰动一时,很受欢迎。
  徽州会馆戏台 坐落在景德镇市中山北路178号(今第一小学临街对面)。
  徽州会馆(又名新安书院)是徽州一府六县旅景人聚会的场所。徽州人大都在景德镇经营商业,垄断金融,是景德镇三大帮(徽、都、杂)中经济、政治势力最强的一帮。旅景徽帮人数以万计,因此,他们建的会馆也十分富丽堂煌。会馆约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一说道光年间),会馆占地面积达四千零五十二平方米,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大门口摆设一对石狮子,靠门旁有两面石鼓,叫“有势面”。门头上有四根一尺多长突出的圆柱,叫有“来头”。因安徽在明朝出了朱洪武皇帝,徽州的婺源县又出了朱熹,所以这“来头”不小。其他会馆则少有此种建筑饰物。门头上还有“五凤阁”(建国后拆迁至景市人民公园),飞檐斗拱,五凤朝阳,瑰丽多姿。步入大门,正殿上供奉着关帝神位,会馆内还建有文昌宫、义祭祠等建筑,不仅木雕精细,而且石雕的戏文图案也独具匠心,雕缕灵秀,令人惊叹。
  这个会馆的戏台建筑与众不同,建在坐东朝西的会馆大门之外,隔街相望。向东正对会馆大门,为露天戏台,戏台亦是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古建筑。台口南北两边各有一个半边六角形的砖柱,柱上各有个用瓷砖砌成回(□)字形小窗,台后乐队、演员可从窗外看见台下情形。由于以前做会演戏要演酬神戏(即:演给菩萨看),会馆大殿神位地势高,故戏台建得较高,约有一米八十,石砌台基居中有半圆形的小门,可通台板下的储藏室,内放龙灯架、旧桌椅等杂物。台口宽约十六米,中心台口宽(即正中两砖柱间)约八米,台上高度六米,顶部正中有穹形藻井,进深约十米。台旁有台阶可上戏台,台前宽阔,加上街道宽度,约有一个面积为一千多平方米的小广场,容纳观众可逾千人。
  早年,此处每年做会,都要演戏。往往是三把刀行业领先,[即:打络子(做瓷器篮)的篾刀、太平佬剪刀店的剪刀、屠宰业的屠刀],他们焚香拜神,吃酒看戏。此处早年大多演的是徽剧、京剧、婺剧(早年称:金华徽班),近代因其他会馆演戏观众可免受露天之苦,且新办戏院日多,加上徽州人怕演戏多,易闹事,后此处很少演戏,戏台也约于五十年代初拆毁。
  国光大戏院 位于景德镇市昌江路49号(戴家上弄二横弄口西侧,即今戴家弄肉类市场处),此处早年为吉安会馆,系清中叶建造。会馆临街坐北朝南,第一进大门内是青石板小院,院东西两侧有辕门,第二进大门内有万年戏台、大天井与殿堂,早年常有饶河戏等戏班演出。国民党县警察局曾驻内多年,后又曾开办过私塾小学。约1935年左右,李积海(国民党浮梁县党部委员)出面招股,在此开办了景德镇第一个“国光大戏院”。
  戏院占地面积六百多平方米,系原吉安会馆修膳而成,戏台仍利用第二进大门内坐南向北的万年台,台高约二米,观众走戏台底下进出,台深八米左右,台口宽十六米(台口中心两柱间宽六米),台上高度四米一(台正中顶部有穹形藻井,至藻井顶--飞池,约五点五米),台前原为青石板铺地的大天井,开办戏院时,将天井盖上了明瓦,不致使观众露天看戏,天井东西两侧为高约二米五以上,宽约二米的骑楼,据说开办戏院后,曾在东西骑楼上各开了五间小包厢,内有桌椅,每间可容三、五人,供达官贵人包票看戏。
  台对面,上三步台阶,为供奉菩萨的殿宇,后办戏院,大殿上,以木栅栏为界设特座,备有桌子板凳,余为长木条凳的普通座与站票,可容纳观众五、六百人,春节等节日期间或戏上座生意好时,卖站票,亦可容纳七、八百人,甚至近千人。当时(三十年代)特座票价为一百枚铜板,普通座五十枚铜板,站票仅二十枚。戏院东靠戴家上弄二横弄处,开有向东侧门。
  早期在国光戏院演出的是京剧班,主要演员有金继谭(须生、老生)、筱凤凰(武旦)、杨素艳(青衣)、芙蓉花(邹佩英、花旦)、九岁红(张少楼、武生)、刘笑庭(人称滑稽大王、小丑)、张晓坤(女老生、小生)等,演出的剧目有《摩天岭》、《临江驿》、《五子哭坟》、《和尚儿子中状元》、《空城计》、《九更天》、《杀子报》、《三娘教子》等全本,还有折子戏,如《苏三起解》、《贵妃醉酒》、《武松杀嫂》等,并兼演便装新编话剧《枪毙闫瑞生》等。当时景德镇电力不足,台上台下及后台化妆均用汽灯照明。当时京剧戏班来镇尚少,观众很踊跃,常常满座,不久,镇上有名的怡和昌钱庄的少爷林昌武,有钱(是镇上富翁,十八罗汉之一)又有势(林少爷又在县某衙门挂了个团副的职务),看中了戏班主角杨素艳,软硬兼施纳为妻妾,后来镇上杂帮首领、劣绅赖淮清又将主演芙蓉花娶走,这个戏班就这样散了,剩下的一般演员有的去外地搭班,有的加入到景德大舞台合班演出。
  后来到国光大戏院演出的有湖北的文明戏(话剧)班、饶河戏班、魔术杂技团等,后因当地帮会头子和流氓打手看戏不买票,还在剧院打架闹事,故戏院时演时停,直到解放前的1947年,仍有演出活动。
  1941年,曾遭日机轰炸,屋宇受损,住在里面的难民血肉横飞,惨遭罹难,建国后,未作演出场所。五十年代之初,戴家上弄拓宽为大街(原只有约四、五米宽,现为十多米宽,今名昌江路),此处原会馆第一进被拆毁,至八十年代时,此处尚存部分原会馆屋宇,二十余根五米多高,直径足有一尺,上下一般粗的杉树屋柱完整无缺,屋柱上方雕刻的飞禽走兽,龙凤蛇鱼,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原戏台上并有戏雕人物、楹联等,但惜已不存。
  中央大戏 院坐落在景德镇市中山南路104号(现第六小学后操场处,原在苏湖会馆之西侧)。为湖北人旅镇瓷商华帮(鄂城)张润芝、黄少眉等招股,于1937年前后新建开办。
  整个剧场是按照上海荣记大舞台(黄金荣办)的图形建造的,占地面积约八百多平方米,系木质与混凝土混合结构,采用铁皮屋顶,水泥地面,观众厅内一律安装了可翻斗的扶手单个靠背椅,并有马蹄形的楼座,戏台底下据说埋下了数十口大缸,以利音响传播。此戏院在当时的景德镇可谓首屈一指,而张氏等开办者,有意与景德大舞台比试高低,决一雌雄。
  戏院坐东朝西,东西长约四十多米,南北宽约二十多米,大门面向与中山路平行的横巷,巷北连接何家窳弄,巷南连接富商下弄(现名富强下弄)。何家窳(西接黄家洲弄及瓷器街)与富商下弄东西两尽头直通中山路与沿河,故观众四面八方进出方便。
  戏院大门旁有票房,入大门前厅设有茶房,观众厅约能容纳八百个座位左右,楼座约三百个座位,共有一千一百个座位,分为四等。据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六月广告,夜场票价:特座:陆角;头等:肆角;普通:贰角;楼座:贰角。日场则为:特座:肆角;头等:贰角;楼座:壹角。当时票价随戏院营业行情略有升降。观众厅南北侧有两个太平门,可通富商下弄与何家窳、黄家洲,便于疏散观众。
  舞台也是坐东朝西,台口宽十米余,台高一点四米,台上高度七米,进深九米,空间高度十二米,台上有化妆室服装间,台板厚实松软,有一寸厚,全系高级木料建造,凡在此演出过的戏班武行演员,武打、翻跟斗均感觉十分舒畅来劲。
  戏院建成后,一开张就是演京剧,由普佑安的京剧班演出,普佑安是位著名老生,另外,筱雪芳、筱凤云(花旦),还有任庆贵(小丑)、王福龙(花脸)等。剧目有《群英会》、《黑风帕》、《丁甲山》、《枪毙闫瑞生》、《狸猫换太子》等,还演出过连台本戏。后来(1938年6月),该班又聘来著名演员刘韵秋参加演出,广告上注有:京汉驰名坤角,古装青衣花衫刘韵秋。曾演出《棒打无情郎》(今古奇观)、《珠帘寨》(全本)、《女起解》等剧目,一时观众如潮,很受欢迎。尔后,“八一三”女子剧团(越剧)等戏班也在此演出,同时,镇上有关抗战等集会,也常在此举行。有一次,国民党第五专员公署专员酆景福头一回在此做报告,开口一个蒋委员长训示,闭口又一个蒋委员长,弄得听众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立正,而翻斗座椅一次又一次地哗啦啦作响,这个报告也就做得稀里哗啦,一时传为笑谈,后来只好明确规定,凡作报告,提到蒋时,只需开始第一次立正即可。这般集会大都会后开展游艺活动,常有平(京)剧、话剧等演出。
  这个戏院开办不长,约1941年左右,被日寇飞机炸毁。
  明星大戏院 位于景德镇市程家上巷32号(现新华瓷厂包装仓库),此处据说原是刘惠甫的(青帮头子)瓷行房屋,1935年,因赵寿延、郭昆(国民党警察局侦辑队长)等人,在毕家下弄奉新会馆开办了全市第一家露天放映无声电影的“明星”电影院,当时放电影甚为新鲜,观众十分踊跃,因露天放映,观众不便,为了扩大经营,约1936年,他们便将电影院搬到此处,仍由郭昆、赵寿延、刘惠甫等合股经营,并沿用“明星”招牌,除放电影外,还接待戏班演出。后来,有人在福建会馆又开办了“新明星”大戏院,广大观众便习惯地称此处为“老明星”戏院。
  戏院是在原瓷行屋的基础上升高修建而成的,屋顶安了明瓦,占地面积约六百五十平方米,坐南朝北。进门除有茶房、票房外,即是观众厅,约有七百个观众座席,楼座约二百座席,是靠背长椅,前厅中间是靠背长椅,其余则为长条凳。
  戏台亦是北向,台高约一米五,台口宽约八米,台上高度约七米,进深十四米,空间高度约十二米,戏台为早年程家祠堂遗迹,有附台及延伸向东约五十平方米的小庭院,为伙房等建筑。
  1936年,戏院最早接待的是上饶来的“小麒麟”戏班(赣剧信河班),主要演员有严有源(小生)、吴春梅(花旦)、徐碧玉(花旦)等人,演出的剧目有《玉蜻蜓》、《彩楼配》、《白蛇传》、《孟姜女》、《嫦娥奔月》、《阴阳河》》、《杀子报》等,演出照明,电灯、汽灯并用,这个戏班是赣剧进入城市最先采用灯光布景的戏班,他们从南昌南工戏院清来了一位姓魏的布景师,演《嫦娥奔月》时,除在天幕上用硬纸遮盖,用灯光显示月亮外,还由扮嫦娥的演员站在谷箩里,再将绳索吊起向上拉。《孟姜女》哭倒长城,则是将“老刀牌”的大香烟纸盒(装一条烟的)当作城墙砖,稍一动作便倒一片。演《白蛇传》水漫金山时,则用白布摇动有如波涛滚滚,还用景片搭景,加上著名演员严有源、吴春梅演出卖劲,唱做念打,都很精彩,很受欢迎。后来,1941年,戏院又曾从鹰潭等地迎来“天然舞台”绍兴戏班(越剧)有女演员20余人,9月4日开演,当时《赣北民国日报》(1941年9月6日)载:开锣以来,生意尚好,每夜客满。次年10月15日,胜利女子剧团来此公演改良的绍兴剧,还接待过流动的绍、平剧团(越剧、京剧)。约1941年前后,《小麒麟》戏班又再次来此演出,还有董金凤的武陵戏班,以及文明戏(话剧)、杂技等都曾在此演出,其后则主要是演出绍兴戏(越剧)和放映电影,有时,镇上的抗战宣传集会、游艺演出也曾在此举行。
  1947年10月,越剧天然舞台第二次到此演出,主要演员有老生梁雅贞、小生姚月楼、花旦张梅枝(疤子旦)。1948年,该院演出的越剧有《赵五娘》、《呆大富贵》、《上海小姐》、《唐伯虎点秋香》、《二度梅》、《梁山伯》。10月,戏院老板派人去杭州,请来越剧名旦赵瑞花领衔的“瑞月舞台”演出,演出剧目有《叶香盗印》、《六月雪》、《马寡妇开店》、《孟丽君》,大红广告冠以越剧皇后,名闻东南。赵瑞花登台时,舞台焕然一新,桌围、椅、大小门帐等,以白底绣兰色图案,并绣有“赵瑞花”三字。演叶香时,“绞柱”、“前后翘”、“劈叉”等功夫,身轻如燕,落地无声;扮演窦娥,唱腔凄楚哀怨,使观众感同身受:演马寡妇风流潇洒,台下笑声一片。后来,上演十二本连台本戏《孟丽君》盛况不衰,长达数月之久。1949年3月24日,该戏院再次聘来“瑞月舞台”女子越剧团,主要演出有青衣花旦赵瑞花、正宗须生陈天红、时派花旦赵月花、风雅小生涨湘卿、青衣花旦陈艳秋,剧目有《薄命花千里寻夫》、《双凤牡丹亭》、《如来佛出世》,由于国民党伤兵在戏院里闹事,于是“瑞月舞台”回了浙江。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5月,毕家下弄的新新舞台(原奉新会馆处)开张,接来越剧双龙舞台(剧团)演出,因是露天剧场,又是霉雨季节,生意不好。双龙舞台便转到该戏院演出。开始生意也不如意,后浮梁专区文教科出面帮助,剧场业务才一天天好起来。这个戏院的房东,是原戏院老板赵寿延的遗孀,生意不好时,收的租金少,生意一好,她便一再要求增加租金,因此与当时戏院经理(合股经营)程又堂租赁关系发生破裂,程又堂与股东又因未及时公布经济收入而有矛盾,程便从老明星戏院退股,在紧靠这个老明星戏院的西侧,租下门牌为程家上巷40号的大瓷行改建为电影院,招股经营并取名“星明”,准备与“明星”比个高低,后中共浮梁地委宣传部派员参与经营改名“中华电影院”。
  由于中华电影院(后改为新民剧院,59年改为竟成剧院)比老明星离程家上巷口的中山路大街要近二十多米,又买了座机放映,在激烈的角逐中,地处巷后的“老明星戏院”一蹶不振,终于于1951年停止演映,后改为瓷器包装仓库。
  光华戏院 在景德镇市中华北路209号(现第五小学内),原为宁国会馆(又名宛陵书院),系晚清建筑,是过去安徽省宁国府宁国、太平、泾县人旅景集会的场所。会馆内的戏台早期每年从五月初一起做会,都要演姓戏、行会戏(主要是泾县人经营的丝线业、烟业、太平人经营的剪刀、五金行业),直至月底。
  1936年,夏日生(安仁县即今余江县人,原为肉铺老板)与刘连生(都昌人)等邀集二十多名股东,合股在此开办光华戏院,于端午节开演。
  戏院利用原会馆场地,临街宽约十五米,长约三十多米,占地面积约五百平方米,坐东朝西,原有第一进大门,因头年(1935年)中华路(当时名中正路)拓宽街道而被拆,后临街实为第二进大门。门口有石狮及牌楼,进大门即是戏台,戏台东向,观众走戏台底下进出,台高约二米,台口宽约十米(中心台口宽约五米),进深约六米,台上高度约五米,台下为露天大天井,两边亦有骑楼,台对面的大殿上供奉关帝。早年演戏,大殿上铺设桌椅,供会首士绅吃酒、喝茶看戏,后一并充作观众厅,约有五百多观众席,观众多时亦可达七、八百人。
  戏院开办时,请来了饶河戏四大名班之一的“老义洪班”,班头是张家帮,著名演员有郑水生(瑞笙,小名腊里,文武小生、正生)、方水仔(男小旦)、冯依金(正旦)、彭德才(武小生)、黄有兰(大花)等,演出主要剧目有:《碧莲洞》、《打登州》、《风波亭》、《铁笼山》、《二度梅》、《朱砂记》、《双合印》、《天门阵》、《破洪洲》、《杀子报》、《九更天》等,名噪一时,几乎天天满座,很受观众欢迎。郑水生演《碧莲洞》,尽善尽美,人人叫好,每演此戏,观众都为他放鞭炮,给他披红。小旦方水仔,男扮女装,年轻俊俏,化了妆,比少女还漂亮,加上唱功好,表演生动,扮演《虹霓关》中的东方夫人,《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小上坟》中的寡妇,演得维妙维肖,引人入胜,赞妙不绝,当时在瓷工中看戏,流行这样的评语:“看了水仔仂的戏,塌了饭碗也不悔!”(塌了饭碗是指为看戏老板辞去了工作),可见影响之大。(1940年,这个戏班再次来镇演出,观众齐声指名定要水仔仂出台演戏,但方水仔因染上嗜吸鸦片恶习,病入膏肓,当时无奈出台,竟死在台上)另外,彭德才等人的武戏武功高超,干净利索,身手不凡,也受到赞赏,这个戏班从五月时节直演到八月中秋之后。
  后来,还有其他的饶河戏班、三角班(采茶戏)、绍兴戏(越剧)也在此演出过。
  当时由于捐税太重,加上国民党警察局与青红帮的头子常去敲诈勒索,戏院约开了一年多便关闭了。
  景德大舞台 位于景德镇市中山北路82号(今中山路邮电所对面,市裕丰经理部内),此处最早为南昌会馆隔街对面的演戏场。1935年后,中山路拓开为马路(大街),彭宛香(吉安同乡会理事长)与熊景成(南昌人,冷水弄口“洪昌”成衣铺老板)为首招了12名股东,(一说由国民党浮梁县党部委员李积海为首招股),在此临街新建了一座戏院,取名“景德大舞台”。先后辗转为首经营过该戏院的还有章有仕、周自改、赵撰丞、程又堂等人,1945年抗战胜利后,曾称“景德舞台复兴大戏院”,也简称“复兴舞台”,但广大群众仍沿习称为“景德大舞台”。
  整个戏院占地面积约七百多平方米,系木质结构建筑,座西向东,由票房、观众厅、舞台等组成。戏院临街门面宽约十二米,票房在门口,门口墙上常用红纸写出接待的戏班子的阵营,以便招徕观众。
  观众厅有八百多座位,分特座、普通座、楼座三种,楼座为凹字形,约有座位二百多个,特座是靠背椅,普通座是长条凳,离戏台较远,观众入场,要通过一个有铁栅门的验票口,持票入场时,把闸子的(即验票)要看是什么座,如是特座,即拉长吆喝:“特座一位”,以示对观众的欢迎与尊重,观众席的最后一排,是驻镇的第五专员公署保安团武装弹压队的固定席位,每场演出都有十几个持枪的士兵坐在后面,维持治安,防止骚乱。
  舞台座西朝东,台口宽约十米,舞台离地高约一点二米,进深八米,台上高度约十余米。
  台上有副趣联:“要看早些来大关节全凭起首,需看完回去好结果还在后头,横批:伊人宛在。”
  该舞台接待演出的大都是京剧戏班,最早来演出的,是从南昌来镇的张晓琨领班的京剧班(原是南昌江西大舞台的班底,应景德镇邀请,江西大舞台老板胡云龙拨出三十多人,又请了南昌钟鼓楼新兴大舞台琴师王三毛等人参加)。主要演员有芙蓉花(花旦)、张素兰(正旦)、杨素艳(正旦)、金记潭(老生)、九岁红(武生)、张晓琨(女老生)、孟金荣(老旦)、刘笑庭(小丑)、程同春(女丑)等。于1936年农历正月初七到镇,由于景德大舞台尚未竣工,便先在国光大戏院演出,半个多月后,此处竣工,即转来此演出了《捉放曹》、《铡美案》等,后来,陆续来此处演出的还有王福龙(大花)、谢钰铭(女老生)、潘少楼(武生)、许震庭(武生)等较有名的京剧演员,1942年周自改领班的国民平剧团等。原驰名京津的汪派老生金桂芬南来景德镇定居后,也常以票友身份,在此参加筹募抗战将士慰问金演出,赈灾募捐等演出活动,演出过汪派名剧“逍遥津”、“哭祖庙”等,还有李福田、陶伯舜、阮华庭等名票友参加。另外,各种节日与集会也常在此举行,如:“九一八”纪念会、“七·七”抗战纪念会、国父诞辰纪念会、抗战胜利集会、儿童节、妇女节等节日集会、游艺会、报告会等,会后常举行平(京)剧、话剧等演出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初,尚接待剧团演出,约1953年,改为中山路菜市场,现为裕丰经理部。
  饶州会馆戏台 在景德镇市周路口6号(现景市第三小学校内)。饶州会馆是饶州府所属七县人旅景同乡聚首的场所,因周路口地处镇中心地区,距乐平人集居的里村、樊家井较近,就是散居全镇的饶州七县人,到周路口来集会、议事、祀神祭祖、看戏等都很方便,故会馆及戏台选建此处。
  会馆大门东向,戏台即建在东大门之上,大门外有一约二百平方米的方形青石板院子,院内有南北二辕门,会馆大门顶上有横书石刻“芝阳书院”四个正楷字,大门两旁有石鼓、石狮各一对,从大门进去,就是戏台底下,戏台高约二米,穿过台底,是个大露天院子,全用青石板铺地,可站数百人看戏,露天院子两边是长廊式的两层建筑,也是看戏的地方,戏台居东向西,约有七、八十平方米,台上后部横梁上悬有“歌舞昇平”匾额一块,两边进出场门楣上,各有一扇形小额,书有“出将”、“入相”字样,台前、台后柱子上均有楹联,惜乎内容文字已不可考,戏台顶部为穹形藻井,藻井顶端离台板约有六、七米高,台口约十米宽,台深约四、五米,后台可放戏箱物件,供演员上、卸妆,后台右边有小门及石梯,通向会馆厨房等部分。
  露天院子后边是大厅,可容纳三、四百人,这是供绅士、会首门摆八仙桌椅、吃酒或吃茶点、坐着看戏的地方。大厅后面还有后堂神龛。
  1927年6月12日(农历5月13日),饶河戏《明经同乐》班在此戏台演出《杀子报》,曾发生一起震惊全省,因演戏而引发的“都乐械斗”事件。
  新民大戏院 坐落在景德镇市中华南路243号的周路口公安派出所南侧,此址原是福建会馆的一部分,(因供奉天后妈祖娘娘,故又名天后宫,建于清·乾隆年间)抗日战争前(约1936年左右),曾开办过“新明星大戏院”,演过京剧、赣剧、越剧等,放过电影,能容纳观众八百人左右,观众席是靠背木椅,无楼座。由于日本飞机曾在此扔过一颗炸弹,后又被大雪压塌房顶,曾压死不少难民,久未修理。建国初,1949年9月,周韬、刘长生、詹火生等多位抚州籍的屠宰业者集股,在旧址上重建戏院,于临街书有“新民大戏院”的招牌,此名既有原新明星谐音,又有解放后新元伊始之意。同时,戏院后台演出实体,又称新民舞台。
  戏院坐东朝西,是在原福建会馆的基础上,因陋就简修缮而成,进大门北侧,有小卖部、茶房与票房,然后上五级台阶,可入观众厅,南北两侧有楼梯上楼座,观众厅能容纳观众约一千人(厅座约八百人,楼座约二百人),观众座位是长条木凳。
  戏台西向,离地面高约一点五米,台口宽约五点四米,进深七米多,台上高度约五米。
  戏院修缮竣工后,从屯溪请来了一个京夾绍的邹家戏班(班头姓邹),其中有在抗日期间在景德大舞台演出过,并颇负盛名的京剧武生潘鹤楼及其妻花旦张素艳。越剧较有名气的是老生梁雅贞等,其中京剧陈营强,行头新,有时为争取观众,专演京剧,停演越剧。
  1950年,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新民舞台的越剧与新新舞台的越剧合并在新民戏院演出(京剧合并在新新舞台演出),邹家班不久离景市。因解放不久,剧场营业不好,周韬辞职回家,刘长生继任经理。当时市公安局,对戏院管理甚严,每天派警察前来弹压(维持秩序),还规定男女分开坐,同时上演剧目要三天一报,经公安局批准方可上演,有时当天的戏完了,第二天的戏还未批下来,出不了戏牌(广告)。有一次排演了“大劈棺”,为了多演几天,刘长生硬着头皮找中共浮梁地委书记黄永辉,由于刘与黄都是抚州人,黄大笔一挥批了一星期。因刘对经营戏院毕竟是外行,便请恰好刚在中华影院退股的原老明星戏院经理程又堂出山入股,出任戏院负责人,程上任后,首先便改革原来由前台“包戏金”为“四六分成”,不愿分帐的演员可另谋出路,部分演员离去后,程一再派人去杭州,先后请来了花旦钱素君、老旦钱素春、老生邢素峰、花脸邢素奎四师姐妹,又请来了原在老明星演出过的小生钱麟童,后来请来了著名小生花月坤和她的丈夫(主要琴师),同时请来布景师朱柏林、李忠华,推出了新颖逼真的灯光布景。花月坤来时,广告上冠以“越剧泰斗”,她个子高,扮相美,演戏风流潇洒,吸引了不少观众,戏院营业兴旺,接连客满。
  1951年12月,戏院拆股,交由程又堂经营,1952年春,因市公安局要在福建会馆建造监狱,因而戏院停止演出。市总工会设法将新民舞台迁到富强上弄市总工会俱乐部演出,因舞台狭小,不久又迁到迎瑞上弄一瓷行演出,瓷行陈旧,柱头又多,观众日少,花月坤离景,戏院忙请来原“双龙舞台”的小生裘爱香和擅演悲剧的花旦金婉贞,支撑演出。
  1952年夏,中华电影院从程家巷上弄迁入人民电影院(中山路临街新址),经上级批准,新民舞台迁入程家巷上弄原电影院旧址,更名为新民越剧院。(后戏院于1959年易名为竟成剧院)。
  (三)剧场、剧院
  群英堂剧场 位于景德镇市珠山中路10号。1958年开始兴建,1960年初竣工。原拟名“艺术剧院”,但竣工不久-1960年2月18日,即在此隆重召开了全市工业、农业、基建、交通、财贸、文教卫生先进单位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因这次大会简称“群英大会”,故人们均习惯称此剧场为“群英堂”,延至今日,便以此定名。群英堂原为钢筋混泥土与砖木结构,1982年,进行了一次大修,翻修了屋顶,整修了剧场内外及门面,现大多为钢筋混泥土结构。
  整个剧场占地面积二千四百六十九平方米,由前厅(四层)、观众厅、观众楼厅、休息室、舞台、后楼(三层)组成,前厅占地面积四百二十平方米,观众厅占地面积八百四十五平方米,可容纳观众座位一千三百二十四位。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宽十四米,高七米,舞台深度十八米,舞台空间高十五米,上、下场门附台各六十七点五平方米,台口设有乐池,二十四点八平方米,后楼一楼设有化妆室、服装间等,各约三十平方米,二、三楼为办公室、招待所,占地约二百平方米。舞台上部建有天桥,装置吊杆四道,装备大幕、二道幕、天幕等,台两侧建有灯光楼,装有面光与耳光。剧场周围有院,东侧院场大,面积约达一千五百多平方米。群英堂剧场为景德镇市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剧场,也是全市重大会议的会场。建成后,先后为市京剧团、市文工团、市歌舞团演出场地和驻地(后院楼房),也接待外来剧团,也兼放电影、录相,在前厅二楼还开设了音乐茶座。
  大众剧场 位于景德镇市斗富弄路82号。六十年代初兴建。此地最早为湖南会馆,原沿河为湖南码头,会馆坐东朝西。1948年左右,由湖南人李汉辉、刘子云和黄孝平等二十位股东,合伙开办了“泰安戏院”,开初演戏在原来的老戏台上,戏台是坐西朝东的。演了一个时期后,又在大厅上搭了一座坐东朝西的戏台。新中国成立之初,由市总工会接管了一段时期,1950年5月1日改名为工人戏院,后成立了市赣剧团,群众多称为赣剧院,于1959年定名为瓷都剧院,七十年代将原砖木结构剧场拆倒,以钢筋水泥重建,并易名为大众剧场。由前厅(三层)、楼梯间、观众厅、观众楼厅、舞台、演员化妆室、放映室组成,以钢筋水泥建造。前厅占地面积约二百平方米,观众厅占地面积约六百五十平方米,内设有观众席位一千一百位。
  舞台向东,为镜框式,台口宽十点三四米,高九点六米,舞台深度十点六米,舞台空间高十米左右,上、下场门附台各三十四点二平方米。舞台占地二百四十平方米,台后设有化妆室,占地约三十平方米。舞台上部建有天桥,装置吊杆四道,装备大幕、二道幕、天幕,台两侧建有灯光楼,装有面部与耳光。剧场用电量60千瓦。
  大众剧场建成后,为景德镇市赣剧团的演出场所和驻地。“文化大革命”时期,赣剧团撤销,则为市文工团接管。1982年,市赣剧团复建后,仍以该剧场作为演出场地和团部,同时,接待外来剧团,也放映电影。
  昌江剧院 坐北朝南,位于景德镇市珠山中路北侧(临街)85号,处于与祥集下弄之间的小南门头横弄之西。此处清代建有“山西会馆”,建国前建有小学。建国后,1950年,南门头到昌江边辟开马路后,在原会馆基础上改建,又拆迁了附近的十一幢民房,建成“人民京剧院”,于1953年2月10日竣工。1959年易名为“昌江剧院”。整个剧院由前厅、观众厅、舞台、化妆室、办公室、食堂、院落组成,以木质结构建造。
  剧院大门南向,前厅约二十多平方米,观众厅约六百多平方米,因系会馆改建,柱头很多,有一千一百多个座位,其中厅座约八百个,楼座约三百个,东南西楼座是“凹”字形。
  原山西会馆是坐西朝东的,旧戏台是坐东朝西的,改建后,舞台坐北向南,为镜框式,台口宽约十二米,高约一点五米,舞台深度约十米,台上到顶部高度约十五米,后台左右设化妆室、服装间、舞台总面积一百五十平方米左右,装备有大幕、二幕、天幕等,并有灯光槽,台口两侧建有灯光楼,面部与耳光装有聚光灯。
  剧院东西两侧均有院落,各有院门,均有长廊与剧场相连。东侧院小,仅一长条形,隔院紧靠小南门头是一排平房,系办公室、食堂等用房,临街则为票房。西院较大,约六百多平方米,有茶房、厕所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约1968年后),剧场被医药公司占作仓库,1977年10月收回作江西省文艺学校景德镇市赣剧班校址,1982年11月,恢复景市赣剧团之初为团址,1985年拆倒,在此建瓷都百货大楼。
  昌南剧院 坐落在景德镇市毕家下弄29号,此处最早为奉新会馆(又名新湖书院),早在1935年左右,曾由郭昆(国民党侦辑队长)和蔡霖(青帮头子)等人开办过景德镇市第一家露天电影院--明星电影院,电影院迁程家巷上弄以后,场地一直荒废。1948年上半年,曹长根与奉新会馆的许子梅等人,筹集资金,租下场地,买来木料,开始修建,因资金不足,仅把残存的“万年台”修葺后便解放了。建国初,由曹长根为首,组织居住在附近的奉新籍居民合股经营。
  戏院的大门原来开在靠昌江一侧的西横弄里,人从戏台底下进出,为验票方便,大门改开毕家下弄,并在弄口的中山路边,竖起木质牌坊,上书“新新大舞台”,1949年5月开始接待戏班演出,观众露天看戏。1950年,修好了戏院屋顶、舞台,还做了长木条靠背的坐椅。1951年,戏院更名为新新剧院(但同时人们亦称新新舞台)。曹长根等人合股经营直到1954年市采茶剧团进驻才结束,进驻后改称采茶剧院。1959年6月,易名为昌南剧院,六十年代初,剧院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建。
  整个剧院占地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由前厅、办公室、观众厅、舞台、厨房等组成,以木质构造建成。前厅约六十平方米,观众厅约六百平方米,设有一千多个座位,厅座约八百多个,楼座呈月牙形,约二百多个。剧院舞台坐西朝东,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宽约十米,高约一点二米,舞台深约十五米,舞台上部高约八米,(到屋顶约十二米)。台上装备有大幕、二幕、天幕、边幕等,台口两侧有灯光楼,台前顶端与两侧近天花板处,可装聚光灯。
  另外,前厅东面为两层楼的办公室约一百多平方米,观众厅北面为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约二百多平方米。
  剧院于1965年改为市文艺瓷厂生产场地后,未接纳剧团演出,现为市游艺场。
  竟成剧院 位于程家上弄40号,此处建国前系大瓷行,1949年秋,原老明星戏院经理程又堂租下后,改建为电影院,取名“星明”,并招股经营,准备与紧邻的“明星”比个高低。
  原瓷行屋面低矮,柱子多,改建时,把屋顶拆掉,升高了五、六尺,柱子移到两边,南侧为戏台,东西北三面做了马蹄形的楼座,改开了大门,还定做了一批长木靠椅,约有八百多个座位,前后两月才竣工。年底,程又堂等人被捕,中共浮梁地委宣传部派出公方代表,改影院名为“中华电影院”,于1950年2月3日开始放映电影,因建国初国民经济萧条,电影营业清淡,股东退出,公私合营式的经营方式结束,中共浮梁地委接管,改影院名称为“人民电影院”,1952年夏,人民电影院迁往中山路边新建的院址,新民舞台的新民越剧团(市越剧团前身)接着进驻,改名为“新民越剧院”,1959年易名为“竟成剧院”。1961年,长驻在该院的市越剧团,自筹资金八万元,加上政府的资助,将旧剧场拆倒重建,于9月竣工。
  新建后的剧院为钢筋混泥土与木质综合建筑,由前厅、观众厅、舞台、外院组成,前厅设票房等,为一幢中式老民房修缮而用,中有天井,面积约为一百八十平方米,新建剧场占地约七百多平方米,有九百多个座位。舞台坐南朝北,为镜框式,台高约一点二米,台口宽约十三米,深度约十二米,上部高度约十米,(到屋顶高约十五米),备有大幕、二幕、天幕等,后有灯光槽,台两侧有灯光楼,可装聚光灯,台前上部天花板处,亦装有面光。
  剧院西侧有小院约一百多平方米,东侧南靠舞台旁,建有附台,与舞台沟通,附台约三十平方米,东侧北,建有水泥楼梯台阶,可上楼座。
  剧院于1968年秋,改为市文艺瓷厂生产场地,1980年又辟为“快乐园游艺场”。
  工人文化宫剧场 坐落在市莲社北路东坡--市工人文化宫北侧,为砖木、混凝土混合建筑。1956年建成,1957年添置设备并开始使用,初曾称“工人文化宫电影俱乐部”。
  剧场坐东朝西,大门北侧设票房,南侧有办公室,入大门只有个约二十平方米的前厅,靠南有楼梯通楼上,楼上仅有放映室等房间,无观众席位。前厅后为观众厅,有正式座位六百四十个,呈扇形,加座则可达七百个左右。
  舞台离地高约一点四米,进深约六米,台口宽十二米左右,台高约八米,台口左右有小灯光楼,平时安有四个碘钨灯,演出时可视需要另安装聚光灯,后台左右有小化妆间与小服装间。
  该剧场曾接待不少专业剧团演出,如:南昌市文工团、乐平赣剧团、话剧团、万年赣剧团、湖口、都昌以及安徽望江的黄梅剧团等,受到瓷都人民的欢迎。
  1991年拆倒重建。,
  市政府礼堂 坐落在珠山中路市人民政府大院内西侧,此地旧为御窑厂前,二十年代曾在此地址创办过景德镇模范小学,抗战期间曾遭飞机轰炸,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曾在此处办过军乐茶社。建国之初,1953年在此处盖了一座人民文化宫,曾为浮梁地委文工团团址,演出过京剧、话剧、歌剧、歌舞。1958年拆倒重建为礼堂(当时称“市人委礼堂”)。
  礼堂为钢筋混泥土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一千五百平方米,坐西朝东,门面宽约三十米,步门前十余级台阶,即入大门内,前厅约三百六十平方米,正中墙上,嵌有大型瓷雕壁画《井冈山》,气势雄伟、壮观,再现了当年土地革命时期的宏伟景象,五百里井冈尽入画中,壁画左上角,有董必武于1959年8月书写的毛泽东词“西江月--井冈山”,小楷字迹秀丽端庄,入画相得益彰。前厅南有办公室六十四平方米,北有卫生间六十四平方米,南北各有宽敞的水泥楼梯(含过道各占地二十四平方米)上楼,楼梯下南北各有侧门通外。
  观众厅约四百四十平方米,有六百九十六个座位,另有楼座约二百个,呈凹字形。前厅与观众厅除墙上大多锒贴了半人高的洁白的瓷面砖外,地下还锒嵌了六角小瓷砖,显得幽雅清爽。观众厅南北各有门通南北两院,南院约二百三十平方米,北院约一百八十平方米。
  舞台离地高一点三五米,进深八米,台口呈镜框式,台口宽十二米,台板到镜框上部高度约为七米,到天花板达九米。台口两侧有灯光小楼,可装聚光灯,舞台南北有附台,南为休息室,约四十平方米,北为化妆室,约五十平方米(含台上卫生间十平方米),整个舞台占地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米。
  礼堂除举办节日晚会外,还曾接待剧团来此演出。
  八卦图曲艺场 坐落在沿江东路旧日名八卦图处。1959年市文教局资助,市曲艺队文词与曲艺艺人集资建造,全木质结构,占地面积约两百平方米。
  曲艺场临街西向,进门左边为座北朝南的小舞台,台口宽近五米,进深约三米,台高约一米左右,台上简陋,仅一道幕布。台下观众席为长凳,约可容纳观众二百多人。
  此处是由市曲艺队演出文词小戏与清唱小曲、大鼓等曲艺节目。并曾于1960年到1961年前后,演出文词正本创作剧目《豆腐西施》与文词中型创作剧目《一女许二郎》(均为夏巧亭编剧),以及传统大型剧目《关中恨》、《白兔记》等,受到观众欢迎。
  1965年,因场后紧邻原“景德镇日报”社旧址,由于报社扩建需要,该场迁建到赛宝坦(今莲社南路新瓷器街),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开始,曲艺场才停止了文词戏与曲艺演出活动。
  解放剧场 1949年4月,乐平解放,城区南门外江家塘附近居民利用塘东北侧王家祠堂的菜园搭盖草棚为舞台,架设茅竹为座席,可容纳500人,称解放剧场。曾接待弋阳九汪班、董小红绍兴班、董金凤武林班和本县的赣剧团演出。
  工农戏院 1950年10月,乐平县赣剧组的演职员,将坐落在西大街月城巷内的一破草棚翻盖后权当舞台,围筑篱笆为院墙,架设茅竹为座位,进行演出。1951年春,霪雨成灾,舞台坍塌,赣剧团租赁解放剧场演出,并聚资购瓦、竹等建筑材料于原址建瓦棚新舞台,称工农戏院。资金来源一是演出收入,不分正、旁座,票价一律五分;二是政府动员街道居民投股聚资,每户出两担米的称一股,可日看戏两场,出一担米的称半股,可日看戏一场,均为终年免票看戏。此外还可预约购戏票:四元钱预购一年戏票称包票,二元钱预购半年戏票称半票。1956年工农戏院改建为演职员宿舍、食堂。
  乐平人民剧院 1955年,省文化局拨款19000元,县财政拨款8000元,择直西大街中段(今翥山西路文化馆大楼)破土动工,1956年元旦竣工交付使用,称“乐平人民剧院”,是座南朝北的二层楼砖木结构建筑。拾级而上,一条深2米,长20米的候演长廊敞面临街,长廊两端设票房、茶房和楼座入口,长廊底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大红字赫然醒目。底壁东西两端是一楼观众厅的入口,一楼厅宽20米,长22米,高座位850个,二楼设座位200个,俱系可移动的杉木长靠椅。舞台西侧是化妆间,东侧外是公厕。七十年代,于剧场西侧外建二层楼房,设办公室、会议室、图书室、发电房及部份演员宿舍。1994年,乐平人民剧院被拆除,改建六层的文化馆大楼。
  乐平剧院 1983年10月,择址西街口(今西门广场),兴建新剧院,属钢混框架结构,并预留空调风道,耗资200余万,于1986年2月9日竣工,称“乐平剧院”。该剧院占地4140平方,可容纳观众1176人。有候演大厅、一楼观众厅、二楼观众厅、舞台、后台及办公楼组成。候演大厅约400平方米,进大厅左侧有楼梯上二楼,二楼设有回廊及观众休息室并开有二个入口进入观众厅,厅内可容纳305个观众。三楼是放映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室。一楼观众厅约800余平方米,设771个座席,六道太平门,大厅南北两侧有3米宽的通道可与二楼相通,北侧通道建有男、女卫生间。舞台为镜框式,台口宽14米,进深10余米,上下场处各有约100平方米的副台,上场副台开有6米宽的大门与剧场外街道连通,装缷服装、道具、布景十分方便。舞台高24米,装有十道吊杆、大幕、二道幕、中幕、沿幕、条幕、天幕和网幕。台口两侧有灯光、音响控制楼,舞台上装有面光、耳光、顶光、天排、地排、天幕投景灯、追光和音响设施。天幕后留有3米宽的通道。后台男女服装间、道具间、化妆间、男女卫生间、演员休息和后台接待室一应俱全。后台的二楼、三楼为文化局、赣剧团的办公用房。乐平剧院是目前乐平规模最大,设施条件最好的演出场所。建成后,先后接待过侯宝林、吴雁泽、王洁实、谢丽斯、董文华、李丹阳、潘长江等明星演出以及上海民族乐团、北京歌舞团、深圳歌舞团、上海静安区越剧团、江西省赣剧团、话剧团、杂剧团等表演团体的演出。《纪念红十军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也曾在乐平剧院隆重举行,吴官正、毛致用、汪东兴等党政领导人莅临大会并讲话,本县的党代会、人大会、表彰会及大型群众文艺活动也经常在剧院进行。(2002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
  (四)草台、万年台、露天剧场、高山戏台
  草台 戏班(剧团)临时演出之台,多采用竹、木等材料,选择集市墟场等空阔场所,或农村晒谷场等开阔地,临时搭成。
  搭草台大多是先在地下打几个洞,然后埋下杉木,辅以木桩,再于离地面约一到二米的高度,又用竹木横向连缀(多用马钉、铁丝、绳索等扎牢),再在横木上铺以台板,台口用竹木架成镜框形,上挂大红横幅及幕布,两旁亦有的挂上大条幅布写上楹联,有的在横幅及楹联边上,扎上松柏等树枝,装饰成牌楼式样,以示吉庆。台两旁及台后、台顶,多用晒垫(晒谷的竹编垫子)或布,围成三面墙形式,并盖顶,也有的简陋,仅台口及天幕挂上幕布,也不盖顶。为使草台牢固安全,常于台四角用竹木打撑或拉绳固定,草台大小无一定之规,示场地情况而定,一般台高一至二米,台口宽约十米,进深约八米,台上高度约五米(台板到挂横幅高度)。
  有时戏班演出“打对台”(也叫打串台),常在一处同时搭两个甚至三个台,戏台成一字形或八字形,如有三个戏班演出,则在八字形中再搭一个台,形成打擂比武局面。戏班都希望比赢,可以抢台口,以“先到为君”为原则,有三个台的,抢中间一个;两个台的,抢靠近大路,周围宽敞显眼的一个。以便占据地利条件,再依靠各自的好剧目、好演员的绝招,夺取比赛胜利。
  戏班在草台演出,有不少演员亦大显身手。如:有的在台柱上表演“扯顺风旗”(即在台口柱上装拉手,演员翻跟斗出场,趁势一手拉住拉手,一手撑在台柱上,身子悬空与柱子垂直)或表演“钻脚圈”(在台柱上装一铁圈,演员翻出,一脚套入圈内勾住,一脚顶住柱子,身子与柱子垂直,两臂舒展开),这些表演多在开演前“亮台”时演出,以招徕观众。也有配合剧情表演的。饶河戏著名武旦刘四妹能在开打后,踩跷在台前横着的一根茅竹上,稳步下场,常博得满场喝采。
  万年台 是单独的露天戏台,多建在村坊中心,或临近公路边,多为飞檐翘角,雕梁翘角、雕梁画栋式的古式建筑,台前为空旷的广场,与村街巷弄相通,便于观众聚散。另外,农村的祠堂戏台、祠庙戏台,也往往统称万年台。
  太白园露天剧场 坐落在景德镇市西瓜洲畔小港咀(现昌江大桥东头第二中学校园)。
  民国十一年开始建造,民国十三年基本完成(即1922-1924年),大瓷商李子衡(广东省顺德县人)开办。民国初年,李先生挟巨资来景德镇先开办了“公和安”瓷行,后有志在景德镇建造一座类似上海大世界那样的游艺场,得到广东的哥哥和弟弟的支援,以及广东旅景同乡的支援,并向富户与钱庄借贷,筹集了经费,在西瓜洲畔的小港咀买了地皮,请人设计施工,采购花木奇石,果苗猴鸟,经过数百名能工巧匠的辛勤劳动,费时五年(按结束时1926年计算),耗资约八万银元,建成了一座占地总面积一百多市亩的园林,定名为“太白园”。因号称酒仙、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正是主人崇拜的同宗,也是文人墨客饮酒时经常崇尚的风流人物,以他的别号作为园名,因而定此园名。
  太白园分南北两大部分,南园为主体,面积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广植花卉、果树,置放奇石异草,建造了放养红、黑两色鲤鱼,遍种荇萍的水池,还有池水环绕,朱柱栏杆,突顶飞檐的亭榭轩阁,别墅楼台掩映在绿树花草丛中,猴舍、兔窝、鹿苑,分别建在花坞树间,恰到好处,笼中的画眉、八哥、黄莺,架上的鹦鹉,散布在绿丛,宛转鸣啼,点缀成趣,园林徜徉,心旷神怡,当时有人将此园誉为“蓬莱仙境”。(一说谓当时未建鱼池、亭榭,也无猴舍、鹿苑,仅有规划)
  戏台建在北园,与酒楼、茶馆巧妙地构成一建筑群体。
  戏台东侧有酒楼,酒楼正对太白园大门,飞檐高啄,廊腰慢廻,大门至酒楼,正中通道平坦,两旁有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八仙”塑像,立在花草之中,塑像头部及手脚全系陶瓷雕塑,而身体却是辅以铁条与竹木、花草缠绕其上生长,生机盎然,饶有情趣。
  酒楼分上、下两层,上层大厅,有一尊长达丈余描色的“太白醉酒”塑像,头枕于酒坛之上,横卧厅中,紧靠墙壁,其后衬以红色帷幕,光彩照人,来宾登楼便油然而生一醉方休之念,这尊塑像,是当时景德镇最有名的瓷雕大师蔡寿元(绰号拿得稳)的杰作。两层酒楼,各可摆八仙桌二十余张,供三百人同时会宴。
  戏台与二层茶楼南北相向,戏台北向,茶楼则悠然见南山,二者之间的场地,可纳观众千余人,内置固定长凳数百条,此处长凳别具一格,乃两头在地下各打一小木桩,上钉长条木板而成,端坐看戏,同时买茶、吃零食,享有热毛巾把子抹脸的乐趣,真是别有风光。就这样,酒楼西部,茶楼上下,露天剧场内,都可在饮酒、品茶时观赏戏曲演唱,这种格局设计,真可谓煞费苦心。(一说茶楼即酒楼)
  戏台面积约近一百平方米,离地高约一米五,台口宽约近二十米,台上高度约六米,进深约八米,台上建筑朱栏丹柱,屋顶飞檐流霞,琉璃瓦晶莹夺目,熠熠生辉。
  1924年秋,做“菊花会”开张,开张以后,全镇官绅士商、诗人画家、纨绔子弟、瓷工庶民,齐来游玩观赏。1926年曾聘来女子京剧班演出,《明经同乐》等饶河戏班,也曾在此售票演出“三娘教子”、“四郎探母”、“打龙袍”等剧目。太白园中,游人如织,热气腾腾。1926年12月,为庆祝北伐胜利,国民党景德镇市党部,曾组织演出话剧三晚,每晚观众上千人,受到欢迎。
  由于当时景德镇交通不便,外来旅游者甚少,下层瓷工庶民多为生计奔忙,富者玩而生厌,尤其是所谓公子、少爷、流氓、无赖大吃大喝,欠账不交,不久,热闹一时的太白园便门前冷落车马稀,于1926年底停止营业。李先生债台高筑,约1934年,无奈逃回原籍。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此园请来川剧戏班演出川剧,同时演出京剧,慰问四川籍的抗战部队,后来这座名园几经变迁,办成了中学校园。
  军乐茶园戏台 坐落在厂前、佑陶灵祠(即:风火仙)斜对面空场上(今市政府礼堂北侧)。
  1939年夏,余松标(文词戏艺人,当时又是军乐队成员,军乐队实乃铜管乐队,俗称洋鼓洋号队,因穿军服奏乐,又俗称军乐队,当时系县民自由组合开办)等十余人,开办了露天的“军乐茶园”,茶园坐西朝东,西面与南面有墙,北面与东面用竹篱圈住,朝东开了门进出。进入大门内,为南北长方形的场地,靠南面向北搭了一座简易戏台,台高约一米五,台口宽约七米,进深约五米,使用木板木柱构成,台顶上盖了竹篾折子,台正中离台口约五米处挂了块高约三米,宽约七米的紫红色幕布,将舞台隔成前后两部分,红幕布上绣有四个大黄字“军乐茶园”,幕前常摆一桌二椅等为表演区。每晚演出点煤油汽灯照明,场内有长条凳座席,可容纳观众四、五百人,售票演出并卖茶。
  余松标本人是文词戏的好须生,他为首又邀请了文词戏演员余乐清、余旺得、傅贵生、余大娥、周求高、赵子枫、邬金花、王水义、何春发等男女十多人,文场琴师有徐福田、杨女女、廖罗汗,武场(打击乐)人员有冯上元、连湖佬、冯木林等人。演出剧目有正本戏《木兰诗》、《白兔记》、《合玉环》、《乌龙院》、《芦林三休》、《玉堂春》等十多本,还有小戏,折子戏《清风亭》、《秦雪梅教子》、《马山劝友》、《磨房会》、《宋江杀惜》、《浪子踢球》、《巴斗关》、《卖草墩》等。间或也夹杂演出过饶河戏《梅龙镇》、《花亭会》(浙调)等,观众很欢迎,夜夜满座,直演到中秋节后。
  由于茶园系露天的,下雨天凉便停了业。余松标等迁移到板坊弄口、中山路上的“赣北楼”演出,直到冬月,因苛捐杂税太重,加之流氓、地痞不买票看戏,还要向艺人敲诈勒索,故而停演。腊月中旬,他们只好组班到浮梁四乡及邻县乐平、波阳演出。
  茶宝山高山戏台 坐落在浮梁县西湖乡西北隅茶宝山的汪氏宗祠内,这个祠堂非同一般之处,是单独建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半山腰上,辐射四方,独具特色。
  茶宝山主峰大狼尖海拔达八百五十八点四米,明代中期,汪氏居此地,因有三棵白茶树,故名茶宝山,而主峰山尖似狼,便名曰大狼尖。后汪氏繁衍,散居在茶宝山上下周围,(至今形成七个自然村,129户人家)遂在半山腰上单独兴建了汪氏宗祠,各村到祠堂都不算太远,多在十里以内,最近的坦里村,离祠堂约一里,山上最高的杨树堂村也只有五、六里。每逢祭祀祖先,到祠堂集会、看戏均比较方便。祠堂门前,石旗墩上刻有“道光辛()岁立”字样,可见,祠堂兴建不会晚于清道光年间。祠堂大门东向,门前有院,南北各有辕门,大门门槛下,左右基石上各有“白蛇传”戏文石雕一块,画面为“水漫金山”与“游湖”,雕刻精致,情景生动。
  进大门即戏台,为西向,人从戏台底下通过,戏台高一米七十,台口宽十二点五米,(台口中心两柱间宽八米五十),进深六米六十五(前台为三米六十五),台上高度三米零八(台中心顶部有穹形藻井,台面到飞池顶四米三十),后台北墙绘有病殁此处戏剧老艺人徐元义的灵牌位,还有光绪五年、十五年的壁题二处。
  台前为一大天井,大天井后为享堂,两旁有侧门通外,后有摆汪氏祖先灵位的大神龛,并有一用整块大青石雕刻的神案,花纹生动,神案腿部有狮子抛球,可惜“文革”期间有只狮子被砸损部分,但仍不失其精美。神案上方(摆灵位之上部)有戏文木雕三块,都雕刻得形象生动、逼真。
  祠堂内,约能容纳观众五、六百人,来祠堂演出的有饶河戏班、采茶戏班,以及黄梅戏班,建国后的赣剧团、采茶剧团都曾来此演出。
  (五)祠堂戏台、宅院戏台
  浒崦戏台 坐落在乐平县镇桥镇浒崦村内。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建,集能工巧匠七十余人历三年竣工。系南北向三叠檐古楼阁式晴雨双面台,重檐翘角,华丽壮观。屋脊中央立一硕大彩釉瓷瓶,中插巨型铁叉,直指云天。瓶颈以四根铁练系住屋檐四角,檐下悬铁马风铃,风起铃响,清脆悦耳。
  台基高出地面两米,台高(台面到顶)十四米,宽二十五米,进深十二米。正中以木质雕花屏风横向隔开,成为相互背依紧密相连的晴雨二台。
  戏台与祠堂相对,筑墙以围。戏台左侧设小门,供寻常出入。
  晴台面北朝外,是全台的主体。气势恢宏,雕工精美。台下为空阔场地,供晴天看戏,可纳数千人。台顶天棚上有三口藻井(俗称窝棚),中间一口为螺纹斗拱式,稍前两侧各有一口轿顶式藻井。后壁上端悬着一块镂有十八罗汉衬底的镀金匾额,上书“久看愈好”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台前四根漆黑锃亮的顶梁大柱上挂着当地名儒手书的楹联,中间的一对是:浒崦拥春台媲联程灏文章久看愈好,鸣山峙面镜欢照古今业绩焕发英姿。字迹潇洒俊逸,木质雕花屏风,即晴、雨台共用之后壁,左右各一马门,与两侧厢房相连,晴、雨台厢房相通,并设门进出,台上雕梁画栋,飞金上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斗拱、横梁、门楣、铁尺、檐下,遍饰镀金戏文人物浮雕:魁星点斗、刘海戏金蟾、郭子仪上寿、蟠桃会、昭君和番、三顾茅庐、狄青比武……密密麻麻,不下百余处,两两对称,金光灿灿,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雨台面南朝内,与祠堂相对,中间隔一天井。两侧厢楼对称,共合成一回字形状。祠堂和厢楼供雨天看戏,厢楼用作包厢,亦供演员住宿,雨台构造及装饰远较晴台逊色。
  戏台初建,全系木质结构,台柱穿过台板直通底层,如遇贵宾,关闭左右小门,拆去中间台板,形成台基通道,可迎宾由此通道穿天井径入祠堂。
  浒崦戏台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先后有饶河戏四大名班来此演出。1948年浙江一京剧戏班前来演出,就地歇脚关箱,直到1949年4月乐平解放。5月,该班为欢迎人民解放军,于雨台演出《大解宝》、《水帘洞》,观众如潮,约千余人,将祠堂、天井、厢楼塞得水泄不通;1952年省民政厅副厅长程细和率省委老革命干部慰问团及一京剧团来乐,在浒崦戏台演出一夜,盛况空前,附近农民蜂涌而至,镇桥革命前辈闻讯,亦云集浒崦,一饱眼福并畅叙革命情谊。
  敦本堂戏台 祠堂戏台,坐落在涌山乡车溪村朱氏宗祠敦本堂内,传说为明代所建,宗谱载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修建。祠堂为八字门楼,两边砖墙上刻有戏文石雕,入门楼,戏台高耸,背门而立。台基有两米宽的通道径往台前,露天场地多以青石铺面,约五百平方米,平整宽敞。
  戏台屋顶为二重檐卷棚歇山,翘角短钝,上复褐红色圆筒瓦,脊中耸立五彩朱砂瓷瓶(今不存),台口挺立四根圆木大柱,游梁上方,镌刻着巨幅“双凤戏牡丹”浮雕,戏台铁尺,横梁亦有戏文人物塑像。台上除左右马门外,两侧还设四道门。台基高2米,台高3.9米,台宽10.63米,中心两柱间宽6米,台深6.18米,后台深3.52米。整个戏台有着浓重的明代建筑遗风,图案装饰,构造格调显得古色古香,庄严典雅、朴素大方、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戏台两边,设厢楼。台下可容千人以上。
  洪汝仪宅院戏台 洪汝仪是乐平清代雍正年间塔前乡的绅士,家道殷富,生平好戏,又怕妻妾女媳外出看戏招惹风流韵事,遂于家宅设一戏台,以娱视听。
  洪宅系三进结构,每进隔一天井。入大门处为头进,戏台即设于此。傍门而立,面向天井。台基高出地面二米,宽六米,进深四米,可随时装拆,用时搭板即成。台右侧立一楼式厢房,供艺人化妆及住宿。
  洪汝仪曾自组班社,供养子弟唱赣剧,祭祖过节或寿诞喜庆演出,还率班外出演戏,如遇不景,随时返回。洪汝仪之次子洪常修出任浙江石门知县时,曾带班返里于宅院戏台演出。此台终演于1948年,浙江杭州董金凤武林班上演《八宝鸾钗》、《方玉娘祭塔》、《秦雪梅吊孝》等,凡十夜,售票营业,影响颇大。
  如今洪宅已为农民住房,昔日旧景,今不复存,仅残留“刘海戏金蟾”戏文木雕两块和梁上一只尘封破旧的吊篮。
  王仲舒祠堂戏台 坐落在距景德镇市区北约20公里的浮梁县三龙乡盘溪村,王仲舒系当地人,宋太子中允。祠堂大门朝南,正面是三间四柱三楼式砖雕牌楼门,上书“宋太子中允王仲舒公祠”,并刻有“嘉靖四年(公元1525),皇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仲冬立”,祠堂大门外有小院,东西设二辕门通外,小院面积一百四十四平方米,祠堂总占地面积七百余平方米,进大门从戏台底下通过后,是大天井,两旁有廊,两廊过轩进享堂,堂前左右各置旁门通外,享堂后略高几步为寝,设二阶以小天井相隔。享堂为五间,两侧分隔二夹室,檐柱开面为三开间,呈开敞式,明间二贴梁架不用中柱,形成宽敞空间,为每年举行祭祀大礼及演戏时摆酒观戏之处,此处与大天井及两廊过轩,约能容纳观众六百到八百人。后寝三间供设祖先神位,两夹室为违犯族规禁闭之所。梁额用料粗大,皆用直料削成,式样规整,加工精致,柱呈棱形或圆形,石制雕花柱础。几乎所有三架梁,单步梁之梁头全向外伸,雕成明快简洁的图案,如卷草形、象鼻形、石纹形等,明代建筑风格鲜明。故祠堂应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戏台与回廊从风格上看似清代修建或重建,最迟也在清代中叶。
  戏台离地高一点七米,台口宽十四点六米,正中两柱间宽三点五米,进深五点六五米,台面上高度约六米,正中到穹顶高度约八米,台后正中墙上(即祠堂大门后门头上)及台右后墙上,有清代中叶戏班戏剧壁题多处。按时序计有:“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正月十七日百福班至此一乐,蟠桃会、大香山、天齐会、珍珠配、平河南、思州义、大香山、乾坤配。”;“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七月十一日,婺邑高砂翠林班票友共卅六位至此一乐”。“道光零年(公元1821年)三月廿日王和钥胜春班在此一乐也,演正本,万事足”。“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好个德胜班,润春同人到此一乐也”。绘有戏牌题字“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五月德胜班十九在此亦乐也”,左侧有仕官图,又绘有戏牌字“三人曰,同兴班,十八本”。“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同庆班在此亦乐也,龙凤配、五龙会、打灯州、双玉镯、清河夜、花田错、赵云借箭”,旁有仕官等图。“道光廿年(公元1840年)高塘班”。“道光廿二年(公元1842年)五月廿四日,秀蘭班演出,彩楼配、打金冠(其余剧名模糊不清)”。“于来贵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拾六本,思州晤、平河南”等等,还有反映当时戏曲艺人生计艰辛的题字,如:“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七月十二日,有一人在此一年头不()(似为“演”字)焦也”。还有“梨园苦哀,要走浮梁一天”。
  从以上戏剧壁题中可知,早年高腔(弋阳腔、青阳腔)、饶河戏不少戏班,都曾来此演出过不少剧目,活动频繁。徽剧翠林班,赣北有名的青阳腔秀蘭班也来过此地演出,是景德镇市地区发现早期戏班活动足迹年代最久远处之一,由于保存较为完好,实属罕见,很有代表性。建国后,赣剧、景德镇采茶戏等剧团,也都曾来此处演出。该祠堂现为浮梁县县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