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387
颗粒名称: 序言
分类号: K295.63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序言
关键词: 序言

内容

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系赣东北的重要中心城市,而赣东北(即:景德镇、浮梁、乐平、波阳、万年、弋阳、贵溪、玉山等地)是弋阳腔、乐平腔的诞生地,是赣剧、采茶戏等戏曲的发源地,因而,景德镇也是戏曲艺术的故乡之一。勤劳、聪慧、善良的景德镇地区的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陶瓷文化,也创造了绚丽芳馨的戏曲艺术,它跟随社会历史的演进和陶瓷文化的发展而成长衍变,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江西戏剧乃至中国戏剧事业中,都有它特殊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1983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及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戏曲志>的通知》,随后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确定《中国戏曲志》等十大文艺志书集成为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编辑出版《中国戏曲志》是为了系统地记录、整理戏曲资料,概括戏曲改革工作的经验教训,促进社会主义戏曲事业的繁荣,也为今后保留较完善的戏曲文献。它是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辑部和《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编辑委员会、编辑部的统一领导与精心指导下,在景德镇市文化局的直接领导下,于1984年8月成立了景德镇市《戏曲志》编纂委员会及编辑部,其编纂人员经过十多年努力,胜利完成了《中国戏曲志·江西卷》有关景德镇地区部分的编纂任务,先后为省卷陆续供稿近三十多万字,图片数十幅。被省卷采用了一百一十多个条目,约十万余字,图片二十多幅,供稿采用率与稿件质量在全省均名列前矛,多次受到表彰,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戏曲志·江西卷》于1998年由中国ISBN中心顺利出版,并于1999年1月被文化部授予科研成果集体奖。
  为使辛苦收集积累的珍贵戏曲史料不至于再湮没散失,为了较详尽系统地记述景德镇地区(含乐平市、浮梁县)戏曲艺术的历史和现状,概括戏曲艺术发展的经验教训,为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作贡献,单独编纂、出版景德镇市有史以来首部戏曲艺术专业志书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着这一主旨,编纂出版的《景德镇市戏曲志》,上溯古代(以上不限),下延当今(1989年),凝聚了景德镇市地区戏曲艺人、艺术家、戏曲工作者多年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是宝贵艺术成就与经验的忠实反映,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戏曲文献和艺术遗产,也是重要的艺术科研成果,为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艺术事业添砖加了瓦,是对景德镇市人民的奉献,也是对即将到来的2004年景德镇置镇千年庆典的献礼。
  在编写本志书的过程中,历任景德镇市文化局和乐平市、浮梁县及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局的领导都对编纂工作给予了重视和支持,《中国戏曲志·江西卷》编辑部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编辑部的领导和专家,长期精心地给予了指导,(我们也引用了《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有关景德镇市的图片、音乐、文字条目部分内容)景德镇市文联、景德镇市戏剧家协会、景德镇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景德镇市京剧团、景德镇市歌舞团,原景德镇市赣剧团、乐平市赣剧团等各文化单位和有关部门、有关同志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籍此理应深表由衷的感谢。
  特别是不少戏曲老艺人、艺术家、戏曲工作者,热情地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包括口述、文字、图片、音响、曲谱、脸谱等),如:邹秋太、陈桂英、芦求保、郑湘才、石祁香、石书昆、王耕梅、王典水、夏冬生、石四生、马金莲、曹二妹、周雁莲、王少培、王全熹、袁鸣霖、钟正东、陈火莲、于小园、甘华、王建民、袁积健、邵金兰、吴万生、王世玉、朱雪华等。著名戏剧家,原江西省文化局局长、上海市文化局与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顾问石凌鹤先生,生前虽年迈体弱,却欣然应邀为家乡《景德镇市戏曲志》题写了书名。原文化部副部长、著名书法家高运甲先生也于2002年秋来景市视察时,热情应邀再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如今,石凌鹤先生与不少老艺人,近十年来虽已先后作古,但却给世人留下了永久的怀念。
  历任担负本书具体编纂工作的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如:吴文治、程履芬、何明炎、邵镇生等同志,多年辛劳,努力工作,尤其是邵镇生、齐正涛、陈熠、徐少豪等同志深入采访调查,默默勤奋笔耕,反复编纂修订,花费了大量心血,终使全书编纂完成。限于水平和某些原因,全书难免有欠全欠妥,不尽人意之处,诚望专家、学者、读者不吝赐教,有待于今后有可能续修或重修戏曲志时,加以弥补。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景德镇市国际商贸广场董事长殷晓莅先生、总经理万征先生,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精神,热心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鼎力协办本书的编纂出版,赞助了本书的部分出版经费,使这一重要艺术科研著述能顺利问世,实在是功德无量之举。
  上述有关同志的辛勤汗水,心血结晶,都凝聚在《景德镇市戏曲志》的字里行间,将与世长存,芳馨永驻。
  2003年3月18日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景德镇市戏曲志》

本书主要包括了景德镇市戏曲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对志略、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机构等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