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十三、古戏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314
颗粒名称:
十三、古戏台
分类号:
K879.1
页数:
6
页码:
127-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古戏台的情况。其中包括昭穆堂戏台、项家庄戏台、敦本堂戏台、浒崦戏台、浒崦戏台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古建筑
古戏台
内容
乐平是赣剧的发源地和流布中心,有名的戏剧之乡。同时,乐平又是江西省宗族血缘传统积淀比较深厚的区域之一。因此,作为戏剧演出的场所和延续宗族血缘关系的文化空间的戏台建筑,遗存和新建都十分可观,成为赣鄱大地上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据2002年乐平农村传统戏台普查统计,全市现有传统戏台412座,其中明代2座,清代77座,民国时期59座,1949年至1966年建30座,“文革”十年中建76座,改革开放以来新建168座。
乐平古戏台不仅数量多,种类也很丰富。作为宗族祭祀和大众娱乐的场所,现在遗存下来的戏台大抵可分祠堂台、双面台、万年台三大类。
昭穆堂戏台
昭穆堂戏台,位于涌山村。涌山村,为涌山镇治所在地。自古以来,这里为乐平、浮梁、婺源三县通衢,乐平北乡重镇,现今村中存有万年台和祠堂台各一座。
昭穆堂为王氏宗祠,位处涌山老街中段,坐北向南,三进三开两明堂(天井)。通面阔16.5米、通进深29米、占地面积478平方米。整个建筑由门楼、戏台、前天井、边廊、正堂、后天井、寝堂等组成。正堂上悬“昭穆堂”匾额,据谱载该祠堂为“明崇祯年间添赐公建造”。
戏台整体小巧,风格古朴。三间四柱一楼式,歇山顶。台高2.8米、台宽8米、台深5.8米、台口净高2.3米,演出区4.6×3.8米。此戏台当属祠堂附属建筑,清光绪三年(1877年)做过修整, 1996年重修,现状保存完好。
项家庄戏台
项家庄戏台,位于红岩镇项家庄,北距洪岩镇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
五桂堂为项氏宗祠,位于村子中央,坐北朝南,三进五开三明堂,通面阔30米,通进深60米,总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整个建筑由门楼、戏台、前天井及两侧边廊、正堂、后天井、寝堂等组成。
戏台造型气势恢弘,端庄肃穆。三间四柱三楼式,歇山重檐顶。坐南面北,对向正堂。台高1.60米、台宽12.85米、台深9.88米、台口净高4.65米,演出区6.84×5.45米。
项家庄戏台始建清初,门楼背面明间额枋也存墨书“流光”二字,题跋“大清雍正庚戌年”,次间额枋也存墨书“民国癸亥年重修”。该戏台1984年作过修整,因此现状较好。
2001年2月公布为乐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敦本堂戏台
敦本堂戏台,位于涌山镇车溪村,北距涌山镇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
敦本堂为朱氏宗祠,坐落在村子西口,堂前有一盏半月形聚星池,周边环境和谐有致,清幽古雅。
祠堂坐东朝西,总占地 2,000平方米,通面阔30米,通进深65米。整个建筑分四进,前进增添一座门面及小院是为一进,而后依次牌楼式八字大门、单面戏台、前天井与两侧边廊为二进,再拾三级台阶上檐廊入第三进为正堂,第四进有后天井以及后寝堂的客楼、神位与两边的厢座、陪屋等。敦本堂建筑以规模宏大,平面功能复杂,戏台隆重精美为其特色,可视为饶派古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戏台为重檐双戗角歇山顶附两硬山,三间四柱三楼式。台高1.5米、台宽11.2米、台深9.8米、台口净高3.8米。戏台有三度门,明间演出区6.1×5.58米。
敦本堂戏台始建于清乾隆丙寅年(1746年),越五年落成,谱载“共去制钱四千九百九十串有零,而人工饮食不舆焉”。咸丰辛酉年(1861年)遭焚,同治庚午年(1870年)“遵旧制婺图”,又五年复竣。解放后作过几次修缮,近次修整是1996年。
1983年10月公布为乐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浒崦戏台
浒崦戏台,位于镇桥镇浒崦村,南距城区13公里。
名分堂为程氏宗祠,位村口东北向。台前置一空旷场地,再前有一泓清潭,周边古樟溢香,柳树相偎,尽展一派田园风貌。
该祠堂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9年)。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通面阔14.90米,通进深31米,占地面积460平方米。整个建筑大体由戏台、天井、正堂构成。戏台两侧各有一扇大门为进出口,戏台为双面台,又称晴雨台或鸳鸯台。晴台面向广场,雨台正对享堂,两台相互背依,巧为一体。中庭的天井两侧有耳门外连巷道进出。正堂上壁悬挂“名分堂”三字金匾,所谓“名分堂”,指的是自程氏世居浒崦40余代来,一直为本族分排名分大小的神圣之地。
据谱载,浒崦戏台是在祠堂建成14年后,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开始筹建,传说当时募集能工巧匠30余人,历时三年竣工。晴台坐北朝南,通高14米,台基高1.65米,台宽10.1米,台深5.4米,明间演出区5.4×5.4米,台口净高3.35米,台面距中央藻井高4.55米。
戏台结构取梁式与穿逗式相结合,台基以砖石砌成,台面用木桩支撑,上铺木板固定。大前柱(金柱)与后屏壁柱(宝献柱)为挂木质镌刻的楹联。明间“出将”与“入相”为一度门对称屏壁两侧,次间前端为乐队区,后端左右各配一厢房并开二度门以增大演出场所。天棚顶有三口覆钵式镏金藻井,以位中的一口藻井最大,十三层斗拱互叠而上并内嵌“八岳”木雕金像,外加云彩点缀,藻心饰飞龙戏珠。四周的梁砣、雀替、叉手、门窗、垂蓝等构、饰件,皆金描彩绘,艳丽豪华。
戏台造型采用中国古典牌楼式样,三间四柱三楼两硬山式,明间升起三重楼,斗拱五层托起飞檐翘角,屋顶为歇山重檐两翘角。次间为硬山顶,两侧起风火山墙,墙体以青砖砌成,并加石灰粉刷。屋顶面盖青灰瓦,压脊两头置龙吻,中央矗立五彩塔刹式葫芦宝瓶,一组方天画戟直指苍穹;坡脊配一队石雕蹲狮,翘脊饰一组仁兽,翘檐下悬风铃铜铎,风起铃动,清脆悦耳。而遍布梁枋上的戏文人物故事雕件计百幅以上,雕镂工艺无以复加。梁枋之上配斗拱层层出挑,再在昂面、鹅项上点缀晶片,台内台外通体敷金,放眼望去一派金碧辉煌。
雨台,台高1.55米、台宽5.9米、台深4米、台口净高3.1米。结构与晴台雷同,在用料、装饰上要逊于晴台。戏台的两侧置梯上台,再置梯上两边的厢楼。
浒崦戏台以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而著称,当属乐平古戏台中之极品。历史上曾几度有过修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有过一次大的修缮,1981年、2002年先后也进行过局部修理,该台现状保存完好。此类双面戏台,乐平南岸、陈高、邵湾、天济等村落尚存。
2000年7月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韩家戏台
韩家戏台,位于鸬鹚乡韩家村,东距鸬鹚乡治5公里。
该村为韩氏世居,村中现存一座万年台。戏台座西朝东,三间四柱硬山式屋顶原有翘角,现为两面坡,比较简单,而装饰却豪华无比,戏台遍体镏金,并镶嵌玳瑁。游梁上30余幅戏剧人物与龙凤题材镂雕及藻井以五层斗拱层迭。通面阔11.5米,通进深9米,台口净高3.2米,演出区4×4米。清光绪三年(1877年)建造,民国八年(1919年)镏金竣工。
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界首戏台
界首戏台,位于众埠镇界首村,南距众埠镇治5公里,北接弋阳县境4公里。
该台在马氏祠堂一侧,中隔一广场。据谱载,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戏台建于道光五年(1825年),原与祠堂相对。解放前夕,戏台被毁,1983年依原样复造,重造中戏台移位。戏台整体气势恢弘,五间四柱五楼硬山式,屋顶6个翘角,层层相接,戗角峥嵘,曲折有致,是乐平现存戏台中最为复杂的结构形式。1931年,曾在原戏台上举行隆重的红十军建军典礼,戏台现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89年11月公布为乐平市文物单位。
张家戏台
张家戏台,位于众埠镇张家村,距众埠镇东南10公里。该村为张姓世居,村中现存两座万年台,其中一座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该台坐东朝西,五间四柱五楼式,三翘重檐歇山顶。台高1.5米、通面阔14.3米、通进深10.83米、台口净高3米、明间演出区4×4米。实际上此戏台仍为三开间舞台面,两梢间略作后退,五重依次向外迭落的歇山顶构成了非常丰富的屋面轮廓线。此台当属民国时期乐平古戏台中的上乘之作。
横路戏台
横路戏台,位于双田镇横路村,北距城区20公里。
该村为叶姓世居,唐乾符六年(879年)叶氏从婺源梅林迁此建村。现有886户,4,000余人。该村历史上曾有过五座戏台,其中三座祠堂戏台现已废弃,所存的两座是万年台,一座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复建于1956年,一座于1983年建造。1956年复建的戏台是在老戏台基础上重建,坐南朝北,三间四柱三楼式,重檐三翘歇山顶。台高1.2米、通面阔11.2米、通进深8.5米、台口净高3.3米、演出区4.4米×3.3米。
横路戏台突出之处有三:一是其平面格局是乐平古戏台中很少发现的一种呈三面开口的伸出式戏台,它能方便更多观众从三个方向观看演出;二是其结构匀称,比例合理,造型优美,表现在上至飞翘,中至台额,下至台口,无论是单独品赏或是联在一起观望,均令人赏心悦目;三是此台虽为清水造,但其大木作构件如狮撑、垂蓝等,件件精细,尤其是飞翘翼檐下的拱昂层层重叠向八面延伸形似一朵垂菊花状的饰件,构造奇特,巧夺天工。该台当属乐平乡土戏台典型代表作之一。
坑口戏台
坑口戏台,位于镇桥镇坑口村,南距浒崦村1公里。
该戏台据说与浒崦戏台同一师傅建造。1952年曾遭一场火灾毁损,1956年复建中,戏台与祠堂向左错开一个身位,改成现在的万年台面貌,其式样与浒崦戏台中的晴台如同一辙,装饰豪华精美。1986年又进行一次维修。
2006年12月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