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古作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299
颗粒名称:
二、古作坊
分类号:
K878.5
页数:
6
页码:
74-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古建筑古作坊的情况。其中包括明式作坊、葡萄架作坊、枯树弄作坊群、罗汉肚作坊群、薛家坞作坊群、刘家弄作坊群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古作坊
内容
作坊,是传统制瓷工艺中瓷坯成型场所。作坊结构简单,设置合理经济实用,构架采用粗细不等的杉木以榫卯穿逗,墙体以废窑砖砌筑,经济牢固,多因地形而建。
作坊分园器作坊和琢器作坊:园器作坊,一般是指一次成型的碗、盘、杯等产品作坊。琢器作坊,一般是指一次难以成型的瓶、壶、罐等产品作坊。
明式作坊
明式作坊,位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博览区内,1980年至1982年期间,有选择性地将部分分布于城区内的明式作坊整体迁建而成。
作坊按封闭式三合院或四合院布局,以三栋或四栋向内部场院敞开的建筑组成。每组明式作坊,均以一栋正间为主,配以廒间和泥房。正间,10至12开间,一般面南,为制坯、修坯、施釉、釉下彩绘等制瓷工序的操作场所。正间的每一开间,面阔2.4米至3米不等,进深5米至6米不等,除部分贮藏间或住房(楼层)以外,各开间不作任何隔断,由东向西,依工序流程安排成型修坯、釉下彩绘、施釉等一系列半成品操作设施,形成早期制瓷的“一条龙”生产流水线。
明代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细微节目,尚不能尽也”,从正间的生产设施安置中可以得到部分证实。廒间北向,与正间相对,廒间用作制瓷原材料的储存加工,开间与正间相等或不等,各间面阔与正间各间相似或较小,进深浅,仅3米至4米,面北通风,有利于原材料的干燥,可见其布局的合理。泥房,一般面西,用作揉泥和陈放腐泥。各建筑之间的场院中间开凿一至二列水池,欲称“晒架塘”,用作淘洗瓷土并陈腐的场所。晒架塘上置活动木架,可搁置坯板,以便晾晒瓷坯。
该作坊的构架,为穿逗式三架梁,前后视进深需要加置单步梁,梁架间无任何装饰构件。正间出檐深,达1.4米以上,形成檐下走廊,平面标高不等。正间檐口内侧较场院下凹达0.5米。檐下走廊较场院则高出0.3米。既可挡住场院流水向正间内部的渗入,又保持了走廊本身的干燥,制瓷工人还可以利用高台式走廊将瓷坯放在梁架上干燥,由此足见其设计构思之巧妙,成型建筑实用效能之高超。
景德镇市遗存的明式作坊,为我国手工业作坊建筑的考察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例,也为景德镇古陶瓷生产工艺史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物资料。
葡萄架作坊
葡萄架作坊,位于景德镇城区葡萄架2号,与许家弄18号相通,北临胜利路,约建于清代末期,为窑户余豪廷的私宅。
整幢建筑坐西朝东,平面呈不规划田字形,中部为主宅,左侧为作坊,右侧为仓库和烧炼场所,是景德镇目前唯一发现的集住宅、作坊、窑坊为一体的建筑。
主宅呈目字形,分三进,前进为陈列、商贸场所,原貌已毁;二进为帐房和议事场所;三进为寝居,保存完好。
构架采用穿逗抬梁式,结构精巧,前进和二进构件装饰简单,三进雕饰华美,并以鎏金装饰。
左侧为作坊分上下二层,采用穿逗结构,下层成型制作,上层彩饰加工,东端有一斜板梯供上下行走,二层作坊结构在景德镇仅此一例。场院靠主宅边有一口水井,供生产和生活用水。
右侧东端为仓库和检选场所,西端为烘炉残址,烘炉用于釉上彩瓷的烘烤。
整个建筑除主宅前进和烘炉破坏外,其余均保留完好。
余豪廷,江西都昌人,13岁随其兄余旺青来景业陶,从针匙做起,近20年积累万金,拥有“新、老磨鹰”、“许家弄”、“樟树下”4座窑房及众多坯房。其兄余旺青位列“三尊大佛”第二位,诰封“奉直大夫”(从五品),并捐资兴建中渡口码头。其住宅位于许家弄14号与余豪廷住宅相邻,现已全部改建。
2005年7月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
枯树弄作坊群
枯树弄作坊群,位于景德镇城区枯树弄,东起莲社北路,南至观音岭,西至蔡家街,北达九皇岭。
依山势地形散落而建,可窥部分原貌的有20余幢,其中以观音岭17号、蔡家岭14号保存较为完整,其余残留门楼或墙体,内部较多改建。
形制均呈封闭三合院,设正间和廒间、晒架塘、泥房。构架以穿逗式,正间多向东南面敞开,墙体采用废弃的窑砖头砌成,挡土墙渗水口以乱石或窑渣堆砌。
罗汉肚作坊群
罗汉肚作坊群,位于景德镇城区罗汉肚,东起胜利路,西达龙缸弄口,南起建国瓷厂大楼,北至建国瓷厂油窑。
依地势而散落分布,共有10余幢可辨其风貌,其余全部改建,新罗汉肚1号尚为作坊生产。
形制、结构、用材均与枯树弄作坊群相同。
薛家坞作坊群
薛家坞作坊群,位于景德镇城区薛家坞,东起莲花塘市委保育院,西至人民瓷厂新厂房,南临风景路,北靠雷峰山。
主要集中于山坳,少量散建山坡高地,尚能辨清原貌的有8幢,其中以79号保存较完整,其余均作部分改建。
形制、结构、用材均与枯树弄作坊群相同。
刘家弄作坊群
刘家弄作坊群,南临刘家弄,北临浙江路,西临沿江东路,面积约4,600平方米,属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该作坊群多建在数米高的窑业堆积之上,地处明、清、民国时期的槎窑集中区。作坊群外墙、挡土墙、坡道等多以窑砖、麻石、窑渣等建成,作坊内部构架和布局多数较完整,具有很强的原真性和观赏性,是目前发现的景德镇老城区保存较好的作坊群。2006年12月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岭作坊
观音岭作坊,位于景德镇城区观音岭17号,北连枯树弄,西通犁头咀,约建于民国初年。
作坊因地势走向而建,南低北高,西面为正间,东面为廒间,北面为泥房,南面为出入口,占地500余平方米。
构架为穿逗木结构,外墙为废弃窑砖砌筑,东面呈弧形,挡土墙间隔2米砌有窑渣渗水口。
该作坊构架保存较好,外墙北面为重建,廒间尚存2/3。
蔡家岭作坊
蔡家岭作坊,位于景德镇城区蔡家岭14号,东连莲社北路,西接枯树弄和九皇岭,约建于民国中期。
作坊随地形而建,东南低,西北高,结构呈封闭的三合院型。北面为正间10开间,为成型操作场所,南面为廒间用于堆放杂物,东面为炼泥房,西面为出入口,占地500余平方米。
构架为穿逗木结构,墙以废弃的窑砖砌筑,东南面因地势较低而建有挡土墙,墙体每间隔约2米建有用乱石和窑渣砌成的高2米、宽1米左右的渗水口。
该作坊构架、墙体保存完好。
胜利路作坊
胜利路作坊,位于胜利路38号,为建国瓷厂厂房,该作坊除廒间被拆外,其它都保存较好,现仍在使用。
2006年12月公布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
瑶里水碓作坊群
瑶里水碓作坊群,位于浮梁县瑶里镇绕南,占地1,500平方米,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修缮保存至今。水碓作坊由水坝、水闸、水轮、传动轴、板头、碓头、碓坑和淘洗池等部分组成。水碓房和淘洗池、制坯房构架均为木结构,淘洗池、制坯房一字排开有三间。该水碓是用来粉碎矿石的。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文物志》
本志共分九章,内容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街区·古村落、碑刻·石雕·匾额、近现代重要史迹、古树、馆藏文物、文物工作。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