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4年》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3050
颗粒名称: 浮梁镇
分类号: D035.5
页数: 5
页码: 256-2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浮梁镇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以及教育发展情况。
关键词: 浮梁镇 经济发展 教育发展

内容

【综述】 浮梁镇是浮梁县城所在地,距景德镇市中心6公里,距景德镇机场6公里,境内皖赣铁路贯穿南北,昌江由北向南穿流全境。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辖9个村委会,2个居民委员会;103个村民小组。农业总户数3432户,农业人口1.3万;非农业户1947户,非农业人口1.13万。有耕地面积17024亩,现有工商企业1683个,其中镇办6个,村办4个,民营1678个。
  3年来,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网络,丰富的资源和自然景观,浮梁镇从全县乡镇中脱颖而出。2003年获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十强乡镇”和县内乡镇工作综合检查评比“一等奖”。2003年全镇GDP达1.42亿元,财政收入达697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订单农业发展迅速,招商引资环境不断优化,旅游开发方兴未艾,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3年来,紧紧围绕“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城镇立镇、旅游兴镇”的新思路,诚邀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海内外客商参与浮梁镇的开发和建设。全镇始终坚持农业这个基础地位不动摇,稳定土地承包责任制,围绕稳定粮食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开发工作。不断扩大优质稻的种植面积,推广优质品种,带动“订单农业”的发展。2003年,优质稻的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总产量突破6000吨。全镇农民从中获利60万元的经济实惠,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蔬菜,早春玉米种植面积和果树的栽培面积,同时以沼气推广为龙头,切实发展生态农业,搞好退耕还林,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2003年在积极配合御旧路改造的同时,完成了景蛟线近4公里的土石方工程和茶培公路13.8公里的规划设计、放线工作,筹资5万元,维修了小二型水库一座、小水库一座、山塘3口、水渠2600米。顺利地完成了农村税费配套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通过实施税费配套改革,全镇人均减负43.98元,减负率达42.99%。切实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以县城建设发展为契机,以服务县城建设就近转移,安置劳动力1600人,另一方面,鼓励在外务工多年,掌握了一技之长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员回乡创业,不仅带动本地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就业能力。
  乡镇企业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要来源;浮梁镇党委、政府在抓乡镇企业中坚持大发展,大提高的方针。围绕“加快所有制形式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的总体要求,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借助外资帮助发展。3年来,把招商引资作为“重头戏”来唱。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下发了《浮梁镇镇域经济发展优惠实施办法》,把招商任务层层分解,全镇形成了人人都是招商员,处处都是好环境的良好氛围。2003年,招商引资任务3000万元,实际引进外资企业10家。志华通信仪器厂总投资1200万元;鸿业真空制造厂总投资500万元;永跃纸箱厂总投资200万元;吉鑫民俗饮食园总投资130万元;国友工艺品厂总投资80万元;广州中人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300万元;利发海绵制品有限公司总投资600万元;夏威夷居住小区总投资300万元;新平装配厂扩建总投资200万元;景蛟公路总投资200万元。累计3710万元,完成任务的123.6%o
  乡镇要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而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就是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为了在全镇共同营造“你发展我铺路、你赚钱我保护、你发财我发展、你纳税我服务”的良好氛围。浮梁镇在大力开展招商的同时,特别注重在软硬环境上下功夫,把招商引资的路铺宽,让客商进得来、留得住、活得好。在硬环境上,镇里帮助企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及“三通一平”等配套设施建设。在软环境上凡在镇辖区内投资兴办经济实体。只要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的行业和项目,均享受省、市、县对发展镇企业给予的一切有关优惠政策。同时,欢迎外来客商开发经营或参与现有企业项目的改制、改组、改造或购买、兼并、租赁、承包、入股等。而且对每一家新上企业,由镇企业服务站无偿提供兴办企业各方面业务咨询服务,并且,协助办理生产经营的相关手续和各项证件,切实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
  面对日新月异的县城建设,浮梁镇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县城发展,不失时机地推进城镇化进程。紧紧围绕打造省级及国家园林城市,实现江西“后花园”的园中园目标,为满足县城建设需要,建设规划居民新区,安置农民进城。逐步提高城市品味,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居住、工作、经商环境。认真做好县重点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重点工程启动,征地拆迁是前提。2002年成立了征地拆迁办公室,专门负责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解决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矛盾,服务于县城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2003年,共完成征地面积553.25亩,拆迁面积2897.1平方米。妥善安置拆迁18户。积极配合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搞好社区建设,发挥居委会的自治、管理和服务功能,为美化县城、净化环境,献计献策。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1-2003年在进一步全面发展经济的新形势下,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强化基础财源,丰富后续财源,积极培植新税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财税征管措施,做到年年任务早安排、早落实、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确保财政收入及时均衡、足额入库。同时,倡导增收节支,严格财务审批管理制度,努力降低非生产性开支比重。财政收入由2001年的315万元稳步增长至2003年的401万元,增长27.3%。集市贸易繁荣,流通渠道畅通,人民生活有了大幅度的改善。
  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治安局面安定。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落实领导责任制为龙头,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深入开展基层创安,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法》,“四项手术”常抓不懈,强化优质服务,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和孕前型管理,切实维护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2003年镇投入4万元,对镇计生服务所和村服务室彻底进行改造。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2003年新平中学与万平子弟学校合并为万平学校,旧城中学与旧城小学合并为新平学校。2001-2003年累计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面积402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投资70万元的洋湖小学新教学楼于2003年8月26日竣工;新建的新平小学、查大小学教学楼已基本完工。大洲村“饮水工程”已全面完成;民政优抚工作有新的提高,敬老院老人老有所养,又一所新的敬老院正在建设中。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建立,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和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浮梁镇与新平乡顺利合并】2002年元月,根据县委的精神,新平乡成建制并入浮梁镇。浮梁镇与新平乡以前同属一乡,历史渊源长久,撤并后运转正常,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洋湖小学新校舍竣工】 洋湖小学校舍曾于1996和1998年两次被洪水浸淹,形成危房。为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师生人身安全,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为洋湖小学建设新的校舍。校舍另选址在地势较高处,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砖混结构、总投资70万元,于2003年3月开工,当年8月竣工。
  【纪念活动朝阳垦殖场建场30周年】 朝阳垦殖场于1973年成立,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广大知青在广阔的天地得到锻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30年来他们无时不牵挂着第二故乡。镇党委、政府本着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精神,于2003年11月28日隆重举行了朝阳垦殖场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到会的来宾、知青、老农达1500人。期间举行了招商引资,招工就业洽谈,手拉手帮扶等一系列活动。
  领导名录
  镇党委
  书记:金志敏(至2001年2月)
  宁长才(2001年2月至2002年1月)
  计群(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
  刘文盛(2003年3月任)
  副书记:宁长才(至2001年2月)
  汪国良(至2001年2月)
  黄家乐(至2002年1月)
  刘文盛(2001年2月至2003年3月)
  程步才(2001年2月至2002年1月)
  程红萍(女)(2002年1月任)
  凌先智(2003年4月至2003年5月)
  胡旺良(2003年5月任)
  委员:刘文盛(至2001年2月)
  方向东(至2002年1月)
  李青兰(女)(至2002年1月)
  汪向荣
  郑好女(女)(至2002年1月)
  朱牛生(2002年1月任)
  严银旺(2002年1月任)
  胡静礼(2002年1月任)
  程宝林(2002年1月任)
  尹兰(女)(2003年6月任)
  镇人大主席团
  主席:金志敏(至2001年2月)
  程步才(2001年2月至2002年1月)
  计群(2002年1月至2003年3月)
  刘文盛(2003年3月任)
  副主席:白陆斤(至2002年1月)
  汪国周(2002年1月任)
  镇人民政府
  镇长:宁长才(至2001年2月)
  刘文盛(2001年2月至2003年3月)
  胡建繁(2003年3月任)
  副镇长:刘文盛(至2001年2月)
  朱礼平(2001年1月任)
  徐四旺(至2002年1月)
  朱牛生(2002年1月任)
  凌先智(2002年1月至2003年4月)
  汪斌(2002年9月任)
  丁长余(2003年4月任)
  镇长助理:刘华生(2002年7月至2003年9月任)
  陈宗华(2003年9月任)
  镇纪委
  书记:汪国良(至2001年2月)
  程步才(2001年2月至2002年1月)
  程红萍(女)(2002年1月任)
  镇人民武装部
  部长:方向东(至2002年1月)
  程宝林(2002年1月任)
  原新平乡领导人名录
  中共新平乡委员会
  书记:许炎太(至2002年1月)
  方饭荣(至2002.1)
  委员:程红萍(女)(至2002年1月)
  王富新(至2002年1月)
  严银旺(至2002年1月)
  吴国仁(至2002年1月)
  胡静礼(至2002年1月)
  新平乡人大主席团
  主席:许炎太(至2002年1月)
  副主席:吴有和(至2002年1月)
  新平乡人民政府
  乡长:许炎太(兼)(至2002年1月)
  副乡长:程红萍(女)(至2002年1月)
  吕晓峰(至2002年1月)
  余浩林(至2002年1月)
  汪斌(至2002年1月)
  中共新平乡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记:方饭荣(至2002年1月)
  副书记:严银旺(至2002年1月)
  新平乡人民武装部
  部长:王富新(至2002年1月)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4年

《浮梁年鉴2004年》

本年鉴记载2001-2003年浮梁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内容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辅助资料3大部分,共31个类别。

阅读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