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农村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4年》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940
颗粒名称:
农村工作
分类号:
D267.2
页数:
4
页码:
65-6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浮梁县农村工作情况包括全县农村工作会召开、龙头企业效益增长、中介组织发展迅速、专业市场初步建立、种养基地规模扩大等。
关键词:
浮梁县
农村工作
农村经济
内容
【综述】 2003年,全县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以工业化的理念、城镇化的战略,谋划农业的发展,走“两化促一化、三产带一产”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之路,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年内,全县实现第一产业总值558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农业产值33280万元,增长33.9%,林业产值7000万元,减少18%;牧业产值12417万元,增长16.4%;渔业产值1252万元,增长7.6%;农业实现增加值1969万元,增长20.4%;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97069万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2453元,比上年增长5.5%。创1997年以来历史新高。
农村政策得到较好地落实。一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3年,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和部署,在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法监督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深入开展农民减负工作。实行农业税费制,坚持预决算、监督卡和专项审计三项制度,认真做好涉负案件的查处和农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严肃开展农民负担执法大检查,重点开展以制止中小学乱收费、农村电网改造乱收费、报刊征订乱摊派、计划生育管理和农民建房乱收费等专项治理活动。年内,全县农民负担总额1363.05万元,比上年减少1321.75万元,下降49.23%,农民人均负担63.69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2.73%。二是稳定农户承包地使用权。全县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在此基础上,依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三是落实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粮食购销部门继续实施“订单”制度,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各项改革稳步开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明显。全县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人均减负61.77元,减负率达49.23%;农村社会保持了稳定;通过转移支付,确保了各级财政的收支平衡,县乡各级机关工作正常开展。全县乡镇企业通过租赁、拍卖、股份改造和合作等形式进行改制,改制率达95%,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改制率达100%。通过改制,盘活了资产,提高了企业效益。农村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各乡镇按照县委的要求和规定,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加大行政村撤并力度,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年内全县行政村总数由上年的203个撤并为154个,减少49个。农村中小学教学场所由上年382所调为327所,调减61所,减幅16%。
农村践行“三个代表”、“三项创建”活动取得成效。根据中央、省、市的部署,年初,农村践行“三个代表”、“三项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年内,全县共有17个乡镇、71个县(直)部门1200多名干部参加了践行“三个代表”、“三项创建”活动。在活动中,干部受到了教育,农民得到了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社会风气、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据统计,全县共有1200多名对象进村入户,与近2800名党员、550名干部结对帮扶带动2万户以上群众致富,涌现出一批户均收入4万元以上,带动10户以上群众致富的“两带”致富标兵。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稳步推进。根据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特点,县委切实狠抓以转变基层干部作风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继续搞好以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县乡各级都建立了目标管理体系、责任追究体系和考核考察体系,制定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和各项制度。全县涌现了一批先进党组织和先进个人,“七一”期间,县委予以一一表彰。二是实行新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把基层干部任用关,全县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两推一选”(村民推荐、党员推荐、党内选举)的方式产生村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把素质高、基础好、作风硬的村民选入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增强了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全县农村按照“全面推行、逐步规范、持之以恒、总结提高”的要求进行村务公开和政务公开,着力在提高质量、规范内容和坚持经常化、制度化上下功夫,使公开真正做到及时、准确、有效。各地普遍建立了村务民主日制度、意见反馈制度、党员代表会和村民代表会制度、村民质询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障了村民自治的权力,促进了农民民主权力的落实,激发了农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四是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地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准则,以培养“四有”新农民为目标,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文明村镇、文明村组、“十星文明户”评比活动。广大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纷纷响应号召,学科学、用科学、讲文明、树新风蔚然成风。
【全县农村工作会召开】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于2003年3月25日在县委礼堂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全县过去一年的农村工作,对2003年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就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五项要求:一要以市场为导向来组织生产;二要围绕市场抓调整;三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四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五要大力发展打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龙头企业效益增长】 全县大小加工型企业92家,年销售收入28136万元,比上年增长69%,上缴税金1400万元。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家,固定资产6255万元,年销售额17765万元,上缴税金894万元。
【中介组织发展迅速】 通过开放型农业的发展,中介组织发展迅速,全县中介组织有75个,是上年的6.3倍,销售收入由上年的1960万元上升到9370万元,增长378%,上缴税金468.5万元。
【专业市场初步建立】 专业市场建立4个,分别是:鹅湖、湘湖、洪源、蛟潭4个仔猪市场,年交易额384万元,上缴税金16万元。
【种养基地规模扩大】 全县种植基地面积65万亩,比上年增长30%。其中:茶叶面积新增0.6万亩,可采面积达7.3万亩,粮油基地增加9.3万亩,达36.3万亩,商品蔬菜基地增加1万亩,达8万亩,野生蔬菜增加0.28万亩,达1.28万亩,笋竹两用林基地增加0.8万亩,达3.8万亩,果业基地增加0.2万亩,达2万亩,西瓜基地增加0.3万亩,达1.5万亩,草莓增加0.1万亩,达0.2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增加0.12万亩,达0.32万亩,中药材保持1万亩,食用菌生产增加200万袋,达800万袋,养殖山羊、食用肉牛、生猪由上年的3万头增加到7万头,禽类饲养由上年的10万羽增加到12万羽,水产品养殖面积由上年的0.06万亩增加到1.2万亩。
【农产品流通网络和组织发挥效益】 为了从流通领域、销售环节上增加农民的收入,按照“健全组织、规范运作、发挥作用、争当龙头”的工作思路,坚持管理、服务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于2001年8月建立了浮梁县农村经济信息网络中心,继后举办了全县各乡镇网络信息员培训班。为了使农经信息网不断发挥其效益,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制作了农业资源和发展方向的光盘,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组织发展协会会员和各类农民办、户办、联户办购销组织、联营组织,壮大本地运销队伍。二是完善乡镇及县农口部门、农村经济信息的网络建设,2003年,全县有14个乡镇、农口部门建立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浮梁网页,来访人数达到2万人次,网上交易和电话联系业务频繁增多,既较好地宣传了浮梁,又为浮梁农产品的营销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窗口。
【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类型生态模式】 县委、县政府对生态农业非常重视,2001年以来,经过反复实践,勇于探索,征集30余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2003年综合论证反复研讨,最终遴选出:“猪-沼-粮”、“菜、茶、果”、“农林牧复合”、“畜禽渔果立体种养”、“生态种植”、“巩固森林资源与持续利用”、“生态茶果园”、“观光生态农业”等具有代表性的八大类型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以上均由曹国梁撰稿)
【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丰富的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区域优势,以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农业对外合作交流,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2003年,全县累计完成农业招商项目72个,累计引进县外资金1.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50%;出口创汇48万美元;农民纯收入2453元,增收122元,增长5.23%,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规模化开发,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全县上下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外资,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通过基地的辐射,影响、带动农民规模化开发生产,使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一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租赁、征用、入股的形式,实现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实现各类土地向产业基地、产业大户集中,一改过去“零星栽种”、“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产业集中连片开发,规模化经营。如福建樟州客商在王港投资500万的金凤凰园艺,江西南昌客商在鹅湖投资的优质稻良种繁育等基地的土地开发都是这种模式。二是以基地建设为龙头,扩大基地示范效应,扩充基地规模和区域均衡发展。如县域花卉苗木业,首先以公路主干线建设好基地示范区,带动周围乡镇和千家万户搞规模开发。仅去年一年,就建成基地7个,面积2000亩。三是积极培植产业开发大户,以大户带动产业规模开发。如引进浙江海鹰山庄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千亩茶叶博览园,引进浙江宁波客商在勒功建设有机茶基地,浙江丽水客商发展食用菌种植都起到很好的示范促进作用。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县委、县政府在建好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作模式,引进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把市场、农民连接起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主导产业。一是产业开发型龙头企业,如引进浙江临安客商在鹅湖开发千亩杨梅园。二是农副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如引进浙江客商投资200万元组建的浙新茶场,集茶叶制作、包装、品牌策划、加工销售于一体,还有臧湾茶场、勒功茶场等茶叶加工厂,都起到较好的辐射作用。三是流通型企业。如安徽客商在经公桥兴建的山货市场,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直接辐射农户1000多户。浙江永康福达公司出资20万元整体收购江西省高岭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并投3796万元对公司进行改扩建,力求3年内达到年销售收入2亿元生产规模。
领导名录
部长:孙艳峰(2003.2任)
副部长:朱少芳(2003.4任)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4年》
本年鉴记载2001-2003年浮梁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内容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辅助资料3大部分,共31个类别。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群
责任者
曹国梁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