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4年》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929
颗粒名称: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
页数:
4
页码:
42-4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浮梁县自然环境情况包括地形、河流、气候特征、资源。
关键词:
浮梁县
地形
气候特征
内容
【地形】 县域地形以中低山、低山和丘陵为主,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5%,其中丘陵占64%总地貌为东、北、西三面高,多为中低山和低山区,向西南缓缓低去,起伏变化较大。东部与安徽省休宁县交界处,群峰挺拔,海拔千米以上高峰有10余处。北部和西部峰峦绵延,峰高多在海拔800~1000米。丘陵地绝对高度低于500米。县域平原面积很小,只有全县总面积的3%,多分布于昌江、东河和南河两岸。丘陵与平原之间有过渡带地形,高度在200米左右,地势平缓,其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2%。
【河流】 县域东、北、西三面崇山峻岭间,溪涧纵横,向低处汇集成大小河流。其中主干河昌江源于东北面安徽省祁门县境,在倒湖入浮梁,流向西南。昌江,在县境中部偏北的峙滩乡杨村纳北河(又称杨村河)之水;在中游先纳源自西北部山地的明溪河和建溪河两支流之水后,又在旧城凤凰嘴纳入源自瑶里的东河之水后,通过县城于景德镇市昌江区竟成镇青塘出境。在景德镇市区西部人民公园北侧纳源自县城西部山地的西河水,在市区南端小港嘴,纳源于婺源县流经县城湘湖镇、寿安镇之南河水后,浩浩荡荡流向波阳县境,于姚公渡入鄱阳湖。全长182公里,县境内91.14公里。浮、景、鄱一市二县境内集水面积4160平方公里。旧县志载:“在鄱阳者为鄱江,在浮梁者为昌江“,是江西省四大河流之一。
【气候特征】 2001~2003年,气候总体特征是气温偏高。2001年全年降水偏少,且分散;2003年降水总量偏多,且较集中,强降水较多。
2001年年平均气温18.2℃,高于1953~1993年40年中的任何一年年平均气温。2002年年平均气温高于2001年年平均气温0.2℃,2003年又高于2002年0.2℃。尤其是2003年7~8月,连续35天日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7月份日照时数为299.7小时,日照率为70%,太阳辐射强度大。2003年的夏季是50年来少有的炎热的夏季。
2003年的夏季不但连续高温,而且先是洪涝,接着是严重的干旱。全年降水总量为1878.5毫米,全年降水天数108天,分别比2001和2002年少37天、49天,而年降水总量分别比2001和2002年多487.7和19.4毫米。2003年4~6月降水较集中,共计雨日43天,是全年雨日总数的40%:3个月降水总量1088毫米,是年降水总量的58%。6月份月降水日数只11天,而降水量却达到了544.5毫米,接近年降水总量的30%。下旬出现了连续5天的大雨和暴雨,有3天75毫米以上,有2天100毫米以上,28日就出现了洪灾。紧接着7月份有28天未下雨,整个月降水天数仅3天,降水量仅28毫米,持续35℃以上的高温居高不下,整个月的日照时数为299.7小时,日照率高达70%,酿成了严重的干旱。全县有17座小(二)型水库和818座山塘干涸,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6.3万亩。2001年在这个时段的降水就少了4成,从6月27日起,至7月12日连续16天未下雨,且连续高温,酿成7月份全县大范围的干旱,但比2003年灾情要轻。
【资源】 浮梁水土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非金属矿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
水资源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地表水主要来自河川径流和还原水两类。地表水总量平水年为24.84亿立方米,其中径流23.45亿立方米,还原水1.39亿立方米。按2003年全县总人口计算,人平占有地表水资源8881立方米,高于全省人均占有水资源4120立方米的1.15倍。特枯年水资源总量12.20亿立方米,其中径流10.81亿立方米,还原水1.39亿立方米。按2003年总人口计算,全县人均拥有水资源4361.8立方米,仍高于全省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的0.06倍。地下水资源平水年总量为1.66亿立方米基本不开采。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2867平方公里,折合为286700公倾,按2003年总人口计算,全县人均拥有国土资源1.025公倾。2003年,全县有林地面积为260万亩,折合为173333.3公顷,每人拥有林地0.62公顷。2003年,全县有耕地面积18679.7公顷,其中水田面积为17396.9公顷。全县农业人口人均拥有耕地0.085公顷,折合为1.28亩;拥有水田0.0795公顷,折合为1.192亩。比全省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0.81亩,多0.47亩。全县丘陵地面积183468公顷,用于发展人工林和茶园的潜力很大。还有高度低于200米岗阜地34404公倾,对于发展果木林、扩展茶园和耕地可提供大量的土地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 县境自然地理环境优越,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兽类主要有獐、狗犴、麂、野猪、豺狗、排狗、黄狼、黄鼠狼、豪猪、刺猬、黄猴、穿山甲、水獭、泥獭、野猫、野兔,还有黑熊、梅花鹿、虎、金钱豹、但不常见。鸟类主要有野鸭、水鸭、水乌鸦、八哥、喜鹊、画眉、叫天子、老鹰、猴面鹰、猫头鹰、班鸠、黄雀、角鸡、竹鸡、白鹇、鹳等几十种。境内蛇种类甚多,遍布各地,以山区为最。常见的有松花蛇、乌稍蛇、青竹标,麻七寸、眼镜蛇、蓟蛇(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等。县境鱼类最少有60余种。主要有鲩鱼(草鱼)、链鱼、鲤鱼、鳊鱼、鲫鱼(侧鱼)、鲇鱼、鳜、鳝鱼、泥鳅、忍子鱼、石斑鱼、乌鱼、鳡鱼等。两栖介壳类主要有龟、鳖、蛇龟、河蚌、虾、蟹、螺蛳、青蛙、石鸡、大鲵(娃娃鱼)、蟾蜍(癞哈蟆)等。昆虫类主要有蚕、蜂、蝉、螳螂、鱼龟子,蝇、蚊、蜻蜓、蝴蝶、萤火虫、毛虫等。
野生植物资源 境内已查明的约有217科788种。按类分有木本类、藤本类、竹类、草本类、水生类、台藓类、菌类和地衣类等。木本类主要有松、杉、柏、樟、楠、檫、桂、檀、漆、栗、槠、栲等95科350种树。藤本类主要有爬山虎、九节龙、清香藤、链珠藤、羊角藤、轮番藤、大血藤、猕猴桃、鸡血藤、葛藤、雷公藤、多脉悬钩子、龙须藤、黄藤等26科56种。竹类主要有毛竹、罗汉竹、观音竹、棕竹、棕榈、凤尾竹、阔叶箬竹、桂竹、红竹、苦竹、水竹等2科16种。草本类主要有牛蒡、野艾篙、小苦艾、蝙蝠草、兔儿伞、苦菜、大蓟、小蓟、蒲公英、沙参、风铃草、半边莲、茜草、车前、兰草、桔梗、地黄、玄参、霍香、薄荷、荆介、丹参、马鞭草、黄胆草、当归、前胡、防风、土参、水苋菜、墨门冬、石菖蒲、金钱草、贝母、土伏岑七叶一枝花、八角莲等70科311种。水生类常见的有三叶狐尾藻、水马齿、睡莲、鸭舌草、水萍、鸭咀草、龙舌草、苦草、水蕨、瑚珊草、节节藻、菱等22科35种。台藓、菌及地衣类主要有埃苏、竹荪、龟荤、鬼笔、毒蛇荤、瓢荤、松荤、青头菌、白帽菌、伞荤、磨菇、灵芝、茅荤、扫帚菇、银耳、木耳、扇状地衣、松萝、石耳、石芯等2科20种。
矿产资源境内已探明的金属矿主要有金、银、铜、锡、锌、钨、镉。其中沙金储量和开采量较大,有一个沙金采选企业,年产量约60千克。其他金属矿均未开采。境内非金属矿产非常丰富,主要有瓷石、高岭土、釉矿、大理石、石灰石、沙石等。瓷石矿、高岭土及釉矿曾经是景德镇陶瓷原料主要供给基地。现在仍有浮南和大洲两大瓷土矿区和黄坛、寿安、湘湖3家乡办瓷土矿,年总产瓷土2.47万吨。石灰石矿的储藏量也很丰富,境内共有10余家石灰石和烧制石灰企业,每年开采石灰石约60万吨,年供石灰约1万吨。其他非金属矿如莹石、大理石、建筑用砂、石开采量比较大。莹石年开采约6000吨,大理石年开采约3万立方米,建筑用砂石年开采约9000万吨。煤矿主要分布湘湖、寿安镇境内,已探明的工业储量100万吨左右,远景储量为200万吨。
旅游资源 浮梁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浮梁是陶瓷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千年窑火不息的瓷都景德镇,也是历代贡茶产区,创造过第二条“丝绸之路”;大革命时期,这里曾建立过红色政权,许多优秀儿女热血染红了这块土地;这里还是许多爱国青年走向抗击日寇侵略战场出发地,使这里成了一块红色故土。浮梁秀丽的山川和完整的自然生态形成了丰富的山水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现已初步开发利用的有瑶里自然生态和风景名胜旅游区(包括瑶里汪湖的原始森林、高际山瀑布、瑶里古镇凤貌,古建筑群、古窑遗址、古陶瓷作坊遗址、徽州古道、南泊自然风光、高岭山高岭土古矿遗址、高岭风光等几十个景点);金竹山寨自然生态旅游区(包括金竹山寨风光、小源暴动旧址、双龙戏珠等十几个景点);玉田湖度假休闲旅游区是以湘湖镇玉田村的中型水库为主体的一个旅游区。它在正常水位时的面积有186公倾,库容量1980万立方米,水深15米,平均深5米,周长20公里。它包括湖中形状各异的小岛,神仙石、明代布政使戴公墓和湖中的狮子山及山中的溶洞等景观。现已初步辟为集休闲、度假、避暑、观景、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区。位于兴田乡潭口村的田园山庄休闲、度假旅游区。它包括田园风光、古木林、高山茶楼、石佛寺,龙溪放排和世外桃源等游玩,休闲、观景为一体的旅游区。还有位于兴田乡锦里村的锦云山庄也是以田园风光为主体溶休闲、观景、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区;浮梁旧城已初步开发为两个重点旅游区之一的千年古城旅游区,它是以红塔和清代衙署为中心,以人文景观为主体的旅游区。还有寿安镇的千年溶洞朱仙洞景区进行了粗开发。以上已开发的旅游区景点,景区都还是粗放型的。此外还有天宝紫云洞,臧湾古街,王港水家车古文化遗址、洪源宝石、盘溪王仲舒古祠、万寿山摩崖、江村严台、勒功双峰塔、沧溪蜚英坊、桃墅古镇、大游山、水龙洞、龙池、程家山皖赣苏区旧址、峙滩清溪八县大会旧址和几十处古窑遗址等为浮梁建成江南旅游名县留下了丰富的资源。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4年》
本年鉴记载2001-2003年浮梁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内容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辅助资料3大部分,共31个类别。
阅读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