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与龙珠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865
颗粒名称: 珠山与龙珠阁
分类号: K928.3;K928.74
页数: 2
页码: 223-2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景德镇市名胜古迹珠山与龙珠阁。
关键词: 珠山 龙珠阁 名胜古迹 景德镇市

内容

峰峦独耸的珠山,自古就是景德镇的象征。相传秦代的番君吴芮曾立马此山,因而始称“立马山”。又因其山势蜿蜒,有五龙抱珠之象,也称五龙山。五代诗人和凝咏诗写道。“山色川光南国天,珠峰千仞绿江前。萧萧行立秋云上,多是龙携出玉渊。”自此,珠山这个名称,已经成为景德镇的别称了。大凡名山,必建有亭阁,珠山之上也不例外。唐以来这里亭阁继立,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又改称文昌阁。20世纪初重建亭阁才称“龙珠阁”。今天新建的龙珠阁仍位于珠山旧址之上,更加气势恢宏,亭阁高耸,巍峨壮观,绣闼雕甍,飞翠翔丹。自明始该阁就是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物,逐渐转化成瓷都景德镇的城徽。
  有这么这一个故事:1973年冬天,当时的英国驻华大使艾惕思,专程从北京来景德镇参观考察。他行装刚卸,就要参观龙珠阁。这位大使先生是一位考古学家,曾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普兰士顿著的《明代官窑考》中看到了一幅照片,知道有个“龙珠阁”,心仪已久。可惜当时龙珠阁还没修复,他只能在遗址寄托思古之幽情。
  1987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这座具有景德镇象征意义的龙珠阁得以破土重建,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90年10月11日“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开幕前夕建成。重建后的龙珠阁是一幢仿明重檐宫廷建筑,共6层,高达34.5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底层正厅和二楼正壁高悬着李先念和王震分别题写“中国瓷都景德镇”横匾,殿内置有瓷都著名书画家、陶瓷考古专家的作品和著作,陈列着青花釉里红万件大花瓶、明正统官窑巨型龙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窑陶瓷珍品等。名人名作,名阁名瓷,相映生辉。
  登上阁顶,凭栏远眺,千年古镇尽入眼底,南山拱秀,昌水环流,一派旖旎风光;高楼栉比,街道纵横,充满着现代气息;看着眼前的情景,谁都会想起景德镇古老的漫漫瓷路。从“印纹硬陶”到御窑厂丰厚的文化积淀,从制瓷之初的“光致茂美”到许多块熠熠生辉的金奖金牌,瓷都走过的历程,是一条多么曲折,多么漫长,又是多么辉煌的道路。怀古思今,使人迸发出奋进的激情。
  龙珠阁周围的地底下还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遗存。1987年重建龙珠阁时,就发现了大量明代成化官窑的瓷片。这些瓷片可复原出2000余件标有明确纪年的古代瓷器。当代日本著名学者传谷布乐尔曾说,现今全世界保存的中国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只有100多件。因此,这次发掘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复原的瓷器被视为旷世奇珍,有的还是只见史书记载而不见传世的孤品。由于景德镇官窑烧造瓷器时间长,历元明清三代500余年,规模又如此宏大,所烧瓷器如此美好,因此,“珠山”和其上的“龙珠阁”声名不胫而走,为世人所瞩目和景仰!
  在日本产瓷区濑户市,也有“龙珠阁”屹立于“珠山”之巅。不过,那“龙珠阁”是仿景德镇的,其“珠山”也是假设的,但表达的却是濑户人对景德镇龙珠阁的崇敬之情。
  “龙珠阁”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景德镇市中小学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场所,同时也给古老的“龙珠阁”增添了异彩!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出版者:中国档案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历史上对景德镇作过贡献的名人,当代国家级和省级陶瓷大师、教授、副教授、 先进人物,以及知名人士共500名;景德镇瓷器产品、工、农土特产、特色小吃共53个;陶 瓷文化、名胜古迹、人文生态景区、景观共47个。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