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863
颗粒名称: 名胜篇
分类号: K928.705.63
页数: 59
页码: 221-279
摘要: 本篇为景德镇市名胜古迹汇编,介绍了景德镇市名胜古迹、人文生态景区、景观共47个。
关键词: 名胜古迹 介绍 景德镇市

内容

景德镇别有洞天,独具特色,值得一游。
  人们旅游的喜好尽管各有不同,但归根结蒂不外乎钟情于山水之间,尤其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构筑于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之上,抑或异域风情……不管怎么样,去了这些地方确实可大饱眼福。自然的、人文的,游后可增长见识,养性怡情。而景德镇这方水土不仅有悠久的制瓷历史,精湛的制瓷工艺,出色的瓷艺名家,而且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现仍留存数十处陶瓷历史遗迹,其中有陶瓷原料“高岭土”的命名地高岭古矿,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湖田古窑址,有专为皇帝制瓷的御窑厂等等。景德镇城乡还保存着大量明清古建筑,加上悠久的陶瓷历史,灿烂的陶瓷文化,丰厚的人文景观,旖旎的自然风光,景德镇已成为我国的旅游热点地区。
  千百年的陶瓷文化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这里的每座博物馆,每处古窑遗址,每群古建筑物,都像一部活活的历史教科书,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千百年形成的陶瓷文化,譬如“烧太平窑”、“祭风火仙”等,你是否见过,又是否知道意义所在?瓷磐、瓷瓯、瓷乐队,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这天籁之音你是否有幸聆听过?这确是原生态的,到这里你才体会到什么叫“返璞归真”,领略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若君来此“江南雄镇”一游,一定会不虚此行。因为这里的山好,水好,人更好!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景区
  珠山与龙珠阁
  峰峦独耸的珠山,自古就是景德镇的象征。相传秦代的番君吴芮曾立马此山,因而始称“立马山”。又因其山势蜿蜒,有五龙抱珠之象,也称五龙山。五代诗人和凝咏诗写道。“山色川光南国天,珠峰千仞绿江前。萧萧行立秋云上,多是龙携出玉渊。”自此,珠山这个名称,已经成为景德镇的别称了。大凡名山,必建有亭阁,珠山之上也不例外。唐以来这里亭阁继立,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又改称文昌阁。20世纪初重建亭阁才称“龙珠阁”。今天新建的龙珠阁仍位于珠山旧址之上,更加气势恢宏,亭阁高耸,巍峨壮观,绣闼雕甍,飞翠翔丹。自明始该阁就是御窑厂的代表性建筑物,逐渐转化成瓷都景德镇的城徽。
  有这么这一个故事:1973年冬天,当时的英国驻华大使艾惕思,专程从北京来景德镇参观考察。他行装刚卸,就要参观龙珠阁。这位大使先生是一位考古学家,曾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部主任普兰士顿著的《明代官窑考》中看到了一幅照片,知道有个“龙珠阁”,心仪已久。可惜当时龙珠阁还没修复,他只能在遗址寄托思古之幽情。
  1987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这座具有景德镇象征意义的龙珠阁得以破土重建,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90年10月11日“首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开幕前夕建成。重建后的龙珠阁是一幢仿明重檐宫廷建筑,共6层,高达34.5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底层正厅和二楼正壁高悬着李先念和王震分别题写“中国瓷都景德镇”横匾,殿内置有瓷都著名书画家、陶瓷考古专家的作品和著作,陈列着青花釉里红万件大花瓶、明正统官窑巨型龙缸及珠山出土的明代官窑陶瓷珍品等。名人名作,名阁名瓷,相映生辉。
  登上阁顶,凭栏远眺,千年古镇尽入眼底,南山拱秀,昌水环流,一派旖旎风光;高楼栉比,街道纵横,充满着现代气息;看着眼前的情景,谁都会想起景德镇古老的漫漫瓷路。从“印纹硬陶”到御窑厂丰厚的文化积淀,从制瓷之初的“光致茂美”到许多块熠熠生辉的金奖金牌,瓷都走过的历程,是一条多么曲折,多么漫长,又是多么辉煌的道路。怀古思今,使人迸发出奋进的激情。
  龙珠阁周围的地底下还埋藏着无数宝贵的文物遗存。1987年重建龙珠阁时,就发现了大量明代成化官窑的瓷片。这些瓷片可复原出2000余件标有明确纪年的古代瓷器。当代日本著名学者传谷布乐尔曾说,现今全世界保存的中国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只有100多件。因此,这次发掘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复原的瓷器被视为旷世奇珍,有的还是只见史书记载而不见传世的孤品。由于景德镇官窑烧造瓷器时间长,历元明清三代500余年,规模又如此宏大,所烧瓷器如此美好,因此,“珠山”和其上的“龙珠阁”声名不胫而走,为世人所瞩目和景仰!
  在日本产瓷区濑户市,也有“龙珠阁”屹立于“珠山”之巅。不过,那“龙珠阁”是仿景德镇的,其“珠山”也是假设的,但表达的却是濑户人对景德镇龙珠阁的崇敬之情。
  “龙珠阁”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景德镇市中小学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场所,同时也给古老的“龙珠阁”增添了异彩!
  御窑遗址话沧桑
  官窑,即官方创办的窑厂。封建社会的官窑,是专为皇宫内院制造用瓷和皇帝赏赐臣僚御瓷的。北宋的官窑设在汴梁(今开封)附近,南宋的官窑设在临安(今杭州),而元、明、清的官窑则设在景德镇。
  景德镇御窑厂萌发于元初,而兴于明、清,绵延近七百多年。由于御窑厂的特权所在,历来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他们虽然专为皇帝烧制瓷器,而客观上则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除了不少流失于海外,至今尚有许多珍稀品为故宫博物院等重点文博机构所珍藏,并向海内外游客作展示。
  现在的御窑遗址公园就是昔日的景德镇御窑厂。它的正门向南面对现珠山中路,向北到斗富路,东临中华路,西至东司岭,总面积为54300平方米。大门正中是当年御窑厂的甬道,甬道的两边有东西大库房和23个作坊。作坊内有等距离的开间,每间几乎都有直径相同装辘轳车的车轴坑。作坊不远处有并排的5座窑,体积不大,只有1立方米左右,但窑炉结构清晰,保存完好:前面有火膛,后面是烟室。御窑厂有6种窑,即风火窑、色窑、大、小火监火黄窑、大龙缸窑、匣窑和青窑,根据文献的描述,这5座窑是大龙缸窑。一座窑只能烧一口缸,由此可见官窑的烧造是不计工本的。
  早在1271年,元帝国建立。蒙古族国俗尚白,以白为吉,故其服饰、建筑都崇向白色。白色的瓷器同样成为元代帝王的珍爱之品,白瓷在蒙元统治时期景德镇有很大的发展,优质的白瓷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所官窑——浮梁瓷局,专为元皇室烧造御用瓷器。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造出枢府瓷、青花和釉里红瓷,为后来明清两代御厂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说景德镇自元代起就开始有了官窑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却几乎承袭了元代的匠籍制度。由于祭祀、赐赏、贸易的需要,明朝开国之初就在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陶厂,后改称御器厂。平时由饶州府的官吏管理,每逄大量烧造时期,朝廷都派宦官来镇督造。
  传说明代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朱棣身穿鲜红的战袍指挥作战,威风凛凛,气势非凡。第二天清晨,士兵们发现朱棣的红战袍上的雪花自然凝结成一条腾空飞舞的白龙,以为瑞祥之兆,士气大振,战果辉煌。后来朱棣登基为永乐皇帝,御器厂的技师们便依照燕王战袍的故事,设计烧制出鲜红甜白的龙纹瓷器,以表示对永乐皇帝的崇敬。而这种集鲜红甜白于一体的瓷器,一时间成为永乐官窑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成化为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皇帝对景德镇御器厂的生产相当关心。在他的倡导下,成化官窑烧造出瓷质精美、彩饰优雅、小巧别致的斗彩瓷器,成为明代官窑之冠。“成化斗彩”一直被人视为珍品。古时就有“神宗御前尚食有成杯一双,价值十万”的记载。而在1997年的香港索士比拍卖会上,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竟拍出了2917万元港币的天价。
  1644年明王朝覆亡,御器厂为清政权所有,更名为御窑厂,开始由督淮官吏或九江官吏巡领,并派员驻厂协助。以后由朝廷直接委派官吏驻厂督造。以督陶官姓氏冠首窑名,有康熙年间的臧(臧应选)窑、郎(郎廷极)窑,雍正年间的年(年希尧)窑,乾隆年间的唐(唐英)窑。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打景德镇,大军入城后,见御窑厂专造皇帝用瓷,耗费资金不算,还经常鞭打欺压瓷工。为替百姓解恨,便放火把御窑厂烧了。御窑厂一停就是好几年。直至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军机大臣李鸿章筹银13万两,命九江关督蔡锦清在御窑厂旧址重建堂舍72间,复兴御窑厂,所有督陶事务也由九江关监督管理。同治七年(1868)御窑厂为同治皇帝大婚烧造喜宴用瓷,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制,御窑厂结束了它连续为封建帝王烧造御瓷的历史。尔后,这里成为浮梁县政府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的所在地。2003年,为保护文化遗产,市政府从这里迁出。由考古工作者精心发掘后,建成御窑遗址公园。这既保护了文物,又展示了景德镇的历史文化,并成为人们凭吊历史、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佛印湖畔的瓷器之宫——景德镇陶瓷馆
  景德镇陶瓷馆坐落在市风景秀美的佛印湖(莲花塘)畔,四周树木葱翠、环境宁静幽雅。该馆是1952年由中央文化部拨专款建造的,1954年1月落成正式对外开放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馆最早,藏瓷十分丰富的陶瓷艺术专业博物馆。
  从陶瓷馆门前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便是由我国著名文学家、考古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题写的馆名。步入展厅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陶瓷王国,2500多平方米展厅里,收藏着不同历史年代、不同艺术造型、不同装饰画面、不同创作风格的陶瓷珍品18000多件,真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集古今名瓷于一室,述千年历史于一时”。景德镇陶瓷馆整个展览大厅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代部分,展出从五代开始至宋、元、明、清到民国几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第二部分是现代部分,主要反映景德镇解放后恢复和发展时期的陶瓷产品,按釉上彩、釉下彩(包括玲珑瓷)、颜色釉和雕塑瓷四个装饰类别布展,尤其是获国家金、银奖,国际金奖的青花梧桐餐具、青花玲珑餐具、粉彩陈设瓷、颜色釉瓷、雕塑瓷、薄胎瓷和国家各类大赛一、二等奖的陶瓷精品引人注目;第三部分是外国外地陶瓷,收藏精品3700多件。
  古代制瓷工艺再现古窑厂
  景德镇西市区蟠龙岗陶瓷文化博览区,有古窑和陶瓷民俗博览馆两部分,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景区之一,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古窑由制瓷作坊、镇窑、风火仙师等景点组成,向我们展示了景德镇独特的瓷业习俗,古代工业建筑布局,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
  古代制瓷作坊,景德镇人也把它叫做“坯房”。作坊有圆器作坊和琢器作坊之分,结构布局大致相同。但制作的产品不同,工艺和设备也有差距。一般来说,作坊都是由正间、廒间和泥房三座单体建筑组合的庭院式建筑。南面是正间,为成型操作之处;北面是廒间,为原料仓库。二者相互平行,南北呼应。西侧为泥房,是泥料陈腐和精制之处;中部为长方形庭院,是淘洗泥料和晾晒坯体的空间。各间都向内院敞开,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式建筑。作坊内工人师傅淘泥、捺泥、拉坯、印坯、利坯、补水、沾釉、荡釉、剐坯等全是手工操作,每人只做一道工序,在细致分工的基础上又进行生产合作。
  窑,是制瓷过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景德镇窑,简称“镇窑”。是在唐宋以来所使用过的龙窑、马蹄窑、葫芦窑的优点的基础上,参考北方馒头窑的长处,并根据当地松柴燃烧温度高、火焰长的特征发展而来的。景德镇人也称之为“柴窑”。镇窑的炉膛呈长锥状,前宽后窄,前高后底,窑囱在窑的尾部。窑蓬呈桥拱状,采用窑砖作无模、无支撑、咬缝砌造的蛋壳结构。烧窑之先,窑工把装有瓷坯的匣钵依次放入窑膛内,码成一根根匣钵柱,这个过程叫满窑。满好窑后,用窑砖把窑门封起来,仅在窑门上部留一个投柴口。烧窑时,窑工在把桩师傅指挥下,把一捧捧柴投进窑内,日夜不停,直到瓷坯烧成瓷器。
  风火仙师庙中的风火仙师,是景德镇瓷业工人所祭拜的特殊的神。这神原本是一个现实中人,名叫童宾,明代浮梁里村人氏,御器厂窑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太监潘相来镇督造大器青花龙缸,久不成功。便对瓷工进行“例外苛索”,鞭打以至捕杀。瓷工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此况,非常愤慨,纵身跳入窑内,以示抗议。几天后开窑,大龙缸果然烧造成功。然而童宾之死,激起瓷工义愤,导致民变,焚烧了御器厂的厂房,潘相吓得只身偷偷地逃跑了。朝廷为安抚民心,在御器厂东侧修建“佑陶灵祠”,并敕封童宾为“风火仙师”。现此庙内风火仙师两边分别是雷公、电母和金、木、水、火、土、风六神。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览馆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览馆于1979年开始筹建,该馆以异地保护明清古建筑为依托来立馆,业务活动以研究展示瓷业习俗、传统、工艺,开发旅游为主。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内布有“明闾”、“清园”等明、清古建筑群12栋,4600平方米,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馆坐落在陶瓷文化博览区内,与古窑瓷厂毗邻。这里青山环抱,溪流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明闾”、“清园”两组古建筑群布局有致,白墙青瓦,雕檐翘角,环绕绿竹古松。气势雄伟的门楼,曲致清澈的明湖,小巧玲珑的兀然亭、环翠亭各成情趣,错落其间。
  淸园“玉华堂”为陶瓷民俗展,展示的是陶瓷工艺习俗,分别用图片、塑像、实物和文字介绍古代瓷器制造过程,独特的行业习俗。“玉华堂”一侧有古代烧瓷的各种古窑模型,后面是“天后岩”、“祖师庙”、“大夫弟”和历代文人雅士赞美景德镇瓷噐的瓷碑长廊。馆内还设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瓷乐表演。
  “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八栋建筑。其中闾门在我国明代建筑遗存中较为罕见的,它与安徽歙县溪南明路亭同属明代建筑中精致的建筑小品。“清园”有四栋不同类型的清代建筑。其中有构架精犷壮观,雕刻彩饰华丽堂皇的祠堂;有气势轩昂、用料考究的窑柴行老板大宅。它们是研究景德镇的经济、建筑、陶瓷发展史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又可以一览古时景德镇民间建筑之风貌,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游览价值。
  1994年10月,陶瓷民俗博览馆被省委、省政府授牌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又入选为全国100家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陶瓷文化博览区2004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已成为瓷都最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是景德镇十大旅游景观之一,它以瓷都千年文化为基调,比照“清明上河图”全景,再现了景德镇明、清鼎盛时期的昌南古镇风貌。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占地面积21公倾,东向昌江,南至西河,西至新平路,北临迎宾大道。是机场路、206国道和景九、景鹰、景婺黄高速公路进入市区的门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它是景德镇地区集陶瓷制作、购物投资、置业旅游、古玩及艺术品收藏和鉴赏、美术研究、风俗民情于一体的大型、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景观园区。在这里,既有各流派陶瓷作坊、名人工作室、陶瓷商号、赏鉴场所,还有古代气息浓郁的客栈、酒肆、茶楼、陶吧、牌坊、水车、楼台、亭阁、小桥。
  在融徽派建筑与现代风格于一体,青瓦白墙,棱角分明,显示其独特神韵的门楼门内,一座高大雄伟的,形似北京天坛的“千禧瓷坛”耸立在园区的中央。千禧瓷坛占地3000平方米,分上、中、下3层。
  瓷坛上部,中央耸立着与天坛祈年殿相同的,三层檐攒尖顶圆形建筑祈瓷殿,殿内竖立雕塑“窑神”。这里定时举办“祭窑神”大型民俗活动,届时瓷乐团将演奏带有宗教色彩的庄重音乐,五湖四海的陶瓷业主及从业人员将顶礼膜拜“窑神”,析求天下太平,瓷业兴隆,事业有成和全家平安幸福。
  瓷坛中部,气势恢弘的大厅为“景德镇百年陶瓷珍品馆”。它立足一个“珍”字,展出了远从清末、民国到建国初期的“珠山八友”和同时代名家、陶瓷美术家的作品;近则涵盖当代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艺术专业教授、副教授的代表作品;以及中青年艺术人员历次大奖赛获金奖的作品,共500余件。其中有部分是收藏家和艺术家珍藏多年,少为鲜见的孤品。展馆集参观、鉴赏、购物为一体,馆内还设有工作室、休息厅、小卖部。
  瓷坛底部,一部分将开辟陶艺制作区,另一部分将作超市商场,是旅游者玩泥、画瓷、购物的天堂。
  瓷坛不远处有独具特色的“锦绣湖”,犹如一颗明珠荡漾在瓷坛的东南方。她拥有近万平方米的广阔水面,湖中饲养着各类名贵鱼种,水面荷花含苞欲放,人力古船荡漾在涟漪的湖面。阁楼式的“湖中亭”与周边连成一条瓷文化的艺术长廊,那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或书法笔走龙蛇,大气磅礴;或绘画墨色洁净,意境空灵。
  名瓷荟萃中国陶瓷城
  锦绣昌南中国瓷园斜对面,就是规划面积133公顷的“中国陶瓷城”。现拥有商铺1447个,整个市场内不仅有景德镇陶瓷,还有潮州、宜兴、德化等陶瓷产区的名瓷。它在景德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景德镇重要的商贸流动平台。同时它作为景德镇陶瓷产业的一个窗口,向世人阐述着景德镇陶瓷业的辉煌。
  中国陶瓷城西侧还建立了“国际博览中心”。在此定期举办国际陶瓷博览会,陶瓷名家作品拍卖会,世界陶瓷展销订货会,陶瓷文化研修与学术交流会等活动。
  在中国陶瓷城中心广场,有“瓷魂”陶瓷文化长廊和陶瓷文化墙。陶瓷文化长廊长18米,根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景所著《天工开物》一书“陶埏”中提到制造瓷器要“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参照清代督陶官唐英撰写的《陶冶图说》、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陶成图”,绘制了48幅从瓷土开采、练泥、配釉、成形、修坯、画坯、施釉、装坯、烧窑到彩瓷、包装等瓷器制造全过程的图画。每幅画均有简单的说明。陶瓷文化墙矗立在文化长廊尽头。高2.8米,宽6米。全用景德镇历代古瓷碎片镶嵌,上有颜体楷书“瓷魂”两个大字。
  雕塑瓷厂古建筑群明青园
  明青园位于景德镇市东郊、闻名遐迩的雕塑瓷厂内,这里绿树环绕,翠竹掩映,清一色的古色古香徽派建筑。人们徜徉其间,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明清时代的某个庄园。青砖、白墙、飞檐、画栋,使人犹如置身世外桃园。
  雕塑瓷是景德镇传统产品之一。谈到瓷雕艺术,不能不提及20世纪30年代闻名海内外的曾龙生,他与天津“泥人张”齐名,有“南曾北张”之说。据传,他与“泥人张”下棋,一边在各自的袖子里捏塑对方的肖像,棋下完了像也捏好了。如今瓷雕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作品精美绝伦。
  园内有明代的砖雕、石刻,清代雍正年间和道光十三年的建筑。是从附近农村买耒濒危古屋,修旧如旧,重新组装成的。既保护了古代建筑,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给瓷都增添了一道风景。
  明青园有“名人作坊”、“现代陶艺馆”和“明青园仿古街”。在名人作坊,可以了解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等陶瓷艺术家的创作活动,雕塑瓷的生产过程,一边参观一边可以和名师们交流,也可以选购自己喜爱的作品。如果对陶艺感兴趣,还可以亲手体验一下拉坯、捏塑和画坯、画瓷的感觉。“现代陶艺馆”里陈列着中外艺术家的现代陶艺作品,同时也展出一些古瓷器、古家具、古木雕等。还有一些小游艺活动,会让人们感到趣味无穷。喜欢购物的游客,还可以上“仿古街”逛逛,挑选自己心仪的瓷器。
  里弄里的作坊、柴窑和瓷行
  景德镇在城市改造中,保护了老城区里弄里一部分拥挤、低矮、陈旧的老房子,其中有作坊、柴窑和瓷行多处。
  葡萄架2号是景德镇烧做两行窑户老板的房子,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集坯房、彩绘加工、仓库和住家于一体,非常原生态。景德镇一般作坊都是平房,架梁都较低,为的是工人推拉料板方便、省力。葡萄架2号是景德镇发现唯一的二层楼作坊,楼下制坯,楼上画坯。制坯作坊分有做坯、修坯、施釉等工序的工作场所,比较宽松。院子有晒架塘,塘边放了若干个木桶,用来淘洗泥釉料;塘上立有坯架,用来晾晒坯件。作坊坐北朝南,以便充分利用阳光。住宅地势低洼,同一般平常建筑,且不会挡住作坊阳光。作坊与住房之间有一口水井,至今还可饮用。遥想当年,有多少代人凭栏取水、练泥、制坯、淘米、洗菜,它见证了窑户老板的创业历程,也看到过瓷工的悲欢艰辛。
  彭家上弄两座晚清时期的柴窑,左边的叫何老大窑,右边的叫刘家窑。在窑隔壁的墙上还嵌有一小块碑刻题记,上写“光绪拾年孟秋月重建”,即1884年。景德镇市区有好几座这样并列的窑,窑房建筑风格别致,全采用高大结实的木材,看起来像树林子一样,柱础都是东拼西凑的。这两座窑紧挨御窑厂,搭烧过官窑器。附近还有保存较好的老作坊,一般都尽量靠近窑房,方便搬运。窑里面分别有装坯、满窑、开窑及码放匣钵的地方,楼上用来堆放松柴,并有供烧窑师傅休息、管事先生记账用的房间。“窑”看上去像半个蛋形或半个瓮形,人称“蛋形窑”,或叫“瓮窑”,文献上也称“镇窑”。前面是窑门,中间是窑床,后面有烟囱。最好的窑内中部放细瓷,前后左右放粗瓷。柴窑产生于明末清初,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烧成一窑瓷器需4天时间(满窑一天、烧窑一天、冷却一天、开窑一天),瓷器的好坏全靠烧窑工的经验。
  距彭家上弄不远处有条名为“斗富弄”的街道。斗富弄的名称,相传是因几位窑户老板过年放鞭炮比富而得名。斗富弄北面的弄堂叫沟沿上,因下面有暗沟。清代早期以前景德镇还能看得到一些河汊,河汊上有一些桥,如韦陀桥、十八桥、通津桥等,后来这些河汊成了暗沟,而桥名依然沿用至今。这里也有两座并列的光绪年间柴窑:一座叫过路窑,一座叫江家窑。过路窑因窑房下留有行人通道而得名。窑的西面是徽州会馆所在地,那边有好几间作坊,窑主的仓库、住宅也在这里。民国初年,过路窑的窑主为了通道,曾与徽州会馆打了一场大官司,后由省高院终审判决了今天这个样子。当年这里立有一块石碑记录了此事。
  汪家坦2号和花园里瓷行旧址是明代景德镇瓷行较典型的房屋建筑结构瓷行是瓷器行的简称,景德镇古代经营销售瓷器的货栈。即专为外地瓷商代买、落仓、包装和托运瓷器的牙行,还是大瓷商驻行采购瓷器的场所。瓷行建筑因功能和使用需要而不区形制。开面可增至五开间,一般仍保持天井格局。为了便于交通联系,大多数增加开阔的轩廊或檐廊。梁架装饰大体保持明代风格,但做工和雕饰更为简练。唯其门罩制作隆重,雕刻华美,以示商行实力。汪家坦2号瓷行的石雕门罩取仿木形式,以隔扇分成华板、心板和遮日板几段,均有生动流畅的花卉、卷草浮雕,遮日板下有石雕月梁,月梁粗短肥硕,彭形断面比木构更为夸张。中央刻上龟锦包袱纹样,取延年吉祥之意,民间色彩极浓。花园1号瓷行因改用民宅多年,仅存构架间。内部变动己非原貌。构架粗壮,超过明钦安殿柱围。
  世界制瓷粘土命名地高岭
  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景德镇城区50公里的高岭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用原料产区,亦为世界制瓷粘土高岭土命名地。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说:“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高梁山即高岭。1712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柯莱曾向国外介绍过高岭土。1869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此考察,在他的名著《中国》第三卷中,对高岭土作了详细介绍,从此高岭闻名世界。其遗址分布于高岭山、水口亭、东埠村三处。
  高岭有大量古矿坑、淘洗池的遗迹以及尾沙堆积物。水口亭上书“云岭玉峰”四字,亭内保存有明万历至清雍正时期石碑数块。东埠村仍存高岭土水运码头和清代官方碑碣,村内清代市街依旧。高岭土自元初开发并应用于制瓷工艺,是制瓷业史上的重大变革。现存遗迹遗物,是考察研究粘土学、高岭土采掘史和瓷业发展史的珍贵资料。
  高岭土矿遗址园区由高岭和东埠两个景区构成。高岭—东埠是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其中,高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区和享誉世界的“高岭土”命名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埠是明清之际高岭土、釉果等景德镇制瓷原料的集散地,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这里现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街巷、古店铺、古码头,是《闪闪的红星》等电影的外景拍摄地。
  瓷的圣地——湖田
  坐落在我国宋代著名窑场、雄居青白瓷生产魁首地位的湖田窑遗址上的景德镇民窑博物馆,于2003年9月25日正式揭牌。此馆是在20世纪80年代始建的湖田窑陈列馆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整修,调整补充藏品,完善景点布局后,改为现在馆名对外开放的。
  在湖田窑遗址约40余万平方米的地下,积淀了五代至明朝(907年至1644)制瓷历史的丰富遗存,它清晰地反映了700多年间陶瓷工艺史上重大变革和集我国制瓷历史之大成的全过程,是全国乃至世界陶瓷史学研究者、陶瓷艺术爱好收藏者和中外游客的朝圣之地。
  民窑博物馆不仅收藏陈列了湖田窑各个历史阶段生产的各类典型标准器物和历次考古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及标本,还保护了宋、元、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弥足珍贵的窑炉、制瓷作坊等遗迹,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制瓷场景。
  在民窑博物馆目前确定的12处26万平方米的保护区范围内,较完整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它的历史地位和人文价值,使湖田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扬海内外。
  活的历史——绕南
  绕南集中反映了景德镇东河流域悠久灿烂的陶瓷文化,这里保存了多处宋、元、明等时期的古窑遗址,以及大量的古矿洞、古水碓等瓷业遗迹,对研究景德镇古代瓷业生产状况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绕南堆积物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生产断面特征遗址。此外,丰富的陶瓷文化体验活动还可以使游客亲身感受到瓷文化悠久而迷人的魅力。
  古水碓作坊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修缮保存至今。是目前瑶里境内保存最完好、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水碓,是研究瓷石加工工艺的活标本。它由水轮、碓杆和碓臼三部分组成。
  瑶里人民充分利用天然的水流落差动力,在水上安装水碓,用以粉碎瓷石,制作瓷土和釉果。每当春夏发水季节,东河支流沿河两岸便是车轮旋转,水碓翻腾,数里相接,响声隆隆,形成了“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的壮观场面,印证了当年“十万陶工万炮齐轰,家家窑火户户陶埏”的真实写照。
  水碓舂土工艺工序不多,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粉碎细度高,是我国古代先进的制瓷工艺。它将水力学、机械学和陶瓷工艺学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是我们祖先勤劳智慧的结晶。
  绕南的古陶瓷作坊数量特别多,它们依坡而建,彼此错落有致,各个作坊之间都有小路相通,而且都可以到达河边。
  盛产白瓷的杨梅亭古瓷窑
  杨梅亭古瓷窑址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景德镇市东南约6公里的竟成镇杨梅亭村(又称胜梅亭)。其遗物堆积层在村西一农舍后面山坡下,东西长约20米,南北长约25米,瓷片、窑具散见于全村每个角落,由村东过小溪300余米(画眉楼一带)亦见有大量碎瓷片,整个遗址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从出土的瓷片观察,该窑址主要生产白瓷,其次为青釉瓷和影青瓷。产品有碗、盘、壶之类,型制特征与湖田窑同时期产品基本一致。发现的窑具有垫柱,以夹沙的粘土作成,漏斗式匣钵及圈状或饼状垫饼,是以粘土加粗料制成。
  从窑具分析,该窑址装烧形式为支钉造烧和仰烧两种形式。兴烧于五代,终烧于北宋,是中国南方地区最早生产白瓷的窑场之一,白瓷胎质细腻致密,胎骨坚硬,据分析,胎白度达70%,孔隙为0.81%,烧成温度在1150℃-1200℃之间,所用原料仅为瓷石一种。釉色晶莹纯正。故其白瓷生产技术对影青瓷的生产具有重大影响。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地人几经建房铺路,使大量瓷碗、盘、壶等残器裸露在外,堆积层破坏比较严重,现加强了保护力度,公开对外开放,供人们观览。
  白虎湾、南市街、黄泥头古瓷窑址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现存有30余处古陶瓷文化遗址,包括五代、宋、元、明、清各时期的古瓷窑址,瓷片堆积层和古窑作坊。窑址可分为东河、南河、市区及近郊区域。除已单列湖田、杨梅岭、绕南古瓷窑址外,下面再介绍三个主要窑址:
  白虎湾古瓷窑址,位于景德镇市东9公里的景婺公路边,距浮梁湘湖有1公里。白虎湾村后红土山渠道附近,是五代至宋初时窑址堆积层;村西油榨山背后,为北宋时期遗物堆积层;村南公路边的蒲鸡墩,以南宋堆积层为主。三处堆积总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遗物中有胎土呈灰色、胎骨较厚的瓷器;有施釉极薄、布满纹片的产品;有平底不挂釉,外面有凹纹的青釉瓷;有底足较高、胎土纯白碎白等。窑址规模宏大,保存完好。
  南市街古瓷窑址,距市区21公里,在浮梁寿安柳家湾以西。遗物分四片堆积:一处在南市街尽头,一处在村南约200米山涧中,一处在村后600米的狮子山黄土岭西北斜面上,一处在公路与南山麓之间,总面积达数万平方米。遗物上溯五代,下至元初。瓷器品种繁多,有青白瓷、影青瓷、青花瓷等产品,器型精巧,釉面光滑,纹饰丰富。尤其是黄土岭堆积的影青瓷,胎底薄,釉色晶莹,白里透绿。雕刻生动、别致。该窑生产规模较大,时间较长,产品较精,是境内仅次于湖田窑的古瓷窑遗址。
  黄泥头古瓷窑址,是景德镇五代、北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古窑址,在市东黄泥头小学后山。该址遗物丰富,集中保存完好,遗物堆积范围约5000平方米。分东、西两堆,高十数米。西堆以五代遗物为主,产品有灰胎青釉器和白胎白釉器两种,碗、盏以钉重合叠烧。壶为瓜梭式。东堆以北宋遗物为主,主要为影青瓷,取一器一匣的仰烧法。
  气势恢宏的陶瓷文化墙
  在景德镇西郊昌南大道上,有一段以山体斜面为载体的陶瓷文化墙。其规模和气势,在国内外罕见。
  北侧三个山坡上,展现“水土宜陶”的主题。它由三部分组成,自东向西依次装饰。画面以鹅卵石作底,中间嵌以线条,表示波纹与沙滩,体现江南水乡的地域特点。水上有舟船,以三闾庙古街、古码头为背景,展示古代昌江水路运输繁江景象。中间一块主体建筑为龙珠阁,是景德镇元明清三代官窑的象征,也是景德镇瓷业最高成就的体现。西面一块表现的是高岭,世界通用制瓷原料“高岭土”的命名地,展现“水土宜陶”中的一个“土”字,也就是制瓷原料的来源。该文化墙以陶瓷艺术为主体,同时装点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典型瓷器和典型装饰手法,展示了瓷都千余年来瓷业发展的历程。
  南侧四个山坡上,展现“窑火千年”的主题,它由四部分组成,自西向东依次装饰。主画面为明代以来景德镇制瓷所使用的窑炉,包括葫芦窑、马蹄窑、蛋形窑(镇窑)、圆窑和梭式窑。在构图上,用铺天盖地的窑火,营造特有的瓷文化氛围,以窑火拟人化处理的构成手法,加强建筑美感。还用颇具影响的瓷器做部分点缀,强化其色彩的跳跃性。该文化墙以窑炉和工艺技术为主线,充分体现陶瓷历史的进程,使之与窑火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表现了景德镇千年窑火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三宝蓬瓷石矿区独具风姿
  独具风姿的三宝蓬,青山高耸、林木葱郁、溪水淙淙、碓声起落,显示这块山间洼地田园与矿区相揉的特色风貌。
  三宝蓬瓷石矿区位于景德镇市区东郊,距湖田窑址不到3公里。从古至今这周围的丘陵蕴藏瓷石,人们开采出瓷石后,经以溪水为动力的水碓捣碎成制瓷原料。这此起彼落的水碓,几百年来就这般日夜不停地劳作,它曾为湖田窑的兴盛,市区的瓷业生产作出过重大贡献。古代有人形容这里是“万杵之声殷地”。
  在三宝蓬矿区,有一陶瓷艺术研修苑。它既为著名的矿区留下有纪念意义的建筑,也为中外游客及学习陶瓷的大中专学生提供研修和实践的基地。这里面的3间古式制瓷作坊内,可以进行练泥、拉坯、利坯、施釉、彩绘等工序的操作;这里还有按古老镇窑模式建造的瓷窑,从作坊生产出来的瓷坯,可在这窑内焙烧成洁白如玉的瓷器。
  青少年的好去处陶艺培训基地
  陶艺培训基地全称为景德镇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暨全国中小学生陶艺培训基地。位于陶瓷文化博览区西侧,占地318亩。其建筑依山傍水,融现代园林为一体,视野宽阔、景色壮丽、闹中取静、极具特色。
  “全国中小学生陶艺培训基地”是由国家教育部授牌,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三部委联合投资建成的,它主要是服务于全国中小学生和广大陶艺爱好者。陶瓷培训基地按功能分为数学区、活动区和制作区。内设陶艺培训与制作、青少年校外活动等项目。它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坚持公益性的原则,弘扬陶瓷文化,注重亲身实践,培养创新精神,陶冶思想情操,增强爱国情感。
  这里将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良好基地,国内外青少年陶艺交流的重要窗口,青少年开展校外科技文化活动的理想乐园,对外旅游休闲娱乐的新景点。
  二、景德镇人文生态景观
  浮梁古城和历史文化长廊
  浮梁县在东晋时名为新平,也叫新昌,于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从鄱阳县划出建县。后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天宝元年(742年)新昌改名浮梁。浮梁之名,在民间野史中还有一说:某年秋天县治选梁,在江村选中八人合围的古樟树,但无法运至县城。走旱路抬不动,走水路昌江干浅。正在犯愁时,突然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栋梁随浩浩洪水顺流而下,一路上百鸟护送,莺歌燕舞,直抵县城,故得此名。
  古代浮梁县城曾先后设在江村古演和新平南城。由于原县城经常被水淹,唐朝元和十一年(816年)县城被迁往西北高埠的“十里桃花村”,就是现在浮梁旧城处。在历史上浮梁为上县,县城有3万多人口,非常繁华。元朝时县城墙初步建成,当时设有五个门,即、东、西、南、北和小南门。以后的朝代中城墙逐步加固,并发展为八个门,形成八卦图。至今在古老的县城内,仍留下许多闪烁着昔日辉煌的遗迹,如古城墙、孔庙、城隍庙、牌坊、锦绣街、宝积寺等,还有保留比较完整的被誉为“江南第一衙”的浮梁县署,以及被誉为“江西第一塔”的宋代红塔。
  1916年,民国第一任县长陈安认为当时的战争靠城墙已无用,而景德镇治安混乱、纷争四起,他力排众议,提出指挥前移,把县署迁至景德镇。而今古城被称为“旧城”,但旧城的老百姓始终有一种优越感,不承认景德镇是城,称到景德镇为“下镇”,称回旧城为“回城”、“到城里”。
  “世界瓷都之源,中国名茶之乡”,这是人们对浮梁赞誉。在浮梁古县城门前,有一条中华第一、世界一绝的“浮梁历史文化长廊”。它是用青花瓷板来记载大事记的,在全国独一无二。
  这条长廊共有216块瓷板、长328米,有56幅图画,9幅字,141幅文字说明。路面是用南京雨花石铺成的。第一幅图案为敞开的城门,意思是“浮梁欢迎您”;第二幅图是八卦图,因为古县城是按八卦原理建的,看到此图意味您到了浮梁城;第三幅是大元宝,意思是您若到浮梁投资,一定要发大财。后面还有福、禄、寿、禧等图案。
  历史文化长廊共设有五个过口,每个过口中间都是用每个朝代的仿古瓷铺就的。为了能使铜条扣住瓷板,瓷板底下卧着五条长龙,就是五根铜丝,寓意“五品”。
  长廊内容十分丰富,每个画面就是一个故事。还有一块完整的,由浮梁天宝大理石制成的“浮梁天书”,它凝聚了浮梁一千多年来的灵气,本地有俗谚说:“摸摸浮梁天书,代代能当尚书”;“摸摸浮梁天书,子孙后代会读书”;“摸摸天书头,考上博士后”;“读书读不进,与天书合个影”。它的后记是一块石头,形似船头。上面刻了浮梁地图,因为古时候民间传说浮梁县城像只船,红塔、白塔分别像船的两根竹篙,后记船头意思是一帆风顺。
  江南第一衙
  浮梁古县衙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也是全国仅存的四处古县衙之一,198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梁县衙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1915年,长达1100余年,屡毁屡建。现存浮梁古县衙,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相当于95亩),规模宏伟,完整地保留了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等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衙署内陈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讯杖、官轿、夹棍。衙院内宽敞空旷,古木参天,中有40米长条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这条甬道略高出两边地面,穿过仪门踏上甬道,威严之感顿然而生,仿佛这条甬道专为你而铺的,夸张一点说,会有一种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感觉了,可见这给人一种视觉上、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古代人们就已很注意建筑给人的心理带来微妙的感觉。游客至此,既可以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
  浮梁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是因为浮梁的知县是官居五品,浮梁地处皖、浙、赣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贡赋多(就是上缴税收多,尤其是茶叶税收,约占全国茶叶税的八分之三,有十五余万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当时浮梁县是“万国来求”的地方,且当时闻名于世的瓷都景德镇归其所辖,景德镇为皇宫烧御瓷,朝庭派三、四品的官员到景德镇监督烧瓷,如果县官级别低就没有资格会见督陶官。另外景德镇瓷业工人来自四方,经常闹纠纷,本县知县高于邻县两品,就容易协调处理纠纷。在大堂屋脊梁上写有“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县事张、毛公建”。其中“同知”官名就是五品,而且是皇帝加封的。张:是宣统元年的知县叫张承祖。“帝制早废,衙署犹存”。
  古浮梁的千年红塔
  红塔原名为西塔,始建北宋初年(961年),距今已有1040年,是江西省保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称“江西第一塔”。1959年被列为首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万历三年(1575)重修过一次。由于塔前在唐代建有一座寺庙叫西塔寺,因此,根据先有寺庙后有塔可判断出此塔的目的是为传播佛教,即为一座佛塔,佛名为“大圣宝塔”,且它还已载入中国72座古塔史册。
  此塔修建耗时79年才竣工,为何会用这么长时间呢?是因为此塔完全是靠和尚化缘捐款修造,并且在古代没有工具,完全靠人力填土搭架子,一层层堆积泥土建成的。红塔登塔结构很特别,是穿壁绕座式。从门外面向里面上石阶梯,又从对面门出,并且绕外檐平座半圈,内外相结合,相穿而上才登到塔顶。塔底有地宫,埋藏了舍利子。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中国古塔》一书中称赞红塔“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为著名的瓷都。古浮梁的遗物唯此一高塔为志,至今可贵”。
  红塔名称的由来还有个动人的传说,此塔本来全部用青砖砌成,过去没有水泥,全部用石灰、糯米和红泥混合作浆,年代一久,红泥被风吹雨淋分化流出,将青砖表面染成了红色而成为红塔。改名红塔源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与陈友亮大战鄱阳湖失败后,逃至浮梁古城,躲进西塔后方逃过一劫。当上皇帝后,下诏拨银修复西塔,但因当时浮梁境内塔多,当时逃难紧急,没有问及塔名,好在当时其它塔外表均刷为白色,只有此塔外表为红色,朱元璋就对手下大臣说,红色的塔就是他的救命塔,从此,西塔更名为红塔。
  瑶里,被凝固千年的历史
  瑶里古名窑里,位于景德镇的东端,距市区55公里。瑶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奇岩飞瀑、原始森林、江南古祠、明清建筑、古窑遗址、革命旧居无不让你流连忘返。瑶里村古建筑群规模庞大,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明清商业街、宗祠、进士第、大夫第、翰林第、老屋、狮冈胜览等。其中以一步岭建筑群最具代表性,这里集中了一步岭牌楼、老屋、大夫第、狮冈胜览等。
  瑶里古镇,始建于西汉末年,群峰环抱,如画如屏,“母亲河”瑶河穿镇而过。数百栋明清徽派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飞檐翘角,粉墙黛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瑶河流域是景德镇瓷业的发祥地,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就产于瑶里附近的高岭山。在瑶河沿岸的山水之间,既有多处瓷业生产基地矿坑、窑址和作坊,又有为之服务的交通体系水运码头、古驿道,还有由瓷业及其贸易支撑起来的聚落体系商业码头、集镇、村落。瑶里的原名窑里,正由窑而得名。
  明代之后,景德镇成为瓷业中心,瑶里的制瓷业逐渐衰落,成为单纯的原材料产地;到了清代,高岭土矿藏也采掘殆尽,瑶里的经济就此一蹶不振,茶叶生产逐渐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但由于地处山区,又远离任何一条现代交通线公路、铁路,瑶里进一步衰落,她曾经有过的那一段辉煌历史逐渐被凝固和尘封,被世人所遗忘。但正因为她被遗忘了,她的自然环境和聚落风貌都保存得较为完整,非常具有观赏性。
  这块宝地自古出了不少人才,是西汉长沙王吴芮、南宋开国侯李椿年、清朝工部员外侍郎吴从至等人的故里。名人们遗迹至今尤存,有展现家族礼仪的进士第;有再现革命斗争历史的陈毅故居、抗日动员大会会场、红军游击队驻址;有印证往日繁华景象的明清商业街和古代东埠码头的东埠古街。
  小径通幽,在“一步岭”,沿着弯弯的石板小径,在古老的房子间,在幽深如岁月般的小巷中穿行,时光仿佛停滞了。巷子的尽头,是一座名叫“狮冈揽胜”的老宅,精美木雕犹如鬼斧神工。窗棂和门楣上,雕刻着一些花鸟虫鱼与各色人物。尤其以人物的雕刻最为精美。人物的发丝、胡须都丝丝入微,清晰可见。据说,古时这里的大户人家嫁女儿时的一张陪嫁木雕床,得一个木匠做上一年的活儿。
  顺着瑶河畔而下,就到了一个摆放着民俗艺术物品展览的老房子中。这座房子开着一个大大的天井,是古村落里族人议事的地方。村中敬义堂曾是瑶里新四军留守处,1938年陈毅同志在此组织了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曾在祠堂内召开抗日动员大会。
  程氏宗祠又名“惇睦”堂,背靠狮山,面临瑶河,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道光年间重新整修过。由于风水的缘故,其建筑风格不同于其他祠堂,上、中、下三堂的朝向各不相同。建筑内砖雕、石雕和木雕的题材丰富、玲珑剔透、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陈毅旧居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元帅陈毅同志1937年至1938年来到瑶里指导新四军的改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现为陈毅图片展览馆,集中介绍了新四军瑶里改编的过程和陈毅同志的简要生平,是一处人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先辈思想熏陶的场所。
  返璞归真的汪湖
  汪湖生态游览区是瑶里自然景色绝佳之处。原始森林茂密幽静,物种繁多,林内栖息生长着百余种野生植物,有“植物王国”之美称。因大自然造化而形成的天河谷,集山、水、岩、景为一体,聚险、奇、峻、秀于一身,汇四季景色变幻为一时。潭幽谷深,诡异神奇,流传着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汪湖的原始森林给人春华秋实、冬暖夏涼的感觉。这里气候湿润,植被完整,从阔叶林到针叶林,从藤蔓乔木到花草矮林,色彩斑谰、层次分明。共有木本植物95科、256属、648种,胸径50厘米以上树木达600多株,平均树高30余米,最大古木胸径可达136厘米,高45米。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和桠树、银杏树。在赣北地区,古树木如此密集尚不多见。这里的野生动物也很多,如金钱豹、狗熊、穿山甲、黑鹿、猕猴等,但随着游人经常到访,它们很少出没。
  五股尖又名五华山尖,系高际山主峰,也是赣东北地区最高峰,海拔1618.4米。古有民谣:“高际山,离天三尺三,山上落小雨,山下出太阳。”登上五股尖,恍若身临大虚仙境。尤其天当拂晓,漫山云遮雾障,一轮红日从云雾中冉冉升起,朝霞满天,一片光华。
  徽州古道,徽州古道在山下,它历来是古徽州通往饶州的交通要道,全长10公里,宽1米到2米,3000多个台阶,顺此道进入安徽到休宁、屯溪,全部由麻石铺砌而成,千百年来昔日徽商享誉大江南北,徽州古道功不可没。
  南山瀑布也叫高际山瀑布。位于汪湖的高际山下,是一个跌水瀑布,主要由主瀑、石花瀑、飞龙瀑、飘锦瀑组成,四瀑景致不同。瀑布群全长400余米,总落差220米,内有缓坡、有断岩、山体岩石通体光滑完整,四周毛竹林密集,众多奇石出露。其主瀑南山瀑布宽有二十多米,落差一百多米,真是“岩同千仞、瀑布飞流、声如霹雳、势如云霞”。洪水季节,只见飞流直下,声震山野,数里之外可闻其声,干旱季节也是牵丝垂链,且刚中带柔,别具风采。徜徉其间,会使你忘却尘世的烦恼。得到心灵的净化。
  梅花园里人家
  梅岭古村又名“梅花园里人家”,民风淳朴,古貌犹存,有雄伟壮丽的张氏宗祠和千年古樟群,距今有一千余年历史。蝶恋谷曲径通幽,潭瀑相连,彩蝶纷飞。
  梅岭度假村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庄园。其木房竹楼融现代工艺与古建特色为一身,木房配有吊脚回廊,雕刻着龙头图案,雌雄相视、相互传情。
  这里青山环抱,绿水傍流,随时可以闻到山花的郁香,听到虫鸟的鸣唱,在茶余饭后游客们可随意开展娱乐活动,在园池中观赏鱼游,还可以到前面的水池中游泳或垂钓。在这里休假会让人感到百倍的神清气爽,如果来一次家庭游的话,那就更会巧把人生天伦之乐,融于无限美妙的大自然之中,乐趣无穷。
  梅岭峡谷全长数公里,直达汪湖生态浏览区,整条峡谷掩蔽在浓浓林荫下,峡谷中怪石嶙峋,还有多处水潭,清彻见底。龙潭是最显著的一处,倘若您盛夏来此游玩,您会情不自禁地跳入潭中,享受这大自然赐予的礼物。沿峡谷而上,一路上有“棺石”、“一两破千斤”、“雷劈石”、“飞来石”等景观。
  奇特神秘的诸仙洞
  诸仙洞位于浮梁县寿安乡境内,距景德镇市24公里。相传古代四方神仙聚居此处,潜心修炼,比试道行,故名诸仙洞。
  此洞四周山峦起伏,林木茂盛,从竹滴翠,藤萝蔓绕。洞口高大宽敞,上方有一形似圆月的天洞,人称“通天洞”。传说从前有一伙盗牛贼,将偷得的水牛在洞口宰杀,惊怒诸仙,遂冲破洞顶腾云而去。现在的这个天洞口,亦是当年传说神仙驾云飞天的出口。
  洞体全长1800米,洞中套洞,岩内有岩。洞前有“会仙”、“石廊”、“玉铃”、“琼林”4处小溶洞,景色各异。从石廊经“玉阁琼楼”、伴潺潺流水而进,洞中豁然开朗,渐入佳境。洞内钟乳石奇特,千姿百态,石笋、石幔如出天工,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有“洞宾悬剑”、“铁拐醉酒”、“洞箫横吹”、“乌龟出洞”、“荷灯高悬”等数十处景观。置身洞中,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妙趣。
  20世纪80年代初,在洞外入口处建造“诸仙山庄”,建有门楼、迎宾楼、接待室、餐厅等一组古典园林式建筑。从诸仙山庄至洞口,修建了“竹林通幽”、“莲花池”、“鸳鸯亭”等96个景点。并有直通洞口、洞顶的石阶步道,登顶可眺望景德镇、乐平、婺源和鄱阳,别有一番情趣。
  由诸仙洞南行6公里,便能见到当地著名的“龙池”。龙池呈四方形,纵横数丈,深数十丈。池水碧绿,明莹如镜。池周山石嵯嶙峋,流水潺潺,如奏琴筝。相传远古时玉皇大帝下旨,命镇守鄱阳湖的白龙连降七七四十九天暴雨,淹没浮梁。白龙不忍害生灵,只下了一场毛毛雨。玉帝龙颜大怒,谴天兵天将捉拿白龙,白龙闻讯逃至池边,藏身于此泓碧水之中,故称“龙池”。龙池泉水常满,数十年一涸。清康熙年间,池水忽涸至底,显露五穴,皆深不可测,两日后复而如故。池旁有亭,亭后有碑,镶刻浮梁县知事陈安民国6年(1917)所题《龙池三竭记》,记在龙池三次干涸的情形。
  距龙池数百米处有一小岩洞,洞口绿树环抱,洞顶怪石悬垂,似龙仰翘。岩洞内有泉眼,称“龙眼”,又名间歇泉。龙眼约一米方圆,水深一米许,碧水清澈见底,可鉴眉须。龙眼每日的早、中、晚分别向外涌水一次,这奇特的自然景观给游人增添无穷乐趣。
  风景秀丽的玉田湖
  玉田湖,原名跃进水库,系20世纪50年代末修筑的人工湖,位于浮梁县东南方向,距景德镇21公里。
  湖周长约20公里,总面积为170公顷。四周丘陵起伏,林木葱翠,山花竞放,姹紫嫣红。湖水清波涟漪,轻雾萦绕,鸥浮上下,鱼戏东西。每年有大批野生鸳鸯在此栖息过冬,与乐平翠平湖、婺源鸳鸯湖共同构筑成鸳鸯三角带。
  在玉田湖大坝的一侧,有一山峰,矗立湖中,三面环水,状如一头雄狮。山上树木翁郁,犹如狮子身上的茸毛,故称“狮子山”。
  狮子山岩壁陡峭,高达数十丈,峭壁上有一八角形洞口,洞内高大宽敞,钟乳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此洞深约400米,可容纳数百人。曾是大革命年代赣东北游击队支队的会址。因此洞处狮子山麓,故游人入内,大有潜身狮腹之感。溶洞另有一洞口,镶嵌在峭壁之上,月夜在此观景,只见水泛银波,凉风习习,花香扑鼻,令人心醉。
  在湖东的峡谷山口,有一块矗立岸边、形似桥墩的巨石,当地传说这是古时神仙在此造桥留下的遗物。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这里交通不便,一日仙人路过此处,决定连夜架起一座桥梁,为百姓造福。入夜,仙人用神鞭将远处的石头赶到这里,刚要架设桥面时,突闻公鸡报晓,仙人只得匆匆而去,桥虽未架成,但仙迹却留了下来。后来,人们便将这块巨石称之为仙人桥。
  距玉田湖不远,有一古墓“戴弁墓”。戴弁,字子章,明浮梁北隅人。历任陕西左参政、湖北左布政使、广东左布政使等职。至今,龟跌座神道碑、龟跌座“大明广东左布政使戴公墓志铭”碑保存完好。两匹石马、两只石狮、一对石童乃在。
  富有传说的大游山
  大游山属屏山主脉,位于浮梁湘湖乡南端,寿安乡东端,与婺源县交界处。东起对冲,西邻小游山,南连石壁山,北濒大坞水库。传说有一凤凰在此嬉游,得名凤游山,后改称大游山。
  沿着登山羊肠小道拾级而上,踏完133级石阶,绕过十八析,便是寡妇岭。传说是为纪念一年青寡妇编卖草鞋资助修这山路而命名的。山腰路旁石壁上镌刻“治霖”二字,相传是八仙飘海中铁拐李路过此地所遗墨迹,并有手模脚印为证。不远处有个“阴阳塘”,泉水顺着岩壁两边淌出,一边清一边浑,泾渭分明,阴阳可辨。
  山顶有唐代建造规模庞大的静隐寺遗址,原寺已毁,现仅见一小庙。寺庙下有一和尚坟,全用方石砌成。上嵌和尚帽,为八角状,相传是原来寺院的沙门鼻祖死后葬身之地。左拐到“眉毛坎”,这里峭壁悬崖,深不见底,俨似站在眉毛尖上。右拐入“通天窍”,有一石窖,酷似古井,其深莫测,掷一石下,回音不绝。寺后有石亭、石桌、石凳、石洞,夹杂在一片郁郁秀竹和莽莽古木之中。
  由此越过两个小山丘,是谓“仙人学堂”,今只见方竹竿竿,却无半点学堂遗迹。传说中的书生欲诱妻子一同登仙,把筷子插在周围,居然成活,变成今日之方竹。
  从大游山麓沿盘山小径攀登约3公里,还可在山道左侧的崖壁上,看见一股清澈的泉水潺潺流出,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剑泉”。传说吕洞宾云游至此,见一小和尚从山脚往山巅的寺庙挑水,步履艰难。为解寺内用水不便之难,吕洞宾即抽出宝剑,往寺旁的石壁猛力一刺,顷刻山泉汩汩流出,终年不涸。后人为感激吕洞宾,便将山岩取名“宝剑岩”,山泉取名“剑泉”,因该泉地处云雾缭绕的山间,故又名“云泉”。
  幽雅古朴的水龙洞
  水龙洞位于屏山之北麓,洞内有一股地下溪水由内向外涌出,注入洞口下方的东流河中。因流水宛如水龙游动,故名水龙洞
  此洞深约14米,高约15米,宽约10米,长约1000米。洞中高大宽敞,洞内奇石嶙峋,泉流透澈,水触石鸣,声若佩玉。洞内还有几处石潭,潭水碧蓝,犹如一块块翠玉镶嵌于白玛瑙之上,甚为秀美。若观水中倒影更是变幻莫测,仿佛一座装饰华丽、景幻莫测的水下龙宫。若乘舟筏游览其间,大有“龙穴探奇”之妙趣。洞外山峦起伏,植被繁衍,古木、奇花丛生,四周更显幽雅。周围还有“屏山顶”、“风车斗”、“桑树坞”等天然溶洞。
  距水龙洞1公里许,有一岩洞称白鹤岩,又名仙居岩。相传古代曾有两神仙,带着一对白鹤居于此洞。平日仙人常在洞内弈棋,白鹤则栖洞口鸣歌。一次,两神仙正在对弈,忽闻洞外爆竹声声,棋兴大扫,当即分乘白鹤远走高飞,“白鹤岩”由此得名。
  白鹤岩底层高大宽敞,能容数百人。底层右侧有一溶洞延伸百余米。早在宋代,白鹤岩就闻名遐迩,游人不绝。宋代状元彭汝砺曾写有“奇峰时见白鹤飞”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白鹤岩的奇异景色。
  水龙洞一则有一古桥,称水垅桥,又名状元桥。始建于宋代,监察御史彭汝砺有记云:“凌空而为桥”。明时邑人吴思道重修。相传彭汝砺赴京赶考高中状元时,人们为迎接状元,于他回家省亲之前,请鲁班一夜工夫在小河上架起了这座石桥。整个桥面用一块长5.5米、宽2.44米、厚0.5米、重达数吨的石板铺成。桥头长有两株古木,一为樟树、一为枫杨。石桥、流水、古木,三者融为一体,使千年古桥显得更加古朴秀丽。
  山清水秀的金竹山寨
  金竹山寨位于浮梁县东北边陲山区,与安徽省毗邻,距景德镇市区50公里。整个山区地势均在海拔600米以上,南部轿顶山最高峰达1000米。由于辖区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故被外界誉为“避暑胜地小庐山”。
  山寨内古树到处可见,红豆杉古木成林,毛竹似海;金丝红面猴上百成群,频频可见;千亩原始森林乃江南一绝。山间大峡谷幽险激荡,双龙大瀑布(两条瀑布对峙)一年四季水流喘急,蔚为壮观。
  此外,古堡揽胜、小源暴动旧址,再现了当年方志敏领导的农民革命起义的征程。金山寺、虎潭惊梦、仙女浴池、观音浣纱,演绎了人间神美的传奇。
  不朽的万寿山摩崖
  万寿山摩崖位于浮梁蛟潭乡新溪桥村。此处原为万寿寺,近旁是大山壁,山下有溪流。距寺半里许,溪流中一石潭,名曰“龙池”。山壁上刻有北宋嘉佑四年(1059)的《江山万寿院龙池亭记》,字体系小楷,笔迹工整。刚劲虽历尽900余年的日晒雨淋,至今仍清晰可见。一侧凿刻为“王茂先藏孝”五个隶体大字,每字五寸见方,笔迹浑重。王茂先即宋代王仲舒。另一则凿刻为北宋熙宁元年(1068)秋季金君卿游览万寿院撰文的游记,字体行书,笔迹秀丽。并有咸淳丙寅(1266)尚书朱貔孙等求雨碑。摩崖镌刻刀法流畅,呈现了宋代精湛的书法和镌刻艺术。
  一代名刹宝积寺
  宝积寺位于浮梁县古县衙北面5华里处,原名冷泉寺,在安东乡三里都马兰山下。唐大中年间(847—860年),因山洪暴发被水冲毁,寺中住持于兹禅师把庙迁到靠县城风景优美、交通便利的梅家岭,又因为当地有金沙,故更名“宝积寺”。
  唐宋时期,寺院规模宏大,有屋百间,僧众逾千。宋代“僧中之魁”佛印出家于此,佛印、苏东坡、黄庭坚曾集会于此。宋神宗皇帝敕封宝积寺为“佛印道场”,此后香火更加旺盛,成为一代名刹。元代为兵火所焚。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并在寺后建起了“三贤堂”,祀奉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人。崇桢年间又遭兵火之灾。清代顺治七年(1650)重修,并把焚枯的佛印柏(佛印亲手所栽的两株柏树)找出来,雕成苏、黄、佛印三人的肖像,祀奉祀“三贤堂”内。清康熙以后,宝积寺代代都有修茸。
  到晚清、民国年间,寺庙逐渐冷落,大殿年久失修而倒塌,柏树的雕像亦不知何时被毁。仅存有明永乐七年《重建宝积寺记》、清雍正八年《重建宝积寺碑记》和乾隆四年(1739)《宝积寺游记》碑文,以及传说中的佛印为修寺院作法于井中取木头的“卓锡井”等。
  现宝积寺遗址虽仍有香火,但正处在重建之中,观其建筑规模,也许不亚于当年旺盛之时。
  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地处赣东北腹地的乐平市历史悠久,山川钟秀,人文昌达。它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如绿叶红花,交相辉映,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古戏台便是其中瑰丽的奇葩。
  乐平市现有古戏台414座,灿若星辰遍布全市农村各地。其中明、清两代的有80余座,民国年间的有60余座。乐平古戏台总数占江西全省古戏台五分之三以上。近三十年以来,由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重修和新建戏台之风尤甚,遍布乡乡村村,有的一个村竟有5座古戏台。
  古戏台是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和村民百姓的精神家园,也是氏族宗亲的标志和链条,是延续宗族血脉关系的文化空间。戏台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村民百姓荣宗耀祖的举措。因此戏台的选址有着约定俗成的严格规定,村坊氏族先祖的祖居地是选址的传统依据,戏台的方位朝向相一致,同时要与大街小巷相通,使得人流易聚易散。
  戏台以传统的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间的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的屋顶三部分合成,形成宫殿厅堂立面形象。飞檐一至四重不等。戏台的平面布置,绝大多数为三间四柱式,或在此基础上增加两间侧房,也称陪房,成为五间平面。戏台中堂后的屏壁,将前台与后台分隔开,后屏壁两侧为“出将”、“入相”的演员出入通道。每侧为一度门、二度门或三度门。采用二、三度门者,多处理成阶梯平面,有如现代舞台的侧幕或边幕,视角在两侧界定的演出范围中。
  乐平古戏台大抵可分为会馆台、宅院台、庙宇台、万年台和祠堂台五种类型。
  会馆台是旅居乐平的客籍人在会馆中兴建的戏台。大都集中在水运码头和商贾云集的县治所在地乐平镇,即现在的洎阳街道,如徽州会馆台、抚州会馆台等。
  宅院台是村镇乡绅豪门的家庭台。那些村镇乡绅豪门,为避自家妻妾女媳出门看戏惹出风流韵事,有损家风,便在自己家宅内建造戏台。宅院台的典型是砚山塔前村乡绅洪汝仪家的戏台。它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设在偌大的四合院中,晴雨可用,能容纳数百人。
  庙宇台是佛事活动的产物。观众以香客、信徒为主,原市区东郊观音阁前有一座可观的庙宇台,20世纪60年代犹存,现为其他建筑物所替代。
  万年台是独立的单面台,因大都背圩面街,也称“街圩台”。如坎上村戏台是一座单面万年台。宽15米、高13.5米、进深11米,为歇山顶五楼三重檐台。脊饰双龙雕塑,中央耸立彩瓷宝顶台面;天花板中央缀直径为3.5米,16层螺旋式藻井,藻井中缀八仙过海木雕;油梁遍饰文武天官浮雕,东为薛仁贵征东,西为薛丁山征西;狮子枋图案为九狮过江,浮雕颇具明代皇宫的建筑风韵;狮子枋左右上方各缀八字枋,八字枋分饰八仙过海和唐僧取经浮雕图案;飞檐之下均饰金凤凰木雕,飞檐翘角使人看到清代建筑遗风;台面中堂绘有福、禄、寿三星高照壁画,两侧各绘4幅大型壁画;油梁与立柱衔接处,均缀木雕狮撑和鳌鱼雀替,充分发挥了构件的美化与加固功能;戏台两侧壁墙顶部,为懒龙伸腰雕塑,龙头为1立方米。
  祠堂台则与词堂相连。一般都是晴雨双面台,也有部分在的历史长河中几经兴废,台祠分离,但仍相距不远。如众埠镇界首村祠堂即是雨台,两侧设有阁楼包厢,雨台与祠堂遥相对应。双田镇蔡家祠堂台虽属单面台,却也晴雨可用,且阁楼包厢、班社寝舍、餐厅厨房和管理人员用房一应俱全。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形成四环形庭院建筑,规模可观。由此也可窥见它昔日演出的活跃。浒崦村古戏台是乐平祠堂台的经典之作。它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为晴雨双面祠堂台。由戏台、看台和名分堂三部分组成。名分堂为程氏宗祠,是旧时宗族长老祭祀和执行族规家法的场所。同时也是雨天看戏的地方。晴台前辟露天广场,可容纳3000至4000人左右。雨台与名分堂遥相对应,整个祠堂台形成长方形的四环院落。此祠堂台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平素有“洪公气节,马氏文章”之美誉。是个文章节义之邦。乐平的戏剧活动源远流长,早在中国戏曲处于鼎盛时期的元代,乐平戏剧家赵善庆所著《孙武子教女兵》和《唐太宗骊山七德舞》等八部杂剧,就被《太和正音谱》誉为“蓝田美玉”。出生在乐平后港菱田村的石凌鹤,是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作家和“国防文学”剧作家,他创作改编的《西厢》、《还魂记》、《南瓜记》等几十部剧作,在乐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代著名表演艺术家许还山、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马博敏、著名影星石兰等都是从乐平这方热土走向全国的。他们的著述、他们的活动,是乐平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早在明代乐平戏剧班社话动就日趋活跃频繁,赣剧即起源于此时的弋阳腔,后在发展过程中受徽、浙戏曲影响,形成乐平高腔。乐平也因此成为赣剧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赣剧之乡”。光绪年间以后,乐平剧曲班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梨园弟子多达数千人。培育戏曲艺人的乡村太子班多至数十个。新中国成立后,乐平赣剧团是全省赣剧的一支劲旅。20世纪80年代,全省赣剧演出团体大调整,乐平赣剧团是全省保留的三个团之一。当时公社、乡场、村办业余剧团多时达到400多个,演员多为农民。他们一直坚持农忙务农,农闲务艺,亦农亦艺,坚持不懈。有的一家五代都是演员,在乐平农村,戏剧演出活动是彻底地“平民化”了。每逢元宵节、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或修谱、开谱、接风剪彩、华厦落成、婚寿大庆或接观音、建寺庙、请财神等节庆和酬神活动,村坊里便开台做戏。一般以赣剧为主,辅以越剧、婺剧、黄梅戏、采茶戏和乐平地方戏马灯戏等。做戏时间少则3天至5天,多则10天半个月不等,而且都是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乐平市的古戏台如此之多,其戏剧演出活动如此之活跃,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现象,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国内外罕见的旅游文化资源。乐平古戏台以其造型之雄伟,气势之恢弘,工艺之精湛,无不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避暑胜地历居山
  位于乐平市东北的历居山,海拔780多米,山中林木茂密,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山上的历居寺和扬山岗,环境幽静,风景秀丽。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站在主峰仙姑尖,可以远眺婺源和德兴两县的崇山峻岭,峰峦层叠的壮丽风光尽收眼底。晴朗天气,甚至可以眺望到几百里外的鄱阳湖。每当晴日黎明之际,烟云缭绕的群山在霞光万丈的朝阳下,析射出奇光异彩,十分壮观。若遇晨风较大,在此纵览祥云飞渡,更是壮观。
  历居山冬暖夏凉,且无蚊蝇,泉水清凉甘甜。扬山岗附近山中有五老松、红军坪、老虎岩、仙人洞等胜迹。五老松是5棵并列的古松树,高10余丈,直径过2米;红军坪是山中一处广阔、平坦的草地,因当年红军常在这里出操练兵得名。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立了垦殖场、气象观察站、护林站、水力发电站等机构,建造了宽敞、舒适、拥有上百张床的招待所,并且建有登山公路,是乐平避暑疗养和游览的胜地。
  人间仙境—洪岩
  洪岩仙境又称洪岩洞,是一亿多年前古生代形成的喀斯特溶洞,整个景区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洞体全长1620米,洞室面积达10万平方米,溶洞在乐平东北、景德镇东南、婺源西南方向、距徳兴市17公里。
  洞中石钟乳遍布上下,错落有致,晶莹绚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出生在这里的南宋名臣洪皓(其二十八代世孙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游后留下千古绝唱,“有此乾坤有此岩,谁知仙境在人间,行行行到光明处,始信当初进步难”。洞中有誉为神州溶洞四绝的“九天飞瀑、震天雷、仙人田、水中天”。有38米高的擎天柱和金银山、状元拜塔、云岩、五指山、丹凤朝阳、龙门、金钟宝塔、仙人献指、绣花楼。有造型奇特、仪态逼真、惟妙惟肖的人面狮、唐僧取经、观音坐莲、倒挂金龟、诸葛看后书、观音送子、金鸡报晓、托塔天王、南海观音、姜太公钓鱼、仙鹰、神龟、浴佛、珍珠泉、凤凰池、水晶宫、水帘洞、瑶池、西海龙宫、莲花池、万里长城等。
  当人们置身于仙境之中,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洪岩尽胜景,洞外妙境佳,这里还有古人类居住生息遗址、南宋的洪皓学堂遗址、明代的铁井飞泉、当代中美农业考古队考古现场。还有140亩美丽如画的石林,古色古香的松漠亭,引人入胜的南星岩、仙姑岩、神宝峰、狮哮峰、松漠峰、独秀谷、珍珠岩等。
  翠平湖风光秀美
  翠平湖位于乐平市东北42公里处,系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内翠竹幽林,碧水平湖,珍鸟飞翔,深谷野趣。良好的植被,与湖水构成了秀美的湖域风光。
  山峰陡峭的鹄山
  乐平县东北的鹄山,海拔470多米。山峰陡峭,骤然拔起于群山之中,山顶上有一方平台,面积有100多亩,堪称奇迹。每当朝霞夕阳照射时,景色尤为壮丽。古人赞之为“鹄岫晴岚”,为乐平古十景之一。
  阳府胜景撩人眼
  阳府山东临昌江,南接三闾庙,西北层峦叠嶂,气势雄伟、巍峨、壮丽。山间树林蓊然,苍秀深幽,是一处“松青竹翠挥云开”的风景胜地。其山峄人称“阳府山尖”,海拔236米,是景德镇西面的天然屏障,有所谓“撑住西方天半壁”之说。登上阳府山尖,市区全景一览无余。自古以来,阳府山尖都是人们登高眺望观瞻美景之地。
  山下的阳府村,背山临江,绿树环绕。村口有株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如伞似盖的千年樟树。此树直径近9米,为全市最大的一株古樟。在古樟周围,还有石桥和立有晚清风格的青石雕花牌坊等建筑物,点缀其间,景色十分优美。
  阳府山山麓有一古寺,名阳府寺。系宋绍兴年间所建,元末毁,明洪武元年重建。据史载:宋绍兴三年(1133)秋,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率兵过此,在寺中住宿三晚。临行之前应禅师朗日之请,挥笔题“机关不露云垂地,心镜无暇明在天”对联一副。岳飞走后,朗日将岳飞手书制成黑底、金字木质楹联,挂于寺门前。从此,寺名远扬,香火兴盛。文人墨客常来寺中吟诗题对,填词作赋。
  阳府寺现址为清末以后所建。今日阳府寺1982年被列入省重点寺庙之一,近年来进行过多次修缮,扩建重修了“大雄宝殿“、“礼佛斋堂”。并把寺庙后的一处小庵进行了修缮。庵中有一泓清泉,长年不竭,清澈如露。故此小庵名曰“甘露庵”。前往烧香拜佛,汲圣水的人不断。
  在阳府寺上游一公里的江水中,矗立三石。出水丈余,石根相连。因其独起江心,故称“飞来石”。宋刘景芳诗云:“试向飞来石,飞从何处来,山景留作地,永不放回飞。”因三石相依,形似莲藕,故明代称作“藕石”。又因其状如玉笋,故清代称其为“玉笋峰”。清代督陶使唐英,曾镌“玉柱”二字于石上。当地百姓视三石为宝,民间称其为“宝石”。
  对阳府美景,历代不少名人在此游览留下墨宝。宋时金君卿登山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山势萦纡一径钭,水烟深处梵王家。闻雷已荐鸡鸣笋,未雨先尝雀舌茶。吟客披云题玉壁,药僧和露采松花。倦游向晚寻归路,溪畔平沙卧古槎。”对古八景之一的“阳府雪晴”,邑人黄壁、蓝毓等都留有诗句。如“坞僻境偏静,桥横泉更清。禅堂坐白昼,树杪一禽呜。”将阳府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江南雄镇的北大门观音阁
  景德镇旧时有“上到观音阁,下到小港嘴”之说,然而,观音阁只是一个地名。它坐落在今中山北路北端,一面靠山,一面临水。山上树木成林,四季常青;江中碧水涟漪,清澈见底。观音阁历来是景德镇风景点,为诗人、墨客吟咏题绘的佳境。
  当年的观音阁建在石埭山层崖间,其地势是景德镇的南北通衢,又是地势险要的关隘。从浮梁县治(今旧城)到景德镇,有长约20华里用石板铺成的官马大道。城外有一小桥,过桥即为城门,上有石板刻字“江南雄镇”。城门东依石埭山,西临昌江,上有峭壁高山,下有悬崖深水,真是个险要的雄关。进城门前进数十步,就是观音阁。它背东朝西,凌驾在通衢之上。阁下有亭,西有短墙,亭柱上有木椅可供坐憩;阁前祀观音大士,由阁的左边进去,是个客厅;客厅后面是方丈室,方丈室的右面有石阶;环绕而上,直到得月台,台前全用石板铺地;靠西面围有石栏杆,再往上就是“大雄宝殿”,里面有如来佛塑像。
  关于观音阁的创立时间,资料中有多种说法。一说阁是六朝萧梁时建起来的。宋代苏东坡浏览观音阁后,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七律:
  岩上清泉岩下湖,俨如南海旧规模。
  庭前翠竹千年有,门外红尘半点无。
  水绕三山同楚地,替连五老共洪都。
  夜来一片无私月,照见牟尼顶上珠。
  一说创于明,在明代建亭,清初建阁。明代诗人方清诗曰:
  石笋撑流险亦奇,绿荫亭子正钭晖。
  量当烟雨真堪画,鸟啄凤声此即诗。
  花气逼人春满面,山光照眼翠沾衣。
  洗心更惜亭边水,欲脱凡尘上九疑。
  清末光绪年间,观音阁一位住持法名僧观莲,原来姓江,他虽出家为僧,而事母甚孝。德宗闻之,钦赐匾额旌表为孝僧。此事的确轰动了全镇。民国初年,僧观莲为修缮观音阁,募化景德镇三帮(都帮、徽帮、杂帮)商人和城乡信士弟子捐资。于1917年8月竣工。此次修缮,除刷新诸佛像和修理古阁以外,还在殿后新建楼三层。当时有人根据佛经中“清凉宝山一万菩萨”的说法,给取名为“宝石楼”。登高远眺,风帆、沙岛、竹影、云烟,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离阁循南出口处有一城门,上有石梁刻字曰“昌江通衢”。这个地方虽然离市中心数里,但由于风景秀丽,历来都吸引着许多游人。
  20世纪50年代观音阁部分倒塌,70年代,由于公路拓宽,峭壁被削。观音阁全被拆掉,有古名而无古阁。如今,取而代之是80年代初建的观音寺。经过僧众、信士30多年艰苦努力,如今规模宏大,香火旺盛,成为全市名气最大的寺庙之一。
  三闾庙明清古街
  三闾庙位于景德镇市区昌江西岸,是古代皖、赣诸地通往景德镇的必由之路。
  从五代起,四川、河南、安徽就不断有人迁居于此。明清时期是商业繁荣的集镇。现存一条明代街面,长84.7米,宽4.5米,路面均以24厘米×12厘米×4厘米的质坚青砖铺砌而成。两侧有较宽明沟,以宽青砖砌成,断面抗折强度高,故能保存至今。
  三里庙还有多栋明代住宅遗存。北面整个一条商业街绝大部分为清代建筑,街上石板路尚有几厘米深的独轮车辙,街口有栅门,上书“三闾古栅”;门前有古时石砌渡口码头;由数百块几米长的条石砌成的台阶,直抵河西。
  清康熙年间,这里有四条大渡船往返于市区之间,墙内有清道光年间义渡碑记。今三闾庙南傍人民公园,北达阳府山,环境古朴幽雅。
  祥集弄明代建筑民居
  祥集弄民居3号与11号明代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景德镇城区祥集上弄内。两栋民宅均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我市保存最好,也是最蔚为壮观、较典型的明代建筑,在国内也不多见。
  3号宅正堂宽5.43米,深4.48米,檐高6.05米;11宅号正堂宽6.36米,深4.7米,檐高5.09米。两栋建筑内观开阔轩昂,构架粗硕,穿匡与抬梁式混合结构,两栋正堂前面均有廊轩。檐柱选用质硬、耐燃和防虫蚀的楮树木料,梁柱交接处多有雕刻精丽的雀替过渡,纹样皆为花卉翎毛。正堂的石刻柱造型凝重,花饰华丽,地角用雕刻精细的青石板。
  这两栋明宅原为富商私邸,审其风格和布局之相近似属同一业主,由于构架选料精良,做工巧致,保存较为完好。1983年全面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
  别有情趣的古建一条街
  景德镇市区的中山北路有一条修旧如旧的古建筑步行街,它南起南门头,北到斗富弄。全长380米长的街面采用麻石铺地,街道两旁的房屋,按照晚清时期江南传统穿透式木结构体系,窑砖墙、板壁房、木阳台、木排门、木雕花窗、青瓦飘檐、色彩古朴,别有情趣。
  此街旧时又叫前街、河街。是景德镇从明、清到民国一条最为繁荣的商业街、各式各样的商铺、瓷行、瓷器店、红店和为瓷业服务的铁匠铺、颜料店、瓷用毛笔店等手工业店铺,以及各种娱乐行业,鳞次栉比,热闹非凡。新中国成立后,这条古街仍是文化商贸及居住的中心区域。还存有多幢历史建筑,如湖北书院、钟德堂、公和第一圃、受之照相馆、“珠山八友”之一刘雨岑先生的故居和茶馆、布店、书店、洗染店、电影院等。
  经过修膳的古建一条街,恢复了昔日商贸气氛,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公和圃”就是采用古居建筑和宫庭建筑相结合的方式建成,窑砖墙、飞檐翘角;门前左右两边的墙上镶着“八仙过海”石雕,人物神态逼真。还有不少店铺为恢复原来的面貌,运用“古”、“土”的设计理念进行修膳,有的木雕花窗,雕龙划凤,金碧辉煌;有的木栏栅、雕花板、雀替支托;有的木雕人物花鸟,栩栩如生。
  在这条具有多种类型建筑的古建筑街上,还配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骑楼牌坊、仪门、凉亭、靠椅、花台等建筑小品和剃头师傅、磨刀师傅、黄包车工人三组铜雕,悬挂街灯、灯笼、旗幡、招牌、楹匾、对联等各种室外装饰,使整条街面散发出古城文化的气息,构筑古风古貌、古色古香的地域特色,独树一帜,令人流连忘返。
  佛印湖——莲花塘
  莲花塘位于景德镇市老城区风景路东端,因塘中植莲得名。面积5.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3公顷。四周群山环抱,树木葱茏,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唐宋时曾在这一带建立一些寺庙,如五龙庵、东山寺等,因僧侣甚多,一度称为“和尚坞”(现景德镇宾馆一带)。据传苏东坡曾来浮梁,偕好友佛印和尚到莲花塘一游,并题有“佛印湖”、“涧泉”等字碑,故莲花塘又有“佛印湖”之称。
  1917年,县知事陈安组织整治环塘道路和排水设施,南面辟建新邑公园,并建有"留香阁"(今之前塘方亭)、"景德阁"、"逸兴茶社"等园林建筑。其后,经历任知事、县长修茸,莲花塘逐渐成为一开放风景区。
  1949年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对莲花塘进行3次修葺,重建方亭,整修湖心亭,补植花草树木,修建道路,更新照明设施,清理两塘淤泥,增建假山、怪石和"鸟语"、"莲花仙女"雕塑等景点。经过不断建设和美化,莲花塘已成为市民工余假日闹中取静、休憩游览的地方。
  云门公园今昔
  云门公园即马鞍山公园。位于景德镇市区通站路与解放路交叉口的西南侧,与景德镇火车站东西呼应。占地面积8.6公顷,海拔93.3米,为市中心的制高点,因形似马鞍而得名。唐代,此山西麓有“云门教院”,云门公园因此得名。据云门碑记,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作郡守时,常来此游览,结过书社。《浮梁县志》载:山上原有“兀然亭”与朝山“兀然亭”遥相呼应。诗日“兀然亭南旧君岭,亭寄饶阳绮秀村,英向小亭留胜景,使昭随处醉花荫”,今皆久废。
  1980年开始辟建,全园分古城环翠、玉泉探声、东离春晓、南塘古匣、枫林夕照、北岭娇梅6个景区。嗣后,建成姊妹亭(又称鸳鸯亭)、环翠楼、东门楼、古景围墙、云门书院、东离春晓(鸟廊)、天池、观景台等一批园林建筑和景点。后改名云门公园。建成后的云门公园遍植苍松翠竹,景色优美,四季常青,景点别致,错落有序。东门拾级而上,曲径通幽;西门驱车,直达天池。登上山顶可环顾市区,日看绿满瓷都,夜观万家灯火,景色格外壮观。
  “古树敬老院”得雨生态园
  树木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百年以上的古树更显珍贵。古树经历了时间变迁的沧桑,记录着历史的故事,也揭示了大自然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古树应该说是人类最珍贵的朋友,然而古树一度遭受人类的冷落,甚至因廉价的利润而受到致命的摧残。值得欣慰的是,人类在饱受砍伐森林带来大自然的报复以后,开始懂得保护森林,爱惜古木。更值得高兴的是,在瓷都景德镇有一个“古树敬老院”,她就是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的得雨生态园。
  走进这片百年、千年古树成林的生态园,拂过脸庞的轻风竞透着一种古朴而悠远的清凉。这里曾是东吴水军副都督吕蒙屯兵之地,故民间历来谓之“古城吕蒙”。在生态园600亩的方圆内,培育着数万余株来自深山的,树龄逾百年乃至千年的白花继木、高山杜鹃和其它如宋代桂树、赤楠、古杨梅、红豆杉等古树。
  园内四季鲜花盛开,芳香飘溢。尤为突出的乃是春季那片白花继木和红花杜鹃;园内小桥流水,水榭亭台,风景独秀。它的石桥桥面和通幽曲径上铺的青石板,来自徽州古道(系安徽鹤城右龙村赠送)。青石板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至今,走在上面犹如走过厚重的历史。
  在得雨生态园,人们就能融入它那绿色生态的文化,满目尽见古老的历史印记,静静地进入时光隧道,去感受百年、千年乃至万年的春秋呼啸。
  杨湾冷水尖一览
  杨湾位于景德镇西南市郊5公里处。风景区森林面积27000亩,其中竹林面积600亩,水域面积达60余亩。这里有景德镇市南山最高峰660米的朱尖、道士尖、以及长年香火不断的冷水尖。
  冷水尖座落在鱼山镇东部与荷塘乡西部交界处,东北接灰路岭,西北连白土岭,南邻葛毛坞、殊源坞,北毗蛟源坞、茅棚里。海拔531米。山上有冷水泉,传说仙人铁拐李用拐杖点化而成,始名于清代。
  杨湾风景区内山泉飞瀑,河塘水库,鱼跃其中。真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丽阳古镇景观美
  丽阳古镇属景德镇市昌江区丽阳乡,古镇现为一个村庄。
  历史上的丽阳是赣东北的一个著名的市镇,相传唐睿宗大极元年(712年),曾在江西为官的黎柏高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决定举族定居于此,遂起名丽阳。黎氏家族定居此地后,筑城置镇,建窑烧瓷,至宋代已是重要的陶瓷产地之一。加之水上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丽阳成为热闹的乡村集镇。自明以后,虽连年兵马之乱,有所衰落,但仍然为古饶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古镇仍未失去热闹的旧貌。这是由于旧时以水上交通为主要运输线的缘故。
  丽阳古镇不但有令人留连的山光水色自然景观,还有不少人文景观。这里有难得见到的古祠堂、古戏台、古庙宇、古民宅、古石板桥、古豆腐坊、古油榨坊等,还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的珍贵手迹墨宝。
  群山环抱的月亮湖
  月亮湖位于景德镇市昌江区丽阳乡境内,距206国道1.5公里,水面沿山而行,群山环抱,山水相连,景致怡人。每年有大批野生鸟类在此栖息、越冬,是集旅游、休闲、运动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区。
  郭璞峰风景如画
  与冷水尖遥遥相对的郭璞峰,位于昌江区鱼山镇西南边缘,与鄱阳县交界处,东靠和尚坞,南连凤凰山,西濒鸡公桥水库,北接坪峰尖。西北往东南走向,长2500米,海拔453.5米。青山幽谷,风景如画。
  相传郭璞峰为东晋时郭璞炼丹之地。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训诂学家。西晋末南渡,依司马睿任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任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谏阻其谋反,被杀。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今存《游仙诗》十四首,虽受老庄玄言影响,仍寓有哀时感世之意。
  现郭璞峰仍有炼丹石灶、“东辽子”吊葬墓等古迹,又有“高峡出平湖”新景。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景德镇市名人名產名勝》

出版者:中国档案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历史上对景德镇作过贡献的名人,当代国家级和省级陶瓷大师、教授、副教授、 先进人物,以及知名人士共500名;景德镇瓷器产品、工、农土特产、特色小吃共53个;陶 瓷文化、名胜古迹、人文生态景区、景观共47个。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