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847
颗粒名称: 编后记
分类号: K29
页数: 2
摘要: 后记
关键词: 后记

内容

在景德镇千年华诞之际,我们怀着赤子之心,倾情乡土,感悟瓷都,把这本《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奉献给同饮一江水的乡亲,奉献给国内外的旅游者和关心景德镇发展的人们。
  本书主编者都是老新闻工作者,又都对地名学研究有共同爱好。我们抚摸历史,品味文化,深深感悟:无数精美的瓷器,镌刻着岁月痕迹;满目青山绿水,映照着历史回音。千年瓷都,历史辉煌,而最原始、最古旧的地名,寄寓着陶瓷文化的历史渊源,并生动翔实地记载了它的变迁发展过程。我们情之所钟,兴之所至,联袂策划采集,精心编撰谋篇,并力求文笔生动明快,雅俗共赏,可读性强。
  本书的编辑工作,是在景德镇市地名委员会和市民政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历时半载,几经修改,数易其稿,才得以定稿。在初稿完成后,得到了景德镇市领导的肯定和关心,市委书记许爱民特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长庚和景德镇市政府副市长周华保担任了本书的顾问,使我们深受鼓舞。陈长庚同志阅读初稿后,思绪联翩,欣然命笔,还为本书“诗选”栏创作了一首诗词。
  本书脱稿后,我们还登门向我市编史修志的老前辈程振武先生求教,得到了很多具体帮助,深表谢忱。本书在编辑前阶段,省地名学研究会员王清华女士提供了大量资料并撰写了不少稿件;在编辑过程中,金文华、魏金华二友在编辑、撰稿、校对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具体帮助;还有马铃、杨瑞开、陈海澄诸老友,热心为本书提供资料并撰稿,在此一并致谢。
  这里还需说明一事,景德镇市地区含浮梁县和乐平市,本书编辑内容,仅限于景德镇市区,除涉及个别人物外,不含浮梁与乐平。景德镇与浮梁县,是一个地理实体的两个地名。“新平冶陶,始于汉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悠久的浮梁县孕育出了一个饮誉全球的景德镇;乐平市是以“洪公气节,马氏文章”著称。这两个地方,历史上都是文人荟萃,地名人物景观故事同样感人至深。我们拟广征博采,收集整理,继续撰编《浮梁县地名景观故事专辑》和《乐平市地名景观故事专辑》。
  冶陶千载,博大精深。景德镇厚重的陶瓷历史文化的积淀,实非这本民间历史文化小集所能涵盖,更由于编辑水平有限,在采集编撰中难免有差错及漏珠之憾,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