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846
颗粒名称: 诗选
分类号: I222.7
页数: 15
页码: 211-225
摘要: 本文收录了景德镇市诗选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以其悠久的制瓷历史,创造了优美的陶瓷艺术,积淀了特有的陶瓷文化;美丽的江南山城水乡,又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为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像陶瓷一样绚丽灿烂的诗篇。特精选自唐代至建国后以及新世纪当代诗人创作的诗歌三十余首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地方 诗选

内容

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以其悠久的制瓷历史,创造了优美的陶瓷艺术,积淀了特有的陶瓷文化;美丽的江南山城水乡,又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为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像陶瓷一样绚丽灿烂的诗篇。特精选自唐代至建国后以及新世纪当代诗人创作的诗歌三十余首,以飨读者。古代诗作五言月夜啜茗联句
  (唐)颜真卿陆士修张荐李崿崔万昼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即皎然诗僧)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颜真卿为唐代大书法家,开元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鲁公曾于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年)以饶州(今江西鄱阳)刺史身份视察新平(今江西浮梁)。此联名诗载《全唐诗》,曾刻碑于景德镇云门教院(今景德镇马鞍山云门公园)。联句,指数人共赋一诗合成篇。陆士修句“素瓷传静夜,芳气满庭轩”载云门断碑。素瓷指白瓷茶杯。诗题“啜茗”,既正面赞美了景德镇生产的素瓷和浮梁名茶的芳香,也侧面赞扬了颜真卿高尚的品格以及与友人聚会的雅趣,同时还为景德镇在唐代即可生产精美“素瓷”提供了历史佐证。瀹,煮茶。疏瀹,即淡茗。
  珠山
  (五代)和凝
  山色川光南国天,珠峰千仞绿江前。
  萧萧伫立秋云上,多是龙携出玉渊。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五代(907—960年)。作者和凝,梁贞明二年(916年)举进士,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性好修整,作文极多,长于诗词。游珠山咏句,颇见气势。千仞,可见珠山在五代时为高山。暘府山
  (宋)金君卿
  山势萦纡一径斜,水烟深处梵王家。
  闻雷已荐鸡鸣笋,未雨先尝雀舌茶。
  吟客披云题玉壁,药僧和露采松花。
  倦游向晚寻归路,溪畔平沙卧古槎。
  金君卿,江西浮梁人,宋景祐年间(1034—1037年)范仲淹来饶州,延为师。历官秘书丞,知临川,权江西提刑。他博通经史,文思敏捷。此诗篇写得飘逸隽永,又情趣盎然,并将浮梁的土特产鸡鸣笋和香茶也入诗吟咏。颂赵倅
  (元)汤礼昌江六万户,佐邑实贤芳。秉笔秋霜萧,鸣琴山月高。民情分枉直,公道屏奸豪。
  清献传家远,歌声未足褒。
  汤礼,生平事迹不详。据本诗内容,作者歌颂的赵倅为当时浮梁地方行政长官之一。作者赞他清正贤良,清白传家,美名远播,难能可贵。首句“昌江六万户”,可见当时浮梁所辖景德镇的繁荣。
  兀然亭
  (明)缪宗周
  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
  工人莫惜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
  缪宗周,曾任佥事,余不详。兀然亭,亭名。古时景德镇兀然亭有二,一在马鞍山,二在昌江边原东岳庙附近。这里当指昌江边兀然亭。末句“此器能输郡国材”,郡国,原指地方行政区划,这里指景德镇地区。材:果实、成果之意,这里借用作物产。明代中期,景德镇瓷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此诗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盛况。
  重临镇厂感赋志事
  (清)唐英
  自序:余于己已冬奉命由浔当榷移粤海,逾两载,岁壬申,复调回浔。于三月初三日莅任九江,即于月之廿五日由陆路巡视窑工。抵镇日,渡昌江,阖镇士民工贾群迎于两岸,靡不咨嗟指点,叹余之龙钟老惫者。且欢腾鼓舞,颇有故旧远归之意。余不禁怃然,口占里言,聊志情事。
  重来古镇匪夷想,粤海浑如觉梦乡。
  山面水心无改换,人情物态有存亡。
  依然商贾千方集,仍见陶烟五色长。
  童叟道旁争识认,须眉虽老未颓唐。
  镇厂:指景德镇御窑厂。唐英赴粤海,根本想不到能再回九江;来镇前,也根本想不到会有合镇欢迎的盛况,今见此景,无限感慨,淮安、九江、粤海,耽误了多少在景德镇冶陶的时光,故前有怃然之态,后有“粤海浑如觉梦乡”之感。
  现代诗作“珠山八友”雅集图记
  王大凡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画法惟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
  咏“珠山八友”
  王大凡
  一、王琦画法瘿瓢字写王,作风端的异寻常。
  聪明何事遭天妒,未届知非遽尔亡。
  二、汪野亭烟水苍茫叠叠山,孤云未许俗人攀。
  闲中每喜寻僧语,静里常思学驻颜。
  三、毕伯涛胸中只爱写云生,点虱花枝气纵横。
  有子渊明能继志,诗书画刻岂虚声。
  四、程意亭翎毛花卉是专家,老干柔枝信手挚。
  石法嶙嶒师斧劈,别饶风趣又披麻。
  五、邓碧珊少壮儒林读圣经,中年昌水创图形。
  生平擅作濠梁兴,写出鱼儿别渭泾。
  六、何许人
  昔年釉下画青花,今已成名雪景家。
  仿古惟君称独手,南来北去走天涯。
  七、刘雨岑
  八友之中最少年,鱼虫花鸟造乎颠。
  师宗陶宇饶书卷,后起于今已着先。
  八、王大凡(自咏)
  傲骨生成不受怜,画坛附骥共流连。
  兴来聊作狂奴态,一气哦成诗八篇。
  1928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王大凡、王琦邀集画友共八人在珠山中路文明楼开茶话会,共订每月十五日集会一次,共磋技艺,并取名为“月圆会”。初创时为八人结合,故有“珠山八友”之称。以后人员有增减,名称不变。上诗为王大凡咏初创时的“八友”。
  王大凡,安徽黟县人,陶瓷美术家,20世纪30年代“珠山八友”月圆会创始人之一。游景德镇
  谢觉哉
  配料调色细且精,塑形绘影艺超群。
  才知日用寻常品,曾费劳工无限心。
  风格四如传古代,车轮载誉越重瀛。
  瓷都跃进今方始,量质都须加倍成。
  谢觉哉,中共元老。此诗写于1959年3月作者视察景德镇时。“四如”指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初到景德镇
  董必武
  昌南自昔号瓷都,中外驰名誉允孚。
  青白釉传色泽美,方圆形似器容殊。
  艺精雕塑神如活,绘胜描摹彩欲敷。
  技术革新求实用,共同跃进是前途。
  董必武,中共元老。此诗系1960年11月2日至4日作者到景德镇视察时所写。允:诚信。孚:使人信服。
  瓷都
  田汉
  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
  千年传统垂如缕,正待人民好发扬。
  海外珠窑著令名,一花一鸟发心声。
  瓷风岂为庸夫定,今日光明自北京。
  田汉,湖南长沙人,我国著名的戏剧活动家,剧作家和诗人。《瓷都》原诗共四首,系作者于1960年来景德镇时所写。今选二首。第二首原列第三首。珠窑:指景德镇瓷器,以景德镇有珠山而得名。令名:美名之意。
  访景德镇
  郭沫若
  中国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宋代以来传信誉,神州而外有均输。
  珍逾拱壁明逾镜,画比荆关字比苏。
  技术革新精益进,前驱不断再前驱。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中国当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访景德镇》原诗共两首,系作者1965年7月上旬视察景德镇时所写。均输: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此指对外贸易。“珍逾”句指景德镇瓷比璧玉还珍贵,比镜子还要明亮。荆关:指五代著名画家荆浩和关同,两人均擅长画山水。苏:指苏轼,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参观景德镇随笔
  丰子恺
  沿郊厂宇似森林,景德陶瓷尽世名。
  买得彩纹杯盏去,从今茶饭有精神。
  金风送爽碧天高,赣北秋风分外娇。
  常忆浮梁风景好,赤栏杆外柳千条。
  丰子恺,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教育家。原诗共两首,为丰子恺于1963年9月来景德镇时所作,当年丰老曾将第二首题于《莲花塘》画上。
  西江月·别瓷都
  郭沫若
  发展光辉传统,齐心创造高峰。
  调查研究不放松,经济、美观、适用。
  内为人民服务,外争贸易阜通。
  红旗高举万方红,别矣瓷都珍重。
  当代诗作
  相见欢
  许爱民
  昌南去了旧容,也匆匆。世纪春来瓷都振雄风。
  放眼望,大开放,掉头东,说是物华天宝人为中!
  沁园春·高岭
  许爱民
  峻壑群峰,五华奇秀,云生雾朦。驿道千阶险,峭岩蔽日,树阴滔涌,竹海潮东。原始森林,南山瀑布,梅岭古樟天地中!香榧挺,看紫杉红豆,如火燃枫。
  瓷源高岭寻宗。说釉果,绕南瓷画丛。饮昌江之水,湖田淘土,御窑神火,名镇称雄!世纪春来,千年一梦,总把景德换靓容。瓷乐起,又杜鹃烂漫,重振雄风!
  满江红·新春贺词
  许爱民
  春到景德,长城雪,天涯还热。除夕夜,莲塘水暖,涌动春色。双创初捷豪气在,双拥三载人心悦。也有忧,帮困就业难,思良策。
  唐英慎,童宾倔,瓷泥软,窑火烈。写千年新史,古今一页。引企引资新战略,兴瓷兴市千秋业。再崛起,迎天下游人,听瓷乐。
  苏幕遮·由地名追忆儿时镇上风貌
  陈长庚
  高岭土,昌江水,火光映天,天工雕玉翠。十八渡口柴船归,烟色蔽地,烧得美人醉。
  暘府秀,珠阁美,双溪夜月,象山云雾堆。三洲四港五龙汇,四处难觅,只在梦中追。
  玉翠,比喻瓷器。美人醉:颜色釉瓷瓶。双溪夜月:“昌江八景”之一,昌江与西河交汇处。象山:指南山“象山雨霁”,为“珠山八景”之一。三洲四港:即三洲四码头,指黄家洲、西瓜洲、拜天洲和许家、曹家、湖南、刘家四码头。五龙汇:龙珠御窑厂为“五龙汇聚之地”。
  题赠赵倩女士
  汪天行
  欢声溢满莲花塘,迎来贵客到昌江。
  赵姓百家尊为首,倩影摇风上浮梁。
  共把杯盏谁言醉?创出新赋定留芳。
  伟烈丰功惊旷世,业成千载再辉煌。赵倩女士为中外合资太平洋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
  雄鸡
  ——题熊钢如大师《报晓图》瓷盘
  汪天行
  昌南好雄鸡,妙著锦绣衣。
  待到黎明后,天下第一啼。
  咏玉田湖(三首)
  波光潋滟映山辉,石径蜿蜒傍水湄。
  好水好山看不足,鹧鸪休向耳边啼。
  ——徐明柳
  二
  高坝平湖映碧天,岛群逢客咏留连。
  朦胧四岭撑罗帐,竟弄游人成醉仙。
  ——程履中
  三
  秋游逛玉田,同趣众高年。
  水绕山成岛,坝烟溪变渊。
  湖中飞艇笑,岩顶桂花妍。
  盛世翁心壮,悠闲日日仙。
  ——赖怀寿
  江南好·玉田水库
  叶恒芳
  玉镜中开,青峦挺秀,碧云江日同俦。远山遥望,林海接天畴。鸳鸟颉颃自乐,双戏水,引客凝眸。摩托艇,风驰电掣,破浪遏飞舟。
  登临桃花岛,心中阆苑,世外仙洲。看红蕾争艳,顾盼清流。曲径芳蹊处处,绿阴里,山鸟啾啾。兰轩馆,茶香人醉,诗意满芳洲。
  玉田湖位于景德镇市郊东北腴田村旁。1958年10月建。先后名跃进水库、玉田水库。1973年划归市水利局直管。全湖控制流域面积一百四十六平方公里,容量达一千九百八十万立方米,养鱼面积达一千六百多亩。附近有天然溶洞、狮子山、桃花岛别墅和古墓等景观,是景德镇市著名风景旅游区之一。
  游杨湾
  方华良兴致勃勃杨湾游,信步竹廊乐悠悠。竹楼亭阁傍竹海,山间清泉不止流。
  题佛印
  韩晓光潇洒风姿回出尘,三贤堂畔柏长青。飘然行止何由觅,佛印湖心孤月轮。
  咏高岭
  杨博群峰环抱郁葱茏,东港西流气象雄。白尾堆沙松涧绕,青山映雪彩云封。连天磴道通幽境,凿地泥坑见古踪。粳米土垂瓷青史,今名高岭遍寰中。
  咏昌南大道
  程履芬飞来彩笔塑瓷宫,圣火名窑入画丛。漫道敦煌留妙笔,昌南胜景观神工。
  荷塘春色美(歌词)
  虚实徐随
  荷塘美,美荷塘,
  满眼春光山重山,
  苍松翠柏连天碧,
  幽篁相依绿浪翻。
  丽日映飞瀑,
  暖风送花香,
  荷塘春色艳人间。
  荷塘美,美荷塘,
  当年革命红缨枪,
  创建老区根据地,
  金戈铁马上战场!
  号角声声急,
  战鼓咚咚响,
  血染丰碑红旗扬。
  荷塘美,美荷塘,岁月风云创业艰,山坞垅田夺高产,自力更生斗志昂!各地来学习,业绩上报章,五十年代南泥湾。荷塘美,美荷塘,节气频催春光漾,黄鹏百啭人能解,改革放开谱新章。农林产业化,创收找市场,甩开大步奔小康!荷塘美,美荷塘,如诗如画好风光,冷水尖上流泉美,山水风情看杨湾。游人笑声喧,林莺飞啼忙,欢歌一曲唱荷塘!
  游荷塘胭脂崖
  陈伯伦
  胭脂崖,位居荷塘西南原曰燕子崖,曾因万燕聚象于崖而得名。胭脂崖之说源于民间传说:有一美貌仙嫂常于崖下春池沐浴。浴毕,以池当镜,施之粉黛。一日,嫂更衣,然被山夫所窥,惊,拽衣而去,遗下胭脂一盒。夫拾之于怀,心念之,终日守崖兴叹,不思茶饭,胭脂因此名扬乡里。余少时曾游。是日受挚友之邀,故地重游,见崖壁峻峭,幽谷寂静,秀水风韵。故填词一首,以表情怀。
  春阳正高,
  鹃红兰紫半山腰。
  斧劈刀削胭脂崖,
  飞瀑十根梢。
  溪欢倒映竹风影,
  悬棺作古扁担挑。
  山门大好,
  桃粉李白女儿娇。
  犬吠鹅戏无底洞,
  农家三里遥。
  酣畅梦随酣嫂去,
  松海吟浪响九霄。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