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844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6.1
页数: 63
页码: 119-181
摘要: 本文收录了景德镇市乾隆畅游,包括了皇帝御示造动瓷、钦赐观音坐正殿、御笔亲书“景春馆”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乾隆 人物

内容

“乾隆游江南”、“乾隆微服私访”,史书中都有不少记载。江南多奇山异水,自古以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采风之士,常来江南寻幽揽胜,咏诗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名作《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世代流传,脍炙人口,为江南美景添上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景德镇地处江南边隅,山清水秀,地势险要,为江南要塞,与安徽毗连。古代交通不便,景德镇是靠近全国名山——黄山和佛家圣地——九华山之地,又是历代御窑贡瓷产地、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畅游江南,都曾到景德镇揽胜观瓷。他们留下的足印笔迹,不胜枚举。白居易、李太白、杜甫、颜真卿、金君卿等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到此。白居易在他的名作《琵琶行》中,就有他到九江时写下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诗句。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江西任太守时,还曾到景德镇马鞍山结云门书社。传说乾隆还畅游了景德镇。笔者曾查阅了不少有关历史资料,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至于乾隆什么时间来到景德镇,内容事实却难以详考。但民间流传乾隆畅游景德镇的故事却广为流传。
  “古今多少事,尽在笑谈中。”本文系笔者在编纂《景德镇地名志》、《景德镇商业志》时,从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中,一鳞半爪地收集整理而成,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皇帝御示造动瓷
  清乾隆年间,景德镇瓷业生产正处于鼎盛时期,景德镇的瓷器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四大特色而广为流传,名扬天下。乾隆皇帝兴致勃勃地偕同几名官员,微服简从地来到景德镇访民情,察官风。一天,在御窑厂督陶官的陪同下来到前街热闹的街市,见市肆繁荣,民风淳朴,甚为欣喜。他信步走入百瓷汇集的瓷器街,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瓷器店,店中货架上,堆满了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各式各样造型不同的瓷雕和各式瓶、盘、碗、碟,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几位官员看后赞不绝口。乾隆自语道:“景德镇的瓷器好,果然名不虚传。”接着,乾隆不禁问店主:“有没有会动的瓷器?如能造出一种能自行活动的瓷器,那实用、欣赏的价值就更高了。”乾隆走后,这家店主才知道来客是皇上,店主感到荣幸之余,默默地品味皇上提出的问题。不久,乾隆御示景德镇制造会动瓷器的旨意,在景德镇广大瓷工和艺人中传开了。
  如何制造出会自动瓷器?瓷器艺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广大造瓷工人和技艺人员群策群力,日夜思索揣摩。不久,便有一位对瓷器造型有丰富经验的技艺人员,利用物理学杠杆原理,轻重倒置,上吞下吐,改变重心,真的制造出了一只能在水中自动上浮下潜的瓷蛙,真可说是巧夺天工。接着,镇上先后有几家制瓷作坊都按此原理,制造出几种会动的瓷蛙和会自行活动的其他瓷器动物,大小、颜色各异。瓷青蛙五颜六色,大小不同。一位现年九十二岁的杨瑞开老先生,讲述了他耳闻目睹的事实。杨老先生的父亲杨享林,是清末御窑厂的脱胎制作设计师。他说,当年家中庭院放置石山的大水缸中,便有一只会动的瓷蛙,日夜不停地上浮下沉。嗣后,因房屋迁移,此大水缸留给新住户后,这只会自动的青蛙不知去向了。这种会自动的瓷蛙制作技术,也不知是何时失传了。
  钦赐观音坐正殿
  清乾隆年间,景德镇佛 0教盛行,寺庙香火旺盛,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那时,景德镇大小寺庙多达九十多个,其中著名的寺庙有宝积寺、观音阁、暘府寺、禅师庵等。尤其是浮梁宝积寺,是宋代名僧了元出家之寺。了元的法号佛印是宋神宗钦赐的。宝积寺是历代名人来景德镇必游之地。苏轼、黄庭坚曾专程到宝积寺探望佛印。
  一次,乾隆来到景德镇,偕同几位官员去游览宝积寺。往宝积寺必须经过石埭山的观音阁,行进途中,乾隆看见南来北往的人群去观音阁拜佛。乾隆和几位官员在观音阁下面的一个小亭中憩息,观赏风景,见这座寺庙倚危峰,临曲水,层峦叠嶂,亭子上方悬挂一块“江南砥柱”的匾额,甚是雄伟。侍卫说:“这观音阁就是建在险要的石棣山上,宋代名将岳飞曾到过此山。”乾隆顿生登游观音阁的兴趣。于是,他漫步登上了几十级台阶,正步入庙堂,忽听庙室内一片争吵声。进入殿堂,只见一僧一尼,为观音、文昌两尊菩萨陈列座位而争执不休。乾隆立在一旁不语,细听这一僧一尼道其理由。和尚说:“文昌乃文昌星,主科场考试,应居首位。”而尼姑说:“观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应居正殿。”这一僧一尼各叙自己理由,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乾隆见此情景,颇感有趣,遂上前排解说:“此阁名为观音阁,观音菩萨应放在进门正殿,信徒入门,便于朝拜。文昌菩萨目视天下士子,要高瞻远瞩,应居上层,可陈放在后殿高层。”这一僧一尼听后虽觉说得有道理,但均不表态。直到侍卫说出这是皇上的意见,当即这一僧一尼双双跪下,连说“万岁!万岁!万万岁!”观音阁菩萨的座次就此排定。从此,全国观音阁寺庙就永远排定观音菩萨座位居正殿首位。御笔亲书“景春馆”
  明末清初,景德镇前街,从观音阁至小港嘴十里长街已初步形成。镇民富庶,市井繁荣,正所谓“康乾盛世,国泰民安”。乾隆年间,有一年春夏之交季节,景德镇瓷业工人隆重举行祭祀陶瓷祖师赵慨活动。在万民欢腾之际,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景德镇,见此热闹非凡的场面,心中甚为喜悦,和几位随从官员边走边谈。一位贴身太监说:“景德镇这条街号称江西赣北第一街,街上名店很多,种德堂、公和第一圃,还有专营特色小吃‘清汤泡糕’的景春馆。”那位太监详详细细地向乾隆禀告他前几天亲自品尝“清汤泡糕”的滋味,不觉走到前街老弄口这家小餐馆的门前。太监指着门前那块“景春馆”旧招牌说:“就是这家小店。可否入内看看?”乾隆点点头随着太监入店。这家小店,店面狭小并不起眼,然而进入店中,内堂却十分宽敞,环境优雅舒适,“高朋满座”四个大字屏风悬挂其间,使人有一种舒适清心之感。店主热情服务周到。片刻,便恭恭敬敬地端上两碗“清汤泡糕”。乾隆一尝,这民间口味果然不错,甜而不腻,香鲜可口,连吃了两碗。吃后,并请师傅前来询问“清汤泡糕”的制作和烹调技巧,师傅对答如流。乾隆听后十分高兴,喜形于色。这家店主见来客气度不凡,和蔼可亲,便冒昧请其为小店书写一块招牌。正逢乾隆兴致很浓,他当即应允。随后店主取来文房四宝,乾隆提笔挥毫书写了“景春馆”三个大字。
  过了几天。这家店主得知这块招牌是乾隆皇帝御笔亲书,喜出望外。他随之将店面粉刷一新,张灯挂彩,鸣放鞭炮,悬挂御笔亲书“景春馆”招牌。顿时,这家小餐馆名声大振,四方来客盈门,生意十分兴隆。“清汤泡糕”远近闻名。“景春馆”的清汤泡糕传统小吃,从乾隆年间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这家餐馆,清代是一位外地人开的。民国初年由浮梁一位姓项的接替。据杨瑞开老先生亲目所睹,这块御笔亲书的“景春馆”招牌,1936年扩建街道时,仍高悬在此。那时,杨老先生与“景春馆”店主的后裔项振东,同在这家小店附近公馆岭宏道小学教书,他常去“景春馆”品尝小吃。此店经营“清汤泡糕”传统小吃一直延续到“文革”前才停业。笔者祈盼着景德镇能早日恢复几百年前乾隆皇帝赏识的“清汤泡糕”传统小吃,盼望着有志之士在景德镇老街创办一家今日的“景春馆”。
  (瑞水清)
  岳飞题联暘府寺
  看见这个标题,读者一定奇怪,出生在相州(今属河南)汤阴的南宋名将岳飞,怎么和千山万水之隔的景德镇一个小小的古寺庙扯在一起了。不错,笔者据有关史料记载考证,正是这个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岳飞,和暘府寺确有一份笔墨文缘,传为千古佳话。
  岳飞青少年时代,正是北宋末年战乱时,他在家乡投笔从戎。南宋王朝建立后,金兵屡犯中原,他在老将军宗泽麾下,建立了一支抗击金兵骁勇善战的岳家军,屡打胜仗。但南宋王朝不思抵抗,南迁临安(今杭州),偏安一隅。建炎三年,金兵渡江南进,岳飞移军广德、宜兴,坚持抵抗。次年,金兵在岳飞和南方军民抵抗下,被逼北撤,岳飞攻击金军后队,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在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平定了鄱阳湖一带的盗匪之乱,屡建战功,宋高宗奖“精忠岳飞”锦旗一面。这年秋,岳飞兵驻江州(今九江),奉宋高宗诏带兵取水路进京,经湖口入鄱阳湖东入昌江,溯江而上至景德镇。因上游滩多水浅,须换船前行。岳飞不想惊动镇人,趁夜色将船泊在肇阳石壁(今观音阁)下,令军士从速办理换船楫之事。次日,岳飞趁闲隙饱览这里的山水风光,望见对岸有一高山凭临昌江,孤峰峭立,便被吸引。经打听,得知西岸高山名暘府山,山中有寺。岳飞在岳云等护卫下驾舟上对岸,沿山径攀登而上,只见林木森森,溪水潺潺,绕过一山梁,在绿阴深处,才看见一座绿瓦红墙的寺庙,上书暘府寺。
  岳飞等进入寺内,想不到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老认识自己,并双手合掌致失迎之歉礼。经交谈,才知道此长老法号朗日,昔日曾供职宗泽大人处。宗泽大人不满奸党,忧愤成疾病故后,朗日想到自身报国无力,看破红尘,到此削发出家念佛。岳飞山中遇故人,更生敬意,促膝谈心,甚为融洽。朗日邀请岳飞趁换舟之便,在寺内留住数日,观观山景,以解戎马之累,岳飞欣然应允。
  在愉快的交谈中,岳飞问及“暘府”二字之来由,朗日恭答道:“此庙坐落的山是景德镇西北层峦的高峰,相传为禹皇炼丹之地,禹皇别号‘暘府真君’,故以‘暘府’二字冠其山、寺之名。”岳飞叫了点甜酱。朗日接着说:“寺庙兴建在北宋初年,庙坐落在山的东麓,这里山势萦回,上有高峰,下临江水,地暖融和,冬无积雪,物皆早熟,山峭河窄,林木繁茂,水烟深处,曲径通幽,是观林听涛的胜地。‘暘府雪晴’就是景德镇八景之一,将军既来此,不妨一观如何?”
  在朗日的介绍和带领下,岳飞一行先参观了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然后登山观景,面对秀丽山川赞叹不已。入夜,正值中秋皓月当空,他又登上临江山峦,望着澄碧江水,在皎月映照下波光粼粼,远听松涛阵阵,近看清泉汩汩,如此美景,身心为之陶醉,不觉触景生情,想到自己戎马倥偬,精忠报国,文韬武略,壮志未酬,思绪万千,夜不成寐。第三天临走时,他应禅师朗日之请,就挥笔濡墨题了一副联词:“机关不露云垂地;心镜无瑕月在天。”此楹联金声玉振,光彩夺目,对仗工整,意境深邃。
  就在岳飞游暘府题楹联的次年,他率兵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后驻兵鄂州(湖北武昌),派人渡江联络太行义军,屡次建议大军北进;又次年,在郾城大败金兵,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这一副楹联,在当时不正是这位极忠诚而又富有谋略的英雄的自我写照吗!要不是奸臣秦桧和只要皇位不要百姓的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位名将加害致死,岂不真是要“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若果如是,历史就要改写了。
  然而,人虽已去,数百年来,这副由朗日制成黑底金字的楹联高挂寺前,使寒寺生辉。多少文人墨客,慕名来游,并在寺内吟诗题对,留下许多墨宝。其中蓝馥一诗云:“同云在暘府,旭日散朝晖。草径著黄落,山房显翠微。危峰开玉树,古佛映金衣。僧作寒江望,喧中踏雪归。”将暘府景色描绘得非常生动贴切。
  岳飞父子被害不久,绍兴十二年(1142年)暘府寺已毁,只剩下“佛古封尘留偈语,僧贫趁日补袈裟”的情景。这时有僧人绍溪以募化在旧址南侧建起一座小寺,仍名“暘府寺”,寺后有清泉一泓,求神汲圣水者不断。清末,小寺又毁,又有人在南山麓建一座更小的寺庙。直到1982年8月,暘府寺才修缮扩建一新,并隆重举办了庙会。从此,暘府寺又诵起了梵文经,佛门又迎来了远近香客,寺门前又高挂起了岳飞题书的楹联,成为对外开放的省重点寺庙之一。
  (津津)
  莲花塘畔话佛印
  说起佛印,对这位博学多才的高僧,心里就不由产生一种崇敬之情。历史上能让皇帝请上金鸾宝殿开坛讲佛学的高僧,除曾去印度取经的玄奘,可能就是佛印获此殊荣了。佛印是宋代江西饶州府浮梁人。他是怎样出家?何以博学多才?怎得法号“佛印”?怎能与苏轼交厚?怎能与莲花塘相联?现在,就让笔者来讲讲佛印的故事,让读者了解一点个中缘由吧。天生佛性
  佛印原名林了元,出身浮梁县城(今景德镇旧城)北边昌江之滨一个书香门第。他从小天资颖悟,三岁就能够背诵诗词一千多首,乡里把他当神童。在那种年代,本应是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怎么出家当了和尚呢?说来奇怪,离佛印家不远处有一个小庙,佛印从小就对小庙、对身披袈裟的和尚产生兴趣,尤其喜欢听和尚闭目念经,有时大半天不愿离去。小庙住持与林家相厚,见这个小孩从小就是天生佛性,就向他讲解佛经,满足他的好奇心。天长日久,佛印对佛学渐渐入了迷,长大以后,就有了出家的念头。他想到入寺当和尚,环境幽静,可以埋头钻研学问,攻读经文,死后又可升入无量佛界,主意一定,就不动摇。父母先是反对,见儿子这么坚决,又怕出意外,只好让步,就这样削发入了佛门。门前横木
  佛印是在村里的小庙出家,住持见这个孩子悟性过人,为不影响他的前程,割爱介绍他到县城的宝积寺去修禅,以便更好地研究佛学。佛印初到宝积寺时,长老见他年纪轻轻,没放在心上,就让他干些扫院打柴的粗活,不教他经文。时间一长,佛印就沉不住气了。一天,他砍来一棵大杂树横放在庙门内,弄得师兄们和过客进入庙门很不便,受到长老训斥。这时佛印才不慌不忙地向长老施了一个礼,说道:“长老,请息怒,我把树木横在门内,并非存心捣乱,实有谒喻。”长老这时眯起了双眼,喜悦地说:“门内横木,暗示了一个‘闲’字,你每天扫院打柴,怎么闲了?’’佛印敬答道:“弟子来此许久,却未读一本经书,实在闲得过分。”长老心里明白了佛印胸有大志,非等闲之辈,态度有所转变。从此佛印有了较多时间,潜心钻研经文。
  毕竟宝积寺不是知名大刹,藏经不多,佛印感到非久留之地,决心出走遍访名山大刹。行前,他亲自在庙内种了两棵柏树,当着众师兄发誓说:“两柏相交,我当重来,否则,我将云游四方,再不回归故里。”初交苏轼
  佛印离开了宝积寺以后,先后游历了庐山、袁州(今江西宜春)、润州(今江苏镇江)等地的名刹,拜访了许多高僧长老,博览六经,佛学大进,法度宏扬,一时名声大振,国内皆知。自此他结交了不少前来与他谈经论道的文人学士,其中有苏轼、黄庭坚。苏轼是宋代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家,又精通禅学,一生在各处宦游,走遍名山大川,自然要寻访寺庙,结交得道高僧了。苏轼在庐山与佛印初次见面,问及禅机法度,佛印与他侃侃而谈,真是“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苏轼深深佩服佛印的佛理知识和才华,佛印也羡佩苏轼的博学多才,两人都有一见如故之感。
  两人初次见面,都觉相见恨晚,后来自然过从甚密,也就有不少趣闻逸事,传为千古佳话了。有一天苏轼到佛印修禅庙房拜访,一踏进庙门就闻到一阵烹肉的香味扑鼻而来,心里一惊:莫非这佛印是个吃肉的和尚吗?原来佛印不但精通佛学,还是个素食烹调专家,这天他正在用文火焖烧一种以山芋和豆皮合成再加香料的“素肉”。苏轼揭开锅盖一看,黑油油的,方正正的,果然像肉,他惊笑道:“好个吃肉的和尚!”佛印也不答话,只叫他尝尝。苏轼用筷子夹起一块一尝,似肉非肉,味道有说不出的鲜美,忙问用什么烧的,佛印这才告知“素肉”的用料。苏轼又问这道菜的名称,佛印打趣说:“东坡肉。”苏轼的别名叫苏东坡。苏轼原想取笑佛印,却不料反被佛印占了便宜,他打了几个哈哈后说:“好啊!既然是我的肉,那就让我自己吃自己吧!”说着就端起锅大快朵颐起来,两个人都哈哈笑做一团了。以后,苏轼参照以文火细焖的方法,真的烹饪出了鲜香可口的“东坡肉”。
  另有一次,佛印到苏轼住处品饮香茗,纵论佛法,谈笑风生。恰好在里屋的苏小妹(苏轼妹妹,亦有文才)听得真切。她早闻佛印大名,这次倒想试试他的应对能力,她想了一个上联,叫侍女拿到堂前,让佛印对下联。佛印接过一看,上面写的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他心想这联出得不凡,从内容看,在嘲讽我;再从文字看,又是个难对的拆字联。佛印毕竟是个才华横溢的和尚,沉思片刻,即口占出下联:“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这联不仅对得工整,文字上天衣无缝,而且内容针锋相对。苏轼大为叹服,从此,苏小妹对佛印不敢放肆,敬佩有加。荣归故里
  佛印四处云游,传学讲经。一次,来到了京都汴梁城(今开封),皇帝神宗知道后,专门下了诏书,宣他入宫讲经。佛印满腹经纶,讲起佛经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答如流,文武百官交口称赞,宋神宗也十分赏识,御赐“佛印”法号。
  佛印在外多年,佛学有成,对生养自己的家乡,常萌发思念之情,但每当想起离别宝积寺时发的誓,只好把返乡的念头撂在一边。说来也巧,就在佛印对家乡梦绕魂牵之时,他的师兄弟从家乡来信,说长老已圆寂,宝积寺的两棵柏树,枝繁叶茂,枝叶相交,嘱他实践自己的誓愿。佛印读完来信,喜出望外。起程前,他热情邀请已成莫逆之交的苏轼、黄庭坚同游浮梁。苏、黄二人早闻浮梁物产丰富,香茶远销,所产陶瓷举世无双,而且境内风光旖旎,山水之胜甲饶州,便欣然允诺。
  佛印荣归故里,又请来了两位大学士,一时轰动了乡里镇上,三人下榻的宝积寺,也因之增辉。后人曾在寺后建“三贤堂”。三人畅游浮梁,泛舟昌江,笔墨文采,趣言乐事,传为千古美谈。这里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记述,单就莲花塘又叫佛印湖谈点缘由佳话。
  景德镇的莲花塘,原名佛印湖,相传是九百年前苏东坡取的名字。那年苏轼送大儿子苏迈到德兴赴任,路过浮梁,拜访佛印,两人同游莲花塘。那时塘的西北有座东山寺,寺外山高林密,景色清幽,自然要吟诗作对,不必细说。他们在山边看到一处窑房,正在烧瓷,苏轼觉得新鲜,即兴道:“柴里火红灰似雪”,佛印即巧语以对:“土黄瓷白色如银”,这确实说出了窑火出美瓷的情景。他俩在东山寺内受到长老热情接待。茶饭毕,长老捧出文房四宝,索墨留名。佛印会意,上前挥毫写上一句:“今日巧赐东坡寺”(把“东山”改为“东坡”),苏东坡即写下一纸条幅:“他日风传佛印湖”。从此人们把莲花塘改叫佛印湖,流传八百多年。据说,解放前,人们还在修塘时挖出一块褐色石碑,上面刻有“佛印湖”三个字。如今,莲花塘灯华叶茂,景色更美,“佛印湖”三个石刻大红字,正向游人昭示着这一切呢!
  (文淑根据亚合《佛印和尚的传说》改编。)
  三闾庙前忆屈原
  若是提到庙宇禅院或者庵堂寺观,总离不开释教佛祖、道教诸神。而景德镇的三闾庙所供奉的,却非神非佛,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三闾庙,位于景德镇暘府山以南,昌水西畔。相传其庙始建于唐。由于其庙名声卓著,附近的一条明清古街,亦因三闾庙而得名。
  屈原,战国楚人(今湖北秭归县),与楚王同姓,属于贵族阶层。“三闾大夫”是他的官讳,系历史上战国时期的楚国士大夫。有史以来,祭祀他的庙宇虽多,但除荆楚之地外,别的地方却不多见。然而,我们景德镇地区为什么建有一座三闾庙,并为当地百姓长期敬仰?个中的情由,自有渊源。
  对此,民间流传着几种说法:一是景德镇古时地处吴头楚尾,故镇上人,尤其是读书人,由衷地把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古代最富浪漫情怀的文学巨匠视为乡里乡亲。二是屈原的爱国情操和文学成就,并非仅仅属于楚国,而为中华民族所共仰。所以,对于“三闾大夫”屈原的憧憬,历来就无地域之分。景德镇乃中华历史文化名城,百姓们自觉地敬仰屈原的文气、豪气和爱国情操,自然顺理成章。“离骚著罢每高歌,不跳昌江跳汨罗”,可见景德镇的人文历史,向来就把“三闾大夫”当成了自己人。
  还有一种说法:屈原与景德镇,或许真有那么点不寻常的关联。说来与他的特殊经历有关。屈原所处时代,正是楚国由强盛转弱的时期。当时的“战国七雄”中,楚国的版图最大,而秦国的实力最强。秦国对于楚国,一向虎视眈眈。当时楚国内外所存在的尖锐矛盾是,国内表现为改革与保守的斗争;外交上则表现为“联秦”与“抗秦”的斗争。屈原的政治主张,自然是“改革”、“抗秦”。因此也就遭到了保守卖国势力代表人物上官大夫的攻击与迫害。由于昏庸的楚怀王听信谗言,以致国家日见衰败,屈原屡屡遭贬,最后连楚怀王自身也为强秦所俘。此时的屈原,便怀着一腔悲愤,向南方蛮荒之地开始了流浪生涯。
  战国时期的景德镇,只不过是个昌水之滨的名曰“新平村”的蛮荒之地。相传屈原曾经一路流浪到过这里,在昌水之西,结庐于江畔山坡之上,或许就是后来三闾庙的旧址。他一度夜宿草庐,日步江滨,常与渔人为伴。有一渔夫见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便心存疑虑地问道:“您就是三闾大夫么?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屈原答曰:“世道混浊,一言难尽。”据说,屈原的名著《涉江》,就是在流浪的生活中写成的。屈大夫在南方流浪过不少时间,历经许多陌生而荒凉的所在,沿途百姓久闻“三闾大夫”之名,对他十分尊重与同情。在六十二岁那年,他终于到达湖南汨罗江边。每天疲于奔命,太累了。面对大地的荒芜、百姓的贫困,听着江水湍流的悲号,他强烈地感到生命的绝望与前途的终止。此时的屈原没有犹豫,没有悲伤,奋身向前,跳入滚滚江流。呜咽的逝波,淹没了一个巨人的身影,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屈原,在汨罗江结束了他伟大而悲愤的一生,景德镇人眼前的昌江,也成了悲哀的汨罗了,故而有此“离骚著罢每高歌,不跳昌江跳汨罗”之叹。碧波湍流的昌江,从此留下了“三闾大夫”的永恒记忆。屈原死后,相传后人便在昌水之西,也就是“三闾大夫”结庐之所筑庙祭祀,名曰“三闾庙”,其时难以考证,但连年香火不断。
  《幼学琼林》上说:“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既是我国传统的端阳节,也是大诗人屈原的忌日。每年的这一天,昌江两岸的人们,尤其是三闾庙人,便在昌江河上举行龙舟大赛,并以竹叶、糯米裹成粽子及“三牲”供品,投入江水,祭祀屈原在天之灵。
  昔日的“三闾庙”如何,鄙人不曾见过。但20世纪60年代,由友人充当向导去过一次当年的三闾庙。记得由里市渡过河,沿昌江西上不到百武。由一依山傍水的斜坡之上入一小院,但见一栋三间木屋面江而立,门楣之上写有“三闾庙”三个遒劲的大字。入门正面香几之上供着“楚三间大夫屈原之位”木牌位。经过一番焚香化纸,虔心礼拜,了却了我一向崇敬诗魂的心愿。
  这位充当向导的友人长我三十多岁,是我的忘年诗友。他自幼饱读诗书,满腹“学而子曰”,素以屈原的信徒自命,经常出入于三闾庙,与庙祝的友情甚笃。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他熟读如流。对于诗中的比兴手法、艺术想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理解得头头是道,令我深受感染。在他的影响之下,我亦附庸风雅,作过一首吊唁屈原的绝句。现抄录于此,以作行文的尾声:“楚尾吴头一水过,离骚国殇感蹉跎。后人凭吊诗魂庙,且把昌江当汨罗。”
  (楚民)
  吕蒙屯兵吕蒙渡
  在景德镇西郊瓷都大道的尽头,吕蒙大桥北岸,有个吕蒙村,景德镇人都叫吕蒙港下。这是凰岗而上鹅颈滩而下的一段昌江深水区域。再下去十多华里江面开阔,中间有个美丽的小岛,树木繁茂,水鸟飞鸣。这个村是一个小渔村,却冠名“吕蒙村”。这和三国时期大将吕蒙有什么渊源关系呢?说起来,可有一段动听的故事。吕蒙字子明,出生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他家境贫寒,自幼天资颖悟,能武能文,青少年时投靠孙策部将邓当属下,得邓赏识。邓卒后即带领其部属,以后跟随孙权攻城略地,屡立战功,受到了孙权的器重,任为横野中郎将,受都督大元帅周瑜节制。他深深佩服周瑜之才,又接受孙权的教谕,刻苦攻读史书兵法,不懈充实自己。斯时正是东吴励精图治养精蓄锐阶段,周瑜驻守鄱阳湖,常在浔阳江头甘棠湖上操练水兵,并命吕蒙率兵过鄱阳湖到昌江中下游昌南镇(今景德镇)驻守。吕蒙熟知江南水域分布情况,知道这条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县,徐徐经浮梁入鄱阳湖再进入长江,上控皖浙,下达赣湘,是吴头楚尾的战略要地。他溯江而上到达了昌南地带后,就选择了这个下倚太阳岛、上溯鹅颈滩的小渔村安营扎寨,借深水域和东岸松林的开阔地,操练水陆两用人马。
  经年累月,这支驻军刻苦练兵,军纪严明,从不扰民滋事,深得百姓拥戴。百姓对带兵的吕蒙将军,更是敬重有加,经常送河产味道鲜美的鱼虾来慰劳官兵。吕将军也以保卫一方安居乐业,不受匪盗侵扰来回报。
  吕蒙在练兵之余,还坚持在营中秉烛夜读兵书,心领神会,烂熟于心。有时他掩卷走出帐外,在月色星光之中,看见昌江水波粼粼,生产陶瓷的昌南城隐约可见,想到吴天楚地富饶美丽如斯,不禁心潮澎湃,热血男儿,也更韬略在胸了。
  一日,吕蒙在帐营前,忽听见耳边马蹄嗒嗒,又见远处尘土飞扬,一个传令兵骑着一匹黑色骏马沿江振鬃飞驰而来。通过传令兵禀报,得知曹操觊俞见汉室,想独霸天下,兴兵八十三万大举南下,意欲取蜀吞吴。东吴接受诸葛亮联合抗曹之谋,命周瑜及属部兵马全部进驻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三国时为吴军事重镇),共商破曹大计。吕蒙听命拔寨急往。在周瑜和孔明的策划下,吕蒙随周瑜、程普大破曹兵于赤壁,取得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辉煌的胜利。赤壁之战后,刘备相继平定了汉中,其势大增。他为攻打西川,特向东吴借得荆州。荆州是东吴从刘表手里占领过来的兵家必争的咽喉之地。刘备从荆州攻打西川后,东吴欲讨还荆州,西蜀却失约拒绝,孙权非常气愤。当时西蜀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定天下鼎足三分之势,特嘱关羽扼守荆州,孙权更是怒上加怒。这时周瑜已卒,就将夺还荆州的重任交给吕蒙,并拜吕蒙为大都督,总领江东各路人马。吕蒙不负重托,献计与曹结盟,共图荆州,并设计引出了关羽突击襄阳、樊城。荆州空虚,吕蒙趁机急催八十条轻舟,载着扮成商人模样的士兵直驶荆州地带。半夜里一声炮响,神速捣毁了沿岸数十座烽火台,蜀军失去了报警装备,吕蒙大军漫江而来,一举夺回了荆州,同时劝降了公安城的守将。吕蒙又优惠荆州士兵家属,安民赏军,使攻打襄阳的士兵无心恋战,纷纷逃回荆州。关羽首尾不能相顾,只好向襄江撤退,败走麦城。
  吕蒙此役,打败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威名盖世的关羽,名声大振。消息传到昌江之滨的小渔村,这本属吴楚之地的村民奔走相告,欣喜之余,就将小渔村港下命名为吕蒙港下,小渔村也命名为吕蒙村,一直延续至今。
  (津津)
  颜公结社聚云门
  马鞍山和云门公园,分别是瓷都景德镇市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山体和公园的名称。
  马鞍山坐落在城区的东面,位于通站路与解放路交叉的西南侧,与景德镇火车站东西呼应,占地面积八点六顷,海拔九十三点三米,为市中心的制高点。
  马鞍山麓,有白石林古社稷坛。据遗留下来的碑文记载,为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年)营田都尉曲盥垦田时所建。碑文中提及“江南东路”的话。陈时还没有这一名称,到宋代浮梁才属江南东路,因此碑文中的年代存在问题。碑文详细记载曲盥率领部属驻扎新平镇,前后开垦两年,垦田二万六千亩。朝廷下令,免除五年的征科,因此立社稷坛奉祀先农,祈求“年谷顺成”。这是景德镇在南朝时开垦土地的重要史实。这一古社稷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旧志载:山上原有兀然亭,与昌江边兀然亭遥相呼应,但皆久废。唐代此山东麓有云门教院。据云门碑记,唐代颜真卿作郡守时曾来此游览,并在此结过诗社,留过不少文人墨迹。
  颜真卿(708—784年),唐代大书法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因受杨国忠排挤,黜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后,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颜真卿曾于唐德宗建中年间以饶州(今江西鄱阳)刺史身份视察新平(今江西浮梁)。据清代陶瓷史家吴极所撰《昌南历记》中载:唐陆士修,官太子宾客,与颜鲁公友善,游新平,同游者有张荐、崔万等,同上云门教院数日,中宵茗饮,作《五言月夜啜茶联句》,诗载《全唐诗》卷七八八中颜真卿名下,曾刻碑于景德镇云门教院。颜真卿联句云:“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意思是说在皎洁的月光下饮茶品茗,令人心境澄澈,脱俗超然。陆士修联句:“素瓷传静夜,芳气满庭轩。”意思是静静的月夜,白瓷杯中缕缕茶香飘满堂下台前。此为结句,从侧面赞颂了颜真卿的品格高洁及此次友人聚会的雅趣,同时还为景德镇在唐代即可生产精美的“素瓷”提供了历史佐证。
  景德镇置镇后,马鞍山四周窑场大发展。因此山土质坚实耐火,宋以来一直作为窑场制匣钵取土之处。清代以马鞍山为景德镇之龙脉为由,禁止取土,但马鞍山仍为匣钵制作之地。
  1930年,红军攻克景德镇时,曾在此设立参军报名处。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保护和美化城市环境,移取土制匣于他处,但窑具厂(匣钵厂)仍设置于此。直到1980年开始将马鞍山辟建公园,占地一百二十九亩。经过逐年整修,后易名为云门公园。
  建成后的云门公园遍植苍松翠竹,景色优美,四季常青,景点别致,错落有序。东门拾级而上,曲径通幽,西门驶车,直达天池,登上山顶可俯瞰市区,远眺巍巍南山、滔滔昌水,山清水秀,十分壮观。
  (山水)
  康达再兴龙珠阁
  千年古镇话沧桑
  珠山,被誉为景德镇的标志,是千年古镇的别称。
  龙珠阁,位于景德镇城区珠山。古代的珠山,气势巍峨,高数十仞,绵亘数里,风光旖旎。登山顶可以俯视四境,自古以来,被列为景德镇的著名风景区。明清两代在此建御窑厂后,又成为祖国的陶瓷圣地。
  珠山得名唐代,因地绕五龙,为珠山。相传秦时,番君吴芮登此,谓立马山。吴芮生于浮梁,曾为鄱阳县令,故为番君。后归汉,为衡山王、长沙王,立马山名称是因吴芮而起。据史书载:元末称蟠龙山,明代曾一度易名为纛山,后又复称珠山,一直相沿至今。
  珠山为历代官府所重视。每个朝代均在珠山顶上建有亭、阁等建筑物。唐代置聚珠亭。宋代称为“中立亭”。明代天顺年间建有朝天阁,成化年间在朝天阁的基础上修建为冰立堂。到明代万历初年太监潘相建环翠亭。清代仍称“环翠亭”。清雍正、乾隆年间,唐英到景德镇督陶,曾重修书碑,先后题珠山诗八首。此时环翠亭边,绿树成阴,红花相映,故其咏诗有“环翠孤亭老桂花”、“珠山开遍小桃花”之句。到嘉庆年间渐次荒秃,道幕吴鲸波发起新葺门槛,遂将唐英所置文昌像移至亭中祭祀。民国初珠山上有一座年久失修的亭阁,匾额上题“文昌阁”。阁内有站立的魁星塑像,市民称它为“魁星阁”。阁后有一座六角亭,背山而立,亭上端匾额题有“环翠亭”三字,但此时亭阁已是残垣断碑,显得荒凉。
  珠山,自唐以来,各个朝代都建有不少亭阁,但都不叫龙珠阁。而龙珠阁之名始于何时?何人主持建造?据1984年景德镇市地名办公室关于珠山龙珠阁地名的稽考:龙珠阁始于民国14年(1925年),是由一位名叫康达的民族实业家倡议而主持建造的。
  康达(1877—1946年),字特璋,安徽祁门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拔贡,授内阁中书。因参与戊戌变法,谪往江西景德镇监制御瓷。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后被驱逐回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助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与吴简延等筹建浮梁景德镇总商会并任会长。宣统二年(1910年)在珠山主持创办江西省瓷业公司及波阳中国窑业学校,试验甩机器制瓷。辛亥革命后,参加光复九江之役,任饶州知府兼节制赣北各属巡防事宜。1912年为南方代表团成员,参加上海“南北议和”谈判并参加讨袁战争,后历任北洋政府交通顾问,甘肃省政府谘议、国务谘议,安徽省名誉顾问等。
  康达两次来景德镇,第一次是以皇家官员身份来珠山御窑厂监制御器,达数年之久。他对瓷业十分熟悉,对景德镇产生了感情。第二次来景德镇寓居,接管御器厂,主持创办江西瓷业公司。这时,瓷业公司设在珠山。康达两次来景德镇,对他熟悉的珠山一草一木产生了感情。珠山古代遗存的亭阁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堪入目。当时康达任官商会办的江西瓷业公司经理,他毅然向公司的全体员工和景德镇商会同人提出在珠山修阁的倡议,并表示自己拿出一部分资金,不足部分请求同人“乐助”。他的倡议,立即得到了大家响应和支持。很快筹集了资金,终于在民国11年(1922年)动工兴建。
  关于这座楼阁建造的规模、形式,经过反复商议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至于这座楼阁的名称却一时定不下来。直到破土动工时,一天,在基建工地的地底下挖掘出一个直径盈尺的祭红圆珠,引起轰动,众人争睹,纷纷议论。有人认为这一红色圆珠是神珠;也有人说,这是天赐之珠,是国宝,是一颗宝珠。鉴于唐代珠山之名,源于地绕五龙,大家一致同意将此阁定名为“龙珠阁”,并建议将此天赐之珠——祭红圆珠镶嵌在大门上方。
  这座楼阁,占地七百平方米,整座楼阁为砖木结构,共三层,仿古刹形式建造。阁的周围为高墙,中间一个大天井。底层分前后两个佛堂,二层与底层相似。第二层建一间十平方米亭子式阁楼,东、南、西三面开窗。阁楼顶飞檐翘角,伸向半空,庄严肃穆,登阁楼可以远眺全镇。阁的大门及内殿直柱均用朱漆涂抹,门的上方横额嵌上四块二尺见方的瓷板,青釉书写“韫玉怀珠”四个大字。进门左边是晨钟,右边是暮鼓。前殿神龛中供奉一尊白玉瓷坐莲观音神像。二楼供奉孔子、释迦牟尼、老子三尊泥塑全身像。
  这座阁楼,按其阁名近乎名胜风景阁楼,在建造形式上把阁楼的制高点三层作为游人观光处和文人墨客吟诗作画地。这层阁楼,按其外表建造形式和阁内供奉神像,又俨似佛之地。但其供奉神像,把儒、释、道三者混在一起,而又是一个提倡信仰自由的寺观。
  康达是江南才子文人雅士,其夫人邓传宜女士随康达革命并具有维新思想。康达夫人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对佛学造诣很深。龙珠阁建成后,康达经常邀集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
  革命精神,维新头脑
  英雄肝胆,菩萨心肠
  这副为康达七十大寿祝寿的楹联,就是康达和友人一起在龙珠阁撰写而成的。
  康达夫人,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常与同道好友赴观音阁、禅师庵等寺庙虔诚朝拜。
  龙珠阁建成后,康达夫妇以龙珠阁主人姿态迎接南来北往的高贵游客。由于康达夫妇热情好客,龙珠阁建成开放后,曾吸引不少游客,有市民们前来观景的,有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画的,有善男信女前来求神拜佛的,各个阶层的人士都有,络绎不绝,因而,曾带来龙珠阁一时兴盛。
  今日,矗立在珠山红楹黄瓦、金碧辉煌的五层高阁,是1990年复建的龙珠阁。这座楼阁的复建颇具匠心,从外表上看,是集珠山历代亭阁于一体的楼阁,建筑形式具有明代建筑风格。阁名是珠山集历代亭阁于一身而标名的,如正门匾额是“龙珠阁”,左右两边各楼层分别用的匾额是“聚珠亭”、“朝天阁”、“环翠亭”、“文昌阁”等。龙珠阁现已成为瓷都景德镇国宝展览馆,不定期地展出各个朝代的名瓷、古瓷供中外游人考察欣赏。
  (山水瑞开)
  广东“水客”造名园逸闻琐记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景德镇西瓜洲畔,有一座名园胜景——太白园,曾经誉满瓷都。谁都没想到这个建园者是一个普通的广东“水客”(采购员),名叫李子衡,广东顺德人,常驻镇上的广东会馆,人称“广东小老李”。此人本不富裕,凭着他头脑机灵,会抢摊头。他替老板采购镇上各种名瓷,藏在打包的瓷雕和花瓶中,装带私货日用瓷运往广东,从中获利,积少成多,慢慢由此发家。民国16年(1927年),他在镇上开了个瓷行,牌号“公和安”。在大码头浪迹过的人就会摆谱,他在富商上弄建了一座小洋楼,屋后又辟了一个小花园,自称“小桃源”,吸引了不少商贾的眼球。可他并不满足,嫌花园太小,想造个大的显示他的殷富。
  有一天,“小老李”路过西瓜洲,看中了这河岸上一大片空荒地,很想用廉价购到手。事有凑巧,他的一位侄女因看病结识了这里一个著名中医唐云卿。唐是当时小港嘴的名人。在侄女引荐下两人成了朋友。“小老李”有意谈起了建园想法,得到唐云卿的大力支持,竟以低廉的价格购得了近二百亩的荒滩地。“小老李”脑子又转开了,有这么大一块地,怎能小打小闹?搞个大型综合园,岂不一本万利!在他那七窍玲珑般的心里,立即勾画出了一幅热闹的大花园蓝图。可是偌大的工程,至少也得七八万白花花的银元,自己资本盘底不到五万,剩下的钱哪里凑?借!他自问自答,好在有“公和安这块招牌,找镇上的富户借去!
  镇上最大的富户是谁?不用说,“小老李”早知道就数那二十年来吃瓷器饭,号称“三尊大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的大户,只能从这些以财排名的“财神爷”中去借。小老李想得倒不错,就说这“三尊大佛”之首的余英泾吧,有关这个
  “财神爷”的趣闻就很多。有人说,他的钱全部存入钱庄,如果取出来,钱庄就得关门,“余财神跺三脚,全镇就会摇三摇”;说他的财势盖江西,这当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他拥有大小窑厂、坯房、瓷行五十余处,是镇上首富不假。他早年随祖父到镇上学艺从针匙(汤瓢)做起,靠他头脑聪明,勤奋好学,又善于理财,慢慢发起来了。他虽家财万贯,竟然是两件长衫穿一世,木板旧房度一生的“土老帽”。晚上别人点煤油灯,他点菜油灯还只用一根灯芯,客人来了才点两根,客人走了又拔掉一根。他这么节衣缩食,却乐善好施,兴教办学,修桥补路,慷慨解囊,从不吝啬。这个“小老李”,首先想向余英泾借款,可又不了解这个土财神的脾性,闹出了笑话。一天,“小老李”乘一顶朱篷大轿,照着人家提供的地址,七弯八拐,找到了抚州弄二十八号余府上,发现竟是一个破旧不堪的民间瓦房。他以为走错了门,细
  问之下又没错。恰好这天余英泾在家,便衣短衫,腰间还扎着一条蓝布手巾,正忙着干瓷器活,加上身高体胖,溜光的头皮上还直冒汗,活脱脱一个干粗活的长工模样。一身阔衫的“小老李”进门随口问这汉子:“伙计,余大老板在家吗?”余用满口都昌腔回答:“这屋里没有么得大老板,只有一个叫余英泾的伙计。”机灵的“小老李”一听这口气不对,莫非大老板就在眼前?他忙换过语气说:“看您衣着似济公,容颜似如来,定是得道非凡的余老先生。在下广东李子衡,别号‘小老李’,特来拜访。”余笑笑说:“‘小老李’,大名号,会哇事,到破屋来找余某,有么得买卖想做?”“小老李”忙将造园及借款之事说了一遍,一向不愿锦上添花又讨厌这种势利眼的余英泾,自然是婉言谢绝了借贷。“小老李”就是“小老李”,碰了个软钉子出来并没有泄气,他接受以貌取人的教训,通过打通人际关系,好不容易向“四大金刚”之首的冯成就,以及怡和昌钱庄、广东同乡会、广东亲戚等诸多方面的人物借贷,基本筹齐了建园经费。
  有了资金,设计绘图紧紧跟上,特地从广州请来了庭园设计专家。不到一个月,一座集酒楼、剧场、动物园花圃、别墅于一体的综合花园蓝图设计出来了。此园取什么名,一向喜欢交结名流附庸风雅的“小老李”,想到唐代诗仙、酒仙李白,五百年前是本家,文人墨客又喜欢,于是一拍案定名为“太白园”。
  紧接着“小老李”招来数百名能工巧匠,破土动工,自己亲自监工,费时五年,耗资八万银元,终于把一座“太白园”按他的理想建成了!这园分南、北两部分。南园是主体,遍植名花异草、果树,饲养动物,是浏览中心;园中偏南,有西式别墅一幢,周围有假山、水池、楼台亭阁、绿叶朱栏。别墅是主人居住地,有铁栅隔离,周边可供游人观赏。北园是酒楼、茶坊、露天剧场等另一建筑群体。酒楼上下两层,可各摆八仙桌二十余张,供三百余人同时会宴。茶楼面对南山,可摆八仙桌三十余张。楼前空地是露天剧场,放有条凳数百条,可坐千来人看戏。酒楼、茶楼面对剧场,南北相望,东西相顾,人们在饮酒、品茶的同时又能观赏戏文,设计非常合理。
  这里有两样设施,可费了“小老李”的脑筋,说来有趣,不妨一提。前面说过主体花园中有动物园,建有猴舍、兔窝、鹿苑和飞禽脚架。花园里的名贵花草好买好运也好请花工管理,可这动物怎么弄来?别说虎狮豹价格昂贵不易饲养,不敢问津,就是打算饲养的猴、鹿、兔,到哪里购买?买到了当时无火车怎样运来?他琢磨开了,一天,终于打听到浮梁西边山里桃墅茶宝山一带产猴子,也经常出现獐鹿,兔子更多。他想到了烧瓷器窑柴大部分是从西边山里砍运来的,于是他就从刘家弄河边请来几个运窑柴农民工,以酒饭招待,请他们帮忙购买猴、鹿、兔。凑巧,这几个农民工就是茶宝山一带的农民,又是业余猎手,因山猴残害玉米,捕猴的特别多,经常捕猴卖给耍猴的。“小老李”和他们谈好价钱,很快就捕来了十几只山猴,还邀其他猎手,用吊弓和挖陷阱的办法,捕来了几个梅花鹿,还捉来了不少画眉、八哥、雉鸡和一窝窝的免子等,并且请了两个老山农来管理。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就这样把动物园办起来了。
  再说北园的酒楼,分上下两层,正面大门,酒楼与大门之间,中间一条平坦通道,夹道而立的是“八仙塑像”,这是从市面上买到的。按照“小老李”的设计,在酒楼大厅要安一道“醉酒太白”大型塑像,这塑像非请雕塑名家蔡寿元(别号“拿得稳”)来制作不可!“小老李”懂得,名家作品固然高价可以求得,但能求得艺人创作时注入自己激情的作品就更可贵了。于是有一天,他通过朋友,把蔡老请到了太白园,亲自陪同参观。他早打听到蔡老有杯中物之嗜好,参观后即以上等美酒款待。在半酣之时,他带蔡老到酒楼正厅前,详细叙述了想塑一尊“醉酒太白”雕像的想法,以使门面增辉。蔡老当时正是酒兴浓酽之际,在四面的华镜中,他看到自己半酣醉态,突然来了灵感,立即答应此塑像今日就动工。就这样,一尊头枕于酒坛上,侧卧厅中,半醉半醒,怡然自得,光彩照人的“醉酒太白”大尊塑像,十来天工夫就完成了,当时真是吸引了无数双欣赏者的眼睛。
  太白园开张之初,生意兴隆,游人和食客络绎不绝,成为当时景德镇的一个娱乐中心。但是在旧社会,经常能来消闲吃喝的毕竟是少数有钱人,加上时局动乱,对外乡人敲诈勒索的本地霸棍又多,生意很快就萧条下来。民国22年(1933年),“小老李”突然在一天带着全家老小躲债逃到广州去了,留下的债务,由法院缺席判决,以“太白园”一切设施财产,给怡和昌钱庄抵债八万银元易主。
  抗日战争爆发后,太白园由个人囊中物成为公产,九江、永修、浮梁的人都相继在此办过学校,直到解放。如今太白园已是景德镇市重点中学——二中校址,成为培养人才的教育阵地。
  文心龙改编(参考李鸿夫资料及刘贤城、杨瑞开《太白园历史》资料,载《景德镇文史资料》第四期)
  “珠山八友”月圆会
  珠山,峰峦独起伫立于景德镇市中心,四面环绕的山峰,宛如五条巨龙盘踞,秀木葱茏、亭阁拥翠的珠山突兀其中,形同“五龙抢珠”之势,故而得名,相沿至今成为瓷都的象征。这块风水宝地与历代瓷都人杰演绎出绵绵不尽的千古佳话,“珠山八友”就是其中一例。“八友”形成话背景
  钟灵宝地,瓷路芳菲。悠久灿烂的瓷都陶瓷文化,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陶瓷艺术人杰英才,彪炳史册,光照千秋。诸如唐代的制瓷名匠陶玉、霍仲初,明代仿古瓷制作专家周丹泉,薄胎高手昊十九;特别是清代康、雍、乾三朝,有特殊技艺的名师更多,其中多才多艺成绩卓越的督陶官唐英,其督造的官窑被称为“唐窑”,在景德镇陶瓷史上,可谓“奇峰峻凸,举世瞩目”,特别是陶瓷画面的装饰丰富多彩,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到清末民初,陶瓷艺术更是人才辈出,画走兽的王少维,画山水的程雪,画人物的汪晓棠,画花鸟的潘陶宇,不胜枚举。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叶,景瓷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规律和技法,在充分继承发扬前辈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出现了各具特色、风格各异的艺术家,形成了诸派汇流之势,这期间最有代表性的就数“珠山八友”诸家了。“八友”情寄月圆会
  那么,“珠山八友”是怎样形成的呢?还得从20年代初说起。当时,景德镇的陶瓷生产都是个体经营,陶瓷行业有“三老”称谓:窑里佬(烧瓷)、坯房佬(做坯)、红店佬(彩绘)。有个叫王琦的大师,就是所谓“红店佬”中的佼佼者,他画艺高超为人又正直大方,受到同行尊敬。在1922年春,他与另一位著名画师王大凡商议,发起组织了陶瓷美术研究社,参加人数三百余人,他被公推为社长。陶瓷美术研究社成立后,他们共同切磋画艺,举办书画展览,出版研究刊物,团结了不少有绘画专长的人,对景德镇瓷业发展有很大影响。可是不久,研究社被当时控制江西的军阀孙传芳部下捣毁了,但两位王先生并不罢休。到1928年形势有了好转,他俩即邀集住在附近同一条街上,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又有某一画艺专长的亲友重组艺术团体,农历八月十五日聚在文明楼(今珠山中路)开茶话会,共订每月十五集会一次,呈示各人新作品,互相切磋,交流经验,提高技艺;同时组织这一创作群体,也为高质量地满足外地瓷商订货的需要,并取名为“月圆会”,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初创当时为八人结合,故有“珠山八友”之称。珠山为景德镇象征,八友是属于景瓷艺术复兴的画家们志同道合的雅称,如同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竹林七贤”、“浔阳三隐”一样,被人们接受并传开。以后八友人员虽有增减,但人们仍称为“珠山八友”。“八友”成员说纷纭
  这“珠山八友”俱是瓷都彩绘艺坛高手。本文在谈及“八友”绘画风格之前,先还得说一段小插曲,就是“八友”成员人名之争。由于“八友”画技之精湛、品位之高雅、业绩之卓著,对推动瓷都陶瓷彩绘事业发展意义深远;由于“珠山八友”这一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内外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对“珠山八友”初创时八位成员是谁,他们的尊姓大名为何,自然会受到人们及“八友”子孙后人的关注。但遗憾的是“八友”初创时没有他们记录的文字可供参考或一纸契约式文件记载,时至今日,后人众说纷纭,引起争议。好在时间并不遥远,根据考证,终究有一个正确的说法。据主持编纂《景德镇市地名志》的汪水传老先生在他《也考“珠山八友”人名》(载1998年9月15日《景德镇日报》三版头条)一文中所载,汪老为了搞清“珠山八友”人名问题,十余年前就先后亲自拜访了十余名陶瓷美术家和“八友”的后裔。原市政府参事室主任著名陶瓷美术家张志汤的徒弟汪维培,向他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材料。汪维培说:“当时人们对‘珠山八友’有四句话:‘八枝料笔,四根烟枪,父子一对,亲家一双’,这不是一目了然了吗?”接着汪维培详细解释了这四句话的含义:“八枝料笔”是说这八个人都是红店佬出身,“四根烟枪”是指有四个有相同的嗜好,“父子一对”是指王琦和刘雨岑(刘曾拜王琦为干爹),“亲家一双”是指王大凡和毕伯涛是儿女亲家。至于四个嗜好相同的人,大家都知道邓碧珊是个大烟鬼。这番解释不仅肯定了“珠山八友”是一个八位志趣爱好相同的亲朋故旧的自由结合体,也解决了对人名争议中是否有毕伯涛、邓碧珊的质疑。而对有无何华滋的争议,汪老重点拜访了何华滋的徒弟、著名雪景画家余文襄。余老虽时年已逾八旬,但身体还很健朗,记忆力颇强。当问及他的师父是不是“珠山八友”初创时的成员时,他言词恳切地回忆了当年亲眼目睹“珠山八友”一次月圆会的情景:那次,正是在师傅何华滋家开会评画,每人带来了一张纸画,师傅画的是《寒江独钓》山水雪景,大家赞不绝口。余老还回忆起那天还忙着替王琦、王大凡等师傅买菜、买酒、买烟的情景。
  另外,从《也考》一文中得知,汪水传先生50年代在景德镇市陶瓷美术研究委员会工作,与当时还健在的“八友”成员王大凡、刘雨岑是忘年之交,他曾向王、刘问及徐仲南、田鹤仙是否属“珠山八友”成员。王、刘曾亲口认定属“八友”成员,但非初创时的“八友”成员。根据多方面的考证,“珠山八友”初创时成员,应该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何华滋、程意亭、刘雨岑、毕伯涛,而徐仲南、田鹤仙两位是随着“珠山八友”的变化发展而加入的。依据有二:一是《景德镇陶瓷史稿》作者徐文认为“珠山八友”有先后之分,初创时的“八友”成员虽然各有所长,但没有擅长松、竹、梅的画家,客户订购中堂屏风,需找画家配画,找擅长松、竹、梅的徐仲南、田鹤仙配画较多,故人们把配过画的徐、田均称为“珠山八友”。“八友”成员由于经营上的需要,也就默认了。二是“珠山八友”有“杂凑”、“满庭”的变化,王大凡的诗作中反映了这一变化发展的情况。“珠山八友”1928年创立,翌年毕伯涛去波阳奔丧,何华滋游弋浔阳;1930年邓碧珊到山东去了,八人中已去其三,后由徐仲南、田鹤仙等人相继加入,因而月复重圆,会仍常集。王大凡在1935年间,还写了这样一首感叹诗:“珠山八友半凋零,杂凑随人又满庭。道合志同原可共,无如不似旧(王)琦(汪野)亭。”“八友”妙笔意写真
  “珠山八友”的月圆会每月十五日集会一次,谈字论画,啜茗赋诗,交流心得。他们对景德镇陶瓷彩绘艺术上最大的贡献,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椒繁瓜衍,继往开来”。他们在前人研究心得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国画的画理、技法、构图、运笔、着色等丰富的精神财富,潜移默化移植到陶瓷彩绘艺术上,改变了过去陶瓷彩绘技艺上构图单一,无虚实变化,不讲究造型比例,不讲究远近透视,不讲究浓淡疏密等陈习,开创了新一代的画风和流派,在中国陶瓷绘画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们的作品,都透射出锐意开拓创新的共同亮点,又各有所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流派风格。
  首先是料笔技法上的创新。“珠山八友”之首王琦,别号“陶迷道人”,他是景德镇瓷像艺术的开拓者和写意人物画家。画学“扬州八怪”的黄慎,参悟其技法。画人物创造以写意法画衣纹,线条自由生动;用粉彩画人物脸面,富有立体感。还能用豪放笔法画花鸟虫鱼,善用西洋技法,画作光线明暗对比,富有变化,气韵生动。他以九宫格画瓷像,画风新颖,既产生柔和清新的美感,又保持形象的真实和生动,为后人的瓷像艺术开辟了道路,深得人们喜爱。1910年,浮梁县知事陈安曾题匾额送给他,上书“神乎其技”。以画人物仕女见长的王大凡号“黟山樵子”,他深悟“师承古人又不拘泥于古”的要义。他幼时家境贫寒,来景德镇学艺,以其勤奋好学感动了浙派画家汪晓棠,深得其真传;以后又接触沙山春、陈志莲等画家,努力学习领悟顾恺之、王维、荆浩等先朝大师的画论,技艺大进。他摈弃因袭、模仿、不讲画理的作风,大胆改革和创新。那时,景德镇绘瓷崇尚洋彩,用进口颜料,使用方便,易于掌握,但洋味浓重,给浅绛等传统技法很大冲击。他立意革新,创造出粗细相间、兼工带意的画法,与洋彩抗衡,称为“落地粉彩”,使浅绛画法起死回生,在1919年巴拿马国际工艺品竞赛会上获得金奖。在月圆会上,他敢于创新的精神,大大激励了艺友同行。
  还有别号“佩古斋主人”的程意亭,在颜料使用上颇具匠心,他漂研制作的颜色,在“八友”中第一。它笔下的菊花,用色秀丽、庄重、古雅,别具一格。“八友”中年龄最小的刘雨岑,创造水点花头技法堪称一绝。他先在瓷坯上打一层“玻璃底子”,再用红色点花头,然后用水冲开,烧成后,色彩鲜艳欲滴,达到宣纸上点花头的效果。他的“水点桃花”现在成为稀世珍品。
  二是作品风格的创新。在“珠山八友”中,擅长画山水的汪野亭(乐平人,别号“传芳居士”),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风格不断出新。他青年时代就学于陶艺学校时,就热爱山水画,并运用国画技法于陶瓷,力求生动自然,一改过去生硬呆板的格局。中年以后,留连于山水之间,法古人,师造化,又不拘泥于古,“搜尽奇峰打草稿”,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笔随意转,心笔如一。其作品墨迹奔放,层次分明,构图繁简有致,色调浓淡相宜。山的壮观,水的柔美,云的飘逸,树的秀色,尽出笔端。画风格调高雅,意境浑生,气韵生动,给人以大自然和谐美的艺术享受。他的山水瓷板画,曾参加国际巴拿马赛会,获得金质奖。汪野亭平易近人,他的画为大众喜欢。一次他返故里探亲,县城离汪家村只有四公里,沿途亲友求画他有求必应,以致走了半个月才到家,被传为佳话。别号“铁肩子”的邓碧珊善画鱼,他自小生长在鄱阳湖滨,钓鱼、打鱼,天天与鱼打交道,“近水知鱼性”,非常熟悉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他画鱼的表现手法秘诀是“游而不散”,相互关联,来往有势,翻波掸尾,栩栩如生。擅长画翎毛花卉的清末秀才毕伯涛,安徽人,号称“黄山樵子”,除了画花鸟,还精研金石、诗、书法,他作画融金石、诗、书法于一体,作品风格别开生面。王大凡的绘画风格更是值得一提,他用笔细腻,构思严谨,兼工带写,线条流畅,画的仕女显得淡雅、秀美、飘逸;画佛像、菩萨、八仙等都有独到之处。他画的《布袋罗汉》,成为获世界工艺品大赛金奖的稀世珍品。
  三是题材开拓上的创新。“珠山八友”作画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重视绘画的社会功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作品题材广泛,勇于反映现实,强调“恶以戒世”,“善以示后”,思民之思,急民之急,有很强的时代感。如王大凡的《木兰从军》、《苏武牧羊》,何华滋的雪景《寒江独钓》,王琦的《钟馗捉鬼》,都寓民意于画意,反映了民众的心声。特别是王琦的《瞎闹一场》,画算命瞎子打架,寓意当时军阀混战;又作《禁鸦片烟》、《唤醒抗战》等,充分表达了忧国忧民、抗敌救国的思想。这样的作品都曾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自然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喜爱。
  “珠山八友”的锐意图新精神,在王大凡画《“珠山八友”雅集图》并题诗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道义相交信有因,珠山结社志图新。
  翎毛山水梅兼竹,花卉鱼虫兽与人。
  画法惟宗南北派,作风不让东西邻。
  聊得此幅留鸿爪,只当吾侪自写真。
  “珠山八友”这种自由结合,切磋技艺的形式出现以后,他们的作品在社会上的声誉鹊起,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画风流派,在陶瓷绘画史上留下一笔浓墨重彩,在陶瓷艺人中更产生深远影响。后人仿效他们这种自由结合、切磋技艺的形式,更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专长,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珠山八友”对陶瓷事业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西米)
  “珠山八友”传人辈出
  “珠山八友”的形成和发展,有它的历史、文化、地域渊源。它是20世纪30年代景德镇陶瓷艺人志同道合,爱好相同的自由结合体。它在绘画技艺超群和风格各异以及对后人的影响上,可与“扬州八怪”媲美。而“八怪”是在清乾隆年间人们对扬州卖画的八个代表画家的总称,并非像“八友”那样自由结合体的自称。“珠山八友”同居在一条街道上,志同道合,过从甚密,又有点像历史上的“竹林七贤”、“浔阳三隐”,被人们接受,并传为美谈。
  “珠山八友”的形成过程以及他们高超的陶瓷彩绘技艺和风格对瓷都陶瓷艺术的深远影响,前面《“珠山八友”月圆会》一文,作了详尽论述。这里我要着墨的是“珠山八友”传人辈出的喜讯。自1928年月圆会组成后,由于岁月流变,人事沉浮,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八人中,除早年迁往九江的何华滋和英年早逝的王琦外,有幸其他六人均一直居住在景德镇,传人辈出,绵绵瓜瓞,子孙后裔都继承祖辈从事的陶瓷彩绘事业。在前辈的熏陶下,不少人都成了景德镇陶瓷美术界的名家、学者,成为“珠山八友”继承人。同时,“珠山八友”还培养了不少高徒,使他们的技艺得以广泛流传。今日,“珠山八友”虽然不在人世,然而他们的技艺、风格,已成为广大陶瓷艺术人员学习的典范。“八友”的作品大量散落民间,已成为珍品,被收藏家收藏,北京故宫陶瓷博物馆及景德镇陶瓷馆尚存有不少“珠山八友”的珍品,供人们参观、研究、鉴赏。
  笔者1954年在景德镇陶瓷研究委员会(部、省陶瓷研究所前身)工作时,曾接触了当年健在的王大凡、刘雨岑、毕伯涛等几位“珠山八友”及“珠山八友”子孙后裔王晓凡、毕渊明、汪桂英等人。1986年编纂《景德镇市地名志》时,为撰写《珠山八友》一文,曾拜访了景德镇陶瓷美术界的老前辈余文襄、汪维培及后起之秀、“珠山八
  友”传人王怀俊、刘平、汪桂英、邓肖禹、毕渊明等人,使我对“珠山八友”
  及其“珠山八友”传人有个初浅的了解,现列表概述于后,以飨读者。
  圣瓷震动罗马廷
  20世纪20年代初,毕家上弄口有一个瓷行招牌特别引人注目,那是一块很大的以上等老黑漆打底的金字大招牌(金字由真赤金叶贴上去),上书“中国景德镇范永盛瓷号”十个大字,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悬挂在毕家上弄店门上方,十分醒目,太阳照射,金光闪闪。这在当时景德镇的同行中是罕见的,景德镇的毕家弄也因此而名声远扬。
  从这个金字招牌可以看出,这是景德镇惟一的一家为国外教会生产圣品专用瓷的商号。这个商号当时生产的圣品瓷不但打入域外所有的教堂,而且震惊了罗马教廷,深受罗马教皇保罗一世的青睐。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商号是怎样发迹的。
  范永盛的创始人范乾生,出生于临川县西门范家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小天资聪明,胸有大志。十二岁那年,他一路乞讨到景德镇学看色手艺。出师后由于技术精进,就被聘为“亿盛恒瓷行”管事,深得老板信赖,也得到老板娘的喜欢,为他娶了天主堂的育婴女李金玉为妻,他自己也信奉了天主教。在老板夫妇俩的帮助下,范乾生结婚后自己在富商下弄开了一爿红店,招牌为“范永盛号”。由于经营得当,生意日益红火,产品种类不断扩大。为扩大生产场地,他就搬迁到了毕家上弄三十八号,雇工近百人,产品从沪广两地出口,畅销世界许多国家。
  在1923年春,景德镇的天主堂接到上海教区的通知,提到景德镇的瓷器闻名天下,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之美誉,决定以瓷圣像代替石膏圣像,既逼真又牢固,又不受潮,又易于洗刷。这个任务落到了当时已有名气又是教友的范乾生肩上。他专程去上海教区取来彩印圣像,按教区质量规格要求进行创作设计。其品种有:整套“耶稣圣诞”马槽(每套十四件)、圣家三口、圣母圣心、耶稣圣心、露德圣心、圣母无原罪、佘山圣母、圣若瑟、十字架苦像等,规格为十四至二十英寸,还有祭台用的花瓶、花钵、蜡烛台、圣水罐之类。
  上海主教神父说,圣品质量要求很高,希望景德镇试制能成功。如果能成功,呈报罗马教皇鉴定通过后,产品将会畅销全球教会圣地。
  为了确保完成任务,为景德镇争光,范乾生专门登门请来了教友、雕塑高手李长生。经过三个月废寝忘食的工作,各种主体圣像及附属品种如数设计出来了。先请景德镇的主教、神父照样鉴定通过后,再一一拍照冲印出来,专程送上海教区作最后鉴定,设计仅作了少许修改就通过了。乾生马不停蹄,将坯胎做原型,倒石膏模。那年代尚未发明注浆成形,全是两开石膏模以手工印坯,忙乎了一个月。首批样品白胎烧出来了,百分之八十是合格品。
  接着,乾生又到南门头请来了专门彩绘雕塑瓷的名师,按照彩印圣像的颜色配制颜料,精心彩绘,富有西方色彩;为突出牌号,还特意在每尊圣像底部,用西洋赤色,打上中英文对照的“中国景德镇范永盛瓷号出品”底款。经过红炉精心烧炼,第一炉圣像出炉,但见五光十色,金衣银环,件件栩栩如生,成功了!乾生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地,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上海张家树主教决定先批量生产,一面由上海教区向罗马教皇呈报,一面精选送展样品,全部托运到罗马。国内向所有天主教堂发函通知,凡需购圣像者,统一由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教区办理订购手续。
  范永盛送展样品圣品瓷托运到梵蒂冈后,立即震动了罗马教廷。那些红衣主教们看见这些形象逼真、华彩夺目的圣像都惊呆了,口里都喃喃称赞:“真是绝妙佳品!”又都在胸口画十字,双手合掌虔诚地站在圣像面前默默祷告起来。罗马教皇看见这些圣品瓷后,心中无比喜悦,由衷地称赞景德镇瓷器名不虚传,当即通电世界各国天主教会,由中国景德镇“范永盛瓷号”专产圣品瓷(当时不兴申请专利),统一向中国北京、上海、广州三教区订购。
  投产当年12月份,范永盛首批二百箱圣品瓷运抵国内外订户,赶上了12月25日的“耶稣圣诞”大瞻礼,从此景德镇“范永盛瓷号”的大名,也像瓷都景德镇一样漂洋过海,誉满全球。
  这个瓷号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整个生产基地被日本飞机炸毁后才衰落。现在散落在国内外各大教区的圣品瓷凡底款注有“范永盛瓷号”的产品,已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珍贵文物了。
  (津津根据范乾生之次子范增辉先生提供资料整理。)
  恩,准于应试。”
  考官上下打量一番,见爱芬眉清目秀,举止斯文,求学心切,动了怜悯之心,便说:“你要进考场,倒也不难,我出副对联,你若对得上,准许进入考场;若对答不上,此期休考,下次再来。”
  爱芬听后忙说:“请大人快快出联。”考官持扇捋须,念出上联:“扇摇千须动。”爱芬思索片刻,见考场对面理发匠正拿木梳理发,便对曰:“梳举万发平。”
  考官频点头,接上又出第二联:“一笔分二色。”爱芬见二门官正在磨墨写字,触景生情,立刻对答:“二墨共一颜。”考官听罢,心中甚喜,便将她带进试场。结果爱芬考中了进士。欣喜之余,她心想:自己乃女儿之身,恐有欺君之罪,便辞官不就,回归故里,办起一所私塾,免费给学生授课。她教学尽心,待人热情,抚爱学子,远近闻名。百姓纷纷送孩子前来就读,学生越来越多,私塾也越办越好。
  寒冬腊月的一天,学生们在院内的空地上玩耍追逐,晒太阳取暖。一名顽童不慎滑入井内,爱芬闻讯赶来施救。因救人心切,她不顾自身安危而纵身跳入井中,迅速将学生托起,结果学生得救,爱芬却溺水而亡,献出年轻的生命。
  学生们及邻里百姓万分悲痛,为悼念爱芬,将古井命名为“进士井”。爱芬舍己救人的故事,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永恒怀念。
  (清华根据王学琪口述整理。)
  父子天官在义城
  昌江东岸,距景德镇市鱼山镇两公里许,有个义城小村。一条小溪从后山涓涓流出,绕到村后成为一条小河汊,又注入村前的昌江。相传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这条小河断流,使朱元璋得以过河追打陈友谅,小河也就有了一点名气。小河旁的这个小渔村,本是个无名村落。明代初年,弋阳县信江河畔有几户姓刘的渔民迁到了此地,异乡人怕人欺侮,几户人家家长结为兄弟,以竹篱护村,并将小村取名为义村。义村人和睦相处,勤劳致富,十几年间就发了起来,成为一个不小的村落。可贵的是村里的长辈很重视文化,大家凑钱办了一个私塾学堂,村里的小孩到了学龄至少要读三年书才能干别的事,所以小字辈的没有一个是文盲。在这群孩子中,出了个叫刘秉义的小孩子,是个孤儿。他天资颖悟,三年私塾,一部《论语》、一本《唐诗三百首》能倒背如流。因家境贫寒,正苦于不能续读时,附近有个碧潭庵的长老法名清源,慧眼施恩,让这个孩子在寺内借读。
  秉义坐庙读书,是神童遇奇人,也就有了奇事。相传秉义年少时读书,这个奇和尚清源念完了经文,就坐在蒲团上静听这朗朗的读书声,听到得意之处,还合掌赞叹,并烧出好的斋饭给孩子吃。读错了字,就立即指正,还解释给孩子听。后来秉义中了秀才,还照旧到庙里读书,这个奇和尚就不像以前那么爱听了。有一年秉义中了举人,不忘恩师,还在庵里苦读,准备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哪知这个奇和尚听见秉义的读书声,不但不欢喜,反骂了起来:“你这读书声,像驴鸣犬吠,最好离我远点!”秉义这时倒像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问师傅何故。
  这时清源和尚才答道:“是你读书出了毛病,你小时候读的是圣贤之书,格言明训,我爱听;你中了秀才以后读的书,大部分是一些肤浅的词句和别人说过的话,我不爱听了;到了你中了举人,读的书更是一派胡言乱语,更叫我烦了!”清源说到这里停了一下,一声叹息说:“原来儒家与佛家不同,佛家追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儒家却是一步一步倒退。”
  秉义闻听此言,心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他想到幼时读的是“四书五经”,是圣人之言,长大后读的是《史记》、《汉书》和“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虽有空论,但也不乏金玉之言;可是到后来读的是陈词滥调的“八股文”,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又有起承转合之规,就难怪师傅的责难了。师傅的话虽有偏颇,却让他在立身处世上受到不少启迪。后来,秉义到京都应试,虽是“八股文”,也写出了新意,得到了主考官和皇上的赏识,高榜得中,并敕封为吏部天官。以后,他教儿子刘俊敏读书得法,文思猛进。儿子也进士及第,亦受命天官之职,这就是传为当地佳话的“父子天官在义城”。
  古镇八景今安在
  景德镇位于昌江之滨,地处三山(庐山、黄山、三清山)两湖(鄱阳湖、千岛湖)的中心,它不仅是一座闻名中外的瓷都,而且是一座峰峦环峙、江河绕流、山川秀美、风光旖旎、胜迹遍地的江南山城。自古代特别是宋代置镇以来,就有“景德镇古八景”风光迷人之说,并留下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的咏句。今就有关资料和笔者理解所及,从“景德镇古八景”诗句中寻迹辨踪,将“古八景”的地名、位置、景观之概况叙述于后:
  双溪夜月“昌江八景”之一,也是“景德镇古八景”之一。《浮梁县志》载:“双溪夜月,在东北两河交会清源观前,俗名道观嘴。每月夜,圆朗夜映,溪光四出。”由于地形地貌的变迁,从现在来看,此景地处西河与自北而来的昌江汇合口。现今人民公园便处在西河南岸,园中烟波楼濒临昌江,紧依西河出口处,是景德镇市诗画爱好者聚会、吟诗作画的好地方。此处自古以来,两岸溪流清澈,峭壁峰壑危岩,林木成阴,当月明星稀、寒光映照溪流的时候,波光粼粼,景色幽静宜人。明代王澄诗中描写得很贴切:“潦净寒潭玉作流,水蟾倒浸一轮秋。满空灏气浑如洗,万顷寒光烂不收。有客泛舟来北渚,何人吹笛上南楼。月波亭上登临处,疑在广寒宫里游。”作者引用王勃和白居易的诗文,来形容积水尽净和秋日的清水潭边,看到玉水中的月亮是那么明亮。当时任浮梁知县的作者在这清澈明净、万里寒光的“双溪夜月”美景里,听到笛声而生发出了“疑在广寒宫里游”的想像。有此怡情山水的雅静胸怀,真是难能可贵了。
  另一首舒芬的诗对双溪美景的描写,又是另一番情趣:“昌江以南烟水连,夹岸清流何蹁跹。沙汀夷旷系舟楫,为看溪澜峰壑前。幽湍西来汇澄川,危磴峭壁中流县。夜坐更抱江上月,徘徊左右双婵娟。峦光涛色相沦涟,星河匹练分遥天。我来溪畔月初圆,溪水何时接苍烟。东峰月起还眷注,西林月落犹迟延。”作者是明正德年间进士,他当时是在秋望之季访年兄邹麟山,经昌江维舟双溪而赋此章。他在诗中写出了双溪两岸高而陡的石阶,如悬中流的险要;说出了双溪映双月,左右徘徊观之的情趣;描绘出了山光水色融入微波,银河如帛练横挂空中的情景,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暘府雪晴暘府山,景德镇市昌江西岸,孤峰峭立昌江河侧。这里冬日雪晴,银装素裹,景观优美,人称“暘府雪晴”。又说此处地暖冬无积雪,是观松听涛的胜地。宋元年间进士金君卿,浮梁人,范仲淹守饶州时曾延为师,他博通经史,游暘府山有诗云:“山势萦纡一径斜,水烟深处梵王家……”(详见本书《暘府揽胜撩人眼》一文。)这首诗既写了暘府之景又很有生活情趣。。
  明嘉靖年间两进士唐顺之、罗洪先同有写《暘府山》两诗。唐诗云:“坞僻境偏静,桥横泉更清。禅堂坐白耆,树梢一鸣禽。”罗诗云:“重岗委复藏金刹,一径萦纡历翠微。登岸早能从梦隐,掩关时复卧禅帏。阶苔渐长寒将敛,涧水初生春不违。何事依云尚无空,竹林题遍暮忘归。”前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暘府寺在四面如屏的花木深处,幽清恬静得令人神往;后诗则写出了作者自己早已倾慕暘府寺胜景,刚离舟登岸,心就早已飞向佛寺,意欲隐居的心境。清人蓝馥诗云:“同云在暘府,旭日散朝晖。草径著黄落,山房显翠微。危峰开玉树,古佛映金衣。僧作寒江望,喧中踏雪归。”诗句通俗流畅,把暘府寺的景色写得意趣盎然。民族英雄岳飞曾率兵过此,留寺三日,书赠楹联,被传为千古佳话。金滩渔唱昌江中游西岸十八渡的金鱼山,峰峦秀美,林木茂密,斜晖返照,如立如卧,相传为闽蜀飞来之峨。鹅颈滩下之金鱼滩,传说渔人下滩捕鱼遇异人,鱼儿满仓,歌声飞扬,气象万千。宋司法参军鄱阳人黎廷瑞的诗可为佐证:“重湾水沦涟,悬崖山嵽嵲。渔人可幽栖,滩干停鼓枻。粼粼石齿坚,滔滔击波决。是谁绾金鱼,于今已不屑。丝牵野浦深,罟罹寒渊列。急尔发讴歌,高林与遥碣。问渠荣与哀,只觉行云遏。白沙亦何细,沧波亦何拆。唱和倚鹤汀,惟有歌诀彻。”这首诗以景寄情,以歌抒怀,写得超然脱俗。
  象山雨霁市区南端四公里沙陀山,原名象山,俗称南山。在景德镇瓷窑鼎盛时期,城南窑囱林立,窑烟袅绕,向南飘去,犹如雾海茫茫,遇雨天似湖山烟雨,晴天远近山峦像罩上一层薄纱。那时不知道是环境污染,还当作景色来欣赏。山麓有一泓清泉,据传早可祷雨。邑人蓝锦曾在诗中这样描述:“顷刻曙光浮,俄撒花岩雨。象山峦壑深,洁清在林薮。往探闾阖门,苍苔慎举武。”一忽儿“曙光浮”一忽儿“花岩雨”,在这清净的山间游玩,青苔路滑,还交待游人脚下留神,情趣跃然纸上。
  银坞樵歌在南山东南麓银坑坞,山高林密,古木参天,灌木丛生,野茅遍地。有一“红梅岭”,山林幽静,泉水丁冬,是樵夫砍柴的好处所,时有樵夫吟唱,历有“银坞樵歌”之称。邑人吴旋的诗:“丁丁间何人,谷应疑有因。平世无开采,行吟有负薪”,就是这种美景的写照。
  十里春风从东山寺北行,沿五龙庵、白云庵、白马古迹,纯阳观直抵观音阁,沿途林木苍翠,曲径深邃,花香鸟语,景色宜人。一路桥亭、池沼、农居、僧舍夹杂其中,兼有不少茶铺、酒肆,游人络绎不绝,闹中有静,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当年被誉为“有柳堤花陌之胜”。清人诸元漠有诗云:“十里高坡幽路通,笙簧杂树识春风。驽飞倦鸟摇新绿,牵惹游人逐野红。”“摇”、“逐”之句,写得生动有趣。邑人孙弁有诗云:“云衢可御诚坦然,条风十里春郊叠。”“九万扶摇霄汉长,先从村路开行旌。”指出了它的地点和当时的盛况。
  长塘塔影市东南湖村,石门山旁有石门寺,寺后有龙泉池,北侧有湖田塔。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步云里程先建塔于湖田龙头石前。景地风光秀美,塔身侧影池中,相映成趣。邑人张豸生这样赞美:“芙蓉掩映一峰青,深入银河分外明。倘是长鲸耽吸水,千年风雨卧江城。”比喻得倒也奇特。据《浮梁县志》载:当年彭汝砺(宋进士,鄱阳人)曾在此读书于西涧草堂,草堂建在靠近龙头石处。
  古寺钟声市东南湖田村,靠南河南侧,宋绍兴九年(1139年)僧敬创建石门寺于石门山西侧山麓。寺内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寺内钟声悠扬,给人以山静空旷之感。里人董廷对诗云:“曲径幽通绕百川,刚风动处震金仙。无边色相空难尽,有觉声闻响又传。牛铎须知堪辨乐,风筝始信不惊禅。令人要发凌晨省,半夜先应到客船。”诗中描述的那种意境还不到位,末句借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之意,也算费了心机。
  (津津参考舒郁《景德镇古八景》编写。)
  丽阳古镇觅旧踪
  丽阳,一个美丽的名字,是个美丽的小乡镇。当你沿着鱼山对河一条宽敞的小路,向黄牛山西麓走去十五六华里,穿过一条长长的绿阴丛林,通过一座溪河古桥,一个乡村小镇赫然在目,这就是昌江之滨的丽阳古镇了。
  在历史上丽阳是江西上饶地区非常著名的市镇,现为景德镇市西郊丽阳乡的一个村庄。地名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变了,然而丽阳古镇的悠久历史是不变的;它虽然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沧桑,它的古风古貌犹存。
  水土宜陶之域
  从历史资料考查,丽阳古镇的诞生,确实在景德镇诞生之前。远在唐睿宗大极元年(712年),曾在江西为官的黎柏高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举族定居于此,称丽阳。
  黎氏为何看中这块地方呢?据《黎氏宗谱》记载,首先,此地与昌江上游浮梁邻近,同样是“水土宜陶”的地域。黎氏家族定居于此后,筑城置镇,建窑烧瓷至宋代,已是重要的陶瓷产地之一,相传拥有十八座官窑。加之水上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已成为热闹的乡村集镇。以后窑里一带发现了高岭土,景德镇又是浮梁境内南、西、北大小河流与昌江的汇合处,瓷窑才逐渐向湖田一带迁徙。故民间流传“先有丽阳镇,后有景德镇”之说。
  山水险要之地
  丽阳古镇,又是山水险要之地。它背倚寺山,与西山隔江相望;又与隔江而立的黄牛、水牛二山近邻,这就形成了一个险要的山水风光带。昌江之水,自景德镇鹅颈滩由北向南顺流而下,过鱼山,在沙嘴头的盘龙山突然北折奔腾直下,临近西山,江面越窄,落差越大,水流湍急,久之,成为昌江河上的第一险滩——马家剑。危岩削石,波涛汹涌,船家过滩,无不胆战心惊。而滩下的西山口,锁住江面,形成一个回流急转到黄牛、水牛二山麓。这两条“牛山”隔江形成角斗之势,人称斗牛山。这既是天工造物的自然景观,又是自然形成的水上关隘,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元末,农运首领于光率领丽阳镇的窑工和农民起义,曾在丽阳镇“筑城以守,周五里许”,至今壕堑尚存。那时,此镇还曾为陈友谅据守,在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又成为他的后方据点。明清以来,以至民国年间,这一带都是兵家重视的要塞。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进犯到饶州,闻知此地山危水险,就不敢贸然过境进犯景德镇了。
  水运码头之镇
  丽阳古镇,自唐称镇后,历经宋元至明代初期,十分繁荣富庶。自明以后,虽连年兵燹之乱,有所衰落,但仍然为古饶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古镇仍未失去热闹的旧貌。这是由于旧时以水上交通为主要运输线的缘故。
  前面说过,丽阳有一自然景观“斗牛山”。两“牛”相斗,呈败势的“水牛”其背脊倾斜入江面,从西山口下来的回流水从“牛背脊”流过,已趋平缓,直经丽阳镇,人称“驮背水”。每当秋旱之季,西山口主流滩干水浅,这“驮背水”依然丰盈,形成了一条通达昌江下游的运输线。在古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它就成为远通皖浙、近达鄱(阳)乐(平)的水上通衢,从而给丽阳古镇带来几个世纪的繁荣。而今,时代向前,万物更新,沧海桑田,我们只能顺着前人的足迹,来寻觅古镇的依稀旧貌,来领略它昔日的繁荣与古朴。在清清的溪河之旁,绿阴深处,走过一条石板桥,一条长达千米的古街尚存。街宽虽只十来米,可两边都是整齐的古屋店面,还有幽深的小巷。有的街面仍留有平整的青石板路,街边开有排水沟渠。一条潺潺的溪河绕街边而过,两旁绿树成阴,风景十分绮丽。据当地一位老人介绍,此街早年分上、下街,上、下街都有各自的特色。上街靠近昌江“驮背水”,附近就是古镇历史上有名的柴棚码头。当年从浮梁而下的松杂柴木,包括窑柴,都由这里数十家柴棚上下转运。站在柴棚旧址,望着江水,就不由得让你想像当年大小柴船穿梭往来的热闹情景。木柴是旧时城乡居民生活的主要燃料,这个柴棚码头,可以说千百年来,为沿河上下的大小村落以至鄱阳县城的居民生活所需的燃料运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上街背后的寺山上,除了留有战乱时期挖的壕堑工事外,还曾有一座香火旺盛的寺庙,古刹悠悠的钟声,附近村落都能相闻。古寺与柴棚,两相呼应,中间隔着一条溪河石板桥沟通,每天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成为当年古镇热闹的风景线。因而上街高大的商行货栈较多,富户也较多。
  下街则是古镇销售交易日用百货和土特产的主要地段。老人回忆说,以下街为主,包括上街和四边,有大小店铺百来家,从早到晚,一片喧闹声。早晨,方圆十多里的山村农民,推车挑担像赶集似地来到街上销售山货,购买日用品。老人笑笑说,他做小孩的时候,就常常被红头独轮车的吱吱呀呀声吵醒。景德镇和鱼山镇的小商小贩,也从水路、旱路来此经商,卖布匹的、卖儿童玩具的、变小戏法的、拉洋片看西洋景的,还有弈棋猜谜的……十分热闹。中午时分,大街上的几家饭馆酒店都是顾客盈门。傍晚,街上灯火通明,街上码头,从早到晚都有几艘甚至十几艘货船装卸货物。每当上半年雨量充沛时,街边小溪河水满了,常有小船在街边悠悠驶过,颇有江浙一带的水巷风情。如此喧嚣的古镇,坐落在寂静的山村,反差如此强烈,别具一番情趣。
  美丽富饶之乡
  丽阳古镇不但有令人留连的山光水色自然景观,还有不少人文景观。这里有城区难得见到的古祠堂、古戏台、古庙宇、古民宅、古石板桥、古豆腐坊、古油榨坊……还有不少文人墨客留下的珍贵手迹墨宝。北宋的黎泰尚、南宋的黎廷瑞(号“方州先生”)都是古饶州的著名诗人,都为后人留下了品位高雅的诗作。这里还出过文武状元。状元彭汝砺的故里,就在这里的红花园村,还留有他的故居旧迹。在下街的出镇口,溪河环绕,古木参天,这里还留有古窑址遗迹。
  丽阳古镇,还是靠山近水、土地肥沃、物阜民丰之地。这里农牧水产都十分丰富。特别是西山口河段上,经急流险滩的冲刷,日久形成了一条长百余米的深水潭,名叫大石,产有个大味美的鳜鱼,是当地名贵的水特产。当地曾有“鳜鱼之乡”的美誉。在“二牛”两山之间,又有一片年久冲积起来的沃土,叫大洲头和小洲头。洲东一排排高大的柳树林,青翠如盖,挡风御雹,防护着洲上千亩沃土。洲上盛产各种经济作物,尤其多产西瓜子,被誉为“瓜子金洲”。
  如此富饶美丽的古镇,故有人写诗赞曰:“古镇名丽阳,山水好风光。历史长街在,古窑遗址藏。柴棚存旧迹,寺山战旗扬。昔日繁华地,思古幽情长。”
  而今,在黄牛山北麓,一条宽敞的大道直通206国道,大道两边三四层高的楼房店面鳞次栉比,人来车往,形成了一个新的集镇,这是丽阳新镇。这里种养业蓬勃兴起,两万多亩湿地松速生林,装点了它的新姿,乡办企业一片火红……丽阳,正翻开了它历史的新页。
  (山水西米)
  山水情怀看杨湾
  随着长江“金三角”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开放,位于瓷都景德镇西南市郊的杨湾,便成了瓷都旅游景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一日,笔者相邀几位好作“逍遥游”的朋友,一同驱车前往杨湾,探求山川胜景,寻觅山水情缘。
  作为旅游景区,杨湾是一块新被开垦的处女地。但杨湾天生丽质,隐匿于漫长的历史屏帷之内,一旦撩开她那神秘的面纱,则顿显百态千姿,别具风情。这里群山接踵,层峦叠嶂,林壑莽莽,竹海苍苍。云蒸霞蔚中的南山最高峰——海拔六百六十米的朱尖、道士尖与深山藏古寺的冷水尖遥遥相望,恍若三尖对应,直插云天;你看那飞流直下的李家山瀑布,百丈悬川,银珠溅落,也似在抒发着谪仙李白笔下的诗意;而泛舟群山怀抱中的杨湾水库的碧波之上,飘摇如凌波虚步,让人疑为置身琼瑶仙境了。
  从靓丽的导游小姐口中得知,杨湾与陈湾同属瓷土产地,历史悠长,在后梁开平丁卯(907年)年,其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明代中期,有陈、杨两姓窑工来到这里,掘坑开道,找到了丰富的瓷土矿源。于是,他们在山溪回流之处盖起了茅棚,安装了水碓、石磨,将一担担开采出来的瓷矿石就地加工粉碎,碾磨后又做成白玉般纯净的瓷土,然后运往景德镇。千年不息的窑火,驰名中外的瓷都,也曾有着杨湾山山水水的奉献,正如诗曰:“极目秀峰,日照朱尖岩滴翠;回眸历史,湾藏白玉土扬名。”而杨湾这段历史,就是由一代又一代的杨湾人自己书写的。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曾经率领红十军在这里领导着穷苦的杨湾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工农红军乐北游击队曾在这里反“围剿”,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浴血奋战。昔日的战场,我们仍可在凤凰尖、鸡公尖上的战壕里感受到。今天,硝烟散尽了,战壕也被填满了岁月的沧桑,当年革命先烈洒下的鲜血也已化成漫山遍野的红杜鹃!
  我们一行人,一路指点山川美景,一路谈笑风生,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登上了前面的峰顶,领略了狮子山、刀口山的秀美风光。站立在茶叶庵前,举目眺望,那狮子山仿佛真的就是一只昂首生威的雄狮。越过“狮子背”,前面是一处岌岌如削的悬崖,状似刀口,故这里的村民称其为刀口山。传说在古代蛮荒之际,杨湾有两座狮子山,一雄一雌,朝夕相处。但不知什么原因,两狮反目,结果雌狮转头朝鄱阳凰岗方向奔去,雄狮旋即尾随追赶,却被刀口山挡住了去路。无奈之下,雄狮留守了下来,从此,却整日形影相吊。因为有了狮子山这个传说,在后人不断的加工演绎下,便有了凰岗女人多生女孩、杨湾女人多生男孩的说法——这当然是牵强附会了。
  穿过李家山村庄,顺着迤迤逦逦的村间小道,我们一行人又爬上了陈家高岭,登上道士尖。道士尖是杨湾观日出和日落的佳境,然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这里的野性和野趣。环顾左右,只见四下参天古木郁郁葱葱,千年古藤虬枝盘节,石上流泉忽隐忽现,山鸟啾啾,寂静幽然;山风吹面,古气盎然。此情此景,直教人生出一种“浑然尘事都忘却”的出世之想。
  与道士尖遥遥相望,冷水尖那高山石缝里沁出来的滴滴清泉,每一滴都沁人心肺,人们奉为琼浆玉液,由此引申出了许多神话传说。攀山前来取水的人至今络绎不绝,现在已被净化为矿泉水供应景德镇市民。
  当然,万古悠悠的山川气象,并不能挽留住人们向前迈进的脚步。退出怀古之幽思,满目依然好景无限:那背负图腾玄章的石龟,那白云崖上的依稀壁刻,那斑驳陆离的陈家祠堂,以及那九子连心树的罕世奇观、瓷石老矿洞的迷雾、半岛度假村的湖光山色,无不让人称赞、惊叹、驻足、忘返!
  杨湾风情说不尽,惟有身临其境,始信千古杨湾,天上人间!
  (文华汪湖)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人物

楚民
责任者
津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