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843
颗粒名称: 故事
分类号: K925.63
页数: 57
页码: 61-117
摘要: 本文收录了景德镇市的故事,以及御赐芳名景德镇、三洲故事久流、御窑厂珍闻逸事 、高岭土传说神奇、瓷器街上说瓷事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地方 故事

内容

御赐芳名景德镇
  在世界各地,从小学开始,凡读过中国古代史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中国有个瓷都景德镇。“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说起景德镇这个名称的来由,却有一段非同寻常的动人故事,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瓷器发源于陶器,历史记载“新平陶冶,始于汉世”,新平镇是景德镇最早的名称。新平镇在昌江之南,唐代时又叫昌南镇,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进步了,景德镇的陶器生产已进入到瓷器阶段。清乾隆年间《景德镇陶录》的作者蓝浦说:“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生产的人多了,陶瓷产品运销境外,为朝廷所注意。公元583年,南朝陈叔宝继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大造宫室,下令要新平镇烧制瓷柱础进献华林园,当时虽然未烧成,名声却传开了。数十年后,到唐高祖武德年间,新平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时出现了两位制瓷名人,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陶玉所制瓷器精美到接近珍贵的玉器,当时被称为“假玉器”,霍仲初烧制的是现在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的青瓷,“土墡腻,质薄”,制作工艺达到“莹缜如玉”的程度,深得唐高祖垂青,下令霍、陶两人制瓷进御,并设立监务所督理陶务。历史发展至宋代,这时工商业已非常繁荣,而景德镇这一流传千古的名称也诞生了。
  原来,景德是宋真宗的建国年号,这就要说一说宋真宗了。公元998年,宋真宗赵恒继位,时年三十,即位时有得力大臣寇准等辅佐,经济有所发展,但真宗好事奢华,不思进取,辽兵时时进犯。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圣宗萧太后率军二十万大举南侵,直逼澶州(又名澶渊,今河南濮阳),威逼汴京。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勉强率军抵抗,登上黄河岸边的澶渊城楼上,御驾亲征,士气大振,打了胜仗。可是这位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一心求和,最后接受了不公平的条件,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说起这个议和条约,北宋虽损失不少金、银、绢帛财物,却未失去一寸土地。过去无论古今中外,打败了仗都难免要丧失土地,而这次为何寸土未失呢?民间有个动人的传说,认为是瓷器立下的功劳。传说辽邦那位萧太后,可非一般人物,堪称女中佼佼,她文武双全,戎装是英姿女将,粉妆是倩雅淑女。她自幼向往中原文化,喜琴棋,爱古玩。十年前杨继业抗辽被困陈泉谷口(山西朔县南),辽军将抢掠到的一只民间影青贯耳杯献她。她见此杯如玉般华彩,爱不释手,视如珍宝,可是在军旅途中不慎打破,深以为憾,就连瓷片也舍不得丢弃。这次议和,想到机会来了,她向议和使者出示贯耳杯瓷片,提出若能在三月内烧出这种莹润的瓷器二十万件进献,即可不要割让一寸土地。宋君一看瓷片,大吃一惊:“这样的宝瓷到哪里去造?”这时一个懂得古玩的大臣细看瓷片之后说:“启奏皇上,臣从这瓷的色泽质地看出,只有江南新平镇的‘霍窑’可以造出。”真宗一听,急忙遣使带着御旨,飞马催舟,日夜兼程赶到了新平镇。但见此地水秀山清,资源丰富,窑火熊熊,出产的瓷器琳琅满目,同样色泽的贯耳杯随处可见,不禁满心欢喜。经过使臣的监制,不出两月,就生产出了各式青瓷器三十万件,并火速催舟运到了汴京。真宗看了这么多珠光宝气的瓷器,大喜过望,忙提出二十万件提前交货。萧太后一见,自然是欣喜不已,议和成功,降旨撤退了全部人马。
  真宗龙颜大悦,加封了使臣,并派出监窑官到新平镇,发展瓷业生产。自此,新平镇烧制出的精美瓷器都在底款上书有“景德年制”,这样一来,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得到真宗御许,把新平镇改为景德镇。在封建年代,中国有四大名镇(朱仙镇、佛山镇、汉口镇、景德镇)而以皇帝年号封镇者,只有景德镇独享此誉,从此景德镇更名震寰宇了。
  (西米)
  三洲故事久流传
  一、刘志远浪迹西瓜洲
  景德镇俗语“打瓜精”的由来
  里村有位李员外,在老鸦滩有良田,在西瓜洲有瓜园,在湖田有窑场。一日,窑场的管家带来一位彪形大汉,他笨手笨脚,在开窑的时候打破了二十件贡瓷。李员外大怒,要他赔偿银子一千两,否则送官府惩办。那汉子一贫如洗,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银子,他求员外,愿意罚工五年作为赔偿费。李员外见他个头大,身体壮实,如果做杂活,可以一个顶俩,于是叫他写了字据,按了手印,把他留了下来。
  李员外有位千金,名叫三娘,生得眉清目秀,又心地善良。她在绣楼上见这个汉子挑水挑双担,砍柴砍堆山,一天到晚手脚不停。近日来,天冷下雪,他还打着赤脚,三娘顿生了恻隐之心。一天,她趁父亲外出,忙找了一双棉鞋送到柴房给他穿,那汉子感动得连忙作揖打恭。三娘问他姓甚名谁,家住哪里,为何来到浮梁。那汉子见小姐一片诚意,就将身世告诉了三娘。原来这汉子姓刘名志远,沙陀人,自幼习文练武,十六岁应召从军,随大军来到江南与黄巢交战,在江洲打了败仗,官府到处捉拿,因家乡太远,逃到浮梁避难。他恳求小姐不要将此事说出去,免得外人知道。三娘见他为人诚恳,又是苦难之人,越发同情他的遭遇。她想到天气寒冷,夜晚,她抱着绣花被子进柴房,给熟睡的刘志远轻轻盖上。这一夜刘志远睡得特别香,第二天醒来发现身上盖的是绣花被子,知道是小姐所送,一股暖流涌入心房,他望着绣楼深深作揖。这时,李三娘也在窗口窥见,心里也升起了一股暖流。
  残冬过去,清明来临,李三娘随父前往祖坟山祭祖,在镇上遇见恶少金世赖。金见三娘貌美,吩咐家丁将她抢到家中。刘志远闻讯,手拿锄头,带领同伙,赶到镇上。那金世赖一伙哪是刘志远的对手,三下两下,被打得跪地求饶,放出了李三娘。刘志远力气大,一口气将她背回了里村。从此,李三娘对刘志远产生了爱慕之情。
  日复一日,三娘常常暗中到柴房与刘志远相会,感情越来越深。一日深夜,两人相会时,三娘禁不住告诉刘志远,愿意以终身相托。刘志远听了叹口气说:“不可,不可,小姐乃大家闺秀,我乃一个长工,怎能攀配?”三娘说:“你勤劳勇敢,人品又好,又救我性命,为我所爱,我虽大家闺秀,愿与你同甘共苦,仿效织女牛郎。”刘志远听了满心欢喜,只是想到无有媒证,怕她父亲不肯,又为难了。三娘说:“不妨事,你我结为夫妇,有天地为媒星月为证。只要我爱你心坚,父亲又岂奈我何!”说着,两人就合抱在一起了。从此,三娘与刘志远感情日笃。
  春去夏来,西瓜洲的西瓜日益成熟。一日,看瓜的伙计惊慌地跑来告诉李员外,说瓜园里每夜都有两个黑乎乎的人偷吃西瓜,走近一看,那两个人影又不见了,莫非西瓜成了妖精。李员外半信半疑,想到刘志远力气大,武艺强,于是就派他去看瓜。刘志远来到瓜园头几个晚上相安无事,一夜三更时分,忽听见瓜地传出唧唧喳喳的声音,远远见几个大西瓜在滚动。刘志远拿起板斧就追了过去,只见那几个大西瓜越滚越远,突然听见一声巨响,一股烟尘飞起,像有马蹄声响,跑得不知去向了。刘志远来到烟尘起处,借着月色,看见地上一样东西,捡起一看,是一张纸,只见上面写了四行字:“群雄居各方,黎民遭祸殃。一统天下业,投奔石敬塘。”
  刘志远看到这四句偈语,知道是送信的来了,又惊又喜,心想,这是天意,怎能违背!他捡起板斧就跑,一口气跑到渡峰坑。他忽然想起了李三娘,觉得这样不辞而别,实在是对不起她,于是又从原路折回。
  刘志远追赶西瓜的时候,被一个好奇的伙计看见了,先是追赶,后来看见远方一阵烟尘升起,刘志远就不见了,心想一定是被西瓜精吃掉了,他慌忙跑到李员外面前报信,吓得说话结结巴巴:“刘志远打瓜精,刘志远打瓜精……被西瓜精吃掉了……”
  李三娘自刘志远看瓜以后,心中十分挂念,听到伙计报的信,便躲在楼上暗暗啼哭。直到刘志远当夜赶回约会三娘,才明白了一切。但她对刘志远说:“大丈夫应志在四方,当今天下大乱,更应为国效劳,只是我……已经怀有身孕,爹爹一定恼怒,我已做好吃苦的准备,你不要以我为念。只要你有出头之日,我就有了盼头。”三娘边哭边说:“今后我若生下的是男儿,一定把他抚养成人,只要上天有眼,一定要让他找到你这个父亲。”刘志远对天发誓:“日后只要我在军营中有长进,一定来接回你们母子。”说着两人交换了一纸血书,以为日后重逢凭证。天将拂晓时,刘志远与李三娘挥泪而别,投奔石敬塘去了。
  李员外自刘志远打了瓜精不见人影后,知道了自己女儿与刘志远私订了终身,又怀有身孕,一气之下将李三娘赶出了家门,经三娘苦苦哀求,才被允许在八角井磨房安身。李三娘在磨房,白天推磨,晚上做豆腐,受尽了煎熬。十月怀胎期满,娃儿呱呱坠地,是个男孩。因没有剪刀,三娘用牙齿咬断脐带,也就给儿子取了个乳名,叫咬脐郎。
  刘志远一走杳无音讯,咬脐郎不知不觉长到了七八岁,被一位高僧看中,想收为徒儿教其本领。三娘想到咬儿有高僧指教,习文练武,日后也有出头之日,就答应了。临行前三娘咬破中指,写下一血书交儿,上写道:“三娘产一子,乳名咬脐郎。他日儿长大,接娘出磨房。”在咬脐郎拜别母亲之时,三娘拿出一张刘志远的血书,恳求高僧在孩儿学成之后,让他下山带着血书去找寻父亲,也好为国家建功立业。高僧连连点头,表示一定照办。
  再说刘志远再度投军后,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十六年后官封北平王,为河东节度使。这时,咬脐郎也成了一位能文能武的英俊青年。高僧遵守诺言,一日将两份血书交给徒儿,嘱其下山寻父认母。当时刘志远已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咬脐郎凭着血书很快就找到了父亲,并在父亲麾下成了一名英勇善战的小将军。在战事稍停之际,刘志远想到为自己和儿子吃尽了苦头的李三娘,心里日夜不安,一天,就特地命儿子带着母亲的血书,去浮梁寻母,以叙天伦之乐。
  咬脐郎听父命去寻母,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他怀抱血书,跨上骏马晓行夜宿,行程一月,才到浮梁地界。在翻过几个山冈后,顿觉腹中饥饿,前面突然发现一只白兔,他拔出了弓箭射出。说来真像天意,本来百发百中的他,却想不到被白兔躲过。他立即追去,追到一井边,白兔忽然不见,只见一个中年妇女在井边汲水,咬脐郎口渴,下马向妇人讨水喝。那妇人正是李三娘,见了这个后生,不觉心中一怔:此后生好像当年丈夫刘志远的模样。她连忙舀了一瓢水递给后生,咬脐郎接瓢时,心中也一怔:此人好像在哪里见过。便问道:“大娘,你可知里村在哪里?”三娘说:“你到里村找哪个?”咬脐郎说:“找我母亲李三娘。”三娘忙问:“有何为证?”咬脐郎说:“血书为证。”说着,取出血书。三娘一见,止不住热泪夺眶而出:“儿啊,我就是你的亲生母亲。”咬脐郎将信将疑,李三娘忙背出血书上的四句话,并说:“你肚脐眼上有块小伤疤,就是你出生时为娘咬断脐带留下的,故给你取名咬脐郎啊!”咬脐郎这时大叫一声:“母亲!”接着跪地抱着母亲痛哭……母子相逢后,在磨房住了几日,便悄悄离开浮梁,前往山西太原府。
  后来刘志远和咬脐郎相继做了后汉的皇帝。浮梁人为了纪念刘志远和李三娘,把咬脐郎射白兔的那座山叫沙陀山,把李三娘的祖坟山叫凤凰山。那咬脐郎跑马的路叫神仙路,或叫跑马岗;并在八角井附近建一社公庙,说是社公变白兔送子。更有趣的是浮梁人把逃跑改了叫法,再也不叫逃跑,而叫“打瓜精”。由于以后景德镇盛产瓷器,成了十三省码头,“打瓜精”一词也传到了外地,一直流传到今天。
  (陈海澄搜集整理)
  二、玉梅女雪冤拜天洲
  位于景德镇黄家洲南侧有块不起眼的洲地,因称拜天洲而出名,这名称的由来,有着一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玉梅,出生在鄱阳湖畔一个小渔村,父母都是渔民,家境贫寒,五兄妹玉梅排行第二。为减轻家庭负担,她只读完小学就经远房二叔介绍,投奔到景德镇一个叫胡贵开的红店学画瓷手艺。这胡老板为人吝啬,却有一手画翎毛花卉的技艺。店中还有一个从都昌乡下来学艺的小青年,名叫达生,比玉梅大两岁,玉梅喊他师哥。两人名为学艺,整天都忙着帮老板师傅干家务,烧茶弄饭,劈柴洗衣,跑街打杂,学艺的时间很少,还经常挨冻受饿。好在两人都有志气,脑子也很灵活,平时经常偷着学师傅的画技,临摹师傅的花鸟;师傅不在家时,就拿起次品瓷盘学着用笔彩绘。一次老板师傅发现两人画得倒也有模有样,脑子一转:“这小子和丫头倒还灵巧,何不教他俩一点技巧,也好帮我挣钱。”于是,就给点时间让两人学着画。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经过两年刻苦努力,还未满师,两人就能单独作画了。通过自学,两人的文化程度也提高了,绘画知识也丰富了。达生还钻研出配制颜料的技术;玉梅在达生的帮助下也敢于创新,大胆用油料作画,水粉上色,油将粉散开,画面过渡自然,浓淡相宜,无论翎毛花卉,色彩都生动秀丽,所绘瓷器,成了抢手货。胡老板心里喜滋滋的,却毫不露声色,还一味挑毛病,摆出师傅的威严,给的工资也很微薄。两人为了多学技艺,也就不作计较;而更让他俩安下心来的缘由,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学艺,两人都长大了,达生已成了英俊的小伙,玉梅也出落得亭亭玉立,是个俏丽姑娘了。两人都从心里相互爱慕,只是心照不宣,不愿在吝啬的师傅面前把这层纸捅破。
  一天上午,玉梅在河下洗衣服上岸,看见洲上有一伙人围着一个布摊选布料。正是初秋时节,布贩子摆出了许多花色的棉绸布料,撩人眼目,玉梅挽着衣篮也围上去看。她突然眼睛一亮,被一条绿萼白梅印花锦缎长巾深深吸引住了:萼片为绿色,花瓣雪白如银,重瓣淡雅清丽。主枝苍劲,斜枝上下弯曲,如游龙一般。她想起一位名画师所言“疏影横斜,似有暗香浮动”,真是美极了!她拿在手中左看右看,爱不释手,心想要是能买下多好啊,可是袋里无钱,怎敢问津,只好放下。
  回到店里后,还是若有所思,心神不定,决定趁师傅没在家,把心里记下的花型草摹下来。她立即像着了魔似地匆匆扒了几口饭,招呼师兄不要打扰,拢了拢额前的散发,将长长的黑辫顺在耳后,便端坐在画桌前,一手握笔,一手托腮,静思凝想……那一张白嫩清秀的面庞,端正的鼻梁,小巧的嘴唇,下巴颏微微向前突起,淡黑的眉毛下,一对深潭般幽静的眸子,间或一滚,突然泛起道道微波的闪光。只见她疾笔在一块白瓷盘上勾画起来,约摸半个时辰,一幅绿萼白梅草图出现了!达生早已看在眼里,惊喜地问:“从哪里得来的灵感?”玉梅微笑着将上午在河边布摊上发现那绸花巾说了一遍,并要求达生说:“师哥,你在家守好店,我还要去那摊上再看一回花巾,就可以全部描摹出来了。”不等达生回话,她就向洲上跑去,就这样,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玉梅刚走到布摊前,便被卖布人一把揪住了辫子并大声叫道:“坏丫头片子,偷走了我的花绸巾,还想来偷,这回跑不了啦!”玉梅像挨了晴天霹雳,半天才回过神来,“谁偷你的东西,瞎说!”“还嘴硬,就是你把那条花巾拿拿放放,放放又拿拿,转眼花巾就不见了,不是你偷还有谁?!”“大叔,我是画红的,想学学那花的画法,我真地没偷呀,相信我吧。”玉梅解释着。“看你小小年纪,有模有样,还有花花肠子,还想抵赖!”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玉梅怎么解释也没用,被抓住的辫子都快散了,她又羞又怒,恨不得钻进地里去。
  “住手!”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只见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冲到卖布人面前。卖布人一怔,松开了手。小伙子厉声说:“自古以来捉奸要捉双,捉贼要捉赃,你有什么证据说是我师妹偷了花巾!她上午为学画那花,绞尽了脑汁,这午后跑来又想看看那花巾画面,我们没钱买,看—看就成小偷了?这看货的人多着呢,不都成了贼!”说得围观的人都点头支持,卖布人一时语塞这时,一个老妪上前劝解说:“卖布老板啊,别冤这女孩吧,我知道,这孩子是乡下人,怪可怜的,从小离开父母到镇上学艺,规规矩矩的,不会拿人家的东西。”
  玉梅听了老人暖心的话,难受得号啕大哭起来。见卖布人还不松口,自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她急得噔的一声双脚跪地,仰天长拜哭号发誓,声声凄厉。围观的人听了都动容,发出了同情声,卖布人只好作罢,事情才算平息下来。
  后来,这事让胡贵知道了,说是让红店背了黑锅,有辱他的店牌,不问青红皂白,硬是对玉梅一顿责打,还要罚她半年的工钱。玉梅受这窝囊气,心里怎能平静,夜晚躺在床上痛哭不止。入秋本来少雨,老天爷好像也不平静,下起了风暴雨。风呼呼地刮着,窗户被雨点敲打得叮叮直响。卖布人的吼叫声,老板的责骂声,直向玉梅心头压来。“我不能背这个黑锅,不!”她猛地从床上跃起,打开大门冲向大雨,一直跑到河洲上又拜天喊冤。
  她一气之下正想投身入河时,被一只有力的手拉住了,耳边传来了达生的喊声:“玉梅,你怎么这样软弱,这样经不起摔打!身正不怕影子斜,世上的人会同情受挫折的弱者,不会接纳自暴自弃者,为这点冤枉就轻生,值吗?!”这话像一声惊雷把玉梅震醒了。
  玉梅顿时感到一股暖流从心里流过,她一把抱住师哥,深情地一声叫唤:“达生!……”两人的泪水和着雨水,湿成了一团……
  第二天一早,事情突然有了戏剧性的变化。早晨雨过天晴,只见那个卖布人找到红店来,站在玉梅面前不停地作揖打恭,深深自责地说:“姑娘,偷花巾的贼我捉到了,把你冤枉了,真是罪过,向你赔礼道歉。”经过卖布人说明才知道,原来他昨天傍晚路过十八桥,发现一个混混模样的人在兜售花巾,他一看就认出是自己的那条花巾。那混混一见他拔腿就跑,被他一把抓住。没想到这是个惯偷,还偷了不少东西趁天黑前在十八桥变卖,被卖布人逮了个正着。
  真相大白后,胡贵心里也有点内疚,又放不下老板师傅的架子,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好了,好了,以后接受教训别再在外面惹是生非了,这工钱嘛我也不扣了,以后好好干活就行了。”
  玉梅和达生通过这件事,早看透了这个老板的“德性”,两人一商量,在一天早晨,叫醒了老板,辞了工,双双打起背包,离开了这个红店。
  两人以后结婚成家,互相切磋技艺,终于成了镇上有名的陶瓷彩绘画师,这是后话。
  这个故事传开后,从此,凡是受冤屈的人或表白自己真心诚意的人,都到洲上拜天发誓,这洲也就有了“拜天洲”之名,一直流传至今。
  (清华搜集西米改编)
  三、争地权三打黄家洲
  黄家洲原名王家洲,是何家洼西侧的一块洲地,据说是乾隆皇帝私访景德镇于此处登岸而得名。相传很早以前,这块洲滩上长满了竹子,没有人烟,只有一座叫竹林庵的小庙。后来,这里来了一批都昌贫民,利用竹林,以花篾编织瓷用花篮为生。竹子砍光了,这批贫民在洲地贩卖下脚瓷器。因来往船只很多,生意倒是兴隆。
  时至清初,景德镇瓷业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不少客商因贩卖瓷器而发了大财。他们为了长驻景德镇,以地缘为纽带,纷纷建造会馆。其中苏州和湖州人联合资本,在王家洲东侧建造了气势恢弘的会馆,名曰“苏湖书院”。但是,首事徐纪纶、沈大仁还觉得不够气派,要把会馆的范围扩展到河边。于是,他带了一份厚礼,拜会了浮梁知县方宏智、县丞薛成绣。在他们的默认下,徐、沈二人修改了地契,并命人设置界桩,最后一根界桩居然插到了河边。同时贴出告示,略云:凡界桩以内皆为会馆地盘,全馆将逐步扩建之。凡在本会馆地盘上搭棚做买卖者,须向会馆交纳地租云云。洲民们一看,气得火冒三丈,说:我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卖瓷为生,现在他们圈地为界,岂不是断了我们的生路。一个叫冯长先的说:“撕掉它!”一个叫周以升的说:“拔掉它!”于是大家蜂拥而上,将所有告示撕得粉碎,将所有界桩拔起,将河边的界桩旗杆折成数节。会馆的家丁前来抓人,冯长先等便与他们厮打,徐纪纶命家丁全上,于是将冯、周等人扭到县衙。县丞薛成绣责令给每人各打四十大板,厉声说:“再若聚众闹事,定当重罚不饶!”
  第二天,徐纪纶派人重设了界桩,重贴告示。不久,在洲地中央建起了戏台,戏台前面竖起了一根丈高的旗杆,旗杆上挂有“苏湖书院”的彩旗。洲民们早就气得牙齿格格响。冯长先跳上戏台,大声说:“徐纪纶、沈大仁要断我们的生路,我们就要把饭碗抢回来!”大家应声说:“推倒戏台!砍掉旗杆!”大家蜂拥而上,将戏台推倒了,将旗杆砍掉了。会馆的衙役们也倾巢而出,与洲民扭打一团。徐纪纶见情,命令衙役撤回会馆。
  当晚,来了一大批县署的衙役,准备抓人。冯长先、周以升挺身而出,大声说:“拆戏台、砍旗杆是我们干的,与乡亲们无关,要抓、要剐随你们的便!”说着,跟着衙役们进了会馆。洲民们看着他二人被带走了,有的流泪,有的哭出了声音。
  一个叫黄大毛的站出来说:“我们不能束手就擒,要把他们救出来!”于是,他们找来几棵大树,带着砍竹刀,对着会馆的大门猛烈冲击,一边高喊放人。不一会,大门被冲开了。大家冲进大院,只见周、冯二人被五花大绑在高台上,衙役拿着雪亮的砍刀,架住二人的脖子。徐纪纶厉声说:“县太爷有令,洲民们再若闹事,先将冯长先、周以升就地正法!”冯长先大声说:“乡亲们回去吧,到了县衙,我二人就是死,也要把洲地争回来!”洲民们唉声叹气地退出了会馆。
  洲民们三打王家洲一事,引起了旅景都昌人的关注。会首们来到洲地,将王家洲的历史和现状写成状纸,交与黄大毛等人,交待说,省里不准,就告到京城刑部。
  果不出都昌会首们所料,浮梁县署早有公文到省。洲民们只好日夜兼程赶到京城,头顶状纸,一字排开地跪在刑部门口。刑部尚书闻禀,心里思忖:万岁爷喜欢瓷器,现在出瓷器的景德镇状告到北京,其中定有蹊跷。他一边安抚洲民,一边派人前去景德镇查办。查办结果,洲民所告属实。于是刑部判定:苏湖会馆首士仗势欺人,霸占洲地。徐纪纶杖一百,流放三千里;沈大仁杖一百,徒刑三年。浮梁知县方宏智、县丞薛成绣由吏部革职查办。苏湖会馆退回到原界址,洲滩仍由洲民卖瓷。
  洲民们为庆祝胜利,在原戏台址处重搭戏台,在原旗杆处高竖天灯。从年底起,台上演戏,空出场地滚龙灯、舞狮子、打蚌壳、赶旱船,一直闹到元宵节。以后洲民们约定俗成:腊月二十三,洲民将竹棚迁往河边墩头,空出场地尽情玩耍,或滚龙灯、或舞狮子,直闹到来年二月初一,竹棚迁回洲地,才开始做瓷器生意。据说黄家洲舞的狮子与别处的不同,有一只是黑色的,另一只是黄色的,取名叫“乌一黄二”。人们只要看见这两种颜色的狮子灯上了街,就知道是黄家洲的狮子灯来了。
  这王家洲为何叫成黄家洲,相传因取得这场官司胜利的洲民首领姓“黄”,大家约定俗成地把王家洲改称“黄家洲”了。后来,洲上的都昌人成立了“破碗公司”行会,规定只有入了会的洲上提篮走洲人才可以到窑户家或瓷行收购次品瓷(破损的瓷碗),到洲店进行加工后再在洲上贩卖,这成了洲上人的专利。因此,有一首《陶阳竹枝词》这样写道:“轻灵手段补油灰,估得明堆又暗堆。好约提篮小伙伴,黄家洲上走洲人。”
  (海澄、轻划搜集整理)
  御窑厂珍闻逸事
  代表东方古老文化的瓷器,素有官窑、民窑之别。官窑,即官方创办的窑厂。封建社会的官窑是专为皇宫内院制造皇上用的瓷和皇帝赏赐臣僚的御瓷的御窑厂。
  说到御窑厂,其来龙去脉应当是萌发于元初而兴于明清,绵延近七百多年。由于御窑厂的特权所在,历来荟萃着景德镇的陶艺精英和能工巧匠。它虽然专为皇帝烧制瓷器,而客观上则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大量瓷文化的奇珍异宝。除了不少流失于海外,至今尚有许多陶艺珍稀品为故宫博物院所珍藏,并向海内外游客作展示。
  御窑厂是官窑的象征,是陶艺瑰宝的摇篮。历来,人们对御窑厂充满神秘感与好奇心。这里,我们把御窑厂的来龙去脉与逸事珍闻向大家说说。
  一、元帝设浮梁瓷局
  公元1271年,元帝国建立。蒙古族“国俗尚白,以白为吉”。其服饰建筑都崇尚白色。白色的瓷器,同样成为元代帝王的珍爱之品。白瓷在蒙元统治时期的景德镇有很大的发展,优质的白瓷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镇设立第一所官窑——浮梁瓷局,专为元皇室烧造御用瓷器。应当说,这便是御窑厂的萌芽。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造出枢府瓷、青花和釉里红瓷,其成就为后来明清两代御窑厂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景德镇自元代起就开始有了官窑。
  二、洪武大帝建御窑
  朱元璋推翻蒙元帝国,建立了大明王朝,却几乎全盘承袭了元代的匠籍制度。由于祭祀、赐赏、贸易的需要,明朝开国之初就在原浮梁瓷局的基础上建立了御窑厂,世称“洪武官窑”。
  洪武窑瓷器,土质细腻,胎体很薄,釉分青、白二色,以纯素者为佳。据记载,洪武窑有大龙缸窑、青窑、色窑、风火窑、匣窑等二十座。洪武年间军事上需要以瓷器换马匹用于战争,又要用瓷器扩大贸易和安抚邻邦。御窑厂烧出器型硕大的青花釉里红大盘、大碗、大罐,素朴雄浑粗豪而不失民族文化风韵,形成了洪武官窑的独特风格。
  三、戏说燕王红战袍
  永乐为明成祖朱棣年号。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朱棣身穿鲜红的战袍指挥作战,威风凛凛,气势非凡。第二天清晨,士兵们发现朱棣的红战袍上的霜花自然凝结成了一条腾空飞舞的白龙,以为瑞祥之兆,士气大振,战果辉煌。1402年朱棣登基为永乐皇帝。御窑厂的技师们便依照燕王战袍的故事,设计烧制出鲜红甜白的龙纹瓷器,以表示对永乐皇帝的崇敬。而这种集鲜红与甜白于一体的瓷器,一时间成为永乐官窑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四、明皇怒斩督陶官
  “宣德”为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时,景德镇将洪武的龙缸窑的一半改为青窑。窑位增至五十八座,御器的烧造量一时猛增。宣窑制品是明代最为精致的瓷器,尤其是青花瓷,已达到了很高水平。史载:“宣窑器,无物不佳,小巧尤妙,此明窑极盛时也。”
  宣德官窑有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朝廷派官员督陶,负责宫廷用瓷的生产。特别是对贡余品、次品管理近乎苛刻,督陶官张善“贪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瓷,多以分馈其同列”。宣德二年(1427年),为了整肃纪纲,怒斩督陶官,官窑贡余品、次品一律集中打碎,就地掩埋,既维护了皇权的威严,也打出了官窑瓷器的至精至美。
  五、宣德皇帝蟋蟀罐
  宣德皇帝朱瞻基喜好玩蟋蟀。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的《促织》篇中对此就有所描写,而宫廷正史却无记载。1993年珠山宣德官窑遗址考古发现证实,御器厂为朝廷烧造了数十种纹饰精美的蟋蟀罐。其中青花双向五爪龙纹蟋蟀罐就是宣德皇帝观看斗蟋蟀的斗盆。这位太平天子,不仅有玩蟋蟀之好,而且酷爱养鸟赏花。宣德御窑厂为朝廷烧造的花鸟虫鱼器皿,就达几十种之多。
  六、太监督造龙瓷缸
  明永乐年间,北京瑾身、华盖、秦天三大殿被大火烧毁,正统六年(1441年)为三大殿烧造青龙白瓷缸。因缸大而壁厚,屡烧不成。三大殿的陈设不得已只好改用铜缸代替。而几十口有裂痕的瓷器龙缸则全部被打碎,掩埋在御窑厂西侧墙下。直到1988年才被考古工作者发掘,青龙白瓷缸才得以重见天日。现陈列在龙珠展厅和品陶斋大堂。
  七、宪宗倡导斗彩瓷
  “成化”为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皇帝对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相当关心,这位具有深厚艺术修养,又善于绘画的帝王,对小巧精致的工艺品情有独钟。成化皇帝的审美情趣和个人喜好,直接影响到御窑的生产。在他的倡导下,成化官窑烧造出瓷质精美,彩饰优雅小巧别致的斗彩瓷器,成为明代官窑之冠,“成化斗彩”一直被人视为珍品。古时就有“神宗(万历帝)御前尚食有成杯一双,价值十万”的记载。而在公元1997年的香港索士比拍卖会上,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竟拍出了二千九百一十七万港币的天价。
  八、李鸿章再兴御窑厂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打景德镇。大军入城后,见御窑厂专造皇帝用瓷,耗费资金不算,还经常鞭打欺压瓷工,为替百姓解恨,便放火把御窑厂烧了。
  御窑厂一停就是好几年。直至同治五年(1866年)间,清政府军机大臣李鸿章筹银十三万两,命九江关督蔡锦清在御窑厂旧址,重建堂舍七十二间,复兴御窑厂,所有督陶事务也由九江关监督管理。同治七年(1868年),御窑厂为同治皇帝大婚烧造喜宴用瓷,一时闹得沸沸扬扬。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彻底推翻帝制,御窑厂才寿终正寝。
  九、师主庙内拜赵慨
  在景德镇的制瓷史上,有一位被神化了的人物,被瓷工信奉为陶瓷业的师主。这师主姓赵名慨,字叔朋(其事迹见本书所收《回眸昌南话今昔》一文)。
  据明时邑人詹珊的《师主庙碑记》记载:师主庙兴建于明代。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少监张善到景德镇督陶,在御窑厂的东侧建立师主庙,祀奉赵慨为佑陶之神。成化间(1465—1487年),太监邓原在镇时,众多居民都从事陶瓷生产,都信奉师主,便把庙迁到东门外街上东北约一百步的地方,以便于大家祭祀。从明代以来,庙中香火不断。
  明代师主庙内,中间供奉着赵慨的坐像,两旁分列着陶瓷制作行业的六个师傅神位,有打杂师、做坯师、刻坯师、挖坯师、石膏坯师,基本上把坯房的工种都包括了进去,体现了后世工人对先师们的敬仰。到了清代,师主庙中又增加知四的位置。知四师也是一名瓷工。知四为改善瓷工伙食,带领瓷工罢工,被官府捉入衙狱,坚强不屈,惨遭杀害。这激起瓷工愤怒,群起抗争,最后赢得了胜利。知四为争取工人的福利而献出了生命,瓷工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牌位供进了师主庙,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十、佑陶灵祠祭童宾
  明万历神宗年间,御窑厂的瓷器力求在图案的繁复和器型的多样性上求胜。器型的制作,除大龙缸、屏风等大器外,还烧制棋盘、棋石、笔管、烛台乃至秘戏器等,可谓“制作精巧,无物不有”。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太监潘相来镇上督造青花大龙缸。其缸久未烧成,潘相对瓷工进行鞭笞甚至杀害。民窑把桩师童宾(里村人)见情义愤填膺,为救众瓷工,勇斗潘相,最后毅然纵身跳入窑火之中,以示抗议。窑工们悲愤万分。童宾之死,激起了瓷工们的义愤。人们纷纷起来呼喊要潘相偿命,吓得潘相闻风逃回京城。为平息民变风波,缓解人心,官府在御窑厂东侧修建“佑陶灵祠”,为童宾立祠,奉为“风火仙”。祠内供奉风火仙师童宾像,两边是做坯、托坯、收兜脚、打杂的小扶手、二扶手等各脚窑工师傅的塑像。
  另据有关地方文献载:清代唐英督陶时,曾令人将明代落选的捐器、已脱底的一口青龙缸,从僧明寺抬到火神祠,筑台高置,并写有《火神传》、《龙缸记》。另一个督陶官年希尧也写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这些关于童宾事迹的记载,至今仍存于地方文献中。
  (景德镇市文物局)
  高岭土传说神奇
  距景德镇五十公里的一座高山上,有一个小山村,主要粮食是种玉米,原名叫玉岭村。后因这座高山所产的高岭(瓷土)质地优良,闻名中外,人们称之为高岭山,这个山中的小村便改称为高岭村。
  缘何发现高岭山盛产好瓷土?山中小村缘何由玉岭改名高岭村?其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这座高山没有山名,这个山上的小村住着几户人家,租种着地主老财山坳里的几分薄地,主要种玉米。村民们一年忙到头,收下一点玉米,交了租就所剩无几,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这个村里住着一个姓高的老夫妻俩,心地都特别善良。一天早晨,北风呼啸,雪花纷飞。高老头准备到门外抱捆柴烧火取暖,可刚把门打开,只见屋檐下躺着一个衣衫褴褛,冻得浑身发抖的白发老人。他当即唤老伴来共同将这白发老人抬到自家的床上,把家里仅有的一床破棉絮盖在老人身上。老伴还烧好了一碗姜汤,端到床前,细心地将姜汤一匙一匙地喂进老人的口中。过了一会,老人慢慢苏醒过来,睁开双眼,凝视着高老夫妻,喃喃地说:“肚子饿了,很久没有吃东西。”
  高老夫妻虽然家中没有几多粮食,但想到眼前救人要紧,硬是熬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玉米粥给白发老人喝。老人喝下热粥后,精神好多了,他站起来激动地对高老夫妻说:“你夫妻俩确是名不虚传,是善良人啊!”他边说边从衣袋里取出一粒洁白晶莹的小玉珠递给高老汉,说追:“我把这粒小玉珠送给你们,我走后可将它种在村后高山上的一棵大槐树附近。过三七二十一天,再挖山土一丈以下,那里面就有着挖不尽的白玉土。这种土是制瓷的上等料,你们可以将它运到景德镇去卖。”说完,白发老人就起身出了大门,消失在大雪中不知去向了。
  高老夫妻被眼前所发生的事弄糊涂了。他们想:那白发老人莫不是神仙下凡?!夫妻俩怀着半信半疑的心理来到村后高山上老人指定的地点,将小玉珠种下了。过了三七二十一天,他们又来到高山,挥着锄头深挖一丈多深,奇迹果真出现了:只见那又白又嫩的玉土越来越多,高老夫妻为使乡亲们能分享到这一喜悦,便跑进村将这个喜讯告诉了众乡亲。大家都兴高采烈地跟高老汉采挖玉土,运到景德镇,果然卖了好价钱。从此,这个穷山村就富起来了,人们就叫这白玉土称为高岭土,村后的高山就叫高岭山,玉岭村就改名叫高岭村了。对于那个白发老人,自古以来,传说很多,有人说是神仙,那是一种想像。但也有人说那是一位老陶工,是他发现了这种白玉土,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就以传奇的方式告诉了这对善良的高老夫妻。
  再说景德镇自从采用高岭的玉土制瓷以后,所制出的瓷器更为精美。18世纪初,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撰文向世界各国介绍了高岭所产的这种瓷土。这样一来高岭土便闻名全世界了。
  (水秀搜集整理)
  瓷器街上说瓷事
  瓷器街,是麻石下弄一条南北走向、与昌江平行的街市。史载这条街约二三百米长,两旁瓷店排列,街上瓷器琳琅满目,亦有精粗上下之分。徽州会馆、南昌会馆、苏湖会馆、临江会馆,都分布在附近。这里是当年景德镇陶瓷产品集中出售的街市,也是陶瓷对外贸易的集中地。一些大瓷行都集中在此。外地来镇客商都要通过瓷行老板引见,与客户或红店接洽,才能做成买卖。即使熟悉情况的客商直接向货主购货,也需经瓷行过手,才能包装起运,故瓷器街的名声远扬。清代的瓷器街,为一色青石板铺砌,房屋飞檐翘角,店面宽敞,光线充足,便于挑选瓷器。瓷器街除有瓷行、瓷店外,还有各色百货、杂品、饮食、茶铺、酒馆、烟行等,日夜营业,非常繁华。瓷器街上不仅瓷器多,带瓷的故事也多,且听笔者道来。
  一、瓷器街的来历
  据说瓷器街上有个名叫裘富仁的瓷店老板,此人为富不仁,经常欺压百姓。有一年连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裘却经常放狗伤人,穷人要饭都不敢走近裘记瓷店。一天,有一位奇怪的老倌,用计与裘打赌。裘说:“你若赌输,必须钻我家狗洞;我若输了,架上瓷器任你打光。还请四邻为证。”结果,老倌真赢了,便把裘记瓷店架上瓷器全部打掉,碎瓷片摔得满街都是,成为碎瓷街,这位奇怪老倌不知去向。有人说这老倌可能是仙人,此说当然非真,但这个故事却为穷人出了气,瓷器街的名称也就流传下来了。
  二、瓷板虎的作用
  还有个故事是说瓷器街有位汪师傅很会画老虎。一次,他听说瓷行老板曹球财从一个猎人手中买了张母虎皮挂在中堂,他儿子龙崽见猎人手中还牵了头幼虎,吵着要父亲买下给他养着玩。开始,曹球财怕不安全,没答应,后见宝贝儿子吵闹不休,也就依了。那猎人还帮他用铁丝做了个笼子,并交待怎样喂食、怎样拉着铁链牵幼虎玩;还交待虎幼时可养玩,大了一定要放虎归山,否则虎会伤人。龙崽得到这只幼虎,十分高兴,说也奇怪,这只幼虎天天看着那张挂在堂上的母虎皮,便乖乖地在笼里睡觉,一点也不吵闹。龙崽每天要牵幼虎外出玩一次,以显示他家的威风。
  汪师傅听到这件事,很感兴趣,征得曹老板的同意,他每天带上画板到曹家,对着中堂的母虎皮画起了老虎。为了试验他画得是否成功,他常拿着画好的瓷板虎跟着龙崽走,遇幼虎不听话时,便举起瓷板虎,幼虎见了母虎形影,便乖乖地跟回家来……
  日复一日,幼虎渐渐长大,几次挣脱铁链咬伤了人。瓷器街的街民纷纷要求曹家放虎归山。但谈何容易?幼虎就是不肯走,还是汪师傅举着瓷板虎领路,才把这只幼虎引到南山。大概是习惯所致,两天后幼虎又来到曹家。汪师傅一思考,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幼虎引往南山后再将瓷板母虎挂在树上,让幼虎天天可以看到自己的母亲,就不再下山闯祸了。直到幼虎长大到不再依恋母虎时,汪师傅才把那块瓷板虎取回家来,瓷器街上闹虎的事才算平息下来。大家都十分感谢汪师傅。
  三、会动的瓷器
  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了景德镇。一天他青衣小帽扮得像个瓷器客商,穿街走巷,不知不觉走到瓷器街,看到街上摆满了许多精美的瓷器,不禁暗暗喝彩。他边走边看,不觉肚子饿了,见街面有个小吃馆,就进去要了一碗清汤,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旁边坐着一位老瓷工,见客商这样爱吃清汤,就和他聊起了天,聊着聊着,聊到瓷器上来了。
  乾隆说:“景德镇瓷器确实不错,可就还有些美中不足。”
  老瓷工问:“哪方面不足?”
  “不会动。”乾隆爽直地说。
  这句话,说得老瓷工犯了难。以后,这位老瓷工知道说这话的竟是当今皇上,皇上开口说景德镇瓷器不会动,心里怪难受的。几个月过去了,乾隆也回京城去了。可这位老瓷工还念念不忘会动的瓷器这回事。
  第二年元宵节的晚上,老瓷工带着孙儿上街看花灯,那旋转着的跑马灯,使老瓷工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拉着孙儿就往回跑,一头钻进坯房,捏起了瓷坯。他做了两个套装的瓷瓶,外层雕得玲珑剔透,有各色图案纹样镂空的孔窗,内层瓷瓶上描绘了山水人物图案,再在内层瓶底安上一根可转动的轴心,只须轻轻吹口气,内层花瓶便轻轻转动起来,使人不断看到瓷瓶上的画面在活动。他把这能活动的花瓶叫“转心瓶”。
  老瓷工将这转心瓶送到督陶官手里,请他转献给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收到转心瓶后,十分高兴,视若珍宝,并叫人收入宝库,一有空就去细细玩赏。后来又命督瓷京官嘉奖了造活动瓷器的瓷工。
  四、神奇的帽筒
  清末,瓷器街有家红店,店主张仪靠画瓷为生,他擅长画人物山水,在街上很有名气。
  有一年,他画了两根仿古《远行图》画面的帽筒。一根帽筒画的是在景色优美的山间小路上,一个人手夹雨伞。预计天将下雨,就悄悄换上另一根撑伞的帽筒,慢慢成了习惯。瓷器街上的人也不知底细,但出门时想了解天气,都先到他店前看看帽筒,认为这是一根能预报天气的神奇的宝帽筒。
  天长日久,神奇帽筒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全镇。
  镇上福音堂有个名叫亨利的外国传教士,他爱惜名贵古瓷。听说张仪有件宝瓷,便暗自观察了几次,发现果然真有其事,便问张仪:“卖不卖?我愿出高价。”
  张仪心想今天我要设法斗斗他,便故意为难地说:“哎呀,这帽筒是我祖上传下来的……”
  不待张仪说完,亨利赶紧道:“我知道你舍不得,这样吧,我出三百块光洋,卖不卖?”
  “不卖!”“五百行吗?”张仪还是摇头。
  “一千!”亨利急了。张仪依然不作声。
  亨利急红了眼,咬咬牙说:“两千!再不能加了。”
  张仪见亨利已上钩,冷笑一声回答:“要买还要依我三个条件。”“什么条件?”亨利迫不及待地问。张仪郑重其事地说:“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口说无凭,这么大的一笔生意,不立个字据,怕以后不好说话。”
  亨利心想,这件宝瓷带回国去,可价值万金,忙答道:“行,行!立个字据。第二条呢?”
  “第二,要本县县老爷作中保。”
  “完全可以!第三条呢?”
  “要当众立字。立完字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亨利恨不得立即把宝瓷拿到手,满口答应。
  第二天,大家听说张仪和洋人当众立字卖宝,都挤到瓷器街来看热闹。只见张家门口摆了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文房四宝,旁边坐一写字据的老先生。
  一会,亨利和县太爷坐轿来到瓷器街,张仪当众对县老爷说:“县太爷,亨利先生愿出两千块光洋买我一根瓷帽筒,大人可愿做中保?”
  县太爷望着亨利,见亨利点点头,就说:“本县愿做中保。”
  张仪当即请老先生写了字据,双方和县老爷都在字据上签字画押。亨利一手交钱,张仪一手交货。亨利十分高兴地抱着帽筒,哈哈大笑。生意就这样做成了。
  (华康搜集整理)
  十八桥上谈古今
  十八桥位于中华南路向东转折处,东通解放路杉树巷,南通戴家弄,西经麻石弄通中山南路,北通中华南路陈家街段,属周路口街道十八桥居委会辖地。
  如今的十八桥,房舍、店面面貌改变了,街道整齐壮观,每天这里的行人熙来攘往,来此批发选购鱼肉禽蛋、蔬菜水果、糖果食品、塑料制品、电器、油漆的等等,无不满意而归。
  今日的繁华街市,相传在清代也是商业繁华区。清代此处为城镇中心,生意兴隆,素有“买不到的十八桥,卖不掉的泗王庙”之说,被喻为“十八小桥赛洛阳”。所谓“十八桥”,在唐代以前却是另一番面貌。据说古时这里确有一座“十八孔石桥”,叫“登瀛桥”。四周是青山丛林,一条溪流从桥下潺潺流过。这座桥当年是里村一带乡里人往镇上去的必经之道。当时的十八桥,原无房屋店铺,直至向南去的马鞍山,均为高山低冲。著名的古迹青峰寺,唐时就建在十八桥南的青峰岭上。这一带风光秀美,古人赋诗赞美曰:“溪上青峰插翠天,溪边河道脚曾园”;“百尺溪头跨综红,柏栏新张绿倍同。光摇画阁苍茫际,落影珠帘荡漾中。”这些都是古时十八桥的写照。
  “十八”之说,还含有一个典故: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广纳人才,在此建过文学馆,以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人为学士,分成三批,每天六人值班,讨论典籍,被选中者,为天下所仰慕,可见当年的繁荣景象。民间称登瀛桥为“十八桥”,其源于“十八学士”和“十八桥孔”。
  清代瓷业发展,窑厂大增,街市逐渐南移,向十八桥一带发展,山岭被削平,溪流被填平,房屋店铺大兴,从此十八桥的石桥被填没。渐渐地这一带就成了闹市贸易的集散地,超过了明代正街的繁荣,闹市贸易一直延续至今。现在我们走到中华南路,但见“十八桥商城”几个大字高高耸立在新建的商城门楼上,这里店铺林立,货摊云集,日用百货、布匹、五金、电器、糖果、鱼、肉、蛋、禽、海味、蔬菜、水果等,应有尽有,真是品种齐全,花色多样,体现了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景象。
  还有个笑话:有几个外地人到景德镇旅游,听说十八桥上样样有,是个购物的好去处,就慕名到十八桥来选几样自己称心的东西,可是他们向南走到戴家弄,向东走到国贸商场,却未看见一座桥,心里便感到纳闷。后来问到这竟是个称桥不见桥的商城,才笑自己,怎么不早问问导游或本地人呢!
  (清华)
  半边街离奇传说
  半边街位于中山北路北端,东至大镜头,西至昌江河,南至半边横弄,北至观音阁,为城乡结合部。
  相传唐宋时期,这里十分热闹。明嘉靖年间,因南端靠河半边街面房屋被洪水冲毁,只剩下东面半边街店,故名“半边街”。此地清属里仁四图,北端又名“四图里”。建国后临江半边重建了房店,再现了完整的街面,1984年改换门牌时,统称中山北路。但民间仍习惯于“半边街”之称。
  明清时期,坐落此地的许家码头,是瓷土、窑柴的进口重要码头,也是三闾庙米市的进出口要地。半边街说白了就是滨江街面,许多城市并不罕见。但这里却有个神话传奇故事。
  神话传说半边街这块地盘,是由一条经过千余年修炼成精的鳝鱼精托着的。有一年鳝鱼精想趁昌江洪水作乱,把景德镇淹为泽国。当时吕洞宾掐指一算,知道了此事,要拯救全城百姓于水火。
  在镇上有个窑户叫屠百万,一条街他一家就占了半边。平时,屠百万常欺侮坯房佬,简直无恶不作。一天,正逢屠百万做寿,吕洞宾变成了一个白胡须老叫化子,托着一只肮脏的汤盘到屠家讨饭。屠家奴才如狼似虎,不但不给,还放出恶狗咬人。吕洞宾却不慌不忙,转身离去,将手中汤盘磕去半边,到街上去卖。
  街上人们见一个叫化子满身破烂衣,手拿破盘子叫卖,都当他是个疯子。吕洞宾在街上叫卖了两天,一直无人问津。到了第三天傍晚,有个老倌走到吕洞宾身边开口劝道:“老人家,我看你还是讨点吃的算了。街上那么多好瓷器,谁还买你的破盘子呢?”吕洞宾笑笑说:“你不知道,我这个东西是块宝盘,你把它买去吧,不贵,不贵,只要两个铜钱。”
  老倌听罢,心想:算了,我花两个铜钱把破盘买下吧,就算行个善吧,省得这疯老头跌跌撞撞饿死街头。他伸手摸出两个铜钱买下了半边破盘。
  说起来也奇怪,当老倌接过破盘子,瞬间眼前的疯叫化子不见了,只听到有个声音在半空中对他叮咛道:“两个铜钱半只盘,救苦救难真合算。四月初八发大水,抛向空中保平安。”
  四月初八这天,果真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老倌记起那只破盘子,忙取盘往空中抛去,顿时红光一现,一声巨响,奇迹出现了:除屠百万所霸占街那边的店房统统被洪水冲走之外,剩下的半边街安然无恙,是吕洞宾把鳝鱼精收走了。屠百万为富不仁,自作自受,得到神仙的惩罚,大快人心。此街所剩部分就得名“半边街”。
  (陈仁德轻划)
  东司岭除暴安民
  东司者,都司也。都司乃前清之官署。乾隆年间,景德镇设都司衙门,署设在御窑厂以西一高埠之上,亦称“都司岭”,因谐音之误,当地人把它称之为“东司岭”。
  既为官署所在地,在东司岭居住的自然大多是达官显贵,其中鱼肉百姓者有之。大革命时期,这里住着一位“保安大队长”,姓李单名一个锦字,因幼年出过天花,落了个满脸大麻,绰号李麻子。其人土匪出身,凶残狠毒,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虽任“保安大队长”,但最祸害百姓的,就是他自己。
  李麻子是个好色之徒,不仅经常调娼妓到公馆取乐,还到处物色良家美女。一天他去青石街浮梁公所办事,路过吴家祠堂,见一美貌的姑娘在门口洗菜。他一时色心顿起,立即叫马弁前去“说亲”。
  姑娘芳名水秀,年方十七。她有个哥哥叫水牛,在窑里做工,母亲陈氏,三人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生活。这天,马弁来到她家,说明来意,丢下几块银洋,说是亲事定了,马上接姨太太过府。一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祸吓得不知所措,眼看着一个个大兵,荷枪实弹,知是无法反抗,母亲只得替女儿梳洗打扮,让她上轿而去。轿子出门后,水牛对母亲说,我一定要刀劈李麻子,救妹妹出火坑。母亲吓得赶忙捂住儿子的嘴巴,叮嘱他千万不要惹祸。
  这年正巧碰上针匙(瓷汤瓢)行业的工人“打派头”,大家举行罢工,要求老板增加工钱。于是针匙业老板的同业公会,马上报告保安队,并送了一份厚礼金,乐得李麻子马上派兵抓人,星夜从洪源将两位罢工领袖抓回景德镇,第二天就以“土匪”罪名押到湖北书院河下杀害了。李麻子满以为这下可以杀一儆百。谁知工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罢工更加坚决,历时一个多月,没有一人复工。针匙同业公会本来想借李麻子的威风,压压工人的锐气,谁知反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于是老板们迫于无奈,只好接受了工人的全部要求。
  针匙业工人打派头虽然胜利了,但牺牲了两位头领,人命关天,以血还血。李麻子草菅人命,引起了社会强烈不满,有人将他告到省里。李麻子眼见事情闹大了,心里也害怕起来,惶惶不可终日。
  再说水秀姑娘虽然与李麻子生了个儿子,但李麻子除了把她当成玩物,平时不是骂便是打,根本不把她当人看待。
  年底,李麻子为逃避官司,决定回老家云南。临行前,水秀将李麻子灌醉。到三更时分,有人将一块石头抛到李公馆的瓦上,水秀姑娘听见立即开门。当时数人进了李家大门,一蒙面大汉闯进房间,举起利斧,朝熟睡如泥的李麻子砍去,两刀三斧,结束了李麻子的性命,为民除了大害,全镇人心大快。
  第二天早上,马弁来到李家公馆,准备接大队长上路,一见死尸大惊。消息惊动了县长,县府为了遮盖真相,把李麻子之死说成是“桃色事件”,还在莲花塘开了追悼大会。
  事后,老百姓纷纷传说,这是方志敏组织人为民除害的,蒙面大汉就是水秀的哥哥水牛。李麻子死的当天,水秀一家人被暗暗送往苏区……
  (海澄、清华搜集整理)
  玉女昌江传说美
  人世间,母亲最伟大,因为她养育出生命。昌江河,也是位伟大母亲,她养育出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昌江,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只不过是网结珠联的江川河汉之一,而她的卓著功勋,却把景德镇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奉给了全世界。同样,也把自己的非凡足迹撒遍环球各个角落。
  不知多少年、多少代,昌江的款款清流迂回于赣东北丘陵山川之间,大有“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情画意。幽静的环境,引来了天上神仙。传说有位琼玉仙子,迷恋着昌江的明山秀水。白天,她来江畔踏歌起舞;傍晚,她披一身晚霞沐浴着江水沉浮。她喜爱两岸碎玉般的白泥;她喜爱满山青翠欲滴的松枝。最终,她决心在这里创造人间琼阁瑶池,于是摇身一变,瞬间化作一座粉妆玉琢的瓷器之城。
  多少年,多少代,人们无不动容于这神奇优美的传说,都说那洁白的瓷器,是仙子的冰肌玉骨;清脆悦耳的瓷声,是仙子的婉转歌声;斑斓璀璨的彩釉,是仙子的羽衣霓裳;那琼玉闪烁的光华,是仙子的流盼与笑靥。总之,瓷器处处都像仙子那么美丽。
  唐英的《陶冶图说》说:景德镇水土宜陶。我看此话多少与传说有点关系,因为仙子最钟爱的就是这里的水土。有文献记载:早在东汉时期,昌江边上便有个小小的新平村,村民们一面耕作自足,一面掬昌江之水和山岭之土,烧制陶器。这小小的新平村自然就是今日瓷都景德镇的前身。那“水土宜陶”之“陶”,就演绎成了精美绝伦、被誉为世之瑰宝的瓷器。
  昌江,造就瓷都的另一“魔力”,就是她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景德镇与外界沟通的惟一途径,就只有昌江。昌江汇入鄱阳湖后,又分流两派。北出湖口奔长江至吴淞口入东海;南经赣州入湘水,历珠江出南海。可谓:襟三江而带五湖,通欧亚而引四洋,与全世界紧紧相联。瓷都景德镇从汉、魏、六朝,由唐继五代入宋,至元、明、清,乃至今日社会主义新瓷都,无时不在母亲河昌江的怀抱中发育成长。
  昌江直接关连到景德镇的,有鄱阳的狮子山。此山位于波阳凰岗东岸。其雄姿巍然,峙立江头,远远望去,俨然一巨形雄狮。旧社会外地人乘船上镇谋生,此乃必经之道。当年在路过的打工仔中,曾流行过“拜狮子”的风俗。据说,船行至此,人们便远远地跪在船头甲板上顶礼膜拜,口中还念念有词:“拜拜狮子头,上镇去做头(工头);拜拜狮子腰,上镇去烧窑;拜拜狮子尾,上镇去做坯……”“做头”自然是最理想的祈祷。据说还蛮灵验的,现在看来虽然荒谬,其实也是一种精神寄托。狮子山麓江畔一侧有大溶洞,传说那是“狮子口”。颇为怪异的是,昌江河由景德镇而下,沿河床都有大量的瓷渣片沉积,而且随着江流的冲击,不断向下游延伸。可奇怪的是,河床瓷渣片的沉积,一到狮子山便无影无踪,说是被狮子吞噬了。而当地人还证实:凡狮子山下游,从未见到过瓷渣片的影子。或许这里地质结构有什么变化,否则岂不令人费解?!
  就地质结构而言,昌江河床,延伸至波阳地界,确实有所变化。河面开阔,水位渐深。民间曾流传一个有趣的故事:历来,昌江流域的水族,不胜其多,惟独见不到河豚。苏东坡有诗云:“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可见河豚在美食中的地位。这里有个民间故事:河豚十分羡慕镇上的繁华。一天,它领着自己的子子孙孙从鄱阳湖出发,沿着昌江溯流而上,迁徙到景德镇落户,不料在狮子山下游遇上了鳊鱼老表。彼此亲切地互致问候之后,鳊鱼便心存疑窦地问道:“河豚老表,您这是去哪?”河豚开怀地笑笑说:“上镇呗,这还用问。”它本以为鳊鱼会大加赞赏,谁知对方听后,惊讶不已,连连摇头:“莫去,莫去,赶快回头。”接着,便心有余悸地把昌江长年水位浅,河床窄,滩头险的情形描述了一番,最后指着自己那扁似板状的身子说:“你看我都被挤压成这个样子,凭你这圆滚滚的身子,到了那里也不知会……”就几句话,吓得河豚二话没说,掉转头来,领着自己的一群肥胖家族,重回鄱阳湖老家去了。
  昌江,有些河段每当枯水季节,滩干水浅,几乎是不脱鞋袜,便可行走的滩涂。有时候还成了厮杀的战场。据当地人传说,鱼山义城地段的河滩,当年就打过大仗。昔日,明太祖朱元璋与草寇王陈友谅分争天下之时,就在这片干涸的河滩陈兵布阵,血战一场,杀得尸横遍地,血溅河滩。机关算尽的陈友谅,原想借昌江之水的险阻,一战置朱氏于死地而后快。不想这里竟然滩干地旱,正有利于朱家军纵横驰骋,反而转败为胜,西下鄱湖,困龙得水,遂成气候,奠定了大明两百多年的基业。
  在旧社会那种愚昧的时代,遇上四月春天,山洪暴发,质朴的人们,不懂得科学地解释昌江灾祸的原因,只说成“天降横祸,妖精作怪”,俗称“出蛟”。说是浮北山中,有一头水牛,千年修炼成精,每年端午前后,必经景德镇去鄱阳湖“洗澡”。一旦“水牛精”出洞,镇上便遭横祸。昔日的端午节,镇上人几乎是提心吊胆地度过。儿时的我曾亲历过一次山洪暴发的情景,站在沿河墩头上,但见昌江上游山丘般的洪峰,突兀地滚滚而来,人们惊呼:“不好,水牛精来了!”我那时是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并不感到十分可怕,可怜的母亲却吓得跪在地下磕头如捣蒜,口里念叨:“求求许真君,派天师快来拿妖捉怪!”话音刚落,我家的天井里便涌水如注,我们立刻上楼逃命。这回不但没把许真君、张天师求来,连家里的桌椅板凳和床上的枕头、被单等也随着洪水,晃晃悠悠地流走了。若不是相继爬上屋顶,说不定全家葬身鱼腹。
  昌江,自古以来就有过许多神奇的传说和现实的故事,鄙人这篇短文根本无法囊括其间。这里所提供的,仅仅是个挂一漏万的雏形概貌而已。
  (楚民)
  禅师施法禅师庵
  景德镇南郊渡峰坑的深山沟里,有一座名叫禅师庵的古刹。古刹坐南朝北,庙堂很大,香火旺盛。北坡下面,是通往景德镇的石级路,蜿蜒曲折,连绵十余里。路旁是一层层梯田,共一百余亩,这田土质肥沃,永不干枯,年年丰收。据说在清咸丰年间,浮梁大旱,惟禅师庵前百亩良田依然丰收。说起禅师庵,有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清空的年迈和尚,带着十五六岁的小徒,云游四方来到景德镇,见南山山势好,是立佛的圣地,便自选一间茅屋,定居在深山。清空每日出门化缘,小和尚则到后山打柴,换取油盐米粮。这后山上有一棵千年何首乌,受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常变幻为少女,纠缠男子,淫乱人心。
  一天,小和尚刚到后山,这精变女子前来搭讪:“小师傅,我来帮你打柴好不好?”小和尚口念“阿弥陀佛,罪过,罪过”,置之不理。这妖精在山上纠缠不算,还跟着小和尚不放。到茅屋前纠缠,恰被清空和尚看见,他极为恼火。夜晚,他把小和尚叫到身边训责说:“你是佛门弟子,怎可和俗女子来往?”小和尚分辨说:“这位女子是后山的,我砍柴她来打扰,我并不认识。”清空和尚心想:这后山方圆百里无有人家,怎么有这少女?沉默片刻,突然想起,在化缘中曾听人说过,南山的深山老林中,有一千年何首乌常精变惑人,其骨肉尚有仙气,谁能得到它,温火清蒸七七四十九天,一人全食,可成正果。清空和尚想到这里,便吩咐小和尚说:“明天你照常去后山砍柴,我给你红丝线一束,悄悄地把丝线缚在那女子身上,我便可擒住它。”
  第二天,小和尚照办后,回庙告诉了师傅。待夜深人静,清空带着徒弟打起火把,上到后山,沿着红丝线寻找,在悬崖的土坡上挖出了一棵特大的何首乌。
  师徒二人坐在炉旁守候清蒸何首乌。在蒸到第四十九天晚上,清空和尚心想,只差几个时辰就天亮了,不会出问题了,我去睡一会吧。待师傅一走,早就被香味熏得垂涎的小和尚掀起了蒸笼盖,偷吃了一小块。
  翌日清晨,清空和尚梳洗完毕,准备食用何首乌,打开蒸笼一看,何首乌的上方已残缺了一块。见此状,清空和尚明白了这是造化所致,仰天长叹,对小和尚说道:“这乃我无福受用,不能怪你,我成全你全食,成正果后,毋忘恩师,现赐法号禅师,望尔尽力建造庙宇,修立佛之勋。”清空和尚说完就坐地圆寂了。
  从此,禅师和尚遵照师嘱,呕心沥血,历尽千辛万苦,建成了一座宏伟的庙宇,琉璃瓦、斗线砖;屋顶置放着三个祭红葫芦宝瓶;大雄宝殿内正中供如来佛祖;两旁四大金刚、十八罗汉,气宇轩昂,金碧辉煌。庙门横匾上三个斗大的“禅师庵”金字闪闪发光。僧侣云集,香烟袅袅,钟鼓齐鸣,朝圣者络绎不绝,好一派佛门盛况。
  庙大僧多,庙中米粮消费甚大,虽有施主帮助可以从山下挑来,但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正当禅师与和尚苦于此事之际,有一条孽龙被道士许真君追赶,逃到南山,见一佛门庙宇,忙进庙向禅师求救道:“我乃好斗行凶孽龙,确实有罪,今日被许真君追捕,我本当就擒,只想未见老母一面,此心不甘,请师傅搭救,让我见老母一面,纵死也无憾了。”禅师一向慈悲为怀,见其一片孝心,便发慈悲,将佛盂之水,洒在孽龙身上。孽龙就变成了一粒小的孽籽,藏于禅师指甲之中,躲过了许真君的追赶。孽龙这次躲过追捕见到了母亲,尽孝道后还遵母命到许真君处请罪,许真君念其孝心可嘉,不杀而将其锁于深井之中,并说:“铁树开花之日,就是释放你之时。”并答应他每年看母一次,这是后话。
  再说孽龙为感谢禅师搭救之恩,希望能够为庙宇做一件好事,禅师即说:“你若能给寺庙造田百亩,无水旱之忧,能解米粮之急需,就是最好的报答了。”孽龙说:“可以。”随即来到庙前施法。瞬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庙前的山谷变成了良田百亩,盛产的稻谷,供庙中食用绰绰有余了。
  (津津海澄)
  箭楼上是比箭楼
  蓝家祠是石狮埠街道半边街居委会辖地,离观音阁不远,原来是僻地,后住户增多,形成弄巷,以祠命名。传说宋元时期武将蓝魁即住此地。蓝魁家还建一箭楼,楼口有“天光云影”四字石刻,相传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手迹。《陶阳竹枝词》中说:“箭楼风景近何如?牛背驮鸦下夕墟。云影天光遗迹在,此间犹有晦翁书。”由此可见当年蓝魁家尚文尚武的风貌。
  蓝魁年轻时常登箭楼,以对河斗姥宫照壁为靶比射练箭。
  以后每当蓝魁从外面带兵回来,仍登楼射箭。每射一箭,便大笑一声。一日,他伯父登楼问蓝魁:“为何发笑?”蓝魁答曰:“我一笑江山如此多娇,家乡风景如此之美,内心高兴;二笑时隔数年,我箭法仍如此准,每发必中,故满意而笑;三笑至今仍无人敢与我比箭,我竟独占鳌头,故感慨而笑。”老先生想了一想说:“蓝儿笑得有理,你箭法如此精良,岂能后继无人?”就让他孙儿蓝威从此跟蓝魁学箭,并交代蓝魁要对堂侄严格要求。后来蓝威也成了一员武将。
  元朝末年鄱阳湖一带的农民起义领袖于光,带领队伍沿着昌江而上攻打景德镇。守城的武将蓝威,他自恃武艺高强,夸下海口:“蓝某只要略施小计,就可全歼于贼。”于是,他派人给义军下挑战书,约于光箭楼比武,许以人头为注。
  于光接到战书,猜想里面定有诡计,三思之下,决定将计就计,攻取城池,答应和蓝威择日比武。
  蓝威见于光答应比试,非常高兴,连忙选定在昌江东岸半边街一带,筑起比武箭楼;又在昌江对河西岸,树起了三座箭垛。
  比武那天,于光轻骑入城。双方登上箭楼,鼓响三通后,比武开始。只见于光拉开弓箭,听见“嗖、嗖、嗖”三响,三箭齐中箭垛中心,吓得蓝威目瞪口呆。轮到蓝威时,心里已经输了一大截,头上汗水直淌,使尽全身气力射出箭,却一枝枝落入昌江河中。他又羞又恼,忙发出暗号,四下里暗伏的刀斧手,一齐拥了出来,向于光杀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于光不急不忙地抽出三尺长的宝剑,寒光一闪,迎战对方。就在这紧张时刻,一个报卒飞奔到蓝威面前报告:“将军,城门被贼兵攻破了!”这时,于光大笑一声,飞起一枝响笛袖箭。随着笛声,河边突然拥出大批义军。原来,于光早有安排,一面与蓝威比武,一面使巧计伏兵奇袭,攻破了城池。经过一场搏杀,义军全歼了元朝官军,蓝威也被于光砍下了首级。
  为了庆祝义军的胜利,人们便把于光和蓝威比武的地方叫箭楼下,一直叫到今天。
  (清华、陶陶搜集整理)
  祥集弄里看古屋
  景德镇的古代建筑,特别是明代中晚期的建筑群落,其数量之多、质量之好、类型之丰富,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有关专家普查,在市区和市郊四乡就发现明代中晚期各类型的民间建筑共一百三十多处,在三闾庙地区就保存着一条比较完整的明代街面。这些明代建筑群落得到国家文物管理局和一些科研单位的密切关注和重视,多次派专家学者来市考察鉴定。专家学者们认为,这批明代民间建筑群在全国名列前茅,宅数量最多,质量也好,保存比较完整,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至今仍在继续使用。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中山路南门头东上侧的祥集弄三号和十十一号两幢明代住宅,一睹其风采吧!相传这是两位瓷商先后建于明成化年间的住宅,是我市保存最好、蔚为壮观的明宅,在国内属不多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宅紧相毗邻,构架形式与建筑风格基本相同。宅分上堂下堂。上堂为正堂。三号正堂宽五点四三米,深四点四八米,檐高六点零五米;十一号正堂宽六点三六米,深四点七米,檐高五点零九米。上堂、下堂,四正房两厢房和后房,前有大天井,后有小天井。门皆设于侧向。其构造和装修,都充分体现出民间匠师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精湛的技能与质朴的美学风格。其外形比较简洁朴素,都为青砖清水外墙。十一号大门有重装饰的精美的石雕门罩,三号则无门罩。两幢建筑的内观均开阔轩昂,架构粗硕,为穿逗与抬梁式混合结构,两栋正堂前面均有轩廊。檐柱选用质硬、耐燃防虫蚀的槠树木材,用料硬大,柱上架有拱大月梁。梁端暴露,梁柱交接处有雕刻精细的雀替过渡,纹样皆为花卉翎毛。正堂明间为单层处理;梁枋之间隔断以茅竹编成骨架,粉以泥灰,白色隔断,嵌以木本色梁枋,构件装饰皆于重点部位;柱础、地脚均施以精美石雕,造型凝重,花饰华丽,纹样多变;雕刻精细的地脚用的是青石板,以它替代木地脚板更为耐久和防潮。
  景德镇属江南丰雨地区,空气湿度很大。这里的明代住宅在排水、通风防潮、防虫蚀等措施中,都有成熟的经验。天井做法非常考究,阴沟暗渠的出水均有构思布局;除前面说的硕大梁柱用防虫蚀的槠木和地脚用防潮的青石板外,大多木构件都采用清水作,不施油漆,一则以显示材料的木质美,使精美的雕刻不致被漆膜掩盖;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木料“呼吸”,易于散发潮气,从而提高了木材防腐能力。
  总之,置身在这两栋明代建筑中,使人感到住房平面布局紧凑,空间利用合理,构架粗犷,建筑造型艺术与结构构架融为一体;同时巧妙地运用地方材料,色彩素雅,雕饰简洁自然,恰到好处,整体印象给人舒适、宁静、朴实、亲切之感,可谓凝重中见技巧,淳朴中显华丽。住宅经过全面修复,用以陈列古陶瓷,作为品陶斋,对外开放。古建筑文化与瓷文化完美结合,更是相得益彰,更给人以高雅艺术享受。
  (文心龙搜集整理)
  十里长街故事多
  一位归国老侨胞在故里长街上打开封尘的记忆
  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时节。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在市区北郊观音阁山岩下,遇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站在昌江边对着清流吟唱:“一喜一笑老人心,长系游子故园情。茅舍竹篱今安在?悠悠乡思觅旧痕。”交谈之下,才知这位白发老人是海外游子,青少年时代在家乡景德镇度过,阔别半个多世纪,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梦绕魂牵。如今已属暮年,有幸身体尚健,思维也很敏捷,记忆力更是惊人,借着儿子投资桑梓之机,特地回乡寻梦来了。于是,征得老人同意,从北大门观音阁到南大门太白园,我们伴随老人做十里长街游。老人打开了尘封的记忆,边走边看,边看边谈。从一个老人的视角和话语中,就有了这十里长街的故事。
  昔日闹市在上街
  登临观音阁,老人首先说,观这十里长街,我不说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要追忆我童年记忆的情景。就说这观音阁,现在的观音阁,已不是昔日的观音阁了。穿过时间的隧道,老人描绘出了他儿时观音阁的情景:这里是临江的石埭山,府志谓石嘴山,是镇北通向安徽的山谷峡口古道。观音阁就建在这陡峭石崖的山峰之巅,始建于明代天顺年间,分三层,高十丈,砖木结构,层层飞檐翘角,黄瓦红墙,木、砖、石“三雕”装饰精美。高阁由县丞徐宏穿凿石崖而建,上有云天,下临昌江,十分险峻雄伟,故有“昌江砥柱”之说。高阁正中是观世音神龛,原名“大悲阁”,后改称“观音阁”,历代香火旺盛。阁下是一条突出崖外的古代守镇关口,关口上方刻有“江南雄镇”四个遒劲的大字,现存“昌江通衢”石刻一块,为清道光年间所刻。相传岳飞、石达开等古代名将,都曾率兵经过这个险道,古人题咏名句也很多,老人信口就咏出几句:“山势巍然欲截流,昌江阻隘竟全收……”“晚棹过石棣……绝顶一灯明。”笔者欣喜之余,也吟出了一位旧友的咏句:“倚山禅阁俯临流,图画自然一望收。熙攘往来通孔道,无边风景聚楼头。”
  离开观音阁,我们沿着昌江顺街而下,老先生兴趣盎然地指点江山对我们说,景德镇是地处群山环抱的一个小盆地。景德镇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陶瓷生产密不可分。远在唐宋时期,业陶都会形成,沿河置窑,沿窑成市。那时街区地处湖田市,在小港嘴南与西河交汇处,就是现在十里长街的尽头;从明代洪武二年起,市中心珠山建御窑厂,此时窑场逐渐集中在北侧和东侧,北端从观音阁至中渡口已形成闹市区并逐步向南延伸;从明代中叶起到清代直至民国初年,尤其是康乾年间景德镇陶瓷发展鼎盛时期,这十里长街由中渡口延伸到斗富弄、南门头、麻石弄、戴家弄、瓷器街、黄家洲,直至与湖田市、小港嘴相连。这时老街已与昌江流向一致,浮梁居上游,上介徽地,下控鄱乐,从石埭山至小港嘴,号称“陶阳十三里”,呈一字长蛇阵。瓷业兴旺,市场繁荣,景德镇由唐宋时期的业陶都会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与广东的佛山、湖北的汉口、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在十里长街上,有“五多”:与瓷器有关市场店铺多,商业、金融行业多,水运码头多,宗教古庙多,与姓氏相连的街巷、会馆多,是号称“十八省码头”的一个大商埠。
  老先生如数家珍地说着景德镇老街的形成和发展,神情不无自豪感。边说边走,我们不觉来到了半边街。老人说,史载这半边街、曹家山、董家坞、茶叶塘一带,在唐宋时期有陶业生产作坊和窑场。半边街那时是条整街,明末时是商业中心。嘉靖年间发大水,南段靠河街道房屋被洪水冲毁,只剩东面半边街了。在半边街口,老人突然“哦”的一声,用手一指叫我们看渡船,果然对岸三闾庙码头边一只渡船向这边划来。“橹声吱呀响,清波一渡横!”这水、这渡一点没变样,老人边吟诗边感叹。可是这徐家街口的许家码头呢,虽然当年许家码头不见了,而里市渡却引起了老人美好的回忆。他指着渡口说,这渡可有来历。宋代有个李氏寡妇行善积德,出资建此渡,对岸三闾庙,是通往鄱阳、都昌、浮西河运的咽喉。此渡一开,两岸发展,在明代三闾庙发展成为交易粮食的通衢市埠,又成了明代祁门瓷石卸货和瓷器出口的码头。此渡为纪念捐资人,原名李施渡,后因渡口形成一里的繁荣闹市,取谐音改名为里市渡。
  说完里市渡,我们随老先生来到四图里第三中学门口。老人又兴奋起来了,他回忆说:真难想像现在办起了这么大的一所中学。过去四图里属浮梁县里仁都四图北段,本是个普通的街市地段,却和旧上海先施公司的胡文虎、胡文豹二位老板搭上了关系。老辈的人都知道这胡氏二兄弟是取得万金油(清凉油)发明专利的大亨,又是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有次他俩慕名来到景德镇购瓷器,想到这个“草鞋码头”瓷器虽美却没有个像样的学校,就投资兴建了一所设有高年级的正规小学,并命名“四图里小学校”,校门口刻有胡氏二兄弟捐资建校的纪念碑。现在,这小学校的旧址,已成为高楼大厦的市第三中学了。
  从四图里街口小拐弯向前,就来到了求知弄口。人们看见弄口牌子上的“求知”二字,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景德镇过去叫“草鞋码头”,也就是卖苦力的瓷业工人多,哪里有许多“求知”的人?老人说,原来“求知弄”本是“求子弄”。弄东端原有一个小观音庙,还有一石板桥是通观音阁必经之地,称观音桥。封建社会重男轻女,人们求子去观音阁路远,就在此小庙烧香求子,故名。
  走到石狮埠,我们猜想说,这一定是与石狮有关的地名了。老人说:不错,此巷元初形成,是通到中山北路的一条长巷,当时为瓷器商埠,以销售瓷狮为主。巷口有一石门楼,上刻“石狮埠”三字,门楼前置石狮一对,又是瓷狮的专卖市场,故名石狮埠。走过石狮埠,就到了热闹的中渡口了。
  商贾云集话中街
  站在中渡口,老人说,旧时景德镇,如果将十里长街分段,那中渡口以上至观音阁称为上街,中渡口向南至麻石弄称中街,麻石弄以下至太白园称下街。这中街是景德镇最繁华的商业地段了。先说这中渡口,街面靠河很近,东西河岸过去没有桥,古代除东北方向有一条陆路与浮梁县城联接外,它与外界的交通、原料、燃料、农副产品的供应与瓷器的输出,主要靠水路吞吐;来往官宦客商,也靠水路往返,因此码头渡口极为繁忙。像这个中渡口,过去叫中秀渡,是沟通两岸的主要渡口之一。这里的曹家码头,是个重要码头。每当春夏秋三季运输最繁忙的时候,昌江河上百舸争流,白帆蔽日,十分壮观。有很强记忆力的老先生,这时他背出了清人郑廷桂的一首《陶阳竹枝词》:“坯房挑得白釉去,匣厂装将黄土来。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槎船开。”这一幅繁忙的画面,就是当时中渡口生动的写照。
  转到青石街口,老先生又深有感触地说,景德镇今昔巨变,幸好仍保存着一批明清时代的小街、里弄、建筑和渡口,使我们老景德镇人依稀可辨当年的风貌。就说这青石街,有三百多米长,近两米宽。此巷昔日有坯房、商店,唐宋时为闹市区,后来商业中心南移,成为巷弄,因当年为青石地面的街道,故名青石街。现在,青石路面尚存,不少古建筑还在,多么可贵。再看这哲四巷,也基本保持原貌。过去此巷叫测字巷,因为巷口有个号称半神仙的算命摊,巷内两旁住有测字、卜卦、和尚道士和处士五种搞迷信职业的人,民国初年浮梁知县陈安为其巷名改为哲四巷,取谐音又含哲学之意也。我们从哲四巷向南就到了通津桥地段,不是老先生介绍,我们可不知道这在过去是个重要地段。这里古时有条通津溪,自莲花塘流经此进入昌江,溪口处建有一石桥,巷以桥名,长一百五十米,宽两米。此处河边原为湖南码头,明清和民国时期为水运装卸码头,是景德镇的四大码头之一。过去的石桥处,已是现在沿江东路一个地段了。
  当我们走到斗富弄口,老先生的神情又激动起来了,他说,斗富弄虽然面貌大变,但过去的十里长街走到这里,也同样进入闹市中心,长街上的往事,也更加和景德镇的“三帮”相联了。哪“三帮”?老人说,从清代到民国镇上的圆器业和烧窑业为都昌人经营,称为“都帮”;主要商业和金融业为安徽的徽州人经营,称为“徽帮”;除此以外的琢器制瓷业由徽州以外的人所经营,昔时统称之为“杂帮”。景德镇是个没有城墙而以山为城以河为池的都市,这是她毫不封闭而能广纳人才入城的象征,也是古代工业都市的一大特色。除有“三帮”而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的制瓷者和瓷商,各地族群在此地建立会馆有二十四个之多。当时“业陶数千户”,“烟火近十万家”,可谓集天下之窑器,物类荟萃,繁荣富庶,熙熙盛况,历数百年不衰。这时,老先生又背出了明代文学家王世懋一段形容的文字:“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还背诵出了清康熙年间浮梁知县陈淯形容当时的盛况:“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可以想像,这号称“千猪万米”的“十八省码头”,自明清以来是何等繁荣。瓷都景德镇的街市,从中渡口而下地段,其里弄、街道地名,更蕴涵着陶瓷或商贸两个方面的形态特色。
  就说这个弄吧,老先生指着当街弄口,饶有兴味地说起了斗富弄的故事:这斗富弄原名豆腐弄,以豆干闻名。传说有家做豆腐的姑娘长得俊俏,人称“豆腐西施”,生意特别好,惹得不少街邻也做起豆腐来,故有此名。豆腐弄有了名气,做其他生意的店面也多起来了。有瓷器店、杂货店、手工作坊,店面装的都是清一色的响板门,生意红火。小街巷七弯八拐,黄包车穿梭来往,十分热闹。据传民国19年元宵节,一家钱店和一家瓷行,以燃放鞭炮斗富取乐。钱店老板捷足先登,买完全街鞭炮,放响不止。瓷行老板买不到接应的鞭炮,急得直跺脚,竟将架上瓷器代鞭炮摔打,乒乒乓乓,却也响声震耳,更招来了许多看热闹的。他们斗富闹了几小时,竟将豆腐弄斗成了斗富弄。
  走过斗富弄,就有知名的当铺弄、祥集弄。在当铺弄口,老先生说,无论哪个城市,凡是有当铺的地方,就是街市繁华地段。这个当铺弄在元代中期就已成弄巷,弄内开设一家当铺,生意兴隆,因此得名当铺弄。后隔壁弄堂里也开设了一家当铺,就名新当铺弄。说到祥集弄,就不能不看看明代民宅了。我们随老人先后饱览了祥集上弄三号和十一号两幢明居。两宅都建于明代成化年间,是比较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为当年镇上富商之住宅。两栋建筑内开阔轩昂,构架粗硕,都具有明代南方集镇住宅建筑之特色,并保存完好,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祥集弄为富者聚居处,也取吉祥聚集之意。
  从祥集上弄出来,到达大小南门头,就是市区最热闹的十字街了。老先生告诉我们,他从《浮梁县志》上得知,明清时期在珠山南麓设立了规模宏大的御窑厂,专造皇宫用瓷,是我国延续烧造时间长、产品佳的官办瓷厂。其产品至今仍珍藏在国内外博物馆,成为考察景德镇陶瓷史的珍贵文物。明代中期大南门是御窑厂的头门,由十字路口朝东沿公馆岭而上至厂前,就是御窑厂的正南门。公馆岭是明嘉靖年间知县行馆,馆建岭上,故有此称,后成为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大南门往西是通往南门渡的要道,御窑厂瓷多从此水运出去。中山路在南门头地段是繁荣的老街,交通拥挤,商店密集。这里北街有百年老店种德堂药店、朱受之照相馆、公和第一圃餐馆等;南街有查裕顺商行、益济堂药店和景春馆等;公馆岭以上有共和楼、中央大旅社等饭店。老人说,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景德镇的饮食文化,这个五方杂处的城市,有品味的饭馆、茶楼、酒肆、小吃排档星罗棋布,经营特色各有千秋。就说一下公和第一圃和景春馆这两个百年老店吧。
  公和第一圃创设至今已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历史,创办人为本省奉新人帅和国。当时店内有个小花园,店名称“公和第一园”。招牌挂出不久,就遭到一些文人墨客的非议:这是“第一园”,那皇家的御花园该算几园呢?店主吓得忙摇头,忙将那个“园”字改成了“圃”字。到光绪年间换由一个做过官州并在镇上经营几家烟店的安徽人江升庵顶盘经营。店堂发展成前后两边,上下三层,分大、中、小餐厅,有露天花园,有音乐助兴,非常豪华气派。它的高档菜肴与普通饮食各具特色,又博采南北口味之精华,可接待京、津、川、粤、皖、湘、鄂等地瓷商和顾客,又发扬了本地小吃的风味,形成了全镇著名的一流大餐馆,每天顾客盈门,应接不暇。
  再说这景春馆。这原是个经营地方小吃的清汤店(方言又称“扁食”,北方称“馄饨”),老板是个名叫汪镇森的婺源人。此人很会做生意,他的清汤皮薄、馅心多,加上等香料,味道特别鲜美。他搞了两个新品种:一个是面混清汤,叫了个好听的名字“金线吊葫芦”;一个是“扁食泡糕”,将糯米香糕和在清汤里一起煮。这两个品种很受欢迎,生意也就越做越大,在晚明时期,已是一爿二层楼三开间砖木结构的著名食铺了。到清末民初时期,店堂正中门坊上高悬“景春馆”三个黑底金字招牌,闪闪发光,惹人眼目。传说这招牌是乾隆皇帝御笔所书……(老人说的这段故事,本书“人物”栏有详细记载,此处从略。)还传说乾隆吃过景德镇美味的清汤后问叫什么食品,太监回答说:“清汤。”御前史官把乾隆的话一字一句记下来,只是记成了“馄饨”。以后京城也学景德镇做“清汤”,但不叫“清汤”而叫“馄饨”了。这当然是戏说。
  说到景德镇的文化娱乐生活,老先生说娱乐场所也主要集中在中山北路地段。过去在毕家弄口南昌会馆对面有个“景德大舞台”,是个较大的剧院。进门大厅贴满演员照片和海报,左边是票房,往前上三层台阶便是装有铁闸门的大剧场,里面整齐排放三百多把木质靠背椅。那时没有电视,有点钱的和富有的老板休闲方式都是看戏,几乎场场爆满。一般老百姓的娱乐生活主要是到河边听“唱传”,江湖话称“开册子”,现在称“大鼓”;还有民间的“讲传”、“文词”、“道情”、“莲花落”等。那时的地方戏剧主要是饶河戏(赣剧),最早的有“江西同乐”班,以后二三十年代有“明经同乐”班、“大舞台”班、“小京舞台”珊珊“同春舞台”班,他们主要在农村演出,到镇上一般都在各个会馆演出,也有富家老板请去唱“堂会”。
  说起这些地方戏班,看来老先生还是很熟悉的,对于我们来说就很陌生了。说着说着不觉走到了江家下弄口。老人说下弄北侧,在明代建有一座庙很有名,庙内塑有杨家四将军像,本称四王庙,因靠近河边,景德镇又是川河之域,加上了三点水,故称泗王庙,后形成巷,袭用庙名。那时住在这一带的都是穷苦工人,商人卖不掉的东西都到这里销售,故有“卖不掉的泗王庙”之说。从江家弄再往前走就到了麻石下弄口的瓷器街了。老人颇有兴趣地谈到明清时期瓷器街的盛况:那时是瓷都一条很有名气的街道,全街南北走向,与前街平行,史载此街“颇宽广”,约二三百米长,两旁皆瓷店张列,是陶瓷产品集中出售的街市,一些大瓷行都聚集在这里。附近还有一个棋盘街,是专卖瓷器棋子的地方。清代的瓷器街,取上等青石铺砌,店房飞檐凌空,店面宽敞高大,摆上各色瓷器,琳琅满目,有彩绘瓷器的、画瓷板像的、零售和批发瓷器的。这里的瓷器大部分是上、中品,最名贵的瓷器或贡瓷珍品这里都能买到,可说是“无器不有”。老先生念一句古诗词来举例子,他说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词里有一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纱帐里的玉枕就是当时名贵的青瓷,称“假玉器”,这里也可以买到。除瓷店外,还有百货、杂品、茶铺、酒馆,昼夜营业,繁华异常,大凡外来客人,都会到此一游。
  千年窑火照下街
  由麻石弄至前街而下,直至太白园小港嘴,谓之下街。老先生说,这下街以陶瓷市场多为特征,辐射开来,这一带的瓷店多,瓷行多;为瓷业服务的白土行多,绘瓷的红店多。从麻石弄的瓷器街而下,我们来到了黄家洲。老人说,这黄家洲原名王家洲,是明清年代著名的陶瓷大市场。这里原是一片沙洲,洲东面的苏湖会馆会首徐纪纶想强占地盘,与当地洲民发生磨擦,引起“三打黄家洲”的纠纷,讼至官府,洲民得胜,为首者姓黄,故改名黄家洲。洲上遍地摆满瓷器摊,这里的瓷器和瓷器街的瓷器不能比,是镇上次品瓷加工、批发、销售的集散地。那年头,白胎瓷只分“青、正、次”三个等级,瓷行老板将选出来的“脚货”(次品、破损瓷)全由洲店老板买去堆在一块,再卖给别人不是以件计算,而是“估堆”,估一堆瓷器多少钱,交易一成功,就在洲上的加工店加工。加工师傅(又称“瓷器郎中”)将这些瓷器分门别类“诊治”,经过磨、凿、填、彩等工序,再入炉低温复烧,就成了彩花日用瓷,再由小贩批发摆上瓷器摊批发、零售。还有一批有包装技艺的闲散劳力,为外地来此购瓷的客商选货、包货、送货,填补了“油灰行”帮的缺额,找到了生活出路。也有一些小商贩积习成巧,以次充优,俗谓“做堆”,因此而致富。故清代浮梁文人的竹枝词有生动描绘:“轻灵手段补油灰,估得明堆又暗堆。好约提篮小伙伴,黄家洲上走洲人。”过去黄家洲除了瓷器摊,还有卖杂货的,摆小吃摊的,说书的,耍猴的,卖狗皮膏药的……非常热闹,就像北京的天桥,吸引很多游客。
  自黄家洲而下,瓷器街一带,那里从事陶瓷加工的“红店”和“红店佬”(彩绘人员)特别多,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过去搞陶瓷彩绘的虽然有些是身怀绝技的师傅,但因文化程度不高,作品也缺乏内涵,多为匠人,直到30年代,才产生了“珠山八友”。老先生这时对我们谈起了“八友”的来源:“珠山八友”和“扬州八怪”一样,是八位画家自愿结合的产物,但他们不像“扬州八怪”那样被当时正统画家视为扰乱画坛的“怪物”,他们是受到画家们敬仰的八大名家。当时新建人王琦是所谓“红店佬”的佼佼者。他和另外一个别号“希平居士”、善画人物仕女的王大凡,相邀有某一画技专长的亲友汪野亭、程意亭、何华滋等共八人,在一起吟诗作画,切磋技艺,被人们称之为“珠山八友”。
  在这一带,还有为瓷业服务的白土行、窑柴行、毛笔社等行业。“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说的是康乾盛世瓷都兴旺景象,而前一句的“茅舍重重”,指的就是当年以水为动力粉碎瓷原料白土的鼓车水碓;“万杵之声殷地”,就是形容水碓粉碎瓷土动地而来的声音。老先生回忆说,当年景德镇有个叫王家琨的都昌人,从清代高祖父开始就在景德镇经营瓷业,传到他时已是一个大窑业主,又兼开了一个很大的白土行。他后来跻身入“四大金刚”之列,20年代列为“十八罗汉”之首。景德镇在清末民初对镇上二十五位陶瓷业旺户,依他们的财富多少排列出“三尊大佛”、“四大金刚”和“十八罗汉”,这是以他们的经济地位排座,与他们的人品无关。而这些瓷业富户有的是苦心经营致富,有的是聪明的儒商,为人都比较正直,商业道德也较好,有的虽然发了财仍省吃俭用,为公益事业却能慷慨解囊。
  白土是瓷器的主要原料,而松柴(当地称窑柴)又是当时烧制瓷器的主要燃料。说到窑柴行,老先生说,明清以后瓷窑大部分集中在戴家弄以下,因此供应窑户燃料的窑柴行也集中在下街一带。抗日战争爆发前,是窑柴行最兴旺的时候。那时镇上有柴窑一百零八座,窑柴行多达八十多家,每年供应窑柴二百万担,最多时四百万担,那么多窑柴无法放进仓库,就主要放在沿河马路两边。当时有个“保柴公所”,专门负责保护窑柴,不容偷窃。市民也慢慢相约成俗,自觉爱护,极少有偷柴事件发生。窑柴按照统一尺寸锯成段,从船运码头挑上岸,由窑柴行收购后整整齐齐码在路边,也成为景德镇沿河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街头景观,一直到以煤代柴后才消失。
  从麻石弄而下,里弄小巷很多以姓氏取名,诸如江家弄、何家洼、涂家坦、董家岭等等。而有不少弄堂是有故事趣味的。当我们走到小黄家弄口时,老先生说,你们别看这条小弄不起眼,名气却很大。明代时,浮梁县有个黄姓人在朝为官,他有两个儿子,一子后成为富商,发现此弄上弄有不少开阔地,就移居上弄,造了一座黄家祠堂,因地势高,就将此弄取名小黄家上弄。这里又有婺源会馆(紫阳书院所在地,建有徽国文公祠“即朱熹庙”)。黄家和会馆都看重这书香之气,在20世纪中叶就办起了紫阳中学,是当时教学质量很高的中学,培养了不少人才。
  再往前走,老先生指着一条较宽的弄堂说,这个弄巷很有意思。因为弄的形状呈V字形,很像裤裆,清代时就取了个俚俗的名字叫裤裆弄,这是以形象取名的特例。因弄地势高,就有不少富商和大瓷行老板在此弄建房定居,故又名富商弄。值得一提的是在富商弄口三号的一个大富户,名叫吴少樵,是当时上海驻景德镇办事处的主任,也是休宁同乡会的会首,是个在景德镇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还有一人也有名声,就是住在裆口上叫吴承忠的名中医,别号叫“吴拐子”,安徽黟县人,擅长妇科。他与住在下街里市渡一个擅长儿科的中医徐仕衍齐名(别号叫“搂经”),求医者纷至沓来,这条裤裆弄也跟着出名了。
  从富商弄而下,走过戴家弄,来到千佛楼。在千佛楼并没有看到一尊佛像,何得此名?经老先生一说,才释了我们这个谜团。原来此弄在宋代建有一座古楼,南宋时暘府寺因遭兵燹之乱第一次被毁,将铜佛移到东岳庙后又移至古楼,因铜佛很多,故得名千佛楼。清乾隆年间千佛楼被大火烧毁,这个铜佛的景观也随之消失。千佛楼曾一度改名千物楼,以后又恢复了原名。
  在这地段老人还对我们讲了吊脚楼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本书“趣话”栏中有记载,此处不赘。)
  再往前,就到了下街著名的刘家下弄了。这弄名是因刘姓人集居地而得名。老先生告诉我们,在清末民初,此弄河边曾是景德镇四大码头之一,称刘家码头(俗称窑柴码头)。清康乾以来景德镇瓷业发展鼎盛时期,瓷窑大部分集中在戴家弄以下前后街一带,真是窑囱林立,夜夜火光烛天。而烧瓷的燃料窑柴大都从刘家码头船运上岸,可以想像当时码头繁忙之程度。老人还告知此弄仍保存有一座清代皇帝旌表一名守节寡妇的牌坊,因被后人嵌入砖内作为一堵墙使用,故得以保存至今。
  从刘家弄再往下走,就到了下街街尾闻名的太白园了。当年热闹一时的太白园,如今已成为高楼大厦、环境优美的景德镇第二中学了。说起当年的太白园,老人又滔滔不绝地讲了它的盛况……(老人说的太白园故事,请读本书所收《广东“水客”造名园》一文。)
  记完老人诉说的十里长街的故事,感触弥深。我们这些从未离开故土的“镇巴佬”,久居故里,时代变迁,对儿时这条古街的记忆,有的已成为碎片,无法拼凑;有的已化为粼粼波光,无法拾起。多谢老先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我们拾起了这一串串长街的故事,真是:一寸山河一寸金,斯老长系故园情。重临旧地楼台现,圆梦寮居慰此心!
  (西米)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