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842
颗粒名称: 文苑
分类号: K925.63
页数: 59
页码: 3-59
摘要: 本文收录了景德镇市的地名景观文苑故事、以及古镇古县、千年古镇源流长、瓷都地名瓷特色、山城水乡古昌南、漫话昌江母亲河、古镇“陶阳十三里”堪比《清明上河图》、等。
关键词: 景德镇 地方 文苑

内容

古镇古县一线牵
  景德镇与浮梁县
  地理实体一个,却有两个地名——景德镇与浮梁。回溯一下它们的历史渊源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孕育出一个饮誉全球的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的,竟然是一个在历史上几起几落的小县——浮梁县;而这两者之间的隶属与被隶属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悄然地改变着。
  一
  景德镇自始名之日起,直到1949年解放的九百多年间,历经宋、元、明、清各朝直到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体制虽然经过了多次变更,但景德镇却一直隶属于浮梁县。南宋时期,景德镇与清江之樟树、铅山之河口、新建之吴城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其名声在江西省内已超过了浮梁,可仍然是浮梁的县辖镇。明清时期,景德镇与广东的佛山、湖北的汉口、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其名声在全国已经超过了浮梁,但仍然是浮梁的县辖镇。民国年间,景德镇已成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是江西第五行政督查专员公署所在地,也没有改变它的归属,仍然是浮梁县的县辖镇。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与浮梁均告解放,景德镇即从浮梁县析出置市,县、市均属浮梁专区;1952年9月,浮梁专区并入上饶专区,县、市随属上饶专区。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为江西省省辖市,浮梁县仍属上饶专区。1960年9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浮梁县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景德镇市。县制撤销后,原浮梁行政区域建立了鹅湖、蛟潭两个工作区,后晋工作区为县级区。198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两个县级区建制,恢复浮梁县。县治设于旧城大石口,属景德镇市管辖。
  以上沿革演变表明,不论隶属关系怎样变化,景德镇与浮梁县在历史上是融为一体的。然而,景德镇自建制以来,名称未变,但一直为浮梁县管辖,由县辖镇到县级市再晋为省辖市;而浮梁县则反反复复,始终维持县制,最后却隶属于景德镇市。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并不是谁在主观愿望上制造出来的“喧宾夺主”,而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同步、不平衡而出现“青出于蓝”的。也就是说,这是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情况所决定的。城市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密切相关的。
  二
  自古以来,旧城的衰落伴随着新城的崛起,不同城镇隶属关系的交替演变,是一种以城镇兴废的时空变化为特征的一定区域的社会经济现象,其实质是人类社会同自然环境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浮梁县四次迁移县治便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浮梁县境,商代为“扬州之域,地属古番”;春秋时属楚国东南境,曾有“吴头楚尾”之称。秦朝为郡番县辖,汉代属豫章郡鄱阳县。东晋咸和五年(330年)设新平镇于昌江之南,为有镇之始。唐武德四年(621年)经安抚使李大亮奏请析鄱阳东界置新平县,县治设在新定、化鹏二乡之间(今江村沽演一带),改新平镇为昌南镇,四年后撤县入鄱,此为一迁。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刺吏韦玢以本地土地广阔,请复置业,徙治于昌江口(今新平乡),改名新昌县,此为二迁。唐天宝元年(742年)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改名浮梁县,为上县。宪宗元和中(813年),因发大水,县治被淹,徙西北高埠(今浮梁镇),此为三迁。
  浮梁县治三迁,究其原因,虽然有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因素,但地理环境制约和影响力却非常明显。这就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落后农村经济决定了人们对河流的依附关系。从三迁县址的空间位置来看,是从昌江支流迁向主流,从山丘上游迁向谷地下游的两河(昌江与东河)汇合处。应该说,这是逐步趋于合理。长期囿于自然经济束缚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寻找更有利于施展权力的最佳区位,似乎也懂得县治应该沿着昌江迁移。尽管昌江毫不留情地一次又一次将专制的城池淹没在两岸的泥土里,但三迁以后,带来了差不多十个世纪的城镇繁荣。县城开着八个城门,还有高约七米、宽约六米、长约五公里的完整城墙,说明了这是历史上一个经济富庶的上县县治。可是,受低下生产力严重约束的官僚阶层,只知道“有城廓之可守”,却不懂得“有墟市之可利”,以致几百年以后,县治逐步萧条、没落,不得不进行四迁,迁来景德镇。
  三
  在景德镇名世之前,浮梁县就谱写过光辉的篇章。早在南北朝时,它就已经成为我国南方茶叶的主要生产和集散地之一。《敦煌变文集·茶酒论》记载当时茶叶产销情况是“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唐元和八年(813年)前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据推算,约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一些商贾富豪,云集浮梁,争购茶叶,转运销售。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曾写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句。当时有人将浮梁茶作为茶之代名词,称茶商为浮梁茶商。
  初唐的社会经济繁荣稳定,生产分工较为明显,浮梁以盛产茶、瓷而著名。茶以浮北桃墅为集散地,瓷以昌南镇为集散地。浮梁的市场分布,正是为了适应茶、瓷的产销需要。根据特定的山区条件与溪河流向,产生了以县治为核心的扇形商业区——在距离县治三十至九十华里不等的湖田、湘湖、臧湾、勒功等地形成了八个集市,有力地促进了浮梁地区经济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驱动下,景德镇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聚天下瓷器所聚”的胸襟,博得封建王朝的重视,推动陶瓷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逐步拉开了与县治的经济差距,使它在明清时期跃上了封建社会阶段经济和艺术成就的巅峰。清代有书记载:镇“距城二十里,而俗与邑乡异……烟火近十万家”,“窑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土著十之二三。”清代另有书记载:“景德一镇,则又县南大都会也……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熙熙乎称盛观矣。”清代,浮梁茶叶生产仍然很繁荣,1888年产量仍达三百万驮,这时“浮红”与安徽祁门的“祁红”,均称名于世。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后来不但未能保持唐时七百万驮之优势,而且生产凋敝,渐趋衰退。1949年解放时,其茶叶产量仅有二千一百担;1960年县制撤销时也只恢复到四千一百担;1988年复县时发展到四千六百担,其增长速度远远不及邻县婺源。
  四
  自宋代至解放前,景德镇之所以一直为浮梁县所管辖,其中另一个原因,就是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对浮梁县境的原燃材料资源和交通运输条件的依赖。人们说的“水土宜陶”,其实这个“水土”就是浮梁县境内的优质瓷土,特别是驰名中外的高岭土;浮梁辖区植被丰茂,所产大量的松柴和槎柴,为瓷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南河与小北河、建溪河,为陶瓷供销创造了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输条件。
  景德镇的兴起,伴随着旧县治的逐渐消亡,这实质上是一个生产力正蓬勃发展的工业城市,征服了一个已有一千多年的封建的旧农业城镇,这是一次生产力的大较量。旧县治经营几百年,没有保住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东河与南河流域古窑场那么多,窑业兴旺,街市繁华,也没有形成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这个中心,最后不得不让位于脱颖而出的景德镇。这一切,都似乎与昌江这条河流有关。对此,晚清进士程起风在碑文里做了一段很精辟的概括:“浮梁三迁而城昌江口,今仍唐治也。而陶务盛,宋景德以名镇。昌江口倚受东北流,十五里至镇,则西南毕会。”这就是说,地理交通条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景德镇具有三面环水之优势,有比县治更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又成为当时水路交通的“十八省码头”,故四迁乃为必然。辛亥革命后,新安知县陈安,改革政务,于民国5年(1916年),将浮梁县治迁来景德镇。这乃是两城兴衰史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程振武)
  千年古镇源流长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是举世闻名的瓷都,人们提及景德镇就会自然地想到瓷器,看到瓷器也会自然地问到景德镇。随着我国国际化地位的提高,对瓷业生产的发展,对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几乎是尽人皆知,然而对于她的历史沿革、城市演变、地名发展却不尽知晓。为此我们在编纂《景德镇地名志》时,勾稽史料,参与研究,追本溯源,以求探索其缘由。
  历史沿革
  景德镇远在商代为扬州地域,地属古番,春秋时为楚国东南境,其间曾一度属吴、属越,以后又属楚。三国时,孙权分豫章郡置鄱阳郡,这里为鄱阳郡鄱阳县属地。
  东晋时,景德镇称新平镇。据史书记载:东晋立新平镇于昌南。又说陶侃擒江东寇于昌南,遂改昌南为新平。东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置新平镇,隶属江州。东晋置新平镇距今也有一千六百多年。唐武德四年(621年),鄱阳县划出部分区域置新平县,镇属县辖,县治设于新定、化鹏二乡之间(今浮梁县沽演)。因新平镇地处昌江之南,故又称昌南镇。昌南镇一直属于浮梁县辖。新平县设置以后,曾三易县名三迁县治。一直到民国5年(1916年)移治于景德镇城区。解放后(1949年)景德镇从浮梁县划出置市。浮梁县治又移回旧城。
  景德镇的名称,始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宋会要辑稿》载:“江东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宋真宗遣官制瓷贡于京师,昌南镇的瓷器光致茂美,深得真宗皇帝的赏识,应官府之需,刻“景德年号”于器,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遂将昌南镇易名为景德镇。宋置景德镇迄今一千年,她的沿革和归属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景德镇自始名之日起,直到公元1949年景德镇解放时的九百多年间,除了1927—1929年曾一度置市,不久仍为镇,一直为浮梁县辖镇。九百多年来,历经宋、元、明、清各朝代直至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体制进行过多次变更,浮梁县先后属饶州、饶州九江道、饶州府管辖,而景德镇却一直隶属于浮梁县,为县辖镇。明清时期,景德镇已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被誉为“瓷都”,仍为浮梁县辖镇。清初,浮梁县的行政区划为十个乡,每个乡又分成若干都、里、图。这时景德镇辖地仅为浮梁县兴西乡的里仁、镇市两个都。民国年间,景德镇已成为赣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江西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但仍然是浮梁县辖的一个城镇。
  1949年4月9日,景德镇解放;5月5日,景德镇从浮梁县析出置市,初名景德市,后易为景德镇市。置市初期随着江西行政区划的变更,景德镇市曾先后为乐平专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管辖。1953年,升为省直辖市。1960年浮梁县建制撤销,其辖区并入景德镇市,为景德镇市农村区、社(乡)、场。70年代初景德镇市的行政区划为景东、景西、景南、景北四个区。1979年,这四个区分别易名鹅湖、蛟潭、昌江、珠山区。直至1983年全国地市机构调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将上饶地区的乐平县及鄱阳县的鲇鱼山乡和荷塘垦殖场,划为景德镇市管辖。从此,景德镇市管辖范围扩大。1988年,又经国务院批准,蛟潭、鹅湖两个区,从景德镇市析出,复建浮梁县。恢复浮梁县建制后,仍归景德镇市管辖。现在,景德镇市的行政区划为一市(乐平)、一县(浮梁)、二区(昌江、珠山)。总面积为五千二百六十点八平方公里,总人口为一百五十一点七万人。
  城区演变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东北部,与安徽省接壤。城区四周山峦重叠,河川纵横,鄱阳湖水系昌江穿城而过,城区境内支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城区中心,一峰凸起,四周群山环抱,犹如五条巨龙盘踞,凸起之峰,形同龙珠。珠山之巅有一古阁——龙珠阁,始建于唐代,原名称“聚珠亭”。明清两朝建御窑于此,成为古代景德镇的名胜之地。历代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手迹,赋诗作画,常以“珠山”作为瓷城的代号,故瓷城又别名珠山。
  景德镇名胜古迹颇多,属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因景德镇地处三山(黄山、庐山、三清山)两湖(鄱阳湖、千岛湖)的中心,还被列为全国甲类开放旅游城市。
  喜看今日如花似锦繁荣昌盛的瓷城,是否想像到一千年前的情景?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瓷城是怎样演变的呢?从考证、剖析城区古老地名的由来、含义及其成名年代的历史资料中,仿佛窥见历代景德镇城区的景象。瓷城的演变,是沿着景德镇瓷业发展的道路而变化发展的,随着瓷业的兴衰而兴衰。
  远古时期,景德镇城区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山水相连的丘陵地域。这里有着发展陶瓷业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周围有蕴藏丰富的烧制陶瓷的原燃料——瓷土和槎柴、窑柴。“水土宜陶,陈以来土人多业此。”起初,陶业与农业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耕且陶焉”。到了唐代,耕陶分离,唐代昌南镇已有陶窑、霍窑制瓷贡于京师。唐代官府曾在此设博易务,以管理贸易和税收。那时,景德镇城区已成为浮梁县的经济重镇。又经过了几个世纪,到公元1004年宋置景德镇时,窑场密集,向城区靠拢,这时已是沿河建窑、沿窑成市了。沿河窑场交汇处形成陶瓷产品交易市场,又是烧制陶瓷的原燃料及人民生活日用品集散地。这标志着宋代景德镇城区已开始形成。宋代官府还在此设置监镇厅,派监镇官员,以奉御旨督造瓷器进贡京都。南宋以后,景德镇瓷业进入大发展时期。这时瓷业烧做两行分离,社会分工明显,“富则为商,巧则为工”,从而吸引了外地商贾及邻区的村民纷纷前来景德镇做工经商,促进了城区的繁荣和瓷业的发展。这时景德镇已发展为“业陶都会”,已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这是当时瓷城瓷业生产和贸易盛况的真实写照。元代,朝廷在镇设立“浮梁瓷局”。那时,民窑发展到三百座,制瓷工艺更为精细,由青白瓷发展到彩瓷,瓷器产品远销到中亚和欧洲。
  明清两代,是景德镇瓷业发展的兴旺时期,也是瓷城在历史上变化最大的年代。从明建文四年(1402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四百多年间,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烧造御器。明清两代各朝均遣官在镇管理,集全国烧制瓷器的能工巧匠烧制御器,工艺精益求精,大大促进了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明洪武年间,只有御器厂一所、官窑二十座;到宣武年间,官窑增至五十八座,民窑发展到三百多座。由于瓷业生产的发展,瓷业人口急剧增加,从而带来了城市繁荣。明代,瓷城被人们喻为“火焰城”、“四时雷电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极为鼎盛。“千年生火,万匠制瓷,商贾盈市,舳舻蔽江”,形象地反映了当年瓷城的繁荣景象。从雍正六年(1728年)至乾隆八年(1743年)在景德镇任督陶官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唐英,在回顾当年瓷城繁荣情景时赞道:“其人居之稠密,商贾之喧阗,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都大邑。”到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景德镇“烟火近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土著居民十之二三”,仍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的一百多年中,由于清廷腐败,外受帝国主义侵害,内受反动势力的压榨,景德镇的瓷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尤其是民国26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景德镇城区连遭日机轰炸,瓷厂倒闭,市场萧条。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民国时期,全镇窑户约一百二十家,出品产值四百万元。到解放前夕,瓷城奄奄一息,濒临绝境。
  1949年,景德镇解放,瓷城绝处逢生。建国以后,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古镇焕发了勃勃生机。短短的几十年,瓷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不仅把一个历代手工生产瓷品的城市,改造建设成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瓷品的城市;而且把一个单一生产瓷器的城市,发展成为以瓷为主、全面发展(包括航空、电子、邮电、机械、化工、医药等)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瓷城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
  解放以来,城区街道几经改造、扩建、新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古镇换新颜。现在,城区境内街道纵横,宽长的瓷都大道、昌南大道、金岭大道、迎宾大道等把城市框架不断拉大,雄伟的昌江大桥、珠山大桥、瓷都大桥、白鹭大桥横贯东西两岸。城区环城马路业已形成,整个城区已改变了昔日呈现一字长蛇扫帚形的旧模样,建设成为方格加环城形道路网络新市区,建设成为江西省卫生城市。昔日荒无人烟的社公庙、猪婆山岭,今日已被辟成宽广的休闲式的人民广场。东郊新厂李家坳一带,过去是一片荆棘丛生的荒冢坟地,现已被辟建为宏伟壮观的昌江广场。近年来,还在市中心新建了国贸广场、金昌利陶瓷大市场、陶瓷大世界、景德商城等。西市区变化更大,城区向西郊延伸,在此地段已建成中国瓷园(锦绣昌南)、中国陶瓷城、豪德贸易广场、海慧游乐园等。
  改革开放后,随着瓷业生产的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加。现在,景德镇的城区人口已发展到四十多万人,比建国初期增加了三倍多。
  地名发展
  地名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密切相关,与一个时期这个地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紧密相连。简而言之,地名是时代的标记、历史的烙印。景德镇地名的历史沿革、城区演变,充分体现了这一明显特征,也反映了景德镇地名的发展。
  对景德镇的名称,历来有多种说法,诸如新平镇、昌南镇、陶阳镇、景德镇等。而这些名称如同一个人的姓名一样,有现名、别名、曾用名、绰号等。景德镇是现名,新平镇、昌南镇是景德镇的曾用名,陶阳镇则是景德镇的别名。而这些名称都有它的由来、含义、成名年代、历史背景等。
  景德镇地域,在东晋号称新平镇。据史料记载,新平镇称镇于战乱年代,其时因陶侃平寇而定的镇名,以其新近平定之地域而得名。它具有镇压、征服、驻兵戍守的意思。东晋时设置新平镇,有其军事上的意义。它不同于今日设置的工商贸易集镇。此后,由于新平镇地域经济的发展,才逐渐发展成为工商贸易城镇。那时,昌南(即新平)瓷名扬天下。昌南镇是新平镇的别名,是由方位而定的名称,因地处当时浮梁县治之南,故称昌南。昌南镇是民间习惯的说法,不是官定的名称。史书载:昌南镇,新平镇的别名,以位在昌水之南得名。北宋新平改名景德镇,昌南的名称遂废。
  至于陶阳镇,纯属于一种别称,而不是正式镇名。据《浮梁县志·艺文》载郑廷桂的《陶阳竹枝词》,其中词引说:“竹枝词,咏土风也。吾昌南镇自唐宋以来,以其为陶家而事也,故称陶阳。”此后黄墨舫《杂志》中也说:“昌江之南有镇曰陶阳”,龚鉽的《陶歌》中有“江南雄镇记陶阳,绝妙花瓷动四方”之句。这些都是人们对景德镇的赞赏、颂扬之词,但仍然是一种别称。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新平镇易名景德镇,这是地名的一大发展。用帝王年号命名的地名,在历史上非常罕见。由新平镇易名景德镇,这充分反映了这个时期新平镇的瓷器得到了皇帝的高度重视,冠以“景德”年号命名。自此,景德镇声誉鹊起,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
  景德镇从宋始名之日起,直到景德镇解放,一直为浮梁县辖镇,地名未变,县辖镇的地位也未变。但景德镇地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瓷业生产的发展,到了南宋时期,景德镇被称为江西四大名镇之一。历史发展到明清两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并被誉为“瓷都”。这时,景德镇的名气,她的影响、功能早已不是北宋置镇初期的景德镇,更不同于东晋时的新平镇。这个地域实质上的内在变化,带动了地名的发展。
  自1949年解放后,迄今五十多年间景德镇的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由浮梁县辖镇,升为与浮梁县并列的县级市,继而升为省辖市。随着景德镇地位的变化,景德镇地域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地名也随之发展。
  总之,地名的变化与发展,是与某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紧密相连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的。今日,景德镇这个地名,由于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划的变更,号称“景德镇市”。“景德镇”三个字变成了“景德镇市”地名的专用词了。而景德镇的“镇”字本是地名的通名,如今由于“市”已变成专名。“镇”字的通名便无形中消失了。但不论其如何发展变化,“景德镇”这一古老的地名,在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世人的心目中永不磨灭。“景德镇”地名如同“长江”、“黄河”之名一样,光照千秋,名扬万古。
  瓷都地名瓷特色
  地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一定地域内,一个时期的地名,就是这一时期历史的缩影,它与人类的活动领域和居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景德镇区域内古旧地名的成名规律及其特色,正好反映了景德镇历史的三大特点。
  一、景德镇地名与瓷器结下了不解之缘。景德镇镇名来源于瓷器。“瓷都自昔号昌南。”景德镇古名昌南镇,唐朝昌南瓷在京城誉为“假玉器”。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真宗遣官制瓷贡于京师,应官府之需,刻“景德”年号于器。其昌南镇奉旨所造瓷器,光洁茂美,于是咸称景德镇瓷器。真宗赵恒诏谕将昌南镇易名为景德镇。综览景德镇地域内古今地名,有为数不少带“瓷”字的地名和与瓷器紧密相关。探讨这些地名可以洞察到景德镇的陶瓷历史。且看一看瓷器街、龙缸弄、窑里、窑弄、高岭、风火仙、师主庙等地名的成名情况,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景德镇的远古时代,窥视到景德镇历代的瓷业盛况。这些地名因其由来底蕴深厚,虽然成名时代久远,却能一代一代地传世至今。有的地名还包含着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传闻。瓷器街地处于麻石下弄南侧,是一条不十分宽敞,长约二百米左右的横弄巷。明清时弄巷两边全是经营瓷器的小店铺,瓷器品种应有尽有,出售现货,也可预订,来往顾客,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人们称之为“瓷器街”。龙缸弄坐落在中华北路东侧的一条小巷内,当年的御器厂(今市政府驻地)东侧。这条小巷,有六户专为御器厂烧制大瓷缸(龙缸)的窑户,因其烧制的瓷缸质量超过了御器厂官窑烧制的产品,博得了皇上的赏识,故被命名为“龙缸弄”。窑里(今瑶里),古瓷窑址,这里因盛产瓷土,唐代就有民窑倚瑶河而建,因而得名“窑里”。18世纪初,法国有个神甫来景德镇发现,高岭(今鹅湖镇东埠街高岭村)所产瓷土质地优良,法国瓷行将高岭所产的瓷土命名为“高岭土”。随着高岭土制的瓷器名扬四海,高岭土也声名远震,于是“高岭土”成为了全世界陶瓷原料的通用术语,高岭村就是“高岭土”的故乡。师主庙“佑陶灵祠”和风火仙(火神庙)是历代陶工纪念师主之地。师主庙在御窑厂东侧,与风火仙相隔一条小街,它是古代陶工师傅赵慨的神庙。《浮梁县志》载:师主者,姓赵名慨,字叔朋,“道通神秘,法济苍生……镇民多陶,悉资神佑”。历代千家万户陶人在此祭祀师主,祈求神佑。明朝万历年间,大监潘相,兼理窑务,因烧造龙缸,限期促迫,陶工童宾(广利)被逼蹈火而死,激起了民愤,陶工大罢工。统治者为了缓和局势,接受了群众要求,敕封童宾为广利窑神(风火仙师)。自此,历代陶工把童宾奉为本行业的师主,祈求神佑,名曰“风火仙师”。今日,师主庙、风火仙都旧址无存,然而,这两个古、旧地名及其历史传闻却世代相传。
  二、众多的名胜古迹,说明了景德镇的古代文明。景德镇的古窑址、古建筑、古寺观遍布城乡。古窑址,仅就目前已发现的有湖田、杨梅亭、银坑坞、黄泥头、塘下、白虎湾、湘湖街、南市街、柳家湾、月山下、瑶里、黄家坞和御窑遗址等十多处。其中湖田古窑址,面积达四十多万平方米,从五代到明朝七百余年的历代瓷窑,保存完好,现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的发现,是景德镇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景德镇的四周,古建筑颇多,诸如古城遗址、巍巍宋塔、明代古街、清朝县衙、太学祠大夫第等等。近年,还发现了一百多处古朴典雅的民间建筑,有住宅、村镇、商店、街道、祠堂、庙宇、牌坊、。闾门等等。这许许多多的古建筑被发现,也充分反映了景德镇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景德镇城区古寺观之多,也是鲜见的。据调查:民国年间,十里长街的区域就有大、小寺庙九十一个,其中著名的古寺观有观音阁、东岳庙、五龙庵、暘府寺、斗姥宫、九皇宫、地藏庵、泗王庙、五王庙、东山寺、景德寺等十余个。以寺庙得名的地名达三十多个。这些著名的古寺观,现在大都被毁坏或拆除,冠以寺庙的地名也一再更名。然而,这些曾以寺庙得名的地名,却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以寺庙得名的地名之多及其深刻影响,反映了景德镇在历史上是一个宗教事业发达的古老城镇。其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自古以来,就为名人欣赏。景德镇的风景名胜,也曾留下不少历代名人的遗迹。宋代名将岳飞,曾壮志满怀地登上景德镇的暘府山;名僧佛印就是在浮梁南隅旧城宝积寺出家的。相传佛印曾和大诗人苏东坡结伴游览景德镇风景区莲花塘,苏东坡还曾亲笔为莲花塘胜景题名“佛印湖”。因而,莲花塘曾名“佛印湖”。
  三、历史上的景德镇是一个五方杂处、商贾云集的水运码头。景德镇旧时有“三洲四码头”之称。这三洲(黄家洲、拜天洲、西瓜洲)四码头(许家码头、曹家码头、湖南码头、刘家码头)旧址,均在今昌江河畔。“三洲四码头”的形成,源于景德镇地处皖、赣交界处,资源丰富,水运方便,瓷业兴旺,商业繁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来此经营工商业,故景德镇曾有“十八省码头”之称。景德镇的街巷里弄,旧时曾有“四山八坞、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条弄”之说。景德镇城区中的古、旧街巷里弄地名,以会馆①、书院、姓氏命名的占相当大的比重。据调查,全国共有十八个省、三十四个州(府)、六十八个市(县),在景德镇设有会馆三十多个。其会馆所在地地名,几乎都是以会馆名称而命名。据不完全统计,以会馆名称命名的地名达二十四个,有的会馆还派生出许多弄巷地名。如徽州会馆(新安书院)就派生了新安上巷、新安下巷、下新安巷。抚州会馆(昭武书院)派生了抚州弄。以会馆、书院名称命名的学校有十几所。其会馆、书院大都建于城区中心街道,如徽州会馆建在今中山北路,抚州会馆建在今珠山中路,都昌会馆建在今风景路,福建会馆建在今中华南路,宛陵书院建在今中华北路。以姓氏命名的弄巷与会馆、书院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景德镇所设立的会馆,大都是外省、外县人到此贸易为了共同维持生计而设立的。外籍同乡同姓的人,大都是聚居一地生息繁衍,为了不使子孙忘祖,聚居地多以会馆、姓氏命名。如大黄家弄、小黄家弄,就是黄姓子孙繁衍分布而命名的。这类命名的巷弄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山路共有四十三条弄巷,其中以会馆、姓氏命名的就达二十五条。
  此外,景德镇区域内还有不少与军事有关的地名。勒功乡勒功街,历史上是一个重要古镇,也是一个军事要塞。唐僖宗年间兵部尚书王璧曾率领部将在此镇守。南宋抗金将领岳飞也曾在此地驻军。吕蒙乡(旧名古城),传说三国时将领吕蒙曾在此屯兵,后人为纪念吕蒙,把吕蒙驻过军马的村庄,称为吕蒙村;把曾运送过吕蒙军马的渡口,称之为吕蒙渡。兴田乡的传芳里古名船方里,系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制造战船之地,因所造的战船名扬四方,故名船方里。三龙乡的招军畈,系太平军曾在此招兵而名。还有罗家桥乡的营盘山、兴田乡的冰潭(古名)等,据说是太平军曾在此安营扎寨、操练兵马而名。近代,有“窑里改编”②、“小源暴动”③等军事大事。这些重要地名的历史,反映了景德镇地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有“江南雄镇”之称。(汪水传)
  山城水乡古昌南
  从古旧地名看千年古镇形态及风貌
  景德镇古名昌南镇,一千多年前的昌南古镇是个什么样的面貌呢?凭借着历史痕迹和老地名的印证,不妨勾画一下昌南古镇当时的地形地貌。
  从东晋置新平镇到北宋置景德镇六百多年间,昌南镇一直为县辖的小城镇,面积不大,人口不多,地处昌江之南的一个三面环水、周围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东面倚山,西、南、北三面环水。全镇山环水绕,景色秀丽。镇区境内丘陵小山起伏,西南地势平坦,沿东河、南河、西河为窑坊聚集之地;东北地势较高,四山八坞的山坡地为镇民居住地,是一个以山为城、以河为池的都市。瓷都景德镇兴起后,千百年来凭借昌江这一条河流,打破偏处一隅的局面,上溯祁、婺,下抵鄱、浔,进而接连长江,达于外洋,维系着一千多年的繁荣。
  景德镇置镇前,因沿河建窑、沿窑成市,无法避免昌江水患,置镇后,窑场逐步向珠山东北方向迁移设置,都市街道自北向南延伸,这是清以来的变化发展状况。
  至于唐代昌南古镇的地形地貌,笔者只能凭借山水依旧、古迹长存、历史痕迹、地名印证进行稽考揣摩,尚能依稀辨出昌南的风貌。昌南古镇,境内名山遍布。镇区中央凸出一山,旧称立马山,相传秦时番君吴芮曾驱马上山,故得名。到唐时,人们认为“地绕五龙”,正式取名“珠山”。镇东北有一座有名的石埭山,山前建有观音阁,为景德镇一处声名远播的庙宇。镇西有一座海拔二百多米的暘府山,孤峰峭立,泉石幽胜,山中建有暘府古寺,相传抗金名将岳飞曾经过寺院留题楹柱。镇区东面的马鞍山,因形似马鞍而得名。此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据遗留下来的碑文记载,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6年)在山中建有白石林古社稷坛,祈求“年谷顺成”。浮梁县县志载,原来山上建有兀然亭,西麓有云门教院。云门碑载: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任郡守时曾在此结过诗社。现为云门公园。
  昌南古镇除了有上述名山古道之外,历史上还有山川秀丽、风光旖旎的“古八景”,均坐落在镇区内风景幽胜之地,为瓷都添加秀色灵气。
  古镇昌南,在历史上是江南山城水乡。它的演变过程,可顺其历史踪迹及老地名的印证上去寻觅答案。镇区境内丘陵起伏,古时珠山东北面多山坪之地,这一带古时有不少以山、坞命名之地。诸如四山(凤凰山、饶家山、苦槠山、猪婆山)八坞(薛家坞、秧田坞、金家坞、和尚坞、江家坞、罗家坞、杨家坞、道士坞)。据考证,这些以山、坞命名的地名,历史上确为山坞之地。清以来,由于城市的发展、房屋建设、地形变化等,早已名不符实了,故有“四山八坞,称山不是山,称坞不是坞”之说。佛印湖东北面的山坞里,古代建有五龙庵、东山寺等寺庙,这里因居住和尚甚多,曾取名为和尚坞。这和尚坞的地名早已不复存在了,然而对它古时的地形地貌仍可稽考,这个地名的印记就永不磨灭。昌南镇镇民们,一代又一代在这丘陵坡地生产、生活,繁衍生息,逐步演变为街巷里弄。到明清时期,故又有“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条弄”之称。回眸昌南话瓷都,我们谈历史的变迁,揣摩瓷都景德镇“绝妙花瓷传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的“陶阳十三里”;明清时期形成和发展为商贾盈市、商业发达的“五方杂处十八省”的码头;作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景德镇,那是在昌南古镇易名景德镇之后,因明清“两朝烧御器,一镇号瓷都”,瓷业生产发展而奠基的。至于昌南古镇在景德镇易名之前六百多年间,它既是富饶的山城,又是美丽的水乡。在全市地名普查中,发现镇区东北面以山、坞命名的地名多,镇区西南西侧以桥、港、滩、洲命名的地名多。综观镇区地名,在街巷里弄地名中,发现街道不见溪流港汊,自古至今却有许多以“桥”命名的街道里弄,比如十八桥、落马桥、蛤蟆桥、杨家桥、通津桥、五龙桥、天宝桥、小桥上等,全城境内不下数十处。尤其是珠山以南地区的街巷里弄,带“水”字和与“水”字有关的地名,简直是星罗棋布、纵横交错。自南向北沿中华南路有鹅颈滩、老鸦滩、小港嘴、樊家井、杨家桥、落马桥、十八桥、小桥上、何家窊、小塘街、塘塝等,自北向南沿中山北路有半边街、韦陀桥、里市渡口、通津桥、许家码头、曹家码头、湖南码头、刘家码头等,沿河路有黄家洲、拜天洲、西瓜洲。这许许多多的带“水”偏旁和与水有关地名的印记,和境内三面环水、支流密布,历史上水运交通方便,来往船只如梭的情况,足以说明昌南古镇在历史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环水绕、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都市。
  (山水)
  漫话昌江母亲河
  昌江,景德镇人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清流滚滚,不舍昼夜。是她的琼浆玉液,哺乳了一代代瓷都人的成长,滋润了山林、田野和“宜陶”的土地,通畅了通向五湖四海的瓷运水道……对母亲河,真不知道该用一枝什么样的如椽彩笔,才能描绘出她的芳容。
  昌江,母亲河,她自富饶的安徽祁门县大洪岭深处汩汩发源而来,汇集东境、西坑两条支流注入倒湖,再由倒湖向西南逶迤入市境,经鲇鱼山出市境,经鄱阳县注入鄱阳湖,全长二百五十三公里。因母亲河来自昌门(亦为阊门,即今祁门)汇入鄱江,取其首尾,故名昌江。她不愧是物华天宝繁荣昌盛之江、山清水秀昌明锦绣之江啊!
  母亲河千姿百态,跟着地形的变化,主要分上中下三段三种形态:旧城以上山环水绕,水随山转,水秀山清。特别在祁门境内,山高河回,水流湍急,河面宽处仅通小木船,狭处只可行竹筏,是为上游;自旧城而下,清流穿市区而过,绕丘陵,过平原,直至凰岗,河宽一百到二百五十米,有急流浅滩,也有碧水深潭,中小帆船可以通过,是为中流;凰岗而下,为滨湖下游河段,河宽处达三百五十米,十五吨以下的大帆船和中小客轮可长年通航。
  景德镇处于鄱阳湖水域的昌江之滨,昌江自兴田而下,流经峙滩、福港、新平、旧城、竟城、吕蒙、鲇鱼山诸乡镇,城区就在碧水涟漪的昌江两岸。市境内干流长约一百一十公里,五十多条支流呈网状分布,主要有东、西、南、北河。除北河(又名小北港河)外,其余诸支流都接近城市,形成了四水环城之势,城市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其中。昌江又与皖赣铁路蜿蜒交错,似黑白双龙向前伸展,把市境分割成东南与西北相对争嵘的两大城区,成为江南美丽的山城水乡。
  景德镇之所以成为世界闻名的瓷都,就是由它从陶到瓷,集天下制瓷工艺之大成,精益求精,历千年而不坠的地位所决定;而我们知道,就是这条昌江母亲河,为瓷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我们可以看到,正是以昌江母亲河为主流的大小河网交错,滋润了这块风水宝地,为自古以来景德镇的“水土宜陶”创造了条件。
  首先,基于它孕育了优质的制瓷原料。市辖地自北而东,山高林密,山水相依,水量充足,气候温和。正是集大自然山水之灵气,孕育蕴藏了丰富优质的制瓷原料,其中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性原料达四十余种。特别是驰名世界的高岭土,质坚如燧石,条痕如玉石,是制瓷的上等原料,世界咸称高岭土。景德镇东埠的高岭村,就是世界高岭土的故乡。
  其次,基于它以水为动力的原料粉碎。昌江中下游,河床稳定,水量充沛,充分利用天然流水落差为动力,在一些支流上安装大水轮车带动一排排水碓,用以粉碎瓷石,制作瓷土釉果,大大减少了人力耗费,又保证了原料质量,在原料粉碎上起到了特殊作用。由此,自古以来,昌江两岸的瓷石矿区,悠悠转动的大轮水车随处可见,殷殷如轻雷的水碓声处处可闻,形成了景德镇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清人郑凤仪《浮梁竹枝词》云:“碓厂和云春绿野,贾船带雨泊乌篷。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清朝乾隆年间主持重编《浮梁县志》的凌汝绵在他的《昌江杂咏》中说得更真切:“重重水碓夹江开,未雨殷传数里雷。舂得泥稠米更凿,祁船未到镇船回。”这里的“泥稠”是指制瓷原料瓷土;米更凿:舂糙米为精米。
  其三,基于瓷业用水的保证。“造瓷首需泥土淘炼,尤在精纯”,就是要用澄清无杂质的水拌和瓷土做坯,淘洗极精。昌江水质纯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有的坯房凿有水井,充分利用了丰富的地下水。
  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条母亲河,为陶瓷产品的内运外销,原料、燃料(松柴)的供应,商贾频繁的往来,提供了水上运输的便利。自唐宋以来到20世纪初叶,景德镇的交通,主要靠昌江水道吞吐。过去水运主要有三路:一路上达祁门;一路下入鄱阳湖达赣江至赣州转广东;一路自鄱阳湖至九江转长江内销上下游各城市;还由长江至上海吴淞口出海外销。因此,这个工商业都市,最初是沿河建窑,沿窑成市。昌江河上运输十分繁忙,城区沿河有三洲(黄家洲、西瓜洲、拜天洲)、四码头(许家码头、曹家码头、湖南码头、刘家码头)。每天无数中小船只穿梭往来,许多精品瓷器,就靠昌江河道上排列如蚁般的小型船只驳运,转入长江出海,器行九域,誉满全球。
  清康熙年间镇上并建有一座宏丽的天后宫。景德镇本属内陆山城,何以明清时期就虔诚地供奉海神?原来,在明清两代的御窑厂,涌现了众多著名窑器。明代御窑有洪武窑、永乐窑、宣德窑、成化窑、隆万窑等;清代御窑除以帝王年号称呼外,也有以督陶官吏姓氏冠首的臧窑、郎窑、年窑、唐窑等。除官窑外,还有许多民窑。产品品种多样,风格齐全,光彩夺目,精美绝伦。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时,就带去大批景德镇瓷器,越过万里波涛,遍销东南亚及西方诸国,远至东非海岸和尼罗河畔。早在宋元时期,景德镇的青白瓷、青花瓷、五彩瓷,就已深受世人喜爱,供于宫廷,传于民间,被视为珍品,享有美誉。凡此种种,我们怎么能忘记母亲河这条水道将景瓷推向世界的功劳呢!
  这条水道当年的盛况,并不亚于宋代当年《清明上河图》所绘汴梁盛况。明代佥事缪宗周在《兀然亭》诗云:“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惜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清人郑廷桂的《陶阳竹枝词》更直白地写出了昌江码头上的繁忙景象:“坯房挑得白釉去,匣厂装将黄土来。上下纷争中渡口,柴船才拢槎船开。”
  昌江河上的水运,还有一个独有的放排奇观。浮梁,顾名思义,即出产木、竹材又全靠水运出古县。由福港、兴田而下,山中砍下的木竹,都是扎成宽达二三十米,长达五六十米的竹木排,由放排者顺流放下直至鄱阳湖再转运各地,中间要经过许多险滩,要避开无数礁石,还不能碰撞来往船只,其难度可想而知。放排者凭水里游、浪里钻的水性,保证木竹排顺流而下。往往一列木竹排放下来,但闻水声哗哗,又见浪花飞舞,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我们可以看到,正是这条昌江母亲河,像天上神女锦衣上飘下的一条银色丝罗带,环山绕谷,逶迤回旋,天工造物,在昌江水道上呈现出了许多风景名胜,旖旎动人。自古就有“金鳌背隐”、“南城柳色”、“北沼荷香”等昌江古八景;城区昌江两岸,又拥有“象山雨霁”、“十里春风”、“双溪夜月”等景德镇古八景,使古代文人墨客留连其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为后人玩味。
  物换星移,沧桑巨变,变的是时代的进步,不变的是山川的依旧。而今山更清,水更秀,景更新,人更美。古景有的芳容依旧,有的焕发新姿,再造辉煌,让人们赏心悦目,留连忘返。
  溯江而上,清溪的水碧蓝得让人心醉,阳光照射下的粼粼波光,让人产生奇异的遐想。夏天掬饮一口清流,你会感到沁人心脾的甜凉。那活蹦活跳的新鲜河鱼,鳞光闪闪,烹调时,河水煮河鱼,不用放油和佐料,其味鲜美,又有野趣。福港乡而下,距市区约三公里处,江水中间,突现“宝石”的丰姿。这是昌江古八景之一:石生两块,双峰对峙,独起江心,出水丈余,古称为“飞来石”。宋人刘景芳诗中想像得很有趣:“试问飞来石,飞从何处来?山灵留胜地,永不放回飞。”因其形又似玉雕之笋,清代称为玉笋峰,民间俗称“宝石”,相传至今。当年督陶史唐英曾镌“玉柱”二字于石上。
  沿江而下,过旧城,在市北入口处,左为石棣山,右为暘府山。石棣山石岩之巅,建有观音阁,古人题咏:“山势巍然欲截流,昌江阻隘竟全收。挥驰黄海云来往,指顾鄱湖帆去留。”唐英亦形容出“当头千嶂黑,绝顶一灯明”的奇险意境。右边的暘府山,是城西的一道屏障,与观音阁隔江相望,又南接三闾庙。宋绍兴年间建有暘府寺,留下岳飞亲笔书题。
  江水由北直下至鹅颈滩,突然转右向西流去。人们说,天下的水是相通的,而瓷都人都知道家乡昌江的水,千百年来,一直是与托烧瓷器的白色渣饼相伴的。满江不可数计的比银元稍大的渣饼遍布江水底下,闪着银光,把江水衬托得更加晶莹美丽。至鹅颈滩,江流像一只巨鹅,把自己白色细长的颈项向西伸展而去,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滩过吕蒙乡,河床渐深,江面渐宽,慢慢一个河湾。水分两路,中间突现一小岛,岛上鲜花吐艳,绿叶扶疏,鸣禽婉转,水鸟掠江,在阳光照耀下波光云影,满岛生辉,一片生机。民间称之为太阳岛,其明媚景色不负此名。过太阳岛经凰岗至鲇鱼山出市区。江边东岸的鲇鱼山,由于山形似一条巨大的鲇鱼而得名。“鲇鱼”头下,是市贸热闹的鱼山镇。鱼山镇自明清以来,就是一个热闹的集镇,原因是陆路为赣北通衢,水路在昌江两滩之间。离集镇上河约三四里是石牌滩,下河约一两里是彭家滩,上下滩的船只各行其道,都只能容一船依次通过,因此,每天都有几十艘上下滩的货船在鱼山镇河下排队,船篷相接,桅杆林立,十分壮观。每天上百船民,都要上岸购买生活日用品,这样就给集镇增加了人气,带来了市场的繁荣。
  鱼山对岸是以徐坊村为龙头的十三个自然村环绕的合口大畈,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花生、西瓜子、芝麻、油菜籽、豌豆、黄麻、甘蔗等经济作物,物阜民丰。每当春季,油菜花开,一望无边,遍地金黄,与昌江碧水相映,美如图画。江水过中潭,绕山急转而下,逐渐地势落差悬殊,并在下游形成重重险滩:响水滩、烂泥滩、马家剑、和土滩,尤以马家剑,波涛汹涌,岩石削如刀剑,故有此名。船夫有民谣云:“船上响水滩,心里就发慌;船到马家剑,心里就打颤。”远远望去,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篙不慎,就是祸殃,怎不叫船夫胆战心惊!那时日夜等候过滩的船只,多达几十艘,上滩就是一场激烈的搏斗,船家紧张的吆喝声,纤夫们高亢的号子声,汇成一片,响彻滩头两岸,构成了江上特有的风景线。由马家剑而下,西山一侧,江水回流至市属的丽阳镇,又见形似水牛与黄牛的二山对峙江边。东岸长满绿树的为水牛,西岸长满芭茅的为黄牛,形似两牛相斗,形象逼真,水陆客人经此,无不驻足观赏。
  昌江河水产丰富,盛产各种鱼类,尤以沙咀头下的中潭和大石两个深水区出产的鳊鱼和鳜鱼闻名。每当“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时节,由乐平来的鱼鹰竹排捕鱼队,到此开河咬鱼,鱼鹰从深水潭中叼出一尾尾几斤至十几斤重的大鳜鱼,令两岸观看的人群喝彩不止。在深水处,还出产一种形似鳝鱼的河鳗,其味鲜美,但很难捕捞。
  昌江迂回曲折,下到鄱阳县的凰岗镇,就进入下游深水域了。凰岗对岸,又展现一道胜景——狮子山。当你从下游太阳埠与青塘街之间的河段向上望去,右岸有座高高的崖石山,就像一只飞鬃突目、张口昂首的雄狮踞伏在江边,上面山风呼啸,下面惊涛滚滚,那雄伟兀险的气势,会让你惊叹不已。再往下江面越来越宽,水流也越趋平缓,大小船只也不断增多,出现百舸争流的景象。昌江中下游,是富足的鱼米之乡。每当秋季,江上轻舟过往的旅客,在月白风清之夜,不时能听到锣鼓丝竹之声,这是岸上有的村庄在唱饶河大戏呢!有的旅客就舍舟上岸看戏,别有一番情趣。江自鱼米之乡的鄱阳县城穿流而过后,就到了鄱阳湖入口处的双塔大港村。那巍巍的双塔,像两个巨人迎接母亲河的到来,又慢慢送向鄱阳湖而去……
  历史告诉我们,世世代代与昌江河紧密相联的瓷都人,就是这样饮于斯,用于斯,运于斯,润于斯,美于斯。昌江真不愧是瓷都人的母亲河啊!
  (西米)
  古镇“陶阳十三里”堪比《清明上河图》
  走进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一幅颇似古镇“陶阳十三里”的艺术长廊——《清明上河图》壁画墙展现在馆区内,迎接着八方来客,令观者伫足,恍入画中。
  且不说在景德镇创建似《清明上河图》巨型壁画这种构想是如何之奇妙,也不说这项工程是如何之浩大恢弘,其工艺是如何之精湛,仅就这幅壁画的创作而言,能在景德镇在这个特殊的人文环境中再现这幅历史长卷,这对弘扬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宣传新瓷都的美好形象,就有一种潜在的、巨大的力量;而最主要的是给景德镇人和许许多多了解景德镇历史的观赏者们,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且又无限宽广的联想空间!
  大凡略知中国绘画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后期卓越的风俗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这幅反映城乡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长卷(长为二十七点八厘米,高为二十五厘米,绢本),所展现的是北宋都城汴梁河沿岸手工业商贸活动及水上运输的繁忙景象。画面上,起起伏伏的汴河、纵纵横横的街道、数不清的店铺交相辉映;水路运载米粮的漕船、旱路行进的骆驼队、毛驴队、骑马或坐轿的官宦、肩挑背扛携儿带女的市井人群以及小商品生产、流通中形形色色的状态,这一切,无不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跃然于纸上。在画家的神笔之下,不难看出,其选材的精妙与真实可信以及他对古代商业都会的高度概括能力,均构成了《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历史意义。
  欣赏着这幅壮阔的历史风俗长卷,再回首我们的千年古镇,“陶阳十三里”的盛况,想一想,比一比,又何其相似乃尔!
  《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宋代汴梁城繁荣兴旺的商业景象与这一时期汴州人民的生存状态,而这一时期,景德镇也已“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了。景德镇瓷器始此风行海内,这就是说,这一时期,由于景德镇制瓷工艺水平的快速发展,国内制瓷业的中心也已开始逐渐地向景德镇转移。至元代,景德镇瓷器制艺又有了一个新的提升。宋元景德镇瓷业的快速发展给景德镇商贸活动带来了蓬勃生机,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持续的发展及历史强劲的驱动力,才又造就了后来明清景德镇制瓷业鼎盛时期的到来。
  与《清明上河图》极为相似的是,汴梁城拥有一条汴梁河,而景德镇拥有一条昌江河。奔流不息的昌江,穿越历史,阅尽沧桑,见证古今,为古镇千年制瓷业的繁荣与发展,为古镇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商贸活动的通达、顺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证。她似一条纽带,将环绕在她周边的窑厂、工场、码头、通埠、大小作坊、瓷行、店铺、官衙、会馆等如珍珠般地串联在一起,织就古镇千年多姿多彩、红红火火的商贸活动与人民生活、生产的通俗长卷。
  可以说,景德镇这种气象与格局,正如历史上大多数商业都会一样,是因为有了水路交通运输之便利条件而自然形成的。即使今天我们站在昌江边上,凝眸着母亲河,我们并不难遥想古镇千年:那时,沿河街道,车辚辚、马萧萧,其中有工匠、小贩、挑夫、游人、官吏,或许,还间杂有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穿行其中;而昌江河面上,千帆竞发,熙来攘往,上下码头,一片繁忙。正如清代浮梁文人郑廷桂竹枝词云:“九域瓷商上镇来,牙行花色照单开。要知至宝通洋外,国使安南答贡回。”
  而透过这一切,也不难看出,当时景德镇作为一个制瓷业的商贸生产、营销的大都会业已逐步成型了。清时曾任浮梁县知县的沈嘉徵在其《窑民行》中说道:“食指万家烟,中外贾客薮。坯房蚁垤多,掏火触牛斗。都会可比雄,浮邑抵一拇。”督陶官唐英在回顾景德镇的盛况时说道:“其人居之稠密,商贾之喧阗,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都大邑。”
  自明至清,景德镇的城镇人口因瓷贸带来的商业繁荣,日益密集起来,已渐成“三洲四码头,九街十八巷,一百零八弄”气象的古镇,一天能够消耗一千头猪、一万担米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由于陶瓷业的兴旺发达,城镇人口不可避免地激增起来;反过来,人口的增多,又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而制瓷业的更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便奠定了瓷都景德镇走向新的高峰的基础。
  往事越千年,由《清明上河图》联想到景德镇的历史,遥想古镇千年事,逝者如斯矣!但她的文化意义将永存!
  由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笔者的脑海里也油然想到,景德镇并不失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仅陶瓷美术界,国家级、省级大师众矣,而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更是人才济济,为何就没有人出来(或联手起来)依据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历史背景,也创作出一幅当属于景德镇人自己的《清明上河图》呢?宋人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已为景德镇今朝的陶瓷美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当然,这仅仅是借鉴,尚赖画师们灵感的飞扬,用神来之笔,表现出景德镇地域的独特风情。于是我想,作为瓷都之子,广大的陶瓷美术家们倘若真能创作出一幅景德镇的《清明上河图》,那意义,在景德镇人的心目中,恐怕并不亚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面世,因为“梁园虽好”,但为异乡,只有景德这块土地,才是景德镇人自己最能亲近,最为可爱的家乡!
  让我们真诚地期待着吧!
  (金文华)
  寻踪问迹御窑厂
  “江西是个好地方,景德镇瓷器天下扬。”这首民歌中的两句歌词广为流传,尽人皆知。而景德镇瓷器何时何因名扬天下,却不尽知晓。一天,我在参观龙珠阁展览馆时,在二楼古瓷陈列厅中找到了答案。陈列室柜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明清古瓷,大厅东西两厢悬挂着一副晃眼的楹联:“两朝烧御器;一镇号瓷都”。这十个雄浑苍劲的大字,使我感觉到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不是空言。明清两代在景德镇设御窑厂,烧造出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瓷器,通过“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远销海内外,博得了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赏,景德镇瓷器从而赢得了名扬天下的美誉。
  由此也使我思想上萌发着探索、寻踪御窑厂的念头。
  唐宋以来,景德镇瓷业迅速发展。早在宋代,官府就在景德镇民窑为宫廷烧造瓷器。元初,世祖忽必烈,为挑选烧造精美的瓷器做贡品,在珠山设浮梁瓷局。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烧造宫廷外交礼品瓷,将浮梁瓷局改建为御器厂,世称洪武官窑。清康熙年间又改称御窑厂。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进入景德镇时,御窑厂一度停烧。同治五年(1866年),清军机大臣李鸿章筹金复兴御窑厂。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御窑厂才寿终正寝。御窑厂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创建,历经明清两朝,共达六百余年。
  御窑厂运用皇室权力,发挥官窑优势,集中许多优秀人才,汇聚众多能工巧匠,采用最好原料,利用雄厚资金,制造出品种繁多、风格各异、光彩夺目、精美绝伦的瓷器,世人都视为珍品。御窑厂陶瓷技艺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景德镇瓷业的向前发展,出现了清康雍乾三朝瓷业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奇葩。
  时至今日,世界各大博物院、珍宝馆,都无不以能收藏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瓷器为荣。这些珍品也成为研究中国陶瓷史料的珍贵文物。1988年5月,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办中国古董、字画拍卖会,一个直径只有三十六厘米的御窑青花瓷盘,竟以四百五十万港元成交;1997年的索士比拍卖会上,一只成化斗彩鸡缸杯,竟拍出二千九百一十七万港币的天价,这恐怕连成化皇帝自己也始料未及。这些说明了中国御窑厂生产的古瓷之高昂身价。
  御窑厂建于珠山南麓。景德镇市区中心,其分布范围为:东至中华路以西,南至珠山路以北,西至东司岭以东,北至风景路以南,面积约六万平方米。御窑厂北有御司亭(今龙珠阁),中是大堂仪门,厂东有东辕门,自北向南有关帝庙、佑陶灵祠、风火仙祠;厂西有西辕门,设景德司署,称都司岭(今称东司岭);西南街口称公馆岭,设两层楼公馆,雕栏朱门,古色古香,十分气派,驻监瓷官员。厂东是九江道,是巡守司监造署,真是文武衙门两边排,好不威武。南为御窑厂大门,对面有照壁,过街为阜阳门。门南亦有公馆,院内有“阜阳门外桂飘香”之桂花树。明清时期,监造皇宫用瓷的京官驻珠山上的朝天阁(龙珠阁),九江道、公馆岭、陈家街都是省和地方官员驻地。
  御窑厂房舍按一定规制兴建,分管理和生产两部分,管理部分是典型的衙门建筑,生产部分分作而建,共分二十三作和六种窑,有督工亭三座、狱房一座,厂部还建有玄帝、佩陶、五星三座神祠。厂外有师主庙等祠。
  御窑厂的组织和分工相当完备细密,许多局部操作,大都由专业性很强的工匠担任,有烧做两行的作坊,有制坯、舂碓、大小圆器及各种辅助作坊,确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备,是名副其实、门类齐全的大型手工工场。
  御窑厂工匠大部分通过编役、上班等形式,一类长年供役,一类轮流上班。工匠工银菲薄,而雇募工、砂石工等,劳动尤其辛苦,就是一些微薄工资,还常受官员的盘剥,故管理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对抗时有发生。如万历年间宦官潘相,逼造大龙缸,逼得瓷工童宾跳入窑火牺牲,激起民愤,瓷工开展了反对潘相的大规模斗争。瓷工由于工资菲薄,难以维持生计,而监瓷官却变花样将瓷工工资换成毛银,实际上只发八成,于是瓷工纷纷起来“打毛银派头”,开展反盘剥、反压迫的斗争。
  清代改变了明代派宦官的做法,改派一些熟悉陶瓷、潜心钻研陶务的官员督陶。他们接受明代督陶教训,改善了瓷工生活,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也提高了技艺。如康熙年间的工部郎中臧应选,在任期内督造了很多好瓷,如青花五彩,还有蛇皮绿、鳝鱼黄、吉翠等名品;江西巡抚郎廷极,仿宣德的宝石红釉,质量很高,他烧造的瓷窑被称为“郎窑”,烧出的红釉瓷产品叫“郎窑红”。郎窑还烧制了粉彩,创造了珐琅彩。雍正年间的年希尧兼管御窑厂窑务,也卓有成效,如胭脂水釉达到相当高水平。成就最显著的督陶官,是从雍正六年(1728年)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督理景德镇陶务的唐英。唐英才华横溢,自己也工于山水人物画,长于诗词篆刻,督陶二十余年,常与工人同吃同住,潜心探求冶陶之法,在管理和技术上对景德镇瓷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编写了《陶冶图说》,图文并茂,记载了瓷器生产的过程,成为研究我国制瓷工艺的重要文献。
  明清两代御窑厂取得较大成就,是朝廷集中大批人力物力的结果,是汇聚了能工巧匠各种技艺人才的结果,更是千百万陶瓷工人辛苦劳动艰苦斗争的结果。
  御窑厂这一陶瓷艺术圣地的遗址,也成为古陶瓷研究者和收藏者的朝圣之地。故对遗址的保护,市政府极为重视,已将其列为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整个景区将建成为国际水平的黄金旅游区。现御窑厂遗址博物馆大门已竣工,按照原有风貌,内部建设已陆续启动。不久,明清两代笼罩过帝王光环的御窑厂及古陶瓷文化景区,将重现在人们面前。
  (王清华)
  回眸昌南话今昔
  “昌南自昔号瓷都”,回眸一千年前的昌南古镇,不妨从古旧地名剖析探索,从某一个侧面来窥视古镇当时的概貌。
  景德镇古旧地名中,有为数不少带“瓷”字地名和与瓷器紧密相关的地名,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且看一看,“佑陶灵祠”、“瑶里风景区”、“高岭”、“湖田”、“瓷器街”、“龙缸弄”和许多窑、矿及其山水地理实体的地名的含义,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景德镇瓷业胜地的远古时代。
  景德镇御窑厂东侧原建有一座“佑陶灵祠”,人称之为“师祖庙”,系明代建造,世世代代瓷工祭祀,直延续到建国后迁到陶瓷博览区。这是景德镇历代陶工祭祀陶瓷祖师赵慨的神庙。《浮梁县志》载:师祖者,姓赵名慨,字叔朋,“道通神秘,法济苍生……镇民多陶,悉资神佑”。据说赵慨生于西晋,东晋时官至五品,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任职,因他为人刚直不阿、疾恶如仇,为奸所不容,后退隐于新平镇。他熟知越窑青瓷烧造技术,把它应用于当地陶瓷制造上,对景德镇古代陶瓷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景德镇世代陶工把赵慨奉为瓷圣,为世代陶工所敬仰。瑶里风景区,早在唐代就是窑场汇集之地,故原名窑里。窑里瓷土矿藏丰富,沿河水车、舂土水碓不下数百乘,日夜轰鸣,为浮东矿所在地。这里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集镇,是古代通往安徽的大道。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窑里改编”革命纪念地。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建国后改为瑶里风景区。
  “高岭”,因高岭山瓷土矿藏丰富,土质优良,饮誉全球,被作为世界“高岭土”这一术语的命名,是“高岭土”的故乡。高
  岭原名玉岭,以其瓷土优良,白如玉,故称玉岭。远古时代还留传着一个美妙动人的传说:高岭村有一对勤劳善良的高氏夫妇,感动了上苍,使两老种植的小玉米珠变成漫山遍野挖掘不尽、晶莹如玉的瓷土,遂将高岭村改为玉岭村;后因“高岭土”闻名于世,又将玉岭村改回高岭村。
  昌南古镇,由于窑里窑场汇集,玉岭瓷土优良,周边地区瓷土矿藏丰富,古时烧造瓷窑的燃料——松柴充足,便于就地取材,从窑里起沿东河、南河、西河直至镇区湖田、小港嘴,烧造瓷器的瓷窑鳞次栉比;沿窑里到东埠街、湘湖街、白虎湾、胜梅亭、黄泥头、玉湖田一带不下数十座,日夜烧窑,“火光烛天”。窑场兴旺,引来了四面八方的人们陆续迁入昌南镇务瓷,尤其是周边地区都昌、抚州、婺源、波阳等地的人们来昌南镇经商贸易的日益增多,商贾盈市逐渐形成了业陶都会。唐代,昌南镇已成为瓷器的集散地,官府曾在此设博易务,以管理贸易和税收。由于制瓷业的发展和瓷器产品进贡京都的影响,加之所处地理环境优越,水上交通方便,这时,昌南镇已成为浮梁经济重镇。
  从东晋至唐初三百多年间,昌南镇陶器生产已进入瓷器阶段,已有青瓷、白瓷、彩瓷等品种,并各成系统。地方文献记载:唐代昌南镇已有陶窑、霍窑制瓷贡于京都,而据现代专家考察,景德镇的胜梅亭、白虎湾、黄泥头已发现的南方地区烧造白瓷最早的窑场均属五代,这反映了唐代昌南镇的造瓷业已有一定规模。公元583年陈叔宝继皇帝位,在建康大造宫室,下诏新平镇瓷窑烧制陶瓷柱础进献华林园。到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新平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时,出现了两位因陶瓷工艺精湛而颇享盛名的人物,一名陶玉,一名霍仲初。陶玉,是新平镇钟秀里人,也称昌南镇人,他烧制的瓷器被称为“陶窑”。公元621年,他载瓷进入关中,并向朝廷进贡。陶玉所制瓷器精美,质量已接近珍贵的玉器,当时被称赞为“假玉器”。霍仲初是昌南镇东山里人,他烧制的素色瓷,被称为“霍窑”,“土墡腻质薄”达到“莹缜如玉”的程度,成为古代瓷器的名牌产品。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颁发诏令,要陶玉、霍仲初制瓷进
  御;皇上对陶玉、霍仲初的垂青,让昌南镇的瓷器一时声誉鹊起,名扬天下。发展到宋景德元年(1004年)钦赐芳名景德镇时期,则“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明清时期两朝烧制御器,景德镇瓷业达到顶峰,“瓷业高峰是此都”,已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
  (汪水传)
  古镇赣北第一街
  “瓷业兴,百业兴。”这是景德镇历史的结论。景德镇瓷业的发展,都市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景德镇老街的形成和发展,正是随着景德镇陶瓷历史的发展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景德镇别名陶阳镇,素有“陶阳十三里”之称。这“陶阳镇”、“陶阳十三里”,是古代人们对当时景德镇地域内全镇务陶的称谓。那时,景德镇地域范围很小,仅属浮梁县下面的一个小市镇,仅占全县五十六个都中里仁、镇市二都,全县一百零三个里中划定十三个里,这就是“陶阳十三里”的由来。蓝浦原著《景德镇陶录·图说》中说道,景德镇其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嘴前后街计一十三里,故有“陶阳十三里”之称。“陶阳十三里”亦称古镇赣北第一街。
  景德镇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陶阳十三里”密不可分,我们可从地名历史烙印去寻觅“陶阳十三里”的轨迹,让昔日的景德镇老街的景象再现在世人面前。老街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唐宋时期。沿河置窑,沿窑成市,那时的业陶都会已经形成,其街区地处湖田市,小港嘴南河与西河交汇处即十里长街的尽头,其时街市繁荣,窑场汇集。元明时期发展有叶家楼、古阁楼、犁头嘴、杨家弄等巷,并有一条青石板街道,有肉店、米店、油榨坊、杂货等店铺。第二阶段是明代。自明洪武二年(1369年)起,因在市中心珠山建御窑厂,此时窑场逐渐集中在北侧与东侧。窑场与街道相连。这时,十里长街的北端,从观音阁至中渡口已形成闹市区,逐步向南延伸。第三阶段自明代中叶起至清代直至民国初年。这个时期约有五六百年,尤其是在康熙、乾隆年间,是景德镇陶瓷工业发展鼎盛时期,也是景德镇老街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这时十里长街,由中渡口延伸到斗富弄、南门头、麻石弄、戴家弄,直至与唐宋时期形成的自南向北的业陶都会湖田市、小港嘴、瓷器街、黄家洲相连。
  从景德镇老街的形成和发展来看,明清两代瓷业兴旺,市场繁荣,已由唐宋时期的业陶都会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与广东的佛山、湖北的汉口、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据民国26年《江西统计月报》载:旧时景德镇十里长街,鳞次栉比的店铺有一千二百二十一家。历史上的景德镇曾出现过“别肆延袤数十里,灯火近十万家”的盛况。据《陶说》载:“以陶来四方商贾,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万,借此食者甚众。”
  景德镇老街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达一千多年,它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一条别具特色的老街。笔者试从地名烙印和历史变迁来辨析这条老街,它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一、它是中国最大的瓷器市场。景德镇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自唐宋以来,产品遍销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明代通过“丝绸之路”、“瓷器之路”发展了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绝妙花瓷动四方,廿里长街半窑户”,历史上就开辟了瓷器品种应有尽有的大市场。瓷器街、黄家洲瓷器市场,陈设瓷、日用瓷品种齐全,琳琅满目,吸引着国内外顾客,无论在销售数量和金额上,都居全国首位。瓷器大市场是景德镇老街独具的一大特色。
  二、它是赣东北商业最发达的老街。景德镇老街历史悠久,老店名店众多。许多行业的老店、名店经营批发业务
  辐射到赣东北各县。从明代中叶起,徽商在景德镇称雄商业、金融行业达四百多家,资金雄厚,善于经商,不少行业如钱店、典当、粮食、南货、绸布、药业均为徽商所垄断。清代在老街上开设了六家钱庄、十多家当铺,老街上有上当铺弄、下当铺弄、新当铺弄三条弄巷。开设的大药店达二十多家,其中名店、百年老店有种德堂、保元堂等;其他百年老店还有公和第一圃、景春馆、受之照相馆等几十家。
  三、它是五方杂处商贾云集的水运码头。景德镇古时交通闭塞,但水运方便,旧时有“三洲四码头”之称;清康熙、乾隆年间有“千年窑火,万匠制瓷,商贾盈市,舳舻蔽江”之说。每天来往船只如梭,川流不息。景德镇地处皖、赣交界处,资源丰富,水运方便,瓷业兴旺,商业发达,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来此经商贸易,故又有“十八省码头”之称。由于外籍旅景人氏很多,外籍人纷纷在景德镇建会馆书院,外籍人聚居地多以其姓氏、会馆命名,因此景德镇以会馆、姓氏命名的弄巷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这条老街中共有四十三条弄巷,其中以会馆、姓氏命名的弄巷就达二十五条。
  四、它是历史上宗教色彩极浓的古镇。景德镇城区古寺庙之多,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据人称“景德镇通”的房管干部汪维培实地调查,民国年间,景德镇十里长街从观音阁到小港嘴,共有大小寺庙九十一个,其中著名的古寺观有观音阁、五龙庵、东岳庙、九皇宫、地藏庵、禅师庵、东山寺、五王庙、泗王庙、陶王庙等十余个。还有以宗教信仰为由而取名,如圣节巷、求子弄、韦陀桥、观音堂、八卦图、测字巷等。老街上还建有天主堂、福音堂、耶稣堂、圣公会等教堂。
  景德镇老街,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许多码头、商店已面目全非,也有不少古迹建筑物被拆除,还有很多地名多次更换,然而痕迹尚存。今日,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把修缮老街列为重点项目。笔者认为这是一项重要工程,它是打造经济重镇和江南旅游都市,建设特色瓷都的一个重要举措。
  (汪水传)
  都市里的古村庄
  有城墙的乡村
  在景德镇市区东面,有个村庄名叫里村,里村分前街、后街、童街,面临南河,古时是浮梁通婺源的要道,也是景德镇的东大门。从景德镇宋代置镇开始,它就与景德镇紧紧相联。现在,已经完全融入市区,但又保留了乡村的风俗韵味,是很典型的都市里的村庄。历史上,这里又是江西东北的军事要地,有土筑的寨围子。清末将领左宗棠,特在土围的基础上筑起城墙,以抵抗太平军,但它并未起到作用,建成后,太平军已往别处另辟战场了。
  城墙将前、后街围住,童街在东门外,传说这是左宗棠亲自察看地形后规划的。北面城墙建在逶迤的山冈上,没有开城门,东南西各个城门高约一丈五尺,城墙高约一丈,除城门用大青砖砌成外,城墙全用旧窑砖砌成。城墙和城门是20世纪40年代初被人慢慢拆除的,只有东城门还依稀可寻。西门没有山,是前街通往景德镇的通道。
  里村原是浮梁人的住所,地肥、物阜、民勤,人口很兴旺,有八姓。在17世纪中叶,乐平人为了逃避械斗,迁来里村。乐平迁户多是方、马、张、胡四姓,四姓中又以马姓人多。到20世纪30年代时,只有江、童、程、项、查、金六姓。其中项姓的人多一些。
  里村东西门外的大畈上有良田千亩,土地肥沃,一条溪河长年不断流,旱涝保收。除高产稻谷外,还种有各种经济作物,蔬菜以盛产瓠子闻名,上市早,价格高,初上市三天两个瓠子可换一斤猪肉。工商业主要有利用水碓舂南港釉的瓷土厂、做瓷用窑具的匣钵厂,以及石灰厂、经营竹木柴的树行等。
  手工艺方面,里村人的细篾工和雕塑泥工比较突出。马鞍山有十几家篾工,他们的产品很细致。送礼的篾盒子有四层,并编织各种花纹。送礼的篮子也和礼盒一样美观。匣钵厂的土筛子中间一个凸坡,很难做,做得不好筛起来很吃力,是他们的绝活。还有晒簟、谷箩和睡觉用的篾席等,都做得精致耐用。
  雕塑泥土是后街一个姓谭的最擅长。他会用石灰或水泥在墙上塑出人物、飞禽走兽和各种运输工具。若是他没有见过的,只要有照片或画图,他都可照样塑出;他还带着徒弟到景德镇给店家塑门面,酬金非常丰厚。
  里村人除务农和手工艺者,不少人则是运输劳动者,主要是驮树帮、放排佬和搬运工三类。前街有专门从河下驮木排到树行里的驮树帮,南河下来了竹木排,随时可以驮,驮树有技巧,工资也较高。树行里的竹木排,有大批是整条排出卖到外地的,由河道放出去,就要雇用放排佬,放排要很高的技术,否则会触到暗礁或碰到来往的船只。放排佬多是住在南河边姓项的。搬运工是在河水上涨的时候,在河边搬运倒棍柴,或挑箍柴,或驮竹梢竹桠,驮到行里放下就有工钱。风景、民俗、乡绅
  里村背靠青山,面临绿水,风景优美。30年代竟成小学的校长方曦,为里村拟有八景:
  南山如屏:面对南山,峰峦起伏,苍苍翠翠,很像一幅长屏;马鞍虎踞:马鞍山酷似一只蹲着的老虎,昂首注目,对着东方;翠云晓日:翠云寺前多乔木和大树,早晨红日照着含露的绿叶,很是绚丽美观;紫石晚钟:南山脚下,紫石庵每天要撞几次钟,每当夜静钟声传来,打破寂寞,使人精神振奋;方山归鹭:方家山(现里村电厂内)是一个丘陵山坡,满坡高高的杨树,又靠南河,是白鹭栖身的好地方。每天傍晚群鹭飞来投宿,夕阳照着白色的羽毛,煞是好看;项潭观鱼:前街河下项家潭一段,有一条很严厉的乡规民约,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在潭里捕鱼,据说捕了潭里的鱼村子就不太平。因此潭内鱼类很多,各种姿态的游鱼活泼可爱;鸟洲莺歌:童街东侧河边有一小洲,长了很多小树和小竹子,黄莺很多,大家都叫它为鸟洲;天宝烟雨:南山脚下,银坑坞口的天宝桥,绿树人家,小桥流水,每当蒙蒙细雨时,站在南河边观看,好像一幅披着轻纱的山水画。以上八景在战乱时遭到破坏,现只剩烟雨、如屏、虎踞三景了。
  里村的民风民俗,与本市其他地方大同小异。过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吃团年饭只有姓马的大姓与别姓不同,他们要到大年三十夜的午夜,才点香鸣爆,然后一家人吃团年饭,大年三十白天都吃斋。
  里村人虽然省俭,但在敬神演戏上是舍得用钱的。三街共有六幢庙,每年秋收后,要在各庙前搭台演戏,演的是大戏班赣剧,要用重金去请。还有“送娘娘”(观音),有钱的人家扎一把活动纸伞,就要花一百多块银元。后街北面半山腰的翠云寺是六座庙中的大庙,香火旺盛,特别是秋收后来这里拜菩萨的乡民络绎不绝。这里搭台演戏也特别热闹。说到看戏,有个规矩很有趣,戏台前留一块空地,是男人看戏的地方,后面一律摆高三尺、长六尺的靠背高凳,这是女人和小孩看戏的。前面看戏的男人,不能朝后看,朝后看就是看女人,就是违规,会遭到守场人(维持秩序者)的指责;不听劝告者,就要被赶出场外。这里还有大摆案板集赌的风气,直到解放后才被禁止。
  里村的乡绅很多,官绅也不少。据说后街出了一个宰相,叫查京波,浮梁人,有人说是在清朝,不得其详。清末时有几个大乡绅,最早是罗家坞的吴大毛,以后乐平人来了,有方燮昌、马德喜、方育林等,都是县衙的红人。浮梁的新官上任,衙门远在旧城,都要到里村来拜望他们。值得一提的是民国初年,有个叫方芷庭的,原是前清秀才,后毕业于两江师范,回来后借翠云寺创办竟成小学,所聘请的老师,都是很有学问的。其中有邵式平爱人胡德兰的父亲,也是前清秀才。学校办得有声有色,远近闻名,培养了不少人才。风云变幻的岁月
  从二三十年代到解放前夕,战乱连年,风云变幻,里村自然也发生过许多大事。这些事件,既有好事,也有坏事。
  最坏的事是“都乐械斗”,就是都昌人和乐平人在里村和市区发生械斗,时间在1926年农历五月间。事件发生的缘由很简单,就是由会馆演戏封箱的事件引发的。在20年代初,景德镇没有戏园子,演戏就在各会馆里进行,而且从农历三月初十马鞍山开锣起,各行各业各会馆只能按规定的日子演戏,不能错乱。五月十二是饶州七县在饶州会馆演戏的日子,答应只演一天,可是第二天(十三日)是饶州七县之一的乐平方姓做会戏的日子,决定十三日仍继续演戏,如果武装来封箱,就以武装对付武装。第二天午后,果然来了镇上保安队封箱勒令停演,引起冲突,当场把保安队长打死了,并引来了里村好斗的乐平人,杀向城区。那时景德镇都昌人最多,保安队也多是都昌人,方姓乐平人烧了都昌会馆。为了报复,保安队打进里村,两下发生械斗。十四日,都昌人聚集了五六千由小港嘴出发打向里村,烧了里村前后街不少房子。十五日,里村人加以报复,从樊家井入镇偷袭都昌人,也烧了不少房子。里村人还用“吊蛤蟆”的办法,偷袭过路的都昌人。以后经过调解,平息了事件。这种械斗,只能是两败俱伤。
  里村有一件最好的事,就是竟成小学成了当年共产党地下工作的红色据点。在二三十年代红军未到景德镇以前,邵式平曾到景德镇搞地下工作,住在方昶家。方昶不是共产党员,却是邵式平南昌读书时共寝室的要好同学,又是乡绅方芷庭的儿子,住在他家最安全。邵式平夜晚经常召集地下党员在竟成小学开会。竟成小学在半山腰,后面和东面都是大树,西面是塘,是天然的秘密会场,后成为理想的红色据点,为革命做出了可贵贡献,《竟成小学校史》对此有详细记载。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竟成小学,曾为革命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如方维华、方曜、倪端、程晖、方凯等。方维华家境富裕,他卖尽了家产用做革命经费。这些人先后都成了革命先烈,独有马步英健在,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战士。
  (津津据方峻山《旧时里村》摘编,原载《景德镇文史资料》第四辑。)
  暘府揽胜撩人眼
  暘府寺,位于景德镇西岸北端。往北沿河步行一里许,有一座气势雄伟、巍峨壮丽的山峰,此山名为暘府山。暘府寺就坐落在此山中,寺因山而得名。
  暘府寺,系宋绍兴年间所建,元末毁,明洪武元年重建。暘府寺自古以来,就是游人瞩目之所,而最令人欣赏和留恋的是寺庙周围有奇峰、怪石。
  寺北面的山峰,人们称为暘府山尖。海拔二百三十六米,是景德镇西面的天然屏障,有所谓“撑住西方天半壁”之说。登上暘府山尖,景德镇市区全景一览无余。自古以来,暘府山尖都是人们登高眺望、观瞻美景之地。
  站在暘府山尖,俯视近寺远景:山脚下的暘府村,背山临江,绿树环绕,村口有株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如伞似盖的古樟,胸围近九米,为全市最大的古樟。周围还有石桥、牌坊等建筑物点缀其间,景色十分优美。距离寺庙上游几米处的江水中,可望见独起江心而出水丈余的三块巨石,人们称之为“飞来石”。因三石相依,形似莲藕,故明代称之为“藕石”。又因其状如玉笋,故清代称其为“玉笋峰”。民间称为“宝石”,其聚居地被称为宝石村。“暘府雪晴”是景德镇古八景之一。
  对暘府美景,历代不少名人和文人墨客在此游览赋诗留下墨宝。宋时金君卿登山就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山势萦纡一径斜,水烟深处梵王家。闻雷已荐鸡鸣笋,未雨先尝雀舌茶。吟客披云题玉壁,药僧和露采松花。倦游向晚寻归路,溪畔平沙卧古槎。”对古八景之一的“暘府雪晴”,邑人黄壁、蓝毓等都留有诗句,将暘府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路过景德镇,曾登临此山并题楹联。
  据《景德镇地名志》载,暘府寺原址于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被毁,现址为清末以后所建。今日的暘府寺,1982年被列入省重点寺庙之一,近年曾进行过多次修缮扩建,重建了大雄宝殿、礼佛斋堂,并在寺庙后山修建了一个小庵。庵中有一泓清泉,长年不竭,清澈如露,故此小庵名曰“甘露庵”,前往烧香拜佛、汲“圣水”的人不断。此庵尚可一游。
  现在,暘府寺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登高望远的最好处所。每当秋高气爽的重阳节,习俗九九重阳登高,人们成群结队,合家老小,青年学子,相携到暘府寺游览,攀登暘府山尖。站立山顶,眺望山下,寺前山光水色,使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山水)
  佛印湖百年钩沉
  莲花塘,又称佛印湖。地处莲社路起点。中共景德镇市委机关、景德镇合资宾馆就坐落于此。这里山色空濛,水光潋滟,景象宜人,有联为证:
  息四境烽烟,戎马归来,秋月澄空看佛印。
  作万家霖雨,金鸡唱罢,晨钟清响听东山。
  这是1915年浮梁县知事陈安,将县衙从浮梁旧城迁到景德镇市区以后,亲为湖中亭榭撰写的楹联。
  莲花塘,在宋代称“佛印湖”。为何称“佛印湖”呢?
  佛印是江西浮梁人。“佛印”是宋神宗赐的法号。佛印的文学和佛学造诣很深,是北宋时期一个有学问有名望的禅师。他出家在浮梁宝积寺。他和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相友善。一天,苏、黄二人前往宝积寺探望佛印,佛印偕同苏、黄二友浏览山光水色来到莲花塘。这时,莲花塘不叫莲花塘,人们称之为和尚坞。此地有东山、雪峰两座古寺,寺前山下两塘并列如镜,四面环山,绿树掩映,塘中水光清澈,游鱼可数。苏、黄二人见此美景留连忘返。后来在东山寺憩息时,苏东坡兴致勃勃,为此塘题名“佛印”、“鉴泉”。从此,莲花塘被称为“佛印湖”。称之为莲花塘,是在几百年之后。民国年间(1915年)浮梁知事陈安见此地风景优美,扩建公园,把两塘修筑为南、北两湖。湖中遍植莲藕,夏秋之际,莲花盛开,大家都称之为莲花塘。
  莲花塘扩建公园之后,在北湖、南湖之间和附近地区,还先后增加了不少建筑物。北湖、南湖之间修建了堤坝,南北各建一堤一亭。1925年,为纪念革命先驱,南亭被冠名为“中山亭”,北亭被冠名为“列宁亭”。1938年新四军景德镇办事处曾一度设置于此。解放以后,在北湖东北侧的袁家山的高山顶上,修建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
  因此地环湖皆山,每年春秋佳月,槐花吐艳,柳条如鞭,迎风飞舞,湖中水光摇影漾碧,山上花草争红斗绿,加上学子牧童悠扬的歌声,使公园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北湖之西,山谷之中,有一近百亩平原,桑树成林。偏北约二十米处,有一小片平地,被辟为林场。林场后北行约五十米处,有徽商利用山势,建一珠兰茶园,培育茉莉数百盆。
  这里尤其值得提及的是1922年王大凡、王琦、何华滋等人在佛印湖畔逸兴社之“景德阁”中设立瓷业美术研究社,参加者约二百余人,共推王琦为社长,在此广结古镇有志于瓷艺之人士。这次结社也可以说是古镇陶艺界的一段历史佳话。
  公园因湖而驰名,加上人工建设而增景,成为市民游览、活动的中心。
  南湖东岸,有参天大树多棵,偏北地势稍高处,有一座由东向西的阁式小屋,名“三杰堂”,是为纪念佛印、苏东坡、黄山谷而建。南北两壁上,有三寸见方大字,据说是临摹东坡手迹。
  南湖滨岸偏东五十米处,有一小而平、形似木鱼的山冈,俗称“木鱼墩”。每天中午十二时,有专人在此放炮一响,工人称之为“午时炮”,表明下班吃午饭的时间到了。
  逸兴茶园,建在南湖滨岸之西,顾名思义,是供游人憩息品茗的好场所。门前种有桃树多棵,春暖花开,情侣来游,容易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句子。此处当时是中共在景德镇市联络点之一。
  东山寺在湖滨之西百余米处,原为浮梁进士程鹏九家庙。寺僧四人,佛堂左高悬一高逾二米的大铜钟,寺僧每日黎明前必敲一百零八响,所以首段联文有“晨钟清响听东山”之句。可惜的是此一珍贵文物,于1951年被一铁匠砸毁!1942年浮梁师范附属小学在此成立,办学十年。1952年秋季迁出,革命烈属子弟学校相继迁入。今为市委机关保育院。
  沧海桑田,公园自辟建至今,已近百年,山上山下,当年所建亭阁,早已荡然无存!今日所见亭榭,巍巍高楼,都是解放后所兴建。
  北湖以北,荒芜的山坡上,已辟建起一前一后两座华丽壮观的大型宾馆。宾馆前的大片平原,经过精心设计,姹紫嫣红的花坛中,留有体育活动的场地。在参天大树的浓阴下,有可供弈棋、写生、坐谈的石桌、石凳、木椅。朱漆亭榭、碧水莲花又现,特别是华灯耀眼,璀璨辉煌,整个公园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盛世太平的景象!
  宾馆之西,向北跨上一百五十四级石、土台阶,走近山顶,映入眼帘的是清末左宗棠为抗击太平天国军队而掘建的壕堑,岁月悠悠,陈迹已被湮没在杂草野花之中!再前进十步,起伏不平的层峦,已被几个青年体育爱好者高挖低填,辟建成为一个可供近百人活动的小型体育场地。
  美丽的佛印湖,像两颗镶嵌在大地上璀璨的明珠,是千年瓷都兴盛、发展的见证。前人有言:园圃的废兴,是国家衰盛的象征。今天,在五星红旗指引下,它披着华美的盛装,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把瓷都装扮得更加靓丽、辉煌!
  (山水瑞开)
  观音阁寻踪问迹
  谈到旧时景德镇,人们就会想到“上到观音阁,下到小港嘴”,然而,观音阁只剩下一个地名,早已有古名无古阁了。
  过去,观音阁是景德镇一个声名远播的寺庙,在景德镇人民心目中颇有影响。所以,其踪迹值得我们追寻。
  观音阁,坐落在中山北路北端,东靠石埭山,西临昌江水。山上树木成林,四季常青;江中碧水涟漪,清澈见底。观音阁历来是本市风景点,为诗人、墨客吟咏、题绘的佳境。
  观音阁在解放前已有部分倒塌,山顶孤堂在1954年建干部休养所时被拆毁;1972年因在青塘兴建电厂,新修公路由此通过,峭壁被削宽,古阁全部被拆掉,遗址已荡然无存。
  过去观音阁是个什么样子?年事已高的人可能还能记忆。现根据有关资料及一些同志的回忆予以整理。
  观音阁,就其位置来说,它建在石埭山的层崖间,是景德镇南北通衢,又是地势险要的关隘。从浮梁县旧治(今浮梁镇)到景德镇,有长约二十华里的用石板铺成的官马大道。城外有一小桥,过桥即为城门,上有石板刻字:“江南雄镇”(这块字碑已被移到瓷都大道的陶瓷博览区入口牌坊的背面)。城门东依石埭山,西临昌江,上有峭壁高山,下有悬崖深水,真是个险要雄关。进城门,有石径直通镇内。进城门后,前进数十步,就有一古阁背东朝西,凌驾在通衢之上,这就是观音阁。下有亭,西有短墙,亭柱上有木椅,可供坐憩。阁前祀观音大士,由阁的左边进去是个客厅,客厅后面是方丈室。方丈室的右面,有石阶环绕而上,直到“得月台”,台前全用石板铺地,靠西面围有石栏杆;再往上就是“大雄宝殿”,里面塑有如来佛像。
  此阁于民国初年曾由住持僧观莲募化景德镇“三帮”(都帮、徽帮、杂帮)商人和城乡信士子弟捐资予以修缮,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春动工,到民国6年8月竣工。那次修缮除刷新诸佛像和修理古阁以外,还在殿后新建楼三层。当时有人根据佛经中“清凉宝山一万菩萨”的说法,给取名为“宝山楼”。登高远眺,风帆沙岛,竹影云烟,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离阁循南出口处有一城门,上有石梁刻字曰“昌江通衢”。这个地方虽然离市中心数里,但由于风景秀丽,菩萨香火旺盛,历来都吸引着许多游人。
  观音阁是个游览胜地,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赋诗作画之所,可惜保存不多,现只将收集到的选载如下:
  明代,有诗二首。一为方清所作,诗曰:
  石笋撑流险亦奇,绿荫亭子正斜晖。
  景当烟雨真堪画,鸟啄凤声此即诗。
  花气逼人春满面,山光照眼翠沾衣。
  洗心更惜亭边水,欲脱凡尘上九疑。
  二为谭允谦所作,诗曰:
  山势巍然欲截流,昌江阻隘竟全收。
  挥驰黄海云来往,指顾鄱湖帆去留。
  鄂国初年除寇出,文荐早岁弃官游。
  行踪偶至懈寥落,断岸西风泣蒯侯。
  清代有诗三首,均为唐英所作:
  其一《仲春日登观音阁》:
  胜迹临昌水,探幽入径深。
  茑蔓新石壁,阶砌老苔阴。
  野鸟喧朝暮,山僧谈古今。
  闻情春极目,清旷豁尘襟。
  其二《秋夜泛阁下》:
  胜地临江壁,良宵畅野情。
  笙歌摇细浪,灯火插天明。
  新月依崖坠,寒云绕阁生。
  钟暗鱼睡寂,爽丝度虚楹。
  其三《夜泛阁下》:
  晚棹过石埭,风帆载胜轻。
  当头千嶂黑,绝顶一灯明。
  树杪闻僧语,云中度磬声。
  尘心高处望,仰照一泓清。
  民国时期歌咏者甚多,今选其二:
  一为胡云圃所作:
  描写湖山立晚风,半江枫树映山红。
  征帆影挂残雾处,清磬声传夕阳中。
  去雁数行横寺北,归鸦万点落林东。
  夜来关向山僧话,暮鼓轻轻打几通。
  一为侯瑞清所作:
  垒垒犹除古战场,男儿喋血事堪伤。
  青山有穴埋忠骨,楚地招魂吊国殇。
  荷战老兵说战伐,丰碑苔藓酌荒凉。
  江南雄镇今无恙,尽供游人洗眼光。
  引用这些诗句的目的,是借以为大家提供回忆,品味昔时观音阁的风光。但也想通过这些诗句来证实观音阁的创建时间。
  关于观音阁的创立时间,现有资料中有两种说法,一说创于明,一说创于清,且时间相距甚远,究竟何者为是?通过对清乾隆版《浮梁县志》、同治版《饶州府志》、康熙版《浮梁县志》反复分析,结论是明有亭,清有阁,观音阁的创立时间宜定为清代初期。对于目前一些沿袭的旧说,似有订正之必要。但是,由于旧址已废,现已无法请专家鉴别;且由于建筑物已不存在,即使弄清了来源,也只能留个观音阁的踪迹罢了。至于这个古阁有无必要恢复,那是决策者和有关部门的事了。
  (阵悟)

附注

①“会馆”亦称“公所”,中国旧时都市中同乡同业的封建性团体。起源很早,汉代京师已有外地同郡人的邸舍,南宋杭州有外郡人为同乡人谋公益的组织。名称最 ②“窑里改编”:窑里即今瑶里镇政府驻地。1938年,皖赣特委在此对红军游击队进行改编而名“窑里改编”。窑里是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诞生地。新四军曾在窑里设立留守处。 ③“小源暴动”:小源即金竹山乡政府驻地。1934年,赣北特委在此举行了波及皖、赣边区十多个县的革命暴动,故曰“小源暴动”。

知识出处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

出版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本书汇集了景德镇大部分街巷地名的称谓,并对这许多称谓与陶瓷文化的渊源及其千百年来的演绎、变迁、发展过程做了大量的考证,对每一历史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风光胜景作了生动描述。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