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迹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812
颗粒名称: 名迹志
分类号: K928.7
页数: 20
页码: 303-3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县的名胜古迹、革命根据地、游览地,其中包括了乐平县革命老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塔、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乐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古学府儒学里、明代水利工程——古石坝、饶娥祠旧址、观音阁旧址、观音泉旧址等。
关键词: 名迹 乐平县

内容

革命纪念地
  乐平县革命老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乐平县是赣东北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它经过了创立、成长、发展、挫折的艰难历程,,在土地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1919年五四运动兴起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乐平开始传播新文化思想。1924年中国共产党即在乐平开展活动。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后,赣东北首先有弋阳方志敏、横峰吴宪民揭杆而起,领导弋、横农民暴动,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同年10月底至11月初方志敏同志来到乐平石塘(篁坞村旁)养病并从事革命宣传工作。这年,乐平县地下党组织也派人去弋阳与方志敏等同志取得联系。1928年初,方志敏同志为了开辟乐平革命根据地,便派杨立治、陈加玉二同志到乐平东南乡的西峰湾、湾头、上咀畈、赤棠、暖屋马家、西岸、双牌、店上胡家、长辿、松柏、和郎中、李家畈、才四店、秧畈、界首等地进行秘密宣传组织活动。同时鄱乐煤矿乐平矿厂(即鸣山煤矿)工人王乃太,篁坞汪祥、江庆等同志也在当地秘密进行革命活动。
  1928年秋,弋横暴动的成功,对乐平东南乡一带影响甚大。不少农民积极分子多次去弋阳邵畈、漆工镇找方志敏、邵式平同志,要求开辟乐平革命根据地。
  1929年乐平县东南乡一带的篁坞、閧树里、松柏、长迪、文山等地的革命斗争也处在酝酿之中。
  1930年初,为了尽快打开乐平土地革命的局面,赣东北特委决定组织鄱乐煤矿公司乐平矿厂(即鸣山煤矿)工人举行暴动。3月10日清晨红军战士和暴动工人里应外合,一举占领了鄱乐煤矿公司。
  鸣山煤矿工人暴动的成功。使乐平城乡震动很大。紧接着方志敏、邵式平同志在弋阳方家店召开会议,决定打下乐平通往弋阳的南大门——秧畈。
  1930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七),由方志敏、邵式平同志率领红军一、二、三连星夜将秧畈村团团包围,清晨占领了秧畈,全歼敌人一个连(300多人)和反动靖卫团,缴枪300余支。随后,红军乘胜追击,打下了众埠街、黎家桥、铁山、湾头、洺口等村镇。
  1930年5月中旬,方志敏、邵式平等同志在弋阳方家店召开200多人的大会,选出了乐平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主席团主席杨立治,成员有马碧泉、吴水金、方达焕、马兆泉等同志。会后,乐平县第一个红色政权机关——乐平县苏维埃政府在长迪村旁的尖竹山成立。七月初在閧树里召开乐平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参加人数达三、四百人。会议内容有:组织群众,发展苏区;准备攻打乐平镇;研究平分田地。会上杨立治同志当选为县苏主席。
  1930年8月20日(农历闰六月二十六日),在方志敏同志亲自领导下,红军和游击队解放乐平县城,活捉反动的三县(乐平、万年、余干)联防头子、乐平自卫大队长兼县长蔡子贻,并就地镇压,悬首示众。紧接着,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乐平县委机关迁到县城。同时成立了十六个区苏维埃政府:即一区驻南港,二区驻湾头,三区驻众埠街,四区驻浯口街,五区驻潘村,六区驻鸬鹚埠,七区驻临港,八区驻涌山,九区驻官庄,十区驻龙珠,十一区驻围渡,十二区驻洄田渡,十三区驻镇桥,十四区驻鸣山,十五区驻茶园岗,城区驻乐平镇。县、区苏维埃政府还成立了赤卫队、少年先峰队、妇女慰劳队、工会、反帝大同盟等群众组织。各地的乡、村苏维埃政府先后成立,至此全县都挂起了红旗。
  1930年8、9月间,赣东北革命委员会、中共赣东北特委、军政学校等迁来乐平县城。
  1930年8月,在立三路线干扰下,红军和地方武装奉命出击湖口、九江等地,造成乐平、弋阳、德兴根据地内空虚,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12月7日(农历十月十八)国民党第五师伙同地方靖卫团,分四路向洄田渡、众埠街、浯口街和湾头发起了疯狂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县委及县、区苏维埃政府暂离乐平,转移到德兴洋林铺。同年12月,由县委书记邬顶山、县苏主席杨立治主持,在德兴洋林铺召开了乐平县区苏以上的干部会议,作出了开展游击战争,收复苏区的决议。
  1930年10月红十军在界首(今众埠公社内)创立。10月中旬方志敏同志在众埠街召开了十三县雇农会。同年11月赣东北特委在湾头附近李家坞召开扩大会议,对立三路线进行了批判,会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了工作上的正确转变。
  1931年2月,在赣东北特委关怀支持下,派出红军警卫师300余人,从弋阳、万年分两路进攻文山,全歼驻在文山的靖卫团,活捉团总胡树梅。3月县游击队300余人攻下众埠街,紧接着又在德兴瓦口苏家将众埠街、湾头两路向苏区进犯的1300多名敌军和靖卫团彻底消灭,从而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1931年4月,县苏维埃迁驻弋阳东岗庙。管辖六个区苏维埃政府和一个特区:即一区驻篁坞,二区驻暖屋马家,三区驻文山,四区驻矢源坞,五区驻德兴洋林铺,六区驻弋阳东岗,乐北特区以崌山为中心。
  1931年6月,在文山召开全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由县委书记俞传才主持,参加人数达八百多人。会议内容主要是恢复苏区,建立赤卫队打游击,组织群众发展生产。九月,敌人为了扑灭乐平人民的革命火焰,先后调来敌五十五、五十三、五十七师,向苏区进行第二次反革命“围剿”。但是敌人的血腥镇压并未吓倒苏区人民,他们“坚壁清野”、“避实击虚”,用游击战夜袭昼伏,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1932年3月,在上屋张家召开了全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由县委书记何永辉主持。会议内容:研究如何打击敌人;向乐北扩展,成立了以方远辉为首的肃反委员会。随后。红军、县游击队四处向敌人出击。3月在西岸村激战敌五十五师,歼敌一个营,缴步枪五十多支,机枪两挺半,俘敌三十余人。7月在县委书记程伯谦的率领下,摧毁了敌人长达四十余里的碉堡封锁线。12月在全县所有苏区内正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平分土地运动。12月27日红十军与当地游击队和革命群众配合,巧破九林炮台,受到方志敏同志的表扬。1933年5月下旬,红军和县独立营在庙前与敌军五十三师激战,消灭该师一个团,活捉了敌团长,缴步枪一千多支,机枪七挺半。6月下旬,红军三十师又攻占了乐平东部的重镇洺口。这时整个东南乡革命运动又开始高涨起来。
  1933年8月,由县苏主席华新杨主持,在弋阳东岗召开了全县第四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主要内容是研究扩军、壮大红军地方武装。随后五区、六区分别划回德兴、弋阳,乐平增加了两个区(五区:驻地白土峰;六区:驻地黄铁炉)。
  1934年11月,红十军在赣东北组成抗日先遣队,由方志敏、周建屏等同志领导,由闽入浙、皖向北进发。这时,国民党凭借优势的兵力,开始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敌人在其飞机大炮掩护下,步步为营,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最野蛮最残酷的清剿。至年底,全县苏区被沦为敌占区。但是,革命火焰是扑不灭的。革命力量转移至崌山地区,开辟了乐北苏区,并成立乐北县委和重新组建游击队,在浮、乐、婺一带开展游击战。解放战争时期,又紧密配合倪南山同志率领的皖浙赣工委武工队在崌山一带开展革命斗争,直至1949年4月乐平重新获得解放。
  革命烈士纪念塔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乐平县属赣东北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乐平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无数的英雄业绩。为了褒扬和缅怀先烈,并对子孙后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59年始建革命烈士纪念塔。
  纪念塔矗立在县城东郊登高山顶峰,坐东朝西。塔基海拔62米,塔高14米,塔基呈正方形,长宽各15米,塔顶凸出红五星,塔身正面题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字。纪念塔周围栏杆环抱,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登高山西麓,竖立一座“浩气长存”牌坊。从坊门而入,蹬一百九十级水泥阶梯至塔基,立平台俯瞰,全城景物尽收眼底。纪念塔四周,遍山松柏常青;山麓清溪环绕,环境幽静秀丽;塔貌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1976年,“浩气长存”坊北侧又建起一座约30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设有四个陈列室,展出了《乐平县革命烈士英名录》(载有3283名烈士);烈士遗像、遗物、革命斗争时用的武器实物等300余件;反映鸣山暴动、秧畈大捷、解放乐平县城、巧破九林炮台、庙前激战等著名战斗的油画、图表约百余幅,内容丰富多彩。所有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永远激励着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
  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
  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在县城东大街,东邻富贵巷,西毗周家巷,北倚花园巷,即今乐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是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的前身。1930年前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在方志敏、吴宪民、黄道、邵式平等同志的领导下,革命形势发展很快。1930年7月,信江苏区开始向赣东北伸展。8月1日,在弋阳芳家墩召开了江西东北全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赣东北革命委员会。这是赣东北早期的苏维埃政权。革委会成立后不久迁众埠街。同年8月20日(农历闺六月二十六日),红军胜利攻克县城后,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机关随即迁入汪老伍家(即上述旧址)。这时,乐平镇不仅成为全县的革命中心,而且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首府。
  当时赣东北革命委员会管辖乐平、弋阳、万年、鄱阳、贵溪、余江、德兴、横峰、上饶、都昌、浮梁、余干、东乡十三个县。革命委员会内设:内务、财政、土地、教育、粮食、劳动、经济、裁判部,工农检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方志敏同志任主席,徐跃同志任秘书长,其它成员有:黄道、余金德、余汗道、王丰庆等。
  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是一幢二层七拱四面回廊的大楼,高墙围护,独立在庭院中,东、北两侧有配房两幢,中留跨院。当年方志敏及其夫人缪敏同志住在楼上。门口挂着用乌绒绣的“赣东北革命委员会”八个大字的红缎招牌。赣东北革命委员会看守所设在方家祠巷东侧(今乐平镇第二小学校址)。此间,中共赣东北特委、军委驻西门,军政学校驻东门程家祠堂,中共乐平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驻衙门里(今县人民政府院内)。
  后来由于党内“左”倾路线错误的影响,以及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开始了第一次反革命“围剿”,1930年12月7日(农历十月十八日),赣东北革命委员会与中共赣东北特委等机关被迫撤出县城,迁往横峰县葛源。赣东北革命委员会虽然在乐平县只有短暂的三个月,但是她使赣东北人民在黑暗中开始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在乐平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深刻印象。
  乐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乐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县城南门,今乐平县人民政府大院内。
  土地革命时期,乐平县曾经是方志敏同志开创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七)红军攻克乐平秧畈,打开了通往乐平的南大门。五月中旬在长迪(今众埠公社閧树大队境内)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8月20日(农历闰六月二十六日)红军占领了县城,县苏维埃政府与中共乐平县委机关也随之迁入乐平镇,先驻汪老伍家(今乐平镇人民政府机关院内),未几时,又迁此地。
  县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乐平县最早的红色政权。当时县苏维埃政府设财政、内务、土地、文化、粮食、劳动、经济、裁判、军事部和工农检查委员会。邬丁山同志任县委书记,杨立治同志任县苏主席,成员还有马碧泉、吴水金、方达焕、马兆泉等。
  乐平人民在县苏维埃政府领导下,建立了县直属游击队、赤卫队、少年队、妇女队、反帝大同盟、工会等工农武装和群众组织,与此同时在全县成立了十六个区苏维埃政府,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赦帐、缴款、反迷信等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
  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自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至清代末年,历为县衙。民国时,县衙改称县政府。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初,县衙依旧。旧政府大院内原设有国民党县党部、劝学所、法庭、司法处、社会服务处,还有头门、仪门、内监、外监、礼堂、清白堂等建筑物,皆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大都破旧不堪。县苏维埃政府驻此办公三月许,废除了旧政府一切官僚机构,但建筑物依然保持原貌。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诞生于此。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造扩建,政府大院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破旧低矮的平房全部拆除,都改成了现代建筑。如今政府大院内高楼平房布局紧凑有序,大院中央的府园,繁花似锦,四季芳香。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幸福的今天,人民永远怀念创建红色政权的先躯们。
  古学府儒学里
  乐平古学宫所在地,位于县城南新建东路北侧。占地面积40余亩。封建时代为全县培养儒生学士的最高学府,习称儒学里。
  据清同治九年版《乐平县志》载:唐朝,祀奉孔夫子的先圣庙建于此。宋熙宁五年(1072年),始即庙建学。元元贞间升为州学。明洪武间降为县学。儒学里古建筑先后经过37次扩建与修缮。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为最盛期。当时有大成殿、明伦堂、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文昌阁、崇圣祠、魁星阁、棂星门、东庑、西庑、泮池、泮桥、戟门、礼门坊、义路坊、德配天地坊、道冠古今坊、护文祠、忠义孝悌祠、弦歌楼、敬一亭、教谕署、训导署、学门、学仓、学库、学厨、下马牌、题名碑等大小建筑物30座。其建筑艺术及规模如县志所载:“乐平为江右名区,诗书文物,甲于他郡;而圣庙之形胜,亦甲于他郡。”先后于元至正十三年(1352年)、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儒学里曾因鼎革之战,三次失火而受到严重破坏。儒家学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渐失其正统地位,加之清政府后期的腐败,道光十三年(1833年)以后再也没有修造扩建,逐年衰败,仅存棂星门、大成殿、明伧堂、文昌阁、东庑、西庑、尊经阁等残垣,宫墙瓦砾,丝竹之声几绝,濒临衰颓之境。
  乐平,古为诗书之邦,旧县志载:“吾庠登乡榜者,每科多至十一、二人,少不下七、八人甲榜。”“进士之科,多于诸邑。”自宋太中年间起,乐平曾有255人考中进士,清朝开武科以来有8人考中武进士。并有洪皓、马廷鸾、王刚中等人曾任丞相、御史等要职。至于举人、廪生,更不胜枚举。
  1921年,此地曾设文昌门小学。1928年拆除大成殿建新屋,创办乐平县初级中学。1940年改立国民党县党部及国民党乐平县训练所。建国初在此创办中共乐平县委训练班。1957年以后旧建筑逐年拆除,改建为中共乐平县委机关大院。现有办公大楼二幢,平房四幢组成四合大院。院内苍松翠柏,清凉宜人,仍可看到明伦堂,尊经阁、棂星门横额等部份古建筑,一对威严的石狮雄踞在原大成殿墀台石雕栏前,其雕刻工艺相当精细。在这座古典建筑群上,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血汗。昔日的学宫——儒学里,如今已成为乐平县的政治中心。
  明代水利工程——古石坝
  古石坝坐落在弋阳县曹溪公社横桥大队小店(村)西北侧,石二山东北麓小溪上,距乐(平)弋(阳)两县边界两公里许。它是乐平县至今保存完好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古石坝系拦河滚水坝,小型引水灌溉工程。主要由主坝和副坝两部分组成。主坝在东、西两副坝之间,为堆砌石坝,长约95米,顶宽约3米,底宽约30米,高约4米,内、外坡分别约为1∶2.5、1∶5。主坝内用砂石填充,坝顶与坝坡皆用石灰岩石堆砌,局部地方已用水泥修补,岩石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重者四、五百斤,轻者一、二百斤,堆石间打下不少松木桩、木桩一般长约3尺,直径3寸左右,以固石块。东西两段副坝(当地人称“摆”)皆用泥土筑成,坝面用块石护坡。东副坝呈弧形,与小店(村)相连,长约110米;西副坝靠近古石坝管理站房屋,长约20米左右。副坝均比主坝高1米许。
  古石坝建于小溪上,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水源充足。石坝西南1公里五雷山东麓有一乾岩洞,洞口有一窟泉水,因此处石灰岩裂隙发育,地下水资源丰富,估计这窟泉水在枯水期年平均流量约有0.5立方米/秒,为石坝枯水期主要水源,即使遇上干旱年景,小溪因上游截流而干涸,此处流量也未见显著减少,因而古石坝从未断过流。
  古石坝,原名古额社陂,亦称古石陂。据《扶风马氏宗谱》所载,古额社陂在明成化十年(1474年)前为柴坝,因“山场木槎罄尽,无从采用”,于是便“起工鞭石结砌陂坝”。光绪元年(1875年)因山洪暴发,石坝被冲,乃重修。
  古石坝为乐平东南乡马(秧畈)刘(塘背)胡(大田岗)三姓之祖业,它不仅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是秧畈一带农民的生命线。自古至今,当地群众对这一工程的维修及灌溉管理极为重视。明代曾设陂长3人,陂甲11人,在西副坝的西端建有房屋,以便管理。现在常驻古石坝管理人员6人,使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一直保持良好状态,灌区渠系工程不断配套完善,用水得到了合理的分配,受益面积大大增加,由古时灌田一千五百亩增至现在灌田五千亩。如今,众埠公社秧畈、大田岗、洗马、倪家等大队大面积农田受益,而且石坝附近的弋阳县邵家畈等村都可受益。古石坝建成后,五百余年来,对发展乐弋边境地区的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饶娥祠旧址
  饶娥祠,又名饶娥庙、娘娘庙,位于县城西偏南18公里泪滩(村)东侧,建在乐安河西岸饶娥山半山腰,东濒虎山潭(古称大汾潭)。是祭祀唐朝孝女饶娥的庙宇。祠长十丈,宽三丈,坐西朝东,面临乐安江。祠内设有饶娥娘娘神位,及神钟、香炉等。祠前有一罕见古桂,树大叶茂,金桂飘香,人称娘娘伞。祠左前方原有一六方七级石塔,高一丈二尺余,塔底镇有铜钱数枚,曰娱乐石。祠前还有钩鱼台、十八罗汉等古迹。饶娥祠,仅存三丈见方的前半截,今为县虎山药场占用。祠的后半截拆于1956年,神钟、石塔毁于1966年,仍可见遗物、遗迹。
  相传唐宝应壬寅年(公元762年),有位14岁的农户闺女饶娥,常织葛,性格懿静,深得乡亲们喜欢。有一天,父亲饶去对岸伐樵,因狂风骇浪把船颠翻,遭溺死。饶娥闻讯,悲痛万分,在江边滩上痛哭号泣三昼夜,嗓干声咽,血泪满滩,故人们将此地称为泪滩。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饶娥安葬了父亲。后来终生未嫁。
  饶娥孝烈动天,广为传颂,后人为了纪念她,塑象立祠。据同治版《乐平县治》载: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于长城乡泪滩里立庙,始称孝娥祠,俗呼饶娥祠。历代文人学士如唐文学家柳宗元、宋丞相马廷鸾、乐平县令魏仲兕及乡贤李士会等皆勒碑碣。历一千二百余年,饶娥祠几经兴废。现祠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最后一次修缮。
  观音阁旧址
  观音阁,坐落在今县城新建东路东端北侧轧花厂院内。原为一座古庙,庙建于宋代以前,故有“香林古刹”之称。庙内常年烟雾缭绕,佛钟声声,因名“梵寺钟声”。清康熙时始列为乐平十景之一。
  观音阁几经兴废易名。南宋绍熙间,在古庙东侧建慈湖书院,以纪念县令杨简。著名的文史学家马端临曾任书院山长。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县令朱衰于慈湖旧址建凤游书院。清嘉庆元年(1796年),改书院为“杨公祠”,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同治元年(1862年)杨姓重修。庙初名“香林庵”,曾改“香林寺”。清雍正五年(1727年)大修重建,旋改“观音阁”。
  庙殿建于一脉东西走向的峥嵘山石上,有三十二级台阶登庙。庙内有“大雄宝殿”、“观音堂”等殿庑。殿上各有“净三摩地”、“荷仰神床”、“洎阳福地”匾额,殿内分别设大佛、十八罗汉、观音菩萨等,神采各异,栩栩如生。庙殿旁建有僧人膳宿斋房、主持禅师静室、小花园。花园内除花卉果树外,还有两棵参天大树,一樟一枫。庙有东、西二门。东为大门,在山下,临沟有桥通至大路,门口牌坊上刻“香林古刹”四字。西为后门,门楼上有“农国务本”四字,两侧石刻对联是“香篆氤氲浮梵寺,林花葱郁护禅天。”杨公祠与庙仅一巷之隔。庙东杨公祠前有凤游石,相传曾有凤凰来游。
  山下有雕梁翔角的戏台与正殿观音堂相对,旧时,每逢农历九月十九观音生日前后,朝拜香客络绎不绝,并有戏班演戏,善男信女既可进香谒佛,又可看戏娱乐。庙殿四周古木参天,清溪环绕,凤游石边修竹茂林映衬,风景幽雅。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正殿吊楼上的铜钟声在林间回荡,余音经久不息,妙趣横生。
  1930年11月7日(农历九月十七),县苏维埃政府曾在此召开群众大会,热烈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十三周年,方志敏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鼓舞人心的演讲。
  今庙内伸像已、废,戏台也已拆除,残存庙殿与碑石。
  观音泉旧址
  观音泉庙古名东山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建后朝廷曾赐给匾额。宋后,庙历代都有毁兴。清咸丰五年(1855年),又毁于兵火。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知县吴锡纯主持大修。因庙内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且临泉水,故改庙名为“观音泉”。
  观音泉位于东山(亦名康山)南麓山坳中,东邻疏林遍岗的横山;西接形如伏狮的登高山麓;南隔敞天畈十里乎川,与临江欲腾之翥山相望。距城3华里,山南、北各有一小径西通县城。此处远离大路,偏僻幽静,视野开阔,形胜而景美,历来为文人赞咏。如清人王云焕《东山寺》诗:“东山幽旷绝尘埃,一刹高悬万法开,……谩言鹫岭参夭出,最喜狮峰滚地来。望去鹏程九万里,……”就状写了“观音泉"的胜况。
  观音泉庙隐于这古木参天、林荫蔽日的山坳中,庙前有两口相连的池塘,池上有小桥。池水平静如镜,清澈见底,水藻、游鱼、砂石明晰可数。庙旁有两口古井,泉清水满,四时不涸,万人同饮而不竭。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败清军过此,曾饮兵马于泉,亲验其效,并勒石为记。原有碑立于庙西北路边大楮树下。
  观音泉向以幽静、凉爽、 泉水清甜、空气新鲜为人们所爱。抗日战争时期,学生、城市居民多来此避日机轰炸,在此建一座六角凉亭供群众休息,名为“歇汗亭”,取“抗日雪恨”之谐音。
  观音泉庙于1962年拆除,改建为“乐平县财经学校”。1970年改建为“中共乐平县委党校。”原有林木、泉池、古井保存完好,且修葺一新。并建了许多新式楼房,新植了许多树木、花卉,环境比以前更美。
  翥山庙旧址
  安殷水与乐安江交汇处,北、东、西面平畴沃野,交点南岸,临水一兀突起,向东北和西成“八”字倾斜,有如苍鹰振翅凌空,故名翥山。
  相传清顺治年间,黎山(今庐山)一高僧云游至此,见古木参天,径幽林深,花放鸟鸣。登顶眺望:滔滔乐安江似银链迂回向西南,安殷水自南冲破丛山迭嶂的截拦阻折,环抱翥山后注入乐安江。西南面,群丘染翠,山泉叮咚,农庄桑田点缀其间,礼林、牌楼、接渡、县城尽收眼底。其观后故曰:“山翥地灵”。
  尔后,匣厂、余家、朱桥、牌楼诸村,合力拓山顶,铺石阶,辟靶场,集资建瓦房,雇高师,在翥山顶上创办起“翥山学堂”。学文诵经,习枪练弓,果三年后应第而得科,先后本学之生得科者十数人。乾隆初年,学堂正堂遭雷击破坏,讹传:“育能人不思恩慧,故神怒之”。此后,迁学改庙。
  这时,山顶已成广场,东西长约二十八丈,南北宽十一丈,庙建场中。
  庙,坐北朝南,深四丈,宽四丈五尺,分四殿。即:进大门为正殿,正殿左侧为东殿,正殿右侧为西殿,正殿后面为后殿。后殿有一扇门通膳房。房高二丈余,朱壁飞檐,青墙红瓦。正殿陈列三尊大佛,东西殿立十八罗汉,后殿立南海观音。庙内设有钟、鼓、签筒、签架,无定期祭祀。建庙初期,禹大极盛,抽签问卜者四季不绝,一些文人墨客游后,也题诗作赋,可惜无从查考。后来金身剥落,庙宇失修,香客游人渐减。寺庙拥有“庙田”约二十五亩,其租供庙堂费用和斋僧生活之资。初期,由一远来僧供奉,后由本地一斋公守护。
  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翥山乡公所在庙西南角筑一碉堡,并有国民党军队驻守。
  建国初期,木偶焚毁,斋公还俗分田立家。由于庙宇年久失修,严重发漏,壁腐墙裂,加之无人管理,于1954年夏被风吹倒,现已是荆棘丛生的荒基。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乐平县地处江南边鄙,远古传说为黎民蛮族出没之地。但从近代考古发现:乐平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痕迹留于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有初步发现;商周文化(以“硬印纹陶”为中心)已是很繁荣,目前已发现商周文化遗址十余处。这说明:中华民族祖先在远古时代就在乐平地区繁衍生息。
  (一)旧石墨时代文化遗址——涌山遗址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柱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计宏祥、邱子峰等,在涌山公社境内涌峰岩洞口的堆积物中,发现一批碎骨片化石和几件石英质石片,其中有一件石英片,有明显的人工打击痕迹。经当时中国科学院贾兰坡观察鉴定:这批骨片化石属于华南更新世(又称“洪积世”,距今二百五十万年到一万五千年)中期广泛分布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齿骨化石,与广西通山洞、广东黄岩洞出土的的骨片化石同类,距今约一百五十万年左右。但是在这类化石的同一层堆积物中发现“打击石器”——旧石器,至目前为止,还很少见于文献记载。如果这一鉴定成立,那就说明乐平地区大约一百五十万年前,已有人类栖生,与云南元谋猿人大致同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一、戴村遗址
  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洺口公社戴村楼山下发现石矛头一把,长十一厘米,宽四厘米。矛面光滑锋锐。据推测,这把石矛头是全新世(又称:“冲积世”,距今一万五千年左右)中期原始人的狩猎工具。它已具备“磨制石器”的特征,是五千年至一万年前的遗物。大约先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和“半坡氏族遗址”。
  二、山地上遗址
  遗址在礼林公社礼林(村)东南一华里。出土文物有夹砂黄棕陶和泥质红褐粗陶的残陶片。都是“印纹软陶”,陶质粗糙、松脆、火候低、含石英砂粒大小不均匀。陶面拍印有绳纹、叶脉纹、云雷纹、云纹等纹饰,都不规则。陶片都很残损,无法复原器物原貌,但从陶片形状可推知是罐盆、钵类器物残片。
  上述“印纹软陶”残片,与万年县仙人洞下层出土文物中的“软陶”同类,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但是,该遗址因发掘不深,没有取得更多的资料,尤其是没有发现用于农业生产的石器工具,只能以“软陶”为标志作推理。
  (三)商周文化遗址
  乐平商周文化遗址分布较广,文物以“印纹硬陶”居多,也伴有“磨制石器”。至目前为止,县境已发现遗址十二处。
  一、岩前遗址
  塔前公社岩前村后山间小盆地中,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发现一古文化遗址。共拣得灰、红两色残陶片二十余件。其中灰陶泥质硬、火候高;红陶泥质夹砂、松脆、火候低。陶片都很残损,无法复原器物面貌。但根据陶片形状,可推知是罐、盆、钵类残片。陶片大都拍印有方格纹、绳纹、云雷纹、方格凸点纹、曲折纹和编织纹等纹饰,少数是素面的。从陶片纹饰看:该遗址出土文物,属江西省常见的“印纹硬陶”文化遗址,即商代遗址,距今约三千五百年左右。
  二、山下遗址
  遗址位于塔前公社山下村西岩洞内。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修筑塔(前)科(山)公路时,在山坡断面中发现灰、红两色残陶片十余件。灰陶火候高、硬,上面饰有曲折纹、叶脉纹和方格纹。红陶火候低、脆,全是素面的。从陶片形状看:是鬲、罐、钵类器皿残片。也属“印纹硬陶”文物遗址。
  三、程家岭遗址
  遗址在塔前公社塔前村东北一百米处一台地上,台地很象人工修筑的。遗址中出土残陶片十余件,还有“磨制石器”十余件。
  陶片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种,纹饰为一般几何印纹,其中以网结纹和叶脉纹居多,有拍印纹,也有刻画纹。从陶片形状看,器物种类有扁形鼎、鬲、豆、罐、盆、钵等多种。其中罐类又有折腰、折肩等种。
  石器有石镞、石斧、石凿、石锛、石刀、石矛等种。其中有把石斧完整无损,磨制精细、刃部锋锐。一把有孔石矛也锋锐。余皆残损。
  这些“印纹硬陶”和“磨制石器”也是商代遗物。
  四、高岸岭遗址
  遗址在凤凰山垦殖场韩家村东三百米处。出土文物有陶器、残陶片和石器。
  陶器有灰陶鬶一件,罐一件,盆一件;残陶片多块,还有羊角陶一件。陶器和陶残片上拍印有叶脉纹、云雷纹、凸点回字纹、绳纹、方格纹、编席纹、曲折纹、蕉叶纹等纹饰。
  石器有双孔半月形石刀三把,菱形石镞十二件,石凿一件,石锛一件,砺石一件。石器表面都已残损,但仍可见磨制精细之痕迹。
  该遗址文物,仍是商代早期遗物。
  五、唐山墩遗址
  遗址在双田公社田里蔡家村东边。出土文物有“印纹硬陶”残片多块和石镞一枚。
  陶片有夹砂细灰陶和泥质细红陶两种。陶质坚硬、火候高。陶片纹饰为一般几何印纹,其中“回字纹”居多,但都不大清晰,不很规则。器皿类型有鬲、罐、盆、钵等种。
  石镞三面斜刃至尖,长四厘米。磨制精细,刃尖锋锐,表面光滑,工整美观。
  据推测:该遗址是商代中期遗址,距今约三千年左右。
  六、黄沙岭遗址
  遗址在双田公社黄沙岭村北,距店上村二百米,距“唐山墩遗址”约三华里。
  该遗址出土的残陶片散布广,数量少。有灰陶、暗红陶、粉红陶三种。陶质硬、火候高,纹饰为一般几何印纹,清晰、规则。是罐、盆、钵类残片。器物内壁有明显手提痕迹。
  据推测:该遗址也是商代中晚期遗址。
  七、来龙山遗址
  崌山垦殖场段家村北五百米的来龙山上发现一商代晚期文化遗址。遗址中出土文物有“印纹硬陶”残片和磨制石器。
  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红粗陶次之。灰陶质细,火候高;红陶质粗、火候低、易碎。从残陶片形状看,是罐、盆、钵类器物残片。印纹为一几何印纹,清晰、规则,少数是素面的。
  石器有石镞、石刀各一。石刀有双孔,磨制精细、光滑、锋锐;石镞粗糙,不锋锐。
  八、炮台遗址
  遗址在红岩垦殖场岩前村西北二百米处。出土文物为残陶片。泥质陶居多,夹砂陶次之。纹饰除一般几何印纹外,还有旋涡纹,但不大清晰,不很规则。从陶片形状看,器物多为小件,内壁有明显手提痕遗。器物中罐类造型较多,有高颈、鼓腰、折腹等种。
  据推测:该遗址是商代晚期迹址。
  九、项家庄遗址
  遗址在崌山垦殖场项家庄村北二百米处,是一典型台地遗址。台地依山傍水,开阔向阳。出土文物有残陶片和石器。
  陶片泥质灰色,坚硬、火候高、胎薄。纹饰为一般几何印纹,不大清晰、不很规则。从残片形状看,器物多为小件。其中有一种高颈小口罐是县内其它遗址所未见者。
  石器有石镞三枚,两枚完整无损,菱形、双刃至尖、磨制精细、光滑、锋锐、工整美观。石斧、石刀各一件,均已残损。
  该遗址也是商代晚期遗址。
  十、庙山遗址
  遗址在洄田公社驻地背后,距富家(村)东北三百米。出土文物有残陶片和磨制石器。
  残陶片属“印纹硬陶”,陶质、纹饰、器物类型都同于县内“项家庄遗址”等地出土文物。有灰陶和红陶,器物多侈口、矮颈、斜肩罐。
  石器为沙质页岩,有石镞、石锛各一件,都已残损。石镞双刃、锋利;石锛平顶、环刃。
  据推测,该遗址为商、周之交遗址,距今约三千年。
  十一、蔡家遗址
  遗址在塔前公社塔前村西北二华里处。出土文物有残陶片和石器。
  陶片属泥质灰陶,火候高、坚硬。纹饰有凸点方格纹、曲折组合纹、朱字纹、绳纹和旋轮纹等。
  石器有扁菱形石镞、三梭石镞各一枚,均已残损。
  该遗址也是商、周之交遗址。
  十二、湾里山遗址
  遗址在洄田公社富家(村)西八十米处。出土泥灰陶残片多块。陶质坚硬、火候高、色灰白,具有瓷器的特点,属于原始瓷。纹饰复杂,多几何印纹组合图案,有纵横组合和混合组合等多种形式,且清晰、规则。器物形状精巧(与原始陶器相比而言),多高颈薄胎小罐等。
  从陶器制作精细、具有瓷器的特点看,该遗址是东周初期遗址,距今约二千六百年。
  综上所述,乐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发现涌峰岩一处,并经贾兰坡等专家所确认。但新石器时代(前期)文化遗址,仅发现“戴村楼山下”、“礼林山地上”两处模糊痕迹,尚无充分实物证明。然从商周文化(新石器末期)的繁荣程度看,乐平新石器时代(前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应是繁荣的。这有待于今后更加广泛、深入的发掘调查来进一步证实。
  古陶瓷窑遗址
  乐平新石器时代就是“印纹硬陶”之乡。隋唐间,县内丰源、白土等地发现和开采瓷土矿以后,陶瓷生产也随之兴起。后因景德镇陶瓷业大兴,本县瓷窑逐渐衰落。宋、元、明三代,虽然偶有再兴,但终没有成大宗生产。目前县内已发现如下古瓷窑遗址。
  南窑——唐代瓷窑
  南窑在今接渡公社南窑村后甑皮山上。遗址距离乐安河南岸二里许,在县城东十五里。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不少很完整,其中最多的是厚瓷大碗和摊盆。瓷质粗糙,胎体厚重。经观察鉴定,为唐代民间瓷窑。
  丰源窑——唐代瓷窑
  丰源古窑址在今十里岗综合垦殖场丰源村与白塔村之间,地当长乐水南岸四华里三八水库右侧灯盏山上。遗址中多为瓷片,很少完整器皿。从残瓷片看,瓷质与南窑遗址出土的瓷器相同,也是唐代的瓷窑遗址。
  官口窑——宋元瓷窑
  官口窑在今涌山公社官口镇。古窑遗址东南临车溪水,在县城东六十余里。遗址中多古瓷残片,从瓷片看,瓷质粗糙,多为碗、盆、罐、钵残片,制作较南窑、丰源遗址中出土的瓷器要粗糙。为宋元瓷窑遗址。
  闵口窑——宋元瓷窑
  闵口即今涌山公社的闵口街,此地为浮乐通衢,历代都有市面,故有“街”名,后废。古窑遗址在村后山坡上,遗物全为残片,瓷质和器皿式样与官口遗址相同。
  窑上——明代瓷窑
  窑上,古为永丰乡永靖镇,即今接渡公社窑上村(村中又分上窑、下窑),古窑区在村中。1950年当地农民打牛栏坑时,曾挖到瓷土一窖。此处,南隔乐安河与翥山相望。西南对岸为匣厂村,该村河边至今尚可看见匣钵残片,是当时瓷器生产区的匣钵生产地。相传瓷窑毁于明清间的兵火之中,遗址中没有发现大批器皿,只有少量残片。从残片看,瓷质虽还比较粗糙,但要比闵口等地的薄,器皿品种多。很接近近代粗瓷水平。为明代瓷窑。
  张家桥窑——明代瓷窑
  瓷窑遗址在港口公社张家桥村北。旧名静里乡嘉兴镇,亦称窑上村,今村已废。据旧县志载:明末因兵乱,该窑自浮梁(今景德镇市)迁来,不久即废。因此遗物很少。
  宋元文史学家马端临墓址
  马端临(1254—1340),我国著名的宋末元初文史学家。字贵与,南宋末期右丞相马廷鸾之仲子,乐平永善乡楼前(在今众埠公社)村人。自幼好学,咸淳八年(1272年)漕试第一。他博览群书,贯通古今,元初任慈湖、柯山两书院山长,嗣后当台州路(今浙江临海一带)教授,不久便引退。回乡后一面教授生徒,一面著书立说。毕二十年之功,著《文献通考》,集中国古代典章之大成,驰名中外。还著有《古学集传》、《多识录》等传世之作。
  马端临墓址,据《扶风马氏宗谱》记载:“公讳端临行方二,字贵与,号竹村,夫人李氏合葬大汾潭金鹅塘丑山未向,祖妣灼公夫人段氏同山。”又载:“坐落土名大汾潭金竹鹅塘坞,自宋公廷鸾置有田地山场。”经考证,大汾潭金竹鹅塘坞即在今凤凰山综合垦殖场西部边缘的虎山潭东面山坞。墓址坐落在坞口小丘坡上,此处因是马氏墓地,故称“马氏崮”。马氏崮东南紧靠海拔为60米的卢家山,西濒乐安江,西北与虎山水文站和石里(村)隔溪相望,距离不足一华里。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静,乐平古十景之一“泪滩夜月”就在此附近。
  五十年代后期,马端临墓因乱挖滥掘遭破坏,现存一残坑。残坑位于马氏崮西南斜坡上,高出地面约12米,坐东北朝西南,西濒乐安江,距河岸不到一百米。墓坑不甚规则,坑口平面大致呈长方形,长约10米,宽约5米,横剖面呈阶梯形,最深处约1.6米。坑口遗物荡然无存,杂草丛生。
  一九五二年江西省考古队曾派员实地考察马端临墓,当时墓碑还在,并拍摄了照片。据当地群众反映,不少人曾经挖过马氏墓,从土中先后挖出了大量的两底为二十公分见方,长为两、三米的柱形麻石。宋代乡贤李士会墓址
  李士会,字有元,南宋金山乡大茅岗(在今红岩垦殖场吴家分场)人。少年时慧敏力学,博古通今,史学造诣很深。他看到乐平自汉末建县直至宋德佑间,上下千载,无一部记载本地历史的书籍,便立志写出一部乐平县地方志书。为此,他广泛收集资料,遍采各种史书,并认真加以考查。只要听说有知道乐平历史的,他不怕路途遥远,不畏艰辛,前往采访。经他夜以继日,竭尽心力,风钞雪纂,终于编出了乐平建县以来第一部地方志——《乐平广记》三十卷。为后来历代编修县志提供了重要依据。遗憾的是:这部名著历经沧桑,早已失传。
  李士会是一个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他对卖国求荣的奸臣秦桧痛加斥责;对不与秦桧合污而被流放乐平的薛仁辅则给予深切的同情和赞扬。宋亡后,他严拒元朝对他以高官厚禄的诱惑,甘愿隐居,终为宋民。约于元大德间病终故里。
  李士会墓葬于古金山乡廖家村西百米处鳅星咀小山(在今吴家分场)李氏墓地。经访当地几位知情老人得知:墓居小山咀南坡下,坐北朝南偏东向,居高临下,直视东南小山咀、墓前原竖有一块高约5尺、厚一寸许的大青石板墓碑,且有一块约6平方米的平地作拜基,墓后及两侧树木拱卫。据传:墓东侧原有棵樟树,树高枝茂,径过5尺,荫及半亩,清末被伐。碑石亦于清代挖去用作廖家村水碓流槽,水碓毁后,又被几番另作它用,早已破碎。墓堆亦因年深日久,早已沉陷,亦被垦为菜园。
  清代武状元汪道诚墓址
  汪道诚(1780—1865)字勉旃,号砺轩,静里乡埂上(今港口公社里汪)村人。年少习骑射。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中武科状元,历任直隶天津镇总兵、浙江提督,简授云南提督,授振威将军。年近七旬,带职退休,加恩赏给半俸,以养余年。同治四年病终闽寓,谥勤果。清末在县城东建一状元府,其巷因之得名状元巷,沿用至今。
  汪道诚墓址在今县良种场境内,坐落在皖赣铁路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一公里低丘岗上,海拔高程不到50米。墓址附近有十几户的小村落——窑前山(村),塔前公社安邦(村)在其北偏东一公里。清末,此山因葬状元,俗称“状元坟山”。墓葬坐北朝南,四周用块石围砌,占地约20平方米。墓前两侧设置六层石雕,第一层是一对万家候,第二层是一对石马,第三层是一对判官,第四层是一对六方石柱,第五层是石碑,第六层是石案,上设香炉等。
  建国初期,此墓被盗掘,随葬器物,荡然无存。墓前石雕在“文化大革命”中亦遭严重破坏,仅剩残缺不全的石碑、墓碑各一块,石柱一根,碑左下刻有“同治丁卯仲冬月”。现在墓葬地已被开垦成农田,墓址无遗迹。
  乐平县古十景
  乐平地处江南丘陵河谷地带,自然风光秀丽,青山绿水,雄秀幽奇。自古以来,很多文人墨客为赞美这大好河山,留下不少情趣相谐的诗篇。为此,清康熙时,《乐平县志》始载“乐平十景”,供后人欣赏或导游之用。现将县内古十景作一简介。
  洪源仙境 在红岩垦殖场东北部山间小盆地西边,海拔180米处有一石灰岩溶洞,洞内岩石,千姿百态,维妙维肖,岩洞幽曲,景致奇幻。洪皓曾作“有此乾坤有此岩,谁知仙境在人间”的诗句赞美家乡胜景——洪岩洞,“洪源仙境”之名由此而来。洞西南有一涌泉,明万历间铸铁井圈围在泉眼上,井中泉水盈溢,喷出井面,四季不断,人称“铁井飞泉”。洪岩洞西侧还有天井岩等胜景。“洪源仙境”为乐平胜景之冠。
  鹄岫晴岚 在临港公社东北隅有一山平地而起,山高海拔478.3米,山形多姿,从西南方向望去,状如一只欲飞的鸿鹄,故称鹄山。鹄山顶峰高耸入云,每当晨昏,常有带状烟云环绕,在朝阳晚霞照射之下,景色尤为美妙。旧志载:“岚气蒸润,彩翠可玩”,因名“鹄岫晴岚”。鹄山西南5里许,有鹰山,其状如雄鹰展翅。鹰、鹄二山遥相对峙,且有余脉相连。
  梅岩雪霁 梅岩,在高家公社梅岩村旁乐(平)上(饶)公路南侧,距县城25公里。古代,遍山梅花、苍松,每当雪后初晴,红梅、白雪、苍松、艳阳交相辉映,景色分外妖娆,故有“梅岩雪霁”之名。宋相马廷鸾诗:“霜岩雪壁花千树,玉骨冰魂月一痕,芳洁不为尘土染,琼英点点堕云根。”就是颂雪中梅岩的。山麓海拔60米处有岩洞贯穿山内南北,洞内曲径幽深,怪石嶙峋,为县内最大的岩洞之一。
  康山积翠 康山,一名东山。在县城东北郊。主峰海拔78.2米,为县治之主山。其麓有康氏居,故名。清人王云涣诗:“康氏潜幽处,峰峦秀独媚,咫尺有登高,并峙横苍翠。”指出了康山位置,且描绘了其景色。古代康山林木茂密,苍郁似翠,峰秀蔚然,鸟语擅牙。清咸丰间,林木毁于战乱,康氏亦全部搬迁,从此“康山积翠”化为“乌头秃岭”。南麓山谷中,古有东山寺,今创办县委党校,增添了不少新式房屋,栽培了许多树木、花卉,环境比以前更美。
  梵寺钟声 旧时县城观音阁庙中的铜钟声,当夜深人静时,在林间萦回,余音环绕,经久不息,妙趣横生,被列为一景。观音阁庙建于宋以前,故有“香林古刹”之称。初名香林庵,曾改香林寺。宋绍熙中、清康熙时于庙东先后建过慈湖书院、凤游书院(后改杨公祠),清雍正间大修重建,改庙名为观音阁。庙旁清溪环绕,四周古木参天,庙东有凤游石,石边原有竹林,这里依山傍水,且有修竹茂林映衬,风景幽雅。
  洎水环流 古之洎水,即今乐安江。洎水流经县城南,自翥山至塔山一段江水呈马蹄形绕南岸洲环流,称曰:“洎水环流。”长达二十华里的环流两岸,风光秀丽,上有横江欲腾的翥山,下有临江屹立的古塔,中间还有中店洲、瘟牛石、港口夹洲、跑马洲等。清乾隆间进士朱光训作泊水环流诗赞曰:“溪环百里花莺转,河润千家稻蟹肥。”描绘了环流的秀丽风光,反映了两岸鱼米之乡的富饶景象。
  泪滩夜月 泪滩在接渡公社泪滩村附近,传说为唐饶娥哭亡父之处。这里雄伟的虎山和陡峭的石壁岭夹江屹立,乐安江拍岸抱山,峰回水转,遇清风明月夜,景致尤为迷人。据当地人经年观察,每逢风平浪静明月高悬的中秋夜,泛舟潭中,可见水中两个清晰的月影互相碰撞,现而渐隐,隐后复现,循环往复,奇幻异常,故又称“泪滩双月”。
  嶂岭朝烟 嶂岭,在蔬菜公社南部。主峰海拔172.8米,形如大屏风,山头多烟云。每当晴晨,披上霞光,倍觉美妙!古代嶂岭,万山森秀,拱列如屏,烟光凝树,爽气朝来,远景特幽。因在县治之南,且独立于平川,显得异常,故为古人欣赏。今山林荒芜,风光已减。
  丛玉画图 在文山垦殖场茅坪附近,古代曾有石城山。石城山又称仙人城,中有会仙洞,宋司农少卿程博文依山为家,标曰丛玉。后李伯时绘为图。清人即称之为“丛玉画图”。石城山,古时峰峦叠翠,远远望去,似一座“石头城”。山中峰奇林密,景色蔚为壮观。除会仙洞外,还有潜光岩,相传马廷鸾、马端临父子曾在洞内读经著书。
  洪源仙境
  洪岩洞,在乐平县东北部红岩垦殖场境内,距县城42公里。洞口位于峁山东侧海拔180米处的山腰上。因岩侧有洪氏世居而得名。山北麓有洪源坞村,故又名洪源洞。洞内岩石,千姿百态,岩洞幽曲,景致奇幻。洞外群山环绕,万木葱茏,竹影婆娑,莺啼燕舞,花香四溢,环境浓淡相宜,和谐成趣,誉名“洪源仙境”。为乐平胜景之冠,因而载入不少地理书籍。
  洪岩洞是中生代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岩洞呈袋状落水形。由于长期大自然力量作用而形成的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幙、石枝、边石坝、边石池、石珊瑚等,形似佛祖坐禅,琼楼仙阁,珍禽奇兽,钟鼓齐鸣,冰琪玉琳。大的石柱拔地而起,直贯岩顶,似擎天大柱;小的纹理细密,色泽晶莹,如玉树银花。洞内有和尚洗头、仙人田、凤凰池、系马桩、仙翁垂钓、状元拜塔、金银山、擎天柱、下山虎、上山猴、万里长城、风洞、水洞、龙门、绣花楼、震天雷、十八学士、仙人床、仙人晒谷场、仙人桥、仙人河、一线天等四十余种自然景物。古往今来,慕名来游者,络绎不绝。观此奇异瑰丽、气象万千的洞天仙境,皆赞叹不已。
  古时,文人墨客云游此洞,寄景于情,留下了不少诗篇。北宋丞相洪皓在游览此洞后挥毫即诗:“有此乾坤有此岩,谁知仙境在人间!行行行到光明处,始信当初进步难”。旧时因无人管理,洞内荒凉寂寞,洞外荆棘丛生。建国后,政府先后两次拨款修葺,凿阶梯、立栏杆,使洞内景物蔚然增色,更加瑰丽。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纷纷到此游览,尽情欣赏奇观,往往流连忘返。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