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建筑物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89
颗粒名称: 重要建筑物志
分类号: TU
页数: 24
页码: 261-2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江苏省乐平县重要建筑物志的情况。其中包括水利、交通、灌溉工程、防洪工程、小水电站、铁路、公路、桥梁等。
关键词: 乐平县 建筑物

内容

灌溉工程
  官口水库 在涌山公社官口大队境内。是共库总干渠上以库代渠的串连水库。集雨面积21.5平方公里,有效库容502万立方米。粘土斜墙坝。主坝长173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19.0米;副坝长95米,顶宽5米,最大坝高16.5米。1961年建成。
  文冲坞水库 在涌山公社文冲坞内。集雨面积1.31平方公里,有效库容35万立方米。梯形土坝,坝长40米,顶宽7米,最大坝高9.5米。有效灌溉面积500亩。1958年建成。
  横塘水库 在涌山公社横塘(村)附近。是共库总干渠上以库代渠的串连水库。集雨面积4.7平方公里,有效库容220万立方米。均质土坝,坝长300米,顶宽3.9米,最大坝高13.8米。1959年建成。
  乐园水库 在塔前公社境内。集雨面积1.72平方公里,总库容92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235米,顶宽2.5米,最大坝高14.5米。有效灌溉面积1134亩。建于1958年。以美好愿望取名。
  上冲坞水库 在双田公社上冲坞内。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总库容164万立方米。心墙土坝,坝长75米,顶宽2.7米,最大坝高23.5米。有效灌溉面积1600亩。始建于1957年10月,1958年3月竣工。
  马路口水库 在双田公社境内。集雨面积1.78平方公里,总库容118万立方米。坝长240米,顶宽3.2米,最大坝高12米。有效灌溉面积1160亩。1958年始建,1959年竣工。因处交通要道岔口得名。
  大坞庙水库 在临港公社中堡(村)附近,此地原有一庙,故名。集雨面积1.77平方公里,总库容164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60米,顶宽3米,最大坝高14.5米。有效灌溉面积1631亩。建于1957年,1958年竣工。
  上塘水库 在临港公社上塘(村)附近。此坞原有一乌龟形水塘,亦名乌龟塘水库。集雨面积1.1平方公里,总库容153.3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20米,顶宽5.3米,最大坝高9.5米。有效灌溉面积1443亩。1958年始建,1959年竣工。
  大口坞水库 在临港公社大口坞内。集雨面积21.5平方公里,总库容1650万立方米。坝长110米,顶宽6米,最大坝高18.5米。有效灌溉面积8500亩。1959年始建,初名红旗水库。1977年易今名。
  周家坞水库 在红岩垦殖场周家坞(村)附近。属高家公社管理。集雨面积2.01平方公里,总库容45万立方米。坝长52米,顶宽1.2米,最大坝高12米。有效灌溉面积350亩。1956年始建,1957年竣工。
  长培坞水库 在高家公社长培坞(村)附近。集雨面积2.2平方公里,总库容64.35万立方米。坝长350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10米。有效灌溉面积830亩。
  幸福水库 在高家公社境内红树尖西麓。集雨面积14.5平方公里,总库容1190万立方米。坝长945米,顶宽5.5米,最大坝高20.8米。有效灌溉面积7227亩,年产鱼2万斤,鱼苗30万尾。1958年始建,1975年工程设备配齐。因当时由幸福垦殖场组织建造,故名。
  喇叭坞水库 在高家公社喇叭坞内。集雨面积2.6平方公里,总库容103万立方米。坝长150米,顶宽5.7米,最大坝高17.5米。有效灌溉面积1500亩。1968年始建,1969年竣工。
  牛形水库 在高家公社牛形山脚下。集雨面积1.67平方公里,总库容143.5万立方米。坝长180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17米。有效灌溉面积1400亩。建于1956年。
  长山坞水库 在后港公社长山坞(村)附近。集雨面积1.14平方公里,总库容140万立方米。坝长130米,顶宽7.5米,最大坝高13米。有效灌溉面积1176亩。建于1960年。
  桥林水库 在浯口公社境内。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总库容157.4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70米,顶宽5米,最大坝高20米。有效灌溉面积1393亩。建于1958年,1959年竣工。库内原有桥亭村,因谐音得名。
  大小塘源水库 在接渡公社境内鸡仂峰东麓。集雨面积1.2平方公里,总库容141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200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17米。有效灌溉面积1054亩。建于1975年。因地近塘源(村),且为大小二库串通而成,故名。
  民兵水库 在接渡公社境内。乐(平)弋(阳)公路从坝顶经过。集雨面积7.5平方公里,总库容785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270米,顶宽8米,最大坝高15.6米。有效灌溉面积5856亩。建于1958年,1959年竣工。因建筑者多为民兵,故名。
  跃进水库 在接渡公社境内鸡仂峰南麓。集雨面积1.5平方公里,总库容146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200米,顶宽6米,最大坝高12.2米。有效灌溉面积1160亩。建于1959年。
  龙塘水库 在港口公社境内。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总库容236.7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27米,顶宽3米,最大坝高12米。有效灌溉面积2369亩。1957年始建,1958年竣工。库内原有一池塘,名龙塘,库从塘名。
  潘家塘水库 在港口公社境内。集雨面积4.38平方公里,总库容255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30米,顶宽2.5米,最大坝高8米。有效灌溉面积2494亩。1958年始建,1959年竣工。地近潘家(村)得名。
  凤凰窠水库 在港口公社境内。集雨面积0.75平方公里,总库容83万立方米。坝长330米,顶宽3.5米,最大坝高6米。有效灌溉面积642亩。1958年建。此地原名凤凰窠,水库袭用原地名。
  垱岭水库 在蔬菜公社境内嶂岭山北麓。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总库容70万立方米。坝长130米,顶宽5米,最大坝高6米。有效灌溉面积669亩。1959年始建,1960年竣工。
  军峰水库 在洺口公社境内军山北麓。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总库容182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300米,顶宽3米,最大坝高13米。有效灌溉面积800亩。建于1972年。
  莲塘水库 在镇桥公社境内马鞍山东麓。集雨面积1.02平方公里,总库容55万立方米。梯形土坝,坝长700米,顶宽3米,最大坝高4米。有效灌溉面积599亩。建于1960年。库内原有一池长有白莲,库从塘名。
  栽禾峰水库 在镇桥公社境内栽禾峰南麓。集雨面积7.5平方公里,总库容840万立方米。均质土坝,坝长100米,顶宽2.5米,最大坝高13.3米。有效灌溉面积4956亩。建于1957年。
  共青水库 在镇桥公社境内。集雨面积12平方公里,总库容1052万立方米。均质土坝,坝长90米,顶宽5米,最大坝高16米。有效灌溉面积8106亩。1958年始建,1960年竣工。因建筑者多为共青团员,故名。
  大坞水库 在礼林公社戴坞内。集雨面积2.08平方公里,总库容131万立方米。梯形土坝,坝长130米,设计顶宽11米,最大坝高5.4米。最大灌溉面积1340亩。1959年建。
  军山水库 在众埠公社境内军山西麓。集雨面积1.85平方公里,总库容298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30米,顶宽3.2米,最大坝高15.3米。有效灌溉面积2222亩。建于1963年,1964年竣工。
  童家湾水库 在众埠公社童家湾(村)附近。集雨面积2.84平方公里,总库容348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37米,顶宽9.5米,最大坝高17.6米。有效灌溉面积3070亩。始建于1968年,1970年竣工,1976年扩建。
  南山水库 在众埠公社境内南山东麓。集雨面积3.04平方公里,总库容330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200米,顶宽5米,最大坝高14.5米。有效灌溉面积2295亩。建于1958年。
  新峰水库 在众埠公社境内。集雨面积2.7平方公里,总库容255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20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21米。有效灌溉面积1533亩。建于1963年,1964年竣工。因库内有一锌峰,初名锌峰水库,后按谐音得名新峰水库。
  干群水库 在众埠公社境内。集雨面积2.38平方公里,总库容126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05米,顶宽1.3米,最大坝高14.3米。有效灌溉面积1310亩。建于1957年,1958年竣工。为表达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水库的意愿,取名干群水库。
  兔仂桥水库 在洄田公社境内。集雨面积0.74平方公里,总库容72万立方米。坝长120米,顶宽3米,最大坝高13米。有效灌溉面积578亩。建于1957年。库内原有兔仂桥,库从桥名。
  勤俭水库 在礼林公社与洄田公社交界处。集雨面积12.4平方公里,总库容1400万立方米。坝长126米,顶宽5米,最大坝高23米。有效灌溉面积9000亩,年产鱼4万斤。1959年建,因集水广,容量大,大坝短,投资少,效益大,故名。
  郑坞水库 在科山垦殖场郑坞(村)附近。集雨面积0.2平方公里,有效库容24万立方米。坝长100米,顶宽7米,最大坝高12米。有效灌溉面积200亩。建于1972年。
  大坑口水库 在崌山垦殖场境内。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总库容319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31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15米。有效灌溉面积5149亩,年产鱼1.6万斤,年发电量8万度。建于1968年,1970年竣工。初名三忠于水库。因地处大坑口,1973年易今名。
  青年水库 在崌山垦殖场境内羊角尖东麓。集雨面积2.53平方公里,总库容88万立方米。梯形土坝,坝长70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9米。有效灌溉面积1159亩。建于1957年,1958年竣工。由青年队建,故名。
  万福水库 在崌山垦殖场境内万福亭附近。集雨面积2.38平方公里,总库容205万立方米。梯形土坝,坝长180米,顶宽3.5米,最大坝高12.3米。有效灌溉面积1432亩。1964年始建,1965年竣工。
  东方红水库 在凤凰山垦殖场境内阳台山西南麓。集雨面积11.5平方公里,总库容1430万立方米。主坝长157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25米。设有灌溉闸、溢洪道、副坝。有效灌溉面积7700亩。1969年始建,1970年竣工。
  石鸡水库 在凤凰山垦殖场境内。集雨面积2.3平方公里,总库容123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50米,顶宽8米,最大坝高16米。有效灌溉面积1400亩。始建于1970年,1971年12月竣工。此坞石鸡(一种蛙类)较多,故名。
  虎山水库 在十里岗垦殖场境内千年峰西麓。库旁有一小山称虎山,故名。集雨面积4.4平方公里,总库容158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50米,顶宽2.5米,最大坝高16.5米。有效灌溉面积2520亩。始建于1958年8月,1959年4月竣工。
  三八水库 在十里岗垦殖场境内。集雨面积2.86平方公里,总库容264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180米,顶宽5米,最大坝高13米。有效灌溉面积2033亩。1958年8月建。建筑者多为妇女,故名。
  下湾水库 在文山垦殖场下湾(村)附近。集雨面积3.7平方公里,总库容326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264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18米。有效灌溉面积2779亩。1956年始建,1957年竣工。
  罗源水库 在文山垦殖场罗源(村)附近。集雨面积3.59平方公里,总库容200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206米,顶宽4.5米,最大坝高18.6米。有效灌溉面积2281亩。1969年始建,1970年竣工。
  红领巾水库 在文山垦殖场境内。集雨面积9平方公里,总库容321万立方米。粘土心墙坝,坝长889米,顶宽4米,最大坝高15.3米。有效灌溉面积3706亩。1958年始建,1959年竣工。当时曾有少先队员参加劳动,故名。
  共产主义水库 详见《共产主义水库》一文。
  共产主义水库总干渠 在乐安河以北,穿越涌山、双田、梅岩、后港、乐平镇、港口等六个社场。总长54公里。途经张家店、马拉山洞、长源、枣木岭、横塘、耆德、童家、德明、岐山下、三百分、虎山下、程家边、乐平镇、袁家、韩家渡等地。设有渡槽6座,分水闸14座,及其它附属建筑物12座。始建于1959年,1960年竣工通水。过水流量14.5~1.0立方米/秒。
  共产主义水库北干渠 在县境西北部,穿越双田、塔前、后港、港口四个公社。总长44公里。途经杨家边、东门塅、桥头、程段山洞、岩前、毛家园、塔前、杨家、胡冲等地。设有渠系配套建筑物97座。1971年始建,1978年竣工受益。过水流量7.5~1.0立方米/秒。
  接港渠 在县境中部偏西,穿越接渡、乐平镇、港口三个公社。自乐平发电厂至乐平县火车站货场,长7.5公里。设有渠系配套建筑物5座。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4507亩。1971年始建,1972年9月通水。
  碧湾渠 在众埠公社石源大队境内,坐落在建节水上。混凝土溢流坝,坝顶设活动闸门。坝高4.5米,坝长103米。引水流量2.0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附设南、北两条渠道。1957年始建,1958年竣工发挥效益。因在碧湾乡境内,得名。
  礼林渠 在礼林公社境内,坐落在安殷水上。混凝土结构溢流坝,坝长313米。引水流量3立方米/秒,有效灌溉面积11478亩。1955年始建,1956年竣工受益。
  共产主义水库溢洪道在共库主坝左边。包括正常溢洪道和一级、二级非常溢洪道两部分,均为开敞式宽顶堰。正常溢洪道设2孔闸,20吨启闭机2台,最大泄水量470立方米/秒。堰顶高程72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级和二级非常溢洪道,均为浆砌块石结构,堰顶高程分别为79.3米和81.3米,最大泄水量均为1500立方米/秒。建于1969年3月。
  涌山渡槽 在涌山公社涌山镇附近,东西横跨涌山河。钢筋混凝土结构。长530米,宽3.6米,高2.9米,为县内最大的渡槽。过水断面10.44平方米,纵坡为二千分之一,过水流量14.5立方米/秒。1962年始建,1963年竣工。是共库总干渠上一座重要建筑物。
  大渡槽 在塔前公社境内,地近大,横跨磻溪河。钢筋混凝土结构。长404米,宽2.8米,高2.2米。过水断面6.1平方米。过水流量6立方米/秒。1974年始建,1975年竣工。是共库北干渠上一座重要建筑物。
  龙塘渡槽 在港口公社境内,地近程家,横跨龙塘水库。钢筋混凝土结构。长250米,宽1.6米,高1.8米。过水断面1.7平方米,过水流量2立方米/秒。1978年始建,1979年竣工。是共库北干渠上的一座重要建筑物。
  马拉山洞 在涌山公社境内,贯穿马拉山而得名。呈拱形。分新、老两个洞。老洞建于1959年,长1245米,宽2.6米,高2.9米,过水断面7.54平方米,过水流量8立方米/秒,青砖衬砌,钢筋水泥结构;新洞亦称工农联盟洞,建于1972年,长1182米,宽2.5米,高2.9米,过水断面2.9平方米,过水流量6.5立方米/秒,水泥预制块结构。是共库总干渠上重要建筑物。程段山洞 在塔前公社太安大队境内。因地近程家、段家得名。洞呈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长206米,宽2.4米,高2.7米,过水断面6.48平方米,过水流量6立方米/秒。建于1972年。是共库北干渠上的重要建筑物。
  防洪工程
  方马杨排涝站 在后港公社方马杨(村)附近,磻溪河左岸。1975年始建,1976年竣工。装有2台变压器(共880千伏安),5台立式电动机组(共775瓩)。扬程7.44米,排涝面积6000亩。
  续湖排涝站 在接渡公社续湖附近,安殷水东岸翥山旁。建于1978年。装有2台变压器(共1120千伏安),6台立式电动机组(共930瓩)。扬程4.97米,排涝面积6900亩。
  魁堡排涝站 在港口公社境内乐安河右岸磻溪河出口处。因地近魁堡得名。建于1977年。装有2台变压器(共1800千伏安),8台立式电动机组(共1240瓩)。扬程7.24米,排涝面积9500亩。
  墈上排涝站 在蔬菜公社境内乐安河东岸塔山脚下。建于1969年。装有3台立式电动机组,共390瓩。扬程4.7米,排涝面积4000亩。
  杨家排涝站 在镇桥公社观音峰南麓杨家附近。建于1972年。装有3台卧式电动机组,共225瓩。扬程5.2米,排涝面积2000亩。
  镇桥排涝站 在镇桥公社镇桥镇内。建于1975年。装有2台变压器(共1560千伏安),8台立式电动机组(共1240瓩)。扬程7.79米,排涝面积6600亩。
  塘湖排涝站 在镇桥公社乐安河左岸塘湖附近。建于1974年。装有2台变压器(共1120千伏安),6台立式电动机组(共855瓩)。扬程4.09米,排涝面积5000亩。
  许家埠排涝站 在礼林公社境内安殷水西岸许家埠附近。1977年始建,1979年竣工。装有2台变压器(共1120千伏安),6台立式电动机组(共780瓩)。扬程5.7米,排涝面积8500亩。
  沿河石堤 在县城沿河街乐安河北岸。建于1970年。全长1000米,顶宽0.8米,高3米,设有闸门8个,为水泥砂石结构。
  接渡圩堤 在接渡公社境内乐安河右岸。1967年始建,后逐年完善。以地处接渡公社得名。从中店至接渡镇,全长6.6公里,顶宽2~2.5米,最大堤高7米。为梯形粘土堤。保护面积11.33平方公里,保护农田8038亩。
  续湖圩堤 在接渡公社境内乐安河左岸。1966年始建,后逐年完善。以地近续湖得名。从前屋至钟家,全长12.7公里,顶宽2~3米,最大堤高9.3米。为梯形粘土堤。保护面积23.48平方公里,保护农田13600亩。
  港口圩堤 在港口公社境内磻溪河东岸。为环形圩堤。1965年始建,后逐年完善。全长18.8公里,顶宽2~3.5米,最大堤高8.9米。为梯形粘土堤。保护面积20.27平方公里,保护农田15742亩。
  魁堡圩堤 在港口公社西南部乐安河北岸。地近魁堡而名。自鸣山河下至岩头山,全长5.1公里,顶宽3~4米,最大堤高8米。为梯形粘土堤。保护面积14.98平方公里,保护农田6831亩。1965年始建,后逐年完善。
  团结圩堤 在蔬菜公社境内乐安河左岸。从翥山至塔山,全长10公里,顶宽1.5~3米,最大堤高6.5米。为梯形粘土堤。保护面积9平方公里,保护农田5913亩。1949年始建,后逐年完善。
  镇桥联圩 在镇桥公社境内乐安河左岸。从野鸡山至高家渡,全长15.5公里,顶宽2.5~3.5米,最大堤高11.5米。为梯形粘土堤。保护面积33.33平方公里,保护农田25559亩。1966年始建,后逐年完善。
  东方红水闸 在县城环城东路南端。宽3.5米,高30米。泥土石片结构。单闸、双闸各一座。单闸流量10立方米/秒,双闸流量24立方米/秒。1965年建成,用于县城防洪。
  小水电站
  涌山水电站 在涌山公社古金山(村)旁车溪河上。由涌山公社建,故名。1976年底始建,1979年5月竣工。置有2台机组,装机容量200瓩。设计年发电量63万度。管理人员28人。
  临港水电站 在临港公社洪家洲旁临港河上。由临港公社建,故名。1973年10月始建,1976年5月竣工。置有3台机组,装机容量300瓩,设计年发电量118万度。管理人员15人。
  古田水电站 在临港公社古田村旁临港河上。以地处古田得名。1977年9月始建,1980年2月竣工。置有3台机组,装机容量300瓩,设计年发电量189万度。管理人员33人。
  蔡家水电站 在洺口公社境内官(庄)洺(口)公路西侧官庄水上。地近蔡家,故名。1976年始建,1978年竣工。置有2台机组,装机容量52瓩,设计年发电量1万度。管理人员2人。
  崌寺水电站 在崌山垦殖场崌山东部山谷内。因坐落在崌寺分场境内得名。置有3台机组,装机容量300瓩,设计年发电量110.5万度。引水式溢流坝,砌石结构。库容2470立方米,坝长40米,顶宽5米,高11米。1980年1月始建,1983年4月竣工发电。
  红岩水电站 在红岩垦殖场境内官庄水北岸。属引水式。置有2台机组,装机容量80瓩,年发电期9个月。引水渠长1公里,坝高3米,水位落差5米。建于1973年,1975年竣工。
  南港水电站 在十里岗垦殖场境内长乐水上。原为南港公社所建,故名。置有4台机组,装机容量400瓩,设计年发电量224万度。管理人员48人(包括南港渠管理人员)。1975年10月始建,1977年1月竣工。
  文山水电站 在文山垦殖场文山分场山坞内。靠文山(村)附近,故名。置4台机组,装机容量300瓩,设计年发电量105万度。管理人员18人。1975年9月始建,1979年底竣工。
  横山水电站 建在共库副坝放水涵出口处,地当横山得名。置有3台机组,装机容量960瓩,设计年发电量288万度。目前为县内最大的水电站。并入国家电网运行。年产值9万元。1972年底始建,1975年7月竣工。三号机组于1979年装成投产。管理人员56人。
  共产主义水库
  共产主义水库(简称共库)位于县城东北42公里,地当乐平、婺源、景德镇市鹅湖区交界处。大坝坐落在车溪河中游,库区为婺源西南部大游山、珍珠山和乐平东北部崌山环抱。集雨面积155平方公里。是一座长40公里,平均宽1.8公里,水面7.5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库内湖水清澈,四周山峦起伏,林木繁茂,景色秀丽,因而又是乐平县境内著名的风景区。
  共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708.6毫米。总库容1.37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0.8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685亿立方米,死库容0.14亿立方米。共库由枢纽工程和灌溉工程两大部分组成。
  共库枢纽工程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隧洞、电站等建筑物。主坝工程为斜墙粘土坝,坝顶高程83.2米,最大坝高35.2米,坝顶长420米,宽10米。迎水面坡度1∶3、1∶4,背水面坡度1∶3、1∶3.5、1∶4。背水面坡上用水泥砌成“共产主义水库”六个大字。
  正常溢洪道镶嵌在主坝左端山体中,系平板钢闸门控制开敞式宽顶堰,堰顶宽224米,双孔,每孔4米,置20吨启闭机各1台。最大泄量620立方米/秒。
  非常溢洪道建在正常溢洪道东侧山体中,设一、二级,均为开敞式宽顶堰,最大泄量皆为1500立方米/秒。能抗御河南758型暴雨形成的特大洪水,确保大坝安全。
  放空隧洞位于主坝左端山体中,属低拱型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为1.6×1.9(米2),用钢板滚轮闸门控制,最大泄量28.1立方米/秒。
  副坝工程分第一、第二副坝,皆属均质土坝,分别建在主坝右侧相邻的山谷出口处。第一副坝最大坝高13.3米,最大坝长64米,上游坝坡1∶2.4、1∶2.6,下游坝坡1∶2;第二副坝最大坝高14.7米,最大坝长36米,上游坝坡1∶2.56,下游坝坡1∶2.44。
  放水涵建在第一副坝中,接总干渠,为钢筋混凝土园管结构,直径2.6米,用平板钢闸门控制,最大泄量18立方米/秒。放水涵出口处建有横山水电站,装机容量960瓩,3台320瓩机组。
  共库灌溉工程主要由总干渠、北干渠、接港渠组成。灌区位于乐安河以北,东到临港河西,南达乐安河畔,西连观峰,北抵科山,纵横450平方公里,贯通涌山、双田、临港、港口、接渡、梅岩、后港、塔前、镇桥、港口、县良种场、乐平镇和共库工管局等13个社场。灌区配套工程有泄洪闸23座、节制闸17座、公路桥37座、人行桥70座、渡槽15座、隧洞10座,还串联了坐落在涌山公社的官口水库和横塘水库。
  为了加强灌区工程维修和灌溉管理工作,在双田公社上河大队设共库灌区管理总站,还在涌山、马拉山洞、耆德、童家、三百分、程家边、乐平镇、上河、大、塔前、胡桐、龙塘等地设管理站。灌区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乐平县水稻、棉花主要产地,其有效灌溉面积达全县的1/3以上。
  共库建于1958年9月,1960年3月主体工程基本竣工。至今为止,全部工程耗资达2000万元,它是乐平县最大的蓄水工程,也是江西省重点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共库建成后,能灌溉农田14万亩,实现了大面积的灌溉自流化;同时削减了车溪河、乐安河的洪峰,减轻了汛期淹没损失;每年还能发电170万度左右,产鲜鱼10万余斤。从而大大地改变了乐平县过去水利落后的面貌,为发展乐平县农业生产,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铁路
  皖赣铁路 从安徽芜湖至江西贵溪,纵贯乐平县西部。全长548公里+500米。县境内里程37公里+310米。并设有甘棠、库前、乐平县、塔前四个站。目前客、货年转运量分别为26万人次、42万吨。1936年始建,中途停建。1958年、1966年两次复建。1981年12月全线正式通车。建成后,减少了浙赣铁路运输压力,便利了赣皖苏三省交通联系,利于江西竹木与安徽煤炭的交流和黄山旅游。
  乐德铁路 从乐平县火车站至德兴铜矿,自县境腹部横穿东西。全长63公里+24米。境内里程40公里。1981年第一期工程建成,长44公里,余19公里尚待施工。是亚洲第一大铜矿一一德兴铜矿的运输专线。
  鸣山支线 从乐平县火车站经后港、港口公社至鸣山煤矿。全长8.66公里。1969年建。用于鸣山煤矿的煤炭外运。
  尼纶厂支线 从库前火车站至江西维尼纶厂。全长4.3公里。1969年建。用于江维厂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桥矿支线QiáokuàngZhīxiàn在县境西南部礼林公社境内。从甘棠火车站至桥头丘煤矿。全长3.98公里。1969年建。用于桥头丘煤矿的煤炭外运。
  公路
  涌横公路 全称“涌山至横山坞公路”。在县北涌山公社与共库工管局境内。自涌山车站至横山坞,途经车溪、官口、共库等地。长12公里。西通黄(泥头)乐(平)公路。泥结碎石路面,宽8米。日度客车1班。建桥2座。由车溪、共库养路队维护。建于1958年。1970年大修一次。
  塔科公路 全称“塔前至科山公路”。在县西北塔前公社与科山垦殖场境内。自塔前经岩前、下徐、上徐、兰桥至界首,西通南张公路。全长17.9公里,宽5.5米。泥结碎石路面。有平曲线9处,最小半径15米;纵坡3处,最大纵坡13%。桥梁8座。日度客车2班。由塔前、科山养路队维护。1959年始建,1960年竣工。
  黄乐公路 全称“景德镇市黄泥头至乐平公路”。在县西北部。经过后港、双田、涌山公社到达景德镇市黄泥头。县内里程(从沿沟到菱田)为33.5公里,宽7.5米。泥结碎石路面。有平曲线3处,最小半径32米;纵坡4处,最大纵坡13%。桥梁6座。日度客车10班。由涌山、岩口、龙珠养路队维护。1957年始建,1958年竣工。
  项阳公路 全称“项家庄至阳山岗公路”。在县东北崌山垦殖场境内。自项家庄经段家、县三中、小坑至阳山岗。长10公里,宽6米。泥结碎石路面。有平曲线35处,最小半径16米;纵坡10处,最大纵坡14.5%。桥梁2座。日度客车2班。由段家养路队维护。1972年竣工通车。
  古官公路 全称“古田至官庄公路”。在县境东北部。自古田经临港、下石、中堡、项家庄、甘村、红岩、罗家至官庄,南连乐(平)上(饶)公路。长32公里,宽6米。泥结碎石路面。有平曲线35处,最小半径16米;纵坡2处,最大纵坡13.5%。桥梁4座。日度客车3班。由临港、段家、红岩养路队维护。1958年始建,1959年通车。
  乐上公路 全称“乐平至上饶市公路”。在县境中部。自西向东穿越接渡、梅岩、浯口、临港、高家、红岩等社场。境内里程(自邱家山至胡山坞)34.8公里,宽7.5米。有平曲线10处,最小半径15米;纵坡3处,最大纵坡10%。桥梁8座。日度客车10班。由接渡、浯口、梅岩、官庄养路队维护。1933年始建,1934年通车。初名乐德公路,1958年易今名。1982年铺设沥青路面。
  南张公路 全称“南昌至安徽张王庙公路”。在县境西部,纵贯南北,途经镇桥、港口、乐平镇、后港、塔前公社(镇)。境内里程(自峡山至桃林)34.2公里,宽9米。有平曲线17处,最小半径15米。桥梁9座。日度客车25班。由韩家渡、后港油路大道班维护。1933年11月始建,初名赣皖公路。建国后易今名。1974年铺设沥青路面。
  官洛公路 全称“官庄至洺口公路”。在县东高家、洺口公社境内,北接乐(平)上(饶)公路。自官庄经蔡家至洺口,长9.5公里,宽6米。泥结碎石路面。与官庄水平行。有平曲线1处,最小半径50米;纵坡4处,最大纵坡15%。桥梁3座。日度客车2班。由蔡家养路队维护。1957年始建,1958年通车。
  田乐公路 全称“波阳田畈街至乐平公路”。在县西港口公社境内。自张家桥经龙溪、鸣山煤矿至波阳田畈街。境内里程12公里,宽7米。泥结碎石路面。有平曲线18处,最小半径15米。桥梁3座。日度客车3班。由鸣山养路队维护。1964年始通波阳,初名乐(平)波(阳)公路91973年定名为田(畈街)乐(平)公路。
  梅鸬公路 全称“梅岩至鹚鸬埠公路”。在县中东。自梅岩经庄泉、龙口、大红山至鹚鸬埠,北连乐(平)上(饶)公路。长19.9公里,宽5米。有平曲线11处,最小半径15米;纵坡2处,最大纵坡15%。泥结碎石路面。桥梁1座。日度客车1班。由高家、凤凰山养路队维护。1959年修通梅岩至庄泉,后逐年修建,1966年全线通车。
  乐弋公路 全称“乐平至弋阳公路”。从县城经接渡镇、民兵水库、众埠街、秧畈至弋阳。县内里程33.7公里,宽8.5米。有平曲线14处,最小半径20米;纵坡4处,最大纵坡10%。桥梁15座。泥结碎石路面。日度客车7班。由接渡、姜家、下湾、高桥养路队维护。1953年始建,1954年通车。
  渡洄公路 全称“渡头至洄田公路”。在县境西南部。自渡头经库前、桥头丘煤矿、礼林至洄田,西通南(昌)张(王庙)公路。长21公里,宽5.5米。有平曲线5处,最小半径15米;纵坡3处,最大纵坡10%。泥结碎石路面。桥梁5座。日度客车2班。由桥头丘、礼林养路队维护。1954年修通渡头至桥头丘,后逐年修建,于1958年全线通车。
  众篁公路 全称“众埠街至篁坞公路”。在县境东南部。自众埠街经徐家、莲塘、湾头、店上、南港、白塔至篁坞,西连乐(平)弋(阳)公路。长29.5公里,宽5.5米。有平曲线10处,最小半径13米;纵坡2处,最大纵坡14%。泥结砂石路面。桥梁3座。日度客车3班。由众埠、南港养路队维护。1962年始建,1964年全线通车。
  松文公路 全称“松树岭至文山公路”。在县境南部。自松树岭经县茶场、黎家桥、芜丘至文山,北接乐(平)弋(阳)公路。长13公里,宽6米。有平曲线59处,最小半径6米;纵坡34处,最大纵坡18%。泥结碎石路面。桥梁1座。由文山养路队维护。1958年始建,1968年全线通车。
  桥梁
  太平桥 在县城西大街中段内河支流上。长13米,宽15米。单孔石拱桥。承重量20吨。〔同治版乐平县志〕太平桥在西隅,旧名众乐桥,宋易今名,期大众安乐之义。清同治丙寅年(1866年)重修。建国后加宽升高,铺设水泥桥面。
  陶家桥 在县城新建西路西段内河上。长20米,宽8米。三孔石拱桥。承重量10吨。〔同治版乐平县志〕古为邹氏捐建,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建。因其地为陶氏聚居,故名。1982年加宽升高,铺设水泥桥面。
  南门桥 在县城南大街与南外街交接处内河上。长30米,宽15米。三孔石拱桥,承重量20吨。〔同治版乐平县志〕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始建木桥,原名文明桥。建文元年(1399年)改建石桥。正德十三年(1518年)大修。清乾隆九年(1744年)被洪水冲坏,重建后易名南门桥。1953年加宽升高,1979年铺水泥桥面。
  文昌门桥 在县城新建东路,中共乐平县委会门口内河上。长50米,宽12米。三孔石拱桥。承重量20吨。〔同治版乐平县志〕清嘉庆五年(1800年)始建,因居文昌门外得名。1980年升高扩建,且修水泥桥面。
  小南门桥 在县城新建东路,横跨内河,南通张家巷。长20米,宽7米。单孔石拱桥。承重量10吨。〔同治版乐平县志〕清嘉庆间王希文建,原名里南桥,俗名土桥。因处小南门外,又称小南门桥。
  八涧桥 在涌山镇,横跨涌山河,沟通枫林、涌山二村。黄(泥头)乐(平)公路经此。长30米,宽5米。承重量12吨。三孔石拱桥。〔同治版乐平县志〕始建于清康熙间,因八条山涧溪水汇流经此而得名。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修。
  金坊桥 在涌山镇东南5公里车溪河上。长75米,宽5米。承重量15吨。石拱桥。泥沙桥面。〔同治版乐平县志〕由库前、车溪、稍田等村集资,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建,历经八年竣工。桥坚如乾坤,厚如坚坊,且当金公桥之下,取名金坊桥。
  接渡大桥 详见《接渡大桥》一文。
  韩家渡大桥 详见《韩家渡大桥》一文。
  蔬菜浮桥 在墈上北1.5公里县城南乐安河上。用木船连结而成。长230米,宽6米。承重量10吨。每次能通过1辆机动运输车辆。由蔬菜公社管理维修,管理人员27人。1964年始建,1966年竣工。
  流芳浮桥 在洺口西5公里乐安河上。用46只木船连结而成。长200米,宽4米。由流芳浮桥管理委员会管理,管理人员6人。可通小型机动车辆。建于1962年,地当流芳村北得名。
  镇泽桥 在镇桥镇内。浆砌块石混凝土结构。长12米,宽5米。承重量15吨。明代,由一寡妇捐建木桥,初名寡妇桥。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建石桥,易名镇泽桥。建国后重建。
  礼林大桥 在礼林南偏西2公里礼(林)众(埠街)公路上,跨越安殷水。长65米,宽6米。承重量10吨。石拱桥。1965年始建,1966年竣工。地处礼林公社境内得名。
  众埠大桥 在众埠街西北侧众(埠街)篁(坞)公路上,跨越建节水。钢筋混凝土四孔双曲拱桥。长150米,宽5米。承重量30吨。1978年始建。
  湖洋大桥 在南港西北4.5公里长乐水上。浆砌块石混凝土结构。长64米,宽5米。承重量12吨。1973年建成,因处湖洋村旁而名。
  南港大桥 在南港南侧长乐水上。浆砌块石混凝土结构。长90米,宽5米。承重量15吨。1970年建成,地当南港村旁而得名。
  渡口、码头
  乐平港码头 俗称大码头。在县城南外街南端乐安河畔。能泊20~50吨船只30艘,年转运量30万吨。明代为县治南郊官路口程家所建。清末,因接官、水运之需而扩建,故称大码头。建国后曾经两次扩建改造,成为乐平县水运重要码头。
  江村渡 在浯口街东半公里车溪河上。是江村通向对岸的季节性农渡。渡船1只。由江村管理。元中期始设,原名江津村渡。清末改今名。
  杨溪渡 在浯口街南偏西2公里车溪河上。是杨溪通向杨家山的人渡。渡船1只。由杨溪、杨家山共同管理。宋末由杨溪始设。
  钟家山煤矿机班渡 在浯口街南偏西2.5公里乐安河上,地近桃园村。机渡轮船2艘,一艘25马力,可载30人;另一艘48马力,可载50人。并设木船3只。用于接送两岸工人上、下班。管理人员12人。1965年由钟家山煤矿设渡。
  潭溪渡 在接渡镇东北4公里乐安河上。是沟通潭溪渡李家与西湖桥的人渡。渡船2只。由接渡公社钟家大队管理。宋末设渡。
  桃园渡 在接渡镇北偏东5.5公里乐安河上。是沟通钟家与桃园的人渡。渡船2只。由接渡公社钟家大队管理。清时设渡。
  中店渡 在接渡镇西2.5公里乐安河上。是中店至中店洲上的人渡。渡船1只。由接渡公社中店大队管理。清时设渡。
  罗渡 在接渡镇东6公里乐安河上。是罗渡毕家至西湖桥的人渡。渡船2只。由接渡公社罗渡大队管理。元时设渡。
  莲湖洲渡 在接渡镇东偏南7.5公里乐安河上。是莲湖洲至浪边李家的人渡。渡船1只。由接渡公社莲湖大队管理。南宋时设渡。
  黄家渡 在接渡镇南2.5公里安殷水上。是小港咀至翥山黄家的人渡。渡船1只。由接渡公社管理。明代设渡。
  虎山渡 在接渡镇东南10.5公里乐安河上。是泪滩至石里的人渡。渡船1只。由接渡公社茅屋大队管理。明时设渡。以地近虎山得名。
  大塘洲渡 在接渡镇南5公里安殷水上。是朱桥至大塘洲的人渡。渡船1只。由接渡公社前屋大队管理。清道光间设渡。
  丁家渡 在港口西3公里磻溪河上。是丁家渡(村)至丁家山的人渡。渡船1只。南宋时丁氏设渡。由港口公社塔瑞大队管理。
  河下渡 在港口西偏南7.5公里磻溪河上。渡船1只。清末设渡。由港口公社鸣山大队管理。是河下(村)至韩家渡的人渡。
  下码头渡 在港口西南7.5公里磻溪河上。渡船1只。清末设渡。由港口公社鸣山大队管理。是鸣山至韩家渡的人渡。因设在下码头得名。
  程家埠渡 在港口南偏东3公里乐安河上。渡船2只。清代设渡。由港口公社五星大队管理。是程家埠至塔山砖瓦厂的人渡。
  石山渡 在港口南偏西4公里乐安河上。是石山渡(村)至镇桥公社寺山农场的人渡。渡船1只。北宋时设渡。由港口公社下朱大队管理。
  魁堡渡 在港口西偏南8公里乐安河上。渡船1只。是魁堡至望北里的人渡。南宋时设渡。由港口公社魁堡大队管理。
  高家渡 在港口南偏西4.5公里乐安河上。渡船3只。北宋初设渡。由港口公社下朱大队管理。是高家渡(村)至望头的人渡。
  洲背渡 在墈上西1公里乐安河上。渡船1只。1964年设渡。由蔬菜公社天济大队管理。是沟通天济、洲背、港口的人渡。
  翥山渡 在墈上东4公里翥山北麓安殷水入乐安河处。渡船5只。〔同治版乐平县志〕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设渡。由蔬菜公社上畈大队管理。是匣厂到翥山渡(村)的人渡。
  周家渡 在洺口西偏北3公里乐安河上。渡船1只。1962年设渡。由洺口公社上四村大队管理。是上四村至兰坑、洺口的人渡。地近周家村,故名。
  洺南渡 在洺口东侧乐安河上。是洺口至南岸的人渡。渡船2只。由洺口村管理。南唐末年由洺口、南岸两村共设渡,故名。
  戴村上渡 在洺口东偏北5公里乐安河上。渡船1只。由戴村管理。是戴村至王家山的人渡。明中期设渡。地处戴村上方,故名。
  戴村中渡 在洛口东偏北5公里乐安河上。渡船1只。由戴村管理。是戴村至余家洲的人渡。明时设渡。地处戴村上渡和戴村下渡之间,故名。
  戴村下渡 在洺口东偏北5公里乐安河上。渡船1只。由戴村管理。是戴村至南岸的人渡。〔焦国戴氏宗谱〕明嘉靖间设渡,始称便民渡。清顺治间,更名戴村下渡。
  小洲湾渡 在洺口西6公里小洲湾附近乐安河上。渡船1只。由洺口公社流三大队管理。清末设渡。为西塘至流芳的人渡。
  洺口下渡 在洛口南半公里乐安河上。是洛口至瓦窑坞的人渡。渡船2只。由洛口村管理。宋末设渡。地处洺口村下游得名。
  前港渡 在洺口西偏南5公里乐安河上。是流芳至韩家的人渡。渡船1只。由流芳村管理。清末设渡。地处流芳村前大河上,故名。
  华家渡 在镇桥镇北偏东3公里乐安河上。渡船3只。由镇桥公社神溪华家大队管理。是华家至鸣山河下的人渡。元末设渡。
  杨家渡 在镇桥镇西4公里乐安河支流上。渡船1只。由镇桥公社杨家大队管理。是杨家至前蒋的人渡。明末设渡。
  岩山渡 在镇桥镇西2.5公里乐安河上。渡船2只。由镇桥公社岩山大队管理。是岩头山至孙家的人渡。唐末设渡。
  张家渡 在镇桥镇西偏南4.5公里乐安河上。渡船2只。由镇桥公社张家大队管理。是古港张家至古垴的人渡。明代设渡。
  猫仂渡 在礼林北偏东2.5公里安殷水上。是大畈至牌楼洲上的人渡。渡船1只。清初设渡。地近猫仂山,故名。由礼林公社杨桥大队管理。
  端山渡 在礼林南偏西4公里安殷水上。渡船1只。由塔背大队和鲍畈大队共同管理。是端山和鲍畈的人渡。明末设渡。
  尚濂双河渡 在众埠街西北5公里建节水入乐安河处。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尚濂大队管理。是尚濂咀至花亭的人渡。宋末设渡。
  杨家渡 在众埠街西北5公里乐安河上。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桐坡大队管理。是杨家通往刘家的人渡。宋初设渡。
  魏家渡 在众埠街东北7公里乐安河上。是魏家通往龙亭的人渡。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魏家大队管理。元末设渡。
  港口渡 在众埠街西北5公里建节水上。是铜山港口通往尚濂咀的人渡。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桐坡大队管理。明末设渡。
  黄家渡 在众埠街西北1公里建节水上。是黄铁炉通往特别畈的人渡。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黄铁炉大队管理。唐时设渡。地近黄家得名。
  张家畈渡 在众埠街东偏北2公里建节水上。是张家畈通往李家的人渡。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方山大队管理。清初设渡。
  新屋双河渡 在众埠街东偏北4公里建节水上。是波阳畈通往港口的人渡。渡船2只。由众埠公社新屋大队管理。明中期,由新屋村设渡,故名。
  高林渡 在众埠街东偏北5公里建节水上。是老屋韩家至楼里的人渡。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汪家大队管理。明初设渡。此处原有高林桥,后桥塌设渡,故名。
  柿墩渡 在众埠街东偏北6公里建节水上。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柿墩大队管理。是沟通柿墩与葛家湾的人渡。明中期设渡。
  官渡 在众埠街东偏南9公里建节水上。是官渡至蒋家的季节性人渡。渡船1只。由众埠公社方家大队管理。元末设渡。为纪念南宋丞相马廷鸾,故称官渡。
  杨湖渡 在大红山南偏东2公里乐安河上。是杨湖至濮家的人渡。渡船1只。由凤凰山垦殖场杨湖大队管理。南宋末期王氏设渡。
  蔡家渡 在大红山东偏南7公里乐安河上。是蔡家至湾头的主要人渡。渡船1只。由凤凰山垦殖场墨潭大队管理。北宋时由蔡氏设渡。
  鸬鹚埠渡 在大红山南偏西2.5公里。是鸬鹚埠至众埠街的主要人渡。渡船3只。由凤凰山垦殖场鸬鹚埠村管理。北宋初期设渡。
  三房渡 在南港西3公里长乐水上。是三房通往张家桥的人渡。渡船1只。由十里岗垦殖场三房大队管理。唐末始设渡口。
  篙篁渡 在南港西1公里长乐水上。是篙篁至何家的人渡。渡船1只。由十里岗垦殖场店上大队管理。唐初设渡。
  仓下渡 在南港东偏南1.5公里长乐水上。是连通仓下与茶亭的人渡。渡船1只。由十里岗垦殖场仓下大队管理。明初设渡。
  白塔渡 在南港东偏南3公里长乐水上。是白塔至麻布滩的人渡。渡船1只。十里岗垦殖场白塔大队管理。清初设渡。
  下湾渡 在黎家桥西5公里下湾水库内。是毛家岭通向黎家桥等地的主要人渡。渡船1只。由红领巾水库管委会管理。1958年设渡。
  接渡大桥
  接渡大桥,在县城东南5公里,跨越乐安河,连通乐(平)弋(阳)公路。是乐平县境内最大的现代桥梁之一。
  接渡大桥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是座空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全长392.77米,高17.5米。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宽各为1米,边缘皆置水泥栏杆。桥下台墩间有10孔,呈悬链线状,每孔主拱圈为等截面四肋三波,拱跨35米,拱矢度为1/6,拱曲系数为2.24。桥的下部建有2座桥台和9座中墩。西北岸为齿坑式轻型桥台加后座,东南岸为扩大基础的前倾式桥台,中墩除一座为单向推力墩外,均为双向推力墩。西北岸桥台建在紧密的粘土层上,东南岸桥台建在砂卵层上,中墩建在红页岩和砂卵层上。大桥引道工程皆由土坡构成。
  大桥按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进行设计,能渲泄11026立方米/秒的洪水,其相应的洪水位27.8米。通航水位为26.02米。常水位时,桥下七孔有水,三孔在陆地上,河面宽257米,水深3~5米。大桥能通过载重15吨的汽车和载重80吨的拖拉机。
  早在宋淳熙间,人们就开始在这里聚居,并接竹成渡,因名接竹渡,简称接渡。后改设人渡,沿用数百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建设。1953年乐(平)弋(阳)公路建成始设轮渡。随着公路运输日益繁忙,1974年3月,大桥正式动工兴建,1977年8月1日胜利通车。造价为164.7万元。因桥近接渡镇而得名。
  韩家渡大桥
  韩家渡大桥位于县城西南7.5公里处,横跨乐安河,连通南(昌)张(王庙)公路。它是乐平县境内最长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梁。
  大桥北端处韩家渡村旁,故名。据《鸣溪韩氏宗谱》记载,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韩氏从浙江杭州水西门迁此建村后设人渡,因名韩家渡。河对岸的渡头(村)建于宋高宗己酉年(1129年)。古时此地皆用人渡过河。直到赣皖公路(即今南张公路)于1935年建成,汽车过河仍用人力撑渡。抗日战争期间,南京沦陷后,因撤退运输繁忙,才改置轮渡。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公路运输量的迅速增加,1971年11月韩家渡大桥正式动工兴建。1973年11月大桥主体工程基本完成,1974年元月包括引道工程在内全部竣工。大桥通车后,因桥面伸缩缝处理不当,发生裂缝,曾于1979年下半年进行整修,但效果欠佳,今又重修。大桥造价为143.4万元。
  韩家渡大桥系无铰空腹式双曲拱桥。全长436.36米,高16.6米。桥面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宽各为0.75米,边缘皆置水泥栏杆。桥下台墩间有9孔,呈悬链线状,每孔主拱圈为等截面四肋三波,拱跨42米,拱矢度为1/4,拱轴线系数为1.756。桥的下部建有重力式单向推力墩8座,轻型桥台2座。台墩长9.4米,宽3.06米,高6.40米。大桥南北两端皆筑土坡构成引道与公路相连。北端引道中建有净跨为6米的轻台版梁旱桥一座。
  大桥按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进行设计,泄洪流量为12000立方米/秒,其相应洪水位为24.80米。通航水位为20.48米。桥面高程为28.535米。大桥能通过载重13吨的汽车和载重60吨的拖拉机,人群活载为250公斤/平方米。
  亭庙
  虎形亭 在涌山镇东北3公里山坞口沿沟至婺源路旁。砖木结构。清末由沿沟村建,建国后重修。以当地地形似虎口而得名。占地面积30平方米。供过路人客歇息。
  冷饭亭 在涌山镇西南2公里山坞内。占地25平方米,高4米。砖木结构。1959年由张家店建。亭离村较远,农忙时送饭到此,饭都凉了,俗称冷饭亭。
  八角亭 在涌山镇东南8公里涌山河西岸平畈上。砖木结构,造型美观。以亭呈八角得名。1944年由石潭山(村)建。
  长山亭 在涌山镇东南4公里孙冲坞至官口镇路旁。占地30平方米。砖木结构。1952年由官口镇建。因亭东西两侧山峦连绵,故名。供过路人客歇息。
  大树头亭 在涌山镇南5公里山旁溪边大樟树下。占地20平方米。砖木结构。清初由流槎村建。
  苏家亭 在涌山镇南偏西7.5公里。占地30平方米。砖木结构。供过路人客歇息。明代建,清末重修。当时附近有苏家(已废),故名。
  枫树亭 在塔前北偏东6公里山坞内大枫树旁。1955年范家村建。亭边有路通波阳。供过路人客歇息。
  年坞亭 在塔前北偏东8公里小丘东南坡下。过去曾有年氏居住,始名年家坞。1954年由程家在此建亭。亭旁有路通双田店上。供过路人客歇息。
  稍息亭 在田里蔡家东偏北8公里上油岭鞍部。砖木结构。占地9平方米。地处横路通耆德路旁。元末叶氏始建,清光绪二十年(1840年)重修。因过往人客习惯在此稍息得名。
  塘山亭 在田里蔡家东偏北9.5公里塘山附近,耆德至睦乐路旁。砖木结构。占地10平方米。宋末余氏所建,清光绪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
  杨山亭 在田里蔡家东偏北9公里山坞底,地近杨山。砖木结构。占地10平方米。宋末余氏所建,清光绪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供过路人客歇息。
  香炉山亭 在田里蔡家南偏西3公里香炉山北坡下,地处双田通县城的路旁。砖木结构。占地16平方米。1950年由龙珠村建。
  长岭亭 在后港岭北偏西4.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左侧。砖木结构。占地70平方米。清中期,由塔前洪氏和老菱田石姓共建,初名洪石亭。1958年由老菱田重修,地当长岭,旋改今名。
  杨枧亭 在后港岭北偏东2公里平畈上,湖塘至乐平镇路旁。砖木结构。占地45平方米。1927年由湖塘村建。曾为杨氏居,地当水笕旁,故名。
  狐狸墩 在港口西偏南4.5公里形似狐狸土墩上。供农民劳动时歇息用。砖木结构。占地10平方米。
  宜人亭 在洺口东偏北7公里松毛岭西南坡下,戴村至德兴县城路旁。砖木结构。占地10平方米。清末,戴氏在此建亭。因适宜过路人客休息,故名。
  民乐亭 在洺口西2公里乐安河南岸平畈上。砖木结构。占地10平方米。建于1952年。为表达劳动人民翻身解放,生活快乐而命名。
  王家墩茶亭 在洺口西偏南4公里乐安河凸岸平畈上。有路通军峰水库。宋末,王氏在此土墩上建亭。
  十亩茶亭 在洺口南偏西6公里乐安河凸岸平畈上。有路通众埠街等地。1970年建亭,以亭旁有丘十亩田得名。
  清家畈茶亭 在洺口南偏西1.5公里军山北面清家畈上。供行人歇息。砖木结构。占地15平方米。清末由洺口许氏建。
  杨花亭 在镇桥镇南偏东9公里皖赣铁路西侧平畈上。清代由杨畈所建。亭子建得很美观,雕花刻朵,故名杨花亭。供过路人客歇息。
  亭仂下 在礼林南偏西4.5公里安殷水西岸端山渡口。建于明末。供行人歇息和端山渡渡工居住,现已改为电灌站。由塔背村管理。
  陈元坞亭 在礼林西南7公里陈元坞内。砖木结构。占地70平方米。建国前夕由新城畈几个村共建。供行人歇息。
  花亭 在众埠街西北7公里乐(平)弋(阳)公路右侧,西邻民兵水库。明末建,以亭旁林密花繁得名。原亭已塌,建国后重建。现改为尚濂大队敬老院。
  新亭 在众埠街东10公里建节水右侧平畈上,靠机耕道。清时建,以结构新颖得名。
  太平亭 在众埠街东10公里建节水右侧平畈上,靠机耕道。1951年建,以求天下太平之义而命名。
  兴亭 在小坑东南4公里山边小溪旁。供段家群众在此歇息与避雨用。清末建,1932年重修,期人丁兴旺而得名。
  虎桥亭 在大红山南1公里梅(岩)鸬(鹚埠)公路东侧虎桥边。砖木结构。占地40平方米。明末程氏所建。供群众劳动之余休息用,又名憩息亭。
  罗湾亭 在黎家桥北偏西2公里小丘坡下。砖木结构。占地15平方米。建于清末,以地近罗湾得名。
  大坞庙 在田里蔡家北偏东7公里大坞内,地处新睦通往范家坞路边山上。砖木结构。原内有石菩萨象17座。清末建庙。
  关羽庙 在田里蔡家东北7.5公里平畈上小溪西侧。砖木结构。庙内原有关羽等偶像,占地88平方米。明中期叶氏所建。今废。
  许君庙 在田里蔡家东偏北7公里平畈小溪旁。砖木结构。占地67平方米。庙内原设许逊君帝位。元朝叶氏所建。
  余家庙 在港口南偏东2.5公里乐安河畔。清时建。庙旁有松、竹,初名松竹庵。后曾设许逊君神位,故名。民国初由余家村重建。
  岩山庙 在洺口西2公里乐安河南岸岩山坡上。砖木结构。占地100平方米。明末,上四村在此建庙。
  雷公山庙 在洛口西南7公里乐安河凹岸雷公山上。砖木结构。占地100平方米。明代,流芳村在此建庙。
  体育设施
  乐平县体育场 在县城南部中共乐平县委会对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有主席台和灯光球场,驻有县业余体校,以供全县集会和开展体育运动之用。由县体委管理。该地原是县苗圃,1954年改建县体育场,1973年重修扩建。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