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87
颗粒名称: 文教卫生
分类号: D675.7
页数: 3
页码: 256-2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县文教卫生的事业单位,其中包括了乐平县第三中学、涌山中学、塔前中学、临港中学、高家中学等。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乐平县 文教卫生

内容

乐平中学 详见《江西省乐平中学》一文。
  乐平县第二中学 在县城向北大道北端西侧。1971年3月建校,原名乐平镇“五七”中学。1977年改名乐平镇中学。1981年8月更为现名。占地60亩。教职员工107人,学生1968人。高中13个班,初中20个班。
  乐平县第三中学 在崌山垦殖场境内,居段家北半公里项(家庄)阳(山岗)公路右侧。1958年7月30日在小坑创办,原名崌山劳动技术学校,同年更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崌山分校。1973年2月又改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乐平分校,同年10月迁此。1981年7月撤销共大乐平分校,更为今名。占地15亩。教职员工41人,学生256人。设3个初中班。有耕地220亩,茶地300亩。
  沿沟煤矿中学 在涌山镇北偏东4.5公里小丘南坡下黄(泥头)乐(平)公路南侧。1975年9月建校,原名江西省涌山煤矿中学。1979年10月改称今名。高中班5个,初中班7个。教职员工44人,学生543人。属职工子弟学校,隶于乐平矿务局。
  涌山中学 在涌山镇南偏东1公里小丘坡上。1969年建校于官口新农村,原名涌山“五七”中学。1976年迁此,改称今名。占地90亩。设7个初中班。教职员工26人,学生345人。属全日制初级中学。
  塔前中学 在塔前南偏东半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小丘南坡下。1969年10月从塔前迁此建校。占地111亩,另有耕地86亩。设初中班6个。教职员工34人,学生279人。
  临港中学 在临港东偏北7公里古(田)官(庄)公路北侧山脚下。1959年创办于临港。1961年迁下石(村),1967年再迁此。占地15亩。设初中班8个。教职员工24人,学生393人。
  高家中学 在高家东南面乐德铁路北侧低丘坡上。1969年建校,原名高家五七中学。1972年易为今名。设初中班7个。教职员工27人,学生321人。附设农场有耕地20亩。
  新乐中学 在后港岭北偏东4公里黄(泥头)乐(平)公路与皖赣铁路东侧。清末建校,原名育英小学。1949年改称新乐小学。1970年创办高中、初中,遂易今名。设高中班4个,初中班7个。教职员工40人,学生615人。
  浯口中学 在浯口街东侧黄土岗上。1978年创办。占地20亩。设初中班6个。教职员工24人,学生343人。
  鸣山中学 在港口西偏南6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南侧低丘坡上。1969年下半年建校。占地35.5亩。设高中班4个,初中班7个。教职员工63人,学生520人。另有耕地30亩,砖瓦窑2座。
  蔬菜中学 在墈上东南3.5公里小丘西坡下。1971年创办,原名蔬菜公社五七中学。1976年改为现名。占地30亩。设初中班4个。教职员工19人,学生150人。
  洺口中学 在洺口西半公里低丘南坡上。1959年建校,始称本名。文革中易名洺口五七中学。1979年改为洺口公社中学。1980年复称原名。占地20亩。设初中班6个。教职员工26人,学生335人。
  镇桥一中 全称“镇桥公社第一初级中学”。在镇桥镇南偏东2.5公里低丘坡下。1962年创办于镇桥镇,始称镇桥中学。1968年迁此,沿用原名。因地当官山,习称官山中学。1981年8月因撤销高中,旋改现名。1982年设初中班14个。学生640人,教职员工49人。校园占地44亩,另有耕地46亩。
  礼林中学 在礼林南偏西1公里渡(头)洄(田)公路东侧平畈中。1969年创办,原名礼林公社五七中学。1973年改为今名。占地21亩,另有耕地20亩。设初中班9个。教职员工32人,学生483人。
  众埠中学 在众埠街西偏南半公里乐(平)弋(阳)公路右侧低丘坡上。1958年创办。占地50亩,另有耕地52亩。设高中班4个,初中班7个。教职员工45人,学生536人。
  洄田中学 在富家西北3公里安殷水东岸平畈中。1975年创办。设初中班5个。教职员工21人,学生172人。
  科山中学 在月山南1公里天门岗北麓。1969年建校。设初中班3个。教职员工11人,学生93人。有耕地8亩。
  文山中学 在黎家桥西偏南1公里松(树岭)文(山)公路北侧小丘坡下。1974年创办于黎家桥,原名黎家桥中小学。次年与小学划开迁此地,成立文山中学。设初中班4个,高中班2个。教职员工15人,学生233人。
  红岩中小学 在岩前石壁山西南麓。1964年建成红岩小学。1970年增设初中班,改为今名。占地18亩。设初中班4个,小学班5个。教职员工27人,学生400人。
  共库中小学 在共库坝首北偏西1.5公里山坞中。1960年创办,原名共库小学。1972年改称今名。占地15亩。设初中班3个,小学班5个。教师18人,学生243人。
  乐平镇第一小学 详见《乐平镇第一小学》一文。
  涌山小学 在涌山镇东偏北侧。1963年建校。占地22.5亩。设20个班。教职员工45人,学生1070人。
  金山小学 在镇桥镇南偏东5.5公里金银山东坡下。1953年创办,原名金银小学。1972年增设初中班,改称金山小学。1981年撤初中班,旋改今名。教职员工14人,学生300人。
  新庄小学 在礼林东偏南3.5公里小丘南坡下。1968年创办,因居新庄附近得名。设3个班。教职员工7人,学生96人。
  乐平县粮食局职工学校 在县城东北郊洪塘东南侧低丘坡下。1968年乐平县革命委员会在此创办知青学校。1972年由县粮食局接管。先后改为养猪场、酒场、五七干校。1980年改为今名。占地50亩。设一个班,负责职工业务培训,每期学员30至60人。现有职工20人,管理人员5人。
  中共乐平县委党校 全称“中国共产党乐平县委员会党校”。在县城东北郊观音泉旧址。1950年始建于儒学里,原名中共乐平县委训练班。1954年迁至老营盘(今为民机械厂家属区),改称今名。1971年迁此。占地39.6亩。教职员工20人。设办公室、教研组、资料室,负责培训县内党的基层干部。
  乐平县文化馆 在县城西大街西段南侧。建国初接管旧民众教育馆。1950年改称乐平县人民文化馆。1958年与图书馆合并,统称现名。1969年并入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2年又改县文化图书馆。1979年复称现名。院内有县图书馆、文化陈列室。职工23人。
  乐平县赣剧团 在县城西大街中段南侧。1950年创办,原名乐平剧团。1957年改称现名。1965年又改乐平县剧团。1969年更名乐平县文艺宣传队。1972年易名乐平县文工团。1978年复称现名。演职员78人。剧场可容观众1012人。
  乐平县人民电影院 在县城南门桥南端。1951年建于何家台,1959年迁此。占地4.2亩。职工20人。可容观众1250人,年票房收入21万元。
  乐平县人民医院 在县城东大街中段北侧。1932年始建,原名县诊所。1933年改立乐平县卫生院。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6年迁现址,易名乐平县医院。1968年改称现名。文革中改为乐平县第一人民医院。1983年复称现名。占地7亩。医务人员182人。设6个科室和1个住院部。
  乐平镇卫生院 在县城新北街中段西侧。1950年由社会名老中医组建,名为乐平镇中医联合诊所。1954年改名乐平镇健群诊所。1957年易名乐平镇中医合作社,次年改称乐平镇中医院。1983年改为现名。医务人员10人。设5个科室与住院部。
  乐平矿务局职工医院 在涌山镇东北4.5公里小丘南坡下黄(泥头)乐(平)公路右侧。1969年创办,原名涌山煤矿职工医院。1979年4月直属乐平矿务局,旋改现名。占地30亩。医职员工102人。设9个科室与住院部,病床百余张。
  涌山公社卫生院 在涌山镇东南1公里小丘南坡上。1962年在枫林创办。1978年迁此。占地14亩。设5个科室和住院部,医职员工17人。病床50张。
  乐平县皮肤病防治所 在礼林西北5公里七马岭北麓栽禾峰水库边。1969年创办,1970年接受病员。占地14亩。医务人员7人。专治麻疯病,俗称麻疯医院。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