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属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83
颗粒名称: 县属企业
分类号: F272.9
页数: 4
页码: 243-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县企业单位的县属企业,其中包括了乐平县石油公司煤球厂、乐平县灯泡厂、乐平县粮食局第一制米厂、乐平县水泥制品厂、乐平县供销社石灰厂、乐平县肉类加工厂、乐平县船舶修造厂等。
关键词: 企业单位 乐平县 县属企业

内容

乐平县石油公司煤球厂 在县城西北郊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1964年在乐平镇邹家创办,原名乐平县商业局邹家煤球厂。1969年迁此后改今名。占地13.8亩。职工21人。年产煤球0.2万吨。
  乐平县灯泡厂 在县城西北李家岭。1969年建厂。占地23亩。职工353人。年产灯泡480万只,产值180万元。
  乐平县粮食局第一制米厂 在县城李家岭西侧。1950年创办,原名中粮公司乐平县李家岭仓库。1960年更为今名。占地15亩。职工65人。制大米和饲料加工等,年产值376万元。
  乐平县水泥制品厂 在乐平镇邹家西南边乐安河畔。1968年建厂,原名乐平县电杆电线厂。1981年9月易为今名。占地15.8亩。职工40人。产电杆和拉丝,年产值25万元。
  乐平县水泥厂一工区 在涌山镇东北2公里鸡母山北麓黄(泥头)乐(平)公路东侧。1969年建厂,原名乐平县水泥厂。1979年12月接管80302部队水泥厂后,旋改本名。职工157人。年产水泥2万吨。
  乐平县水泥厂二工区 在涌山镇东3公里鸡母山北麓。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0302部队在此建厂,因称80302部队水泥厂。1979年12月部队撤走,移交县水泥厂管理,改为今名。职工187人。年产水泥1.5万吨。
  乐平县供销社石灰厂 在涌山镇西南半公里鸡公山东麓。建国前,由私人集资建石灰窑。建国初,创办涌山乡石灰厂。1951年归涌山供销社管理,次年改属县供销社,命为今名。职工42人。石灰窑6座,年产石灰0.5万吨。
  乐平县肉类加工厂 在后港岭东偏南半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1977年乐平县食品公司在此创办。占地74亩。职工95人。设3个车间、4个办公室。以屠宰加工冷冻肉类为主,俗名冷冻库。
  乐平县棉棕陶器厂 在后港岭东偏南半公里皖赣铁路右侧。1971年建成投产,原名乐平县棉棕草蓆厂。1979年改称今名。占地19亩。职工42人。年产砂钵等陶器日用品40万件,产值10万元。
  乐平县砖瓦厂在墈上(村)南3公里乐安河东岸丘坡上。1952年由乐平县利民公司创办。1958年归县联社管理。1956年划归县工业局。占地150亩。职工36人。设车间2个。年产青砖800万块。
  乐平县船舶修造厂 在县城东南郊乐安河畔。1953年创办,始称乐平镇造船合作社。1958年改称现名,隶属县航运站,次年归县航运公司。1962年划入水上公社。1965年停办。1969年由县水上运输服务处复业。1979年复属县航运公司。职工97人。设6个车间。主要修造100吨以下的木船。
  乐平县煤渣砖厂 在接渡镇西北1公里,乐(平)上(饶)公路贯穿其中。1969年创办,1970年投产。全厂面积122亩。职工213人。设3个车间。年产煤渣砖500万块。
  乐平县氮肥厂 在接渡镇西偏南1公里乐安河北岸。占地70亩。1970年创办,当年投产,原名乐平县五七化肥厂。1979年改称现名。1982年停办。停办前职工328人,设4个车间,年产碳酸氢铵0.5万吨。
  乐平县东方红煤矿 在涌山镇东北1公里罗汉山南麓。1964年由五峰山垦殖场创办,命名东方红煤矿。1966年县工业局接管,更为今名。矿区面积1.4平方公里。职工305人。年产煤3万吨。
  横路煤矿 全称“乐平县横路煤矿”。在田里蔡家东北10公里华子峰南麓。1973年兴建,1975年竣工,1979年11月停办。隶属县煤炭局。原有干部职工186人,年产煤炭2万吨。
  叶家源煤矿 全称“乐平县叶家源煤矿”。在港口西偏北7.5公里。1970年7月创办,因矿井建于石下(村)附近,始称乐平县石下煤矿。经查地质资料,此地系叶家源煤田,1971年10月改称现名。矿区面积0.5平方公里。职工252人。年产煤3万吨。隶属县煤炭局。
  车溪粮站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车溪粮站”。在涌山镇东南5公里金坊桥北侧,涌(山)横(山坞)公路左边。1964年在车溪(村)设站。1970年迁现址。占地10亩。职工9人。
  南港粮站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南港粮站”。在南港村南半公里众(埠街)篁(坞)公路南侧。职工12人。1958年设站。
  流芳粮站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流芳粮站”。在洺口西5公里乐安河北岸。1970年设站,居流芳浮桥北端,故名。职工5人。
  洄田粮站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洄田粮站”。在富家西北4公里洄田大桥西端。职工8人。1958年设站,因居洄田渡附近而名。
  鸣山变电站 全称“乐平县供电所鸣山变电站”。在港口西偏南6公里。1965年兴建,次年5月投入运行。地当鸣山西麓山坡上而名。占地5亩。职工18人。变压器3台,装机容量4600千伏安。由35千伏变10千伏。分别供应镇桥、港口、后港、塔前公社和县良种场、万年县石镇街中洲大队工农业用电。
  众埠变电站 全称“乐平县供电所众埠变电站”。在众埠街东北6公里后埠(村)附近。1965年兴建,次年竣工。占地8亩。职工17人。变压器2台,装机容量2000千伏安。由35千伏变10千伏。供应众埠、洛口、文山、凤凰山、十里岗、高家、红岩等社场工农业用电。
  虎山药场 全称“乐平县医药公司虎山药场”。在接渡镇东偏南10公里乐安河左岸。1959年县医药公司在此建场。1962年开始种药,因处虎山脚下而名。职工11人。药地184亩。主要产枳壳等。
  站前旅社 在县城站前路中段北侧。1971年由县饮食服务公司创办,地当县火车站前而名。占地4亩。职工13人。床位260张。
  乐平饭店 在县城西大街西端。1958年由县饮食服务公司创办。占地4.5亩。职工14人。床位170张。
  二轻局招待所 全称“乐平县第二轻工业局招待所”。在县城站前路东端。1981年由县二轻局创办。占地3亩。职工10人。床位130张。
  乐平县革命老根据地招待所 在县城西大街与环城北路交汇处。1955年由县民政局创办,原名乐平县农民招待所。1960年失火烧毁,1962年重修,改称今名。文革时更名乐平县革命委员会招待所二部。1978年复称今名。占地4.5亩。职工25人。床位220张。
  中共乐平县委招待所 在县城南大街磨角弯。1961年创办,始称本名。1971年扩建后,改称乐平县革命委员会招待所一部。1978年恢复原名。占地4亩。职工26人。床位203张。由县委办公室管理。
  服务大楼 在县城西大街与新建西路汇合处。1973年由县百货公司、副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集资建成。职工53人。内设旅社、百货部、副食品部、点心店、理发店等。
  乐平县百货商场 在县城南大街中段东侧。1952年在此设立乐平县百货公司。1978年扩建后改为今名。占地2亩。职工57人。经营百货,年利润25万元。
  乐平县贸易货栈 在县城南外街。1965年开办,始称柴炭仓库。1966年改建,设立日用杂品门市部。1980年5月改为今名。隶属县供销社土产公司。职工18人。经营副食品、农副产品及三类工业品。
  乐平县农资公司 全称“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乐平县公司”。在县城沿河街西端。1950年成立,原名乐平县加工厂。1952年改立利民公司生产资料仓库。1964年更为今名,亦简称县生资公司。职工98人。设有2个门市部,5座仓库和涌山石灰厂。经营农业生产资料。
  涌山粮管所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涌山粮油管理所”。在涌山镇东偏北半公里黄(泥头)乐(平)公路东侧。1951年创办,因居涌山附近而名。占地37亩。职工40人。内设粮站,经营粮油购销与粮食加工。
  双田粮管所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双田粮油管理所”。在田里蔡家北偏东1公里黄(泥头)乐(平)公路右侧。1979年创办,以在双田公社境内命名。职工15人。经营粮油购销。
  乐平县粮食局直属库 在县城西北郊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1956年兴建,原名乐平县第一粮库1979年改为现名。占地100亩。职工54人。仓库18座,为市、县重点粮库。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