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企业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80
颗粒名称:
企业单位
分类号:
F272.9
页数:
15
页码:
240-254
摘要:
本文概括了乐平县企业单位,其中包括了省属企业、地(市)属企业、县属企业、社队企业、江西东风制药厂、江西维尼纶厂、江西省乐平矿务局、赣东北供电局等。
关键词:
企业单位
乐平县
内容
省属企业
江西省乐平矿务局 详见《江西省乐平矿务局》一文。
赣东北供电局 详见《赣东北供电局》一文。
江西东风制药厂 详见《江西东风制药厂》一文。
江西为民机械厂 在县城东部岁有巷。占地61.5亩。原为乐平师范校址。1966年建于临港,1970年迁此。为江西省机械工业厅直属企业。干部职工857人。产104操作机、电扇。年产值510万元,利润66万元。
乐平矿务局汽车修理厂 在涌山镇东北3.5公里罗汉山南麓黄(泥头)乐(平)公路右侧。1970年由乐平矿务局涌山煤矿创办,原名涌山煤矿综合厂。1974年改称涌山煤矿机修厂。1979年直属乐平矿务局,旋改本名。占地315亩。职工522人。设建筑安装队和汽车修理厂。年产值150万元。
乐平矿务局机修厂 在后港岭西1公里。1966年始建,1970年投产,原名乐平矿区机电修配厂。1971年更名乐平矿山机械厂,直属省重工业局。1973年划归乐平矿务局,旋改本名,简称乐平矿机厂。全厂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职工488人,设5个车间。1982年产值150万元。主要修理矿山机械设备。
江西乐平发电厂 在接渡镇东北侧乐安河北岸乐(平)上(饶)公路右边。占地235.5亩。1958年兴建,1964年12月投产发电。隶属江西省电力工业局,为中型火力发电厂。干部职工1082人,设6个车间。4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7.5万瓩,年发电量4.6亿度。
江西东方红电化厂 在墈上南3公里乐安河东岸塔山西麓丘坡上。占地675亩。职工779人。设6个车间。产烧碱、聚氯乙稀、液氯、盐酸、增塑剂。建于1969年,为江西省轻化局直属企业。
江西维尼纶厂 详见《江西维尼纶厂》一文。
东风制药厂玻璃车间 在县城东北郊,东风制药厂东1公里。1969年始建,1970年竣工投产,为东风制药厂生产青霉素玻璃瓶的车间,俗称玻璃厂。占地80亩。职工270人。
沿沟煤矿 全称“江西省乐平矿务局沿沟煤矿”。在涌山镇东北4公里罗汉山南麓。矿区面积6平方公里。1965年兴建,1971年投产,始为景德镇市管理,原名涌山煤矿一分矿。1979年3月划归乐平矿务局管理,因靠沿沟(村),旋改本名。职工1978人。1982年产煤27万吨,产值582万元。
涌山煤矿 全称“江西省乐平矿务局涌山煤矿”。在涌山镇北1公里小丘东南坡下。矿区面积2.7平方公里。1966年兴建,1974年投产,始为景德镇市管理,原名涌山煤矿三分矿。1979年3月划归乐平矿务局,因靠涌山镇而名。职工1570人。1982年产煤22万吨,年产值484万元。
钟家山煤矿 全称“江西省乐平矿务局钟家山煤矿”。在接渡镇东偏北5.5公里,跨乐安河两岸。河东矿区在浯口公社桃园大队境内,建于1964年;河西矿区建于1954年,在接渡公社钟家山(村)附近,故名。矿区面积共3.2平方公里。职工1313人。1982年产煤17万吨,产值395万元。
鸣山煤矿 全称“江西省乐平矿务局鸣山煤矿”。在港口西6.5公里低丘陵地带。以历史悠久,煤质优良著称。矿区范围约8平方公里。〔江西矿产沿革史〕唐宋时即已发现,当地人自由零星开采。清道光间,由本地商人集资开采。1916年,沪矿商谢天锡领取矿权,在此开办鄱乐煤矿有限公司乐平矿厂。1930年红军占领矿区,一度停产。1937年易名新乐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942年矿区屡遭日寇飞机轰炸而停办。1944年复业,1947年宋子良接办,成立江南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乐平矿厂。1949年5月由人民解放军接管,成立国营乐平煤矿。1951年停办。1958年复业,改为今名。职工2783人。1982年产煤25.9万吨,产值743万元。
万山煤矿 全称“江西省乐平矿务局万山煤矿”。在礼林北偏西5公里。矿区面积0.5平方公里。1967年始建,1971年投产。原属钟家山煤矿管理。1970年划入桥头丘煤矿。1980年改称今名。职工867人。1982年产煤7万吨,产值176万元。
桥头丘煤矿 全称“江西省乐平矿务局桥头丘煤矿”。在礼林西偏北4公里七马岭东麓。此地煤田于清嘉庆间发现,随后开采。1959年由县正式开办。1965年改为省属企业。矿区面积0.75平方公里。职工1572人。1982年产煤10万吨,产值281万元。
江西省乐华锰矿 在众埠街南偏西1.5公里铁山峰南麓乐(平)弋(阳)公路西侧。矿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明以前此处曾设冶炼场,误作铁矿开采。民国间,矿商张水宝组织公司始采锰矿。继由富乐、平安、共和、民业等公司组织开采。1950年4月,命名乐华锰矿,直属中央人民政府钢铁工业管理局。1958年改属江西省冶金工业厅。现处缓建阶段。职工336人。年产矿石0.7万吨。
皖赣线铁路房建队 在县城人民大道西端。占地3.9亩。1980年3月创办,属鹰潭铁路分局。职工100人。主要负责兴建、维修铁路部门的房屋。
江西省223地质队 在涌山镇北偏东1.5公里山坡上。占地18亩。职工300人。主要勘探煤炭资源。1978年起在此驻扎。
乐平县火车站 全称“鹰潭铁路分局乐平县站”。皖赣铁路上的主要客货运车站。在县城站前路西端。占地135亩。建于1969年,始称“鹰潭铁路分局乐平站”。因与贵阳铁路分局乐坪站发生同音重名,1980年更为今名。年客运量26万人次,货运量42万吨。
库前火车站 全称“鹰潭铁路分局库前站”。在镇桥镇东6.5公里皖赣线上。1970年始建于库前,后迁三合源,站名依旧。1971年通车使用。占地23亩。年客运量4万余人次。
塔前火车站 全称“鹰潭铁路分局塔前站”。在塔前南偏东2公里皖赣线上。占地40亩。1958年施工,中途停建,1973年竣工,当年10月1日通车使用。年客运量6万人次。
甘棠火车站 全称“鹰潭铁路分局甘棠站”。在礼林西偏南7公里皖赣线上。1975年建。年客运量2万人次,货运量12万吨。
地(市)属企业
江西乐平气门厂 在县城观音泉路西端。占地75亩。此地旧称大麻疯棚,后为乐平中学校址,1969年乐平县第一机械厂从原址(现农机一厂)迁此。1970年改名上饶地区乐平柴油机厂,隶属上饶地区机械局。1979年更为今名。1983年10月16日划归景德镇市机械局管辖。职工542人。产汽门。
上饶地区乐平砖厂 在后港岭东2公里小丘坡上。占地108亩。1970年建成投产,原名上饶地区基建局二工区家属工厂。1980年改为今名。职工220人。设3个车间。年产红砖600万块,产值45万元。
江西乐平化肥厂 在接渡镇西北1公里乐安河北岸,乐(平)上(饶)公路贯穿其中。1966年始建,1968年竣工投产,隶属上饶地区轻化局,始称本名,俗称地区化肥厂。1983年10月16日划归景德镇市轻化局管辖。占地294亩。职工520人,设5个车间。年产碳氨1万吨。
饶建二公司 全称“上饶地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在环城北路东端、公安局西侧。1958年组建江西省第四建筑公司四〇二工区,常驻乐平。1962年改为省建三处三〇二工区。1968年体制下放,改称上饶地区基建局二工区。1971年易今名。占地4亩。职工367人。
乐平汽车保养场 在县城西部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1956年上饶地区汽车运输分局在此组建303车队。1958年成立乐平汽车保养场。职工505人。负责承修上饶地区汽车,管理404、405、407三个车队。
乐平汽车站 全称“江西省上饶汽车运输分局乐平汽车站”。在县城西缘站前路西端。占地21亩。1946年创办于转湾头,始称乐平县汽车代办站。1957年迁至蔡家桥北侧,次年改称本名。1978年从老汽车站迁此。属上饶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现每日有100余班客车运行,日平均旅客吞吐量5000余人次;驻地货车90余辆,日平均货运量900余吨。客货营业每日收入逾万元。
涌山汽车站 全称“江西省汽车运输总公司涌山汽车站”。在涌山镇北侧黄(泥头)乐(平)公路与涌(山)横(山坞)公路交汇处,距县城32公里。1971年设站,始称涌山汽车代办站。1973年改称今名。属汽车运输区乡站。以载运旅客为主,兼营零担货运。每日有13班客车路过或在此发车,日平均旅客吞吐量为350人次。
众埠汽车站 全称“江西省汽车运输总公司众埠汽车站”。在众埠街南边乐(平)弋(阳)公路东侧,距县城25公里。1956年建站,属汽车运输区乡站。现日客运有12班车,兼营零担货运。日平均旅客吞吐量约200人次。
乐平县航运站 在县城沿河街中段。1952年由上饶地区航运分局创办。年客运量近2万人次。
乐平县航运公司农场 在大红山西4公里乐安河畔。1956年建场,原为乐平县航运公司油桐基地。1970年改为乐平县水上运输处农场。1972年易名乐平县水上运输公司农场。1979年更为今名。职工8人。耕地30亩。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
县属企业
乐平县石油公司煤球厂 在县城西北郊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1964年在乐平镇邹家创办,原名乐平县商业局邹家煤球厂。1969年迁此后改今名。占地13.8亩。职工21人。年产煤球0.2万吨。
乐平县灯泡厂 在县城西北李家岭。1969年建厂。占地23亩。职工353人。年产灯泡480万只,产值180万元。
乐平县粮食局第一制米厂 在县城李家岭西侧。1950年创办,原名中粮公司乐平县李家岭仓库。1960年更为今名。占地15亩。职工65人。制大米和饲料加工等,年产值376万元。
乐平县水泥制品厂 在乐平镇邹家西南边乐安河畔。1968年建厂,原名乐平县电杆电线厂。1981年9月易为今名。占地15.8亩。职工40人。产电杆和拉丝,年产值25万元。
乐平县水泥厂一工区 在涌山镇东北2公里鸡母山北麓黄(泥头)乐(平)公路东侧。1969年建厂,原名乐平县水泥厂。1979年12月接管80302部队水泥厂后,旋改本名。职工157人。年产水泥2万吨。
乐平县水泥厂二工区 在涌山镇东3公里鸡母山北麓。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0302部队在此建厂,因称80302部队水泥厂。1979年12月部队撤走,移交县水泥厂管理,改为今名。职工187人。年产水泥1.5万吨。
乐平县供销社石灰厂 在涌山镇西南半公里鸡公山东麓。建国前,由私人集资建石灰窑。建国初,创办涌山乡石灰厂。1951年归涌山供销社管理,次年改属县供销社,命为今名。职工42人。石灰窑6座,年产石灰0.5万吨。
乐平县肉类加工厂 在后港岭东偏南半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1977年乐平县食品公司在此创办。占地74亩。职工95人。设3个车间、4个办公室。以屠宰加工冷冻肉类为主,俗名冷冻库。
乐平县棉棕陶器厂 在后港岭东偏南半公里皖赣铁路右侧。1971年建成投产,原名乐平县棉棕草蓆厂。1979年改称今名。占地19亩。职工42人。年产砂钵等陶器日用品40万件,产值10万元。
乐平县砖瓦厂在墈上(村)南3公里乐安河东岸丘坡上。1952年由乐平县利民公司创办。1958年归县联社管理。1956年划归县工业局。占地150亩。职工36人。设车间2个。年产青砖800万块。
乐平县船舶修造厂 在县城东南郊乐安河畔。1953年创办,始称乐平镇造船合作社。1958年改称现名,隶属县航运站,次年归县航运公司。1962年划入水上公社。1965年停办。1969年由县水上运输服务处复业。1979年复属县航运公司。职工97人。设6个车间。主要修造100吨以下的木船。
乐平县煤渣砖厂 在接渡镇西北1公里,乐(平)上(饶)公路贯穿其中。1969年创办,1970年投产。全厂面积122亩。职工213人。设3个车间。年产煤渣砖500万块。
乐平县氮肥厂 在接渡镇西偏南1公里乐安河北岸。占地70亩。1970年创办,当年投产,原名乐平县五七化肥厂。1979年改称现名。1982年停办。停办前职工328人,设4个车间,年产碳酸氢铵0.5万吨。
乐平县东方红煤矿 在涌山镇东北1公里罗汉山南麓。1964年由五峰山垦殖场创办,命名东方红煤矿。1966年县工业局接管,更为今名。矿区面积1.4平方公里。职工305人。年产煤3万吨。
横路煤矿 全称“乐平县横路煤矿”。在田里蔡家东北10公里华子峰南麓。1973年兴建,1975年竣工,1979年11月停办。隶属县煤炭局。原有干部职工186人,年产煤炭2万吨。
叶家源煤矿 全称“乐平县叶家源煤矿”。在港口西偏北7.5公里。1970年7月创办,因矿井建于石下(村)附近,始称乐平县石下煤矿。经查地质资料,此地系叶家源煤田,1971年10月改称现名。矿区面积0.5平方公里。职工252人。年产煤3万吨。隶属县煤炭局。
车溪粮站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车溪粮站”。在涌山镇东南5公里金坊桥北侧,涌(山)横(山坞)公路左边。1964年在车溪(村)设站。1970年迁现址。占地10亩。职工9人。
南港粮站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南港粮站”。在南港村南半公里众(埠街)篁(坞)公路南侧。职工12人。1958年设站。
流芳粮站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流芳粮站”。在洺口西5公里乐安河北岸。1970年设站,居流芳浮桥北端,故名。职工5人。
洄田粮站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洄田粮站”。在富家西北4公里洄田大桥西端。职工8人。1958年设站,因居洄田渡附近而名。
鸣山变电站 全称“乐平县供电所鸣山变电站”。在港口西偏南6公里。1965年兴建,次年5月投入运行。地当鸣山西麓山坡上而名。占地5亩。职工18人。变压器3台,装机容量4600千伏安。由35千伏变10千伏。分别供应镇桥、港口、后港、塔前公社和县良种场、万年县石镇街中洲大队工农业用电。
众埠变电站 全称“乐平县供电所众埠变电站”。在众埠街东北6公里后埠(村)附近。1965年兴建,次年竣工。占地8亩。职工17人。变压器2台,装机容量2000千伏安。由35千伏变10千伏。供应众埠、洛口、文山、凤凰山、十里岗、高家、红岩等社场工农业用电。
虎山药场 全称“乐平县医药公司虎山药场”。在接渡镇东偏南10公里乐安河左岸。1959年县医药公司在此建场。1962年开始种药,因处虎山脚下而名。职工11人。药地184亩。主要产枳壳等。
站前旅社 在县城站前路中段北侧。1971年由县饮食服务公司创办,地当县火车站前而名。占地4亩。职工13人。床位260张。
乐平饭店 在县城西大街西端。1958年由县饮食服务公司创办。占地4.5亩。职工14人。床位170张。
二轻局招待所 全称“乐平县第二轻工业局招待所”。在县城站前路东端。1981年由县二轻局创办。占地3亩。职工10人。床位130张。
乐平县革命老根据地招待所 在县城西大街与环城北路交汇处。1955年由县民政局创办,原名乐平县农民招待所。1960年失火烧毁,1962年重修,改称今名。文革时更名乐平县革命委员会招待所二部。1978年复称今名。占地4.5亩。职工25人。床位220张。
中共乐平县委招待所 在县城南大街磨角弯。1961年创办,始称本名。1971年扩建后,改称乐平县革命委员会招待所一部。1978年恢复原名。占地4亩。职工26人。床位203张。由县委办公室管理。
服务大楼 在县城西大街与新建西路汇合处。1973年由县百货公司、副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集资建成。职工53人。内设旅社、百货部、副食品部、点心店、理发店等。
乐平县百货商场 在县城南大街中段东侧。1952年在此设立乐平县百货公司。1978年扩建后改为今名。占地2亩。职工57人。经营百货,年利润25万元。
乐平县贸易货栈 在县城南外街。1965年开办,始称柴炭仓库。1966年改建,设立日用杂品门市部。1980年5月改为今名。隶属县供销社土产公司。职工18人。经营副食品、农副产品及三类工业品。
乐平县农资公司 全称“江西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乐平县公司”。在县城沿河街西端。1950年成立,原名乐平县加工厂。1952年改立利民公司生产资料仓库。1964年更为今名,亦简称县生资公司。职工98人。设有2个门市部,5座仓库和涌山石灰厂。经营农业生产资料。
涌山粮管所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涌山粮油管理所”。在涌山镇东偏北半公里黄(泥头)乐(平)公路东侧。1951年创办,因居涌山附近而名。占地37亩。职工40人。内设粮站,经营粮油购销与粮食加工。
双田粮管所 全称“乐平县粮食局双田粮油管理所”。在田里蔡家北偏东1公里黄(泥头)乐(平)公路右侧。1979年创办,以在双田公社境内命名。职工15人。经营粮油购销。
乐平县粮食局直属库 在县城西北郊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1956年兴建,原名乐平县第一粮库1979年改为现名。占地100亩。职工54人。仓库18座,为市、县重点粮库。
社队企业
乐平县铝材制品厂 在县城向北大道北端东侧。1981年从乐平镇橡胶厂分出,在此单独建厂,产青霉素瓶铝盖,故名。占地40.5亩。职工176人。年产值125.6万元。
涌山公社农机厂 在涌山镇北偏东1公里鸡母山北麓黄(泥头)乐(平)公路右侧。1965年立涌山林业中学。1970年林中迁车溪,旋立本厂。占地9亩。职工56人。设车间5个,修理农机和制造小型农机具,年产值11.9万元。
共库综合厂 全称“乐平县共产主义水库工程管理局综合厂”。在共库大坝脚下。1970年创办。占地3亩。职工55人。产漆包线盘、电表等,年产值18万元。
崌山垦殖场纺织筒管厂 在小坑西偏南半公里铜鼓山南面山咀上。1976年建砂轮厂。1981年转产纺织筒管,旋改现名。占地3.6亩。干部职工58人。还经营发电、养蜂、加工猪棕等。年产值6.85万元。
双田公社石灰厂 在田里蔡家东偏北4公里黄(泥头)乐(平)公路北侧。1968年由双田公社建厂。职工39人。大小石灰窑4座,年产石灰0.34万吨,年产值12.26万元。
华家加工厂 在田里蔡家东南4公里田畈中。1957年创办,始称水轮泵发电站。1963年改为德明公社加工厂。1968年易为今名。职工43人。产花爆及加工粮油,年产值6万元。由双华大队管理。
临港公社石灰厂 在临港东北5公里石山脚下。1967年由临港公社创办。职工35人。石灰窑5座,年产石灰600吨。
十里岗垦殖场农机厂 在南港西北1.5公里低丘坡上。1962年创办,厂址原设在十里岗垦殖场大院内,1970年迁此。职工37人。主要产铁锅、小型农具,兼修运输车辆及其它农机。
红岩垦殖场农机厂 在岩前西南侧岇山西麓。1974年创办。职工41人。设3个车间,修农机且管理红岩水电站,年产值10万元。
浯口公社石灰厂 在浯口街北偏西7.5公里上边山南麓低丘坡上。1967年由浯口公社创办。职工16人。建石灰窑1座,年产石灰0.13万吨。
高家公社石灰厂 在高家西4公里梅岩石山北麓乐(平)上(饶)公路南侧。1968年在梅岩大队十亩地创办,原名永红公社石灰厂。1972年迁此,改为现名。职工64人。建石灰窑7座,占地8.4亩。年产石灰近万吨,且产片石,利润6万元。
梅岩大队石灰厂 在高家西偏南5公里石灰岩山北坡上。1974年由高家公社梅岩大队创办。占地3.3亩。职工19人。年产石灰0.27万吨,且产片石,产值8.8万元,利润1万元。
杨家边大队石灰厂 在高家西偏南5.5公里石灰岩山南坡上。1979年由高家公社杨家边大队创办。职工17人。建石灰窑2座,年产石灰0.26万吨,还产片石,产值8万元,利润0.95万元。
樟木里大队石灰厂 在高家西偏南8公里何树尖西南麓丘坡上。1976年由高家公社樟木里大队创办。职工13人。占地3.3亩。建石灰窑2座,年产石灰0.22万吨,还产片石,产值7.26万元,利润0.9万元。
庄泉大队石灰厂 在高家西偏南7.5公里何树尖西南麓丘坡上。1971年由高家公社庄泉大队创办。占地5.3亩。职工24人。建石灰窑4座,年产石灰3.5吨,产片石,年产值11万元,利润1.5万元。
众埠公社石灰厂 在众埠街南偏东7.5公里芙蓉山东北麓。1957年创办,原名秧畈石灰厂。1970年改为现名。职工50人。有石灰窑3座,年产石灰0.3万吨,产值10万元。
高家公社砖瓦厂 在高家西3公里乐(平)上(饶)公路左侧丘坡上。1976年由高家公社创办。职工17人。建砖瓦窑1座,附设农林场,年产青砖40万块,青瓦80万块,茶叶40担,利润0.6万元。
官山砖瓦厂 在镇桥镇南偏东2公里小丘坡下。1955年创办。占地30亩。职工21人。建砖瓦窑2座,年产青砖90万块,产值4.5万元。 富家坞砖瓦厂 在南港南偏东6.5公里众(埠街)篁(坞)公路右侧。1964年创办。职工48人。建砖瓦窑1座,年产青砖5万块,青瓦70万块,年产值1.5万元。
观峰船厂 全称“镇桥公社观峰船厂”。在镇桥镇西偏南5.5公里乐安河畔,乐平与万年交界处。1972年创办,次年投产。职工51人。耕地30亩。修造100吨以下的木船,兼种水稻,年产值10万元。
南港瓷厂 全称“乐平县南港瓷厂”。在南港西偏南1公里长乐水南岸低丘坡上。1980年由十里岗垦殖场筹建,当年投产。职工120人。建有3座瓷窑。8个车间,年产瓷面砖70万块,产值10.5万元。
科山煤矿 全称“乐平县科山煤矿”。在月山西南3.5公里,塔(前)科(山)公路贯穿其中。1966年由科山垦殖场创办。占地约150亩。职工164人。年产无烟煤0.7万吨。
麻姑路煤矿 全称“涌山公社沿沟大队麻姑路煤矿”。在涌山镇北偏东6公里黄(泥头)乐(平)公路右侧。建国前由私人开办炭窑。1956年沿沟高级社开办小煤矿。1958年易为今名。矿区面积9亩。职工160人。年产煤2万吨。
夹口岭煤矿 全称“涌山公社夹口岭煤矿”。在涌山镇北偏东3公里山坞中。1980年涌山公社在此两山之夹口处建矿。矿区面积15亩。职工230人。年产煤0.8万吨。
王家桥煤矿 全称“涌山公社王家桥煤矿”。在涌山镇北1.5公里山谷中。1977年涌山公社在王家桥建矿。占地15亩。职工263人。年产煤5万吨。
涌山公社五一煤矿 在涌山镇西3公里南山岭西北麓。1963年由五峰山垦殖场长松岗分场建矿,原名长松岗分场煤矿。1968年由刘家大队管理,改称下山煤矿。1970年归涌山公社开办,正当“五一”节开矿,遂改现名。占地面积750亩。职工150人。年产煤2万吨。
后港公社煤矿 在后港岭西6.5公里低丘坡上。1970年兴建,次年投产,原名五七煤矿。1974年易今名。职工316人。年产烟煤1.6万吨。
浯口公社煤矿 在浯口街东南4公里小院前(村)南边小丘坡上。1976年创办。职工70人。设计年产烟煤1万吨。
下冲坞煤矿 全称“乐平县双田下冲坞煤矿”。在田里蔡家北偏东10公里下冲坞顶端。1968年由双田公社建矿,次年竣工投产。职工92人。年产煤1.6万吨,年产值38.4万元。
港口煤矿 全称“乐平县港口煤矿”。在港口西偏北7.5公里低丘坡上。1969年由港口公社兴建,次年投产。职工152人。年计划产煤1万吨。
陈家煤矿 全称“乐平县礼林公社陈家煤矿”。在礼林西偏南5.5公里小丘坡上。1970年由礼林公社与洄田公社合办,次年投产,以筹建处设在礼林公社陈家命名。职工214人。年产煤1.8万吨。
十里岗垦殖场瓷土矿 全称“乐平县十里岗综合垦殖场瓷土矿”。在南港东偏南半公里长乐水南岸。1958年由洺口公社创办,地当丰源山,始称丰源瓷土矿。1961年改为今名。职工341人。设车间3个,年产瓷土0.36万吨,产值29.5万元。
南岸山林场 全称“涌山人民公社南岸山林场”。在涌山镇南偏东半公里小丘坡上。1972年建场,地当南岸山而名。职工79人。营林1.5万亩,还种茶叶、育苗圃。
五峰山林场 全称“乐平县共产主义水库五峰山林场”。在坝首东偏北3公里山坞中。1960年创办,原库名共林场。1962年划归涌山区五峰山垦殖场,旋改今名。1968年复归共库工管局,袭用原名。共有54户。营林2.9万亩,兼种稻谷。
岩口林场 全称“双田人民公社岩口林场”。在田里蔡家东北11公里华子峰南麓。1964年双田公社在岩洞口建林场。职工19人。育林1万亩,其中果树林50亩,还建砖瓦窑1座,年产值1万元。
鸣山林场 全称“港口公社鸣山林场。”在港口西偏南6公里。1964年由港口公社在鸣山西北坡上建场。职工54人。山林1000亩,水田71亩。栽培杉木、毛竹、油茶、花果、水稻。有砖瓦窑2座。
金鸡山林场 全称“接渡人民公社金鸡山林场”。在接渡镇南偏东4.5公里乐(平)弋(阳)公路右侧小丘坡下。1965年由接渡公社创办,地当金鸡山而名。职工19人。育杉木林3000亩,油茶林1000亩等,还产板栗、稻谷。
镇桥公社青妇林场 在镇桥镇南偏东5.5公里低丘坡上。1976年镇桥公社组织青年妇女在此开荒造林。职工12人。山林面积460亩。
南山林场 全称“众埠人民公社南山林场”。在众埠街东14公里南山水厍西部大柴坞中。1964年由众埠公社建场。职工40人。育林2500亩,兼管理南山水库。
宝山茶场 全称“洺口人民公社宝山茶场”。在洺口东北3公里小丘西坡下。宋代,此地曾建宝胜寺,因语音讹传为宝山寺(现已倒塌)。1064年镇桥公社移民建新山村,称宝山寺。1980年洛口公社建茶场,易今名。全场20户。种茶叶300亩。
莲花山果场 全称“语口人民公社莲花山果场”。在浯口街南偏东4.5公里红壤丘坡上。1977年由公社建场,以处莲花山得名。职工7人。果地750亩。种有桃、梨、桔、枇杷与茶叶等。
象山茶果场 全称“镇桥人民公社象山茶果场”。在镇桥镇东偏南2.5公里象山坳内。1979年由镇桥公社建场。职工35人。山林面积1380亩,其中茶地1030亩,果园350亩。种有桃、梨、长生果、柑桔等。
涌山公社畜牧场 在涌山镇北偏东1.5公里鸡母山西北麓。建国前为私人果园,原名花果田径。1962年由涌山公社建场,改为今名。耕地83亩。职工9人。以养猪、鹅为主,还种蔬菜。
港口公社畜牧场 在港口西偏北10公里小丘坡上,西北靠波阳,田(畈街)乐(平)公路从场区经过。1977年由港口公社建场。职工98人。耕地800亩,油茶200亩,茶叶700亩。养牛、猪、鸡、鸭等家禽,且附设旅社。
双田公社养猪场 在田里蔡家东1公里大山南麓。1969年建场。职工46人。耕地28亩。养猪150头,还产花爆,种水稻,年产值4.5万元。
豺狗坞养猪场 在镇桥镇东偏南7公里皖赣铁路左侧。1968年由镇桥公社在豺狗坞建场。职工26人。耕地110亩。养猪兼种田,主产水稻。
乐平县良种场畜牧水产分场 在县良种场东侧小丘坡上。1981年成立。干部职工52人,水产面积50亩,年产鱼苗88万尾,畜牧业以养免、养猪为主。
乐平县良种场良种分场 在洪家山偏北半公里小丘北坡下。1981年创办。干部西职工76人。耕地面积400亩。以培育水稻良种为主。
共库水产养殖场 在共库坝首西南侧涌(山)横(山坞)公路旁。1960年创办。职工64人。养殖面积118.9亩,耕地10亩。以养鱼和孵化鱼苗为主,还养猪。
崌山垦殖场水产场 在小坑西1.5公里大坑口水库东端小山西麓01972年建场。4个生产队,21户,73人。耕地7亩,鱼池20亩。以养鱼管水为主。
猫头山农场 全称“崌山垦殖场猫头山农场”。在小坑东南2.5公里山坞中。因处猫头山附近而名。1960年由共大乐平分校创办。1981年划归崌山垦殖场。全场4个生产队,13户,76人。耕地260亩,茶地200亩。主产稻谷。
蔬菜公社农场 在墈上南偏东4公里小丘坡下。职工37人。耕地230亩。种水稻和经济作物,兼营林业。1977年由蔬菜公社创办。
寺山农场 在镇桥镇东偏北5.5公里乐安河左岸小丘南坡下。1961年创办,原名镇桥公社农科站。1964年改建农场,因居寺山脚下而名。职工16人。耕地43亩,林地80亩。产稻谷、油料和蜂蜜。
红山农场 全称“镇桥人民公社护里大队红山农场”。在镇桥镇东偏北5公里渡(头)洄(田)公路左侧丘坡上。1970年创办,此地泥土呈深红色,故名。职工20人。耕地18亩,砖瓦窑1座。种水稻、棉花,且烧砖瓦。
塔山大队农场在镇桥镇东偏北9公里小丘西坡下。1966年建场,原名民兵连农场。1962年改为现名。12户,76人。耕地121亩。种水稻、棉花等。隶属镇桥公社。
护里大队农场 在镇桥镇东偏北3公里渡(头)洄(田)公路右侧小丘坞口。1958年由护里大队移民建场。15户,106人。耕地107亩。种水稻、棉花等。隶属镇桥公社。
张家农场 在镇桥镇南偏西5公里乐平与万年两县交界处小丘坡上。1958年创办。职工20人。耕地310亩。种水稻。隶属镇桥公社张家大队。
礼林公社良种场 在礼林南偏西2公里安殷水南侧小丘坡上。1973年由江维厂建知青农场。知青安置后,1981年改为现名。职工22人。耕地102亩。主要培育水稻良种。
镇桥公社知青综合场 在镇桥镇南偏东3公里低丘坡上。1975年由乐平汽车保养场创办。1979年划归镇桥公社。职工44人。耕地面积75亩。产花爆,种水稻、棉花等。
塔前公社知青队 全称“塔前公社知识青年创业队”。在塔前北偏东2公里小丘坡上。1976年创办,安置上海知识青年。1979年知青安置回城。现有职工14人。茶地379亩,垦荒108亩。设养猪场、油坊,兼种旱粮。
蔬菜公社服务大队 在墈上南2公里塔山西麓乐安河畔。1975年由蔬菜公社创办。占地1.5亩。职工120人。从事人力车搬运和水上运输。
蔬菜公社基建队 在墈上南2公里塔山西南麓乐安河畔。1978年由蔬菜公社组建。占地1.5亩。职工72人。经营建筑业。
共库农机站 全称“共产主义水库工程管理局农机站”。在共库坝首北半公里。1979年创办。职工8人。有汽车2辆、推土机2台等,经营运输、农机修理。
江西东风制药厂
江西东风制药厂(简称东风药厂)在县城东北郊,居人民大道东端南侧康山西北麓,东风路穿过厂区连通人民大道、观音泉路。全厂有2514人,其中科技人员56人,行政管理人员90人。除少数回、满民族外,均汉族。下设5个车间,19个科室。厂内有医务所、学校、电影院、粮站、商店等。
东风药厂因生产各种抗生素,且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命名。1965年在江西省第二指挥部国防工办领导下,由上海化工局医药工业公司负责提供设备和主要生产技术力量,进行基建施工,于1966年底竣工投产,为华东三线建设项目。国家共投资1064万元。1971年划归乐平工管区。1972年属省轻化工业局。1980年改属省医药管理局。1983年起由省医药总公司管理。
东风药厂原设计生产能力为普鲁卡因青霉素原药20吨/年、成药6000万支,后增加了灰黄霉素、红霉素、青霉素、玻璃瓶等品种。各种抗生素均采用生物发酵、化学反应等方法制取,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疗效高,副作用少。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各种炎症具有特殊的疗效。
东风药厂是江西省一座先进的大型医药工业企业。拥有1294台(件)设备,多数为国产。管道总长两公里,各类阀门近6000只。锅炉四台,总蒸发量21吨/时。由乐平发电厂供电,变压器总容量为3740千伏安。装有14TD深井泵三台,供水流量320吨/台时。并有烟囱除尘、煤炭软水化验、油水分离器等排污设施。近年来,研制成功一套由电脑控制的自动流入加糖装置,并应用到生产中,使青霉素发酵单位创全国最高水平。
建厂十四年来,抗生素原药产量提高了5.5倍,针剂、玻璃瓶增加了一倍多,年产值近四千万元。上缴国家税收、利润约为当初投资的8.3倍。生产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居中上游。它的建成,填补了江西医药工业的空白。
江西维尼纶厂
江西维尼纶厂(简称江维厂)位于县城南6公里,居乐安河东岸塔山南麓与嶂岭山北麓之间,处蔬菜、镇桥、礼林公社交界地区,北靠江西东方红电化厂,西邻县砖瓦厂,南连垱岭水库。占地面积1309亩。
江维厂于1971年8月始建,1981年元月投产。为省纺织局直属企业,因产维尼纶短纤维而得名。现有干部职工31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0人。设有三个生产车间(电石、有机、维尼纶车间)和六个辅助生产车间(锅炉、动力、电气、仪表、机修车间和运输队)。少量的设备从日本进口,大部分为国产。年产维尼纶0.7万吨,中间产品电石3.6万吨,聚乙烯醇1.0万吨等。年产值3300万元。
江维厂西濒乐安河,有两条公路从厂区穿行,距皖赣铁路库前站仅2.5公里,并设铁路专线直通厂内,水陆运输便利。厂内附设有粮站、商店、邮电所、招待所、银行分理处、医院、学校等。
江维厂属大型化纤生产联合企业。生产的化纤相当于20万亩棉田的总产量。它的建成,为江西抚州纺织厂、井岗山纺织厂、九江国棉二厂等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业原料,加快了发展江西纺织工业的步伐。
江西省乐平矿务局
江西省乐平矿务局(简称乐平矿务局)在后港公社境内,地处南(昌)张(王庙)公路、皖赣铁路西侧高家山,离县城2公里。占地181亩。有149户,658人。设26个职能处、室,附设商店、医院、邮电所、学校等单位。
乐平矿区是江西省煤炭主要产地之一。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分布面广,储藏量多。主含侏罗纪安源煤系(T3)和二迭纪乐乎煤系(P2),其中以乐平煤系著称全国。有焦煤、瘦煤、贫煤、气煤、气肥、无烟煤等品种。
据同治版《乐平县志》载:早在唐末就有民间小煤窑开采。民国期间,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集团在鸣山先后办有“鄱乐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新乐企业公司”、“江南煤矿公司”进行掠夺性开采。建国后省地质勘探队(456队、223队、195队)先后在桥头丘、鸣山、官睦岭、万山、涌山等地进行普查勘探。1960年始设乐平矿务局,属省煤炭工业局,管理鸣山煤矿和钟家山煤矿。1962年撤销乐平矿务局。1971年设乐平工管区。1973年恢复乐平矿务局,仍属省煤炭工业局,管理鸣山、钟家山、桥头丘、涌山煤矿和机修厂。1979年将涌山煤矿划分为沿沟、仙槎、涌山煤矿;同时将景德镇地方铁路局划入,改称为乐平矿务局铁路管理处。1980年9月将桥头丘煤矿二号井改为万山煤矿。现在乐平矿务局管理沿沟、仙槎、涌山、鸣山、桥头丘、钟家山、万山煤矿以及铁路管理处、机修厂、汽车修理厂、水泥厂、救护大队、勘探队、干校、职工子弟中学、职工医院、仙槎林场等单位。1982年全局职工14807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654人,工程技术人员269人。
乐平矿务局所属各矿建矿以来,工艺、技术、装备不断更新,劳动条件不断改善,采煤、掘进、运输、提升等方面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矿多为高瓦斯中小型矿井,有斜井、立井、平峒暗斜井。五十年代矿井多采用高落式、残柱式,用手镐挖煤,除部份大巷是人力推车外,均为人力拖煤,劳动强度大。近二十年来,逐步采用走向长壁式,斜切爆破式,用凿岩机打眼放炮落煤,由人力扒装改用粑斗装岩机、剷斗机装岩扒装,还使用了刮板输送机、架线式电动车及蓄电池电机车运输。排水、通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矿井扇风量有所增大,矿井排水容量最高时达440千瓦,扬程362米。工作面用坑木和金属摩擦支柱支护。同时还采用了光爆锚喷掘进施工技术和工艺。
乐平矿务局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工福利、文教卫生等方面很重视。设有安全监察局,各矿亦设安全监察处,并均配有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工程质量验收员,建有探水队、瓦斯抽放队。井下使用了防爆电器设备。全局办起了三所完全中学、五所初级中学。各矿均有小学、医院、俱乐部、电影院。
乐平矿区初步探明总储量在2亿吨以上。1982年产煤134万吨,总产值3392万元。多年来,为景德镇各瓷厂、乐平电厂、景德镇电厂等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业燃料和赣东北地区的生活用煤,加快了陶瓷工业和电力建设的步伐,方便了群众生活。
赣东北供电局
赣东北供电局在县城东部观音泉路中段两侧,东临石油公司加油站、电视转播台,西靠乐平气门厂。占地面积74亩。设有16个科室及修试所、调度所、高压工区、汽车队、金工车间等单位。全局干部职工748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10人,工程技术人员45人。
赣东北供电局成立于1970年6月1日,隶于江西省水利电力局。原设在乐平电厂生活区,1972年迁现址。管理乐平供电所、景德镇供电所、弋阳供电站、波阳供电所、修试所、高压工区。1971年弋阳供电站改称弋阳供电所。1972年增设汽车队。1976年乐平供电所改称乐德供电所。1977年初景德镇供电所分出另立景德镇供电局,同年弋阳供电所改称弋横供电所,乐德供电所改称用电管理所。1978年用电供电所改为乐万供电所。1981年增设调度所。
赣东北供电局是电力管理的主要企业,担负着上饶地区大部份县市的电力输送、配电及用电管理工作。在中调的统一指挥下,领导地区供电系统电力运行、操作、控制,并负责变电设备安装,检修及负荷潮流的分布等工作。全局共管理110千伏变电站9个,35千伏变电站12个;110千伏线路13条,35千伏线路13条,6.3千伏线路4条,10千伏线路13条。线路总长780公里。并入南昌电网运行,总容量27万千伏安,年供电量五亿度。营业额达四千万元,利润450万元。
该局工艺技术较先进。除拥有转向硬梯、拔销器、过线器等先进工具外,并能应用环氧树脂修补水泥杆纵向裂纹、接地钢筋爆破压接、空中更换导线爆破压接、真空滤油、接地故障自动检测等先进技术。在带电的情况下可完成更换架空地线、跨越加设母线、挂阻波器、短接110千伏油开关等高难度技术工作。研制的叶家变电站35千伏电压互感器消谐装置和送电线路杆塔岩石装置获省科技成果奖。
赣东北供电局为上饶地区安全、经济、合理地使用电能,确保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连续性,为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