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县良种场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61
颗粒名称: 乐平县良种场地名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1
页码: 2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县良种场地名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同心桥大队、同心桥大队、老同心桥、杨家畈、李家畈等。
关键词: 乐平县 良种场 地名

内容

乐平县良种场详见《乐平县良种场概况》。
  洪家山 在县城北7公里皖赣铁路与南(昌)张(王庙)公路之间的低丘坡上。162人。驻有良种场机关及良种分场、畜牧水产分场、卫生院、乐平香醋厂。清末,曾有洪氏在此居住。后废。建国后在此设县良种场,袭用原名。
  【同心桥大队】 在县良种场西北部,境内丘谷相间,南(昌)张(王庙)公路和皖赣铁路纵贯南北。辖9个自然村。211户,1098人。耕地865亩。产良种稻谷。建国前夕属义成乡。建国初属三区义成乡,后改属塔前乡。1956年属塔前乡马家高级社。1958年属塔前公社马家大队。1964年成立同心桥大队,归马家良种场。1966年复属塔前公社。1970年再划归马家良种场。以驻地得名。
  新同心桥 在洪家山西半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山坡下。村内设有商店、基建队、小学、加工厂。42户,202人。1966年始建,当时为养牛场。1971年同心桥大队迁驻此村,地近老同心桥,因称新同心桥。
  窑前山 在洪家山北半公里小丘南坡下,村南有小溪。16户,83人。清嘉庆间武状元汪道诚葬此。古时山前曾建窑烧砖瓦,故名。清末,石氏从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老同心桥 在洪家山西偏北1公里小溪南面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山脚下。45户,241人。〔武威石氏宗谱〕明万历间,石氏从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尔后彭氏、唐氏、汪氏相继迁入,由塔前、菱田二村在此同心协力建石桥,因称同心桥。1971年,为区别新同心桥,旋改老同心桥。
  杨家畈 在洪家山北半公里皖赣铁路东北侧平畈上。35户,181人。此地曾有王氏居住,因避讳而名。〔武威石氏宗谱〕明正德间,石氏由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李家畈 在洪家山东北半公里平畈处。7户,40人。此地曾有李氏居住,故名。清初,黎氏从英家桥范家(在今双田公社)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徐家仓 在洪家山东南1公里皖赣铁路东侧低丘坡下。32户,168人。曾有徐氏在此建仓屋,故名。〔武威石氏宗谱〕明嘉靖间,石氏从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上廖家 在洪家山西南1公里山坞内。14户,58人。清末,石氏从新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因居廖家坞上方,故称上廖家。
  中廖家 在洪家山西南1.5公里山坞内。4户,19人。清末,石氏从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因居上廖家和下廖家之间而名。
  下廖家 在洪家山西南2公里山坞内。16户,106人。此村原为廖姓所建,始称廖家。〔庐江何氏宗谱〕清康熙间,何氏由浙江绍兴山阴峡迁此居住。〔桃源徐氏宗谱〕清道光间,徐氏由安徽迁此居住。自坞上方建村后,旋改下廖家。
  廖家坞 片村名。在县良种场西南部山坞内。包括上廖家(含岭背)、中廖家、下廖家3个自然村,散落在1.2平方公里范围内。清代形成。以廖姓曾在此坞耕作而名。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