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乐平县良种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59
颗粒名称:
乐平县良种场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4
页码:
209-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县良种场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乐平县良种场概况和乐平县良种场地名。
关键词:
乐平县
良种场
义成乡
内容
乐平县良种场概况
乐平县良种场位于县境西北部,东、南、西三面为后港公社环抱,北与塔前公社毗连。约4.2平方公里。驻地洪家山在县城北7公里。有3个大队级单位,12个生产队,10个自然村,374户,1454人。耕地1278亩,山地3000亩,水面养殖面积200亩。全场属低丘陵地区。东北部地势平坦,西南部小丘起伏,均在海拔30—60米之间。皖赣铁路、南(昌)张(王庙)公路纵贯南北。
场区旧属静理乡三十六都。建国前夕属义成乡。建国初属三区义成、鸣山乡。1951年5月属五区塔前乡,同年解放军482团驻此垦荒建农场。1952年底驻军撤走,随后由县人民政府在此设农场,始称马家农场(驻杨家畈)。1956年6月属塔前乡马家高级社。1958年10月属超美公社马家大队,次年成立乐平县马家农场。1960年更名为乐平县良种繁殖场。1961年又改马家良种场,隶属塔前区。1963年底改属科山垦殖场。1964年归县直属。1965年下半年升为区级,辖塔前公社和马家良种繁殖场。1968年10月撤区扩社并队,成立马家农科所。1970年复称马家良种场。1981年3月改称今名。
该场是全县推广良种基地,以良种繁殖为主。1980年粮食总产量为158.5万斤。现办有鱼种场、种蜂场、种兔场、畜牧场、香醋厂和粮食加工厂等小型企业。有汽车2辆、拖拉机3台、手扶拖拉机1台。建有小型水利工程7座,机电排灌站1座,有效灌溉面积1100亩,占耕地面积89%。
文教、科研、卫生事业从无到有。现有小学1所,教师8名,学生300名。科技人员4名。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4名。还设有电影队、广播室、电视室等。
清嘉庆间武状元汪道诚墓葬于场内窑前山,今已毁,仅存遗址。
乐平县良种场地名
乐平县良种场详见《乐平县良种场概况》。
洪家山 在县城北7公里皖赣铁路与南(昌)张(王庙)公路之间的低丘坡上。162人。驻有良种场机关及良种分场、畜牧水产分场、卫生院、乐平香醋厂。清末,曾有洪氏在此居住。后废。建国后在此设县良种场,袭用原名。
【同心桥大队】 在县良种场西北部,境内丘谷相间,南(昌)张(王庙)公路和皖赣铁路纵贯南北。辖9个自然村。211户,1098人。耕地865亩。产良种稻谷。建国前夕属义成乡。建国初属三区义成乡,后改属塔前乡。1956年属塔前乡马家高级社。1958年属塔前公社马家大队。1964年成立同心桥大队,归马家良种场。1966年复属塔前公社。1970年再划归马家良种场。以驻地得名。
新同心桥 在洪家山西半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山坡下。村内设有商店、基建队、小学、加工厂。42户,202人。1966年始建,当时为养牛场。1971年同心桥大队迁驻此村,地近老同心桥,因称新同心桥。
窑前山 在洪家山北半公里小丘南坡下,村南有小溪。16户,83人。清嘉庆间武状元汪道诚葬此。古时山前曾建窑烧砖瓦,故名。清末,石氏从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老同心桥 在洪家山西偏北1公里小溪南面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山脚下。45户,241人。〔武威石氏宗谱〕明万历间,石氏从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尔后彭氏、唐氏、汪氏相继迁入,由塔前、菱田二村在此同心协力建石桥,因称同心桥。1971年,为区别新同心桥,旋改老同心桥。
杨家畈 在洪家山北半公里皖赣铁路东北侧平畈上。35户,181人。此地曾有王氏居住,因避讳而名。〔武威石氏宗谱〕明正德间,石氏由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李家畈 在洪家山东北半公里平畈处。7户,40人。此地曾有李氏居住,故名。清初,黎氏从英家桥范家(在今双田公社)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徐家仓 在洪家山东南1公里皖赣铁路东侧低丘坡下。32户,168人。曾有徐氏在此建仓屋,故名。〔武威石氏宗谱〕明嘉靖间,石氏从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上廖家 在洪家山西南1公里山坞内。14户,58人。清末,石氏从新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因居廖家坞上方,故称上廖家。
中廖家 在洪家山西南1.5公里山坞内。4户,19人。清末,石氏从菱田(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因居上廖家和下廖家之间而名。
下廖家 在洪家山西南2公里山坞内。16户,106人。此村原为廖姓所建,始称廖家。〔庐江何氏宗谱〕清康熙间,何氏由浙江绍兴山阴峡迁此居住。〔桃源徐氏宗谱〕清道光间,徐氏由安徽迁此居住。自坞上方建村后,旋改下廖家。
廖家坞 片村名。在县良种场西南部山坞内。包括上廖家(含岭背)、中廖家、下廖家3个自然村,散落在1.2平方公里范围内。清代形成。以廖姓曾在此坞耕作而名。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