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科山综合垦殖场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51
颗粒名称:
科山综合垦殖场地名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3
页码:
189-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科山综合垦殖场各地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乐平县
科山综合垦殖场
地名
内容
科山综合垦殖场 详见《科山综合垦殖场概况》。
【月山分场】 在垦殖场中部丘陵地带。辖3个自然村。131户,619人。耕地498亩,山林7771亩,茶地76亩。种水稻和育林为主。产石灰,境内有铜矿。建国前夕属天华乡。建国初属三区天华乡、蔡家区界首乡。1956年为㙩乡月山高级社。1958年属超美公社科山林场,后属岩前公社。1959年改属科山垦殖场。1961年立蓝桥分场月山大队。1963年底属下徐公社。1964年立月山分场。曾属兰桥、月山大队。1972年复立月山分场。
月山 在县城北偏东28公里丘谷中。66户,313人。〔郑氏宗谱〕北宋太宗间,郑氏自浮梁来此建村,由村后有山形似月取名。明景泰间进士、衡州知府郑冕为本村人。
油榨坞 在月山西北1.5公里乐平与景德镇市昌河区交界处丘陵谷地中。32户,161人。〔广陵盛氏宗谱〕清康熙间,盛氏自建昌府新城县迁此建村,因村前有泉从石缝中滴出,状似榨油得名。曾称老月山。
郑坞 在月山东北1.5公里丘陵狭谷中。33户,145人。〔新城平溪黄氏宗谱〕清康熙间,黄氏自建昌府新城县平溪迁此建村,古时此坞葬有郑氏祖墓,习称郑坞,村名因之。
【吕家大队】 在垦殖场东部丘陵山区。辖4个自然村。93户,509人。耕地480亩,山林8000亩。种水稻和育林为主。建国前夕属天华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天华乡、六区长松乡和涌山区林头乡。1956年属林松高级社。1958年属涌山公社林松大队。1961年为科山垦殖场吕家分场。后立吕家大队。1966年复立吕家分场。1968年改为今名。
吕家 在月山东6公里吕家尖东麓山坞中。33户,149人。〔河东吕氏家谱〕明永乐间,吕氏自浮梁枧田竹溪迁此建村。
牛栏坞 在月山东偏北6.5公里丘陵狭谷中。为涌山公社农科所的农点。建国前曾有何氏自鄱阳李路坞来此建村,后迁走。今垦殖场派来3人在此守山。因四面皆山,状如牛栏得名。
朱家 在月山东偏北5公里吕家尖北麓狭谷中。29户,150人。〔沛国朱氏宗谱〕元末,朱氏自古田三溪里大港边(在今临港公社)来此建村。
曹冲 在月山东6.5公里吕家尖东麓山坞中。31户,207人。〔汝南周氏宗谱〕明万历间,周氏自柏树村(在今涌山公社)来此立村。该村原为曹氏所建,因村处山坞口,地平且险要,故称曹冲。
【界首大队】 在垦殖场中部丘陵谷地中。辖5个自然村。242户,1194人。耕地1056亩。产稻谷。建国前夕属天华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天华乡、五区蓝桥乡、蔡家区界首乡。1956年为㙩乡界首高级社。1958年为超美公社界首林场,后改属岩前公社。1959年划归科山垦殖场。1961年属界首分场。1963年立界首大队。
界首 在月山东1.5公里丘陵谷地中。149户,686人。北宋时,郑氏自安徽祁门锦江村来此立村,因地处乐平与浮梁交界处,故称界首。
石咀 在月山北偏东3公里乐平与景德镇市鹅湖区交界的分水岭山麓。1户,10人。清光绪间,胡氏由附近黄泥湾来此立村,因村口有小石山相对,故称石咀。
黄泥湾 在月山东2公里塔(前)科(山)公路西北侧山坳内。16户,71人。〔安定胡氏宗谱〕宋景定壬戊年(1260年)胡氏由本地虎头山迁此建村,始称南坑。因此处土质多为黄壤,故改称黄泥湾。
吴乐 在月山东面2.5公里塔(前)科(山)公路东南侧谷地中。67户,383人。〔吴氏宗谱〕清康熙间,吴氏从建昌府新城县迁此建村,以地属乐平加姓氏命名。
杨草坞 在月山东3公里杨草尖北麓狭谷中,村因此得名。9户,44人。1958年,吴氏自附近吴乐迁来建新山村。
【㙩大队】 在垦殖场西南丘陵谷地,塔(前)科(山)公路贯穿其中。辖3个自然村。187户,1044人。耕地828亩。主种水稻。建国前夕属天华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天华乡、五区㙩乡、蔡家区界首乡。1956年为㙩乡㙩高级社。1958年属超美公社科山林场,后属岩前公社。1959年属科山垦殖场。1961年并入㙩分场。后立月山分场㙩大队。1966年复属㙩分场。1970年并入月山大队。1972年复立㙩大队。
蓝桥 在月山南偏西4公里丘陵谷地中塔(前)科(山)公路旁。131户,699人。〔蓝桥操氏宗谱〕北宋咸平戊戌年(公元998年)操氏自鄱阳新义迁此建村。〔太原王氏宗谱〕清康熙间,王氏又从南丰十六都王家迁此居住。因村前小溪建有拦溪桥,后演化成蓝桥。
竹鸡坞 在月山西偏南1.5公里丘陵谷地中。9户,74人。1961年由蓝桥移民建新山村,因山坞多竹鸡(鸟类)得名。
月湖 在月山西南3.5公里丘陵宽谷地中塔(前)科(山)公路旁。47户,271人。〔太原王氏宗谱〕清康熙癸未年(1703年)王氏自南丰十六都王家排迁此建村,因村前池塘俗称月光湖而取名。
【陈家大队】 在科山垦殖场西南部丘陵谷地,塔(前)科(山)公路贯穿其中。辖1个自然村。130户,639人。耕地415亩,山林2100亩。主种水稻,兼育山林。建国前夕属天华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天华乡、五区蓝桥乡、塔前区㙩乡。1956年为㙩高级社。1958年属超美公社㙩大队,后改属岩前公社。1963年底属下徐公社陈家大队。1968年并入塔前公社㙩大队。1971年划入科山垦殖场。1979年复立陈家大队。
陈家 在月山西南4.5公里塔(前)科(山)公路北侧山脚下。北宋时,陈氏自祁门县古竹村迁此建村。
【里冲大队】 在垦殖场西南部丘陵谷地。辖1个自然村。91户,514人。耕地337亩,山林630亩。种植水稻为主。建国前夕属天华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天华乡、五区蓝桥乡、塔前区㙩乡。1956年属㙩高级社。1958年属超美公社㙩大队。1959年3月改属岩前公社。1963年底属下徐公社汪家大队。1968年并入塔前公社㙩大队。1971年划入科山垦殖场。1979年分立汪家大队。1982年更名里冲大队。
汪家 在月山西南4公里塔(前)科(山)公路南侧丘陵谷地中。明末,汪氏从婺源王沙汪家迁此建村,原名里冲汪家。后汪氏衰落。清顺治间,黄氏自婺源黄墩来此居住,简称汪家。
【㙩大队】 在垦殖场西南部丘陵谷地。辖1个自然村。230户,1124人。耕地630亩,林地1100亩。主种水稻。建国前夕属天华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天华乡、五区蓝桥乡、塔前区㙩乡。1956年为㙩高级社。1958年成立㙩大队,属超美公社。1959年改属岩前公社。1963年底归下徐公社。1968年并入塔前公社。1971年划入科山垦殖场。
上徐 在月山西南5公里塔(前)科(山)公路旁。〔石砚徐氏宗谱〕南宋淳祐间,徐氏自下徐迁此建村,因村处下徐上游,故称上徐,曾称上葵田、石砚。
【科山分场】 在垦殖场北部,西北与景德镇市昌河区交界,东北与景德镇市鹅湖区接壤的丘陵山区。辖8个自然村。65户,369人。耕地222.5亩,山林17147亩。产稻谷、杉木、毛竹。建国前夕属天华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天华乡、五区蓝桥乡、蔡家区界首乡。1956年属上徐乡界首高级社。1958年属超美公社科山林场,后归岩前公社。1959年属科山垦殖场。1966年立科山分场。
科山 在月山北4公里深山狭谷中。32户,188人。〔吴氏宗谱〕清康熙间,喻、吴二氏自建昌府新城县迁此建村,始称柯木岭。后演化称科山。
李树坞 在月山北6公里深山狭谷中。1971年科山分场派人来此看护山林立村,因村边多李树得名。
金堂 在月山北偏西5公里深山狭谷中,北邻景德镇市鹅湖区。2户,10人。1966年科山分场派人来此建新山村,看护山林兼种少量土地。据传古时此地曾立村,村边有一教经书房,故称经堂。后演化为金堂。
茶树坞 在月山北偏东5公里深山狭谷中。4户,28人。清代,余氏自建昌府南丰县迁来建村,因山上多茶籽树得名。
汪家坞 在月山北偏东5公里深山狭谷中。2户,9人。清代,曾有汪氏在此建村,故名。后废。1972年科山分场在此重建新山村,袭用旧名。
杨树塘 在月山北偏西5公里深山狭谷中。5户,32人。1970年科山分场移民来此建新山村,以村前有水塘和杨树取名。
下岭坞 在月山北偏西3公里深山狭谷中。14户,80人。〔张氏宗谱〕清康熙间,张氏自建昌府南丰县迁此建村,因处科山岭下小山坞中,为来往科山必经之处,故称下岭坞。
塘岭花果队 在月山东偏北6公里丘陵盆地中。6户,22人。1962年由科山垦殖场移民建立新山村,此处山谷形状似塘,且设花果队,故名。曾称塘岭。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