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中故里——府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48
颗粒名称: 王刚中故里——府前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2
页码: 185-1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刚中故里府前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乐平县 王刚中故里 府前

内容

洄田公社北部,山峦连绵,清溪环流,林木郁葱,自然景色秀丽。这里,有一个叫府前的群村,就是宋丞相王刚中的故里。
  府前,包括下府前、中府前、细屋下(又称上府前)三村,散落在约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现有居民136户,806人。
  府前,原名履恒里,始建于北宋。据《太原王氏宗谱》载:宋太宗兴国五年(公元987年),王氏始祖由婺源武口迁居弋阳横塘。其曾孙容公,于宋明道三年(1034年)迁东津畈(今接渡公社东溪畈),宽公于宋景德二年(1005年)迁三合源(在今镇桥公社),建公于宋天圣三年(1025年)同父寻山水之秀,遂择此建村,取“履,历也。恒,久也。宜历久不变”之意,村名履恒里。
  始祖第五代玄孙王刚中,字时亨,号竹坞。生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幼时博览强记。绍兴十五年(1145年)举进士,历左宣义郎。召试。秦桧怒其不附己,抑授洪洲教授。桧死,召见,擢秘书省校书郎、普安王宫教授,累迁中书舍人。刚中力主抗金御侮,帝韪之。以龙图阁侍制知成都府,检身以洁,驭吏恩威并行,深得蜀民拥载。孝宗时,累除端明殿学士,进同知枢密院事。乾道元年(1165年),以疾薨于位。帝辍朝三日,遣官护表〓葬于九林石榴峰郭家姚(在今礼林公社铺里附近)。谥恭简。刚中所作百十余篇,尤以《易说》、《春秋通义》、《仙源圣记》、《经史辨》、《汉唐史要览》、《天人修应录》、《东溪集》、《应斋笔录》为最,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之一。乾道初,刚中拜相后,诏建家庙,设相府,故村名易为府前。谥曾祖为少保、公祖为少傅、父为少师。分三公奉祀,故分三村居,名上府前(亦称细屋下)、中府前、下府前。
  据《太原王氏宗谱》载:古时的府前,峙峰耸秀,源水流清,尤以相府遗基、东园亭址、故家乔木、金潭夜月、远寺钟声、虹桥垂柳、东岭樵歌、西窗夜读为最,号称“履恒八景”。相府遗基中有三世丰碑、东园亭址、宸翰古碑等建筑。东园中栽有刚中在蜀为官时带回来的稀有名树——应雪木花。可惜的是因历时过久,又经大火焚毁,原迹毫无留存。相府详情无可考查,仅剩几块厚大石板、石柱作证。民间尚有上府前建有石牌坊、中府前建石门楼、下府前建石祠堂之说。
  青山依在,溪水照流,今日府前面貌焕然一新。新植的松杉幼林更使群山添翠;村之东北,筑起了勤俭水库,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落后面貌。府前三村,依山傍水,新屋栉比麟次,风景煞是好看。真如人们所说:上下三府前,清水灌良田,水碓舂白米,快乐似神仙。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