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港口人民公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28
颗粒名称:
港口人民公社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13
页码:
109-1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县港口人民公社的概况,其中包括了位置、辖区、经济、工业、农业、地名等。
关键词:
港口人民公社
概况
乐平县
内容
港口人民公社概况
港口公社在乐平县西部,驻地港口距县城2.5公里。公社以驻地命名。东、南濒临乐安河,分别与蔬菜、镇桥公社隔河相望,东北与乐平镇交界,西北与波阳县接壤,北部与后港公社毗连。总面积86.2平方公里。全社辖19个农业大队、一个林场、一个茶场。共有410个生产队,110个自然村(镇),7338户,43454人。省属鸣山煤矿和县属叶家源煤矿坐落在境内西北部。
地处河谷平原与低丘陵接壤地区。东南地势低平,磻溪河以西低丘连绵,山地与平畈大致相等。南缘鸣山主峰最高,海拔174.4米;平原为海拔15米上下。田(畈街)乐(平)公路横穿东西,南(昌)张(王庙)公路和皖赣铁路于东部平原纵贯南北。
现辖区旧属静理乡三十四、三十五都。建国前夕属公安、鸣山乡。建国初属三区(菱田)公安、鸣山乡。1950年1月归三区(港口)民主、魁堡、新立、龙溪、新民、双桥、自强、大同乡。1952年6月隶港口区,设港口、石下、竹窠、老山、张家桥、袁家、童家、里汪、后杨、谢家、后畈乡,魁堡乡划入镇桥区。1956年6月撤区并乡,并为港口、鸣山、后杨乡。1957年6月复区,属镇桥区鸣山、浒崦乡和县直属港口乡。1958年10月撤区并乡,成立港口公社。当时乡社合一,部分大队隶于东风公社。1961年上半年归县直属,同年8月属接渡区,部分大队隶于镇桥区鸣山公社和接渡区高桥公社。1962年10月复属港口区。1963年至1964年间曾立魁堡公社。1965年分属接渡、镇桥区。1968年10月撤区,并为港口公社。
公社经济以农业为主,工农业生产都较发达。1980年全社工农业总产值91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98万元,占总产值的43.7%;农业产值513万元,占总产值的56.3%。
工业以采煤、农机修造、建筑、服务加工行业为主。鸣山一带煤炭资源丰富,以优质“乐平煤系”著称。社队办的小煤窑年产煤炭2.8万吨。公社农机厂除修理农机外,还生产农机配件、水泵、榨糖机等。公社办基建队2个,建筑业产值居全县之冠。服务加工业中,不仅能加工粮食、榨油、轧花、制糖,还能酿酒、制鞭爆和木竹用品,此外还烧砖瓦、石灰,开采瓷土、采运沙石。社队企业总产值居全县第三。
农业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全社耕地34661亩。粮食作物面积24075亩(双季稻占90%),年产粮食2742万斤,亩产1139斤。棉花种植面积11332亩,年产皮棉6210担,超过全县总产的五分之一,居全县第二。油菜、芝麻、花生等油料作物产量名列全县第三,年产48.3万斤。青靛、蓼蓝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已大量种植。此外,还产甘蔗、黄麻、瓜果等。山地4.3万亩,育林面积2450亩。全年上调生猪6524头,年产鲜鱼20万斤。
建国后,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全社修筑圩堤4条,长达28公里。建排涝站7座,排涝面积9700亩。建小型水库61座,机电提灌站99座,且处共库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9702亩。基本上消除了旱涝灾害。全社农机总动力达一万匹马力,居全县之首。有运输汽车7辆,农用拖拉机2台,手扶拖拉机7台,机动船1艘,加工机械135台。
文教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建国后,全社办中学2所,在校学生1994人;小学37所,在校小学生81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3%。公社建卫生院和企业职工医院各一所,设病床25张;大队办医疗站17所。此外还有电影队、广播站、文化站、业余剧团等,改变了过去文教卫生事业落后的面貌。
公社境内张家桥村北古为窑上村,亦名嘉兴镇,是明代瓷窑遗址。
清嘉庆间武状元汪道诚家乡在埂上(今里汪村),近代陶器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故里在传芳汪家。土地革命时,赣东北革命委员会秘书长徐跃的家乡在狮子口。
港口人民公社地名
港口人民公社 详见《港口人民公社概况》。
【港口大队】 在公社东部乐安河畔平原。辖两个自然村。392户,1818人。耕地1059亩。产棉花、稻谷、蓼兰、青靛。因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新民乡,港口区港口乡。1956年为港口乡港口高级社。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港口大队。1968年并为前进大队。1972年复立港口大队。
港口 在县城西2.5公里乐安河西岸。386户,1787人。产青靛闻名。北宋末年,汪氏从婺源大畈汪家迁此建村,因村前乐安河中有两洲,河被分为三条支流,原名三溪村。后因形成乐平土特产集散地,水运发达,清末改称港口。村内设有法庭、医院、学校、银行、供销社、物资局仓库等。
枫树下 在港口西南2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右侧平畈上。6户,31人。清道光间,汪、谭二氏从本地港口迁此两棵大枫树下建村。
【龙塘大队】 在公社西北部,西面低丘起伏,东面地势低平。辖10个自然村。524户,3253人。耕地3894亩,林地440亩,水面养殖面积750亩。产稻谷,副业有采煤,烧石灰、砖瓦等。因居龙塘水库南部得名。建国前夕属鸣山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鸣山、新立乡,港口区石下乡。1956年称鸣山乡石下高级社。1958年属东风公社童家大队,后立鸣山公社程家大队。1968年并入港口公社。1982年改为现名。
程家 在港口西北9公里低丘坡下。109户,633人。明初,程氏从婺源黄墩迁此建村。
彭家 在港口西北10公里低丘坡上,西濒龙辖水库。13户,78人。清中期,彭氏从下济(今蔬菜公社天济)迁此建村。
口金 在港口西北9.5公里低丘坡下。46户,287人。明末,金氏从鄱阳山田金家迁此山坞口建村。
团林源 在港口西北9公里低丘坡上。48户,301人。清末,彭氏从天济(在今蔬菜公社)迁此林地建村,因村后丘坡形似团鱼(即甲鱼),故名。
石背 在港口西北8公里小丘南坡下。61户,384人。清初,梁氏自福建汀洲迁此小石山背后建村。
石下 在港口西北8公里平畈中。121户,711人。明初,吴氏从长坞里(今后港公社上长坞)迁此建村,因靠小石山脚下而得名。
谷田 在港口西偏北8.5公里平畈中。41户,306人。明末,吕氏从坞口(今后港公社谷口)迁此建村,取名谷田,期五谷丰登。
杨范 在港口西偏北9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北侧平畈上。50户,306人。明末,王氏、范氏分别从鄱阳洛田、岩前(在今塔前公社)迁此建村,因避讳得名杨范。清末,吴、李二氏又从本地叶家源、万年县里湾迁入。
对面徐家 在港口西偏北10公里低丘坡上,西邻波阳县。18户,120人。清中期,徐氏从附近石牛塘迁此建村,因与故壤门户相对而名。
石牛塘 在港口西偏北9公里小丘西坡下。17户,127人。清中期,徐氏从本地魁堡迁此建村,村西池塘内有牛状岩石露出水面,名曰石牛塘,村名因之。
【汪洪大队】 在公社东北皖赣铁路与磻溪河间的平畈上。辖6个自然村。308户,1863人。耕地1266亩。产棉花、稻谷、山茶花。以原驻地命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新民乡,港口区竹窠乡。1956年称港口乡洪溪高级社。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汪洪大队。1968年并入袁家大队。1972年划归张家桥大队。1980年复立汪洪大队。
童李余童家 在港口北偏西2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北侧平畈上。29户,168人。南宋隆兴间,童氏从婺源大田童家迁此建村,始称童家。李、余二 氏相继迁入后,改现名。
汪洪 在港口北偏西2.5公里磻溪河东部平畈中。84户,555人。原为汪、洪二氏建村而得名。汪、洪衰落后,清康熙间,程氏从县城官路口程家迁入,袭用原名。
李家 在港口北偏西1.5公里磻溪河东部平畈中。6户,31人。清顺治间,李氏从茅镰岗(今后港公社茅芦岗)迁此建村。
曹家边 在港口北偏西1.5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北侧平畈上。132户,779人。村原为操氏所建,初名操家。清顺治间,吴氏从本地龙溪迁居操家村旁,因名操家边。操氏衰落后,讹传为今名。
余家 在港口北偏西1.5公里皖赣铁路西侧平畈上。32户,209人。元宪宗间,余氏从婺源驼川葭茅村迁此建村。
汤家 在港口北偏西1.5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北侧平畈上。25户,121人。南宋绍兴间,汤氏从余江画桥汤家迁此建村。
【龙溪大队】 在公社中北磻溪河西部低丘陵地区,田(畈街)乐(平)公路横穿。辖9个自然村。435户,2738人。耕地2998亩,林地800亩。产稻谷、瓷土,副业有采煤、烧砖瓦。以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鸣山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鸣山、龙溪乡,港口区老山、龙溪乡。1956年为鸣山乡龙溪高级社。1958年属东风公社龙溪大队。1961年分立鸣山公社龙溪、梅溪大队。1968年并为港口公社小陂大队。1972年复称龙溪大队。
龙溪 在港口西偏北4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南侧鸡公山北麓山坳中。116户,693人。〔龙溪吴氏宗谱〕五代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吴氏从弋阳郑家坞迁此建村,因村边溪内有泉,俨若神龙之窟,故号龙溪。明太祖时御讳,更号小溪。后遇旱于溪内筑陂堰水,亦名龙陂,俗称小陂。清初又复龙溪之名。今鹰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长根为本村人。
叶家源 在港口西北7公里低丘坡下。40户,227人。古为叶氏建村,故名。清中期,吴氏从本地龙溪迁入,村名依旧。
邱家畈 在港口西北5公里平畈上。94户,599人。村原为邱氏所建,故名。邱氏衰落后,清中期,吴氏从本地龙溪迁入,袭用原名。
晒头 在港口西偏北6公里小丘东坡下。25户,131人。相传古代当地有位名叫吴玄定的人,被官府捕杀后,于此悬首曝晒示众,地名俗称晒头。清末,吴氏从本地龙溪迁此建村,沿用原名。
岭背 在港口西北4公里鸣山煤矿铁路专线南侧。18户,128人。清光绪间,吴氏从本地山岭东面的黎家山迁此建村,故名。
黎家山 在港口北偏西3公里。46户,304人。古为黎氏所居,因处小山南麓得名。黎氏衰落后,清中期,吴氏从本地龙溪迁入。
王子塘 在港口西偏北5公里小山坞内。31户,23人。清代方氏从小木桥(在今双田公社)迁池塘边建村,此塘原为王氏所掘,因名王子塘,村以塘得名。太平天国革命时,黄、段二氏从建昌府迁来,此地曾种麻,习称麻山。不久遂移居现址,袭用原名。
麻石窟 在港口西4公里。19户,134人。清末,吴氏从本地龙溪迁此建村,因居鸡公山西南麓,自古以来开山采麻石,遂成大窟窿,故名。因谐音又名麻山窟。
王家山 在港口西4公里。46户,283人。古为王氏在此山麓世居,故名。王氏衰落后,清中期,吴氏从本地龙溪迁入,沿用原名。
【张家桥大队】 在公社东北部乐安河畔平原,皖赣铁路、南(昌)张(王庙)公路和田(畈街)乐(平)公路交叉穿行。辖2个自然村。295户,1435人(含张家桥非农业人口)。耕地448亩。产棉花、蔬菜、蓼兰,副业有人力运输。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双桥乡,港口区张家桥乡。1956年为港口乡张桥高级社。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张家桥大队。
张家桥 在港口北半公里内河与乐安河汇合处。北宋建隆间,张氏从婺源鸟白张家迁此附近建村,以烧瓷窑得名窑上村,亦称嘉兴镇。后因瓷质欠佳遂被淘汰。明末于村东架木板桥,方易名张家桥。由于水陆交通发达,渐成乡镇。今有居民225户,1100人(商品粮人口占一半)。
塘尾头 在港口北偏西1公里皖赣铁路与田(畈街)乐(平)公路交汇处。70户,335人。明洪武间,汪氏从婺源大畈汪家迁此建村,地当池塘尾端而名。
【打油袁家大队】 在公社东北河谷平原。辖2个自然村。384户,2139人。耕地1227亩。产棉花、稻谷、甘蔗,副业有榨油。因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新民乡,港口区袁家乡。1956年为港口乡袁家高级社。1958年立港口公社袁家大队。1982年改为现名。
袁家 在港口北偏西半公里皖赣铁路与南(昌)张(王庙)公路交汇处。363户,2034人。〔冠湖袁氏宗谱〕明永乐间,袁氏从墩头脑(今接渡公社真祥老)迁此建村,原名冠湖村,因村前池塘形似状元帽得名。清末以榨油著称,俗称打油袁家,简称袁家。
畈上杨家在港口北侧平畈上。21户,105人。明永乐间,王氏自本地井头杨家迁此建村,初名井头畈上。清末改称现名。
【塔瑞大队】在公社东北河谷平原。辖5个自然村。382户,2132人。耕地1775亩。产棉花、稻谷、甘蔗。因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新民乡,港口区袁家乡。1956年称港口乡塔瑞高级社。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塔瑞大队。1968年并入袁家大队。1972年恢复原名。
塔瑞 在港口西1公里平畈上。214户,1225人。北宋元丰间,吴氏从余干五彩山迁此建村,村旁原有古塔,村名雁塔。后村旁建石桥,又名塔瑞桥,期吉祥平安。今简称塔瑞。
野鸡朱家 在港口西2公里平畈上。71户,358人。明洪武间,朱氏从山下朱家(今塔前公社老山下)迁此建村,村旁树林中常有野鸡栖息,故名。
丁家山 在港口西3公里。10户,58人。南宋绍熙间,丁氏从本地丁家迁此山麓建村。
丁家渡 在港口西3公里磻溪河东岸。19户,101人。古为丁氏在此设渡而得名。清康熙间,王氏从本地井头杨家迁此建村,沿用渡名。
丁家 在港口西2公里平畈上。68户,390人。北宋元丰间,丁氏从鄱阳县五十八都罗湖(在今万年县)迁此建村,因居雁塔(已毁)附近,原名塔上丁家。后简称丁家。
【同乐大队】 在公社西部低丘陵地带,西北与波阳县交界。辖18个自然村。458户,2930人。耕地3460亩,水面养殖面积710亩。产稻谷,副业有采煤、烧缸瓦和砖瓦。以当地童家、骆家谐音组合命名。建国前夕属鸣山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鸣山、新立乡,港口区童家乡。1956年为鸣山乡童乐高级社。1958年成立东风公社童家大队。1961年分立鸣山公社童乐、胡家大队。1968年并入港口公社童乐大队。1972年改为现名。
吕家 在港口西9公里小丘坡上。18户,106人。清道光间,吕氏从绾口(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
同乐岭背 在港口西偏北8.5公里。5户、47人。清同治间,汪氏从本地港口迁此小山背后建村,始称岭背。为避同名,1982年改为现名。
骆家 在港口西偏北9.5公里低丘坡上。43户,307人。明嘉靖间,骆氏从神溪华家樟树下(在今镇桥公社)迁此建村。
何树下 在港口西8.5公里低丘坡上。12户,82人。清道光间,胡氏从本地里首胡家迁此古何树下建村。
麻山 在港口西8.5公里。7户,42人。清末,汪氏从本地下江畈迁此麻山坡下建村。
面前 在港口西7.5公里平畈中。21户,127人。民国初年,黄氏从附近下江畈迁此建村,地当故壤对面而得名。
童家 在港口西10公里弯山水库边,西毗波阳县。47户,292人。原为童氏建村得名。清道光间,江氏从鄱阳江家岭迁此,袭用原名。
下江畈 在港口西8.5公里。24户,184人。清乾隆间,袁氏从本地冠湖(今袁家)迁此建村,因溪水经田畈南下入乐安江,初名下江畈袁家。袁氏衰落后,黄氏于清末自南丰县黄家迁入,旋改现名。
江家 在港口西10.5公里小丘坡下。23户,143人。清咸丰间,江氏从本地童家迁此建村。
谢家 在港口西8.5公里小山旁。18户,108人。清同治间,谢氏从本地传芳谢家迁此建村。
下西源 在港口西偏南8.5公里。27户,183人。徐氏于清末从本地魁堡迁此建村,村倚西冲山,溪水自西北而下,内称上西源、下西源,统称下西源。
胡家源 在港口西偏南9公里。16户,102人。原为胡氏在此坞底丘坡上建村,始称胡家源。胡氏衰落后,陈氏于清末从本地乱石埠陈家迁此,村名依旧。
程鲁 在港口西偏南11公里小丘北坡下,居凤凰水库大坝东南侧。50户,288人。古为程鲁二氏建村得名。程鲁衰落后,蔡氏于清道光间从田里蔡家(今双田公社)迁居此地,袭用原名。
毛楂山 在港口西偏南8公里。28户,184人。清中期,黄氏从坑口(在今镇桥公社)迁此建村,村旁山坡盛长毛楂(即山楂),故名。
胡家咀 在港口西偏南10公里西坡下。37户,226人。胡氏于清末从里首胡家迁此小山咀处建村。
石家 在港口西偏南11公里。23户,160人。清道光时,石氏从菱田迁此小丘坡下建村。
傅家咀 在港口西偏南11公里小丘旁。41户,243人。原为傅氏在此丘咀处建村而得名。傅氏衰落后,清末,徐氏从魁堡迁入,袭用原名。
茶园里 在港口西偏南11公里低丘坡上。18户,106人。此地原为鄱阳东边淹村的茶叶庄园而得名。清末,徐氏从本地炉山下迁此建村,沿用原名。
【鸣山大队】 在公社中南丘陵地区,田(畈街)乐(平)公路横贯。驻有鸣山煤矿。辖20个自然村。573户,3397人。耕地3971亩,林地200亩,水面养殖面积620亩。种水稻,副业有采煤、烧砖瓦。因处鸣山地区得名。建国前,夕属鸣山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鸣山、新立乡,港口区老山乡。1956年称鸣山乡老山高级社,次年划入镇桥区。1958年为东风公社老山大队。1961属鸣山公社。1968年并入港口公社,改现名。
狮子口 在港口西6.5公里小丘南坡上,靠鸣山煤矿。36户,220人。余氏于宋代自黄莺源(今双田公社耆德)迁此建村,原名余家。后因村人在朝任礼生,皇上赐石狮一对置于村口,遂改今名。土地革命时,赣东北革命委员会秘书长徐跃的家乡。
缸甏山 在港口西偏北7.5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左侧。设有公社企业职工医院。56户,346人。清光绪时,潘氏从本地潘家迁此山坡下建村,因产缸甏得名。
陶家 在港口西偏北8.5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横贯。45户,265人。清嘉庆时,陶氏从蜂糖畈陶家(今后港公社后陶)迁此建村。
宋家 在港口西偏北8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右侧田畈上。34户,193人。清末,宋氏在此建村而得名。宋氏衰落后,张氏从古垴张家(在今镇桥公社)迁入,吴、汪等氏亦陆续迁此,村名依旧。
潘家 在港口西偏北6.5公里小丘坡上潘家水库边。2户,15人。清乾隆间,潘氏从乐邑转湾头迁此建村。
横潘里 在港口西偏北7.5公里,田(畈街)乐(平)公路横贯。29户,148人。清光绪时,潘氏从本地潘家迁此建村,地当山坞出口处,且横跨大路,故名。
社令桥 在港口西偏北8.5公里小丘东坡下。49户,255人。清雍正时,汪氏从本地港口迁此建村,村东小溪有一石桥,称社令桥,村名因之。
丁坳里 在港口西偏北7.5公里,靠鸣山煤矿。23户,151人。清光绪间,吴氏从本地龙溪迁此建村,处丁字形山坳而名。
里垴 在港口西7公里,靠鸣山煤矿。14户,103人。清乾隆时,余氏从本地狮子口迁此山坞里建村,故名。
西岸 在港口西5.5公里小丘坡下田(畈街)乐(平)公路南侧。56户,255人。明宣德间,张氏从鄱阳大园里迁此小溪西岸建村。
新屋场 在港口西7.5公里平畈上。29户,189人。清乾隆时,为耕种之便,余氏从本地狮子口迁此建屋定居。东岸 在港口西5公里山脚下。8户,65人。明末,章氏从福建迁此建村,因与西岸(村)隔溪相望而名。
新潘村 在港口西7.5公里小丘坡上。41户,219人。1959年因修潘家水库,潘氏从附近潘家迁此建村,故称新潘村。
老山 在港口西6公里,靠鸣山煤矿。20户,60人。清光绪初年,蒋氏从蒋湾(在今镇桥公社)迁此建村,因此山采煤历史悠久,俗称老山。
山背高家 在港口西偏南5公里。15户,120人。原为高氏在此鸣山东北麓建村,故名。高氏衰落后,清咸丰时,汪氏从本地埂上(今里汪)迁此定居,沿用原名。
窑山 在港口西偏南5公里鸣山东北麓。20户,120人。清光绪间,彭氏自天济(在今蔬菜公社)迁此建村,因烧石灰窑得名。
山头脑 在港口西偏南5公里磻溪河畔。20户,120人。清光绪时,鸣山地区采煤工人在此象山南麓聚居得名。
河下 在港口西偏南5公里鸣山东北麓。23户,141人。清光绪间,本地袁家农民在此采煤,于磻溪河与乐安河汇合处聚居而得名。
山背徐家 在港口西偏南7.5公里。41户,336人。北宋初,徐氏从河南洛阳迁此鸣山北麓建村。
鸣山河下 在港口西偏南7.5公里。12户,76人。清光绪时,附近农民在此采煤,聚居在鸣山西南麓乐安河畔,故名。
【里汪大队】 在公社东部乐安河畔平畈上,皖赣铁路纵贯南北。辖2个自然村。448户,2526人。耕地1534亩。产棉花、稻谷、青靛,副业有榨油等。因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民主乡,港口区里汪乡。1956年称港口乡里汪高级社。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里汪大队。1968年并入前进大队。1972年恢复原名。
里汪 在港口西南半公里皖赣铁路东侧平畈上。423户,2386人。汪氏于元顺帝间从婺源大畈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一高埂,始称埂上。又因与港口毗邻,且皆姓汪,港口靠河,埂上居里,有里、外之分,遂改今名。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武科状元汪道诚,今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师政委汪朝海,乃此村人氏。
朱家 在港口西2公里平畈中。25户,140人。清中期,朱氏从婺源茶园里迁此建村。
【里首大队】 在公社东部平原之中,田(畈街)乐(平)公路穿境。辖1个自然村。162户,987人。耕地778亩。产稻谷、棉花。大队因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自强乡,港口区后杨乡。1956年为后杨乡后杨高级社,后改属港口乡。1958年归港口公社后杨大队。1961年立里首大队。1968年复属后杨大队。1971年改立农科所。1973年复立里首大队。
里首胡家 在港口西南2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平畈上。元初,胡氏从婺源梅甫迁此古塔(已毁)旁建村,原名雁塔。清初,附近形成三个胡氏村落,为示区别,以乐安河相对位置改称今名。
【五星大队】 在公社东部乐安河沿岸。761户,4629人。耕地2049亩。产棉花、稻谷,曾产青靛、蓼兰,副业有制鞭爆。因由五村组成而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民主乡,港口区谢家乡。1956年立余家、传星、大星、谢家、渔农高级社,属港口乡。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谢家大队。1961年分立谢家、余家、程家埠大队。1968年并为五星大队。
传芳谢家 在港口南偏东2公里乐安河畔平原上。206户,1240人。明末,谢姓从弋阳谢家迁此建村,因古为传芳堡地,故名。特产萝卜丝。
传芳汪家 在港口南偏东1.5公里乐安河畔。103户,599人。明中期,汪氏从本地港口迁此建村,古为传芳堡地,故名。产鞭爆历史悠久。近代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为本村人。
传芳余家 在港口南偏东2公里乐安河畔。206户,1382人。明初,余氏从耆德(在今双田公社)迁此建村,古为传芳堡地,故名。产鞭爆历史悠久。
大路边 在港口南2公里河谷平原上。137户,736人。明初,吴氏从洪塘(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地处县城通往南乡大路旁而得名。
程家埠 在港口南偏东2.5公里乐安河畔。程氏于明末自县城官路口程家迁此建村得名。109户,673人。曾以育养鸬鹚闻名。副业有捕鱼、搬运。
【陈高大队】 在公社东南皖赣铁路东侧乐安河畔平原。以当地陈家、高家两村名简称命名。辖5个自然村。290户,1726人。耕地1109亩。种水稻、棉花,曾产青靛、蓼兰。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自强乡,港口区陈家、高家渡乡。1956年为后杨乡陈家高级社,后属港口乡。1958年称港口公社下朱大队。1961年成立陈家大队。1982年改称今名。
茶园岗陈家 在港口南偏西2.5公里皖赣铁路东侧平畈上。119户,653人。南宋孝宗间,陈氏从本地乱石埠陈家迁此茶园地建村,故名。
马湖高家 在港口南2.5公里皖赣铁路东侧平畈上。25户,137人。明正统间,高马湖从本地前埂高家迁此建村。
张家 在港口南3公里河谷平原中。49户,326人。明崇祯时,张氏从婺源甲路迁此建村。
徐家 在港口南偏西3公里皖赣铁路东侧平畈上。44户,226人。清顺治时,徐氏从徐家岭(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
高家 在港口南3公里乐安河畔。53户,384人。明正统时,高氏从鄱阳白果树高家迁此建村。
【后阳大队】 在公社东南冲积洲地皖赣铁路西侧。辖2个自然村。377户,2043人。耕地1503亩。种棉花、水稻、葫萝卜,曾产青靛、蓼兰。以原驻地后杨命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自强乡,港口区后杨乡。1956年称后杨高级社。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后杨大队。1961年分立龙会洲、后杨大队。1965年并为龙会洲大队。1968年起改今名。
龙会洲 在港口南偏西2.5公里皖赣铁路西侧。213户,1178人。明初,王氏从三合源(在今镇桥公社)迁此洲地建村,因四周池塘环绕,似九龙会洲,故名。
后杨 在港口南偏西2.5公里皖赣铁路西侧洲地。164户,865人。明初,王氏从县城儒学背迁此建村,因居龙会洲背后,为避讳而得名。
【韩家渡大队】 在公社东南磻溪河与乐安河汇合处,南(昌)张(王庙)公路穿境。辖2个自然村。353户,2079人。耕地1707亩。种棉花、水稻,曾产青靛、蓼兰。以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大同乡,港口区后畈乡。1956年为后杨乡后畈高级社,后入港口乡。1958年立港口公社韩渡大队。曾分立卢家山大队。1968年起称今名。
韩家渡 在港口西南4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与乐安河北岸交汇处。234户,1373人。〔鸣溪韩氏宗谱〕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韩氏自杭州水西门迁此建村设渡而名。
卢家山 在港口西南3.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左侧。119户,706人。原为卢氏在此土墩上建村,因称卢家山。卢氏衰落后,王氏于清乾隆时从婺源王村迁此定居,袭用原名。
【后畈大队】 在公社东南部南(昌)张(王庙)公路右侧河谷平原。辖5个自然村。236户,1423人。耕地1075亩。产棉花、稻谷。因驻后畈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公安、大同乡,港口区后畈乡。1956年为后杨乡后畈高级社,后入港口乡。1958年立港口公社后畈大队。1968年并入韩家渡大队。1980年恢复原名。
后畈在港口南偏西3公里乐安河右岸平畈。49户,291人。清乾隆时,吴氏自竹窠(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建村,因居港沿陈家等村村后田畈而名。
外首胡家 在港口南偏西3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右侧平畈上。58户,339人。清顺治间,胡氏从婺源瑞里迁此建村,因附近形成三个胡氏村落,为示区别,以距乐安河畔相对位置而得名。清末,蔡氏从长溪蔡家(今镇桥公社蔡家)迁入。
港沿胡家 在港口西偏南4公里。39户,210人。清顺治间,胡氏从婺源瑞里迁此乐安河畔建村。
港沿陈家 在港口南偏西4公里。49户,342人。清顺治间,陈氏从河南颍川县迁此乐安河畔建村。
孙家 在港口南偏西4公里乐安河畔。41户,241人。清乾隆时,孙氏从德兴茅镰岗迁此建村。
【魁陈大队】 在公社西南乐安河西岸平原。辖4个自然村。299户,1635人。耕地1450亩。产棉花、稻谷,副业有人力运输。以魁堡新宗、陈家简称结合命名。建国前夕属鸣山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鸣山、魁堡乡,镇桥区魁堡乡。1956年称鸣山乡魁堡高级社,后属浒崦乡。1958年立东风公社魁堡大队,次年改属镇桥公社。1961年立鸣山公社魁陈大队。1968年并入港口公社魁堡大队。1980年复立魁陈大队。
魁堡新宗 在港口西南8.5公里乐安河西岸。210户,1117人。元、世祖时,徐氏从魁堡老宗迁此建村。
柴家 在港口西偏南8公里。3户,20人。柴氏于清末从余江迁此建村。柴氏衰落后,余氏从本地狮子口分居而来,沿用原名。
乱石埠陈家 在港口西偏南8公里乐安河西岸。50户,296人。五代末期,陈氏从河南颍川迁此河畔定居,且用乱石建埠。
炉山下 在港口西偏南9.5公里。36户,202人。五代末期,徐氏从河南洛阳迁此炉山南麓建村。
【下朱大队】 在公社东南冲积洲地,皖赣铁路纵贯。辖6个自然村。356户,2316人。耕地1317亩。种棉花、水稻。因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公安乡。建国初先后归三区公安、自强乡,港口区陈家、高家渡乡。1956年称后杨乡陈家高级社,后入港口乡。1958年成立港口公社下朱大队。1971年并入陈家大队。1980年恢复原名。
下朱 在港口南偏西4公里皖赣铁路西侧。75户,446人。明洪武间,朱氏从石潭山(在今涌山公社)迁此乐安河畔建村,因居高家渡(朱氏村落)下游,故名。
李家桥 在港口南偏西3.5公里皖赣铁路西边平畈。42户,289人。明洪武时,李氏从乐安河对岸望头(在今镇桥公社)迁此定居,因在村旁修一小桥而名。
井头杨家 在港口南偏西3.5公里皖赣铁路西边平畈上。99户,684人。明洪武时,王氏从本地三合源迁此定居,因村中原有古井,井旁石狮雄立,为避讳,称井头杨家。
石山渡 在港口南偏西4公里。13户,89人。北宋治平间,余氏从婺源驼川葭茅村迁此河畔定居,因对岸有石山,且设渡,故名。
畈上陈家 在港口南偏西4公里高家渡大铁桥西北侧。4户,21人。明洪武时,陈氏从安徽德花迁此平畈建村。
高家渡 在港口南偏西4公里高家渡大铁桥北端。123户,787人。原为高氏建村设渡,故名。北宋治平间,朱氏从婺源茶园朱家迁入后,高氏衰落,村名依旧。
【魁堡大队】 在公社西南丘陵河谷地带。辖4个自然村。475户,2815人。耕地2041亩。种水稻、棉花,副业有人力运输。因驻地得名。建国前夕属鸣山乡。建国初先后属三区鸣山、魁堡乡,镇桥区魁堡乡。1956年称鸣山乡魁堡高级社,后入浒崦乡。1958年成立东风公社魁堡大队,次年改属镇桥公社。1961年属鸣山公社。曾属魁堡公社。1968年并入港口公社。
魁堡老宗 在港口西南8.5公里乐安河畔。411户,2470人。〔十魁徐氏宗谱〕唐宋时,因有十人中魁元,故称十魁里,后称十魁堡。南宋初,徐氏从河南洛阳迁此建村,简称魁堡。元世祖时,村民分居新宗,旋改今名。
炉山背 在港口西偏南9.5公里。28户,150人。1970年徐氏从魁堡老宗迁此炉山西北麓建新山村。
毛家塘 在港口西偏南10.5公里炉山西麓。2户,14人。原为毛氏定居,且掘池塘一口,故名。毛氏衰落后,徐氏于乾隆间从魁堡老宗迁此,袭用原名。
财家源 在港口西南11.5公里。34户,181人。1970年徐氏从魁堡老宗迁此建新山村,地当土壤肥沃、物产丰盛的山坞,故名。
魁堡 片村名。在公社西南乐安河西岸丘陵河谷地带。包括魁堡新宗、魁堡老宗。南宋初,徐氏从河南洛阳迁此建魁堡(村),元代发展成新、老两村。今德兴铜矿基地副总指挥徐金鉴的家乡。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