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人民公社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17
颗粒名称: 高家人民公社概况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2
页码: 6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县高家人民公社的概况,其中包括了位置、辖区、经济、工业、农业、文教卫生等。
关键词: 高家人民公社 概况 乐平县

内容

高家公社在县境东部,东邻红岩垦殖场,西毗浯口公社,南至凤凰山垦殖场与洺口公社,北抵临港公社及崌山垦殖场。总面积124平方公里。驻地高家距县城28公里。公社因驻地得名。全社辖14个农业大队和董家林场、公社农科所等十六个单位。有67个自然村,208个生产队,3397户,18370人。
  地处丘陵地区。南部群丘蜿蜒,北部低丘起伏,中部为丘陵谷地,整个地势自南北边缘向中部倾斜。山地约为耕地的3倍。西南边缘的阳台山主峰最高,海拔407米;中部谷地多为海拔30—50米。乐(平)上(饶)公路横穿东西,官庄水及古(田)官(庄)公路纵贯东部南北;幸福、大口坞两个中型水库分别坐落在南北边缘丘谷之中。
  现辖境旧属金山乡九都、十四都及长城乡七、八都一部分。建国前夕属洪岩、梅溪乡。建国初属二区洪岩、梅溪乡。1950年8月属七区鸟树、团结、官庄、庄泉、龙口乡。1952年6月属临港区董家、鸟树、官庄、高家、鲁家、梅岩、庄泉、龙口乡。1953年底龙口、庄泉、梅岩乡划归浯口区。1956年撤区并乡,属官庄、高家、龙口乡。1957年6月复属临港区。1958年10月属临港公社董家、鸟树、官庄、高家、鲁家、梅岩、庄泉、龙口大队。1961年为龙口、官庄公社和幸福农场。1963年底属幸福垦殖场官庄公社、梅岩分场及凤凰山垦殖场龙口公社。1968年10月成立永红公社。1972年更名高家公社。
  公社经济以农业为主。1980年总产值431.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达311.9万元,占72.3%。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同时发展油料、棉花及其它经济作物。全社耕地面积28851亩,水田占26388亩。1980年产稻谷2508万斤。生猪存栏7425头,上调国家3471头,户均一头多居全县首位。林业生产潜力很大,曾建立过万亩油桐基地。拥有山林面积约10万亩,其中已育杉木林494亩,薪炭林12385亩。
  工业以建材业为主,办有砖瓦厂13个,手工业社1个,加工厂13个,农机厂1个,汽车队1个;还利用分布较广的石灰岩办有石灰厂5个,建石灰窑17座,年产石灰2.43万吨,开采片石1.9万方;利用西南部山丘蕴藏陶土,开办陶瓷厂2个,年产缸瓦28万块,陶器2400万件。
  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现有拖拉机17台,手扶拖拉机39台,农用柴油机1.39台,电动机28台,总马力达2621匹。
  水利条件大为改善。已建成中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99座,总蓄水量2268万立方米;建成电灌站6座,装机105瓩;机灌站12座,装机174马力,有效灌溉面积21242亩,旱涝保收面积13561亩。利用水域养鱼,年产鲜鱼5万余斤。
  文教卫生事业有较大发展。建国前仅两所村小。现有中学1所,小学26所,在校中、小学生2755人,教职员工135人。公社有卫生院1所,医护人员15人,设病床30张;各大队均办起了医疗所,有赤脚医生45人。还建有广播站1个,电影队9个,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公社中部乐(平)上(饶)公路南侧梅岩洞曲径幽深,隆冬之际,梅花苍松相映雪,有“梅岩雪霁”之称,曾列为乐平古十景之一。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