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田人民公社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11
颗粒名称: 双田人民公社概况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2
页码: 43-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县双田人民公社的概况,其中包括了位置、农业、工业、文教卫生事业、文化遗址等。
关键词: 双田人民公社 概况 乐平县

内容

双田公社位于乐平县北部偏西,东邻涌山、临港公社,南接浯口、后港公社与梅岩垦殖场,西近塔前公社,北靠科山垦殖场。约114平方公里。以境内双溪、田里蔡家合称得名。驻地田里蔡家在县城北13公里。公社有21个大队,346个生产队,73个自然村,6725户,31347人。县横路煤矿、共库灌区总站坐落在境内。
  地处丘陵地带。西北山脉纵横,东南矮丘起伏。境内溪流密布。丘陵河谷自西南向东北延伸,黄(泥头)乐(平)公路沿谷地贯穿全境。北部杨草尖山最高,海拔434.3米。谷地多在海拔30米上下。
  双田地区旧属永丰乡三都与一、二、四都一部分,及万全乡三十八都。建国前夕分属德田、天华、和安乡。建国初为二区(临港)德田乡和三区(菱田)天华、和安乡。1950年分为四区(接渡)龙安乡,五区(蔡家)龙田、横路、天山乡,六区(涌山)朱家、耆德乡。1951年五区增设柳木乡。1952年属塔前区龙珠乡及蔡家区耆德、华家、童家、上河、横路、睦乐、店上、新睦、田里乡。1953年底增设岐山、范家乡,撤销上河、华家、童家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田里、横路、岐山、睦乐乡。1957年属蔡家区岐山、上河乡与临港区睦乐乡。1958年10月成立横路公社。1961年上半年归县直属,同年8月复区,属涌山区,同时分立横路、双田、德明、耆德公社。1962年10月改属横路区。1964年10月划入双田区。1965年下半年,耆德公社划归临港区。1968年10月撤区扩社并队,并为双田公社。
  双田公社以农业为主。1980年全社工农业总产值446.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6.2万元,占21.8%;农业产值351万元,占78.2%。
  工业以采煤为主。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初步探明煤炭储量为8300万吨,主要是无烟煤。横路、新大睦等地的煤质较优。天分山一带多石灰石,开采方便。公社办有小煤窑、石灰厂、砖瓦厂,鞭炮厂、粮食加工厂,及运输、建筑、农机修造等行业。全社拥有汽车7辆。
  农业主种水稻。全社耕地37175亩,其中以双季稻为主的水稻种植面积31670亩。年产稻谷2957.9万斤,居全县第五位。棉花播种面积1190亩,年产皮棉498担。此外还有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等作物。山地面积约9万亩。现有杉木林1万亩,松杂木和薪炭林0.5万亩。境内有共库北干渠和共库总干渠;建成小型水库13座,蓄水量553万立方米;有电灌站13座和机灌站63座。有效灌溉面积23953亩。拥有拖拉机12台,手扶拖拉机18台,柴油机117台,电动机44台,水泵109台。
  文教卫生事业方面:建国前双田地区只有几所保学,没有医疗卫生设施。现有中学1所。小学27所(其中完小12所),中小学生6457人,教职员工247人。公社设卫生院1所,卫生所16所,医务人员共53人。还办有电影队、文化站、广播站。
  宋绍兴间进士、蕲州等地知府余童,明嘉靖间进士、都察院副御史余爌故里都在今耆德。明正德间进士、兵部右传郎范〓家乡在今范家。
  境内发现商代中晚期文化遗址两处:即在田里蔡家东边的唐山墩遗址和在黄沙岭村北的黄沙岭遗址。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