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图书馆
景德镇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景德镇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乐平镇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03
颗粒名称:
乐平镇地名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10
页码:
11-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镇的地名,其中包括了东门街道办事处、东大街、东风路、观音泉路、环城东路、新建东路 、扶摇巷 、万寿宫等。
关键词:
乐平镇
地名
内容
乐平县详见《乐平县概况》。
乐平镇详见《乐平镇概况》。
【东门街道办事处】在东大街。辖6个居委会。辖区包括东大街、东风路、观音泉路、新建东路一部分、环城东路、居民巷31条、居民区6个。建国前夕属洎阳镇一、二、八、九、十保。建国初先后立第一街公所,第五、六街政府。1956年改置周家巷、栽培巷、状元巷、东下街居委会。1959年立东管区。1968年废管区,置第一、二、三居委会。1975年恢复东管区。1981年改称今名。
东大街 西起大寺上,东接环城东路。长750米,宽15米。水泥路。县城商业区之一。唐时置县治立四门,此地为东门,称洎阳门。宋末改朝天门。明正德五年(1510年)又改东安门。后建成街道。清末即名东大街。1942年分段称中街、东大街、东门口。建国前为4米宽的石板路。建国后屡经扩建,统称现名。
东风路 在县城东北。南起县加油站,接观音泉路,东至人民大道。长1260米,宽10米。沙石路。建于1959年。后因贯穿东风制药厂而名。
观音泉路 因以观音泉旧址为终点,故名。西起气门厂,接环城东路,东至县委党校。长1100米,宽10米。西段400米为沥青路,余均沙石路。建于1964年。途经赣东北供电局、县加油站、皮革厂。
环城东路 北起乐平中学,接环城北路,经县汽车队南至坝口东方红水闸。长400米,宽7.5米。沙石路。建于1953年,原为通往德兴、弋阳的公路,曾称乐德东路。1982年改现名。
新建东路 西通新建西路,东接环城东路。水泥路。长750米,宽7米。经中共乐平县委、县土产公司。原为城垣旧基,1956年始建泥土路。1968年命名新建路。1980年铺水泥路,以南门桥为界,分东西两段命名。
扶摇巷 西南接周家巷,东北至交通巷。长230米,宽3米。泥土路。清光绪时建宅院“扶摇居”,巷名因之。文革中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万寿宫 南通岁有巷,北接交通巷。长175米,宽6米。水泥路。清乾隆时,为奉祀旌阳令许逊在此建许真君阁,俗名万寿宫。文革中改文化路。1980年恢复原名。
三都试馆 东邻万寿宫,西毗扶摇巷,南达花园背巷。长135米,宽2.5米。沙石路。清末,三都(今双田一带)龙珠徐氏在此建试馆。文革中更名新民巷。1980年恢复原名。
细井巷 东起扶摇巷,西至永聚巷。长60米,宽3米。水泥路。驻有城郊大队管委会。清光绪时,因掘一小口径水井得名。文革中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薛家塘 东接扶摇巷,西通陈家井(巷)。长40米,宽3米。沙石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宋秦桧陷害岳飞,大理寺少卿薛仁辅,不署奏牍,且明飞无罪,秦桧怒谪仁辅于饶州,遂居于此塘边。文革时改齐心巷。1980年恢复原名。
花园背巷 南通白井巷,北达三都试馆(巷),西接扶摇巷。长95米,宽2米。水泥路。抗日战争期间形成,以居汪氏花园背后得名。文革中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成佳巷 东至周家巷,西接老北门。长120米,宽3米。水泥路。驻有县医药公司制药厂。明末清初为陈氏聚居,初名陈家巷。近代,为避免与城南陈家巷重名,旋改本名。文革时易名新德巷。1980年恢复原名。
周家巷 南起东大街,北接扶摇巷。长185米,宽3米。水泥路。古为周氏聚居成巷。文革时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白井巷 西起周家巷,东至水井止,中段向北伸至花园背巷,呈“丄”形。长90米,宽2米。沙石路。清末,此地掘一水井,用此井水制作豆腐白净,俗称白井,巷名因之。文革时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花园巷 东接万寿宫,西至周家巷。长245米,宽2.5米。水泥路。经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和县社会福利院。清同治时,汪氏在此中段北侧建一大花园,故名。文革中改幸福巷。1980年恢复原名。
富贵巷 南起东大街,北接花园巷。长130米,宽2.5米。水泥路。清末,汪、程二氏在此聚居成巷,因程氏开的槽坊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故名。文革中改立新巷。1980年恢复原名。
同兴巷 北接花园巷,南通东大街。长145米,宽3米。水泥路。清同治时聚居成巷,以巷南端设有同兴烟铺得名。文革中改新兴巷。1980年恢复原名。
岁有巷 南起东大街,北接万寿宫、花园巷。长175米,宽6米。水泥路。经为民机械厂、县种子公司。清末,官庄(在今高家公社)吴氏在巷南端建岁有试馆,故名。文革中改文化路。1980年恢复原名。
典当巷 东接周家巷,西连老北门。长140米,宽2米。水泥路。清嘉庆时,婺源籍江氏在此设典当铺。文革中改灭资巷。1980年恢复原名。
长沙巷 在为民机械厂西南侧。南起东大街,北接岁有巷。长160米,宽2米。沙石路。经乐平镇帆布厂。此巷东侧有一座古庙为祀汉长沙王吴芮而建,故名。文革中改东大街。1980年恢复原名。
王家祠 在为民机械厂南侧。南起东大街,北至粮食局宿舍。长115米,宽3米。沙石路。清末,王氏在此聚居建祠堂。文革中改东大街。1980年恢复原名。
石下庙 相邻两条平行巷。东邻王家祠,西靠长沙巷。长85米,宽2米。泥土路。〔同治版乐平县志〕石下庙原名吴王庙,因祀汉长沙王吴芮,土人以石刻王像,又曰石吴王庙。清咸丰时,庙从原址下移重建,改名石下庙。文革中改东大街。1980年改称现名。
三益巷 死胡同。巷口在东门药店东侧。长50米,宽2米。土路。清末,巷内设有三家店铺,生意兴隆,故名。文革中改东大街。1980年恢复原名。
财贵巷 南起儒学背,北接东大街。长150米,宽3米。水泥路。清光绪时,汪氏在此聚居成巷,名汪家巷。清末,客姓商户云集,遂改本名。文革中易名人民巷。1980年改称现名。
福禄巷 南通何家台,北达东大街。长205米,宽3米。水泥路。清末,因巷口设福禄杂货店而名。文革中改翻身巷。1980年恢复原名。
栽培巷 “丄”形巷。北接东大街,东接方家祠,西通何家台。长175米,宽2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道光十二年(1832年)因知县王知同在此兴办栽培书院而名。
方家祠巷 南通城隍庙侧,北达东大街。水泥路。长340米,宽3米。驻有乐平镇第二小学。清末,方氏在此建祠堂。文革中改胜利巷。1980年恢复原名。
状元巷 南起小南门,北接东大街。长310米,宽3米。水泥路。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静里乡埂上(今港口公社里汪)人氏汪道诚中武科状元,于此巷建状元府而得名。文革中改解放巷。1980年恢复原名。
余家祠 东接福禄巷、支持巷、何家台,西通财贵巷。长80米,宽3米。水泥路。清同治间,余氏在此建一祠堂。文革中改更新巷。1980年恢复原名。
何家台 南连龙神庙和城隍庙侧,北接福禄巷。长190米,宽2.5米。水泥路。明代,何氏在此聚居成巷,且在高地建一祠堂,因名何家台。文革中改翻身巷。1980年恢复原名。
支持巷 西起何家台,东接方家祠。长160米,宽2米。水泥路。清末,汪氏一支在此聚居建祠堂,原名支祠巷。建国后改支持巷。
翥山岭 东靠县水电局,西至状元巷。长205米,宽3米。泥土路。唐置县治后,乐平即有翥山之别称。此地原为小丘坡,名曰翥山岭。清末聚居成巷,袭用岭名。
五都试馆 东接状元巷,西通方家祠。长60米,宽3米。水泥路。清同治时,五都(今接渡公社一带)人氏在此建一试馆。文革中改胜利巷。1980年恢复原名。
小南门 东起状元巷,西至方家祠巷和城隍庙侧。长75米,宽3米。水泥路。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于巷南建一小南门,巷名因之。文革中改新建路。1980年恢复原名。
孙家祠 西起状元巷,东靠轧花厂。长120米,宽3米。土路。清同治时,孙氏在此聚居成巷建祠堂,故名。文革中改解放巷。1980年恢复原名。
城隍庙侧 东接小南门和新建东路,西通何家台和龙神庙。长65米,宽3米。土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唐置县治时于此北侧建城隍庙。建国后,庙已改建副食品加工厂。文革中改小南门。1980年恢复原名。
东风制药厂家属区
在县城东北隅。539户,2335人。占地46.5亩。1966年东风制药厂在此兴建家属宿舍。
殿下 在康山西麓。占地40亩。古名甸下,因处城东郊甸低地而名,雅称殿下。近十年来,因兴建工厂,工农杂居,地名沿用。
为民机械厂家属区
在万寿宫北端西侧,南临三都试馆。占地20亩。古为守城清军营地,旧名老营盘。民国时建中山堂。1954年立中共乐平县委和县委党校,故称老党校。后曾立过乐平大学。1970年为民机械厂在此建宿舍。
丁家山 县民政局家属区和为民机械厂家属区。北靠赣东北供电局,西邻环城东路。占地20余亩。地当登高山西北侧小丘坡上,古为丁氏定居而名。1970年、1978年为民机械厂、民政局先后在此建家属宿舍。
东门口 在东大街东端,东邻环城东路,北倚为民机械厂,西毗王家祠。占地15亩。〔儒林汪氏宗谱〕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汪氏从婺源大田畈迁此定居,始称安巷,期快乐平安。明嘉靖筑城,开设东城门,习称东门。建国初定名东门口。
省建二村 在县广播事业局北侧。占地10亩。35户,152人。原为城郊菜园,1970年饶建二工区(原省建四公司)兴建家属宿舍,命名省建二村。
【北门街道办事处】
在新北街。辖6个居委会。辖区包括新北街、向北大道、环城北路、人民大道、老北门、北门外、联盟路、居民巷16条,居民区12个。建国前夕属洎阳镇二、三、十、十二保。建国初先后立第二街公所,第三街、第四街人民政府,第二街公所。1956年废街公所,立永聚巷、大寺上、北上街居委会。1959年立北管区。1968年废管区,立第四、五居委会。1975年复立北管区。1981年改为今名。
新北街 南起大寺上,北至环城北路,直通向北大道。长390米,宽1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唐时建安隐寺、因果寺,因名大寺地或大寺前。清同治时称大寺上。1959年扩建成街,因与北大街并行,故名。驻有粮食局、总工会、教育局、文化局、商业局、镇卫生院、镇第一小学、镇橡胶制品厂、北门街道办事处。
人民大道 在县城北缘。新建成的最大的一条街道。东至东风制药厂,西达李家岭。长2000米,宽30米。沙石路。1970年破土兴建,命名人民大道。驻有乐平线务段、共库后勤部、自来水公司、县纺织厂、镇粮管所、教育学校、乐万供电所、煤炭局、铝材制品厂等。
联盟路 南至环城北路,北达人民大道。长650米,宽10米。土路。原为郊野,1959年县城工人与郊区农民联合兴建,名联盟公路。近年来建成街道,1982年改称今名。
向北大道 南起环城北路,北穿人民大道至铝材制品厂。长650米,宽30米。土路。1978年兴建,因是新北街向北延伸而成,故名。驻有县二中、文明电影院、县建委、镇城建公司等。
北门外 南起环城北路,北至县纺织瓷件厂。长325米,宽5米。土路。地当老北门城垣旧基外,故名。建国前,此地办过锅炉厂,又名锅炉下。文革中改北门口。1980年改称今名。
环城北路 东至乐平中学,西接西大街。长1500米,宽8米。沙石路。驻有电机厂、蔬菜加工厂、县造纸厂、农机公司、公安局、县人民武装部等。1953年修建,原为通往弋阳、德兴的公路,曾称乐德东路。1982年改
现名。
老北门 南接东大街,
北至环城北路。长580米,宽4米。石板路。驻有文化用品厂等。原名北大街,因居旧城北部得名。唐、宋、明时先后立景丰门、拱北门、北顺门。建国后新北街修成,旋改现名。
飞仙桥 北接环城北路,东南通老北门,西南达华家巷。呈“人”字形。长150米,宽2米。土路。巷北端古时建一木板桥,相传有位白发仙翁在此稍停,与农夫对话后,刹那间不见,因称飞仙桥,巷从桥名。文革中改老北门。1981年恢复原名。
交通巷 西通老北门,东达万寿宫。长220米,宽2.5米。土路。清末,此处南侧杂草丛生,北侧葭茅蔽日,习称葭茅巷。1951年清基扩路,便利交通,故名。
华家巷 东南至老北门,西北接菖蒲塘。长50米,宽2.5米。水泥路。清代华氏在此聚居成巷。
郭西庙 南接扶摇巷,北通万家池。长160米,宽2.5米。土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宋代此地建郭西庙,巷名因之。文革中改人民池。1980年恢复原名。
金家园 东南接西后街,西北通斋公堂。长75米,宽2米。水泥路。清咸丰时,安徽休宁籍金氏于此建一花果园,人称金家园,巷因园得名。文革中改联盟巷。1980年恢复原名。
菖蒲塘巷 东至老北门,西接新北街。长75米,宽2.5米。水泥路。巷靠菖蒲塘而名。文革时改跃进巷。1980年恢复原名。
康乐里 南起麻园里,北接花园里。长25米,宽1.5米。水泥路。此处原为老北门,1914年失火烧毁,重建后设康乐里药店,故名。文革中改老北门。1980年复称原名。
麻园里 南起永聚巷,北通康乐里。长25米,宽3米。土路。清末,此地为农家麻园。二十年代建房后,因名麻园里。文革中改跃进巷。1980年恢复原名。
新安里 死胡同。在金家园东侧,南接西后街。水泥路。长35米,宽3米。清同治时,徽州籍人氏在此聚居成巷,徽州别称新安,故名。文革中改联盟巷。1980年恢复原名。
永聚巷 东接细井巷,西通老北门。长65米,宽3米。水泥路。清末,汪氏在此设永聚槽坊,故名。文革中改跃进巷。1980年恢复原名。
粮厅巷 南到西大街,北至西后街,东接新北街。长195米,宽3.5米。〔同治版乐平县志〕清顺治时,此处建一粮仓,巷因之得名。文革中改丰收巷。1980年恢复原名。
叶家巷 东至薛家塘,西接老北门,北通永聚巷。长80米,宽2米。水泥路。清同治时,叶氏聚居成巷。文革中改齐心巷。1980年恢复原名。
陈家井 东接叶家巷,西至老北门。长70米,宽2.5米。水泥路。清末,陈氏在此掘井聚居成巷。文革中改齐心巷。1980年恢复原名。
柴巷口 东至老北门,西抵新北街。长75米,宽2.5米。水泥路。清光绪时,此地系柴炭集市点。1959年改西后街。文革中易名卫东巷。1981年恢复原名。
高井巷 西—东—北走向。西起老北门,北至成佳巷。水泥路。长135米,宽2米。明末,高氏在此掘井聚居,故名。文革中改公井巷。1980年恢复原名。
马家巷 在大寺上。西起新北街,南接东大街。水泥路。长45米,宽1.5米。马氏于明末在此聚居成巷。文革中改中心巷。1980年恢复原名。
人民二村 在县城北缘飞机场东侧。占地12亩。居民80户,360人。因居人民大道以北,命名人民二村。
人民三村 在县城北缘镇农科所东侧。占地15亩。43户,180人。1981年建成。因居人民大道以北,命名人民三村。
铁路二村 在县城北缘李家岭北侧。占地20亩。居民102户,459人。1981年铁路部门在此兴建家属宿舍,命名铁路二村。
人民新村 在县城北缘镇农科所西侧。占地12亩。16户,55人。原为福建籍人氏墓地,1961年始建居民宿舍,1981年命名人民新村。
李家岭 在人民大道西端。占地150亩。农民35户,196人。驻有县灯泡厂、五交化公司仓库。此地原是小丘坡,为李氏所有,故名。明正德间,欧阳氏从抚州草皮墩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铁路新村 在李家岭东部人民大道南侧。占地36亩。居民107户,972人。1974年铁路部门在此建家属宿舍。1978年命名铁路新村。
向北居民新村 在县第二中学南侧。占地23亩。98户,453人。原为福建籍人氏墓地。1961年建成,始称居民新村。因处向北大道西侧,1982年改为今名。
向北居民二村 在自来水公司南面。占地30亩。42户,144人。1961年建成,原名居民二村。因居向北大道西侧,1982年改为今名。
向北居民三村 在向北大道东侧,接港渠两旁。占地6亩。13户,49人。1980年建成,1982年命名。
菖蒲塘 在商业局北侧,新北街与老北门之间。占地7.5亩。72户,230人。因近菖蒲塘而名。文革时改为老北门。1981年恢复原名。
万家池 在郭西庙附近。占地12亩。37户,120人。〔同治版乐平县志〕宋淳祐三年(1243年)乐西关火延烧及北,范文正公(仲庵)守饶过乐,令民建庙凿池,以防火灾。明万历已酉年(1609年)池旁立祠祭祀范公,因称范家池。后讹传为万家池。文革时改人民池。1981年改称现名。
花园里 在郭西庙与老北门之间。占地8亩。20户,67人。清光绪时,周氏于此地建花园,故名。文革时改人民池。1981年恢复原名。
【西门街道办事处】
在西大街。辖6个居委会。辖区包括西大街、新建西路、站前路、环城西路、居民巷14条、居民区6个。建国前夕属洎阳镇六、十二、十三、十四保。建国初先后立第二街公所,第一、第二街人民政府,第一、二街公所。1956年废街公所,立西大街、陶家桥、宫保巷、冯家墩居委会。1959年立西管区。1968年废管区,立第六、七居委会。1975年恢复西管区。1981年易今名。
西大街 东至大寺上,西接站前路。长650米,宽15米。水泥路。驻有邮电局、供销社、银行、剧团、文化馆等。〔同治版乐平县志〕唐中和时,县治迁现址立四门,此为西门,即延明门。宋改平西门。明正德五年(1510年)又称镇西门。清末形成街道后,称西大街。建国前为4米宽的石板路。建国后经扩建改造,面目一新。
站前路 东接西大街,西至火车站。长570米,宽30米。水泥路。驻有城北公安派出所、汽车站、农资公司、食品公司、供销社车队、乐平旅馆、站前旅社、二轻局招待所等。原为城西郊野,1971年修公路直通火车站,初名站前公路。街道沿公路建成后,1982年更为现名。
新建西路 东至南门桥,西接西大街。长600米,宽15米。驻有环卫所、园珠笔厂以及陶家桥、十亩地、南大街居委会。原为城垣旧基,建国后几经拆建。1968年命名新建路。1980年铺水泥路,以南门桥为界,分东、西两段命名。
环城西路 在县城西南边缘。西北接搬运公司汽车队,东南至沿河街。长600米,宽7.5米。沙石路。驻有商业局汽车队、外贸公司、交管站。1956年修建,后构成环城路。1982年始命名。
西后街 东接新北街,西至电机厂。长305米,宽8米。明初建成,因居西大街北面(习称后面)而名。文革中改联盟巷。1980年恢复原名。
周王庙 东起宫保巷,西至罗家桥。长145米,宽3米。水泥路。驻有县兽医站。〔同治版乐平县志〕清乾隆时建周王庙一座,巷从庙名。文革中改革新巷。1980年恢复原名。
宫保细巷 东南连宫保巷,北接西后街。长135米,宽2米。水泥路。因处宫保巷西侧,且巷道窄,故名。文革时改联盟巷。1981年恢复原名。
宫保巷 南至西大街,北通西后街。水泥路。长140米,宽8米。驻有镇市管会。原名徐家井,因庞公桥(在今后港公社)徐氏在此掘井定居得名。清末,建一榜眼府堂,号称宫保府,旋易名宫保巷。文革中改兴无巷。1980年改为现名。
月城巷 南起西大街,北接罗家桥(巷)。长100米,宽2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明正德五年(1510年)砌石城,此为西门外的月城。清康熙、乾隆时迭次重修扩建,月城圈入城内,巷因之得名。文革时改文宣巷。1980年恢复原名。
罗家桥 东至周王庙,西接月城巷。长80米,宽2.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螺坑桥在县治西鸣琴巷。建国前,巷废桥仍在。建国后形成新巷,因谐音讹传成现名。
陶家桥巷 南至新建西路,北接西大街。长80米,宽8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清代中期此地属城垣墙基,邹氏在巷口南端捐建一石桥,陶氏聚居,故名。文革中改新建路。1980年恢复原名。
龙溪巷 在县赣剧团东侧,南接新建西路,北达西大街。长110米,宽2.5米。清末,龙溪(在今港口公社)吴氏在此建试馆,故名。文革中改新乐巷。1980年恢复原名。
李家祠巷 在太平桥东侧。北起西大街,南接冯家墩。长60米,宽2米。水泥路。清道光时,李氏在此聚居建祠堂。文革中改新建巷。1980年恢复原名。
冯家祠 北接西大街,南至冯家墩。长100米,宽2米。水泥路。清同治时,冯氏在此聚居建祠堂。文革中改红星巷。1980年恢复原名。
永和巷 北起西大街,南至冯家墩。长110米,宽2米。水泥路。清末,巷口西侧设永和杂货店,巷因之得名。文革中改新平巷。1980年恢复原名。
仁里巷 在大寺上。北—南—东走向。北接西大街,东至南大街。长185米,宽1.5米。水泥路。清光绪时成巷,居民相处和睦,故名。文革时改团结巷。1980年恢复原名。
三溪巷 在县赣剧团背后,东接龙溪巷,西通陶家桥巷。长75米,宽2米。三溪村(今港口公社港口村)汪氏在此建试馆而得名。文革时改新乐巷。1980年恢复原名。
冯家墩 在县印刷厂背后,东达炭菇墩,西至李家祠。长100米,宽2米。水泥路。清同治时,冯氏在此墩上聚居得名。文革中改红星巷。1980年恢复原名。
省建新村 在县电机厂东侧,靠环城北路。占地27亩。35户,152人。原为荒郊冢地,1959年省建四公司在此兴建家属宿舍,命名省建新村。
斋公堂 在西后街与环城北路之间。占地17亩。60户,267人。清末,佛教徒在此捐建斋公堂。文革中改联盟巷。1980年恢复原名。
老汽车站 在乐平汽车保养场一带。占地30亩。281户,1109人。1957年乐平县汽车代办站从转湾头迁此后,改称乐平汽车站。随后居民区相继形成。1980年汽车站搬迁,习称老汽车站。
转湾头 在二轻局招待所西北侧。占地18亩。居民48户,204人。宋末,下济(今蔬菜公社天济)彭氏在此建村,因居内河拐弯处,故名。元初,徐氏从庞公桥(在今后港公社)迁此聚居,袭用原名。
蔡家桥 在老汽车站和环城北路之间。占地14亩。居民24户,122人。明初蔡氏从浙江浦江迁此定居,于村南小溪上建一石桥,故名。蔡氏衰落后,清咸丰时王、吴二氏在此聚居,袭用原名。
十亩地 在新建西路中段北侧,占地十亩。1952年南门桥与篾器厂居民先后在此建宿舍。文革时改称新建路。1980年恢复原名。
【南门街道办事处】
在南外街。辖6个居委会。辖区包括南大街、南外街、沿河街、新建东路一部分以及居民巷19条、居民区1个。建国前夕属洎阳镇五、七、九、十四、十五、十六保。建国初先后立第四、五街公所,第七、八街人民政府,第七、八、九街公所。1954年并为第三街公所。1956年改置南大街、南外街、文昌门、张家巷居委会。1959年设南管区。1968年废管区,改立第八、九、十居委会。1975年恢复南管区。1981年改称现名。
南外街 北接南门桥,南至沿河街。长470米,宽15米。水泥路。驻有人民电影院、粮食局汽车队、县政协等。清代始建房设铺成街,因居古城南门外,故名。建国前为4米宽石板路。建国后经扩建改造成今状。
南大街 北起大寺上,南至南门桥。长370米,宽15米。水泥路。驻有县中医院、百货公司、二轻局、新华书店、城南公安派出所、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查院、物资局等。〔同治版乐平县志〕唐中和时,县治迁现址立四门,此为南门,即利涉门。宋改文明门。明正德五年(1510年)又改南平门。清末形成街道后,称南大街。建国前夕为4米宽的石板路。建国后扩建改造,面目一新。
沿河街 在城南乐安河北岸,西起县农资公司宿舍,接环城西路,东至坝口街,靠环城东路。长960米,宽15米。水泥路。驻有县农资公司、航运公司、酒厂、农垦局、油厂等。始建于明朝。1958年前分段称为张家码头、雷家码头、华家码头、下济码头、大码头。1960年扩建,命名沿河街。
炭菇墩 东至南大街,西通冯家墩。长95米,宽3米。水泥路。古为炭渣、垃圾堆地,故名。文革时改永春巷。1981年恢复原名。
儒学背 在县委机关大院背后,东接财贵巷,西至南大街。长110米,宽2.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宋熙宁时建学宫,习称儒学里,市民聚居于学宫背后,故名。文革时改永红巷。1980年恢复原名。
水荫洞 半园形巷,巷口皆朝东,接高家巷。长95米,宽1.5米。泥土路。古时巷西南侧为城墙,内河横穿城下,建一孔石桥,即水荫洞桥,巷名因之。文革时改劳动巷。1981年恢复原名。
高家巷 北起南大街,南至新建西路。长85米,宽2米。水泥路。清代为李、高二氏聚居地,南北二段分别称李家巷、高家巷。1951年统称高家巷。文革时改劳动巷。1980年恢复原名。
信泰巷 北—南—西走向。北起南大街,西至高家巷。长90米,宽1.7米。水泥路。清代因巷口设信泰烟店,故名。文革时改红书巷。1981年恢复原名。
文昌门 北起南大街,南至新建东路。长60米,宽3.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儒学前建文昌门,巷因之得名。文革时改新建路。1980年恢复原名。
南门桥 巷名。西北靠南门桥,东南至体育场。长115米,宽1.5米。泥土路。1953年前统称南门外,后改本名。文革时更名友谊巷。1980年改称现名。
杨家巷 东—西—南走向。东靠人民电影院,西邻程家畈,南至江家塘。长165米,宽2.2米。水泥路。清同治间,杨氏在此聚居成巷。文革时改工农巷。1980年改称现名。
龙神庙 在县委机关大院东侧。东一西—北走向。东至何家台,西靠新建东路,北达财贵巷。长275米,宽2.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此地建龙神庙,巷名因之。文革时改人民巷。1980年恢复原名。
苗圃巷 西接南外街,东至体育场。长75米,宽1.76米。水泥路。清末,巷侧曾建一苗圃,巷因之得名。1954年建体育场时改称文体巷。1981年恢复原名。
江家塘 东—西—南—东走向。巷口皆接南外街。泥土路。长195米,宽2.5米。清同治间,江氏在此定居掘池塘。文革时改工农巷。1980年恢复原名。
张家巷 南起沿河街,北通新建东路,西靠程家巷。长270米,宽4.8米。水泥路。清乾隆时张氏在此聚居成巷。文革时改健康巷。1980年恢复原名。
植种巷 东至体育场接陈家巷,西通南外街。长110米,宽3米。水泥路。清末,巷侧有良田十亩,宜耕种,故名。文革时改文体巷。1980年恢复原名。
雷家巷 北至张家巷,南靠沿河街。长90米,宽2米。水泥路。明末,雷氏聚居成巷。文革中改勤俭巷。1980年恢复原名。
坝口街 在县城东南隅。南接沿河街,北达内河畔。长125米,宽2.5米。土路。驻有红旗油厂、船舶修造厂等。〔同治版乐平县志〕清康熙十年(1671年)于内河出口处筑坝,习称坝口。清末于坝侧建街。
春门巷 东接南外街,西通环城西路。长80米,宽2.5米。土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宋代起,每年立春,游春牛需经此巷,故名。文革时改支农巷。1980年恢复原名。
体育场 巷名。南起乐平酒厂,北至程家巷口。长80米,宽6米。巷址原为苗圃,1954年建体育场后,在周围兴建宿舍,形成巷道,旋命本名。
程家巷 南起沿河街,北至体育场,东接张家巷。长130米,宽5米。水泥路。明末程氏聚居成巷。文革中改前进巷。1980年恢复原名。
陈家巷 东接程家巷,西至南外街,北靠体育场。长410米,宽2米。水泥路。明末陈氏聚居成巷。文革中改光明巷。1980年恢复原名。
程家畈 在江家塘和城邹油榨之间。占地15亩。居民140户,461人。原名城郊大队程家田畈,1979年建成新居民区,旋命今名。
【城郊大队】 治所在细井巷中段。辖2个自然村。500户,2197人。耕地840亩。产稻谷、蔬菜、棉花。建国前夕属洎阳镇。建国初分属各街公所。1953年立乐平镇城郊乡。1956年称城郊乡城郊高级社。1958年立乐平镇城郊大队。
程家 在县城西南郊乐安河畔。93户,304人。〔西山后巷程氏续修宗谱〕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程氏从西山(在今后港公社)迁乐平南城外官路口筑居,始称官路口程家,简称程家。近代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程意亭为本村人。
湾头 在县城西郊内河北岸。17户,85人。明初,徐氏从庞公桥(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定居建油坊,俗称油榨。清初油坊关闭,因地当内河曲流岸边,易名湾头。
【邹家大队】 在县城西南郊乐安河畔。辖1个自然村。476户,2841人。耕地1081亩。产蔬菜、稻谷、棉花,曾产青靛,有纺织、运输等企业。建国前夕属洎阳镇十七、十八保。建国初先后属三区(港口)双桥乡、乐平镇靠城乡、港口区靠城乡。1956年为乐平镇城郊乡邹家高级社。1958年立乐平镇邹家大队。以驻地命名。
邹家 在县城西南郊,乐安河畔条状聚落。明成化间,邹氏从德兴海口迁此建村,原名河头邹家,后简称邹家。驻有县水泥制品厂、珠湖农场联络站。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