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701
颗粒名称: 乐平镇
分类号: K921.56
页数: 15
页码: 9-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平镇的概况,其中包括了位置、历史、经济、交通、文教卫生事业、名胜古迹、地名等。
关键词: 乐平镇 概况

内容

乐平镇概况
  乐平镇,即今乐平县城,位于县境西部,东邻接渡公社,西毗港口公社,南濒乐安河,与蔬莱公社隔河相望,北靠后港公社。面积10.7平方公里。全镇辖4个街道办事处、2个农业大队、1个农科所和1个林场(在镇东北45公里的王冲坞);共有24个居委会,35个生产队,7755户,39045人(其中农业人口5038人)。除极少数回、满等民族人口外,均汉族。
  乐平镇居乐安河中游北岸。东北边缘低丘起伏,其余地势较平坦。康山主峰最高,海拔为78.2米。平原地势为海拔20米以上。两条小溪汇入内河,内河经城南自东至西流入乐安河,接港渠经城北横穿东西流入共产主义水库总干渠。
  乐平镇为一历史古镇。始建于陈,原名会昌镇。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易名花靥镇。中和三年(公元883年)起置乐平县治。元、明、清皆属县直辖。1930年8月至12月为县、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43年属第一联保。1944年以内河为界,设一镇、二镇,后分别改洎阳镇、乐平镇。1945年并两镇合称洎阳镇。建国后立乐平县城关区,辖五个街。1950年改名乐平镇。1958年称乐平镇人民公社。1960年辖区扩大到34个大队。1961年恢复原辖区。1980年12月成立乐平镇人民政府。
  乐平镇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元末,协同红巾军光复县城;清初,多次爆发反满斗争,杀知县尹衡;太平天国时,支援太平军与清兵在登高山一带激战,攻克县城十余次;1904年,积极支持夏混天起义;1930年紧密配合方志敏同志率领的工农红军解放乐平县城,创建了县苏维埃政权。古代名人有:明代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程楷,著有《国初乐平人物传》等多种文集;清嘉庆间榜眼汪守和(1764~1836),官至工部尚书、礼部尚书;近代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程意亭故里在官路口程家。
  经济发展较快。历史上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主要有食品加工、染布、酿酒、青靛等行业。建国后,不仅原有的商业和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而且现代工业相继建立。现有省、地、市、县机械、化工、纺织、轻工等工厂三十余座,生产青霉素、电扇、气门、棉纱、布匹、灯泡等二十多种主要产品。镇办企业亦有十四家,其产值在全县社场中居第二位。198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766.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20.9万元,占94%;农业产值46万元,占6%。郊区粮食总产量201.8万斤,亩产1350斤;此外还产蔬菜和棉花。
  交通方便。历为皖浙赣通衢,赣东北农产、土产集散地。乐安河终年通航,上溯德(兴)婺(源),下行万(年)波(阳)。公路纵横交错,南(昌)张(王庙)公路贯穿南北,乐(平)上(饶)公路横穿东西。皖赣铁路从城西穿行。
  文教卫生事业阔步前进。建国前全镇只有一座民众教育馆,一所初级中学,四所小学,学生不及千人,设备简陋。现有完全中学两所,完小十三所,幼儿园八所,在校学生一万五千余人;文化馆、图书馆各一座,藏书六万五千余册;电影院两座,剧院、灯光球场各一座,可容观众万余人;医院三所,保健所、牙诊所、防疫站各一所;还有广播站、电视转播站。
  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前城内居民仅一万余人,面积约一平方公里,仅有四条四米宽的小街,屋低路窄,污水漫流。建国后旧街全部扩建改造,还新建了人民大道、向北大道、沿河街等十几条街道,建成了七个居民新村。城镇范围扩大了四倍。新建楼房栉比鳞次,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名胜古迹、纪念地也有多处。观音阁、康山古时以“梵寺钟声”、“康山积翠”列为乐平十景,清末因兵燹破坏殆尽。登高山的读书台,古属游览胜地,清咸丰年间亦因战乱,夷为荒山。儒学里,乃自宋至清历经八百余年的学宫,现已改建为县委机关大院。还有土地革命时期的赣东北革命委员会旧址、乐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建国后,人民为了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在登高山建成革命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
  乐平镇地名
  乐平县详见《乐平县概况》。
  乐平镇详见《乐平镇概况》。
  【东门街道办事处】在东大街。辖6个居委会。辖区包括东大街、东风路、观音泉路、新建东路一部分、环城东路、居民巷31条、居民区6个。建国前夕属洎阳镇一、二、八、九、十保。建国初先后立第一街公所,第五、六街政府。1956年改置周家巷、栽培巷、状元巷、东下街居委会。1959年立东管区。1968年废管区,置第一、二、三居委会。1975年恢复东管区。1981年改称今名。
  东大街 西起大寺上,东接环城东路。长750米,宽15米。水泥路。县城商业区之一。唐时置县治立四门,此地为东门,称洎阳门。宋末改朝天门。明正德五年(1510年)又改东安门。后建成街道。清末即名东大街。1942年分段称中街、东大街、东门口。建国前为4米宽的石板路。建国后屡经扩建,统称现名。
  东风路 在县城东北。南起县加油站,接观音泉路,东至人民大道。长1260米,宽10米。沙石路。建于1959年。后因贯穿东风制药厂而名。
  观音泉路 因以观音泉旧址为终点,故名。西起气门厂,接环城东路,东至县委党校。长1100米,宽10米。西段400米为沥青路,余均沙石路。建于1964年。途经赣东北供电局、县加油站、皮革厂。
  环城东路 北起乐平中学,接环城北路,经县汽车队南至坝口东方红水闸。长400米,宽7.5米。沙石路。建于1953年,原为通往德兴、弋阳的公路,曾称乐德东路。1982年改现名。
  新建东路 西通新建西路,东接环城东路。水泥路。长750米,宽7米。经中共乐平县委、县土产公司。原为城垣旧基,1956年始建泥土路。1968年命名新建路。1980年铺水泥路,以南门桥为界,分东西两段命名。
  扶摇巷 西南接周家巷,东北至交通巷。长230米,宽3米。泥土路。清光绪时建宅院“扶摇居”,巷名因之。文革中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万寿宫 南通岁有巷,北接交通巷。长175米,宽6米。水泥路。清乾隆时,为奉祀旌阳令许逊在此建许真君阁,俗名万寿宫。文革中改文化路。1980年恢复原名。
  三都试馆 东邻万寿宫,西毗扶摇巷,南达花园背巷。长135米,宽2.5米。沙石路。清末,三都(今双田一带)龙珠徐氏在此建试馆。文革中更名新民巷。1980年恢复原名。
  细井巷 东起扶摇巷,西至永聚巷。长60米,宽3米。水泥路。驻有城郊大队管委会。清光绪时,因掘一小口径水井得名。文革中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薛家塘 东接扶摇巷,西通陈家井(巷)。长40米,宽3米。沙石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宋秦桧陷害岳飞,大理寺少卿薛仁辅,不署奏牍,且明飞无罪,秦桧怒谪仁辅于饶州,遂居于此塘边。文革时改齐心巷。1980年恢复原名。
  花园背巷 南通白井巷,北达三都试馆(巷),西接扶摇巷。长95米,宽2米。水泥路。抗日战争期间形成,以居汪氏花园背后得名。文革中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成佳巷 东至周家巷,西接老北门。长120米,宽3米。水泥路。驻有县医药公司制药厂。明末清初为陈氏聚居,初名陈家巷。近代,为避免与城南陈家巷重名,旋改本名。文革时易名新德巷。1980年恢复原名。
  周家巷 南起东大街,北接扶摇巷。长185米,宽3米。水泥路。古为周氏聚居成巷。文革时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白井巷 西起周家巷,东至水井止,中段向北伸至花园背巷,呈“丄”形。长90米,宽2米。沙石路。清末,此地掘一水井,用此井水制作豆腐白净,俗称白井,巷名因之。文革时改红卫巷。1980年恢复原名。
  花园巷 东接万寿宫,西至周家巷。长245米,宽2.5米。水泥路。经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和县社会福利院。清同治时,汪氏在此中段北侧建一大花园,故名。文革中改幸福巷。1980年恢复原名。
  富贵巷 南起东大街,北接花园巷。长130米,宽2.5米。水泥路。清末,汪、程二氏在此聚居成巷,因程氏开的槽坊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故名。文革中改立新巷。1980年恢复原名。
  同兴巷 北接花园巷,南通东大街。长145米,宽3米。水泥路。清同治时聚居成巷,以巷南端设有同兴烟铺得名。文革中改新兴巷。1980年恢复原名。
  岁有巷 南起东大街,北接万寿宫、花园巷。长175米,宽6米。水泥路。经为民机械厂、县种子公司。清末,官庄(在今高家公社)吴氏在巷南端建岁有试馆,故名。文革中改文化路。1980年恢复原名。
  典当巷 东接周家巷,西连老北门。长140米,宽2米。水泥路。清嘉庆时,婺源籍江氏在此设典当铺。文革中改灭资巷。1980年恢复原名。
  长沙巷 在为民机械厂西南侧。南起东大街,北接岁有巷。长160米,宽2米。沙石路。经乐平镇帆布厂。此巷东侧有一座古庙为祀汉长沙王吴芮而建,故名。文革中改东大街。1980年恢复原名。
  王家祠 在为民机械厂南侧。南起东大街,北至粮食局宿舍。长115米,宽3米。沙石路。清末,王氏在此聚居建祠堂。文革中改东大街。1980年恢复原名。
  石下庙 相邻两条平行巷。东邻王家祠,西靠长沙巷。长85米,宽2米。泥土路。〔同治版乐平县志〕石下庙原名吴王庙,因祀汉长沙王吴芮,土人以石刻王像,又曰石吴王庙。清咸丰时,庙从原址下移重建,改名石下庙。文革中改东大街。1980年改称现名。
  三益巷 死胡同。巷口在东门药店东侧。长50米,宽2米。土路。清末,巷内设有三家店铺,生意兴隆,故名。文革中改东大街。1980年恢复原名。
  财贵巷 南起儒学背,北接东大街。长150米,宽3米。水泥路。清光绪时,汪氏在此聚居成巷,名汪家巷。清末,客姓商户云集,遂改本名。文革中易名人民巷。1980年改称现名。
  福禄巷 南通何家台,北达东大街。长205米,宽3米。水泥路。清末,因巷口设福禄杂货店而名。文革中改翻身巷。1980年恢复原名。
  栽培巷 “丄”形巷。北接东大街,东接方家祠,西通何家台。长175米,宽2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道光十二年(1832年)因知县王知同在此兴办栽培书院而名。
  方家祠巷 南通城隍庙侧,北达东大街。水泥路。长340米,宽3米。驻有乐平镇第二小学。清末,方氏在此建祠堂。文革中改胜利巷。1980年恢复原名。
  状元巷 南起小南门,北接东大街。长310米,宽3米。水泥路。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静里乡埂上(今港口公社里汪)人氏汪道诚中武科状元,于此巷建状元府而得名。文革中改解放巷。1980年恢复原名。
  余家祠 东接福禄巷、支持巷、何家台,西通财贵巷。长80米,宽3米。水泥路。清同治间,余氏在此建一祠堂。文革中改更新巷。1980年恢复原名。
  何家台 南连龙神庙和城隍庙侧,北接福禄巷。长190米,宽2.5米。水泥路。明代,何氏在此聚居成巷,且在高地建一祠堂,因名何家台。文革中改翻身巷。1980年恢复原名。
  支持巷 西起何家台,东接方家祠。长160米,宽2米。水泥路。清末,汪氏一支在此聚居建祠堂,原名支祠巷。建国后改支持巷。
  翥山岭 东靠县水电局,西至状元巷。长205米,宽3米。泥土路。唐置县治后,乐平即有翥山之别称。此地原为小丘坡,名曰翥山岭。清末聚居成巷,袭用岭名。
  五都试馆 东接状元巷,西通方家祠。长60米,宽3米。水泥路。清同治时,五都(今接渡公社一带)人氏在此建一试馆。文革中改胜利巷。1980年恢复原名。
  小南门 东起状元巷,西至方家祠巷和城隍庙侧。长75米,宽3米。水泥路。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于巷南建一小南门,巷名因之。文革中改新建路。1980年恢复原名。
  孙家祠 西起状元巷,东靠轧花厂。长120米,宽3米。土路。清同治时,孙氏在此聚居成巷建祠堂,故名。文革中改解放巷。1980年恢复原名。
  城隍庙侧 东接小南门和新建东路,西通何家台和龙神庙。长65米,宽3米。土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唐置县治时于此北侧建城隍庙。建国后,庙已改建副食品加工厂。文革中改小南门。1980年恢复原名。
  东风制药厂家属区
  在县城东北隅。539户,2335人。占地46.5亩。1966年东风制药厂在此兴建家属宿舍。
  殿下 在康山西麓。占地40亩。古名甸下,因处城东郊甸低地而名,雅称殿下。近十年来,因兴建工厂,工农杂居,地名沿用。
  为民机械厂家属区
  在万寿宫北端西侧,南临三都试馆。占地20亩。古为守城清军营地,旧名老营盘。民国时建中山堂。1954年立中共乐平县委和县委党校,故称老党校。后曾立过乐平大学。1970年为民机械厂在此建宿舍。
  丁家山 县民政局家属区和为民机械厂家属区。北靠赣东北供电局,西邻环城东路。占地20余亩。地当登高山西北侧小丘坡上,古为丁氏定居而名。1970年、1978年为民机械厂、民政局先后在此建家属宿舍。
  东门口 在东大街东端,东邻环城东路,北倚为民机械厂,西毗王家祠。占地15亩。〔儒林汪氏宗谱〕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汪氏从婺源大田畈迁此定居,始称安巷,期快乐平安。明嘉靖筑城,开设东城门,习称东门。建国初定名东门口。
  省建二村 在县广播事业局北侧。占地10亩。35户,152人。原为城郊菜园,1970年饶建二工区(原省建四公司)兴建家属宿舍,命名省建二村。
  【北门街道办事处】
  在新北街。辖6个居委会。辖区包括新北街、向北大道、环城北路、人民大道、老北门、北门外、联盟路、居民巷16条,居民区12个。建国前夕属洎阳镇二、三、十、十二保。建国初先后立第二街公所,第三街、第四街人民政府,第二街公所。1956年废街公所,立永聚巷、大寺上、北上街居委会。1959年立北管区。1968年废管区,立第四、五居委会。1975年复立北管区。1981年改为今名。
  新北街 南起大寺上,北至环城北路,直通向北大道。长390米,宽1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唐时建安隐寺、因果寺,因名大寺地或大寺前。清同治时称大寺上。1959年扩建成街,因与北大街并行,故名。驻有粮食局、总工会、教育局、文化局、商业局、镇卫生院、镇第一小学、镇橡胶制品厂、北门街道办事处。
  人民大道 在县城北缘。新建成的最大的一条街道。东至东风制药厂,西达李家岭。长2000米,宽30米。沙石路。1970年破土兴建,命名人民大道。驻有乐平线务段、共库后勤部、自来水公司、县纺织厂、镇粮管所、教育学校、乐万供电所、煤炭局、铝材制品厂等。
  联盟路 南至环城北路,北达人民大道。长650米,宽10米。土路。原为郊野,1959年县城工人与郊区农民联合兴建,名联盟公路。近年来建成街道,1982年改称今名。
  向北大道 南起环城北路,北穿人民大道至铝材制品厂。长650米,宽30米。土路。1978年兴建,因是新北街向北延伸而成,故名。驻有县二中、文明电影院、县建委、镇城建公司等。
  北门外 南起环城北路,北至县纺织瓷件厂。长325米,宽5米。土路。地当老北门城垣旧基外,故名。建国前,此地办过锅炉厂,又名锅炉下。文革中改北门口。1980年改称今名。
  环城北路 东至乐平中学,西接西大街。长1500米,宽8米。沙石路。驻有电机厂、蔬菜加工厂、县造纸厂、农机公司、公安局、县人民武装部等。1953年修建,原为通往弋阳、德兴的公路,曾称乐德东路。1982年改
  现名。
  老北门 南接东大街,
  北至环城北路。长580米,宽4米。石板路。驻有文化用品厂等。原名北大街,因居旧城北部得名。唐、宋、明时先后立景丰门、拱北门、北顺门。建国后新北街修成,旋改现名。
  飞仙桥 北接环城北路,东南通老北门,西南达华家巷。呈“人”字形。长150米,宽2米。土路。巷北端古时建一木板桥,相传有位白发仙翁在此稍停,与农夫对话后,刹那间不见,因称飞仙桥,巷从桥名。文革中改老北门。1981年恢复原名。
  交通巷 西通老北门,东达万寿宫。长220米,宽2.5米。土路。清末,此处南侧杂草丛生,北侧葭茅蔽日,习称葭茅巷。1951年清基扩路,便利交通,故名。
  华家巷 东南至老北门,西北接菖蒲塘。长50米,宽2.5米。水泥路。清代华氏在此聚居成巷。
  郭西庙 南接扶摇巷,北通万家池。长160米,宽2.5米。土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宋代此地建郭西庙,巷名因之。文革中改人民池。1980年恢复原名。
  金家园 东南接西后街,西北通斋公堂。长75米,宽2米。水泥路。清咸丰时,安徽休宁籍金氏于此建一花果园,人称金家园,巷因园得名。文革中改联盟巷。1980年恢复原名。
  菖蒲塘巷 东至老北门,西接新北街。长75米,宽2.5米。水泥路。巷靠菖蒲塘而名。文革时改跃进巷。1980年恢复原名。
  康乐里 南起麻园里,北接花园里。长25米,宽1.5米。水泥路。此处原为老北门,1914年失火烧毁,重建后设康乐里药店,故名。文革中改老北门。1980年复称原名。
  麻园里 南起永聚巷,北通康乐里。长25米,宽3米。土路。清末,此地为农家麻园。二十年代建房后,因名麻园里。文革中改跃进巷。1980年恢复原名。
  新安里 死胡同。在金家园东侧,南接西后街。水泥路。长35米,宽3米。清同治时,徽州籍人氏在此聚居成巷,徽州别称新安,故名。文革中改联盟巷。1980年恢复原名。
  永聚巷 东接细井巷,西通老北门。长65米,宽3米。水泥路。清末,汪氏在此设永聚槽坊,故名。文革中改跃进巷。1980年恢复原名。
  粮厅巷 南到西大街,北至西后街,东接新北街。长195米,宽3.5米。〔同治版乐平县志〕清顺治时,此处建一粮仓,巷因之得名。文革中改丰收巷。1980年恢复原名。
  叶家巷 东至薛家塘,西接老北门,北通永聚巷。长80米,宽2米。水泥路。清同治时,叶氏聚居成巷。文革中改齐心巷。1980年恢复原名。
  陈家井 东接叶家巷,西至老北门。长70米,宽2.5米。水泥路。清末,陈氏在此掘井聚居成巷。文革中改齐心巷。1980年恢复原名。
  柴巷口 东至老北门,西抵新北街。长75米,宽2.5米。水泥路。清光绪时,此地系柴炭集市点。1959年改西后街。文革中易名卫东巷。1981年恢复原名。
  高井巷 西—东—北走向。西起老北门,北至成佳巷。水泥路。长135米,宽2米。明末,高氏在此掘井聚居,故名。文革中改公井巷。1980年恢复原名。
  马家巷 在大寺上。西起新北街,南接东大街。水泥路。长45米,宽1.5米。马氏于明末在此聚居成巷。文革中改中心巷。1980年恢复原名。
  人民二村 在县城北缘飞机场东侧。占地12亩。居民80户,360人。因居人民大道以北,命名人民二村。
  人民三村 在县城北缘镇农科所东侧。占地15亩。43户,180人。1981年建成。因居人民大道以北,命名人民三村。
  铁路二村 在县城北缘李家岭北侧。占地20亩。居民102户,459人。1981年铁路部门在此兴建家属宿舍,命名铁路二村。
  人民新村 在县城北缘镇农科所西侧。占地12亩。16户,55人。原为福建籍人氏墓地,1961年始建居民宿舍,1981年命名人民新村。
  李家岭 在人民大道西端。占地150亩。农民35户,196人。驻有县灯泡厂、五交化公司仓库。此地原是小丘坡,为李氏所有,故名。明正德间,欧阳氏从抚州草皮墩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铁路新村 在李家岭东部人民大道南侧。占地36亩。居民107户,972人。1974年铁路部门在此建家属宿舍。1978年命名铁路新村。
  向北居民新村 在县第二中学南侧。占地23亩。98户,453人。原为福建籍人氏墓地。1961年建成,始称居民新村。因处向北大道西侧,1982年改为今名。
  向北居民二村 在自来水公司南面。占地30亩。42户,144人。1961年建成,原名居民二村。因居向北大道西侧,1982年改为今名。
  向北居民三村 在向北大道东侧,接港渠两旁。占地6亩。13户,49人。1980年建成,1982年命名。
  菖蒲塘 在商业局北侧,新北街与老北门之间。占地7.5亩。72户,230人。因近菖蒲塘而名。文革时改为老北门。1981年恢复原名。
  万家池 在郭西庙附近。占地12亩。37户,120人。〔同治版乐平县志〕宋淳祐三年(1243年)乐西关火延烧及北,范文正公(仲庵)守饶过乐,令民建庙凿池,以防火灾。明万历已酉年(1609年)池旁立祠祭祀范公,因称范家池。后讹传为万家池。文革时改人民池。1981年改称现名。
  花园里 在郭西庙与老北门之间。占地8亩。20户,67人。清光绪时,周氏于此地建花园,故名。文革时改人民池。1981年恢复原名。
  【西门街道办事处】
  在西大街。辖6个居委会。辖区包括西大街、新建西路、站前路、环城西路、居民巷14条、居民区6个。建国前夕属洎阳镇六、十二、十三、十四保。建国初先后立第二街公所,第一、第二街人民政府,第一、二街公所。1956年废街公所,立西大街、陶家桥、宫保巷、冯家墩居委会。1959年立西管区。1968年废管区,立第六、七居委会。1975年恢复西管区。1981年易今名。
  西大街 东至大寺上,西接站前路。长650米,宽15米。水泥路。驻有邮电局、供销社、银行、剧团、文化馆等。〔同治版乐平县志〕唐中和时,县治迁现址立四门,此为西门,即延明门。宋改平西门。明正德五年(1510年)又称镇西门。清末形成街道后,称西大街。建国前为4米宽的石板路。建国后经扩建改造,面目一新。
  站前路 东接西大街,西至火车站。长570米,宽30米。水泥路。驻有城北公安派出所、汽车站、农资公司、食品公司、供销社车队、乐平旅馆、站前旅社、二轻局招待所等。原为城西郊野,1971年修公路直通火车站,初名站前公路。街道沿公路建成后,1982年更为现名。
  新建西路 东至南门桥,西接西大街。长600米,宽15米。驻有环卫所、园珠笔厂以及陶家桥、十亩地、南大街居委会。原为城垣旧基,建国后几经拆建。1968年命名新建路。1980年铺水泥路,以南门桥为界,分东、西两段命名。
  环城西路 在县城西南边缘。西北接搬运公司汽车队,东南至沿河街。长600米,宽7.5米。沙石路。驻有商业局汽车队、外贸公司、交管站。1956年修建,后构成环城路。1982年始命名。
  西后街 东接新北街,西至电机厂。长305米,宽8米。明初建成,因居西大街北面(习称后面)而名。文革中改联盟巷。1980年恢复原名。
  周王庙 东起宫保巷,西至罗家桥。长145米,宽3米。水泥路。驻有县兽医站。〔同治版乐平县志〕清乾隆时建周王庙一座,巷从庙名。文革中改革新巷。1980年恢复原名。
  宫保细巷 东南连宫保巷,北接西后街。长135米,宽2米。水泥路。因处宫保巷西侧,且巷道窄,故名。文革时改联盟巷。1981年恢复原名。
  宫保巷 南至西大街,北通西后街。水泥路。长140米,宽8米。驻有镇市管会。原名徐家井,因庞公桥(在今后港公社)徐氏在此掘井定居得名。清末,建一榜眼府堂,号称宫保府,旋易名宫保巷。文革中改兴无巷。1980年改为现名。
  月城巷 南起西大街,北接罗家桥(巷)。长100米,宽2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明正德五年(1510年)砌石城,此为西门外的月城。清康熙、乾隆时迭次重修扩建,月城圈入城内,巷因之得名。文革时改文宣巷。1980年恢复原名。
  罗家桥 东至周王庙,西接月城巷。长80米,宽2.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螺坑桥在县治西鸣琴巷。建国前,巷废桥仍在。建国后形成新巷,因谐音讹传成现名。
  陶家桥巷 南至新建西路,北接西大街。长80米,宽8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清代中期此地属城垣墙基,邹氏在巷口南端捐建一石桥,陶氏聚居,故名。文革中改新建路。1980年恢复原名。
  龙溪巷 在县赣剧团东侧,南接新建西路,北达西大街。长110米,宽2.5米。清末,龙溪(在今港口公社)吴氏在此建试馆,故名。文革中改新乐巷。1980年恢复原名。
  李家祠巷 在太平桥东侧。北起西大街,南接冯家墩。长60米,宽2米。水泥路。清道光时,李氏在此聚居建祠堂。文革中改新建巷。1980年恢复原名。
  冯家祠 北接西大街,南至冯家墩。长100米,宽2米。水泥路。清同治时,冯氏在此聚居建祠堂。文革中改红星巷。1980年恢复原名。
  永和巷 北起西大街,南至冯家墩。长110米,宽2米。水泥路。清末,巷口西侧设永和杂货店,巷因之得名。文革中改新平巷。1980年恢复原名。
  仁里巷 在大寺上。北—南—东走向。北接西大街,东至南大街。长185米,宽1.5米。水泥路。清光绪时成巷,居民相处和睦,故名。文革时改团结巷。1980年恢复原名。
  三溪巷 在县赣剧团背后,东接龙溪巷,西通陶家桥巷。长75米,宽2米。三溪村(今港口公社港口村)汪氏在此建试馆而得名。文革时改新乐巷。1980年恢复原名。
  冯家墩 在县印刷厂背后,东达炭菇墩,西至李家祠。长100米,宽2米。水泥路。清同治时,冯氏在此墩上聚居得名。文革中改红星巷。1980年恢复原名。
  省建新村 在县电机厂东侧,靠环城北路。占地27亩。35户,152人。原为荒郊冢地,1959年省建四公司在此兴建家属宿舍,命名省建新村。
  斋公堂 在西后街与环城北路之间。占地17亩。60户,267人。清末,佛教徒在此捐建斋公堂。文革中改联盟巷。1980年恢复原名。
  老汽车站 在乐平汽车保养场一带。占地30亩。281户,1109人。1957年乐平县汽车代办站从转湾头迁此后,改称乐平汽车站。随后居民区相继形成。1980年汽车站搬迁,习称老汽车站。
  转湾头 在二轻局招待所西北侧。占地18亩。居民48户,204人。宋末,下济(今蔬菜公社天济)彭氏在此建村,因居内河拐弯处,故名。元初,徐氏从庞公桥(在今后港公社)迁此聚居,袭用原名。
  蔡家桥 在老汽车站和环城北路之间。占地14亩。居民24户,122人。明初蔡氏从浙江浦江迁此定居,于村南小溪上建一石桥,故名。蔡氏衰落后,清咸丰时王、吴二氏在此聚居,袭用原名。
  十亩地 在新建西路中段北侧,占地十亩。1952年南门桥与篾器厂居民先后在此建宿舍。文革时改称新建路。1980年恢复原名。
  【南门街道办事处】
  在南外街。辖6个居委会。辖区包括南大街、南外街、沿河街、新建东路一部分以及居民巷19条、居民区1个。建国前夕属洎阳镇五、七、九、十四、十五、十六保。建国初先后立第四、五街公所,第七、八街人民政府,第七、八、九街公所。1954年并为第三街公所。1956年改置南大街、南外街、文昌门、张家巷居委会。1959年设南管区。1968年废管区,改立第八、九、十居委会。1975年恢复南管区。1981年改称现名。
  南外街 北接南门桥,南至沿河街。长470米,宽15米。水泥路。驻有人民电影院、粮食局汽车队、县政协等。清代始建房设铺成街,因居古城南门外,故名。建国前为4米宽石板路。建国后经扩建改造成今状。
  南大街 北起大寺上,南至南门桥。长370米,宽15米。水泥路。驻有县中医院、百货公司、二轻局、新华书店、城南公安派出所、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查院、物资局等。〔同治版乐平县志〕唐中和时,县治迁现址立四门,此为南门,即利涉门。宋改文明门。明正德五年(1510年)又改南平门。清末形成街道后,称南大街。建国前夕为4米宽的石板路。建国后扩建改造,面目一新。
  沿河街 在城南乐安河北岸,西起县农资公司宿舍,接环城西路,东至坝口街,靠环城东路。长960米,宽15米。水泥路。驻有县农资公司、航运公司、酒厂、农垦局、油厂等。始建于明朝。1958年前分段称为张家码头、雷家码头、华家码头、下济码头、大码头。1960年扩建,命名沿河街。
  炭菇墩 东至南大街,西通冯家墩。长95米,宽3米。水泥路。古为炭渣、垃圾堆地,故名。文革时改永春巷。1981年恢复原名。
  儒学背 在县委机关大院背后,东接财贵巷,西至南大街。长110米,宽2.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宋熙宁时建学宫,习称儒学里,市民聚居于学宫背后,故名。文革时改永红巷。1980年恢复原名。
  水荫洞 半园形巷,巷口皆朝东,接高家巷。长95米,宽1.5米。泥土路。古时巷西南侧为城墙,内河横穿城下,建一孔石桥,即水荫洞桥,巷名因之。文革时改劳动巷。1981年恢复原名。
  高家巷 北起南大街,南至新建西路。长85米,宽2米。水泥路。清代为李、高二氏聚居地,南北二段分别称李家巷、高家巷。1951年统称高家巷。文革时改劳动巷。1980年恢复原名。
  信泰巷 北—南—西走向。北起南大街,西至高家巷。长90米,宽1.7米。水泥路。清代因巷口设信泰烟店,故名。文革时改红书巷。1981年恢复原名。
  文昌门 北起南大街,南至新建东路。长60米,宽3.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儒学前建文昌门,巷因之得名。文革时改新建路。1980年恢复原名。
  南门桥 巷名。西北靠南门桥,东南至体育场。长115米,宽1.5米。泥土路。1953年前统称南门外,后改本名。文革时更名友谊巷。1980年改称现名。
  杨家巷 东—西—南走向。东靠人民电影院,西邻程家畈,南至江家塘。长165米,宽2.2米。水泥路。清同治间,杨氏在此聚居成巷。文革时改工农巷。1980年改称现名。
  龙神庙 在县委机关大院东侧。东一西—北走向。东至何家台,西靠新建东路,北达财贵巷。长275米,宽2.5米。水泥路。〔同治版乐平县志〕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此地建龙神庙,巷名因之。文革时改人民巷。1980年恢复原名。
  苗圃巷 西接南外街,东至体育场。长75米,宽1.76米。水泥路。清末,巷侧曾建一苗圃,巷因之得名。1954年建体育场时改称文体巷。1981年恢复原名。
  江家塘 东—西—南—东走向。巷口皆接南外街。泥土路。长195米,宽2.5米。清同治间,江氏在此定居掘池塘。文革时改工农巷。1980年恢复原名。
  张家巷 南起沿河街,北通新建东路,西靠程家巷。长270米,宽4.8米。水泥路。清乾隆时张氏在此聚居成巷。文革时改健康巷。1980年恢复原名。
  植种巷 东至体育场接陈家巷,西通南外街。长110米,宽3米。水泥路。清末,巷侧有良田十亩,宜耕种,故名。文革时改文体巷。1980年恢复原名。
  雷家巷 北至张家巷,南靠沿河街。长90米,宽2米。水泥路。明末,雷氏聚居成巷。文革中改勤俭巷。1980年恢复原名。
  坝口街 在县城东南隅。南接沿河街,北达内河畔。长125米,宽2.5米。土路。驻有红旗油厂、船舶修造厂等。〔同治版乐平县志〕清康熙十年(1671年)于内河出口处筑坝,习称坝口。清末于坝侧建街。
  春门巷 东接南外街,西通环城西路。长80米,宽2.5米。土路。〔同治版乐平县志〕宋代起,每年立春,游春牛需经此巷,故名。文革时改支农巷。1980年恢复原名。
  体育场 巷名。南起乐平酒厂,北至程家巷口。长80米,宽6米。巷址原为苗圃,1954年建体育场后,在周围兴建宿舍,形成巷道,旋命本名。
  程家巷 南起沿河街,北至体育场,东接张家巷。长130米,宽5米。水泥路。明末程氏聚居成巷。文革中改前进巷。1980年恢复原名。
  陈家巷 东接程家巷,西至南外街,北靠体育场。长410米,宽2米。水泥路。明末陈氏聚居成巷。文革中改光明巷。1980年恢复原名。
  程家畈 在江家塘和城邹油榨之间。占地15亩。居民140户,461人。原名城郊大队程家田畈,1979年建成新居民区,旋命今名。
  【城郊大队】 治所在细井巷中段。辖2个自然村。500户,2197人。耕地840亩。产稻谷、蔬菜、棉花。建国前夕属洎阳镇。建国初分属各街公所。1953年立乐平镇城郊乡。1956年称城郊乡城郊高级社。1958年立乐平镇城郊大队。
  程家 在县城西南郊乐安河畔。93户,304人。〔西山后巷程氏续修宗谱〕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程氏从西山(在今后港公社)迁乐平南城外官路口筑居,始称官路口程家,简称程家。近代陶瓷美术家、“珠山八友”之一程意亭为本村人。
  湾头 在县城西郊内河北岸。17户,85人。明初,徐氏从庞公桥(在今后港公社)迁此定居建油坊,俗称油榨。清初油坊关闭,因地当内河曲流岸边,易名湾头。
  【邹家大队】 在县城西南郊乐安河畔。辖1个自然村。476户,2841人。耕地1081亩。产蔬菜、稻谷、棉花,曾产青靛,有纺织、运输等企业。建国前夕属洎阳镇十七、十八保。建国初先后属三区(港口)双桥乡、乐平镇靠城乡、港口区靠城乡。1956年为乐平镇城郊乡邹家高级社。1958年立乐平镇邹家大队。以驻地命名。
  邹家 在县城西南郊,乐安河畔条状聚落。明成化间,邹氏从德兴海口迁此建村,原名河头邹家,后简称邹家。驻有县水泥制品厂、珠湖农场联络站。

知识出处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江西省乐平县地名志》

本志主要内容有政区与居民地、专业部门、名胜古迹、重要建筑物、自然实体等五大类地名的语源、沿革与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