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里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625
颗粒名称: 瑶里乡
分类号: K925.6
页数: 12
页码: 413-4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鹅湖区瑶里乡的基本情况和各个地名介绍。
关键词: 瑶里乡 景德镇市 地名

内容

量为10万立方米。并建造了梅岭水电站,有机组4台,分上下两站安装,装机容量为900瓩。并在长明、内石井两地建有两个微型水电站。1979年瑶里村上空修建了跨度为240米长的渡槽——“瑶河飞渡”,横跨南北山岭。同年,鹅湖区在瑶河上建造了“三墩” 水电站。
  瑶里盛产瓷土和釉果,历史上是景德镇市陶瓷生产的摇篮。宋代初期,为瑶里制瓷业的黄金时代,当时有瓷窑80座,水车200乘。随着各地瓷土矿藏的不断发现,制瓷业转入人烟集中,交通方便的景德镇,瑶里才以开采矿石,舂制瓷土为主要工业。目前,市浮东瓷土矿仍在三矿区开采瓷土。
  辖区虽地处偏僻山区,但交通便利。建国后,为了开发山区,在景德镇到瑶里村的公路通车以后,接着修筑了瑶里村至白石塔内屋基的瑶白公路,使这条全长66.74公里的公路在崇山峻岭之中斜穿乡境 ,山区资源得以源源不断地输往各地。除汪胡在高耸陡峭的山岭上外,其他村委会都有乡村公路通达。每天从市区直达瑶里的班客车有三趟。全乡拥有汽车11辆,其中个体户3辆,拖拉机5台,改变了过去运输事业落后的面貌。
  文教卫生事业大有改观。解放前只有一所小学,现在有23所小学,学生1243人,中学1所,学生320人。共有教职员工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解放前仅有几个私人郎中,现有乡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村医务所6个,乡村医生8人。还有文化站、电影院、电影放映队,并在瑶里亭山头设立了彩色电视差转台1座,覆盖面遍及全乡各地。
  乡驻地瑶里村,解放前是个小集镇,人口稠密,为浮梁东乡较大的一个村落,是“一臧、二瑶、三墩口”的三大村之一。建国后,各方面发展较快,有农业银行营业所、粮管所、邮电所、卫生所、学校、汽车站以及各类商店,现为乡政府驻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在回脚岭东北麓山谷内,东河源头的梅岭,自然风景幽雅,天然溶洞蔚为奇观,已成为区范围内一个旅游风景点。
  瑶里山峦重叠,地势险要,是个军事重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黄山支队经常在此活动,并在内石井一石壁下建有联络点。1934年赣东北苏区一支挺进支队,在瑶里一带发动群众 ,建立了党组织,皖赣特委成立后,瑶里山区人民和红军游击队一道同国民党展开了三年游击战争。“七七”抗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东南局、皖赣特委和陈毅同志直接领导下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底汇集瑶里,改编成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第三营,开赴抗日前线,并在瑶里设立了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在这期间,陈毅同志曾亲自到瑶里领导红军游击队改编和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抗战的方针政策,成立皖浙赣省委。瑶里整编诞生的部队,转战南北战功卓著 。在瑶里有据可查的革命烈士就有王发佬、程和汝、邓少良等十余人。
  瑶里乡地名
  瑶里村民委员会位于乡境西部山区,景(德镇)瑶(里)公路终点 ,东河沿境穿行。辖5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74户,322人。耕地316亩,林地4000亩。产稻谷,木材等。因驻地得名,解放前,属浮梁县第二区瑶里乡三、四、五、六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二区瑶里乡。1956年为瑶里高级社。1958年成立鄣公山垦殖场为绕南分场,1959年为浮东垦殖场绕南分场。1962年改为瑶里公社瑶里大队 。1965年改名罗源大队。1979年又分立瑶里大队。1984年瑶里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瑶里
  乡政府、村委会驻地。在鹅湖东北19公里,景(德镇)瑶(里)公路西北侧谷地,东河穿村而过。61户,225人。西汉末年,刘氏在此建村,后李、曹、姚,何等姓相继迁入,在两岸分处建居。至宋初 ,因陶瓷业发展,瓷窑颇多而俗称窑里。明代,吴、程氏分别由无锡和浮梁槐瑞(现新平乡)迁入后,人丁繁衍兴盛,村落连成一片 。河西有姚家旯、曹家坦,老屋上数处;河东分刘家杪,程家、李家弄、街上等地。清末,由于瓷业衰落而雅称瑶里。为浮梁东乡三大村落(臧湾、瑶里、墩口)之一,现村内设有学校、商店等事业单位,保存有明代商店建筑。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瑶里队亦设此。
  凉帽顶
  在瑶里北偏东2.5公里处。1户,6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王氏由安徽迁此山顶上,因山形似凉帽,故名。
  内瑶
  在瑶里东北1公里,景(德镇)瑶(里)公路西北侧,东河东南岸谷地。8户,33人。西汉末年,汤氏徙居此地,随即方、舒、张三姓亦聚此。数年后,詹氏由鄱阳迁入,村落兴盛。至宋初,因处窑里上游而称内窑。清末,随瑶里雅化改称内瑶,后衰。建国初,黄、刘 、汪等姓由安徽太湖和本地小坞里相继迁入,沿用原名。
  枫树坦
  在瑶里东部1公里处,距总场南偏东56公里。15户,20人,职工11人。因平坦上长有枫树而名,1958年浮东瓷土矿在此办畜牧场,1963年划归枫树山垦植场,1964年浮东分场场部由五家巷(今臧湾乡)迁此。
  内后村坞
  在瑶里东2公里处。3户,17人。清末,温氏由广东徙迁寺前,后又迁此,因处内瑶后山坞而名。1956年汪姓由海螺坞分支附近建村,称外后村坞,故相对改称内后村坞。
  外后村坞
  在瑶里东偏南1.5公里处。1户11人。1956年,汪氏由本地海螺坞迁此建村,因处后村坞之外而名。
  瑶里居民委员会
  驻瑶里。辖8个居民小组,分布在瑶里、绕南、王家坞、寺前、三墩4个自然村。312户,1121人。由本市退休工人和职工家属组成。1969年成立时称五七大队,1975年更为现名。
  王家坞
  在瑶里西南1.5公里,景(德镇)瑶(里)公路西侧。9户,36人。系本市厂矿职工家属。唐初,程氏在此建村,因坞内黄荆丛生,取名黄荆坞。建国后,已无黄荆而讹为王家坞。
  长明村民委员会
  在乡境西北部赣皖边境山区。辖16个村民小组,50个自然村。225户,1223人。(其中2户、11人插居在鹅湖滩乡犁头角)耕地1450亩,林地39000亩。产稻谷、竹木、油茶、茶叶等。以美好愿望长明命名。驻地江家下。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瑶里乡七、八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二区长岭乡。1956年为龙凤、凤凰、同心、江家,群利、中山6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鄣公山垦殖场长岭分场。1959年为浮东垦殖场长岭分场。1962年改制为瑶里公社长岭大队。1964年改名长明大队。1984年瑶里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江家下
  村委会驻地。在瑶里北偏西4.5公里,深山洼地中。14户,84人。唐初,江氏由安徽祁门迁此,村以姓名。后建窑烧瓷,家业兴旺,把房屋迁建瓷窑下面,改称江家下。
  棉花坞
  在瑶里西北6公里处。2户,14人。因此地山坞曾种植棉花,得名。1975年,黄氏由附近龙凤坑迁此建村,袭用坞名。中山
  在瑶里北7公里处。17户,83人。宋初,吕氏由安徽祁门迁此,建村于高山之中而名。
  杨家屋
  在瑶里北偏西6.5公里处。5户,26人。早因杨氏在此建居得名。民国初,詹氏由祁门县迁此,后潘、吴二姓迁入,沿用原名。
  海螺坞
  在瑶里北偏西6.5公里深山洼地中。10户,50人。清中期,汪氏由安徽桐城县迁此海螺形大山坞内建村,故名。猴子园
  在瑶里北偏西6.5公里处。11户,54人。清末,张、彭二姓由广东梅县迁此,因村旁山形似猴得名。
  韭菜岭
  在瑶里北偏西5.5公里处。5户,19人。相传此地山岭多种韭菜、得名韭菜岭。民国时期,詹氏由安徽祁门迁此,村袭岭名。
  荒田坞
  在瑶里北偏西6公里处。4户,15人。清初,胡氏由安徽太湖县迁此 ,村旁山坞内有几丘荒田,村名因之。
  坦上
  在瑶里北5公里处。6户,28人,清末,王氏由安徽潜山县迁此,在山岭平坦地建村,故称坦上。
  黄土岗
  在瑶里西北9公里处。4户,26人。清初,吴氏由安徽桐城县迁此,建村于黄土山岗得名,
  岭脚下
  在瑶里西北8公里处。5户,31人。清初,姚氏由安徽桐城迁此山岭脚下建村,而名。
  金村
  在瑶里北偏西5公里山坳中。2户,9人。清初,潘氏由婺源迁此,传说建村时挖到不少金子,,因名金村。
  十八浪
  在瑶里北4公里山坳中。5户,25人,清初,胡氏由安徽太湖迁此建村,开垦了十八丘梯田,似层层波浪,村名源于此。
  洪家山
  在瑶里北4.5公里山腰上。9户,48人。西汉末年,洪氏由现婺源县境迁入,村以姓名。
  谢家园
  在瑶里西北7公里山坞中。19户,89人。清初,谢氏由婺源县迁此,村以姓名。
  水碓坑
  在瑶里北偏西4.5公里山坳中。5户,24人。清中期,胡氏由安徽太湖县迁此,因在河边造水碓舂瓷土,故名。
  船仓里
  在瑶里西北9公里处。1户,6人。清中期,吴氏由安徽太湖县迁此,因山似船仓得名。
  猪山下
  在瑶里北4.5公里处。1户,4人。1984年,王氏由坦上迁建于此,因处一座形状似猪的小山下得名。
  萝卜窟
  在瑶里北偏东5公里处。2户,11人。清中期,黄氏由安徽潜山迁此山坳中建村,因周围山岭呈萝卜状,故名。建国前夕,郑氏迁入,沿用原名。
  李树园
  在瑶里西北9.5公里大山岗上。1户,8人。清初,李氏由安徽潜山迁此,种有许多李树,酷似果园,村名因之。
  瓢形
  在瑶里北偏西3.5公里小溪旁。4户,28人。1978年,郑氏由郑家(已废)迁此建村,后樊、潘二姓继入。因地形似瓢状,故名。
  龙凤坑
  在瑶里西北5.5公里处。3户,20人。清中期,黄氏由安徽太湖迁此 ,因地处来龙山与凤凰山的山坳中,各取一字为名。
  方家
  在瑶里西北4公里山坳中。5户,25人。清初,方氏由安徽太湖迁此 ,村以姓名。
  锁坦
  在瑶里北偏西3.5公里山坞内。2户,12人。民国初,方氏由安徽太湖县迁此建村,至建国初衰落,后潘氏继由安徽迁入,因村呈锁形 ,俗称锁坦。
  小坞里
  在瑶里北偏东4公里处。9户,83人。清中期,王氏由安徽潜山县迁此小山坞里建村。故名。
  双河口
  在瑶里西北3.5公里处。4户,26人。1967年,钱、郑等姓由附近方家,龙凤坑迁此,建村于两小河交汇处而名。
  凤凰颈
  在瑶里西偏北7公里处。2户,12人。清末,陈氏由浮梁北乡迁此,建村于凤凰山颈部而名。
  汪家屋
  在瑶里北偏西6.5公里处。5户,34人。清末,汪氏迁此建村得名。后潘、吴二姓迁入,村名未变。
  蜡烛山
  在瑶里北偏西2.5公里处。9户,47人。清初,查氏由安徽怀宁县迁此蜡烛山下建村,袭用山名。
  岭头
  在瑶里西3公里小溪旁。1户,9人。1981年,凌氏由附近凌家老屋迁此山岭头上建村而名。
  风坑
  在瑶里西2公里处。5户,21人。清初,查氏兄弟由安徽怀宁县迁此 ,分家居住,故名分坑。建国初谐音讹为风坑。
  王家包
  在瑶里西偏北6.5公里山坡上。3户,11人。清中期,王氏由安徽太湖迁此搭棚居住,初名王家棚,后迁出。清末,樊氏由怀宁县继入 ,村名依旧。建国后改称王家包。
  凌家老屋
  在瑶里西偏北4公里山岗上。1户,4人。清末,凌氏由安徽怀宁迁此 ,取名凌家。建国初,凌氏曾搬迁他处,后又重返此村,故称凌家老屋。
  仙台
  在瑶里西北3公里山坡上。1户,4人。清初,凌氏由安徽怀宁迁此建村,传说此地曾出过神仙,且地平如台,故名。
  阴陂
  在瑶里西偏北4公里处。1户,2人。民国时期,潘氏由安徽迁此,因居山坡西面背阳处,取名阴坡。
  内杨梅台
  在瑶里西11公里山坞中。3户,12人。此地山岭名杨梅台。原为樊氏在此建村,村以地名。建国前后,黄、曹二姓由操家老棚迁入,沿用原名。
  茶炕包
  在瑶里西偏北7公里。1户,9人。1978年,樊氏由棚基上迁此建居 ,因村处烘烤茶籽的山包上,故名。
  长坑
  在瑶里西偏北4.5公里处。7户,31人。清末,凌氏由安徽怀宁县迁此,建村于较长的山沟(当地称坑)旁,故名。
  官山岭
  在瑶里西偏北4公里处。3户,17人。明初,施氏由安徽迁此,建村于坟山上而称棺山岭。建国初,雅称官山岭。
  官山岭汪家
  在瑶里西偏北3.5公里处。4户,22人。民国时期,汪氏由高岭(现属鹅湖滩乡)迁此建村,因靠近官山岭得名。
  猪形湾
  在瑶里西偏北3.5公里处。1户,6人。1964年,潘氏由凌家老屋迁此,因处猪形山下湾中,村名因之。
  姚家田
  在瑶里西3.5公里山坞中。1户,7人。1977年,姚氏由附近清溪坞迁此田畈中建村,得名。
  清溪坞
  在瑶里西4.5公里处。1户,7人。此地山坞有一清水溪流长年不枯,得名。民国初年,樊氏在此建村,村袭坞名。
  施家田
  在瑶里西偏南2.5公里山坳中。4户,25人,清光绪年间,施氏由本地老屋基迁此田畈中建居,而名。
  外杨梅台
  在瑶里西10公里山坞中。1户,7人。1934年,戴氏由婺源长溪迁此建村,不久迁出。1954年,金氏由兴田炎坞迁此重建。因处杨梅台外面得名。
  长坑口
  在瑶里西偏南3公里山腰上。2户,13人。清末,操氏由安徽潜山迁此,因坑坞较长,村建坞口故名。
  蒋家
  在瑶里西偏北7公里处。1户,4人。民国末,蒋氏由安徽太湖迁此,村以姓名。建国后,丁氏由安徽怀宁迁此,沿用原名。
  西边庙
  在瑶里北偏西6公里处。1户,6人。民国时期,戴氏由安徽祁门迁此 。因此地有东、西两座庙,戴氏居西边而名。
  棚基上
  在瑶里西偏北5.5公里山坞中,4户,24人。清末,樊氏由安徽怀宁迁此搭棚建居后。1960年在老棚基上建新屋,因之得名。
  肥皂树下
  在瑶里北偏西山坞中。6户,30人。1969年,金、张二姓由猴子园迁此,后胡氏继入,村旁一树生长能洗衣服的皂果,故名。
  白石塔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北部山区。辖12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194户,960人。耕地536亩,山林50000亩,茶叶地1340亩,产木材、茶叶、稻谷,因山名得名。驻地绕南。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瑶里乡九保 ,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二区罗源乡,1956年为绕南、东源山高级社。1958年成立鄣公山垦殖场为绕南分场。1959年为浮东垦殖场绕南分场。1962年改制为瑶里公社白石塔林场。1965年并入罗源大队。1979年复立白石塔林场。1984年瑶里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绕南
  村委会驻地。在瑶里东北4公里,东河南岸谷地。54户,245人。唐末,詹氏由本地内瑶迁此建村,取名绕南,因村靠南面大山,河绕大山长流之故。
  内屋基
  在瑶里东北14公里白石塔山坳,8户,48人。1964年张氏由本地外屋基迁此建村,因处在大山里面,相应取名内屋基。
  外屋基
  在瑶里东北9公里白石塔山坳。20户,85人。西汉末,曾有人居住,后废。1950年张氏由本地屋基场迁此,取名外屋基。
  上西边
  在瑶里东北10.5公里处。12户,69人。清中期,张氏由怀宁右龙迁此东源山西边分支建村,此村靠上得名上西边。
  黄家
  在瑶里东北13公里东源山上。14户,80人。清中期,黄氏由休宁冯村迁此建村。
  水竹湾
  在瑶里东北12.5公里。9户,40人。清中期,张氏由休宁右龙迁此建村,因此地山湾中有许多水竹得名。
  下西边
  在瑶里东北10.5公里处。9户,67人,清中期,张氏由休宁右龙迁此东源山西边分支建村,此村靠下得名下西边。
  鱼塘
  在瑶里东北11.5公里山坳中,5户,26人,清中期,张氏由休宁右龙迁此,在一鱼塘边建村而得名。
  屋基场
  在瑶里东北11.5公里山坳中,21户,98人。西汉末,曾有人居住,后废。清中期,张氏由休宁右龙迁此,因重建时尚有老屋基而名。
  内坦
  在瑶里东北5公里景(德镇)瑶(里)公路东侧。24户,102人。解放前,洪氏由婺源东田迁此,因此地有内外两块平坦地,村建在里面一块上,故称内坦。
  东源山口
  在瑶里东偏北7.5公里芭蕉山东南坡下。28户,100人。建国初,张氏由安徽迁此东源山口上建村而名。
  汪胡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部山区高山峻岭之中。辖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97户,487人。耕地179亩,经济林2400亩,用材林3500亩,产竹、木 、茶叶、香榧,以自然村首字命名。。驻地汪家。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瑶里乡十二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二区洞里乡。1956年为汪胡高级社,1958年成立鄣公山垦殖场属绕南分场,1959年属浮东垦殖场梅岭分场,1962年改制为瑶里公社梅岭大队。1963年分立汪胡大队。1965年又并入梅岭大队,1979年恢复汪胡大队,1984年瑶里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汪家
  村委会驻地,在瑶里东10公里虎头山南麓。56户,274人。明初,汪氏由婺源大畈迁往休宁汪村,后徙此建村,村以姓名。
  胡家
  在瑶里东10公里虎头山南麓。41户,203人,明代,胡氏由婺源清华迁往休宁铁店,继而徙居此地建村,村用姓名。
  梅岭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部丘陵小盆地之中,辖10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160户,769人。耕地1457亩,山林5100亩,产稻谷、木材、油茶、茶叶。因驻地得名。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瑶里乡十、十一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二区洞里乡。1956年为楼前、梅岭高级社。1958年成立鄣公山垦殖场属绕南分场,1959年属浮东垦殖场梅岭分场,1962年改制为瑶里公社梅岭大队。1984年瑶里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
  梅岭
  村委会驻地在瑶里东7公里虎头山下平畈上。99户,446人。唐末,张氏由安徽歙县篁墩迁此山岭下建村,因村头山岭多梅花得名梅岭 。别名岭下。
  楼前
  在瑶里东6.5公里平畈上。61户,323人,北宋初,娄氏由鄱阳县迁此建村,随后张氏由婺源迁入,故有娄前张后之说,取娄前为村名 ,后讹为楼前。
  罗源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南部山区峡谷中。辖10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180户,902人,耕地955亩,山林10100亩。产稻谷、油茶、茶叶。以所辖片村命名。驻地仁子坑,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瑶里乡九保 ,建国初属第二区罗源乡。1956年为罗进高级社,1958年成立鄣公山垦殖场属绕南分场。1959年属浮东垦殖场绕南分场。1962年改制属瑶里公社瑶里大队。1965年分立罗源大队。1984年瑶里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仁子坑
  村委会驻地。在瑶里东偏南4.5公里。11户,62人。南宋初,李氏由界田(现属鹅湖滩乡)迁此建村。因其为人慈善,得名仁坑。后讹为仁子坑。
  老油榨
  在瑶里东3.5公里山谷中。26户,128人,明初,程氏由瑶里迁此开设油坊,以榨油为业,至清末衰。建国初,附近村民迁入,俗称老油榨。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罗源队设此附近。
  毕家
  在瑶里东偏南4公里简易公路旁,20户,98人。宋代,毕氏由鹅湖迁此,村以姓名。
  查家
  在瑶里东偏南5公里山谷旁。12户,63人。民国时,查氏由安徽休宁县迁此,村用姓名。
  古塘
  在瑶里东3.5公里山谷边。20户,88人。宋代,周氏由湖口迁此,在一水塘旁建村而名。
  老虎豹
  在瑶里东偏南6公里处。9户,40人。1969年附近黄土台村民詹氏为方便生产迁此建村,因处虎豹形山下得名。
  黄土台
  在瑶里东偏南7.5公里处。7户,34人。清末,詹氏由婺源西山迁此 ,建村于一座黄土小山的平顶上,故名。
  外石井
  在瑶里东南6.5公里山谷内。17户,85人。元末,黄氏由婺源迁此石井村外建村,村名因之。
  葫芦坑
  在瑶里东南7公里处。29户,149人。北宋末,凌氏由安徽迁此建村 ,因山形似葫芦,得名。
  内石井
  在瑶里东南7.5公里山谷底。29户,155人。元初,吴氏由婺源莒莙山迁此。因村内水井周围皆是高大石壁,得名石井。后黄氏在附近建立了外石井村,此村相应改称内石井。
  寺前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西南部山谷中、东河与景(德镇)瑶(里)公路穿境,辖12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242户,1,224人,耕地1533亩,山林15800亩。产稻谷、油茶、茶叶。因驻地得名。解放前夕属浮梁县第二区瑶里乡一、二保。建国后属浮梁县第二区寺新乡。1956年为中心、金星、郑新3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鄣公山垦殖场绕南分场。1959年为浮东垦殖场寺前分场。1962年改制为瑶里公社寺前大队。1967年改称兴无大队。1969年恢复寺前大队。1984年瑶里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寺前
  村委会驻地。在瑶里南偏西2.5公里景(德镇)瑶(里)公路南侧。47户,211人。唐初,詹氏等由附近三墩、中屋里迁此建村,因处青龙寺(已毁)庙前,得名。
  铁炉里
  在瑶里南偏西2.5公里东河北岸低丘上。5户,30人。明初,有船工在此搭棚建居,因村旁多芭蕉,俗称芭蕉树下,后本地叶、詹两姓迁入,以舂瓷土为业,因水碓一上一下、状似打铁,遂改称现名。
  三墩
  在瑶里南偏西3.5公里处。景(德镇)瑶(里)公路南侧平畈中。18户,93人。东汉末,詹氏由本地内瑶迁此,因村后有三个土墩得名 。
  高头山*
  在瑶里南偏东4.5公里处。1户,7人。清末,何氏由婺源古坦迁此高头山上建村,袭用山名。
  中屋里
  在瑶里南3公里简易公路西侧谷地。4户,20人。东汉末,詹氏由本地内瑶迁此建村。家富人旺,曾有“鱼塘村中有,米在屋里舂”之誉,故称舂屋里,后讹为中屋里。
  靠坑坞*
  在瑶里南3.5公里处。7户,35人。清末,何氏由婺源古坦迁此,在山坞中靠近小溪(坑)处建村,故名。
  坑上
  在瑶里南3.5公里处。38户,180人。唐初,江氏由安徽迁此建村,取名江家,衰后迁出。唐中期,詹氏由婺源泥坑迁入,因村处小溪 (坑)边上而称坑上。枫树山林场浮东分场坑上队设此附近。
  胡村
  在瑶里南4.5公里处。15户,74人。清中期,温氏由安徽太湖县迁此西山峡谷内,取名上下坞。建国初,胡氏由本地迁入,改称胡家 。
  新屋下
  在瑶里南4.5公里谷地。32户,200人。唐末,江氏由婺源迁此,因村头锈水污染了小溪(坑),得名染坑,后人丁兴旺,建造了很多新屋,遂改称现名。
  低坑
  在瑶里南偏东6.5公里处。9户,30人。唐初,朱氏由浮梁新平迁此山坞内小溪旁低洼处,得名低坑。
  大岗上
  在瑶里南5公里谷地。2户,14人。1960年温氏由本地胡家迁此,因村后山名大岗上,袭为村名。
  毕进坑
  在瑶里南5.5公里山坳中,2户,13人。清初,王氏由安徽太湖迁此建村。因此地必须顺着溪旁小道才能进去,得名必进坑,后讹为毕进坑。
  磨儿岭
  在瑶里南偏东7公里山岭上。1户,7人。清末,李氏由安徽桐城迁此 ,建村于磨儿岭上。村袭岭名。
  岗上*
  在瑶里南偏东9.5公里处。6户,28人。清光绪间,何氏由婺源迁此山岗上建村得名。
  东王庙
  在瑶里南5.5公里峡谷底。17户,85人。清初,王氏由安徽太湖迁此,因村头有座东王庙(已毁),袭为村名。建国后,曾改称东进 ,后复用原名。
  李家山
  在瑶里南偏东7公里处。7户,37人。清中期,李氏由安徽迁此山中建村得名。
  程家门
  在瑶里南偏东6.5公里简易公路旁。13户,70人。清末,程氏由婺源石灰山迁此,成为过往行人必经之门户,故名。
  郑家山
  在瑶里南偏东8公里简易公路南端。32户,160人。唐初郑氏由婺源菊经迁此山腰建村,故名。
  大麻石*
  在乡境北部山区。包括洪家山、坦上2个自然村,清末,王氏由安徽迁此建村,在屋基中挖出块方桌大的大麻石,故名。
  东源山*〔片村〕
  在乡境东部山区。包括上西边、下西边、水竹湾、黄家、鱼塘、屋基场,东源山口7个自然村。清中期,张氏由安徽休宁右龙迁此建村 ,因此地当时为浮梁东乡之东端、且东河发源于此山、故取名东源山。
  三银源〔片村〕
  在乡境东部高山峻岭之中。包括汪家、胡家2个自然村。因周围山岭有三道水源在此汇集,溪流清澈,水花似银,故名。明代,汪、胡两姓由休宁迁此建村。
  洞里*
  在乡境东部山谷内。包括楼前,梅岭2个自然村。唐末,张氏由安徽歙县篁墩迁此,因有山洞得名。
  罗源*〔片村〕
  在乡境中部低丘谷地。包括古塘、老油榨、毕家、仁子坑、查家5个自然村。宋末,罗氏由婺源迁此建村,取名罗坑。明初,罗氏迁出 ,程氏又由瑶里村迁入,因此村最早源于罗氏,改名罗源。
  石井*〔片村〕
  在乡境南部峡谷内。包括内石井、外石井2个自然村,元初,吴氏由婺源莒莙山迁此建村,因此地水井周围乃是高大石壁而名。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