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源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608
颗粒名称: 洪源乡
分类号: K925.6
页数: 14
页码: 354-366
摘要: 本文记述景德镇市蛟潭区洪源乡的概况,地理位置、山林面积、工业、地名。
关键词: 蛟潭区 洪源乡 景德镇市

内容

洪源乡概况
  洪源乡位于蛟潭区南部,东部隔河与昌江区旧城、竟成乡相望,南与昌江区鲇鱼山乡、吕蒙乡接壤,西与波阳县金盘岭乡交界,北面与三龙乡和罗家桥乡毗连。乡政府原驻地洪源,现驻地罗家滩,距蛟潭29公里,距市区4公里。总面积80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77个村民小组,91个自然村。共2664户,12591人(其中非农业598人)。除苗族1人外,均为汉族。
  辖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西北偏高,东部平坦,西南较低,最高山英花尖海拔363.3米,东南部一片良田,自然气候适宜于农业生产。境内西河支流在历史上是城乡物资交流的一条重要运输河道,今因淤塞,木帆船运中断,但汛期竹排、木筏仍可放流入市。
  辖地清朝属浮梁县安西乡鱼步都、星槎都。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初乡建制未变,1952年属浮梁县第四区洪源乡和洗马乡,各乡均组成了初级社,并于1956年转为洗马、洪源、鸣山、高峰4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1959年划归国营罗家综合垦殖场,1963年改属罗家人民公社。1964年更名为洪源公社,1968年改称红源公社,1973年复称洪源公社。1984年建立乡建制称今名。
  辖境内地质多属红壤土和沙质粘土,土地肥沃,又紧靠市区,肥料充足,是蛟潭区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21098亩(其中水田19931亩,旱地1167亩),农业以稻谷为主,兼种芝麻、油茶、花生、红薯、荞麦以及经济作物甘蔗等。建国后,兴建了水库12座,其中小(一)型西冲水库蓄水量达367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3700亩,小(二)型水库9座,渠道1.8万米长,旱涝保收面积达14121亩,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市、区农科部门的指导下,洪源乡曾举办两次科技交易会,为全市各乡提供科技资料3万份(包括良种、植保、耕作制度改革等一系列农科技术)。省、市电视台还拍摄了科技交易会的盛况。1984年粮食产量达2,064万斤,平均亩产1004斤,比1978年增长34%,比建国前翻了一番多。油料作物也连年丰收,油菜籽产量达22.1万斤,芝麻产量5.3万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37.8%和49%。该乡同时也是蛟潭区的畜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五养(鸡、鸭、鱼、牛、猪)为中心的养殖业,建立了三站——畜牧兽医站、人工授精配种站、饲料供应站。1984年生猪存栏数4397头,供应商品猪2600头,存栏牛有944头。群众挖塘及利用水田养鱼积极性很高,有养鱼专业户195户,桂花村的农户普遍养了鱼。全乡水库养鱼水面871亩,放养鱼苗14.4万尾,还有59亩水塘放养2.18万尾,1984年鱼产量达7.85万斤。
  辖地有山林面积70455亩,茶园面积2878亩,油茶林面积1644亩。由于林业政策的落实和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经营林、茶的积极性很高,1984年以杉、松为主造林1300亩,年产茶叶700担,茶油6800斤。洗马、江家2个村委会的森林覆盖率均在50%以上。
  建国后,工商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市水产养殖场1984年生产水花鱼苗8700万尾,冬片鱼苗140万尾,供应市内及各地的需要。洪源茶场有精制的“浮红”茶出口。乡办企业有红砖厂、茶林场、建筑材料预制厂、配件厂、建筑公司、砂石厂、福利瓷厂等。1984年8月从浙江绍兴引进技术,合办一个绍红酒厂,适应了市场需要。全乡拥有汽车5辆,大中型拖拉机27台,农业机耕面积不断扩大。
  乡境内生产建设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逐步发展。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65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71万元,工业产值181万元。近年来,建新房103幢,购买电视机近600台,80%以上农民有存款。建国前境内只有洪源、大港2所小学,100多名学生。现在有中学1所,小学20所,共有学生2485人,教职员12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5%。乡有卫生院,村委会有卫生所、保健站,医务人员16人。乡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院,还有5个电影放映队。境内交通方便,景(德镇)湖(口)公路横穿乡境。
  洪源乡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861年太平军攻克景德镇,曾在营盘山驻扎,至今遗迹尚存。土地革命时期,地下党在龙头山一带积极活动。1930年9月红军三次攻克景德镇,曾在鲍家的罗家桥油榨坊内,设立了苏维埃政权(亦称红军总局),管辖地区从罗家、三龙到杨家店。当时洪源、鸣山、方家、桂花桥、洗马村都成立了农民协会。参加红军的有30多人,为革命牺牲烈士12人。
  境内的宝石村,有“二石如玉,双峙河心,出水丈余,其根相连,一名飞来石,亦曰玉笋峰”。清督陶官唐英写道:“玉笋峰存浮梁之西昌水中,双峰对峙,皎洁巍峨,颇有意致”,故有撑天柱之说。现为景德镇市旅游点之一。洪源乡地名
  方家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中南部地区,分布在西河下游西岸低丘平畈中。以驻地方家得名。辖6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372户,2137人。耕地2580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三保。建国初为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后为罗家乡。合作化时,由方家初级社转先锋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罗家大队,1961年划归罗家垦殖场,1964年改属罗家公社,1968年划入洪源公社罗家大队,1979年从罗家大队分出成立方家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罗家滩
  乡政府驻地。在蛟潭南29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北侧。解放前此地是浮梁通往波阳的大道,有李氏六家住此开茶棚和务农。由于地处一片大田畈的高处,称茅屋岗上。又因靠近罗家桥,村前是河滩,故名罗家滩。建国后,这里为乡政府驻地,设有工厂企业及饮食服务行业30多家,形成了农村的小集镇。共有54户,156人。其中属于方家村委会的有5户,25人。
  方家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西北0.5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旁。108户,459人。唐末,方氏由河南省龙口县迁安徽省青阳县,再迁方家坞(在今峙滩乡)。明初,再由方家坞分迁此地建村。因村建在大路旁,称大路方家,又称方家。后陈、林、叶、余、吴氏迁此居住。
  小查家
  在罗家滩北1.5公里,西河西岸的田畈中。9户,49人。唐朝中期,查氏由本地查家畈迁此定居。因属于查家的晚辈而名小查家。
  大演港
  在罗家滩北1公里,西河西岸平畈上。131户,603人。此地原有一条小溪经洪水冲刷演变成港,故名大演港,又名大港。唐末,程氏由浮梁县城(在今旧城乡)迁此定居,沿用原名。后有方、李、冯、刘氏迁此。
  石马
  在罗家滩西北1公里,低丘田畈中央。37户,202人。唐朝,林氏由福建省蒲田县迁来福港明堂山(在今福港乡),尔后分迁至金家坟头,再迁此地建村。始名林家园。明末,操氏(进士,在朝为官)亡后葬于此,墓前有石马等石雕。人们称此地为石马。现有林、张、王、冯、甘氏居住。
  杜鹃山
  在罗家滩西南2公里丘陵平坦地。19户,67人。1962年国营枫树山林场浮西分场在此建场。此地原是荒山,称土砖山,为雅名,改称今名。
  白茅畈
  在罗家滩西北1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南侧。31户,168人。此地原有倪氏居住,因四周白茅甚多而得名。1957年国营景德镇市水产养殖场在此挖了许多鱼塘,经营水产,孵化鱼苗。
  舒家店
  在罗家滩北0.5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北侧田畈上。11户,40人。宋末,舒氏在此开店,故名。后舒衰。明初,倪氏由安徽省祁门县渚口迁此重建村庄,袭用原名。后有石、刘、吴氏在此聚居。
  栗树下
  在罗家滩西南2公里处平坦上。40户,183人。宋朝,周氏由湖口迁此建村。明代,徐氏由都昌迁来。后有方、李、章氏在此居住。1965年,国营景德镇茶场洪源分场在此建场,职工25人。因村边有一株大栗树而得名。
  徐家
  在罗家滩西南1公里,田畈中央的小丘脚下。22户,98人。宋朝中期,徐氏在此居住,故名。清朝中期,石氏由湖口迁此定居,袭用原名。后有王、蒋、祝、周氏迁此居住。
  程家
  在罗家滩南面1公里,西河拐弯处。6户,332人。唐朝中期,程氏由安徽省歙县迁此建村,故名。后有刘、曹、史、万、李氏迁此居住。
  洗马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西北部边缘,分布在洪(源)枧(田)公路两侧山地。以驻地洗马桥得名。辖10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428户,2005人。耕地3313亩,山林22260亩。以种水稻为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七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后属洗马乡。合作化时,洗马、西冲初级社转先锋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洗马大队,1961年属罗家垦殖场,1964年划归罗家公社,1966年又划入洪源公社,均为洗马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洗马桥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西北9公里,石家尖南麓。131户,625人。宋朝末期,有张氏居住。原来此地道路狭窄,横穿村中之河港无桥,十分不便,相传,明朝一官经此,他骑的马跌进泥田,在此洗马。为此,他提议在此建桥修路,并以此命名。据桥两旁石刻记载,清嘉庆年间由波阳、浮梁两地乡民集资重修洗马桥。现有陵、王、曹、刘、何、洪氏聚居。
  西冲
  在罗家滩西北12公里,西冲水库的南端。77户,357人,明初,凌氏由彭泽县迁居此地。因地形象船,村头有棵老柏树,形似桅杆,如船往西行,故名。
  何家
  在罗家滩西北13公里,石家尖西南麓,洪枧公路旁。41户,220人。明朝,有何氏在此居住故名。清,郑氏由余干迁此。后有吴、朱、程氏迁此聚居。
  许家
  在罗家滩西北12公里,鹰凤尖山西北麓。6户,25人。清末,有许氏由都昌县迁此建村,称许家。后巢氏由都昌迁此,沿用原名。
  仓屋下
  在罗家滩西北12公里,石家尖南麓,洪(源)枧(田)公里北侧,18户,98人。明朝中期,此地建有粮食仓库。清初,郑氏由余干县迁此,建房于仓屋下方,故名。后有周、段氏迁居此地。
  万家
  在罗家滩西北10公里,鹰凤尖山西南麓。24户。114人。明初,万氏在此居住,以姓得名。相传,万有家财万贯,常在一个平坦上跑马射箭,跑马坦至今犹存。后有刘、吴、洪氏等迁此聚居。
  桥东
  在罗家滩西北9公里,鹰凤尖山南麓。70户,291人。元末,张氏由本地洗马桥分迁至此。因村建在洗马桥东面故名。
  冷水坞
  在罗家滩西北8公里,鹰凤尖山西麓,洪(源)枧(田)公路东侧。31户,131人。明末,平氏由鄱阳县迁此。此地三面环山,中间是田垄,有冷泉流过,故名。
  倒碧桥
  在罗家滩西北7.5公里,洪(源)枧(田)公路旁。26户,132人。明朝中期,有曹氏居住。因村建于紧靠倒碧桥处而得名。现有段、曹、方、郑、李氏聚居。
  平家
  在罗家滩西偏北7公里。4户,12人。1960年市红星瓷厂在此建农场,1961年移交给市文艺农场,以种田为主。后办防冻漆厂。1977年江氏由都昌县迁入落户,此地原有平氏居住,而名平家。后沿用原名。
  江家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西部丘陵地区,取江家屋下“江家”为名,驻地船溪畈。辖9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152户,744人。耕地1285亩。主种水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六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后属洪源乡。1954年为罗家乡所辖。合作化时,江家初级社转高峰高级社。1958年为高峰公社洗马大队。1964年为罗家公社洗马大队。1968年为洪源公社洗马大队。1972年成立江家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船溪畈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西北10公里,狗峦尖山北麓。21户,104人。明朝中期,陈氏由安徽省至德县迁此居住。后有吴、黄氏迁此居住。因地形似船,又在溪旁,故名。
  林冲
  在罗家滩西北11.5公里,石家山南麓。9户,40人。元朝初期,黄氏由四川迁居此地,因林木参天,故名。
  梅家
  在罗家滩西北11.5公里,狗峦尖西北麓。15户,56人。清初,凌氏由本地西冲迁此建村。此地梅花甚多,故名。后有李、董氏迁此。
  外屋
  在罗家滩西北11.5公里,狗峦尖山西北麓小坡上。16户,80人。唐末,杨氏由安徽省桐城县迁此,因屋建于柏树门外,故名。后有张、王氏迁此居住。
  柏树门
  在罗家滩西北12.5公里,狗峦尖山西北麓竹林里。22户,117人。唐末,杨氏由安徽省桐城县迁此地,因此地有两棵大柏树形似大门,故名。
  新屋下
  在罗家滩西北13公里,狗峦尖山西北麓土墩上。4户,17人。宋初,朱氏由勒功街(在今勒功乡)迁此,因建有新屋而名。
  竹窠里
  在罗家滩西北11公里,石家尖山南麓的山坡上。15户,79人。清末,黄氏由本地林冲迁此建村。因此地盛产毛竹,故名。
  畈上
  在罗家滩西北13公里,狗峦尖山东北麓。16户,85人。唐末,杨氏由安徽省桐城县迁此,因地处田畈上,故名。
  纸屋
  在罗家滩西北12公里,狗峦尖山东北麓山坡上。13户,62人。清初,余氏由安徽省安庆迁入。此地产毛竹,造纸原料丰富,故以造纸为生,而名纸屋。
  江家屋下
  在罗家滩西北10公里,狗峦尖山东北麓的山谷口。21户,104人,明初,江氏自湖北黄梅县迁此。始名江家。随着人口发展,在原江家下首新建了许多新屋,改称江家屋下。后有吴、黄、曹氏等陆续迁居于此。
  宝石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北部,分布在昌江西岸低丘地区。以所辖自然村宝石为名,驻地上古墩。辖10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221户,986人。耕地2240亩,主种水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三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罗家乡。合作化时,由宝石、寺前初级社转先锋高级社。1958年为高峰人民公社程村大队。1961年划入罗家垦殖场,1964年改属罗家公社称宝石大队。1965年划归市良种示范繁殖场称红湖分场。1967年又改属洪源公社,仍称宝石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上古墩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东北7公里处的土墩上。28户,120人。唐末,黄巢起义军到此,在墩上打鼓练兵,故名打鼓墩。宋朝,曹氏由都昌县迁入,村建在墩上,故名上古墩。后有洪、吴、万、谭、张氏迁此聚居。
  老安堂
  在罗家滩东北9公里处的坡地上。7户,18人。因此地原有老庵堂,故称老庵堂。后改名老安堂。1979年彭氏由旧城迁此。
  仓下
  在罗家滩东北8公里处山脚下,姚家坞水库下边。29户,125人。清初,苏氏由都昌县迁入。此地原有查氏粮仓,村处在仓址下边,故名。
  潘家下
  在罗家滩东北75公里,小山丘脚下。22户,98人。唐朝,潘氏在此居住,故名。后程、石氏迁此。建国后,饶氏由余干古县埠迁来,仍袭原名。
  下古墩
  在罗家滩北偏东7公里处的土墩上。28户,120人。宋初,陈、张氏由都昌县迁入,村建在上古墩下边,故称下古墩。蛟潭区红砖厂设此,有200名职工在此居住。
  宝石
  在罗家滩东北6.5公里。昌江西岸丘地,38户,160人。唐朝,有江氏在此开油榨。清末,彭氏由余干县彭家湾迁此建村,以村前昌江中“宝石”命名。后有徐、张、刘氏迁此。
  凉伞
  在罗家滩东北6.5公里,小丘陵地的田畈旁。24户,135人。明末,谢氏由都昌县张家岭迁此定居。因此地有棵大树,枝叶繁茂,形同大凉伞,故名。
  寺前
  在罗家滩东北面6公里,小溪旁的平坦上。27户,130人。唐末,陈氏由婺源迁此,因村庄建在寺庙前,故称寺前。后有李、包、金、程氏迁此聚居。
  汪家畈
  在罗家滩东北6公里,旸府山尖北麓田畈上。18户,80人。明朝中期,汪氏由余干县迁此。因地处田畈,故名汪家畈。后有吴、郑、李氏迁此,袭用原名。
  洪源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中北部,分布在景(德镇)湖(口)公路两旁山地中。以所辖洪源为名。驻地花园岭。辖8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369户,1712人。耕地3103亩,种水稻为主。解放前属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五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后属洪源乡。合作化时,由洪源,石家岭初级社转红星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洪源大队。1961年划归罗家垦殖场,1964年改属罗家公社,1966年属洪源公社,均称洪源大队。1968年改称红源公社红源大队。1981年复名洪源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花园岭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西北6公里处,景(德镇)湖(口)公路两侧。5户,36人。1969年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在此建知识青年生产点。此地原为盛开各种野花的山丘,故名花园岭。1980年洪源大队驻此,并办有景洪瓷厂。
  杨梅岭
  在罗家滩西北7公里处。4户,17人。1962年枫树山林场浮西分场设生产队于此。该村因建在鹰凤尖东部的山麓平坦上,曾名坦上。又因杨梅树很多取名杨梅岭。
  庙下
  在罗家滩西北9公里,狗峦尖山东麓景(德镇)湖(口)公路北侧。16户,88人。,明朝,有吴氏居住。清初朱氏由鄱阳石门街岭下迁居此地。因村建在肖公庙下,故名。
  石家岭
  在罗家滩西北7公里,狗峦尖山嘴上。38户,220人。清初,李氏由鄱阳县迁来建村于石家岭上,村以岭名。
  王屋下
  在罗家滩西北6.5公里,万户山东北麓坡上。2户,7人。明末,王氏迁此建房,称王屋。又因地处背阳的山谷中,曾名寒谷(村废)。民国初,朱氏从新屋下迁此。因村建于王屋下而名。
  高坞里
  在罗家滩西北8.5公里,狗峦尖山东麓山坞中。13户,78人。清初,朱氏由鄱阳县石门街迁此。房屋建在四面群山环抱的高坞,故名。后有郑、江、杨氏迁此聚居。
  高立坞
  在罗家滩西南5.5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北侧。8户,23人。此地因地势较高故称高立坞。1961年建洪源中学于此,袭用原名。
  善仁桥
  在罗家滩西北6.5公里,万户山东麓,景(德镇)湖(口)公路南侧。60户,258人。明末,洪氏从西水(在今三龙乡)迁此,因村建在善仁桥头,故名。后有朱、王、虞氏迁此聚居。
  洪源
  在罗家滩西北5公里,鹰凤尖山南麓,景(德镇)湖(口)公路两旁。137户,611人。唐朝,洪氏在今山坡下建村,因地处小溪发源地而名。后鹰凤尖一股水直冲而下淹了村,迁村于高坡上。有石、杨、江、谢氏等迁此聚居。古时有洪源小街,并设有饭铺,日用杂品店等。此地包括有岭上、岭下。建国后,修复了景湖公路。村旁公路两侧有粮站,饮食店、百货、食品店及服务行业,成为小集镇。洪源小学设于此。
  鲤鱼洲
  在罗家滩西北5.5公里,万户山东南麓田畈中。21户,81人。因地处渡口,又有土墩,故名渡家墩。1950年洪源大队为生产方便,分迁一部份人员在此建房,组成一个生产队,因房建于形似鲤鱼的沙洲上,故改为鲤鱼洲。
  何水垄
  在罗家滩西北4公里,景(德镇)湖(口)公路东北侧。20户,84人。清末,袁氏由鄱阳县迁居此地。因有棵槐树,又有一条较长的田垄,故名槐树垄,谐音何水垄。后有石、徐、甘氏等迁此聚居。
  边山
  在罗家滩西北6公里,珍珠尖山麓小溪旁。45户,209人。清朝中期,汪氏从本地汪家迁此。因村建在靠山的仙山寺边,习称边山。后有曹、杨、江氏迁此住居。
  大垄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西南部丘陵地带田垄上。辖8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以辖地大垄为名,驻地茶亭下。177户,866人。耕地1897亩,以种水稻为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五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后属洪源乡。合作化时,由大垄初级社转高峰高级社。1958年属高峰人民公社洪源大队。1961年划归罗家垦殖场,同年由洪源大队划出成立大垄大队。1968年与红源大队合并,1971年划开仍称大垄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茶亭下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西偏北8公里,邮司水库三叉形的山嘴上。19户,82人。元末,吴氏由本地吴家分居迁来此地。村庄上首有茶亭,故名。后有冯、夏、江、盛氏陆续迁来。
  汪家
  在罗家滩西偏北9公里处,万户山南麓山嘴上。16户,71人。元朝,汪氏由东源(在今黄坛乡)迁此建村,故名。后有章,曾氏迁此。
  吴家
  在罗家滩西北9公里,黄山坞的山嘴上。53户,277人。元朝中期,吴氏由福凤(在今黄坛乡)迁此建村,故名。后有陈、陆、张、曹、夏氏先后迁入。。
  界首
  在罗家滩西11公里,与波阳县金盘岭交界。27户,146人。明朝中期,王氏由山东省宁阳县迁此建村,因村建在景德镇与波阳县交界处,故称界首。
  其家岭
  在罗家滩西10公里,万户山南麓山岭上。有通往波阳县的简易公路。14户,61人。清朝中期,郑氏由港口(在今黄坛乡),迁此建村。因村建在玉山岭上,以在此岭安家之意而名。
  高山下
  在罗家滩西9公里,宝树庵西山脚下。14户,61人。清朝中期,曾氏由邻村桃家坞分居于此。村建在高山脚下,故名。后有江、曹、周氏迁此。
  世久坞
  在罗家滩西11公里,三家岭北面山坞里。15户,79人。清朝中期,曾氏由邻村桃家坞分居此地建村。村名世久,有盼望子孙世代兴旺之意。
  桃家坞
  在罗家滩西面10公里,三家岭东北坞中。19户,92人。清初,曾氏由湖南长沙县迁此。该地桃花茂盛,又处于坞中,故名。村又分老屋场、新屋场和唐山下。后有夏、王氏迁此。
  桂花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南部,分布在小溪河谷上。以辖地桂花桥得名。辖8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224户,1195人。耕地2169亩,主种水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五保。建国初先后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及洪源乡。合作化时,由桂花初级社转高峰高级社。1958年属高峰人民公社洪源大队。1961年属罗家垦殖场,1964年划归罗家公社,1966年改属洪源公社,均称大垄大队,1968年并入红源大队。1971年复立大垄大队,1978年从大垄、飞山2个大队划出部分生产队成立桂花桥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桂花桥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西4公里,丫形田畈上。67户,335人。清乾隆年间,此地建有桂湖桥,吴氏迁此居住,以桥得名。后张氏由湖口迁此。建国后,改称桂花桥。现有吴、江、张、章氏在此居住。
  李家坞
  在罗家滩西北8.5公里,万户山南部山谷坡上。10户,60人。清初,李氏建村于山坞里而得名。民国初,王氏由杨家岭(在今福港乡)迁此,袭用原名。后有刘、江、张氏迁此居住。
  邮司岭
  在罗家滩西北7公里,万户山东南麓,34户,196人。清初,汪氏由本地汪家迁此,村建在形似牛的山岭上,得名牛屎岭,后雅名邮司岭。
  金鸡湾
  在罗家滩西4.5公里,三叉形的山坞田旁。26户,143人。明朝末,刘氏在此建村。传说有金鸡在此栖息,故名。1966年,故、项氏由浙江淳安县迁此,为纪念老家新安江水电站,故又名新安。
  鱼塘下
  在罗家滩西北6公里,三叉坞的小山嘴下。12户,69人。清末,王氏由鄱阳县迁此。村建在鱼塘下边,故名。后有章、喻、杨、虞、严氏迁此聚居。
  叶家
  在罗家滩西北4.5公里,珍珠庵山北麓小溪旁。23户,117人。明朝,此地有叶氏居住,故名。清末,詹氏由都昌县二都迁此建村。后有张、龚、王、石氏迁此聚居。
  铁鼓岭
  在罗家滩西南3.5公里,靠田垄的山坡上。29户,140人。因地形似鼓,山石坚硬,故名。后简化成铁古岭。1968年方氏由浙江淳安县迁入,袭用原名。
  排家垄
  在罗家滩西南3公里,田畈中央的山坡上。23户,135人。方氏1968年由浙江淳安县移居在一条田垄里,田形似梯,层层排列,故名。
  罗家滩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南部,昌江西岸河谷平原上。因村前有罗家桥而得名,驻地油榨下。辖4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161户,821人。耕地106亩,主种水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三保。建国初先后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罗家乡。合作化时,由罗家初级社转先锋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罗家大队。次年划归罗家垦殖场,称罗家大队。1964年属罗家公社,1968年属红源公社,1973年属洪源公社,均称罗家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油榨下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东1公里,营盘山麓河岸的田畈上。5户,26人。清末,本地查家畈王氏在此开设油榨得名。建国后,李、查氏从本地鲍家塅搬此定居。1930年方志敏率领的工农红军第三次攻克景德镇时,曾在此地设有浮梁县苏维埃第五区政府。
  小方家
  在罗家滩东北3公里,西河东岸田畈中间。19户,98人。清朝中期,方氏由本地方家迁此,建村在通往景湖公路的一条小路旁。始称小路方家。简称小方家。
  查家畈
  在罗家滩北2.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52户,251人。明末,查氏由本地查村迁此。村庄建在田畈中间,故名。
  徐家桥
  在罗家滩东北3.5公里,旸府山尖西北麓山嘴上。15户,85人。明末,徐氏由黄坛(在今黄坛乡)迁此,修建了一座石桥,称徐家桥。后有吴、曾、倪、计氏迁此居住。
  鲍家塅
  在罗家滩东北1.5公里,西河东岸的田畈上。53户,251人。清朝初期,鲍氏由鄱阳县迁此。建村在地塅的平坦上故名。后有查、韩、李、张、王氏迁此居住。
  营盘山
  在罗家滩东北1.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17户,110人。清咸丰年间,曾驻扎有太平军的营盘,故名营盘山。1951年,余氏从罗家桥头迁此,继有故、黄、夏氏从浙江永康县迁来。此地设有小学、商店,仓库及手工业、服务业店铺。
  鸣山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南部低丘地区,以鸣山桥得名。驻地大洲上。辖7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222户,1108人。耕地1,848亩,种水稻为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四保。建国初属浮梁县郊区鸣山乡第四农会。合作化时,由鸣山初级社转高峰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峰人民公社鸣山大队。1961年属罗家垦殖场为鸣山大队。1964年划归罗家公社仍称鸣山大队。1966年改为洪源公社鸣山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大洲上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西南3.5公里,两溪之间的洲上。73户,370人。宋朝中期,徐氏在此居住。清初,黄、石氏分别由浮梁县城、都昌石岭迁此。村庄建于西河两溪之间的沙洲上,故名。后有钟、李、沈、苏氏迁此聚居。
  中间窑
  在罗家滩西南2.5公里,栗树下和飞山岭中间的田塝上。5户,36人。民国初,张氏由都昌县迁此,以烧砖为业。村建在栗树下和飞山岭的砖瓦窑中间,故名。
  飞山岭
  在罗家滩西南2.5公里,田畈中间的小坡上。34户,164人。清朝中期,易氏由余江县迁此。因四周宽广,中间突起一小山,故称飞山岭。后有王、张、杨、霍、故氏迁此聚居。
  佛塔林
  在罗家滩西南3公里,田畈中两溪交汇。66户,331人。宋朝中期,陈氏由都昌县陈家院迁居此地,村边有一片树林,林中有座佛塔,故名佛塔林。后有洪、周、余、程、江氏等陆续迁此聚居。
  狮子山
  在罗家滩西南4.5公里,珍珠尖东南麓小山嘴上。20户,99人。1966年,项、故氏由浙江淳安县迁此,村建在山形象狮子的山嘴上,故名。
  吴家嘴
  在罗家滩西南4.5公里的田畈上。2户,8人。清初,此地有吴氏居住,故名。现属枫树山林场浮西分场林业点,曾名新农村。1984年恢复原名。是新建之村,又名新兴。
  邹家庄
  在罗家滩西南4.5公里,自山岭东北麓的土坡上。22户,100人。邹氏1963年由余干县邹源迁此建村。房屋均是新建,故名新村。因重名在地名普查时改为现名。
  李家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南部,宝树庵山东麓的山坡上,以辖村李家门为名。驻地郑家山。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46户,688人。耕地1,561亩,以种水稻为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四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后属罗家乡。合作化时,1958年属高峰人民公社鸣山大队,1961年划入罗家垦殖场,1964年改属罗家公社,1966年属洪源公社,1978年从鸣山大队划出成立李家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郑家山
  村委会驻地。在罗家滩西南8公里,宝树庵东南麓,30户,132人。清初,有郑氏在此居住。因周围皆山,故称郑家山。1967年方氏由浙江淳安县移居此地,仍沿用原名。现有詹、方、吕、徐、叶氏迁来聚居。
  桃树坞
  在罗家滩西8.5公里,宝树庵东麓坞坦上。16户,85人。1966年邹氏由余干县邹源迁此。此地原桃树甚多,地处山坞,故名。邹氏迁来后,沿用原名。
  富家坞
  在罗家滩西南9.5公里,宝树庵南麓坞口上。16户,89人。清末,黄氏由本地范家墩迁此。因地处山坞,黄氏渴望发家致富,故名。后有黄、吴、戚、裘、邹氏迁此。
  钟家坞
  在罗家滩西南9公里,叶家坞东南麓坞口上。9户,12人。清初,钟氏在山坞中建村,故名。清末,左氏从余干县迁入,仍袭用原名。后有孙、高、陈氏迁此。
  范家墩
  在罗家滩西南9公里,叶家坞东南麓土墩上。26户,162人。因早有范氏在此居住,故名。后黄氏由余江县迁入,孙、虞、徐、高氏由波阳县迁入聚居。
  李家门
  在罗家滩西南8公里,宝树庵东南小溪旁。48户,208人。明初,李氏由本地鲤鱼洼(村废)迁此,故名。后有黄、吴、马氏迁来聚居。
  罗家(片村)
  在罗家滩北2公里处,旸府山尖西丘陵地带,包括罗家桥、查家畈、小方家、鲍家塅、大演港、舒家店、石马、方家等自然村。以种水稻为主。清朝中期,罗氏在此建造一座石桥,故称罗家桥,简称为罗家。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