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田乡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594
颗粒名称: 兴田乡概况
分类号: K925.6
页数: 2
页码: 295-2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蛟潭区兴田乡概况,地理位置、隶属调整、经济、林业、制造业、历史名人。
关键词: 蛟潭区 兴田乡 概况

内容

兴田乡位于蛟潭区东部,东北与安徽省祁门县交界,南邻鹅湖区金竹山乡,西南连峙滩乡,西北与江村乡接壤。乡政府驻地兴田,距蛟潭49公里,距市区83公里。总面积174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包括茶场、林场),84个村民小组,80个自然村。共1797户,8251人(其中非农业387人)。除回族1人外,皆汉族。
  辖区清代属浮梁县化鹏乡兴福都。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六区兴福乡。建国后的1950年属浮梁县第六区,分立兴福乡、城门乡、龙溪乡。1952年浮梁县第八区设在兴田,辖地分成兴福乡、锦峰乡、龙溪乡、港西乡、锦里乡、城门乡和第三区韩源乡。1953年撤销八区,仍隶属第六区。1956年全乡的初级农业社转为程家山、光辉、潭城、潭口、夏田等高级社,1958年成立幸福人民公社。1960年7月幸福公社与金竹山公社合并为国营金竹山垦殖场,1961年从金竹山垦殖场划出,成立兴福公社。1963年改名兴田公社。1984年改为乡建制,称现名。
  辖境地处山区,山体呈西北走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部最高山峰鹿角尖,海拔770米。境内主要河流是昌江,以安徽省祁门大洪山为源,由东向西横穿乡境。旧时,祁门瓷土、浮北窑柴都是通过昌江输入景德镇。建国前乡境内没有公路,运输困难。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革命老根据地的建没,修建了通往市区的曲(中)陈(村)、鹅(湖)锦(里)和兴(田)传(芳里)、车(田)方(家坞)4条公路,并开辟了不少简易公路。皖赣铁路东西横贯境内,并设营里站。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种稻谷,其次生产油菜籽、芝麻、花生、大豆、红薯等。耕地面积1.28万亩(其中水田11013亩、旱地1787亩)。1984年粮食产量862.79万斤,比1978年增长30.8%,相当于1949年的三倍。建国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兴建了小(二)型水库2座,山塘5个,全乡60%的农田可以旱涝保收。全乡有大型拖拉机5辆,小型拖拉机7辆。
  辖地是蛟潭区林业重要基地之一,山地面积为22万亩,其中森林面积达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松、杉最多,活立木蓄积量60万立方米,新造幼林面积5000亩。1984年生产木材8400立方米,林业收入70万元。有茶园5944亩,年产茶叶820担。
  境内有制造木船的悠久历史。相传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曾在船方里(今传芳里)赶造战船。至今,传芳里还保留着造船工业,为昌江航运制造木船。现在乡村企业有木制加工厂、松脂厂、茶叶初制厂、香菇厂、饲料加工厂、农机厂、铸造厂、体育器材厂等。全乡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350万元,其中农业占53%,林业和工业占47%。
  兴田是革命老根据地,建国后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极大关怀,从各方面加强了建设。现有乡办中学1所,学生233人;小学29所,学生1152人;教职员工27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5%。并设有文化站,电影院,有2个小型电影放映队。有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1人,各村委会均设有医疗站。全乡有8座小型水力发电站,供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照明用电。
  辖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浮梁县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1934年4月,方志敏同志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浮梁开辟新苏区,中共赣北特委领导下的游击大队,从葛源出发,经过德兴、婺源来到浮梁山区。赣北特委机关及所属组织部、宣传部、财政部、妇女部、肃反委员会等机构均设在乡境韩源(今龙源),并创办了红军医院、被服厂、印刷所。程家山一带森林茂密,山峦起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进行游击战。1934年中共河东县委设于此,红军挺进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都曾在此驻扎过。程家山形成了皖赣革命的中心。敌人把这里称为“老虎山”、“赤色大本营”。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在风景优美,松柏常青的程家山修建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塔,旁边建有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100多位为革命牺牲的先烈英名。
  境内历史名人有:程时思,字以学,龙田(今兴田)人,“明嘉靖戊戍进士,性耿直,常面斥人非,博学多通。痛绳奸,不避权贵,出为河南按察司佥事,后转兵部员外郎,敕掌直省提督事,后晋贵州布政使,恩信著边陲,麻哈、夜郎诸关安然,称为西南锁”。汪柏,字廷节,夏田人,“幼有文名,年十九举嘉靖辛卯乡试,戊戍第进士,慷慨磊落,以文章事业自期,授大理评事,后以文学才品皆优,升广东道副使,晋浙江布政使,著有《青峰集》行世”。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

阅读

相关人物

程时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