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潭乡地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577
颗粒名称: 蛟潭乡地名
分类号: K925.6
页数: 12
页码: 222-233
摘要: 本文记述江西省景德镇市蛟潭乡地名情况介绍,概括了蛟潭、詹家、烟坑坞、铁炉里、操家、花桥、毛巾上、杨家、南田坞、胡宅、庄屋畈等。
关键词: 蛟潭区 蛟潭乡 地名

内容

蛟潭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南部丘陵地带,南(昌)张(王庙)公路纵贯南北。以驻地蛟潭而得名。辖10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291户,1240人。耕地1711亩,山林37120亩。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一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外蒋乡、南村乡。合作化时,由杨家、吴家等初级社转蛟潭高级社。1958年为万寿山垦殖场江萍山分场。1960年撤销分场,称蛟潭大队,1966年称群英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成立蛟潭公社时,洪林、金家门并入,1972年洪林、金家门划出,称蛟潭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仍称蛟潭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蛟潭
  区政府、乡政府、村委会驻地。位于市区北33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与建溪河交汇处。26户,39人。唐末,山洪暴发把村中小溪冲出一个大潭,传说潭中有蛟而名。明朝李氏由本地桂树、元芳树分别迁此。清朝末期,此处成一商阜,设有南货店、油坊、铁、木匠店等。当时人数超三百。地段包括高洲上、下坞、九尾坞,楮树窟,爆竹坦等。建国后形成一条蛟潭街。村中驻有区、乡行政机关、汽车站、商店、医院、学校等单位。
  詹家
  在蛟潭西北2.5公里的低丘坡下小溪旁,14户、47人。宋朝初期,詹氏由本地林家坑迁此建村。
  烟坑坞
  在蛟潭西北2.5公里的建溪河西侧山谷口。23户,103人。清朝,蒋氏由本地内蒋迁此,以种植烟草为生,地处小溪旁(俗称溪为“坑”),故名。
  铁炉里
  在蛟潭西北2公里蛟坑公路北侧的低丘坡下。38户、196人。明嘉靖年间,计氏由本地胡宅计家坞迁此,原名柏林滩、柏林里。后因地形似铁炉,故改称现名。
  操家
  在蛟潭西南1.5公里山坞口,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14户、66人。清朝中期,操氏由本地彭车畈迁此建村而得名。
  吴家
  在蛟潭西偏南3.5公里的佛岭东北谷地处。61户,218人。宋朝末期,吴氏由吴花村(今属经公桥乡)迁此而名。
  花桥
  在蛟潭南1公里的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山脚下。57户,271人。清朝中期,俞氏由本地外蒋迁此,村建在菜花园出口处的小桥边,故名。后有王、吴、杨氏迁此聚居。
  毛巾上
  在蛟潭西南2公里的山谷中。10户,23人。明朝初期,陈、汪氏在此居住,村庄建在象长条毛巾的田畈上,故名。清朝末期,陈,汪氏陆续迁走。1974年大队在此设知识青年点,沿用原名。村办翻砂厂在此。
  杨家
  在蛟潭西南3公里的佛岭东北谷地。36户,173人。南宋时,杨氏由安徽祁门县迁此建村,故名。
  南田坞
  在蛟潭南2公里的梅树岭北麓山坞里。12户、50人。清朝中期,陈氏由江西崇仁县迁此,在花桥南山坞里建村,因村前有水田,故名。
  胡宅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北部丘陵山区。以驻地胡宅得名。辖12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254户、1244人。耕地1790亩,山林45030亩。主种稻谷。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琅溪八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五区、七区琅溪乡。合作化时,由琅溪、胡宅、坑头初级社转胡宅高级社。1958年为万寿山垦殖场彩云山分场。1960年撤销分场称胡宅大队。1966年改称跃进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时为蛟潭公社梅源大队。1972年为胡宅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时仍称胡宅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胡宅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北偏西15.5公里的山谷蛟坑公路旁。96户、453人。此地盛产香菇。原名桂花墩。唐朝末,胡氏从婺原县考水迁本地布袋丘再迁此地,新建住宅很多,故名。明朝中期,章氏从查村(今属勒功乡)迁来,建屋塝下。因此胡宅地段又分塝上、塝下。
  庄屋畈
  在蛟潭北偏西16.5公里的八仙飘海南麓谷地中。1户、2人。原名庄屋畈。1965年因生产需要,从各村抽调人员成立生产队,建集体宿舍,改称新村。1981年后迁来人员陆续迁回,剩下1户。为避免重名而恢复原名。
  坑头
  在蛟潭西北17.5公里的冬瓜岭南麓谷地。52户,243人。特产香菇。唐朝末期,王氏由安徽祁门县迁此。村当溪水之源,俗称坑头而名。现有王、汪、韦、胡氏等聚居于此。
  锅炉里
  在蛟潭北偏西16公里的八仙飘海南麓谷地。5户,34人。清朝初期,有一铁匠在此铸锅谋生而得名。清朝中期,汪氏由经公桥迁此,沿用原名。
  叶家塝
  在蛟潭北偏西15公里的八仙飘海南麓山谷地。11户,42人。唐朝,有叶氏居住,因村边有高土塝,故名。明末,汪氏由太湖(今属西湖乡)迁此,沿用原名。后又有卢氏来此居住。
  大屋里
  在蛟潭北偏西15公里的八仙飘海南麓山坞里。32户,168人。宋朝末期,胡氏由婺源考水迁此,新建一幢十二间的大屋故名。后有王、张、卢氏来此居住.
  计家坞
  在蛟潭北偏西16公里的枫门岭东北山谷中。6户,30人。清朝中期,计氏由计家港(在今经公桥乡)迁此,村庄建在山坞里而得名。
  施家
  在蛟潭北偏西14公里的枫门岭东北麓。16户,82人。清朝初期,施氏由楠木田(在今勒功乡)迁此建村。后有桂、郑、夏氏来此聚居。
  上行寺
  在蛟潭北偏西15公里的山谷小溪旁。3户、15人。清朝末期,胡氏从本地胡宅迁此建村。建国后郑、吴氏陆续迁此,因村旁有一庙,庙旁又是上行到坑头必经之地,故名。
  杨屋下
  在蛟潭北偏西12.5公里的枫门岭东北麓建溪河西岸。28户、148人。明朝末期,杨氏在此居住。清朝初期,王氏从邻村坑头迁此。因房屋建于杨家下首得名。
  柳坑
  在蛟潭北偏西12.5公里梅琅公路西侧丘陵谷地中。4户,27人。民国时,湖北人曹氏在此居住。1963年夏氏从本地琅溪迁此。因村建于柳岭脚下溪边而得名。
  梅源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北部丘陵山谷沿河地带。驻地油榨前,以境内梅源而名。辖8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169户,799人。耕地1257亩,山林30465亩。以种水稻为主,盛产木材、香菇。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五区后七区琅溪乡。合作化时,由梅源、张家等初级社转梅源高级社。1958年为万寿山垦殖场彩云山分场。1960年撤销彩云山分场称梅源大队。1966年为红卫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成立蛟潭公社时,胡宅大队并入,称梅源大队。1972年同胡宅大队划开仍称梅源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时亦称梅源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油榨前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北11.5公里黄竹尖东北山麓。5户,32人。民国时,此地有一油榨。1962年梅源大队在此建房,取名油榨前。1984年吴、阮、胡氏由邻村包家塅分居于此。
  包家塅
  在蛟潭北偏西12公里的建溪河西岸。72户、343人。元朝初期,包氏由本地包家坞迁此,称包家,又名包家塅。后郑氏由郑家畈迁来,村名未变。现有胡、谭、阮、段氏聚居于此。
  新方坑
  在蛟潭西北16公里的枫门岭东麓谷地。13户,55人。此地盛产木材。1968年建水库时,方坑胡氏全部迁包家塅。1976年为方便生产,胡氏又从包家塅迁回,建新村于方坑内首而得名。
  俞家
  在蛟潭北偏西11公里的建溪河东岸谷地。7户,42人。唐朝末期,俞氏由安徽休宁县迁此建村而名。后刘氏从刘家(在今经公桥乡)迁此聚居。
  胡村
  在蛟潭北偏西11公里蛟坑公路西侧丘陵谷地。6户,30人。1959年为方便生产,包家塅胡氏迁此建村,称新村。1983年改现名。
  郑家畈
  在蛟潭北偏西10.5公里蛟坑公路西侧的丘陵谷地。11户,42人。宋朝末期,郑氏由新源(在今储田乡)迁此,村建在田畈边,称郑家畈。现有郑、胡、吴氏等聚居。
  高塝上
  在蛟潭北偏西10.5公里的詹家宅西南麓。3户,10人。1984年李氏从邻村燕窝里迁此建村,因地处高塝上而名。
  彭家
  在蛟潭北偏西10公里蛟坑公路东侧谷地。7户,40人。明朝中期,彭氏由婺源迁此建村,得名。
  燕窝里
  在蛟潭北偏西10公里的柏树坞北麓。39户,178人。清朝初期,李氏由本地礼芳迁此,因地形似燕窝而名。
  柏树村
  在蛟潭北偏西10公里的柏树坞山地里。4户,20人。清朝中期,吴氏由吴家(在今经公桥乡)迁此,村以柏树坞而得名。因避重名,改称柏树村。
  何家畈
  在蛟潭北偏西9.5公里的詹家宅西南麓。2户,6人。1982年高氏从燕窝里迁此,此处原为何氏居住,称何家畈。兴化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北部丘陵山区。以驻地兴化得名。辖5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145户,720人。耕地1054亩,山林20610亩。主种水稻。盛产木材、香菇。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八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五区后七区琅溪乡。合作化时,由兴化初级社转新仁高级社。1958年划归全民人民公社称兴化大队。1962年划归储田公社为兴化大队。1966年改称新兴大队。1968年划归蛟潭公社并入芹坑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时从芹坑大队划出恢复兴化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兴化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北10公里的皮山岭西麓谷地中。74户,337人。宋朝末期,张氏由流口(在今峙滩乡)迁此。《浮梁县志》:兴化禅寺,唐天宝十年。村以庙名。又因村庄建于两溪交汇处,称双河口。清朝,这里的兴化街有屠店、药店、豆腐店、烟店、茶号、油坊等。来此装柴炭船只上百。是个农村集市。
  板坑坞
  在蛟潭北12公里的皮山岭北麓谷地。8户、49人。清朝初期,王氏由梅湖桥(在今峙滩乡)迁此,建村在平坦似板的地基上,村前有溪(俗称坑)故名。后吴氏迁此居住。
  土库屋里
  在蛟潭北11.5公里的丘陵谷地芹王公路终点。4户、24人。明朝末期,郑氏由新家源(在今储田乡)迁此。因建有土墙屋而名。后程氏迁此。
  王家店
  在蛟潭北11公里芹王公路东侧丘陵谷地中。19户,103人。明朝初期,此地有王氏开店,故称王家店。清朝中期,郑氏由新家源(在今储田乡)迁此。沿用原名。
  包家
  在蛟潭北11公里的鸡公尖东北麓峡谷中。2户,8人。宋朝中期,包氏由莲塘坞(在今旧城乡)迁此建村而得名。
  施村
  在蛟潭北11公里的詹家宅谷地中。8户,56人。1902年,施氏由横坑(在今经公桥乡)迁此建村,称施家。因避重名,1983年改名施村。
  张家
  在蛟潭北11公里的詹家宅山东北麓。18户,84人。宋朝中期,张氏由流口(在今峙滩乡)迁此建村,称张家。
  老屋场
  在蛟潭北10.5公里芹王公路西侧的丘陵谷地。1户,7人。清朝初期,郑氏由新居(在今储田乡)迁此。因此地原建有老屋,故称老屋场。
  吴村
  在蛟潭北10.5公里的皮山岭西麓谷地。7户,41人。宋朝末期,吴氏由吴花村(在今经公桥乡)迁此建村,原名吴家,1983年地名普查时为避免重名而改为吴村。
  油榨里
  在蛟潭北10公里的皮山岭西麓谷地。4户,19人。清朝初期,郑氏由新居(在今储田乡)迁此。因此地有油坊而得名。
  芹坑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北部丘陵山区。建溪河经此自北向南流入昌江。驻地上长岭,以自然村芹坑得名。辖15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173户,821人。耕地1930亩,山林8000亩,主产稻谷。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五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后七区南村乡。合作化时,由芹坑初级社转蛟潭高级社。1958年成立万寿山垦殖场江萍山分场。1960年撤销分场称三门大队,1966年为东风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成立蛟潭公社时,兴化大队并入芹坑大队。1972年同洪村大队合并称洪村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时洪村大队划出恢复芹坑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上长岭
  在蛟潭北5.5公里处,南(昌)张(王庙)公里西侧。2户,4人。明崇祯年间,刘氏从刘家(在今经公桥乡)迁此,因地处下长岭之上而名。
  五墅村
  在蛟潭北8公里的皮山岭南谷地。21户,78人。明朝中期,郑氏由早禾塅(在今储田乡)迁此。村建在五座山峰下的梯形基地上,下面有塘,环境优美,故名。
  小坑
  在蛟潭北7.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丘陵谷地中。8户,39人。1959年郑氏从本地五墅村迁此,建屋在西流的小溪旁,故名。
  计家
  在蛟潭北7公里芹王公路东侧谷地。13户,63人。清朝初期,计氏由港口(在今经公桥乡)迁此建村,故名。
  庙前
  在蛟潭北7公里芹王公路东侧谷地。27户,105人。明朝中期,郑氏由本地五墅村迁此,因村建在汪王庙前,故名。
  杨家塅
  在蛟潭北6.5公里的大平塔东北谷地,11户,49人,此地原有杨氏居住,因名杨家塅。明朝末期,陈氏由安徽祁门县迁此,村名依旧。
  芹坑口
  在蛟潭北5.5公里的太平塔东北谷地,芹王公路起点。4户,15人。清朝中期,程氏由本地蛟潭迁此,又因村庄建在长满香芹菜的小溪出口处而得名。
  下长岭
  在蛟潭北5.5公里太平塔东北谷地,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3户,34人。清朝初期,刘氏由刘家(在今经公桥乡)迁此。因村建在由南村通往芹坑口长达4公里的太平塔山岭脚下而得名。
  白石坑
  在蛟潭北5公里太平塔东北麓谷地,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32户,148人。盛产香菇。明朝末期,郑氏由本地五墅村迁此,因村旁山坑白石甚多而得名。
  芹坑
  在蛟潭北4.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山坡上。18户,104人。明朝初期,朱氏由柳溪(在今峙滩乡)迁此。村边水坑长有香芹菜,故名。
  松树坑
  在蛟潭北4.5公里大平塔东麓谷地,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32户,153人。宋朝初期,金、施氏分别由金坑坞、柳溪(在今峙滩乡)迁此,以山坳长满松树而得名,后王氏迁来聚居。
  铺前
  在蛟潭北3公里大平塔东南麓谷地,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1户,7人。宋朝末期,王氏在此开店。元朝中期,刘氏由安徽太湖迁此,村庄建于店铺前,故名。
  葛田畈
  在蛟潭北偏东3公里岭背东北麓,建溪河东岸。2户,11人。1976年施氏由浙江淳安县迁此建村,当地葛藤甚多,又有大片田畈而取名。
  程家畈
  在蛟潭北偏东2.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丘陵谷地。2户,11人。清朝末期,程氏由本地蛟潭迁此。因村前有大片田畈而名程家畈。1969年为方便生产有农户到此建房居住,村用原名。
  南村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中部谷地建溪河沿岸。驻地乌田,以境内南村为名。辖13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220户,1040人。耕地1944亩,山林1.3万亩。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九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后七区南村乡。合作化时,由南村初级社转蛟潭高级社。1958年成立万寿山垦殖场南村大队,1966年改为红旗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成立蛟潭公社时,礼芳大队并入仍称南村大队。1972年礼芳大队划出后,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时,仍称南村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乌田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北偏西5公里大平塔西蛟坑公路东侧。34户,145人。宋朝初期李氏由界田(在今鹅湖乡)迁此。田畈形似乌龟,原称乌龟畈。村庄建在田畈一端,又称田畈头,后为雅名改称现名。
  窑屋岭
  在蛟潭北偏西6.9公里的菜岭西南谷地。2户,10人。清朝末,汪氏由花庙(在今储田乡)迁此,建有窑屋,故名。
  新屋里
  在蛟潭西北7公里的塘湾岭北山谷里。10户,53人。明朝末期,李氏由本地桂树村迁此,建造新屋并以为村名。
  火厂里
  在蛟潭北偏西7公里的塘湾岭北麓谷地小溪旁。16户,87人。明朝末期,李氏由本地礼芳小塘坞迁此,原名梅家坂。因此山象窑形,村中又多次发生火灾,故称火场里,由于谐音,而名“火厂里”。
  湾里
  在蛟潭北偏西6.5公里的菜岭西南麓谷地上。10户,61人。明成化年间,李氏由本地南村迁此,房屋建在山湾里,取名〓里。1986年易名湾里。
  群字巷
  在蛟潭北偏西7公里的塘湾岭北麓山谷中。4户,25人。明万历年间,李氏由本地乌田迁此,建有一幢24间的大屋。村名群字巷。据《李氏宗谱》载:群字巷人烟稠密,文人济济,故名。后江、郑氏迁此聚居。
  王屋里
  在蛟潭西北6.7公里的塘湾岭北偏东山谷坡地上。7户、47人。宋朝初期,王氏由本地坑头迁此建村而名。
  桂树
  在蛟潭西北6.5公里塘湾岭东偏北山坡上。18户、36人。明朝初期,李氏由本地南村迁来在一棵古老桂花树旁建村得名。
  下屋
  在蛟潭北偏西6公里梅树岭东偏南山弯坡上。14户,61人。明朝中期,李氏由本地桂树迁此,因村建在桂树村下首得名。
  桥头
  在蛟潭北偏西6公里的太平塔西北丘陵地溪畔。15户,75人。明朝末期,王氏由勒功街(在今勒功乡)迁此。因村前有桥而得名。
  石桥上
  在蛟潭西北3.5公里的将军尖南山谷溪水交汇处。为石黄公路起点。4户,18人。清朝,李氏由本地礼芳迁此开药店、开油坊,后汪氏迁此居住。1966年王氏从浙江淳安县迁此聚居。因村下首有座通往梅村的石桥,故名。
  南村
  在蛟潭北偏西5公里的太平塔西麓谷地小溪旁。30户,156人。宋朝中期,李氏由界田(在今鹅湖滩乡)迁此,建村于菜岭南得名。
  梅村
  在蛟潭西北3.5公里的将军尖南麓山谷平畈上。14户,54人。宋朝,此地有梅氏居住,故名。明朝初,金氏由浮梁县城(在今旧城)迁此,沿用原名。
  下梅坑
  在蛟潭西北4公里的将军尖南山谷里。15户,75人。清朝中期,汪氏由江村(在今江村乡)迁此,因村建在小溪发源的上梅坑下首而得名。
  周家畈
  在蛟潭北偏西3.5公里的太平塔南丘畈上。27户,137人。唐朝末期,周氏从鄱阳(今波阳县)黄土塘(在今土塘乡)迁此,因村建在田畈上,故名。
  礼芳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中部,塘湾岭西南丘陵谷地。以驻地礼芳得名。辖13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253户,1,333人。耕地1,730亩。山林4.04万亩。主种水稻。盛产木材、香菇。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十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后七区南村乡。合作化时,由礼芳、项家等初级社转为蛟潭高级社。1958年为万寿山垦殖场江萍山分场,1960年撤销分场为礼芳大队。1965年转胜利分场。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成立蛟潭公社时,并入南村大队。1972年恢复礼芳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仍称礼芳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礼芳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西北5.5公里的将军尖西北丘陵谷地。92户,465人。盛产木材、香菇。明朝初期,李氏从本地乌田分居此地,当时有包、姚、项、程氏居住。有包家弄、杨家井、项家门头、高台岭。清道光年间,李氏三兄弟另立宗祠,重整村容。修有青石板街,人文鼎盛,崇尚礼义,称李芳市。后易名礼芳。现有李、陈、曹、江、王氏聚居。
  黄家源
  在蛟潭西北7.5公里的塘湾岭西北山谷,石黄公路终点。16户,104人。清朝中期,黄氏在此聚居。因村位于小溪发源地,故名。清末,吴氏由广明堂(在今福港乡)迁此。沿用原名。
  内高山
  在蛟潭西北11公里的高石岩北山坞小溪旁。1户,12人。清朝初期,李氏由本地礼芳迁此,村建在高山坞盆地,故名内高山。
  外高山
  在蛟潭西北9.5公里的西坑岭西麓坞里。7户,36人。清朝末期,胡氏由本地胡家坞迁此,建屋于高山盆地山坞外而得名。
  项家
  在蛟潭西北6.5公里的塘湾岭西南山坡谷地。16户,101人。明朝,项氏由本地礼芳六甲里迁此建村,以姓命名。
  灵岩
  在蛟潭西北7公里的西坑岭东南山丘谷地小溪旁。47户、225人。明朝中期,李氏由本地礼芳七甲里迁此。因此地原为林氏居地,村建在泥湾里,故名林岩,又名泥湾里,后林氏迁走。李氏为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易名灵岩。
  中洲上
  在蛟潭西北6.5公里的西坑岭东岭河洲上。23户,106人。南宋,程氏由浮梁县城(今旧城乡)迁此,村建在两条小溪交汇的河洲上,故名。
  程家湾
  在蛟潭西北6公里的小溪西侧山湾里。16户,97人。宋朝初期,程氏由浮梁县城(在今旧城乡)迁此,村建于山湾口而得名。
  胡家坞
  在蛟潭西北7公里的西坑岭南山坞里。11户,58人。清朝初期,胡氏由本地包家塅迁此,因地处山坞得名。
  北门口
  在蛟潭西北5公里的将军尖西麓的象鼻嘴山腰。称北门口。4户,16人。1975年市匣钵厂在此设知识青年生产点开垦茶园。1981年礼芳大队在此成立茶场。周、杨氏由本地周家迁来。
  文林
  在蛟潭西北6.5公里八仙脑东北山麓。1户,9人。杨氏1964年从碓下坞迁此建村,原名坟林,为雅称改名文林。
  周家
  在蛟潭西北5.5公里的八仙脑东北山谷中。13户,73人。宋朝末期,周氏由鄱阳县(今波阳县)土塘迁此,以姓氏命名。建国后,杨、张氏迁来定居。
  王家
  在蛟潭西北6公里的山谷小溪旁。5户,31人。清朝初期,王氏在此居住,称王家。1954年与1958年王从石头坑迁此定居。
  洪村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部,建溪河东平畈上。驻地陈家屋里。以管辖村洪村命名。辖11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160户,836人。耕地1497亩。山林9000亩。主种稻谷。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三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七区新民乡和蛟潭乡。合作化时,由三门、竹源、石榴源初级社转为蛟潭高级社。1958年为万寿山垦殖场江萍山分场。1960年撤销分场称三门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成立蛟潭公社时,与群英大队合并称蛟潭大队。1972年从蛟潭大队划出成立洪村大队。1976年划归景西区直辖,为区农科所所在地。1981年重新划归万寿山垦殖场,恢复洪村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陈家屋里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东北3.5公里的大坞里北山坡溪畔。6户,68人。民国初,此地因只有陈氏一家,故名。1964年梅氏由本地许家坳(已废)迁此,1966年王氏由浙江淳安县迁来,沿用原名。后郑、汪、祝氏陆续迁来聚居。
  郑冲
  在蛟潭北偏东6公里的放牛尖西山坞里。22户,120人。清朝初,鲍氏由杏花村(在今旧城乡)迁此建村,故名。
  石榴源
  在蛟潭北偏东4.5公里的大坞里北溪旁。8户,44人。明朝末期,此地有李氏居住。清咸丰年间,姚氏从福建浦城县迁此建村,村口小溪源头有棵石榴树,故名。
  三门里
  在蛟潭东北5公里的大坞里东北的山坞里。24户,117人。宋朝末期,郑氏从本地洪村迁此,建有一幢朝南、西、北三个方向开门的楼房,故名。
  竹园里
  在蛟潭东北4公里的大坞里西北的山谷里。14户,87人。清朝中期,许氏由都昌县迁此,因村庄有大片毛竹而得名。后有杨、张、许、黄、左、鲍氏迁此聚居。
  梁山
  在蛟潭东北4.5公里的大坞里东北的山岗上。4户,18人。因地处在山梁而得名。1981年鲍、姚氏分别从本地三门里、石榴源迁此居住。
  毛岭
  在蛟潭东偏北5公里的放牛尖南麓。29户,138人。宋朝,查氏由毛坞查家门口(在今峙滩乡)迁此毛岭建村。1970年周围小村并入。为方便生产,后迁移到毛岭坑上,沿用原名。
  土墙屋里
  在蛟潭东北3公里,大坞里西北山湾丘陵地。19户,80人。此地原名驼背树下。1966年王氏从浙江淳安县迁此居住。因所建的房屋都是土墙,故名。
  前山
  在蛟潭东北4公里的大坞里北麓山坡小溪旁。1户,6人。解放前,此处为五墅村粮仓。1966年蒋氏从本地新屋里迁此,以村前大山得名。
  游溪
  在蛟潭东北3公里的大坞里西麓。1户,8人。民国初,许氏从本地纸糟里(村废)迁此建新居,称新屋里。1983年地名普查时为避免重名,以村前溪水潺潺,更名游溪。
  洪村
  在蛟潭北偏东2公里处,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丘陵地带。32户,150人。宋朝中期,此地为洪氏居住,称洪村。后汪氏由桃墅店(在今西湖乡)迁此,又有刘、章、雷、陈氏迁此聚居,沿用原名。1984年村前建有一座九孔石桥。
  湖里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中部建溪河南岸湾处。以驻地湖里村得名。辖5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41户,238人。(包括一个茶叶队13户,54人)。耕地245亩。茶叶800亩。主产稻谷兼产茶叶。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一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后七区蛟潭乡。合作化时,由蛟潭初级社转蛟潭高级社。1958年为万寿山垦殖场江萍山分场。1960年撤销分场将全民所有制部分成立二分场,集体所有制的林家坑划归蛟潭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时,并入枫树山林场蛟潭分场。1972年划入蛟潭公社成立综合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时改名湖里分场。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湖里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北偏西1公里建溪河南岸。21户,74人。以种植水稻为主。清末,周氏由本地南村周家畈迁此。村庄建在低洼河湾旁。每逢河水上涨,形似湖泊,故名。
  黄田畈
  在蛟潭北偏西1公里的建溪河南岸河湾处。1967年万寿山垦殖场木制厂在此建车间,有职工60人在此居住。
  林家坑
  在蛟潭西北0.5公里的建溪河南岸小溪旁。27户,119人。宋朝初期,此地有林氏居住。村边有溪,称林家坑。明朝中期,李氏由本地桂树迁此,沿用原名。后有周、詹、杨、黄氏迁此聚居。
  金家门村民委员会(分场)
  位于乡境东部建溪河沿岸河谷地带。驻地风家坞口,以金家门自然村得名。辖14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141户,586人。耕地610亩。茶园2100亩。以种水稻和茶叶为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二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建溪乡,后属第七区蛟潭乡。合作化时,由新彭初级社转蛟潭高级社。1958年成立万寿山垦殖场江萍山分场。1960年撤销分场,将全民所有制部分成立一分场,集体所有制部分归三门大队管辖。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时,一分场划属枫树山林场蛟潭分场。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时,成立金家门分场。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风家坞口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东南2.5公里的蒋家坞山丘平畈上。2户,4人。1976年在此建造万寿山垦殖场金家门分场办公用房,因地处风家坞口而名。
  中山
  在蛟潭东北1.5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低丘平畈上。24户,76人。明朝末期,李氏由界田(今鹅湖滩乡)迁此,村建在三面环水,中间是小山的坡上,故名。1958年丁、邵、张、鲁、高氏迁此聚居。
  八户
  在蛟潭东偏北2公里的大坞里西南山坞里。10户,62人。1966年方,徐氏八户人家由浙江淳安县迁此建村,得名八户。
  仓口坞
  在蛟潭东3公里的大坞里南低丘口上。2户,9人。民国初期,王氏由王家港(在今福港乡)迁此。此地曾建有粮仓一幢,得名仓口坞。
  金家门
  在蛟潭东2公里的大坞里南麓丘陵地。13户,89人。明朝初期,金氏由浮梁县城(今旧城乡)迁此,取名金家门。清朝中期,郑、胡、章氏由安徽太湖县迁此,沿用原名。
  新桥
  在蛟潭东2.5公里的大坞里南平畈溪旁。36户,83人。清朝初期,蔡、金、方氏由乐平县迁此。原为三姓村,后建新桥得名。现有陈、张、李、王氏居住。
  李家坞里
  在蛟潭东3公里蒋家坞低丘平畈上。2户,10人。明朝末期,李氏由兴田(今兴田乡)迁此建村,故名。后雷氏迁此居住。
  谢家
  在蛟潭东2公里的蒋家坞北山谷地。7户,12人。明朝初期,谢氏由安徽桐城县迁此建村。取名谢家。现张、林、吴氏在此聚居。
  庙山湖
  在蛟潭东2公里的蒋家坞坡上。7户,28人。此地曾为蛟潭大队下放知识青年点。现有计、周、王、徐氏聚居。此山原有庙,地势较高,村前是河,春汛时似湖,故名庙山湖。
  刘家坞
  在蛟潭东2.5公里的蒋家坞山坞里。16户,85人。明朝,刘氏由刘家(今经公桥乡)迁此,建村于山坞里,故名刘家坞。清朝末期,汪、孙氏由安徽至德县(今东至县)、黟县迁此聚居。
  邹家坝
  在蛟潭东3.5公里的大坞里南麓平畈溪旁。3户,11人。宋期,邹氏在此建村,筑有一水坝,故名。1978年吴、张氏从本地外蒋、万安桥迁来,沿用原名。
  彭车畈
  在蛟潭东2.5公里的蒋家坞低丘平畈上。10户,68人。明朝初期,此地为彭氏居住。村前有片田畈,故名。后叶氏由叶村(今西湖乡)迁此,沿用原名。
  店里
  在蛟潭东3.5公里的蒋家坞内建溪河西岸。4户,14人。此地原为叶氏药店,称店里。民国初,张氏由本地兴化寺迁此。沿用原名。
  历口
  在蛟潭东1.5公里的大坞里西南山坞里。5户,35人。1981年朱、方、孟氏从本地中山迁此居住。因地处历垄里口上,故名。
  万寿寺村民委员会(分场)
  位于乡境南部高山地带。驻地俞家庙。以境内万寿寺得名。辖6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96户,369人。耕地65亩、山林8000亩。油茶305亩。毛竹200亩,杉树1512亩。以茶叶、林业为主。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福西乡第五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后七区外蒋乡。合作化时。由兴溪桥初级社转蛟潭高级社。1958年属万寿山垦殖场,1960年属外蒋大队,1966年属红星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时,又划归外蒋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成立万寿寺分场。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俞家庙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西南5公里的佛岭南山岗上。42户,105人。1976年建万寿山垦殖场万寿寺分场时,原在附近山上搭棚以生产香菇为业的王、江、谢、张氏等进场落户,聚居于俞家庙。
  万寿寺
  在蛟潭西7公里的八仙脑东麓山坞里。10户,42人。盛产香菇。1952年佟氏由浙江迁此。
  龙潭
  在蛟潭西6公里的八仙脑东南麓山坞里。12户,53人。1982年李、胡、周氏从本地菜花园迁来建村,以此地古迹“龙潭”而得名。龙潭石壁上刻着宋时有关“龙潭”来历的记载。
  脚庵里
  在蛟潭西7公里的八仙脑东南山坞小溪旁。1户,4人。生产香菇。清朝末期,张氏由安徽怀宁县迁此,村庄座落在万寿寺庵堂脚下得名。现有吴氏居住。
  菜花园
  在蛟潭南偏西2公里的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27户、142人。1976年万寿山垦殖场建林场时,胡、张、吴氏等分别由本地胡宅、梅源,南林等地迁来,此地建有集体宿舍,座落在菜花园而得名。
  大桥下
  在蛟潭南5公里的葫芦尖东山坡溪旁,南(昌)张(王庙)公路从西侧穿过村境。4户,23人。1959年在此建有造纸厂和伞厂,1972年改设砖瓦厂。因村建在万安桥下首而得名。现何、谢、操氏在此聚居。
  外蒋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南部丘陵山区,南(昌)张(王庙)公路自南向北通过。以驻地外蒋得名。辖11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285户,1,343人。耕地2.257亩,山林1,2万亩。解放前属浮梁县第四区南溪乡四保、五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四区后七区内蒋乡。合作化时,由外蒋初级社转蛟潭高级社。1958年成立万寿山垦殖场称外蒋大队。1959年外蒋大队转李家山分场。1960年撤销李家山分场恢复外蒋大队,1966年改称红星大队。1968年撤销万寿山垦殖场成立蛟潭公社时,仍称外蒋大队。1972年福港公社官中大队并入外蒋大队。1976年恢复万寿山垦殖场时,仍称外蒋大队。1984年建乡时建立村委会。
  外蒋
  村委会驻地。在蛟潭南偏西5公里处的葫芦尖东北山谷平坦上,南(昌)张(王庙)公路两侧。34户,162人。宋朝初期,蒋氏由德兴蒋家坊迁此,建村在山坞口外得名。后有杨、俞、蔡、汪、周氏迁此聚居。
  石壁山
  在蛟潭西偏南6公里的双峰尖西山谷小溪旁。12户,46人。清朝初期,刘氏由刘家(在今经公桥乡)迁此,村后高山脚下有块直立的石壁,故名。
  内蒋
  在蛟潭西偏南5.5公里的双峰尖西南山坞里。40户,213人。清朝中期,蒋氏由外蒋迁此。村建于外蒋内坞。故名。现有蒋、操、刘、俞氏聚居。
  柏树下
  在蛟潭西南5公里的双峰尖南山谷里。25户,105人。明朝初期。俞氏由婺源县迁此,因建房在一棵古柏树下得名。建国后张、吴氏迁此聚居。
  红竹山
  在蛟潭南偏西6公里,南(昌)张(王庙)公路西侧丘陵地里。4户,14人。1965年此地建有畜牧场。现为外蒋村委会林场,有汪氏等居住。村建在原是一片红竹的山麓,故称红竹山。
  大山坞
  在蛟潭南偏西7公里的南坑岭东北麓山坞里。20户,89人。清朝初期,操氏由当地操村迁此,建村于大山坞里而名。现有王、蔡、刘氏居住。
  内岭背
  在蛟潭南偏西6公里的南坑岭东偏北山坞里。9户,43人。1960年为方便生产,刘氏等数户由内蒋迁此,房屋建在山坡背面得名。
  陈村
  在蛟潭南6公里的南坑岭东山谷坡地。22户,93人。宋朝末期,陈氏由四川省迁此建村而名。现有王、黄、钱、徐氏聚居。
  陈冲里
  在蛟潭南6公里的南坑岭东山丘上。7户,75人,原名陈冲里。1969年713厂在此建知识青年点。1981年万寿山垦殖场在此办火柴盒厂。仍名。
  兴溪桥
  在蛟潭南7公里,李家尖北偏西的平丘地,南(昌)张(王庙)公路两侧。50户,222人。清朝初期,陈氏由本地陈村迁此,村前溪上有石拱桥,名兴溪桥。后有陈、邓、王、俞、程氏等迁此聚居。
  叶家山
  在蛟潭南8公里的纱帽尖东麓。27户,120人。唐朝末期,叶氏在此居住,房屋建在龙岗山脚下,故名。清朝初期,蒋氏由内蒋迁此,沿用原名。后有占、叶、王、雷、钱氏在此聚居。
  邬家
  在蛟潭南9公里处,纱帽尖东南麓,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35户,161人。明朝初期,邬氏由安徽祁门迁此建村而名。现有王、胡氏居住。
  高山〔片村〕
  在乡境西北10公里的高石岩北部山地。包括内高山、外高山2个自然村,面积3平方公里。属礼芳村民委员会辖。清朝初期,李、胡氏从本地礼芳七甲里、胡家坞迁此,在高山盆地建房,故名高山。
  石桥〔片村〕
  在蛟潭西北3.5公里的将军尖南山谷平畈小溪旁。60户,284人。包括石桥上、周家畈、梅村、下梅坑共4个自然村。唐、宋朝,有周、梅氏在周家畈、梅村居住。清朝、李、汪氏分别从郑村、礼芳、江村(在今江村乡)迁在石桥上、下梅坑居住,形成石桥片村。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