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552
颗粒名称: 旧城乡
分类号: K925.6
页数: 7
页码: 145-151
摘要: 本文概括了景德镇市旧城乡的基本概况和各个地名情况。
关键词: 地方志 旧城乡 景德镇市

内容

旧城乡概况
  旧城乡位于景德镇市北郊昌江区北部,东西北三面为新平乡所环抱,南与竟城乡隔河相望,西南邻罗家桥乡。面积27平方公里,以乡驻地旧城得名,距市区18公里。辖5个村民委员会,55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1073户,40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2人。均为汉族。
  乡驻地东临昌江,地势开阔。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建立浮梁县时,县治在南城里(今属新平乡),因地位低洼,常遭洪水威胁,于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迁至高阜地(现乡政府驻地)。这里曾有“十里杏花村”之美名,列为上县,属饶州府所辖。元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浮梁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改州为县。此地一直是浮梁县城,至民国五年(1916年)浮梁县迁往景德镇之后,人们才称此地为“旧城”。1949年4月解放后,中共浮梁县委、浮梁县人民政府均设于此,1953年迁往景德镇市区。
  辖地清代为浮梁县福西乡上义都、樵溪都、隆源都、下连都。解放后,先后为浮梁县第二区新平乡和第四区三龙乡。建国后,为浮梁县第三区新平乡。1952年分为旧城乡、查大乡,各乡的初级社于1956年转为旧城高级社。1958年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59年易名为新平公社。1973年将新平公社大洲大队和新建大队的部分生产队划出,和原市革委“五·七”干校合并,创办以知识青年为主的朝阳垦殖场。1974年新建大队的另10个自然村亦全部划入,属景东区(今鹅湖区)。1982年分属市农工商公司及珠山区。1983年12月划归昌江区。1984年改乡建制,旧城乡和朝阳垦殖场并存,政企分开。
  旧城是景德镇市的旅游点之一。宋建红塔,七层,现修葺一新,雄伟壮观,耸立城西;宝积寺,宋元符年间建,名僧佛印受戒于此,苏轼偕黄庭坚曾至寺访问,后人遂在寺侧建“三贤堂”,寺虽毁,碑刻犹存。古城原有八门:东南西北4门,还有石庙门、新南门、戊巳门、小北门。庙宇甚多,有城隍庙、文昌阁、关帝庙、火神庙、张王庙、马王庙、分岁庙、嵩祝寺,另有昌江书院、绍文书院(后迁景德镇)。至今还保存有清代的2个县衙门,内分头门、仪门、天语、亲民堂、宅门,两旁有班房、捕厅、军粮厅、生活厅等旧址,属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古时人文鼎盛,牌坊林立。朱震,宋熙宁,丙辰进士,曾以诗文折服外国使者,被授予迪功郎,升工部郎中;戴珊,明天顺八年进士,陕西督学,晋刑部尚书;戴瑺,明正统丙辰进士,吏部主事,升郎中;黄龙光,明万历戊戌进士,工部主事,著有《黔游集》、《燕游集》行世;程廷琪,明成化乙未进士,南京吏部主事,进郎中,著有《贞庵集》十二卷、《广西省志》八卷。
  旧城乡农业生产以稻谷为主。全乡耕地面积5233亩,其中水田4116亩。兴建了小(二)型水库3座,水塘28个,有效溉灌面积1100亩。拥有拖拉机8台,电灌站5座,农用水泵8台。由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农业生产发展得很快,1985年粮食产量达到458.37万斤,在粮食增长的基础上,大力扩大畜牧业,1985年把乡办的畜牧场由面向市内变为全省定点的外贸猪生产基地之一。饲养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猪等瘦肉型猪,具有瘦肉率高、长膘快的特点。为全省各市县生猪出口量之首。境内有山地面积6092亩,其中果茶树2623亩,桑林367亩,主要产茶、桔、梨、蚕茧等,满足城乡人民需要。
  乡镇企业有了迅速的发展。计有建筑公司、砂石厂、水泥预制厂、啤酒厂、红砖厂、印刷厂、朝阳瓷厂、鞭炮厂、装璜印刷厂、包装材料厂、农副产品加工厂、液化检修站、农机修配厂、劳动服务公司、供销经理部等16个单位,职工724人。198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605万元,其中乡镇企业达560万元,占总产值的12.2%。
  文化、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抗战时期,旧城曾设过浮梁县临时中学。解放前,境内只有二所小学,几家中药铺和几名中医,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建国后,这里设有中学1所,学生278人;完全小学2所,初小3所,学生731人;中小学教职员5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5%。乡设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7人。设有文化站、保育院、敬老院;修建了一座容纳700人的电影院。乡政府大楼、知识分子宿舍大楼以及农民新村、邮电所等崭新建筑平地升起,农贸市场比较繁荣。
  交通方便。驻地旧城新建了一条22米宽的朝阳大道,修通了御(史亭)旧(城)公路,市区每天有班车往来。各村民委员会和工厂企业所在地均有公路相通。旧城东临昌江河,上达福港、峙滩,下经市区、波阳入长江。皖赣铁路浮梁火车站建在离旧城4公里处。
  旧城,曾经有过革命活动。1930年9月,这里是设在里村的浮梁县苏维埃政府管辖的第四区,并建立了东门农会、西门农会和赤卫队。烈士唐大毛的弟弟唐奀毛,从景德镇带来正规红军100多人,在城隍庙召开大会,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各项政策,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队伍。红军撤走后,这里遭到敌人疯狂的屠杀,全乡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33人。
  旧城乡地名
  旧城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部,昌江西岸低丘平原。14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192户,1188人,其中农业户159户,653人。耕地1297亩,其中水田649亩;山林775亩,其中油茶111亩。主产水稻。并产柑桔、梨、桃等。
  解放前夕,为浮梁县第二区新平乡第一、二、三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三区旧城乡。合作化时,组成莲花、双井、桂花、红塔等初级社,不久,转旧城高级社。1958年改为新平公社旧城大队。1971年拆迁,新建村改称新建大队。1973年成立朝阳垦殖场,先后为一、五分场。1978年五分场以专业性质改为果林分场。1984年建乡时,分为旧城、莲花2个村委会。1985年旧城与莲花2个村委会合并,成立旧城村委会。
  旧城
  在区政府驻地北18公里,昌江西岸低谷平原,花里尖山脚下。现为乡政府和村委会驻地。87户,703人。唐初,此地就有人居住,后李、黄、徐、戴等姓先后迁此聚居。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至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此地均为浮梁县县治,是一座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古城。县治迁往景德镇后,此地称旧城。
  毛家岭
  在旧城北1.5公里,孔家山脚下,昌江西岸丘陵山坡上。22户,103人。是1971年从旧城拆迁来的农户建立的新村。唐代,此地为梅姓居住,故称梅家岭。宋朝,名僧佛印修戒的宝积寺即建于此。村与寺清代中期已废。后因“梅”与“毛”方言相近,故逐渐叫成毛家岭。现有程、郑、李、侯、金、吴等姓聚居。
  朝天门
  在旧城北2公里,昌江西岸。40户,174人。唐代,有李姓在此居住。唐末宋初,从朝天门到城里,曾号称“十里杏花村”,亦称“十里锦绣街”。是浮梁去北方的一道门户,故称为朝天门。到清代,人丁衰落,只剩闵、李、方、戴、赖等姓。清末,白姓从安仁(今余江县)迁此,后有程、徐、杨、夏、张、许、吴等姓相继迁来。枫树山林场浮西分场朝天门队驻此。
  北郭头
  在旧城北1.5公里的昌江西岸。9户,46人。宋初,就有人居住,因在城北外缘,故名。1963年,万姓从南城里(今新平乡境内)迁此烧窑。1972年,万、胡、汪、程、吴等姓从旧城拆迁来此。袭用原名。
  菜棚里
  在旧城北部0.5公里,昌江西岸,旧城至朝天门公路穿村而过。34户,162人。唐末宋初称“杏花村”时,这里是莲荷塘。清代吴、叶、龚、仲等姓在此地搭棚种地。1903年,有傅姓三兄弟从抚州迁此种菜为生,故名菜棚里。1971年后,傅、侯、祝、蔡、方、陈等姓从旧城迁此居住。袭用原名。
  教场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南部平原。10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210户,940人,其中农业户206户,921人。(不含枫树山林场林点的人口)耕地1690亩,山林503亩。主产稻谷。以驻地教场上命名。解放前为浮梁县第二区新平乡第一、二、三保。建国后,属浮梁县第三区旧城乡。合作化时,分别成立莲花、双井、红塔等初级社,后转旧城高级社。1958年,属新平公社旧城大队。1966年改属东风公社,称红卫大队;1968年又划回新平公社旧城大队。1971年旧城大队分为新平、:新建2个大队。1975年划归朝阳垦殖场,1978年以专业序数改称三分场。1984年建乡时,成立村委会。
  教场上
  在旧城西偏南1.5公里,御(字亭)旧(城)公路南侧。村委会驻地。23户、100人。明初,就有人居住,后衰。明末,浮梁县衙在此设练兵教场,故习称教场上。清代,易姓从安仁(今余江县)迁此建村,沿用原名。后有宋、张、胡、程等姓人迁此聚居。
  茅山坞
  在旧城西北4公里。原为茅草丛生的山坞,故名。1964年枫树山林场在此设林业队。1户,1人。现为枫树山林场浮西分场的一个护林点。
  双板桥
  在旧城西北3公里,花里尖东南麓低丘谷地。22户,100人。宋初,就有人居住。清代,龙、黄姓从旧城迁此建村,因村旁有一座石桥称双板桥,村以桥名。后衰。1971年,李、黄、余、汪、左、刘、段等姓从旧城迁来定居,袭用原名。枫树山林场浮西分场驻此。
  杨梅山
  在旧城西3.5公里的杨梅山麓,3户,19人。因后山上杨梅树多,故名。1978年管、方、徐等姓从浙江省淳安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枣树岭
  在旧城西3.5公里的低丘下。原为浮梁县通西乡各地的要道。30户,150人。清初,段、黄姓从乐平县迁此居住,继而芦姓从余干县迁来,后均迁出。建国前夕,是一片荒岭,岭上有不少枣树,故名。1968年李、黄、汪、张、王、范、周等姓从旧城拆迁来此定居。袭用原名。
  莲花岭
  在旧城西1.5公里,莲花岭南麓。26户,109人。因近村有一山岭,远看象朵莲花,故名。1971年黄、程、余、傅等姓,从旧城迁此建村,沿用原名。
  丰乐事
  在旧城西1公里,御(字亭)旧(城)公路北侧。37户,162人。原是荒山,1971年方、洪、叶、季、陈等姓从旧城迁此建村。因村上有一凉亭名“丰乐亭”,村以亭名,又称公字亭。
  上杨树坑
  在旧城西2公里,黄土岭脚下。22户,74人。原无住户。1971年后,彭、陈、张、龚、金、方、周等姓,由旧城西、北门拆迁来此建村。因附近有一大水坑,坑边有棵大杨树,且村落位于坑的上方而名。
  曹家
  在旧城西1.5公里,御(字亭)旧(城)公路北侧。23户,113人。唐、宋时,就有人居住。明代,曹姓从鄱阳县(今波阳县)迁来,取名曹家,后废。1971年,程、汪、张、李、姚、吴、侯等姓从旧城迁此建村。袭用原名。
  下杨树坑
  在旧城西南2公里。24户,113人。原无住户,1971年后,黄、曹、程、金、彭、汪、刘、石等姓由旧城西、北门拆迁来此建村。因上杨树坑派生而名。
  渡口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东部,昌江西岸,琵琶山麓的平原上。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132户,437人,其中农业户132户,408人。耕地470亩,其中水田337亩;山林面积551亩,其中油茶山250亩。主产稻谷。以驻地渡口里得名。解放前为浮梁县第二区新平乡第二保。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三区旧城乡。合作化时,由南门初级社转旧城高级社。1958年属新平公社旧城大队。1962年改建为新平公社新平大队。1975年划归朝阳垦殖场,称畜牧分场。1984年建乡时,成立村委会。
  渡口里
  在旧城南1.5公里,昌江西北岸。84户,224人。唐代,此地为一渡口,为浮梁县通景德镇的要道,同时也是窑柴堆放的码头。后住户逐渐增多,俗称渡口里。清末,人户减少,到解放前只剩马、方、林3户,后拆迁城内。1972年,又有几户从旧城迁来重建新村,并有下放知识青年前来插队落户。1975年扩建为大型养猪场,袭用原名。现有叶、侯、万、汪、蔡、李、周等姓人聚居。
  大洲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西南部低丘平畈上。11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240户,1117人。耕地1590亩,其中水田1438亩;山林1850亩,油茶山374亩。主产稻谷。驻地桂坑。以所辖2个自然村大石口和郭家洲的首尾2字合并命名。解放前为浮梁县第四区三龙乡第十保。建国初属浮梁县三区查大乡。合作化时,由大洲初级社转旧城高级社。1958年,为新平公社大洲大队。1960年查大、洋湖2个大队并入大洲大队。1973年划归朝阳垦殖场为二分场。1984年建乡时,成立村委会。
  桂坑
  在旧城西南5公里的平畈上。44户,386人。唐、宋代,是外地人砍运窑柴的船舶码头。以后有桂姓迁此定居,因住房临近大坑旁,取名“桂坑”。明初,石姓从都昌县迁来,后有曹、李姓先后迁此定居。1923年又有黄、陈姓分别从余干、都昌迁此。沿用原名。现有周、刘、陈、芦、余、张、江、潘、方等姓聚居。
  乌珠塅
  在旧城西3.5公里,九个包南麓坡下。51户,195人。此处原为芦姓聚居,名芦家畈。清末,祝、曹姓从万年县迁此建村,因村对面山形象猪,雅化取名乌珠(猪)塅。
  茶叶塝
  在旧城西南4公里的低丘坡下。26户,98人。1973年成立朝阳垦殖场时在此新建房屋,称新建队。1978年属朝阳垦殖场农科所,1980年划归新建队。1982年,复称农科所。因盛产茶叶,且多丘坡,故名。
  大石口
  在旧城西南3.5公里,昌江西北岸的丘陵地。62户,267人。清中期,傅姓由都昌迁此建村。村口南河边有一块出水的大岩石,故名。后有周、许、张、吴、余等姓迁此聚居。
  朱家港
  在旧城西南5.5公里,昌江东北岸丘陵山地。32户,68人。明代,朱姓从余干迁此河岸建村,称朱家港。清中期,张、包姓分别从余干、乐平迁来重建新村,袭用原名。1981年下放知识青年包、芦、白、邓等姓来此落户,称茶叶队。
  郭家洲
  在旧城西南5公里,昌江西岸。25户,103人。清代,张、余等姓分别从乐平、余干迁此建村。因村东南为沙滩,秋冬水浅,船常搁浅,曾称“搁舟港”,亦称“搁沙洲”。后谐音改称郭家洲。
  茶叶塝村民委员会
  位于乡境南部,昌江河北岸。11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111户,164人。耕地110亩;山林2412亩,其中油茶山60亩。以种茶、桑为主。驻地茶叶塝。解放前属浮梁县第二区新平乡。建国初属浮梁县第三区旧城乡。合作化时,由白塔下初级社转旧城高级社。1958年成立新平公社属旧城大队。1968年市陶销公司,建国、东风、景兴、红旗等瓷厂在此建“五七”茶场。1973年划归朝阳垦殖场,分为知识青年队和三分场。1975年为畜牧分场。1978年为茶叶分场。1982年畜牧分场一队改称白塔下茶叶分场。1984年成立白塔下和茶叶塝2个村委会。1985年白塔下村委会并入茶叶塝村委会。
  程家畈
  在旧城西南2公里,昌江北岸田畈上。3户,15人。因山地和田畈原属旧城程氏所有,故名。1968年景陶瓷厂在此建“五七”茶场,1973年为茶叶分场六队。1981年魏、汪等姓从安徽迁此建窑烧砖瓦,沿用原名。
  杉树岗
  在旧城西偏南5公里,御(字亭)旧(城)公路北侧。18户,23人。因当地杉木成林而得名。1968年景兴瓷厂在此建“五七”农场,1973年划归朝阳垦殖场为第四队。1981年由黄坛、渭水公社(今王港乡)知识青年在此落户。后有严、余、洪、彭等姓从浙江迁此定居。
  白塔下
  在旧城西南2公里,昌江西岸。15户、31人。宋代此地建有一座高40余米的白色石塔,名文昌塔,俗称白塔。因村落居于塔下,故名。因风雨侵蚀、塔身倾塌,而被折毁。1973年为茶叶分场青年一队,1975年为畜牧分场青年三队。1981年为茶叶分场知青点,后陆续迁出,仅有农民住户。袭用原名。
  禾秆岭
  在旧城西偏南4.5公里,御(字亭)旧(城)公路南侧。14户,14人。此地原为荒山,因农民在此堆放稻草,被称为禾秆岭。俗名黄土坑。1968年建国瓷厂在此建“五七”茶场。1981年陈、郭、李、江等姓由西湖、黄坛、三龙等地来此落户,袭用原名。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