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538
颗粒名称: 新厂街道
分类号: K925.6
页数: 10
页码: 105-1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新厂街道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和地名统计情况的具体内容介绍。
关键词: 景德镇市 新厂街道 概况

内容

新厂街道概况
  新厂街道,位于市、区的东部,以辖地新厂命名。街道办事处驻新厂西路126号。距区政府4.5公里。东至黄泥头与湘湖乡相邻,西至为民瓷厂与里村街道相接,南至三宝与竟成乡相交,北至李家坳与新厂后村相连。面积约7平方公里。22个居委会(含厂矿居委会15个),279个居民小组,8588户,35354人,其中少数民族88人,余均为汉族。
  辖地清代属浮梁县兴西乡里仁都。解放前和建国初属浮梁县里仁乡。1953年属浮梁县四区新厂乡。1958年属竟成公社。1963年属郊区办事处。1966年属东郊办事处。1969年属东郊公社。1976年成立新厂街道革委会,属景南区辖。1979年改称昌江区新厂街道办事处。1983年划归珠山区管辖。
  解放前,新厂地区地广人稀,大部分是荒山野岭,村庄零落。仅新厂、老厂有少数职工居住,有几家制匣缽和瓷器的小作坊,还有一所私立天翼中学。新厂有条小路通婺源,建有一亭,称七里亭。曹家岭有座茶棚,称八里岗。建国后,随着瓷业生产的发展,在新厂地区开辟了景三、景瑶、南山、化工等12条马路,建起了许多工矿企业,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教学、科研、生产齐全的新兴工业区。辖地驻有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省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航空部六〇二研究所、邮电部五二三厂、为民瓷厂、景德镇陶瓷厂、雕塑瓷厂、瓷用化工厂、瓷土厂、耐火器材厂、三六无线电厂、景华瓷件厂、印刷机械厂等42个企事业单位,与其配套的宿舍、商店、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粮站、电影院、服务行业相继建立。新厂西路街面宽阔平坦,为水泥路面。街道两旁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商店遍布,环境优美。这里设有市第三人民医院,东郊电影院,第二百货商场。朝阳路已建设成与新厂西路平行的宽阔马路,铺设了水泥路面,两旁层层高楼拔地而起,与住宅配套的商店和服务行业正在逐步布点开设。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厂地区新建的居民区不断增多,每年都有大批人口迁入新居。
  辖区教育部门集中。景德镇陶瓷学院、市委党校、市陶瓷学校、市商校、景德镇第一中学,均座落于此。还有厂办中小学校多所,各大型工厂均办有电大班、保育院和托儿所。
  交通方便。新厂路、朝阳路为东郊两条主干道路,有公共汽车日夜通行,景(德镇)三(宝)、景(德镇)瑶(里)、景(德镇)婺(源)、南山公路、景(德镇)涌(山)铁路穿境而过。小公共汽车由中山北路北端发车直达六〇二所。
  街道1966年开始创办工商企业。办有新兴瓷厂、建筑修理服务站,成立了街道工业公司和家庭劳动服务公司,设有汽车修理、缝纫、饮食等服务网点。1985年工业年产值42.54万元,商业服务业年收入54.6万元。
  地区绿化工作独具风格。各企、事业单位均建有工厂、院校花园,不少单位宿舍区建有绿化带,花台、草坪。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地区有省文明单位8个,市文明单位17个,省绿化先进单位7个,市绿化先进单位7个,文明路2条、文明楼27栋、文明楼院42个。
  新厂街道地名
  新厂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部。驻新厂公房504号。以辖地命名。东至曹家岭西侧,西至新厂街道办事处,南至新厂前村,北至老厂南侧。16个居民组,344户,1107人。此地原为新厂乡菜农居住地。解放前,城镇居民很少。建国后,因建工厂和职工宿舍,形成城市居民区。1958年成立新厂居民委员会。新厂村委会。东郊电影院座落境内。
  为民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250米处,驻为民瓷厂宿舍西3栋附1号。以厂名命名。东邻市第一中学,西邻宇宙瓷厂,南至新厂西路北侧宿舍。北至朝阳路南侧。含为民瓷厂宿舍楼房6栋,平房24栋。22个居民组,830户,3240人。1958年市高级美术瓷厂在此建厂。1966年更名为民瓷厂,并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属新厂居委会。1980年析出,成立为民居民委员会。
  樟树下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西300米处。驻樟树下公房2栋204号,以辖地命名。新居民区。东邻陶瓷学校宿舍,西邻地方铁路宿舍,南邻景涌铁路,北至新厂西路南侧。8个居民组,139户,436人。1973年形成居民区,属新厂居委会。1981年从新厂居委会析出,成立樟树下居民委员会。市木制构件厂、商品检验局,乐平矿务局驻市办事处驻此。
  樟树下
  位于新厂西路为民瓷厂南侧。为居委会驻地。水泥路西。此地原是荒山野地,明末建有匣钵作坊,门前有棵大樟树,故名。1950年修路时樟树被砍。1955年市区居民迁入,形成居民区,沿用原名。
  老厂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北300米处,驻老厂公房2栋1楼4号。以辖地命名。东邻童街新村,西邻为民瓷厂学校,南起市第一中学,北至市盐业公司。4个居民组,490户,1,888人。此地原为新厂乡菜农居住地。1957年形成居民区。1961年属新厂居委会。1980年析出,成立老厂居委会。市第三医院、第一中学、第十七小学座落境内。
  老厂
  居委会驻地。明朝,该地(现为民瓷厂桂花树下)就有匣钵作坊,故名“老厂”。1957年建高级美术瓷厂,老厂居民迁此,沿用原名。为城乡居民混居区。有农民57户,
  255人。朝阳路东西向穿境而过。
  陶研所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100米处。以单位名称命名。驻陶研所行政办公室。东至景三公路西侧,西至金花桥小河边,南至景涌铁路北侧。含宿舍楼房4栋、平房14栋。18个居民组,196户,746人。此处建国前只有几栋小平房,为“天翼中学”教工宿舍。建国后兴建陶研所宿舍,形成居民区。区内水泥路面,平整宽阔,绿树成荫,环境优美。1959年属新厂居委会。1980年成立陶研所居民委员会。
  六〇二所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约4公里。驻厂宿舍59栋。以所名命名。东至湖田小桥,西邻良种场,南至南山麓,北至南河岸。含所宿舍73栋。83个居民组,772户,2817人,其中回族10人,客家族4人。宿舍区林木葱茏、山清水秀,景色秀丽。1964年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原属新厂居委会。1969年析出,成立六〇二所居民委员会。
  三六厂居民委员会
  位于办事处东1.2公里处,驻三六厂子弟学校。以厂名命名。东邻雕塑瓷厂,西邻新厂粮站,南至新厂东路北侧,北至朝阳路南侧。有厂宿舍楼房10栋,平房14栋。水泥路面。10个居民组,276户,1019人。此地原是荒山,1959年,市耐火器材厂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1969年耐火器材厂改省新光耐火器材厂。1972年改名三六无线电厂,属新厂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三六厂居民委员会。
  曹家岭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800米处,驻市一建公司二工区10栋。以辖地命名。东邻景陶瓷厂,西邻原料总厂宿舍,南至陶院宿舍,北接李家坳。5个居民组,242户,1197人。解放前此地为曹姓村庄。1955年雕塑瓷厂等单位在此建厂及宿舍,形成居民区。1961年属新厂居委会。1969年析出,成立曹家岭居民委员会。
  曹家岭
  居委会驻地。分新厂东路南、北侧两个居民点。水泥路面。清代因太平军曾在此操练,称“操场岭”。1921年曹氏庄主在此建房、造林,改称“曹家岭”。后又因此地距市八华里,亦称“八里岗”。建国后,城市居民迁此,形成居民区,沿用原名。
  原料总厂居民委员会
  位于办事处东1公里处,驻原料总厂宿舍10栋9号。以厂名命名。东邻市一建公司二工区,西邻市第二百货商场,南起景涌铁路北侧,北至新厂西路南侧。含原料总厂宿舍21栋。水泥路面。12个居民组,305户,1116人。1951年瓷石矿建宿舍,形成居民区,1963年属曹家岭居委会。1980年析出,成立瓷石矿居委会。1986年随厂名易名改称原料总厂居民委员会。
  陶院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500米处。驻陶院院长办公室。以单位名称命名。东邻瓷用化工厂,西至景三公路,南邻印机厂,北邻原料总厂。含宿舍楼21栋。27个居民组,267户,1260人,其中回族2人。1958年陶院建宿舍,形成居民区。1959年属新厂居委会。1980年析出,成立陶瓷学院居民委员会。
  印机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1000米处。驻厂大门左侧办公室。东、西至新厂村田畈,南邻湖田桥,北邻陶瓷学院。含厂宿舍44栋。19个居民组,441户,1390人。此处原为荒地田畈,1958年在此建厂及宿舍,形成居民区。原属新厂乡辖。1959年属新厂居委会。1981年析出,成立印机总厂居民委员会。
  三宝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5.5公里。驻三宝蓬37号。以辖地命名。东至南山麓,西邻西山麓,南至三宝矿,北邻湖田。属昌江区竟成乡三宝蓬村境地。城乡居民混居区。4个居民组,102户,525人。1961年建三宝蓬矿区和宿舍,形成居民区,原属新厂乡。1962年成立三宝居民委员会。枫树山林场三宝分场、三宝矿区座落境内。
  雕塑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1公里处,驻雕塑瓷厂宿舍20栋78号。以厂名命名。东起昌河飞机制造厂西侧,西邻三六厂,南起新厂东路北侧,北邻李家坳。有雕塑瓷厂宿舍楼房24栋,平房84栋。水泥路面。19个居民组,380户,1303人,其中回族1人。1956年雕塑瓷厂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1963年属曹家岭居委会。1984年析出,成立雕塑瓷厂居民委员会。
  景陶居民委员会
  位于办事处东1.5公里处,驻景陶瓷厂宿舍区。东邻茅家畈,西邻化工厂,南至下窑,北至新厂东路南侧。有景陶瓷厂宿舍33栋。水泥路面。17个居民组,689户,2800人。此处原是荒山和菜地,1952年景陶瓷厂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1963年属茅家畈居委会。1980年析出,成立景陶居民委员会。
  瓷用化工厂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南500米处,驻化工厂宿舍区。以厂名命名。东起下窑,西邻陶院,南起南河北岸,北邻景陶瓷厂宿舍区。含化工厂宿舍区、水碓、下窑。22个居民组,481户,1322人,其中回族10人。1963年属曹家岭居委会。1979年析出,成立化工厂居民委员会。
  化工厂宿舍区
  居委会驻地。有化工厂宿舍楼房、平房共22栋。水泥路面。此地建国前是荒山野地,1957年在此建化工厂,形成居民区。境内皆化工厂宿舍,故名。
  水碓
  位于居委会西南175米处。东起下窑,西邻陶院,南起南河北岸,北至化工厂宿舍区。泥土路面。1960年化工厂等单位建职工住房,形成城乡居民混居区。建国前此地建有舂制瓷石粉的水碓,故名。
  下窑
  位于居委会东250米处。东起中窑,西邻化工厂宿舍,南至南河北岸,北邻景陶瓷厂。原为农民居住地,属丘陵地带。清代建有瓷窑和砖瓦窑,因位于南河下游,故名下窑。建国后城市居民陆续迁此,形成城乡居民混居区。
  茅家畈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2公里处,驻酒厂宿舍1栋205号。以辖地命名。东起何家桥,西邻景陶瓷厂,南起大鸡头,北至石膏模具厂。3个居民组,208户,714人。建国前为农民居住地。六十年代初市酒厂、砖瓦厂在此建厂及宿舍,形成居民区。1963年成立茅家畈居民委员会。市酒厂、市石膏模具厂座落境内。
  茅家畈
  居委会驻地。东起何家桥,西邻景陶瓷厂,南起新厂东路北侧,北至景瑶公路。泥土路面。明代此地茅草丛生,豺狗成群,曾名“茅狗畈”,又称“茅家畈”。1958年随着工厂的建立,城市居民迁入,形成居民区,沿用原名。
  中窑
  位于居委会南1公里处。东起何家桥,西至下窑,南起新厂东路北侧,北至景瑶公路。泥土路面。清代此地是荒山。后建有砖瓦窑,因位于南河中游,故名中窑。1958年城市居民陆续迁此定居,形成居民区,沿用原名。
  何家桥
  位于居委会东500米处。东邻李家坳,西邻石膏模具厂,南起新厂东路北侧,北至景瑶公路。泥土路面。清代此地仅有一桥,四周无住户,后有何氏家族迁此定居,称何家桥。1958年形成居民区,沿用原名。
  大鸡头
  位于居委会南750米处。东邻砖瓦厂坯场,南邻中窑,西、北均为新厂农田。泥土路面。因山形似鸡头,故名。1958年形成居民区,沿用原名。
  景华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2.5公里处,驻景华无线电器材厂宿舍。以厂名命名。东起何家桥,西邻昌河飞机制造厂宿舍,南起新厂东路北侧,北至小铁路南侧。有景华厂宿舍楼房44栋,平房23栋。4个居民组,798户,2931人,其中回族42人,蒙族3人,满族2人,彝族2人,余均汉族。1958年高压电瓷厂在此建厂和宿舍,形成居民区。1964年九九九厂迁入,与高压电瓷厂合并,改厂名为景华无线电器材厂。宿舍区随之易名。1958年属茅家畈居委会。1979年析出,成立景华居民委员会。
  五二三厂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3公里处,驻五二三厂宿舍区内。以厂名命名。东起农村田畈,西邻何家桥,南起朝阳路北侧,北至宿舍区北大门。有厂宿舍楼房4栋,平房14栋。水泥路面。17个居民组,352户,1183人,除4名回族,余为汉族。此地原是荒山秃岭和田畈,称“和尚畈”。属竟成乡管辖。1960年电讯瓷厂迁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属黄泥头居委会。1968年厂名改为五二三厂。1979年析出,成立新厂街道五二三厂居民委员会。
  黄泥头居民委员会
  位于办事处东3.5公里处,驻新厂东路291号。以辖地命名。东邻地铁居委会,西邻何家桥,南起南河北岸,北至市委党校。含黄泥头,新厂东路东段。水泥路面。1958年地方铁路管理处设此,城市居民迁来,形成城乡居民混居区。4个居民组,249户,1272人。原属竟成公社。1963年属郊区办事处茅家畈居委会。1968年析出,成立黄泥头居民委员会。
  地铁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3.5公里处,驻地铁宿舍居委会办公室。以单位简称命名。东邻色勘居委会,西邻黄泥头,南起南河北岸,北至地方铁路。水泥路面。4个居民组,402户,1106人,除4名回族外,余为汉族。1958年设地方铁路机关,建宿舍后,形成居民区。1963年属竟成公社茅家畈居委会。1974年属新厂街道黄泥头居委会。1985年析出,成立地铁居民委员会。
  色勘居民委员会
  位于街道办事处东南3.5公里处,驻“色勘”秘书科办公室。以有色金属勘探队简称命名。东至黄泥头田畈,西邻地铁宿舍区东侧,南起色勘队大门,北至队办永丰瓷厂南侧。有色勘宿舍21栋。水泥路面。153户,1100人。此处原是田地和荒山,曾名“红毛坞”。1978年后建色勘宿舍,形成居民区。1984年属黄泥头居委会。1986年析出,成立色勘居民委员会。
  耐火厂居民委员会
  位于办事处东4公里处,驻耐火厂宿舍第八栋。以厂名命名。东邻古田村,西邻地方铁路东侧,南起湘湖公路北侧,北邻古田村田畈。8个居民组,215户,852人。1957年前此地是田畈,曾名童家畈。1958年耐火器材厂在此建宿舍,形成居民区。1968年属黄泥头居委会。1981年析出,成立耐火器材厂居民委员会。
  新厂
  位于新厂西路东段。东邻曹家岭,西邻樟树下,南至新厂乡前村,北邻老厂。水泥路面。约0.5平方公里。含新厂、陶研所,陶
  院,原料总厂等4个居委会。明末,因从老厂运匣钵往湖田古窑路途较远,容易破损,故在离湖田较近的老厂东南方(今原料总厂)一带建起了规模较大的新匣厂,就近在曹家岭取土作匣,专供湖田古窑烧瓷装坯所需,故名新厂。解放前,新厂地广人稀,除几家匣厂和茶棚、饮食杂品小店外,还有一些村庄。这里是城区通往湘湖街和湖田古窑的必经之道。1957年始,先后在境内兴建工厂和职工宿舍,形成居民区。1969年开辟东郊街道,建设各项配套设施和商业网点,形成新兴工业区。现在新厂街面宽阔,楼房林立,商店毗连,新厂西路直穿境区,车辆川流不息,是市东闹市区。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全书共收入了各类地4403条计100多万字,分为综述、政区与居民地、行政企事业单位、重要人工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纪念地与名胜古迹、附录等七大部份。并配有各类地名图48幅,彩色和单色照片120余帧,内容丰富、翔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