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体·学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460
颗粒名称: 科技·教体·学校
分类号: G322.7
页数: 12
页码: 205-21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2004~2005年浮梁县科技、教育、体育、学校包括第一中学、蛟潭中学等情况。
关键词: 浮梁县 科技 学校

内容

科技
  【综述】 2004~2005年,县科技局按照“服务经济、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认真履行科技管理职能,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科技计划顺利实施。两年中,县科技局集中力量狠抓科技计划的立项申报和项目的追踪管理与服务,使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到了刀刃上,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两年中,全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86项,其中,“杂交晚稻新组合先农16号选育”;“浮梁高级职业学校”项目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以“标准化优质茶基地建设”项目为载体浮梁县被列为全省科技工作试点县;“浮梁茶当地品种选育”、“水果新品种引进开发”项目获列省级星火计划;“三交水稻育种研究”项目列入省晚稻区域实验范围内;“红外线传感器基片中试”和“改性聚醋酸乙酯开发应用”项目获列市级科技工业计划;“彩色大规模容器苗木培育技术开发”,“标准化绿色大米开发”、“优质稻种繁育”、“沼气综合利用示范”等多个项目获列市级农业科技计划。“美国布朗李示范推广”项目获列市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短穗扦插繁殖有机茶技术推广”项目获列市级成果推广计划。争取各类科技资金近400万元,其中“杂交晚稻新组合先农16号选育”项目争取到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58万元。各类科技计划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省级科技工作试点县建设项目“标准化优质茶基地建设”的实施,将对浮梁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科技成果推广力度大。两年中,共申报和完成省、市科技成果鉴定15项,成果水平达国内先进的5项,省内领先的10项。如县利民水稻研究所承担的“杂交晚稻新组合先农16号选育”项目,通过了国家和省两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成为景德镇市唯一一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水稻组合;由县粮食局承担的“优质稻赣晚籼30(923)推广应用”项目获得了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水稻新品种引进及示范”、“无公害优质稻示范”项目推广等。建立水稻病虫害报测点1个,推广轻型节本栽培、高产配套集成、无公害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5类16项,推广金优402、优1402、先农1号、赣晚籼923、新香优80、梁丰6号等新品种18个,全县优质稻覆盖率达60%以上;“标准化绿色大米开发”项目推广了“稻鸭共栖、猪沼稻”等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了“鹅湖大米”、“鑫谷大米”等优质品牌,获得江西省名优产品称号;“水稻全程机械化”项目建立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3个(鹅湖桥溪、王港港口、峙滩新连组),推广水稻收割机70余台,旋耕机150台,抛秧机8台,插秧机3台,全县机耕率达80%;“茶园五机化推广”、“有机茶园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和提高科技制茶水平,引进了5套名优茶生产线,改造和新开发茶园面积3.12万亩,兴建了一座茶叶科技博览园,拥有欧盟BCS有机认证的连片有机茶园1200亩。
  科技普及工作取得实效。如“2004科普之春”大型宣传,仅在鹅湖镇就开展活动2次,2004年3月15日,邀请了省农科院教授为70多位种粮大户讲解923优质稻栽培技术;市县20多位农、林、牧专家接受了185位农民的咨询,深入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县委副书记郑小平也到场参与宣传,亲自将20斤优质稻种送到特困户家里。3月23日邀请了市气象局的技术专家在该镇开展气象宣传,为农民做早稻春播气候指导,并建立了气象服务工作联系点。此次活动共解决各类技术疑难160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6个,展出科普挂图32幅,发放技术资料5600余份。2005年的科普宣传则将科学防治禽流感贯穿始终,5月科普活动周,以“科学防治禽流感,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为主题,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预防禽流感基本常识、控制家禽感染禽流感的方法、疫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和救治方法的宣传,增强了公众的防疫能力。入冬以后,针对一部分人因缺乏禽流感知识而产生畏惧心理的实际情况,多次组织科普工作者、畜牧、兽医、防疫专家深入乡(镇)、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禽流感的发生、危害和防治等方面的问题,宣讲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11月份,随着禽流感疫情在其它地方蔓延,科技局购置了1800本《农村防治禽流感60问》小册子,免费赠送给12个科普致富示范村的养禽户,并协同农业部门抓好禽类普查、登记和建档工作,指导养禽大户进行紧急预防接种;配合卫生部门举办乡村医务人员、兽医培训班,多渠道、全方位地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本地发生。
  科技培训深入开展。2004年,为保证全县早稻的扩面增产,先后举办水稻田间管理、无公害水稻栽培、水稻优化施肥、水稻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22期,培训人员2300人。近百名专家、农机员深入基层开班授课。高级农艺师、科技局副局长但求义针对经公桥镇歧田村发生水稻病虫害现象,在该村举办优质稻栽培技术和中稻病虫害防治培训班,就如何用药又实地进行指导;农业局党员科技服务小分队,巡回各乡举办油茶田间管理现场讲座,免费为农民整修农机具28台。2005年,科技培训在各部门、各乡镇的配合支持下,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洪源镇举办农村妇女农技知识培训班,200多名妇女学习了肉鸭饲养技术、反季节蔬菜种植及排粉加工技术;春耕期间,为提高三峡移民的耕作技术,在王港四个移民点轮流举办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班;瑶里镇为提高茶农的制茶水平,不仅举办名优茶制作技术培训班,还组织制茶技术大比武,出资派能人赴杭州学习;为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卫生局在王港举办改厕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科技素质大大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得到了增强,全县已拥有乡土人才1.3万。浮梁县高级职业学校已于2004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第一批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
  科普创建成效显著。2004年,科技局紧紧抓住湘湖镇东安村创建“21世纪科普致富示范村”的契机,提出了浮梁科普致富示范村的创建模式和具体的量化指标,根据各村特色,创建和命名了一批科普致富示范村,其中市级1个(庄湾乡仓下村),县级10个。为保证创建工作有序展开,科技局一是免费为示范村订阅《江西科协》,便于基层及时了解上级精神,积极开展科普工作;二是通过帮助示范村引进一批适合当地发展的支柱产业项目,“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现已逐渐形成,如湘湖镇东安村成为果业村、庄湾乡仓下村成为水稻制种村、兴田乡锦里村成为花菇村、瑶里镇五华村为茶叶村、鹅湖镇京山村为西瓜村、浮梁镇旧城村为玉米村、三龙乡杨家村为草莓村等。
  【兴建科普画廊】 2004年10月,在县城朝阳中大道兴建了一座10米长的科普宣传画廊;2005年,由农工部投入6万元资金,在全县建设了90个村级科普宣传栏,让农民学习科普知识有场所。
  【青少年科普教育】 两年中,县科技局组织中小学生和学校科技辅导员积极参加青少年创新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中,县一中刘步升同学获得高中组程序设计三等奖,张国平同学获得初中组计算机基础知识二等奖,县一小胡远、章震同学均获得小学组计算机基础知识二等奖;2005年,县一中科技辅导员梅继红的《cat在自然创新教学中的运用》和林蝉娟的《提高青少年素质,推进农村学习进程》论文在江西省第三届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征文中获得二等奖。
  【组建浮梁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04年,由县科技局牵头,筹建浮梁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并于6月28日,在县财政局会议室召开了浮梁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县级老科协组织。
  【国家科技部对浮梁县科技进步目标考核】根据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03~2004年度县(市、区)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通知>文件》精神,2005年4月对浮梁县进行考核。县科技局经过一个多月的资料收集、整理、汇编,完成了十万多字的科技进步考核材料编报工作。4月28日,由市科技局胡士恒局长带领的考核组在浮梁县听取了副县长洪贵胜关于浮梁县科技进步情况汇报,对上报的材料及各项指标数据进行了严格审核和全面评价。6月份,科技局上报的考核材料得到了省科技厅的认可,顺利通过了此次考核。
  【科学编制《浮梁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2005年为编制好浮梁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前期调研阶段,科技局积极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乡村,了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现状,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在总体报告的撰写和定稿阶段,多次召开座谈会,针对规划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与专家进行深入的交谈与研讨,充分听取专家对规划编制的意见及建议,9月底,提前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工作。
  【开展科技调研工作】 2004年3月,在全省科普统计工作调查中,通过对全县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进行统计,摸清了全县科普资源投入、科普工作运行状况,并于4月份,向县政府提出了《浮梁县公众科学素质教育(2004~2006)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先后开展了“浮梁县科技企业发展情况调查”、“公众科技素养调查”、“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调研”等调研活动4次,撰写“科技兴茶,发展县域经济”、“坚持四个创新,树科协新形象”等调研文章5篇,为县委、县政府科技决策提供参考。
  【杂交晚稻新组合先农16号选育】 “先农16号”属晚籼杂交稻中熟类型,是丰、抗、优结合较好的新组合,由于该组合夏季制种父母本抽穗期常遇到大风和低温的影响,容易产生倒伏和花期不遇,致使制种产量一直较低。为提高制种产量,2004年,县利民水稻研究所改夏季为春季制种,在庄湾乡仓下村制种86亩,8月3日专家考察组对利民水稻研究所选配杂交晚稻新组合“先农16号”春季制种进行测产,均亩产320斤以上,高产田块达400斤以上。顺利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全市唯一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水稻组合,该项目经与省种子公司合作申报,被科技部列入2004年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一季稻超高产配套集成技术试验】 按照水稻超高产质量指标,选用优质稻超级高产一季稻杂交组合,运用禾苗浅插和够苗晒田及优化施肥等技术,实现了高成穗率、高结籽率、高籽粒充实度和优质化,使一季稻亩产达1200斤以上,亩增产200多斤。
  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科协主席、局长:刘贵德
  党组成员、副局长:何俊
  副局长:但求义
  科协副主席:肖金水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付苏静
  党组成员、工会主席:黄志虹
  教育·体育
  【综述】 2004~2005年,是浮梁县完成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规划的关键年。两年来,全县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坚持人才兴县和“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2004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实现县统筹,2005年又将班贴、遗属补助、独生子女补助、丧葬抚恤金等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教育的人权、事权、财权也归口教育行政部门。
  多元化办学充实教育资源。一是县高级职业中学积极拓宽办学路子,与抚州通达实业有限公司实行联合办学,引进投资兴建综合教学大楼等5个项目,面积达2.5万平方米,并对原有校舍、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学校面貌一新。春秋两季招生达1000余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后来,投资方由于对学校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资金不足而终止办学。2005年9月由县教体局接管。2006年1月经县政府和市教育局批准,由景德镇博泰置业有限公司接管办学,学校更名为浮梁县高级职业学校。二是引进陶亮置业有限公司资金3000万元,兴建莱茵学校暨县二中,一期工程投入1600多万元,建成了7500平方米64间教室的综合性连体教学大楼,校舍面积达1.2万平方米,并于2004年9月1日正式开学。该校的建成,实现了浮梁县一中初中部的完全剥离,为县一中进入省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创造了条件。三是经市教育局批准,组建了“瓷都玉茗学校”。学校集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为一体,属社会力量举办的公有民办学校,依托县一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秋季招生253人。四是景德镇中山职业技术学校蛟潭分校落户浮梁县。五是全县中小学因地制宜将学校食堂、师生宿舍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推向社会,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
  学校布局调整稳步进行。一是完成县一小、二小的分离,新生入学按片招生就读;二是按照《浮梁县基础教育资源整合意见》撤销教学点13个,调整完小4所,组建了王港、福港、储田、兴田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危房改造扫尾工作进展顺利。至2004年底,全县存有危房0.78万平方米,涉及18所中小学校。2005年完成16个学校的危改申报和立项工作,争取国家和省危改资金267万元、市县配套80万元,规划改造面积8530平方米,所有项目已动工,其中9个项目竣工并交付使用。南安中学、储田学校等5所学校的寄宿制工程已开工,黄坛中学、洪源中学、桃墅小学宿舍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南安中学的宿舍主体已完工。争取农村义务教育建设工程项目资金35万元,三龙、勒功等学校搞好了学校整体规划。二是针对浮梁县实验室建设相对薄弱的状况,制订并开始实施中小学标准实验室建设10年规划,为学校装备设备、仪器资金达13.4万元。三是加大引资办学力度。瑶里镇东埠小学引进景德镇炎黄酒文化有限公司捐资30万元;湘湖前程小学引进香港逸夫实业有限公司捐资60万元;新平学校接受台湾东秀集团50万元捐助,现已完成第二期工程建设。
  师资建设得到强化。一是继续教育工作加强。全面完成了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全员通识培训工作;启动了新课程学科培训;选派了14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二是实施了“6155”名师工程。在全县2500名教师中评选出477名县级骨干教师、80名优秀教师、39名学科带头人,并按评选类别享受津贴。
  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进行了远程教育工作评估,召开了全县远程教育工作交流会,并获省厅评估检查组的好评。2005年4月,完成了与政府政务信息局域网链接,全县中学、中心学校开通教育政务信息网,基本实行网上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12月底落实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资金345万元,器材、设备已陆续发往项目学校,2006年1月远程教育项目全面开通运行。
  教育科研取得突破。2005年全县5个课题获省级立项,占全市立项课题的50%。全县中小学参加全国、省、市学科竞赛,近200人次获奖,有12人次获国家级奖,123人次获省市级奖。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一是学校在坚持上好两课、做好两操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学生体质明显改善。根据省教育厅的规定,2005恢复了初三毕业生体育考试,考试成绩记入升学总分。组织参加省、市体育竞赛获好成绩,县一中田径训练队参加全省少年田径比赛2人获第一名,4人获第二、三名;举重2人获第一名,3人获第二名;南安中学参加全市“三好杯”足球赛获初中组第三名,县一中获全市中学生运动会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全市军训会操三等奖,并荣获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和全省体育先进单位。二是社会体育坚持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两年来举办了“社保杯”第四届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开展了健步行、乒乓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棋类比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市体育竞赛,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参加全市中国象棋甲级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个人第一、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大洲村民参加华东地区第四届龙舟赛获团体第三名;全市首届社区运动会,浮梁镇获健步行第三名、第八套广播体操第三名和男子青年组乒乓球第一名;县公安局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100%,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8%以上。目前,全县小学普及义务教育的入学率为100%,辍学率0.4%,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入学率为98.2%,辍学率5.9%,毕业率100%,17周岁人口高中完成率85%。2004年向高校输送新生745人,比上年增加57人。2005年向高校输送新生875人,比上年增加130人。
  【浮梁县中小学教师全员聘任制工作正式实施】 2004年8月25日,浮梁镇中小学教师全员聘任动员大会在县一小报告厅召开,浮梁县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聘任制第一次进入实质性阶段。此前,经教体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并报请县委、县政府同意,采取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选择浮梁镇中小学为试点单位。2004年9月在浮梁镇中小学进行了教师全员聘任制的试点工作。在动员、考核的基础上,采取自愿选择,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共分流45人,并在开学初全部到位。
  【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 2004年9月1日,教育会计统一核算工作在全县中小学校实施,取消了全县各中小学校原有的账户和会计人员,根据学校规模大小设置专职或兼职报账员;取消单位采购,结合政府采购有关文件规定,对各单位物资采购实行全过程监督,由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代理结算。
  【市人大、政协领导来浮梁调研、视察基础教育工作】 2004年4月15日,市人大副主任查炳炎一行来浮梁县,就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查组在听取副县长马翔的汇报后,分别到蛟潭镇、王港乡进行实地调研。2004年4月21日,市政协副主席柯尔荣一行来浮梁县视察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着重对“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初中生辍学问题、学校危房问题以及高中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检查组听取汇报后到鹅湖镇进行了实地视察。
  【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2004年5月28日,全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浮梁县第三中学(浮梁县高级职业中学)召开。全县各中学校长、教导处或政教处主任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县人大副主任、县教体局党委书记朱爱民同志主持。会上,郑赞辉局长对今秋招生工作、职中今后发展作了重要讲话。
  【省教育厅领导来浮梁调研】 2004年7月28日下午,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杨慧文、省民进调研部领导等一行四人来浮梁县进行农村教育质量专题调研。县政府副县长陈雅岚、县政协主席张承龙作了情况汇报,局领导宁长才、戴秋生及县一中、蛟潭二中、王港中学、浮梁镇中心学校、湘湖中心学校的校长参加了座谈。会上,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就农村学校有关收费、编制、经费等方面向省领导提出了建议,要求适当上调学校收费和定编比例,及时下拨项目资金,并在其它方面给予经费与政策的倾斜。
  【全县教育调研工作会议召开】 8月14日下午,在县教体局五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县教育调研工作会议。县委书记伍枝勤主持会议,县领导吴光辉、王培东、庄金莲、朱爱民、陈雅岚、范幸福以及有关部门、学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吴光辉县长在会上传达了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体局局长郑赞辉作了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会上对全县中小学重新核定编制、实行全员聘用制、招聘高中专业教师、招聘特殊教育教师、建立捐资助学基金会、学校土地、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并形成会议纪要。
  【县政府资助贫困大学生】 2004年9月3日,县政府从财政拨2万元专款资助20名贫困大学生。资助仪式在县教体局五楼会议室举行,县长吴光辉等将助学金发到贫困大学生手中。
  【景德镇莱茵学校暨浮梁二中成立揭牌】2004年9月4日,在莱茵学校举行了揭牌典礼,县人大副主任朱爱民主持。市委副书记张忠信、市政府副秘书长傅桂龙、市教育局局长饶亚明、县委书记伍枝勤、县长吴光辉、副书记王培东、县政协副主席王善明等领导出席了典礼,县教体局党政班子、各股室长以及县二中全体师生近千人参加了庆典。典礼上,陶亮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壁立首先作了工程建设情况介绍,市县领导分别作了讲话。仪式结束后,市县领导参观了莱茵学校。
  【市人大主任来浮梁检查教育工作】 2004年9月8日上午,市人大就浮梁县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执法情况进行检查。洪贵胜副县长作了执法情况汇报,县教体局局长郑赞辉、书记朱爱民作了补充汇报。周庭祥主任在肯定创新做法的同时,建议形成一份详细的经验材料,突出在固定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教师配置与管理、学校收费、生源等方面的做法。汇报结束后,检查组分别到昌南学校、莱茵学校实地考察。
  【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 9月10日,浮梁县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大会在县工人文化宫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县六套班子领导,县直部门、单位负责人,各乡(镇)书记、乡(镇)长、主管教育领导,教体局全体干部,以及受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会议由县委副书记王培东主持。会上,市教育局局长饶亚明、县教体局局长郑赞辉分别向大会致辞,县委书记伍枝勤、县长吴光辉作了重要讲话。大会期间,举行了“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县教体局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出资200元,资助峙滩乡中心学校的13名贫困生。县委书记伍枝勤、县长吴光辉亲自将全县教育系统捐赠的10000元人民币发到身患重大疾病的学生手中。大会结束后,与会人员观看了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文艺汇演。
  【台湾东秀集团捐建新平学校】 2004年9月22日上午10点,在县教体局五楼会议室举行台湾东秀集团东璟实业有限公司对新平学校捐资建校协议签字仪式。仪式由县教体局局长郑赞辉主持。县长吴光辉到场致欢迎词,东秀集团董事长林秀娥女士作了讲话。
  【省教育厅检查组来浮梁县指导工作】 2004年9月23日,省教育厅特殊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组来浮梁县指导工作。到三龙乡实地检查了县特殊教育学校之后,在教体局五楼会议室听取了副县长陈雅岚作的浮梁县特殊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民政局、县残联等部门领导参加了汇报会。
  【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组来浮梁检查】 2004年10月18日上午,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检查组组长丛伊建(新闻出版署计财司副司长),成员韩建蒙(中纪委监察部纠风室处长)、马建华(教育部基础司处长)、辛群(国家发改委价检司干部)、徐琨(部际联系会办公室成员)一行,在省教育厅纪工委书记姚绍平、省新闻出版局纪委书记范美芳、市教育局局长饶亚明等领导的陪同下,来浮梁县进行学校收费检查。检查组根据发改价检[2004]1950号文件精神,分别对县一中和浮梁镇新平学校收费情况进行了核查。
  【全市高中教育研讨会召开】 2004年12月3日,景德镇市高中教育发展研讨会在县三中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副市长谢茹、市教育局局长姚亚明、副县长陈雅岚以及市县区有关领导和市直、乐平、浮梁、昌江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包括民办、职业学校)校长。会议由姚亚明局长主持。
  【教育实现网络化管理】 2005年1月20日,教体局中止与县电信局宽带网服务合同,链接县政府政务信息局域网。2005年4月,县教体局完成了与政府政务信息局域网链接,全县中学、中心学校全面开通教育政务信息网,逐步实行网上办公。
  【开展教育国际交流】 2005年5月,莱茵学校(县二中)正式加入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共建学校体系,并举行了共建揭牌仪式暨组团赴英国剑桥夏令营新闻发布会。
  【鹅湖中学重新开设高中部】 2005年9月1日,停办了6年的鹅湖中学高中部重新开始试办,开设两个班,招生130人。
  【远程教育工程进展顺利】 2005年12月底,县教体局落实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资金345万元,器材、设备已陆续发往项目学校。
  领导名录
  县人大副主任、局党委书记:朱爱民
  党委副书记、局长
  县一中党总支书记:郑赞辉
  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宁长才
  党委副书记:吴荣斌
  党委委员、副局长:戴秋生(至2005年5月)
  朱维民(2005年5月任)
  党委委员、副局长:张海江
  党委委员:刘船林
  党委委员、组织员、党办主任:侯水根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汪秀清
  党委委员:周幸珍(2005年7月任)
  教研室主任:万晓辉
  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周幸珍
  教育电视台台长:汪克勤
  学校
  第一中学
  浮梁一中自建校以来,狠抓常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随着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的招生规模也逐年扩大。现有教学班49个,学生3100多名,教师162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46人,中级教师69人,本科学历教师116人,研究生学历教师6人,一线教师合格率达88%以上。
  两年中,学校投入资金上千万元,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有:水木昌南园,使昔日的黄土地披上了靓丽的绿装;可容纳2000余人同时用餐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餐厅,为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长达百米的文化长廊,透着浓郁的人文气息,为校园增添了文化色彩。以广场为中心,笔直的水泥大道贯穿校园东西南北,色泽艳丽的彩砖装点着两边的人行道,道路两旁林木葱郁,华灯结彩,庆恩楼与逸夫楼之间的广场以大理石铺就,光滑如镜,气派大方。整个校园的建筑布局科学、合理、美观、实用,符合“人文、绿色、现代化”的学校标准。校园环境实现了亮化、绿化、净化、硬化、美化。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争出教育成果。学校在管理方面大力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教育科研出思想、出经验、出成果、出名师,通过教育科研创特色、创牌子、树形象。打破高考成果奖平均分配制,重奖业绩突出的教师,使教师积极性空前提高。2005年,学校还从江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选招了10名大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学成效显著】 浮梁一中在2005年高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省800余所学校中(其中省重点高中130所,省重点建设学校95所),理科应届考生平均分排名第28名,理科应届考生二本以上人数达188人,上线率为34.9%,排名第47位,进入全省50强行列。
  【领导视察】 2004年4月1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郑克强、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子南在市县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浮梁一中优质高中建设情况。2004年12月12日省教育厅厅长漆权率领全省各地市教育局领导来浮梁一中参观视察。2005年4月2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郑增仪司长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杨慧文及市教育局饶亚明局长陪同下来一中检查工作。
  【教学交流】 2004年10月4日美国籍教师尼斯·哈根博士和珍尼特·哈根硕士来一中讲学。
  【荣誉称号】 2005年4月8日,钱立秋老师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2005年6月浮梁一中获省级优秀体育传统学校称号。2005年9月10日在全县举行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彭和生获优秀校长称号,郑常进获优秀班主任称号,席红霞获优秀教师称号,同时还表彰了为高考做出贡献的占新志、计有民、杨民顺、杨兴发四位老师,浮梁一中被评为2004~2005年度学校综合管理工作先进学校。
  【基本建设】 从2004年开始,按照武汉科技大学所做的规划,以社会资金投入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实施大规模校园建设,一期工程已竣工,二期工程已开始,已完成的基本建设项目有:水木昌南园、餐厅、学生公寓、校园北大门、水泥大道及人行道、塑胶运动场。
  领导名录
  党总支书记:郑赞辉
  党总支副书记、副校长:彭和生(主持工作)
  党总支副书记:孙航宇
  副校长:刘秋芬
  叶长生
  校长助理:董志勇
  占新志
  工会主席:石庆红
  莱茵学校(浮梁二中)
  莱茵学校(浮梁二中)位于浮梁县县衙路,学校于2004年9月开办,是景德镇市目前唯一实施“民办公助”教育的学校。景德镇陶亮置业有限公司独资建设,并拥有学校的全部产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学校开办初中、高中、职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成人中短期培训等层次的教学内容。
  学校现有47个教学班,学生2508人,其中初中33个班,学生1878人;普高8个班,学生420人;职业高中6个班,设机械加工、电子电工、陶瓷美术、旅游酒店管理、计算机五大专业,学生210人。全校共有教职员工17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46%。
  学校规划面积241亩,由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两个教学区组成,分为中心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国际教育研修区等五个区域。建设有初中教学楼、高中教学楼、职教大楼、信息综合楼、艺术楼、国际部教学楼、图书馆、田径场、运动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教师公寓等建筑。学校初中部教学楼的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是目前景德镇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教学楼。
  领导名录
  校长:陈壁立(2004年9月任)
  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程小马
  (2004年9月任)
  蛟潭中学
  【综述】 蛟潭中学座落在浮北山区206国道中段蛟潭镇政府所在地,是一所农村二类普通高中。学校始建于1969年,原为蛟潭小学附设的初中班,1970年迁至石桥,成立乡属初级中学,1974年迁到现址成立完中。1992年初,初中部迁出成立蛟潭二中,该校成为一所县直属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35亩,校舍建筑面积1365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宿舍、实验室、电教室、美术室、活动室,拥有一套卫星地面接收系统。现有在校学生1500人,分设27个教学班,教职工110人。2004、2005年连续两年招收新生皆达到550人。
  【高考成绩再获新突破】 2004年,戴新龙同学取得了621分的高分,这是继2001年来吕进继同学606分后,又一次高分的突破,当年录取本科以上(含三本)59人。
  【“春蕾班”开课】2004年9月,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三级妇联的大力支持下,蛟潭中学开办了江西省首个贫困女孩高中班,为农村贫困女孩提供了再学习的机会。
  【招生工作再创历史新高】 2004年9月高一年级开设了9个教学班,共计603人,全校教学班已发展到24个,在校学生总数达1530余人,为历史新高。
  【举办“三十年校庆”】 2004年10月,学校成功举办“三十年校庆”,洪县长主持庆典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欢聚一堂,共庆母校三十岁生日。
  【王占铭来学校检查】 2005年5月,省教育厅领导王占铭来校检查工作。
  【景德镇市一中对蛟潭中学进行结对帮扶】2005年8月,市一中对本校进行含“硬件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和“师生交流”等内容的结对帮扶工作。捐赠篮球架一副、电脑10台、高三教学资料1200份等,总价值达3.8万余元,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农村教育教学的发展。开展教学互动交流,涉及9个学科,90余人次,促进了本校教师的快速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消防教育】 2005年11月,县消防大队来校进行“119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领导名录
  书记:朱维民
  校长:万晓辉
  高级职业中学
  浮梁县高级职业学校创建于1968年,其前身为东埠职业中学、黄泥头中学,至今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景德镇市东大门黄泥头,玉源大道旁,交通便利。2005年底景德镇博泰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完善了土地手续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500多人,教职工100多人,其中专业教师6人、中高级教师46人。拥有大型教学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行政办公楼、图书馆、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各类实验室、标准运动场、师生食堂、浴室等,教学生活设施齐备,功能齐全。
  该校是浮梁县唯一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是集初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是景德镇市重点建设的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是浮梁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
  该校坚持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为主题,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行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做到内务整理规范化、用餐就寝统一化、举止言行文明化,并配备专职生活老师和保安,全天值班。
  根据市场需求,该校调整专业设置,高薪聘请专业教师,竭力打造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应用与数控、商务英语与旅游四大品牌专业。同时,学校加大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投资购买各类机床和电子实验仪器,并与八五九厂、五二三厂、昌河技校、八九七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步进行,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成为社会和企业的有用之材。
  该校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已与浙江杭州市广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就业合同,与江苏华宇电脑有限公司、杭州东芝信息机械公司、杭州摩托罗拉公司、杭州东信公司等20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领导名录
  校长:杨昔文
  鹅湖中学
  鹅湖中学建于1958年,是浮梁县域内建校较早的一所农村中学。占地面积64.5亩,早先为鹅湖区重点完全中学,后经历了普高、职高并存的发展时期,1999年职高部迁往黄泥头。2005年9月,在上级部门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鹅湖中学又重新开设普通高中。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32人、高级职称教师11人、中级职称教师28人。
  两年中,全校上下在“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校训精神鼓舞下,全体教职员工振奋精神,涌现出不少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典型,校党支部2004年、2005年连续被评为县、镇“优秀党支部”、“先进基层组织”。2004年中考,有73人以优异的成绩被县一中录取。2005年,考上县一中人数达94人。2005年5月,本校代表浮梁县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并受到了好评。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鹅湖中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教材的研讨和实践,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学校有五个课题被省级、市级立项。教师新课改论文获省、市、县级奖励达10余人次。
  领导名录
  校长:程小马(至2003年4月)
  吴社德(2003年4月任)
  支部书记:叶连根
  第一小学
  浮梁县第一小学座落于浮梁县城浮红路17号。于1991年秋季创办,是省、市、县示范学校,占地面积16250平方米,校舍面积7379平方米。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764人,在岗在编教职工46人,其中专业教师45人。其中有特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8人。全校师生遵循“爱国、勤奋、团结、文明”的校训,形成了“严谨、求实、善导、创新”的校风,“爱学、勤学、乐学、善学”的学风。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班子团结协作,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成立了武术、田径、舞蹈、器乐、美术、摄影、电脑等兴趣小组,配有形体训练房、语音室、电脑室等专用教室。2003年综合实验大楼的多媒体大厅投入使用。
  该校以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常规教学制度化,艺术教育多样化,校园建设童趣化为目标。致力于科研促教、科研兴校,是省级体育课题实验学校。十余年来开拓创新,不断进取,获得了可喜业绩,目前,浮梁一小是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文明单位”、全国“红旗大队”。荣获全国“迎香港回归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先后被评为省“绿色学校”、“卫生庭院”、“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全民健身先进单位”,还荣获“校务公开”基层组织建设“红旗单位”等殊荣。
  领导名录
  校长:金丽霞
  支部书记:鲍志华
  第二小学
  浮梁县第二小学是2004年8月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学校位于朝阳中大道西端南侧,占地37.95亩,总建筑面积10326.57平方米。两栋“逸夫楼”均由邵逸夫先生捐建。学校在编教师51人,学生840余人(含幼儿园),17个教学班。学校师生在“勤奋、求实、开拓、进取”的校训激励下,形成了“博爱、文明、团结、向上”的校风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竞争”的学风。学校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理念,扎实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走“质量立校、教研兴校、素质强校”之路。以新课改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模式先进、质量领先、特色鲜明、平安和谐”的学校。
  目前,教师队伍中有中高职称1人,小高29人,小一21人。通过进修,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2%,合格率100%。共有10人次获国家级奖,4人次获省级奖,39人次获市级奖。
  两年中,两度被评为“学校综合管理评估先进学校”,荣获市“红领巾示范学校”、“五项全能优秀组织奖”、市少儿田径训练基地等荣誉称号。有8名学生荣获第十届全国“华杯”赛一、二、三等奖。有11人在第三届全国“希望杯”竞赛中获三等奖,占全县三分之一。在各级各类赛事中,共有50余人次获奖。2005年有25人被录取到县二中素质班,有56人的成绩进入全县前100名。
  领导名录
  校长:孙根升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记载2004~2005年,浮梁县围绕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全县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新思路。本书内容包括:特载、中共浮梁县委员会、浮梁县人民代表大会、浮梁县人民政府、政协浮梁县委员会、军事、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政法、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国土资源·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经贸管理·工业·企业、乡镇概况、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