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449
颗粒名称: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21
页数: 4
页码: 189-192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浮梁县环境保护包括综述、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情况。
关键词: 浮梁县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内容

【综述】 2004年以来,浮梁的环境保护工作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强化执法监督和提高环境管理能力为保障,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生态文化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战略构想,着眼于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积极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到2005年止,浮梁县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比2000年分别下降51%、26%、65%,空气质量为二级,全年有363天空气质量为优良;工业废水中氰化物、重金属、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基本得到遏制;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和保护得到提高;燃烧煤的窑炉得到较好的解决;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河流控制断面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Ⅱ类;农业水源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减缓;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与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环保队伍的素质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2004年、2005年县环境保护工作连续荣获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环境监测】 一是加强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完善实验室装备。两年中先后购置了COD速测仪、电子天平、噪声声级计、恒温箱、采样器、电脑、监测车等,改写了浮梁无环境监测能力的历史。二是输送专业技术人员到景德镇市环境监测站跟班学习,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拓宽监测范围,开展了全县辐射源放射性调查监测工作,摸清了浮梁县放射源污染现状。四是参与全市在线监测,提高管理水平,制定了浮梁县污染源在线监测网络建设工作计划,成立工作组,完成了全县重点污染源排放现状及其主要污染因子的摸底调查。五是于2004年争取到国家环境保护补助资金10万元,购置了环境监测专用车,提高了监测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
  全面、准确地摸清全县的水、气、声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情况。(一)县城空气质量状况。反映县城空气质量指标的主要是: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TSP)等三项,年平均值分别为0.021mg/m3、0.023mg/m3、0.14mg/m3,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年绝大部分时间空气质量为优良。2004年来县城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03年度有明显下降,这与县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和环境卫生管理到位有关。(二)酸雨状况。2004年全县降水量偏小,酸雨频率高达92.2%,2005年下降到83.6%。酸雨强度不高,PH为4.81,也就是说浮梁县酸雨出现的次数多,但不属酸雨污染严重地区。造成酸性降水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电厂和县城燃煤及汽车尾气排放所致。(三)地表水水质状况。浮梁县昌江河地表水监测断面为二个,福港断面(对照点)是市环境监测站设立的,属国家规定监测断面,县城自来水厂取水口断面属县环境监测站设立的,两个断面都执行国家(GB3838—2002)二类水质标准。从2004~2005两年度两断面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来看,全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水质标准。(四)县城声环境质量。县城噪声主要来源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2004年由于县城加大了对县城道路改造的投入,路面平整宽阔,减少了车辆颠簸与滞留时间,加之县城车流量不大,城区交通干线两侧的声环境较好。达到了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工类标准。
  【污染防治】一是依法取缔了四家无污染治理能力的小电镀厂,关停了两家污染严重的化工厂,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生产工艺落后的煤烧园窑2座,小水泥企业两家。全县每年削减烟尘330吨、二氧化硫53吨。二是开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在县城规划区内开展了建筑噪声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建筑单位文明施工,建筑噪声扰民现象明显改善。县城建成区噪声控制区达标率为100%。三是顺利通过了省人大《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的验收,对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企业进行了重点督查,制止保护区内的淘金挖沙行为,搬迁了对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的景德镇市天惠食品有限公司,督促景德镇啤酒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如期进行试运行,安装生活污水净化装置20套,新增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500余吨,每年削减县城饮用水保护区内的化学需氧量212.7吨、氨氮14.9吨,使保护区内的水质全年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水标准。四是严把审批关,从源头控制污染,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环境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工艺和技术,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工作,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的管理关,审批新建项目58个。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引导,优先发展国家清洁生产项目。拒绝了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和污染转嫁项目5个。同时,对未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新建项目,依法补办了有关手续,并与主体工程配套了环保设施。特别是对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环保否决权,并对已建的建设项目强制安装生活污水净化装置,建立中水回用池。五是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境监察。通过开展为期三年的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建立了由县环保局、县监察局、县发改委、县经贸委、县工商局、县司法局、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成的县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20多人次,对42家企业进行现场监察,对梳理出来的重点督办企业提出了限期整改的要求和实行关停处理的措施。
  认真做好环保投诉处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共收到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以及县人大、政协提案28件,处理率达100%。严格按照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征收力度,每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2005年征收排污费58万元,为县综合治理污染提供了资金保障。
  【生态保护】 发展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浮梁经过全面启动生态示范区创建,使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成为全省开展生态旅游,走“双赢”之路的典范。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城镇四大经济领域取得突破。
  1、生态农业走无公害有机化之路。在全县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全县各乡镇建立17个无公害农药专柜;推广普及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绿色水平,努力实现农业的安全、优质、高产、高效;加大创绿色有机品牌力度。
  2、生态工业走无污染清洁化之路。根据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无污染、低投入、低消耗、高科技含量的工业产业,形成了电子通讯业、绿色食品加工业、金属加工业、矿产建材业等主导产业。抓好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共享水平,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3、生态旅游走度假式休闲化之路。浮梁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具有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的奇特性,同时具有古县衙、地质公园和原始森林等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对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通过抓保护、抓规划、抓开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浮梁休闲观光。
  4、生态城镇走山水型园林化之路。把县城、集镇、农村都融入生态示范区建设,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生态城镇建设,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领导名录
  局行政
  局长:江民干
  副局长:徐胜阳
  李兴爱
  黄世保(至2005年7月)
  陈窑保
  华晓霞(2005年7月任)
  局党委
  书记:徐胜阳
  副书记:江民干
  李兴爱
  委员:黄世保(至2005年7月)
  郑宜民(至2005年7月)
  汪锦新(至2005年7月)
  陈窑保
  华晓霞
  刘宝莲(2005年7月任)
  万少初(2005年7月任)
  赵学奇(2005年7月任)
  吴晓娟(2005年7月任)
  聂敏(2005年7月任)
  刘华生(2005年7月任)
  局纪委
  书记:郑宜民(至2005年7月)
  刘宝莲(2005年7月任)
  局工会
  主席:赵学奇(至2005年7月)
  吴晓娟(2005年7月任)
  局武装部
  部长:赵学奇(2005年7月任)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记载2004~2005年,浮梁县围绕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全县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新思路。本书内容包括:特载、中共浮梁县委员会、浮梁县人民代表大会、浮梁县人民政府、政协浮梁县委员会、军事、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政法、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国土资源·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经贸管理·工业·企业、乡镇概况、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