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林业·林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442
颗粒名称: 水务·林业·林场
分类号: F327
页数: 9
页码: 177-18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2004~2005年浮梁县水务、林业、安局森林分局、林场情况。
关键词: 浮梁县 林业 税务

内容

水务
  【综述】 2004~2005年,浮梁县水务系统围绕“兴利除害、惠农支农、保护生态”这一目标。在水利建设与管理、水资源保护、防洪抗旱、水政监察、水力发电、乡村供水等方面均有成效。两年中,全县水利建设各项总投入达2499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性投入1187.5万元。2005年全县水利建设各项总投入达1766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性投入839万元。
  防汛抗旱工作不放松,实现防汛工作两年“不倒一库、不死一人”。每年3月份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做到早组织、早发动、早落实。2004年,县乡共落实防汛专项资金50.3万元,抢险队伍总人数3710人,全县防汛物料有编织袋、草袋共6.3万条,木材52立方,毛竹2200根,砂石1.4万方;2005年县、乡共落实防汛专项资金56.1万元,其中列入县预算经费4万元,县下达物料储备专项经费7万元。抢救队伍总人数为3710人,其中专业抢险队伍660人,储备编织袋、麻袋共11.1万条,木竹38.5方,砂石1.2万方。
  以建设生态水利为目标,大力实施依法治水战略。两年来,全县水利执法以“四五”普法为契机,充分利用每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进行集中宣传《行政许可法》、《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举办专题讲座、现场咨询和座谈会。出动宣传车在县城和重点乡镇、厂矿进行巡回宣传,书写标语11000多条,悬挂横幅84条,张贴宣传画1600幅,在报刊(电视台)发表宣传文章113篇。河道管理方面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制度,河道采砂规划管理得到加强。县政府专门设立了河道采砂管理办公室,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河道规划,设置了2个禁采区,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8本。全县原有河道采砂船只33条全部依法取缔,强制拆毁9条。实行以采代浚,保持了河势稳定,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
  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优势,合理有序开发小水电。积极向外招商引资,引进民间资金建设小水电站。其中,位于浮梁镇的樟树坑水电站装机达10000千瓦。工程投资为6400万元,建成运行后年发电量3100万千瓦时。鹅湖镇长潭(装机250kw)和王港乡渭水(装机300kw)等两座新建小水电站已建成发电。前程、白石塔等三个小水电站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正待开工建设。2004年向县政府提交了《浮梁县小水电站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避免了无序、有害的乱建滥建行为,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长效利用。
  水利规划和项目整理工作得到加强。认真组织制定水利发展规划,并积极向部、省争取有关项目。先后编制完成了《浮梁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浮梁县崩岗治理规划》、《昌江及其支流的治理规划》、《浮梁县农村水电“十一五”规划》、《浮梁县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规划》、《浮梁县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等一批专业性规划,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长期性、综合性的《浮梁县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浮梁县今后向上争取资金提供了必要条件。《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节水灌溉项目》、《以电代燃项目》、《农村电气化县建设项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已经被列入国家投资计划,即将陆续开工建设。
  【2005~2010年浮梁水利建设规划】 2004年6月,浮梁县农建办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提出了2005~2010年的水利建设规划,由县政府农建指挥部召集有关部门对规划进行研究、评议,并下发给各乡镇征求意见。9月,经过修改的规划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规划涵盖了农、林、水众多部门的行政目标,并对相关部门提出了相应要求。
  【樟树坑水电站开工建设】 2005年12月18日,在浮梁县城上游的樟树坑举行了电站开工典礼,省水利厅领导廖瑞钊、市政府副市长周华保出席了典礼仪式。该工程总装机1万千瓦,总投资6400万元,总工期16.5个月,属于《江西省“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和《全国“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的市重点工程,也是景德镇市水电建设投资规模最大的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产生巨大的防洪、发电效益,大大提高景德镇的城市防洪能力。
  【第二期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完工】 第二期人饮工程于2004年初完工,经过县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领导小组进行验收并交付使用。该工程共解决7个乡镇共10000人的饮水困难,总投资258万元。
  【县东南部普降大到暴雨】 2004年6月25日起,浮梁县东南部普降大到暴雨,以寿安镇朱溪最大,日降雨量达166毫米,其中3小时雨量达127毫米。期间,王港乡马源坞水库、寿安镇白菜园水库等蓄水工程出现险情。由于灾前积极准备,灾后快速反应,所有水库安然无恙。
  【抗旱工作】 2005年,浮梁县出现了三次阶段性旱情。4至6月份,全县平均降雨量仅467mm,比多年均值偏少45%,为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少年份。进入6月下旬,全县持续高温少雨,8月29日,全县干旱指数达到—86,在全国有观测数据的576个县市中列第2位,全县13座小(一)型水库干枯2座,52座小(二)型,800多座山塘干涸见底,部分村组发生人畜饮水困难。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26万亩,成灾12.6万亩。7月6日和8月16日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了抗旱工作紧急会议,进行全县总动员,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并制定了切实有效的8项抗旱措施,县财政拿出15万元购买了150套抗旱设备下发到各乡镇。
  【旱灾调查汇报及时】 2005年8月23日,县防汛抗旱办公室制作了抗旱工作光盘,组织新闻媒体深入重灾区实地报道,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浮梁县灾情,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防总支援浮梁县旱地龙8吨,抗旱资金50万元,市抗旱服务队也送来价值3万元的抗旱设备。
  【人工增雨】 2005年8月中下旬,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在蛟潭、鹅湖,西湖、峙滩等乡镇,共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53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2004年,全县水利冬修开工186处,完成土石方60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万亩。改善中低产田面积0.8万亩,完成投资额462万元。2005年,县级小农水经费和防洪保安资金主要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县委、县政府按照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在农建总体规划的框架内,把农口和各个综合部门的涉农资金捆绑集中,按照规划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由农业开发办实施的王港乡高沙村农业开发项目,对高沙畈农田进行园田化改造,渠系配套3100米,1200多亩中低产田改造成了高效基本农田。一年来,农业开发、以工代赈、移民、土地整理、挂点扶贫等,用于农建的资金达207.4万元。全县共完成水利工程建设477座(处),疏浚河道11千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2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0.3万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支持。
  【小水电建设】 2004年2月份,县政府组织有关人员赴全国小水电之乡浙江景宁县学习,邀请多位业主来浮梁投资。2004年6月,县水务局对浮梁全县水资源重新规划,以隧洞引水方式为开发方向,共查出有价值电源点二十余处。并已与景宁、玉山县及市供电局三家签订了投资协议,编制了前程、白石塔、金杨三座电站的可行性报告。2005年樟树坑水电站建设项目被批准立项,于2005年11月10日开始进行招标,2005年12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鹅湖镇长潭电站和王港乡渭水电站建成发电。
  【《浮梁县河道采沙规定》补充规定】 县采沙办根据县水务部门的规划,决定对《浮梁县河道采沙规定》的内容进行补充修改。1、西河黄坛段,由于河道多年来受大洲瓷土矿尾沙下滞影响,堵塞河道严重,不但影响防洪,也对农田造成危害,现根据黄坛乡政府要求和县水务部门的规划,同意对西河黄坛段进行全面的疏河采沙清障措施,以确保西河黄坛段的防洪安全。2、对东河鹅湖至庄湾段,由于两段相距较近,原规划中的采沙点经过近两年的开采,部分河段沙资源已接近枯竭,需及时对采沙段进行调整,同意对沙石资源较丰富的古铜桥段,经水务部门进行规划后开采,实行东河鹅湖至庄湾段采沙船数量控制,合理开采。
  【采沙行政许可听证会】 2005年6月,浮梁县水务局在庄湾乡古铜桥村举行听证会,就古铜桥村委会提出的拟在东河古铜桥段进行采沙船疏浚、采沙征求群众意见。东河庄湾段河道采沙历来是敏感问题,历史上的庄湾河道由于淘金,造成河道淤塞,河床破坏,严重影响防洪安全和当地社会治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用沙不断增加,原规划中的东河庄湾段4条采沙船的采沙量已不能满足供应需要。为此,庄湾乡古铜桥村委会根据东河古铜桥段河床的防洪安全和沙源情况向县乡政府提出以采沙养疏浚的模式对古铜桥段进行开发。
  县水务局根据县河道采沙管理领导小组的要求,到庄湾乡古铜桥村,组织乡、村领导和当地党员、群众代表共三十余人举行听证会,征取各方意见和对此方案的可行性操作办法。会上各方代表发言踊跃,对以采沙养疏浚和开采办法、尾沙处理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最后以全体代表通过的方式,同意了古铜桥段疏浚采沙方案。
  【打击非法采沙】 2004年元月12日和3月26日,县政府组织了水务、公安、矿管等部门联合执法,炸毁了逾期未上岸的非法采沙船9艘。
  【2005年年末东河河道采沙状况】 王港乡境内:有拖沙机5台,岸边洗沙设备2台,还有大型淘金船一台,由于洗沙设备是从河道取沙,含泥较重,因此污染河水严重,大型淘金船由于靠近河道开采,加上大面积污泥堆积,若下雨等因素影响,势必对河水造成严重影响,拖沙机尽管表面上影响较小,但由于数量多而分布较密,也影响严重,以上除大型淘金船在省矿产厅办理了有关手续外,其余全属无证开采,建议对无证采沙坚决取缔,对淘金船的污水、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庄湾乡境内有采沙船7台(办理了有关手续的5台),洗沙设备一套,建议取缔无证采沙,对办理了有关手续的,一是规范采沙,严格按规划要求开采;二是由于近期河水流量较小,要求5台采沙船分时段作业,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2~4台进行作业,其余的停止作业。鹅湖镇境内有两艘采沙船,其中一艘由于船只损坏,有7个多月未作业,另外一艘严格按规划要求作业。
  【浮梁县人大代表对水务局工作测评】 2005年6月上旬至2005年9月,县人大组织全体人大代表对水务局工作进行了测评,整个测评活动分宣传发动,组织测评,总结汇报三个阶段进行。测评结果水务局在所有17个参评单位中名列第三。
  领导名录
  局长:肖爱国
  副局长:程桂平 江庆华 许国友
  刘良任(2005年8月任)
  纪检组长:刘长清
  林业
  【综述】 2004~2005年,县林业局落实国家确立林业发展“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以加大林业投入为契机,积极选准可行性项目,争取逐级立项,两年中,全县共争取到退耕还林、长防林、重点公益林和采种基地等项目13个,争取到国家和省、市直接投资1个多亿,已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110万元,发放公益林补助资金320万元,每年农民人均获国家无偿补助54.5元。通过抓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使林业既得到稳步发展,又保持了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和谐统一,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三者同步增长,全县有林地面积达333.1万亩(其中人工林20万亩,毛竹12万亩,经济林13.2万亩,天然林235.6万亩,含封山育林125.8万亩,含各类自然保护区105.1万亩),活立木蓄积达1016.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79.2%。
  稳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浮梁县作为全省7个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从2004年9月份开始进行明晰产权、规范流转、减轻税费、放活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一年多来,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林改,林改工作在全县均得到稳步推进,各个阶段性的工作都得到了省林改检查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尤其是对浮梁县首创的“三级书记”抓林改和克服技术人员少,勾图任务重的困难,对技术力量统筹调配得当等几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赞誉。
  浮梁县此次列入林改的林地211.2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6%,其中自留山35.7万亩,占林改面积的16.9%;责任山83.9万亩,占林改面积的39.7%;集体山场、国有单位经营11.3万亩,占林改面积的5.4%;集体林场经营26.8万亩,占林改面积的12.7%;其它经营主体49.6万亩,占林改面积的23.5%;争议山场2.3万亩(跨县1.6万亩)占林改面积的0.1%;暂时无法确权1.6万亩,占林改面积的0.08%。
  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县林业局严格按照省委[2004]19号文件关于“两取消、两调整、一规范”的政策和县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涉林税费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调整了育林基金收费基价和取消县、乡、村出台的所有木竹收费项目,并开辟宣传栏,公布取消林业规费和调减育林基金收费基价及提高木竹销售基价的情况。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对农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据统计,2004年全县涉林税费减免额达733万元,使木材收购基价由税费减免前的每立方米180元上升为380元,毛竹收购基价由每根5元上升为9元。木竹增值,使全县林农累计增收1800万元,两项合计为2533万元,仅2004年林农人均林业增收121元。
  林业公司改制一步到位。林业公司原是浮梁县唯一的森工企业,摊子大、职工多、亏损严重、遗留问题复杂,2004年县林业局采取“三步走”的方案对其进行改制,第一步是对买编进入林业公司的职工直接下岗。第二步是原景德镇市移交给浮梁县林业公司的职工,达到内退条件的办内退,不够内退条件的置换职工身份,离退休职工给予办理终身社保、医保。第三步是妥善安置7名职工和2名公司领导,并实行职能转换,成立了林业产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共计交纳医保、社保费用67.15万元,核发退养人员生活费41.8万元,林业公司的改制达到了改得顺、分得出、稳得住的目标。
  林工站实行了垂直管理。根据赣发[2004]19号文件关于全省各林业工作站都必须由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硬性规定要求。县林业局一边向县委、县政府及县编委领导请示汇报,一边与各乡(镇)沟通情况,终于使上下和条块之间都达成了共识,于2004年底解决了复县以来一直悬而未决的老问题,县政府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林业工作站由县林业局实行垂直管理,县编委核定林业工作站69个事业编制,县财政将人员经费和办公费列入年度预算。
  森林防火责任落实。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了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建立了严格的值班和报告制度,做到信息畅通,调度反应快捷。重点监控方面,设立了森林防火严管区,对生态旅游景点和城区周围等7种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管制,高森林火险等级时段严禁一切野外用火。森林防火宣传手段现代化,除了制作10余万元永久性大中型防火宣传牌,清明、冬至等当地居民有上坟烧纸习俗的节日和高森林火险时段出动宣传车等传统形式外,还组织各小学红领巾宣传队走村串户进行广泛宣传和采用电视游走字幕、手机信息提示等现代化宣传手段进行强化宣传。建立了森林消防专业和半专业扑火队伍,2004年7月份组建了以银坞林场扑火队伍为基础的有20名队员的县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2004年8月,全县17个乡(镇)都组建了有20名队员的半专业森林扑火队,每支半专业森林扑火队均配备了两台以上风力灭火机,50把砍刀,50把2号工具。2005年浮梁县被评为全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全县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小)区252个,总面积105.1万亩,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31.5万亩,县级野生动物典型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生态型保护区1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244个,自然保护(小)区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2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
  巩固百万亩县级封山,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国家公益生态林建设,保护珍稀野生植物。一、对珍稀野生植物采取法律保护手段,严格禁止采挖国家一级野生保护植物;二、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对珍贵稀有的古树名木实行挂牌登计管理,对濒死的古树名木按照规定报请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采伐核销,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采伐、毁坏古树名木,或危害古树名木及其生存条件;三、规范野生植物的合理利用行为,明文规定采挖国家二级野生植物,须报省林业厅审批,采挖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须报市林业局审批,采挖非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须报县林业局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审批不得采挖野生植物。
  木材检疫检查取得实效。实施了松毛虫防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展了思茅松毛虫、萧氏松茎象、竹蝗等病虫害防治,建立和健全了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加大了基层检疫人员培训,提高了森林病虫害检疫和防治水平。2004~2005年,建立县级防治检疫站1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8个,省级测报点2个,县级测报点17个,成功防治思茅松毛虫1.1万亩,竹蝗2000亩,萧氏松茎象300亩,除治了外来有害生物加拿大一枝黄花,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成灾率为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千分点。
  【浮梁县野生保护动物品种繁多】 浮梁县现有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有黑麂、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4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短尾猴、猕猴、穿山甲、豹、虎纹蛙、黑熊、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白鹇、獐、苍鹰、勺鸡、草鸮、藏酋猴、黄喉貂、斑头鸺留、水獭等19种;省级野生保护动物有眼镜蛇、乌梢蛇、五步蛇、银环蛇、平胸龟、小辟虎、相思鸟、画眉、斑鸠、环颈雉、布谷鸟、白鹭、果子狸、食蟹獴、狐、狼、竹鸡等60多种。
  【浮梁县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青龙尖云豹自然保护区。位于浮梁县东南部,规划总面积119965亩,其中核心面积29730亩,缓冲区面积25729亩,实验区面积64506亩,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云豹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
  茶宝山猕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浮梁县北部,规划总面积37996亩,其中核心区面积7630亩,缓冲区面积8986亩,实验区面积21379亩,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
  黄牛信黑熊自然保护区。位于浮梁县东北部,规划总面积80011亩,其中核心区面积17950亩,缓冲区面积9345亩,实验区面积52716亩,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熊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
  八字脑金钱豹自然保护区。位于浮梁县西部,规划总面积86755亩,其中核心区面积37632亩,缓冲区面积19594亩,实验区面积29529.8亩,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
  大岭培白颈长尾雉自然保护区。位于浮梁县北部,规划总面积79185亩,其中核心区面积20692亩,缓冲区面积22965亩,实验区面积35527亩,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
  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浮梁县中部,规划总面积260343亩,其中核心区面积71671亩,缓冲区面积63655亩,实验区面积125016亩,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该保护区从2004年8月份开始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2005年3月8日经专家考察论证,2005年4月8日省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黄字号黑麂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总投资将达950.5万元,其中:保护站建设投资120万元,标本室建设投资37万元,救护中心建设投资32万元,防火设施建设投资87万元,植被恢复等投资112.5万元,生态移民投资562万元。
  瑶里省级自然保护区。以瑶里汪湖原始森林为核心,规划总面积54405亩,其中核心区17085亩,缓冲区9105亩,实验区28215亩,保护区类型为森林生态型,以五股尖山系和芭蕉山系的天然林为主要保护对象。该保护区已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景点,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森林扑火队进行演练】 2004年9月21日新组建的县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参加了江西省森林消防队现场演练,取得优异成绩,受到省、市两级领导的表扬。2004年11月28日下午在浮梁一中体育场组织进行了全县专业和半专业森林扑火队演练现场会,参加的有19支队伍,437名队员,省防火办和市政府领导在演练现场的讲话中给予了高度评价,县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检阅了参加演练的19支队伍,通过这次演练既强化了队伍建设,又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
  【封山育林荣获先进】 县林业部门为巩固发展百万亩封山育林成果,先后将昌江河及境内四大支流两岸和源头,大中型水库周围、交通干线两侧、村前屋后的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和风景林划为封山育林区,实行禁封管理。到2004年全县累计封山育林125.8万亩,封山育林成效十分突出,因此,浮梁县2004年荣获“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称号。通过封山育林,有效地保护和培育了阔叶树和针阔混交林资源,全县森林林相大为改观,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全县珍稀树种资源】 浮梁县现有珍贵稀有树种27种,其中国家一级有南方红豆杉、银杏2种,国家二级有鹅掌秋、香榧、闽南、野茶树、花榈木等6种,省级重点保护有三尖杉、柳杉、天竺桂、紫玉兰、玉兰、五味子、豹皮樟、黄檀、大叶青冈、七叶一支花、猴欢喜、草珊瑚等19种。全县共有古树名木38930株,其中散生单株795株,古树群38135株,并有国家一级古树195株,国家二级古树202株,国家三级古树398株。
  【植树造林成效显著】 2004年完成2.3万亩,其中:封山育林1.5万亩,毛竹低改0.1万亩,中幼林抚育0.7万亩;2005年完成日本政府贷款林业项目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0.47万亩,低效林改造0.4万亩,中幼林抚育1.3万亩,次生阔叶林改造0.5万亩,封山育林1.4万亩。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1万亩。
  领导名录
  局行政
  局长:金国顺
  副局长:许炎太 李献春
  李勇(至2005年4月)
  汪国良(2005年4月任)
  徐四旺
  局党委
  书记:许炎太
  副书记:金国顺 余德政 陈美予
  党委委员:卢志恩 吴广峰杨长发
  付志坚(2005年7月任)
  局纪委
  书记:柳达光
  局人武部
  部长:吴广峰
  局工会
  主席:徐发根
  森林防火办
  主任:袁松爱
  木材检查总站
  站长:钱武流公安局森林分局
  【综述】 浮梁县公安局森林分局组建于1989年8月,担负着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森林资源安全的重任。分局现有编制数49名,在编干警41人,其中科级干部12人。机关机构设置有人秘科(政工科)、法制科、治安科;派出机构有五个森林派出所和一个警务区,分别为鹅湖派出所、大岭派出所、三龙派出所、蛟潭派出所、经公桥派出所、银坞林场警务区。
  森林分局在上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森林公安工作,紧紧围绕“林区秩序好、工作服务好、社会稳定、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以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为己任,为维护林区一方稳定。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分局分别组织开展了“绿色旋风一号、二号”及“春季护笋”等林业专项整治行动,并以此为着力点,认真履行森林公安职责,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两年来,分局共受理森林案件495起,其中侦破各类刑事案件43起;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36人,依法移送涉案46人,其中直诉26人;受理查处林业行政案件42起,处罚703人,收缴木材1477立方米,为国家挽回数百万余元的经济损失,为保护森林、震慑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省森林公安局朱纪泽副局长来浮梁视察】2004年10月14日省森林公安局朱纪泽副局长来浮梁,在听取汇报后,肯定了浮梁县森林公安在林权制度改革期间维护稳定工作做出的成绩,并就县森林公安分局下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1、进一步明确森林公安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森林公安对这次林改工作的认识,集中力量做好保驾护航工作。2、对毁林犯罪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控制、及时打击,通过打击,以案示法。3、每周要发一期林改动态简报,采取的措施和所做的工作(对违法人员的打击处理情况、重大的情况)要及时上报。
  【集中宣判了一批毁林案件】 29日上午9时,浮梁县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厅内法官庄严地对五起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盗伐、滥伐、非法收购林木、森林火灾案件进行一一宣判,五起案件的八名被告被一审依法判处六个月至三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依法处以罚金。浮梁县四套班子,政法委、检察院、林业、公安、部分乡镇(场)主要领导和部分群众参加了旁听,江西省森林公安局局长黄柏桢、景德镇市森林公安局局长李春太亲临会场参加了旁听,省、市、县8家新闻单位对宣判大会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成功侦破系列森林纵火案】 王港乡墩口村连续发生多起森林火灾案件,2004年4月14日,浮梁县森林公安分局侦破此案,抓获纵火烧山9次,毁林1000多亩的犯罪嫌疑人龚树平,成功侦破浮梁县复县以来第一起特大森林纵火案。
  【开展“绿色旋风行动”】 2005年4月至12月,县分局全体民警侦破森林刑事案件27起,林业行政案件165起,依法追究37人刑事责任,处罚违法行为人263人,取得了全省“绿色旋风行动”综合评比的第一,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林业厅的高度赞扬,并获得省林业厅、公安厅、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联合授予的全省“绿色旋风行动”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提升机构,保障警力】2004年4月,经县委批准,森林分局下属5个派出所由正股级升格为副科级,定副科级职数10名。县森林分局原有编制数49名,1998年6月县编委调走10编制给县公安局,核编39名。2005年12月,经县委批准恢复分局49名编制数。
  【“秋季攻势”护林改】 2005年秋,分局共出动警力1000人次,出动宣传车200次,张贴布告、标语100张,办理宣传栏等15期次,侦破森林刑事案件5起,刑拘3人,逮捕2人,取保候审2人,起诉1人,受理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6起,处罚50人次,收缴木材110立方米,行政罚款2.6万元,责令补交林业规费7000余元,确保了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开展。
  领导名录
  局长:程木林
  教导员:余德政
  副教导员:朱乐昌
  副局长:谭华林 杨拔仁
  森林派出所
  经公桥森林派出所
  所长:张腊善(2005年7月任)
  指导员:徐晖(2005年7月任)
  蛟潭森林派出所
  所长:章群成(2005年7月任)
  指导员:郑向阳(2005年7月任)
  三龙森林派出所
  所长:周以东(2005年7月任)
  鹅湖森林派出所
  所长:刘德龙(2005年7月任)
  大岭森林派出所指导员:吴杏女(2005年7月任)
  林场
  【综述】 银坞林场是浮梁县唯一的国有林场,正科级事业单位。全场现有干部职工125人,其中:国家干部9人,聘用制干部21人,有大中专学历25人,具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15人,场机关设人秘股、计财股、保卫股、生产股、技术股、供销股六个股室;下设五个分场:蛟潭分场、三龙分场、鹅湖分场、峙滩分场、东流分场;五个工队:大石口工队、双河工队、方家坞工队、九龙工队、西湖工队。总经营面积144947.2亩,活立木蓄积约60万立方米。
  【营林生产】 林场的基础是营林生产。2004~2005年,林场在狠抓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努力完成了当年的营林生产任务,2004年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504亩,下半年“日本政府贷款江西造林项目”正式启动,完成生产任务总面积为275435亩。其中:中幼林抚育间伐7233亩,毛竹低改11715亩,封山育林14439亩,造林4700亩。2005年完成日元项目生产任务22710亩,其中:中幼林抚育间伐12877.5亩,封山育林14148亩,低效林改造4815亩,次生阔叶林改造45735亩,防护林新造3117亩,经济林新造468亩。以上所完成的生产任务均通过省林业厅日元项目检查组的验收。
  【护林防火】 目前人工林大部分都已郁闭成材,市场价格一直看好,这就给护林防盗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针对这种现象,银坞林场一方面加强护林力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护林员的工作范围及责职,增强护林员的责任心、主动性。护林员根据盗伐者平时的盗伐时间、地点规律,有意识地采取灵活多变的巡山、蹲点守护方式,使盗伐的现象有所减少。二是加大处罚力度,加快破案效率,两年共破获盗伐案件7起,13人受到从重处罚。
  森林防火工作一直是林场工作的重中之重,林场始终把这项工作放在首位,在场长办公会上安排,场务会上作布置,使每个员工时时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一是要求护林员做到“口勤、手勤、脚勤”,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防火知识,张贴防火标语,增强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二是在位于居民点、公路旁、农田边开设森林防火线,建设生物防火隔离带。完成森林防火线247公里,生物防火隔离带136公里。三是场警务区破获森林火灾案件10多起,其中2004年破获了王港乡墩口村龚树平故意纵火案,对失火、纵火者起到震慑作用。四是建立永久性宣传牌30余块,涂刷防火标语600余条,印发森林防火宣传单2万余份,组织防火宣传车到各乡(镇)、村进行防火知识宣传,使防火工作深入人心。五是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2004年6月抽调20名精干人员组成县森林消防队,在组织队员认真学习森林火灾扑救知识的同时对队员的身体素质进行了强化训练,练就一支技术过硬、整体素质较高的森林消防队,这支队伍除保护林场森林资源外,两年来还参加援外扑火30余次,队员们的英勇扑火行为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领导名录
  场长:卢志恩
  副场长:石来安 卢金元 洪顺华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记载2004~2005年,浮梁县围绕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全县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新思路。本书内容包括:特载、中共浮梁县委员会、浮梁县人民代表大会、浮梁县人民政府、政协浮梁县委员会、军事、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政法、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国土资源·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经贸管理·工业·企业、乡镇概况、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