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劳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422
颗粒名称: 人事劳动
分类号: F249.27
页数: 6
页码: 142-147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浮梁县人事劳动包括挂点扶贫工作、招商引资工作、单位及个人获得荣誉情况。
关键词: 浮梁县 人事劳动 社会保障

内容

【综述】 两年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保持共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构建和谐平安浮梁为目标,抓住“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践行“三个代表”,按照中央、省、市人事人才工作会议和劳动保障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深化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巩固县乡机构改革成果,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较好地完成了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各项任务。
  一、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加强
  两年来,编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转发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强了对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管理,严格审批程序,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真正做到了“一支笔”审批,“一个部门”承办,“一个部门”行文的“三个一”原则,把住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政策性人员安置等进人用编的总口子,坚持编内进人、符合结构、留有余地的原则,认真审定各单位进人用编事项,全县机构编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抓好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2004年,建立了与机构编制台帐相配套的在编在岗人员台帐,做好了两次编委会调研的服务工作。九月份,编办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深入到全县各学校、教学点调查教职工和学生人数等情况,并重新核定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方式的探索。积极与财政等部门进行协作,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与人事相互监督约束机制,建立起了管标准、管总量、有增有减的动态管理机制。
  2005年,根据省、市要求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证》,实行了实名制管理;积极与财政、人事等部门进行协作,不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与人事相互监督约束机制,建立起了管标准、管总量、有增有减的动态管理机制,乡镇编制总量控制操作扎实。为认真做好乡镇机构编制总量控制工作,加大控制和监查力度,政府召开了三次会议贯彻落实控编工作精神,全面部署迎检工作。县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政等部门在省市核定本县乡镇机关、事业站所总编制下达后,相互协调、共同运作,由县编委办按照乡镇实际,及时将编制重新合理分配至各乡镇和站所,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政与乡镇共同定编到人,并将定编定人情况在乡镇进行了公示,接受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同时把乡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列为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并在《景德镇日报浮梁新闻》上公布了机构编制举报电话,在局宣传栏设置了机构编制人事信访受理箱,2005年10月接受了市人事、编办等五家联合检查组检查,得到充分肯定。认真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前期工作,2005年9月,浮梁县被确定为省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县之一。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积极稳妥地开展此项工作,编办积极深入乡镇调查研究,组织协调召开了一次部分乡镇书记座谈会,共同探讨改革事宜,改革方案草案已初步完成。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进一步完善。2004年,认真完成了上一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在年检工作中对已发生变更的18家事业单位进行了变更登记,对职能已消失的2家事业单位进行了注销登记,年检率达到98%。2004年已登记事业单位总数为254家,注销事业单位55家(其中罗家学校上划市局登记,自然注销),非法人事业单位206家,登记率100%。及时将年检材料整理成档,同时积极为有关部门提供事业单位登记档案咨询服务,发挥了事业单位登记档案的利用价值。加强了调研与学习。派工作人员赴宜春参加了全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及《行政许可法》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业务能力。
  2005年,浮梁县事业单位277家,符合登记的267家,已经登记单位数254家,登记率为95%,另13家为非法人事业单位。在提高登记率和年检率的同时,严把资格关、材料关、资金关、审核关,确保了质量。认真完成了2004年度事业单位年检工作。在年检工作中对已发生变更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变更登记,年检率达到98%。事业单位网上登记管理工作初见成效。2005年3月分三期对全县已登记在册的事业单位进行了网上登记培训,当时228家事业单位参加了网上登记培训,购买了光盘和操作手册,培训率达到90.2%,上网的单位由5%增加到20%左右。2005年全县254家事业单位已全部上线,数据整理和年检录入工作已全部完成,档案材料暂时未录入至网上。
  二、人事工作进一步深化
  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考试工作。2004年,做好了公务员行政管理(MPA)主要课程培训和计算机、《行政许可法》等知识培训考试工作,着力实施“素质工程”。根据全省统一部署,5月22日精心组织了967人参加公共管理硕士(MPA)第一门课程《行政领导学》考试,得到省市人事部门的充分肯定,积极开展了(MPA)第二门课程《政策导论》的培训报名工作。并会同县司法局、县政府法制局认真开展了全县国家公务员(行政工作人员)的《行政许可法》培训考试工作,6月19日圆满完成。
  2005年,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公务员执政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为目标,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统一计划、分期分批的方法,深入开展《公务员法》知识培训,共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公务员1165人次(不含县级领导)。做好招聘和选拔工作,协助县委组织部公开选拔6个职位的副科级领导干部,在整个招考选拔工作中始终坚持公正、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考核工作。2004年,在对2003年度考核工作中,加强领导,强化考核程序、办法和质量。年前会同县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3年度考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保证考核工作按时按要求进行,防止考核工作走过场,确保客观公正性,3月4日至5日组成四个组,对县直各部门及各乡镇考核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并事先从县纪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计生委等相关部门了解被考核对象有无违纪情况,然后对各部门(单位)上报的考核备案汇总表进行了认真审核备案。全县共考核2062人(不含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
  2005年,根据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认真做好2004年度考核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结合县纪检(监察)、计生等有关部门对违反党纪、政纪的情况记录,对全县公务员进行了考核。全县应参加考核人数4635人(不含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实际参加4622人,其中机关653人,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有77人;事业3969人,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有391人,不确定等次的有4人,未参加考核的有13人;协助市人事局做好2005年录用到本县乡镇机关的8名公务员的考核工作。
  职称工作稳步开展。2004年,对2002年度初、中、高级职称晋升人员颁发资格证,并审核聘任,同时认真完成了高、中级职称材料申报和初级职称聘任审批。
  2005年,举办了5期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培训班,共计培训207人,参训人员全部考试合格;共向上级职改部门申报高级职称72人,中级336人,初级认定99人,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晋升工作。为具备初任或者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42位同志办理了任职资格手续;协助财政、审计、统计、卫生、建设等有关部门做好会计、审计、经济、统计、卫生和建筑等有关系列的资格及执业资格的考试报名工作;协助市人事局考试中心做好职称外语报名考试工作。
  工资福利工作扎实有序。2004年,积极办理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03年10月的正常晋级1600人、2004年元月和10月正常晋级1078人。并为机关、事业单位300多名符合技术晋级及教护龄津贴的干部职工办理了增资手续,同时及时办理了70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龄退休手续等。
  2005年,办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5人的退休手续,34人的高级职称、160人的中级职称,159人的初级职称的晋级,办理了260人教护龄增资,35人警衔增资,机关98人提职晋级工作;协助市人事局做好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申报工人技术等级报名、培训、考试工作,并办理了增资手续;为全县机关1400人,事业单位4200人办理了正常晋级手续,为831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职工增加了离退休费;为在人才交流中心挂编的95人,办理了定级增资手续;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遗属生活补助279人。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加强
  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2004年,除继续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审核发放,和有关资料整理归档工作外,还争取到政府和部门支持,购买了15个公益性岗位,并加强了对私营企业联系,落实就业岗位。同时巩固和发展了社区平台,逐步完善社区工作平台的服务功能,引导社会居民从事社区服务经营,吸引服务型企业进入社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筹措资金20万元,在县城劳动保障事务所添置了电子屏幕、档案柜及三台电脑等必要设施,配备了四名专职工作人员,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了临班培训,目前还在积极筹措资金20万元在鹅湖建成了社区服务平台。
  2005年,积极与税务、工商、卫生、城建、交通等部门联系,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使自主创业人员享受到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免费培训等优惠政策,4102名下岗职工中有398人自主创业,享受到工商管理费减免44.358万元,税务减免258人,减免税额99.7万元,解决困难群体“4050”人员就业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加大了再就业小额贷款工作力度。2004年共审核发放小额贷款80余户,发放小额贷款15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省里的支持,把浮梁县作为再就业培训基地,2004年共争取培训资金370万元。
  2005年,为了方便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享受优惠政策的相关手续,采取集中办公的形式,一厅式办公,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小额贷款申报等一条龙服务,全年审核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70份,协助发放小额贷款130万元,安排担保基金30万元,还款率达95%,审批再就业基地1个,劳动密集型企业1个。
  做好就业再就业招聘大会工作。2004年2月2日在县城召开了春季就业和再就业招聘洽谈大会,前来招工的单位达到72户,提供就业岗位7094个。
  2005年共举办人才交流会2次,参会企业共51家,提供就业岗位11708个。为加强县属企业引进人才、对外宣传与服务,组织瑶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国有和民营企业参加了市人才交流洽谈会,会上达成意向性协议人数80余人;人才市场发布招聘信息1000余条,免费职业介绍1000人,开发创业项目计划38个,组织创业培训80人次,人才交流服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劳动执法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大。2004年,共受理劳动争议纠纷案11起、仲裁1起,其余的经过调解解决了争议。在劳动监察日常工作中,扎实进行了劳动年检工作,并深入到企业开展了《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的宣传,敦促全县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同时配合全省开展的维护农民工利益,清理整顿建筑行业及其它行业中拖欠农民工工资活动,共清欠近万元,如蛟潭一个体老板欠外地农民工工资3000元,劳动执法人员多次上门做工作,使农民工得到了应有的工资。
  2005年,一是认真贯彻《江西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规范用工行为,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重点加强劳动合同签订,加强对使用童工、不参加社会保险、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的执法力度。共组织开展4次专项执法监察活动,检查用人单位58户,涉及职工6400人,下达限期改正指令书38份,立案查处一起非法使用童工行为,受理和查处群众举报案件22起,结案率为100%。6月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对劳动力市场和民工有序流动执法检查活动,重点抽查了真空电器有限公司等五家用人单位,维护了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争议及信访案件办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建设,健全受理案件的操作流程,提高办案质量,切实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全年共受理案件13起、驳回2起、撤诉2起,结案率达到98%;大力推进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5%以上。认真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积极进行《工伤保险条例》咨询活动,散发工伤保险知识宣传单2000份,接待工伤咨询26人次,组织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工伤保险条例》知识培训38人次,张贴和悬挂宣传标语800条,调查处理了13起工伤事故。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2004年4月份对万寿山、罗垦、庄垦、九垦4个垦殖场2850名职工身份进行了认定,办理了养老保险,并为1430名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为县原国营企业64名职工办理审批退休手续,为县啤酒厂37名退休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及退休手续,审核了全县提前退休工种420人。收取失业保险金154万元,养老保险金670万元,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率100%,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100%。在巩固和发展医疗、工伤保险,加大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上,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基金机制,切实保证基金安全运转,提高优质服务质量,千方百计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先后与市一、二、三院及妇幼保健院联网作为浮梁县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门诊、住院一律采取IC卡结算费用,在县城增设了一个定点零售药店,既方便了参保人员又减少漏洞,增强竞争服务意识。及时调查处理工伤案件,到目前为止,已为8名参保人员进行了工伤认定,为4名未参保人员按《工伤条例》规定参照办理了认定手续,并进行了伤残等级鉴定。
  2005年,一是加大社会保障监督检查,对全县企业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进行监督检查,有效地拉动了全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扩覆扩面工作。二是实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督促企业实行劳动合同签证。三是按规定审批国有企业退休职工12人,审批提前退休工种40人,并保障了离退休职工按时足额领取了退休养老金。
  四、其他工作有序开展
  2004年在全县开展了评选“人民满意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活动,向市级推荐了2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2名“人民满意公务员”。积极协助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做好全省招考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本县乡镇行政聘干录干的报名资审及培训考录工作,全县拟录用乡镇机关聘干转录用78人。完成了勒功、江村、峙滩3个乡招考国家公务员考核录用报批工作,严把“入口关”,同时组织了被录用的7位高校选拔生与所在乡镇的领导召开见面座谈会,为他们办理录用手续和工资关系。审查申报2005年度全县乡镇机关及有关机关部门(单位)招聘公务员的计划。在事业单位招聘上实行了“逢进必考”,积极为事业单位“挑选”人才。认真做好公开招考县政务信息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和招聘为民服务热线话务员工作。在整个招聘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社会反响很好。在人才服务工作中,进一步规范和推广了人事代理工作,做好人才中心人事代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晋升及正常增资,并积极为急需人才的企事业单位推荐这些储备的人才。积极拓展职能培训,帮助实现创业性就业。把培训与就业结合在一起,1~10月份举办陶瓷、机械、缝纫、电脑等培训班4期。免费培训864人次,通过培训解决意向性就业300多人次,通过免费职介818人实现了就业,每年向市华意电冰箱厂、江西联创集团、四三二一厂等不定期输送劳务人员,并建立长期劳务关系。
  2005年人事代理服务不断拓展。全年共办理新增单位委托人事代理59人,个人委托人事代理36人。加强了人事代理的后续服务,对代理人员的档案进行了整理,完成档案工资调整83余份,目前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总数达到68人。为县教育体育局招聘51名中小学教师。
  【挂点扶贫工作】 2004年,局班子成员多次到挂点村调研,掌握村情民情,并邀请了市县村建办的领导深入到七甲村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出村委会三年发展规划。局副科级以上干部开展了“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12月6日,副科级以上干部分别走访慰问结对扶贫对象,为他们送去慰问金900元,并建立了结对扶贫卡。在全局工作人员中开展了扶贫捐赠活动,共捐赠扶贫金730元,直接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同时还为村党支部落实配备了一套党员电教设备。
  2005年,为帮助挂点村黄坛乡七甲村解决实际困难,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了“五送一宣传”活动,为七甲村农民送去化肥10袋,良种150公斤,科技书籍5套,并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挂点村和企业走访慰问下岗职工、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走访了9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了温暖。
  【招商引资工作】 2004年,继续做好2002年、2003年引进两个企业的服务工作。康达电子有限公司通过近两年来的努力,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十一月份开始投入生产;昌南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两年来售车270台,累计上缴各种税费280万元,为我县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单位及个人获得荣誉情况】 2004年获全市再就业先进集体,胡益根、孙荣昌获全市再就业先进个人,王镇春获全省税费改革先进个人。2005年,胡益根荣获省人事厅授予的“全省人事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镇春荣获省编办授予的“全省编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陈仁旺荣获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的“劳动保障监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仲裁办荣获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的“全省仲裁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县劳动保障事务所荣获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的“全省文明窗口”荣誉称号,县人事劳动局荣获市政府授予的“全市再就业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领导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胡益根
  编办主任、副局长:王镇春
  副局长:邵辉林
  副局长:徐泉河
  纪检组长:徐积余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记载2004~2005年,浮梁县围绕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全县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新思路。本书内容包括:特载、中共浮梁县委员会、浮梁县人民代表大会、浮梁县人民政府、政协浮梁县委员会、军事、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政法、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国土资源·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经贸管理·工业·企业、乡镇概况、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