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386
颗粒名称: 军事
分类号: E289
页数: 6
页码: 85-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浮梁县军事情况,分别记述了县人民武装、武警、消防、等工作。
关键词: 人民武装部 军事 浮梁县

内容

县人民武装
  【综述】2004~2005年浮梁县人民武装部认真抓好党委班子能力建设、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谋求人武部全面建设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着眼先进性要求,不断增强党委班子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狠抓了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提高集体决策能力。继续保持了勤政廉洁、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着眼实战需要,不断推进军事作战准备向实战性进展,把民兵训练落到实处。坚持从严治军,开展“学、查、训、整”活动,加强了作风纪律建设,突出了人员、车辆、秘密载体等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狠抓达标建设,不断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坚持党管武装制度,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受到南京军区、省军区、市军分区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表彰和肯定。2005年,县长吴光辉被南京军区评为“武委会好主任”。
  【民兵工作成效显著】 坚定理想信念,注重民兵战斗精神的培养。一是严格落实民兵季课教育制度。2004年初在下发《政治工作指示》中明确了今年政治教育的目的、要求,对全县民兵季课教育统一下发教育提纲,做到教育有部署、过程有检查、事后有讲评,通过检查,全县民兵政治教育落实率达到95.8%;二是拓宽宣传阵地,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全民国防教育,为地方党政干部上好国防教育课,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民兵训练注重实战。在军事训练中,人员选择上突出了专武、民兵干部和应急分队,时间上安排在三伏夏天,注重了应急分队实装演练,通过“三实”课目训练,强化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围绕军分区提出的提高“七种能力”解决“32个重难点问题”,加速推进反“台独”应急作战准备。2005年6月份,县人武部组织全县民兵、专武干部共XXX人训练,实训XX天,共完成应急分队和高机、伪装两个专业技术分队训练。期间,结合民兵应急分队实装拉练,设置了空投敌特分子企图破坏我交通背景下的民兵应急分队综合演练,与12.7高机分队和伪装分队协同作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2004~2005年主动承担了9次维稳、12次执勤、17次扑灭山火,共出动民兵2000多人次,每次出动民兵,都结合贯彻“在练兵中强兵”的思想,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军分区、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赞扬,同时也促进了战斗精神的生成。
  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深入贯彻全省民兵预备役基层建设表彰会议的精神,2005年全县所有的基层武装部和80%的民兵营(连)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新组建的预备役工兵营(连)全部达标。其中,湘湖镇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基层标兵人武部”。二是按照民兵组织要以“按作战方案编组、按任务进行调整、按作战需求进行建设”的整体思路,在2005年的民兵整组中,突出了重点目标防护和民兵专业技术保障分队等民兵组织建设,进一步调整完善民兵应急、高炮、伪装、通信及各种抢修抢供抢救分队的编组重组。三是拓宽民兵组织范围,深化城市民兵组织建设。设立了“浮梁县卫生局人民武装部”、“浮梁县建设局人民武装部”等两个基层武装部,进一步拓宽了全县民兵组织范围,深化了城市民兵组织建设。民兵组织整合后,每年3月份,都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雷锋便民活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浮梁县民兵始终是一支拳头力量,在抗击自然灾害方面更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2004年浮梁县发生的十余次山林火灾中,出动民兵1000多人次,挽救山林千余亩。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每年春节、元旦期间,组织民兵治安巡逻执勤,2005年共动用民兵1000多人次,车辆100余台次,执行扑灭山火任务;7月份,组织150名民兵到瑶里镇维护社会稳定;8月份,国家主席胡锦涛来景视察期间组织180名民兵执行任务;10月份,市瓷博会期间组织了120名民兵维护秩序。为了不断强化驻地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近年来,共组织学生军训5000余人次,先后组织基层专武干部50人次到学校进行国防知识辅导。
  【国防动员机制完善】 2004—2005年调整了国动员组织,落实了专(兼)职工作人员,规范了办公秩序,明确了各级职责,研究下发了《浮梁县2005年国防动员准备工作意见》,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各办公室完成了潜力核查工作。人防办制定了重要经济目标抢险抢修预案,落实了人防专业队伍,并组织了相应的消除空袭后果训练,9月18日还组织了警报示鸣。为了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今年将XXX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申请为国防战备公路,并纳入国家“十一·五”计划。县经济动员办依据《浮梁县2005年国防动员准备工作意见》,研究制定了动员计划,根据物资油料、卫生医疗2个动员中心建设要求,加大了对粮食、油料、药品、医疗器械、野战器材、建筑材料等物资储备工作,正着力完善军地联储联供机制。交战办积极争取项目计划,2004年全县改造县乡道路120公里,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今年还组织了县国动委领导和各办主任参加市国动委在乐平组织的“保障主力军团战役行动网上演练”,提高了国动委平战转换、战时谋划决策和保畅通组织指挥能力。
  【安全教育形成制度】 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人武部把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教育深入、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根据军分区的要求,积极开展“五项治理”整顿,加强干部“三个以外”的约束,强化了干部的教育管理。始终把贯彻从严治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保持军事机关特色,作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的突破口来抓。一是扎实开展“学、查、训、整”活动;二是加强了作风纪律养成。做到一日生活条令化、日常工作正规化、战备工作制度化。认真落实了《安全工作条例》和《预防犯罪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行政管理规定》,明确了各个岗位、各类人员的职责,建立了与条令要求相适应的正规秩序。三是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积极开展了“暑期安全竞赛”活动,坚持了每月定时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讲评会、汇报情况等制度。加强了“三个以外”管理,有效地防止和纠正了“三个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四是突出了人员、车辆、秘密载体等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整顿,确保了人武部系统安全稳定。
  【双拥工作扎实开展】 为确保双拥工作落到实处,全县建有各级双拥机构25个,配备了32名专兼职干部,形成了各行各业共同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双拥工作格局。积极参与驻地双拥工作组织领导机构的工作,并接受其领导,针对新的形势和特点,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2004年投资20万元完善训练基地设施建设,在县旅游景点实行现役军人免费政策,对革命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入县重点中学实行了优待政策。在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春蕾”助学活动中,开展了“节约几元钱,多捐几本书,多资助一个孩子”的行动。全县人武系统挂钩联系35个扶贫点、240个贫困户。2004年县人武部为贫困乡村解决扶贫资金5000元,为学校危房改造捐款1200元。2005年优抚安置政策落到实处,对义务兵家属全部实行了优待,农村义务兵家属1600元/年,城镇600元/年,进藏兵统一按农村的三倍发放优待金,对立功受奖的给予奖励优待金,对生活困难的重点优抚对象每年每人优待200元。
  【思想政治建设落到实处】 人武部机关严格按照学习规划和自身思想建设的需要,认真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军队实际,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保方向、保本色、保打赢”的要求,抓好人武部理论学习和经常性政治教育。军分区党委对浮梁县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非常关心,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给予了帮助和指导,保证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收到成效。
  【党委班子建设常抓不懈】 2004年领导班子调整较为频繁,给班子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人武部党委始终遵循《政工条例》和《党委工作条例》的要求,抓好《党委议事规则》的落实。保持了党委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2004年以来,注重从提高班子能力入手,加强了党委班子建设。狠抓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理论水平。继续保持了勤政廉洁、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征兵工作荣获先进】 在全县党政军领导齐心协力下,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热情不减,确保了征兵工作顺利进行。人武部在征兵工作上严格执行征兵政策。从接受任务到宣传发动,从体检到政审,直到办理新兵交接手续,人武部都是全力以赴,严格按照上级的征兵规定,坚持择优定兵,廉洁征兵的原则,为部队输送了大批优质兵员。2005年11月3日市征兵办对浮梁体检合格的XXX名应征青年进行了抽检,抽检合格率100%。连续两年被市政府、军分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浮梁县人武部更是被南京军分区授予“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领导名录
  部长:杨宗福(至2004年4月)
  邓道乙(2004年4月至2004年10
  月)
  王滨(2004年10月任)
  政委:罗晓云
  副部长:金坤亮(至2005年3月)
  副部长兼军事科长:周桦(2005年3月任)
  政工科长:雷小平
  后勤科长:陈树生(至2005年5月)
  幸双钱(2005年6月任)
  武警
  武警浮梁县中队组建于1997年9月,任务是维护浮梁县治安,还担负警卫、守卫、守护、巡逻等一些临时性勤务,临时驻扎于浮梁县委招待所,2004年9月迁移至浮梁县民政局。
  2004年5月浮梁县古县衙千年开坛担负守卫勤务,圆满完成任务;2004年5月浮梁县茶文化节担负警卫勤务,圆满完成任务;2004年7月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同志来支队视察工作,中队圆满完成警卫勤务;2005年5月浮梁县茶文化节担负警卫勤务,圆满完成任务;2005年月浮梁县中学教师应聘考试,中队担负守卫勤务,圆满完成任务;2005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莅临景德镇市视察,中队担任警卫勤务,圆满完成任务。
  领导名录
  中队长:李晓东
  政治指导员:胡松(2004年)
  何武刚(2005年)
  消防
  
  【综述】 1996年11月,浮梁县公安消防大队正式挂牌成立,设大队长1人,教导员1人,参谋2人。2000年3月15日,浮梁县消防中队官兵正式进驻浮梁,设中队长1人,指导员1人,排长1人,士兵18人,担负全县消防监督执法检查及灭火救援工作。
  【灭火设备】公安消防大队灭火救援装备日益更新。2004~2005年,共配灭火指挥车1辆,水灌泡沫消防车1辆,水灌消防车2辆,并随车配备手抬机动泵1台,新式战斗服33套、空气呼吸器15具,隔热服2套、救助服6套、金属切割机1台、机动链锯1台、填充泵1台、组合破拆工具1套、移动照明灯1台以及无火花工具等特勤器材装备。
  县城各大型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了企业消防组织2个、义务消防队伍15个。县内新建建筑物都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安装了灭火器、消火栓。2004~2005年县城内共设有公共消火栓19个。
  【消防监督】 2004~2005年,根据县人民政府“十五个专项治理”要求,县消防大队先后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春季防火安全大检查”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县范围内包括学校、幼儿园、宾馆、饭店、网吧、按摩洗浴中心、礼堂、加油站、液化气站等场所进行了全面的消防监督检查。
  2004年度,对全县77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新进行了调整,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积极与地方各部门联合开展各项专项检查工作。至今为止,大队共下发建筑审核意见书33份,验收意见书6份,《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8份,《复查意见书》14份、当场改正通知书4份、《责令停业施工通知书》1份、《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14份,罚款900元,警告10人。中队共接警57次,参加社会救助10次,出动消防车辆60台次、官兵279人次,扑救火灾18起。
  2005年度,根据《景德镇消防部队建设与发展三年规划》的要求,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浮梁县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浮府字[2005]1号),走在全市前列。在《实施意见》中县政府确定了消防业务经费由原来的7.5万元增至12万元,以后逐年增加。
  2005年度,对全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全面调整,建立重点单位电子档案50份,一般档案30份,实现了建档率100%。大队共下发建筑审核意见书32份,验收意见书19份,《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4份,《复查意见书》14份、当场改正通知书13份,《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8份。罚款2100元,警告7人。中队共接警54余次,参加社会救助35次,出动消防车辆27台次、官兵180人次,扑救火灾15起。
  【专项治理工作】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方案>的通知》(安委字[2004]2号)文件精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转发县消防大队关于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县常务副县长马翔任组长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督促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2005年度,检查单位44个,其中:网吧13家、学校8所、加油站17家。下发《单位火灾隐患自查整改》通知44份,单位自查反馈44份,通过各单位自查与部门联动检查组督查,共发现火灾隐患60处,责令当场改正56处,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4份,《复查意见书》4份。
  【精神文明建设】 2004年度,在落实“安全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月”活动中,中队获得支队“安全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二等奖。一年来,中队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和行政责任事故。以成才育人为目标,加强了警营特色文化建设,中队举办了街舞培训班;鼓励参加在职教育,有1人参加了军队院校考试,1人参加了士官学校考试,报考自学考试的有4人,参加党校函授学习的有4人;加大宣传力度,成立了宣传报道小组,创办了《浮梁消防简报》,有2篇稿件被县级采用,10篇被瓷都消防网站采用。
  2005年度,加强了警营特色文化建设,中队举办了街舞培训班,有1人参加了军队院校考试,报考自学考试的有3人,参加党校函授学习的有2人。在全县公安系统“金盾杯”篮球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和支队篮球比赛十三名的好成绩。被景德镇市精神文明办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年终被江西省消防部队评为“先进大队”荣誉称号。
  【队伍建设】 2004年,消防大队制定了《浮梁大队机关正规化管理量化细则》。在士官管理方面,大队推出《士官管理规定》和《士官考评标准》,使士官按“干部标准、骨干作用、士兵本色”的标准,发挥“官”的作用。同时,加大班长骨干管理力度,组织战士积极参加支队举办的班长、士官培训班和全市消防部队队列会操。在安全防范事故中,大队以“人、车、酒、赌”为重点,制订《部队督察细则》、《浮梁消防中队正规管理细则》,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防范网络,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大队成员坚持每周对中队督察一次的制度,及时解决部队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从严治警、依法治警、以情带兵,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岗位练兵】 消防大队全体官兵本着“练为战”的指导思想,按照支队“贴近实战”的要求,着眼于提高中队人员作战能力,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训练机制。一是以立足于本职岗位,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突破口,强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二是克服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树立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以岗位练兵促进部队管理、执勤战备、部队建设和发展。
  【火灾事件】 2005年1月10日19时38分一辆装有六吨液化石油气的槽罐车,途经浮梁县鹅湖镇至金竹山路段,翻倒在路边。险情就是命令,中队19时40分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一辆消防车7名指战员由大队长朱正礼带领赶往现场。经过2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将槽罐车安全处置妥当,未发生泄漏,圆满完成这次抢险救援任务。
  2005年4月4日凌晨3点浮梁县王港村一居民住宅发生火灾,并燃烧到屋内的柴油,户主发现火情后立即和家人逃出火灾现场。3时23分浮梁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2辆消防车16名指战员赶赴火场,根据报警人所提供的情况,户主在家里存放了大量的柴油,火势非常猛烈,中队主官立即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并请求派增援力量,同时展开火情侦察,了解到民房后院厨房内有1个煤气罐,还存放有27桶柴油,大约有6吨左右,房子前院的第二间屋内放有4桶柴油,约有1600斤,已经燃烧,一楼、二楼火势正处于猛烈燃烧阶段。3时50分,当战斗员正向房子后院铺设水带时,后院厨房的一个煤气罐发生爆炸,并将后院窗户的玻璃全部炸碎,指挥员立即下达命令,撤离火灾区域到安全地带。3时52分在确认没有第二次爆炸危险的情况下战斗员继续铺设水带至后院控制火势。4时10分增援的景德镇市珠山二中队1辆大吨位水罐车,一辆泡沫车,16名指战员赶到现场,支队政委、副参谋长也相继赶到火灾现场指挥,经过采用内外夹攻、围堵火焰的战术措施,一举将大火扑灭,确保了屋内27桶柴油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后勤建设】2004年度,消防大队按照“保障有力”的总要求,深化后勤规范化管理,完成了固定资产、公用物质、器材装备的清理,登记造册,计价核算工作。在装备建设方面,大队主官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筹集12万元购置了一辆新的消防车,10月份争取地方财政器材装备费5.34万元。2005年偿还基建款61000元,支付去年各种费用46109.56元,果树苗费2000元。
  农副业生产方面,全队官兵吃苦耐劳,发扬“井冈山消防精神”,把“一种三养”作为主要工作来做,喂养了猪、鸭,开垦荒地800多平方米,种植了西瓜、南瓜、辣椒、茄子等蔬菜。共收获李子1600公斤、西瓜680公斤、各种蔬菜700多公斤,2头猪获利1600元,50只鸭获利600余元,在达到自给的同时,也为中队创收4200元。
  2005年度在景德镇消防支队,浮梁县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与指导下,消防大队出售行政划拨土地及现用办公楼、执勤楼,还清了以前拖欠多年的旧账,并新建综合办公楼,并在年内基本完成主体工程,改善了消防大队的面貌及执勤、训练、办公环境。
  领导名录
  大队长:朱正礼(2004年任)
  教导员:王永峰(2005年任)
  2004—2005年全县火灾情况统计
  年份 火灾 次数 受灾 户数 伤亡人数 直接经济 损失(万元)
   死亡 伤
  2004 18 19 0 5 31. 4785
  2005 15 18 0 0 9. 266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记载2004~2005年,浮梁县围绕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全县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新思路。本书内容包括:特载、中共浮梁县委员会、浮梁县人民代表大会、浮梁县人民政府、政协浮梁县委员会、军事、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政法、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国土资源·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经贸管理·工业·企业、乡镇概况、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