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浮梁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342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262.6
页数: 2
页码: 31-32
摘要: 本文内容是自中共浮梁县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特别是2004年“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提出后,中共浮梁县委在省委和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步伐,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中共 浮梁县 委员会

内容

自中共浮梁县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特别是2004年“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提出后,中共浮梁县委在省委和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9.91亿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10886万元、7028万元,剔除工业园区基数,比2002年分别增长30.8%和22.6%。农业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粮食生产实现播面增加、产量增加、结构优化的目标,“订单粮食”成为全省的典型;茶叶、林业、森林野生蔬菜、果业等生态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被省政府授予工业崛起“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6.8亿元;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发展明显提速,2005年一举获得了七块国家级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3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800万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74.1%和198.3%。
  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发展,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步伐,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继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稳步推进农村税费及配套改革、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两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步伐加快,职工安置取得重大突破。民营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末民营企业发展到355户,比2002年增加165户。进一步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改革,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展了“创三优”活动,机关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5年外贸出口交易值达2684万元,是2002年的2.1倍。
  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城市道路由2002年的12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30公里,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发展到4.8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区人口由1.5万人发展到3万余人,基本完成了“六化”工程。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率达23.7%,涌现了瑶里、湘湖、洪源、经公桥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公路建设步伐加快,206国道改造完成,景婺黄(常)、南环和景鹰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景瑶公路正启动建设,实现了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启动了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第一批7个试点村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第二批38个试点村的建设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18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32.8%和38.1%,城乡居民2005年年末存款余额达11.54亿元,比2002年增长69.7%。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科教兴县”战略稳步推进,200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7%;基础教育得到巩固,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高中教育不断加强,民办教育迈出新步伐,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全县中小学基本消灭了危房。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文化广播电视和卫生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打好了禽流感等重大役情阻击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以内,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79.2%。社会救助和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得到提高,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和帮扶,三峡移民得到妥善安置,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依法治县稳步推进,全民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级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宗教、侨务、对台和工商联等统战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日益扩大。
  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始终抓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着力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了“三级联创”、“三项创建”和创建“四强一硬”好班子活动,在村级党组织开展了“三培两带”、“八起来”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深入开展了领导干部联系“五户”,乡镇干部、部门站所干部联系“两户”活动,在县乡机关开展了求真务实为民服务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纠正,违法违纪案件得到严肃查处。狠抓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党员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各级党组织普遍得到加强,2004年县级党政领导班子被评为全省“123先进县级党政领导班子”。扎实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参加学教的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各级党组织得到了整顿和加强,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科学发展的行动更加自觉。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

知识出处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2006》

《浮梁年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记载2004~2005年,浮梁县围绕建设“以工业经济为支撑的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发展定位”,全县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所发生的新变化、新成就、新思路。本书内容包括:特载、中共浮梁县委员会、浮梁县人民代表大会、浮梁县人民政府、政协浮梁县委员会、军事、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政法、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国土资源·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社会就业、经贸管理·工业·企业、乡镇概况、大事记、附录等。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浮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