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题录 报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 (一九八七)》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296
颗粒名称: 第五篇 题录 报导
分类号: TQ174.8
页数: 23
页码: 449-471
摘要: 本文记述景德镇市陶瓷工业论文、译文、题录、新闻报道介绍了1987年陶瓷工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陶瓷工业 景德镇市 1987年

内容

论文、译文题录
  中国陶瓷
  “陶瓷窑炉的智能工程”,“中国陶瓷”1987年第6期,作者:陶瓷公司王祖琰;
  “陶瓷泥料的流变性及其常数的确定”,“中国陶瓷”1987年第6期:作者:景兴瓷厂冯宗荫等;
  “旅游瓷设计浅论”,《中国陶瓷》1987年第6期,作者陶瓷职工大学冯绍华;
  陶瓷研究
  “建筑琉璃”,《陶瓷研究》1987年1-3期,作者:陶瓷公司刘翮天,
  “传统灰釉在煤气隧道窑中烧成初探”,“陶瓷研究”1987年第1期,作者:华风瓷厂吴莹、吴志怀;
  “锂云母在陶瓷釉料中的应用”,《陶瓷研究》1987年第2期。作者:为民瓷厂舒园如;
  “景德镇华风瓷厂煤气站施工调试运行小结”,《陶瓷研究》1987年第3期。作者:华风瓷厂陈正林;
  “白色釉面砖缺陷浅析”;《陶瓷研究》1987年第3期,作者:景光面砖厂吴晓福;
  “波兰陶瓷工业概况”,《陶瓷研究》1987年第3期,作者:陶瓷公司颜石麟;
  “迅速发展的南朝鲜陶瓷工业”,《陶瓷研究》1987年第3期。陶瓷公司江雪松译;
  景德镇陶瓷
  “焦炉煤气应用试验及有关技术参数的介绍”,《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1期,作者:石膏模具厂俞瑞灵;
  “景德镇宋代青白瓷与褐彩”,《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1期,作者:陶瓷馆胡雅蓓;
  “陶瓷压力注桨设备”,《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1期,陶瓷公司谭毓梅译;
  “宁村瓷石的矿物工艺特性及其在高白度瓷中应用”,《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陶瓷公司方府报;
  “陶瓷装饰祥瑞题材初探”,《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职工大学方复;
  “漫谈古彩”,《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陶瓷馆余宏;
  “宋代刻划花艺术”,《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职工大学张学文;
  “粉彩装饰与中国画”,《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职工大学白海;
  “陶瓷美术与素描关系的初探”,《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职工大学程曲流;
  “陶瓷装饰上的书法”,《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陶瓷馆曹淦源;
  “浅谈压滤机的操作对压滤产量的影响”,《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职工大学张继高;
  “倒焰窑压力制度操作分析”,《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职工大学江正斌;
  “稀土元素影响陶瓷烧成过程的理论探讨”,《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职工大学刘文茂;
  “陶瓷仿古纵横谈”,《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2期,作者:职工大学罗学正;
  “关于产品质量与出口创汇的思考”,《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陶瓷公司秦林生;
  “提高陶瓷工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何明诚;
  “国外等静压成型新技术现状”,《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陶瓷公司;颜石麟
  “32米燃油辊道烤花窑微机控制系统的研制”,《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宇宙瓷厂潘义忠、黄开涛、胡烽平、陈希德等;
  “应用丝网小膜花纸进行贴花工艺的试验体会”,《景德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宇宙瓷厂占宝林;
  “陶瓷装饰与中国画”《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陶瓷馆余宏;
  “论书法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艺术瓷厂王安维;
  “一次新的艺术探索”,《景德属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陶瓷公司熊钢如;
  “景德镇五代瓷业概况及产品特征”,《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4期,作者:陶瓷馆黄云鹏;
  “利用余江高岭土试制釉面砖”,《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4期,作者:王泉生、吴晓福;
  “婴戏图试论”,《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4期,作者:瓷瓷馆曹淦源;
  “试论黄金分割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景德镇瓷瓷》1987年第4期,作者:陶瓷公司郭国基;
  “浅谈瓷雕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4期,作者:陶瓷公司朱正荣;
  “谈谈景德镇陶瓷贸易的四种形式”,《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4期,作者: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陈新;
  “成型模用材料的突破进展”,《景德镇陶瓷》1987年第期,程新华编译广东陶瓷
  “稀土元素在薄胎瓷中的应用”,《广东陶瓷》1987年第1期,作者:风光瓷厂梁新华;
  江苏陶瓷
  “谈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特色”,《江苏陶瓷》1987年第3期,作者:陶瓷馆余宏;
  湖南陶瓷
  “腐植酸钠在提高球磨效率中的应用”,《湖南陶瓷》1987年第1期,作者:为民瓷厂如平;
  陶瓷信息
  “美国的建筑卫生瓷工业”,《陶瓷信息》1987年第7期,作者:陶瓷公司傅宏坤;
  “苏联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经济效益”,《陶瓷信息》1987年第2期,陶瓷公司傅宏坤;
  “特种陶瓷”《国外科技》1987年第6期,作者:陶瓷公傅宏坤。
  硅酸盐通报
  “锂云每在高档瓷釉料中的应用”,《硅酸盐通报》1987年第4期,作者:陶瓷公司方府报。
  新闻 报导
  精简干部减少环节 避免矛盾提高效率
  景德镇建国瓷厂党支书全部兼职
  (人民日报1987年1月30日第四版)现有职工1900多人的江西省景德镇市建国瓷厂13个车间、科室,从1985年4月起,把专职的党支部书记统统改成兼职。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不仅没有影响党的建设,而且有利于精简干部、减少环节、避免矛盾、统筹兼顾。今年这个厂各项经济指标比去年显著增加,已经超额完成了全年利润计划,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建国瓷厂是景德镇市陶瓷行业中第一个国营瓷厂。1985年3月,由厂长改任党委书记的李映春总结了自己担任厂长期间下车间处理党政关系上的一些教训,主动提出了厂的中层不搞专职的党支书的建议,由车间主任或科长兼任。他的意见得到了采纳。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不设专职党支书在这个厂取得了成效:
  一是精简干部:原车间主任到了年纪退休或到二线,原党支书按其德才改任车间主任兼党支书,全厂精简了12名中层干部。
  二是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厂部和党委向车间布置工作,党支书要找车间主任商量,车间主任要找党支书研究,耽误时间。现在上面下达任务可以一杆子插到底。
  三是避免了一些矛盾。车间有了两个主要领导,往往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主意,有些问题互相扯皮,闹不团结,现在就是一个人,避免了矛盾。
  四是统筹兼顾,便于安排工作。无论党务工作还是生产任务,车间主任兼党支书可以根据轻重缓急、分先后次序统一安排时间和力量,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两年多来,该厂各支部普遍坚持并开展了职工生病住院、家庭生活困难、思想上闹情绪、发生矛盾纠纷“四必访”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全厂共发展了28名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17名后进青年经过党组织的教育,有了明显进步,有的加入了共青团。(余炳林 赵相如)
  省瓷陶工业公司从五个方面理顺经济工作关系
  (景德镇日报2月13日一版)省陶瓷工业公司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搞好增产节约,深化改革,进一步理顺经济工作的一些重大关系,全系统在去年产值、产量、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和上交利税等七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之后,今年一月份盈利又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四十四点七。
  去年以来,该公司积极把进一步理顺经济工作的关系作为深化改革,增产节约的重要内容,并从五个方面的关系理顺上下功夫。一是理顺生产与销售的关系。他们从发展出口创汇出发,确定了先出口后内销、再自销的生产经营方向,大多数企业都安排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生产能力确保出口瓷生产,使外销、内销和自销的关系趋向合理,去年外贸交货履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点一。二是理顺矿山原料基地的采掘关系,公司和原料总厂都十分注重采掘平衡,避免了只采不掘的采掘比例失调,做到采掘并举,一手抓勘探,一手抓掘进。三是理顺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在全系统经济状况好转的情况下,公司所属企业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发放奖金,不滥发钱物,不攀比、不摆阔,而是注重积累,企业留利大多数用于发展再生产。四是理顺技改投资与归还贷款的关系。去年,全系统。完成技改投资一千六百零一万元,比一九八五年增长一倍,并积极归还专项贷款。去年全系统还贷款五百八十四万元,是近几年归还得最多的一年。五是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宇宙、东风、人民等一批大中型瓷厂在职工工资调整之后,把职工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和奖金捆在一起,同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紧密挂钩,调动了职工多产瓷、产好瓷的积极性。(余炳林)
  名家振兴名瓷 名艺代有传人
  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再度轰动香港
  第二届景德镇陶瓷名家作品展览于一九八七年一月六日至十五日在香港九龙中艺公司油麻地商场中国陶瓷精品中心举办。这是继去年一月第一届展览后景德镇陶瓷精品在香港市场的又一次成功的检阅,在香港市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香港报刊争相报道这次展览。一月四号,文汇报编印的百花周刊以六帧景瓷展品照片为封面,并以两页篇幅介绍了展览概况及我赴港表演艺术家张松茂、曾山东、江联、曾勇的艺术风格。文章谓“名家振兴名瓷,名艺代有传人,这就是当今景德镇瓷业新貌的真实写照。”在这前后,香港无线电视台在香港早晨节目中做了专题介绍,文汇报、香港商报、晶报、成报、星岛晚报、大公报均以醒目标题报道展览,华侨日报采用的标题“有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明如镜美誉景德镇陶瓷名显赫、名家作品汇香江”,则恰如其分地表明了景德镇陶瓷在香港市民心目中的地位。
  一月十日景德镇展团抵港,香港新闻界又一次掀起报道高潮,文汇报称“六十六位各家,两百多件精品,景德镇陶瓷名作展,鬼斧神工叹为观止。”文章介绍说,“今届陶瓷名家作品展览的特点之一,是收藏价值高、展出的作品多是名家的得意之作,有些更是独个流派、独个传人的独件之作”。华侨日报称“景德镇陶瓷展览,名家荟萃、琅琅满目”,并介绍说“在展品中有九件乃是年已八十五岁高龄的陶瓷美术家、前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余翰青在三十年代至五十年创作中留下的藏品,显得功力深厚古风卓然,老人‘大雅久不作’,几十年前的珍品,今天尤其难得。”大公报在评价这次展览时称“这种讲究技巧的艺术,一直以来景德镇都位列旁首,其制品既有仿古,复有创新如器型釉色,更是变化多端,精妙绝伦,而正在举行的展览,便正好是瓷都瓷艺新貌的写照。”香港商报、大公报英文版、新晚报等不仅对展览做了报道,并以大量照片介绍了我赴港表演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无线电视台专题采访了展团成员张松茂、曾山东等名家,播出后给人留下难忘印象。张松茂、江联、曾山东、曾勇在展览会的表演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的人群中不断发出赞叹声,不时有人提出种种关于瓷器制作与彩饰过程的各种问题。显然,这种表演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与欣赏欲,并给所展作品确系名家所作这一点以有力的佐证,现场绘制的瓷盘立刻被订购一空,预订单一张张传入作者手中。以致受到胎瓷不足与时间不够的限制。商场的服务人员则争着想获取曾山东捏制的龙王、嫦娥、刘海戏蟾等黄泥小稿,曾勇现场雕刻的瓶、盘亦有人以较高价格订购。可惜花瓶(胎瓷)在运输过程中破损,已经修补,而一块盘子又被顾客反复把玩时摔个粉碎,成了一件憾事。一些陶瓷厂商与陶瓷爱好者反复数次来展览会观摩,常常伫立于展柜前久久不忍离去。有人以高价购得一件精品而沾沾自喜,有些人则因囊空不能如愿而悻悻走开。一位数年前从国内一考古研究所去香港定居的王先生找到我,详尽地谈了他对这次展览的印象,表示了他对景德镇陶瓷的殷切期望。
  第二届展览的总销售情况较第一届稍差,主办者与观者普遍反映是,二百四十九件展品数量太少(中艺原定一百件,我方扩大两百件),不能使顾客都选到自己所需要的器型的花面,我展团在开幕后五天才到港,影响了宣传与表演工作;其三是名作虽好,但价格太高,一般市民买不起。这些问题,在今后展览中若加以改进,名作展必然能有更佳收益。
  《景德镇日报》1987年2月19日二版 刘翮天
  一分一厘地增收 一分一厘地节约
  景德镇陶瓷工业集腋成裘贡献大
  十家骨干企业盈利均在百万元以上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近几年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集腋成裘,多作贡献。去年,全系统劳动生产率、实现利润和上交利税等7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高纪录,10家骨干企业盈利均在100万元以上。今年1月,盈利又比去年同期增长44.7%。
  景得镇现有的20多家大、中型瓷厂,大多数是解放初期在小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底薄。公司和各厂的领导认为,陶瓷工业是个微利行业,要想每年为国家多作贡献,就必须在“针尖上削铁”,1角1分1厘地节约,1角1分1厘地增收,这样才能聚沙成塔。
  去年初,各个瓷厂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一手抓产品结构的调整,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名优产品生产,扩大出口瓷生产能力。出口创汇增加500万元。同时抓紧开发新产品,推出了《红楼梦十二金钗》系列彩盘等新产品240个。另一手抓算细账、反浪费、堵漏洞,在降低消耗上下功夫。既不放过“西瓜”,也不漏掉“芝麻”,节约一块瓷土、一块煤炭、一个匣钵、一个石膏模。人民瓷厂发动职工将废水中的泥桨回收加工再投入使用,去年节省瓷土428吨,价值4.9万多元。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各家瓷厂还牵住增产节约的“牛鼻子”,重点抓产品质量的提高。出口瓷生产大户宇宙瓷厂承担美国布莱德福特艺术中心订购的《红楼梦十二金钗》系列高档彩盘的任务之后,积极推行质量否决权经济责任制,特优品率由10%提高到50%。(余炳林)
  莫小看“针尖削铁”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企业,用“针尖下削铁”的精神,抓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积微利,出了十家“百万富翁”这是一条成功的创业之道。
  有人可能会说,“针尖上削铁,太抠门丁。”其实不然。常言道:兴家好比针挑土。办企业与兴家的道理是通的。不放过一角一分一厘的增收,不放过一角一分一厘的节支,既“开源”又“节流”,企业的实力才会不断壮大。
  事实上,随着形势的发展,今天企业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门路是很广的。例如,要参与市场竞争,如果产品质次价高,不适销对路,生产得多就积压多,浪费就越大,如果管理不善。物耗大,成本高,企业也站不住脚。景德镇的陶瓷企业既抱“西瓜”,积极发展适销对路产品,增产名优产品;又拣“芝麻”,节约一块瓷土,一块煤炭,一个石膏模。如果所有的企业,都在“双增双节”上下真功夫,也会出现一些“百万富翁”来的,
  人民日报1687年2月25日二版
  抓管理挖潜力 促进“双增双节”
  景市陶瓷业元月经济效益迈大步
  余炳林报道:景德镇陶瓷工业系统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今年1月份与去年同期比较,产品一级品率提高1.7%,出口瓷交货增长17.6%,实现利润增长44.7%。
  去年年底,省陶瓷工业公司及时分析了国内外陶瓷市场的销售形势和各个企业的生产状况,清楚地看到,抓住提高产品质量就等于抓住了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的关键。全系统质量一级品率只要提高1%,不要增加人员、原材料和厂房设备,就可以增加盈利10多万元。因此,公司确定了“深化改革增活力,增产节约深挖潜,突出质量抓出口,强化管理上等级”的生产计划。1月上旬,公司召开了全系统质量工作会议,发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10条意见,表彰了一批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科室、班组和个人。正月初五一上班,公司领导就带领机关干部分头下到各个企业,协助企业组织春节后的生产,使产品质量一开工就稳定提高,人民瓷厂经过深入挖掘潜力,实行超产计件工资制,鼓励职工增产优质瓷,使青花瓷比例由60%提高到100%,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增收20多万元。以生产出口瓷为主的宇宙瓷厂,承担美国“布莱德福特彩盘交换中心”订购的《红楼梦十二金钗》系列彩盘任务之后,积极推行产品质量经济责任制,特优品率由10%提高到50%。第一集《宝钗》首批运抵美国芝加哥试销,反映极好,客商订货量由15万块追加到50多万块。(《江西日报》2月27二版)
  技术改造景德镇瓷器锦上添花
  去年出口11亿件,创汇2500万美元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坚持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出口创汇为重点,对原料开采、瓷器制作、辅助材料等企业进行成龙配套的技术改造,1986年,出口瓷器1.1亿件,创汇25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8%和25%。
  这个公司拥有40余家陶瓷企业,其中一部分骨干企业是解放初期在手工小作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底薄、基础弱,设备大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严重影响了瓷器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这个公司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大力进行成龙配套的技术改造,推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连获国际、国家五块金牌的人民瓷厂新建一条油烧隧道窑和八条青花瓷生产作业线之后,青花瓷比例提高60%,成套餐具、茶具的产量增长两倍多。出口瓷重点生产企业宇宙瓷厂,从国外引进了不锈钢真空练泥机、成型压坯机等先进设备十多台,增强出口瓷生产能力,1986年,全厂创汇500多万美元,名列景德镇陶瓷行业之首。
  (《工人日报》1987年3月10日第二版)余炳林
  北京——景德镇两地陶瓷联营搞得好
  五年期满又续订五年合同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和北京市日用杂品公司自1982年成立北京景德镇联营公司以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盈利超过了原景德镇艺术瓷器服务部成立20年来盈利的总和。今年1987年3月,双方又签订了为期5年的联营合同。
  联营的优越性,首先是减少了中间环节,不需要经过二、三级站的调拔,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景德镇各个瓷厂积极供应货源,努力做到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给多少,对一些急需品种,瓷厂还千方百计派汽车直运和快件发运北京。北京和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宾馆饭店也用不着跋涉2000多公里到景德镇采购,残缺品种也可以随时补齐,大大方便了用户。在瓷厂方面,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市场信息,使产品适销对路。联营公司得知北京一些宾馆需要一批绘有本店特色的特殊品种的信息,及时反馈到瓷厂,瓷厂立即根据用户的需要设计制做。景德镇瓷器通过首都市场这一“窗口”,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去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盈利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今年1月份盈利又比去年同期显著增长。(余炳林)
  人民日报《市场报》1987年4月13日第二版
  江西陶瓷工业公司
  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26个企业个个搞活
  全系统经济效益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水平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对所属26个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制,充分调动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1985年和1986年,全系统的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和上缴利税创历史最好成绩,今年头4个月,各项经济指标又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1984年,这个公司通过人民瓷厂实行承包经营试点,看到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搞活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1984年,该厂主动提出与公司签订实现利润30万元的承包合同,比1983年增加6万元。为了兑现合同,他们坚持眼睛向内挖潜力,划小核算单位,以窑为“龙头”组建分厂,实行分厂厂长负责制,千百计增产青花瓷和获金奖的青花梧桐餐具,当年就实现利润59万元。公司及时在全系统推广了人民瓷厂的经验,并于1985年在公司所属26户企业实行利润、质量两项指标承包,今年又与26户企业实行质量、利润、出口瓷交货、安全生产等四项指标承包。各企业又将本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解,承包到车间,一部分车间还将一些特殊产品和应急任务承包到班组,形成了上下左右纵横连锁的经济承包网络,个个都增强活力。
  责权利联在一起,各项经济指标落到实处,使企业、车间和班组层层出现生机和活力,盈利持续8年居公司各企业之首的红光瓷厂,在去年盈利323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又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为了确保承包指标的实现,他们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增产适销对路的青花玲珑罗汉汤碗、汤匙、酒盅、壶类等传统品种,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比较,产量增加20%,出口瓷合格率提高2.58%,盈利达103万元。原来长期在亏损或微利中徘徊的东风瓷厂、景兴瓷厂,在承包中奋起直迫,他们从本厂实际出发,分别实行了全额记件、联质联产联利联责计酬等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去年盈利首次突破100万元。(余炳林)工人日报1987年5月20日一版
  景德镇推出微型瓷塑
  在繁花似锦的瓷都艺苑中,最近又绽出新蕾-微型瓷雕。
  这一新型的陶瓷雕塑产品,是由景德镇雕塑瓷厂研制的。该厂是以生产出口传统瓷雕为主要产品的工艺美术瓷厂。近年来,他们通过继承和发展传统的陶瓷圆雕,浮雕和捏雕工艺技法,创制生产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瓷雕和各种实用瓷雕,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特别是“水浒人物”群雕,人物众多而神态各异,制作精巧且逼真传神,被人们誉为我国陶瓷雕塑史上罕见的佳作。
  去年七月,该厂根据国内外陶瓷市场信息,组织创作设计人员研制开发“微型雕塑”这一产品。把精巧工艺舆高白泥瓷质结合在一起,采用窑彩装饰。选材上,除保留了传统人物小罗汉、小寿星、古代童子与仕女外,同时创作了一批适合国外市场的舞蹈仕女、圣诞老人、小天使等几十种微型瓷雕。虽然他们高不过六厘米,但轮廓线条分明,神态栩栩如生,逗人喜爱。(涂重阳)《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九八七年五月二十六日三版
  全国陶瓷优质产品复评揭晓
  全国陶瓷优质产品复查评比6月中旬在瓷都景德镇揭晓。13个省、自治区95个陶瓷企业的863项产品经过5天角逐,共评比出47项优胜产品,景德镇12家企业15项产品获优胜奖,名列第一,山东淄博名列第二,江苏宜兴名列第三。
  这次复查评比根据国务院关于优质产品不搞终身制的通知精神,对1979年至1983年间获得部优称号的19项产品,从外观质量、艺术效果和理化测试三个方面进行复查,湖南界牌陶瓷总厂和景德镇为民瓷厂的两项产品因理化测试指标达不到要求而被暂时停止使用部优产品称号,轻工业部将在今年9月份以前再次组织复查,如仍达不到质量标准,将取消部优产品称号。
  参加复查评比的各产瓷区送样和抽样产品从造型规格到装饰变化都有较大的发展,全国著名的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紫砂陶、炻器、象牙黄、高铝质瓷等分为日用瓷和陈设瓷两大类,充分体现了日用瓷艺术化、艺术瓷日用化。在这次复查评比中获得优胜产品奖的产品,才有资格申报参加1987年部优产品评比。(余炳林叶道春)
  《中国轻工报》1987年7月9日一版
  注重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景德镇雕塑瓷厂承包健康发展
  江西省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在与分厂签订经济承包合同后,注重研究和解决承包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展了承包成果,全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今年上半年产值、销售额、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4%、28%和48%。
  景德镇雕塑瓷厂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雕塑瓷生产厂。1985年,这个厂对七个分厂实行产值、质量、销售、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承包,调动了分厂承包者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不久,总厂发现有的分厂一味迫求计划外的产值高的大件瓷雕产品超产,放松计划内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使得一些原来畅销的产品也因质量下降难以销出,一些有特种工艺技术的老工人纷纷外出揽活赚钱,甚至有的人认为,反正承包了,怎么干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雕塑瓷厂的领导冷静地分析了承包中出现的新情况,觉得承包是对的,承包过程中出现新问题也是正常的,说明企业承包后,不是万事大吉了,厂领导要经常研究,及时采取措施,完善承包责任制。一是向全厂职工讲清楚,承包背后是责任,每个职工都必须按承包责任制的规定,完成生产任务;二是加强全厂生产经营、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四条线的指挥系统,按各自的功责范围实行科室工作目标管理,明确总厂、分广和科室之间各自承担的经济责任及应尽的义务,做好承包中的平街、协调和服务工作;三是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对一部分明显偏低的生产定额,根据品种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向上调整15%至20%,使生产定额合理;四是根据既有经济头脑、又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要求,选择好分厂生产经营的承包人,通过深入调查和反复测算,重新与分厂签订以质量、成本、利润为主要指标的承包合同,还对一些产品质量要求高而又急于交货的出口瓷和高、精、尖的雕塑瓷实行集体承包和单项承包,对个别服务部门试行租赁制,逐步在全厂形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连锁的经营承包网络。同时,发挥有特种技术的退休职工的作用,成立艺华雕包塑瓷厂,既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加了出口,又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雕塑新秀。(余炳林)
  《人民报日》1987年7月13日第二版
  “包”字背后是责任
  “包”字背后是责任,这话说得好。景德镇雕塑瓷厂正是明确地意识到这种责任,注意研究和解决承包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包”字的“灵气”才很快显示出来。
  承包的背后是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承包者,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组织生产经营;一方面是发包单位,要搞好宏观管理,做好服务工作。双方都按承包合同履行职责,承包责任制就能健康向前发展。
  所以,那种以为承包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想法是不对的;那种承包以后万事大吉的想法也是有害的。鉴于此,景德镇雕塑瓷厂的作法值得提倡。
  景瓷获北京消费者满意奖之首
  全国名优特新陶瓷产品展评会揭晓
  梁冬发、余炳林报道:由轻工业部日用品工业局、中国消费者协会、北京市百货大楼全国优质产品总汇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陶瓷名优特新产品展销评议会,7月20日在北京降下帷幕。
  这次展评会荟萃了我国16个陶瓷公司、百余厂家的陶瓷精华,展示了我国陶瓷生产的艺术。这些产品中,有名优36种、银奖18种、金奖7种,共计品种达1373种。通过消费者投票评议,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的粉彩花瓶、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餐具、华风瓷厂的青花芙蓉餐具、红旗瓷广的高白釉缠枝莲餐具、光明瓷厂和红光瓷厂的青花玲珑餐具,建国瓷厂的颜色釉花瓶;雕塑瓷厂的人物瓷雕、青花文具瓷厂的青花双龙茶杯等6项产品,获得消费者满意奖,名列各产品瓷区之首。另外,江西省陶瓷研究所3项产品也分别获奖。
  《江西日报》1987年7月28日一版
  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外向经济
  省陶瓷工业公司涌现十一家
  盈利超百万企业近3年来,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企业以金银牌产品为龙头,瞄准国际市场,积极开展适销对路的名优新产品,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企业出口创汇逐年上升,实现利润年年超历史。今年1至10月,该公司所属企业家家盈利,其中有10家企业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实现利润计划,11家企业跨入百万富翁的行列,全公司累计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55%。
  今年以来,该公司为使近3年经济持续增长的好势头长盛不衰,继续坚持“质量第一,出口第一,信誉第一”的方针。年初下发的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质量工作的文件,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也是关于质量工作的会议,9月份以后,该公司又结合吴官正省长评估景瓷质量的讲话精神,在所属企业掀起了空前未有的抓质量高潮,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1至10月累计提2%;与此同时,该公司狠抓企业技术改造,1至10月技改投资累计比去年同期增长47%,这些新技改项目的投产使用,使企业产品在产、质量稳步提高的前提下,增强了对市场的占有能力。该公司所属宇宙瓷厂生产的“红楼梦十二金钗”系列彩盘已经销往美国100多万块,对此,美国布莱德福特世界彩盘中心还一再追加订货,仅这一项产品就为国家创汇200多万元今年头三季度该公司所属企业累计创汇比去年同期增长30%。(涂重阳)
  《景德镇日报》1987年11月11日一版
  以质计资强化管理
  景德镇市陶瓷系统盈利增长40%
  余炳林报道: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15家骨干瓷厂,实行质量否决权,并将产品质量高低直接与基本工资挂钩,增强了职工的量质意识。今年1至11月份与去年同期比较,质量一级品率提高1.7%,次品率下降1.2%,盈利增长40%,出口创汇相当于去年的总和,11家瓷厂已提前完成全年利润计划,
  今年1月,这个公司在全系统全面推广宇宙瓷厂以质计件、实行质量否决权的经验,按照先进合理的原则,制定各个品种的质量定额,然后根据班组完成数,拉开档次计算工资,对废次品不计算工资,实行以质计资以后,职工抓产品质量的积极性提高了。华风瓷厂两个青花鱼盘组过去质量一级品率不到10%,实行以质计件后,班组长对每道工序的操作严格要求,制订半成品缺陷限额,天天登记挂牌公布,按工序质量好坏,班组每月进行工资2次分配,使质量一级品率提高30%。
  《江西日报》1987年12月29日一版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 (一九八七)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 (一九八七)》

本书概述了1987年景德镇陶瓷工业深化改革,把握机遇,推动陶瓷工业的大发展与陶瓷文化的繁荣。详细介绍了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企业的改革改制和各项工作的新进展,促进了陶瓷工业的稳定发展。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