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平市年鉴1993》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2096
颗粒名称: 粮油
分类号: F762.1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3年乐平市粮油经济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体制改革、粮油收购、粮油销售与调拨、粮食保管、粮油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粮油 乐平市 经济

内容

【综述】 市粮食局是拥有1861名干部职工的商营企业。下辖32个经济核算单位,其中二级局公司2个,国家粮食储备库1个。19个粮管所、54个粮站(店),分布在全市27个乡镇。市区内有粮油加工厂5个,其中面粉厂、精制米厂列入全市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并设有粮校、汽车队等配套单位。各粮管所均自办了小型加工厂。粮、油、饲料加工业已初具规模。年加工能力为:大米5万吨、面粉1万吨、油脂1万吨、饲料5000吨。
  1993年,是全省粮食放开经营的第一年,也是进入实质性改革的重要一年。市粮食部门的运行机制开始了由长期的统购包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企业由管理型逐渐向经营型转变,改变了过去粮食独家经营和企业单一经营状况。企业内部推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和人事、用工、工资三项制度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全市粮食工作和粮食企业发生了转折性的新变化。(吴元庚)
  【体制改革】 市粮食企业进行了较深层的改革,市政府批准成立了乐平市粮食总公司,与粮食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局机关先后分流人员,成立了开发公司和储运公司;各基层单位精简了大量行管人员(全局共减少行管人员297人,停薪留职自谋职业86人)。推行了全员集体承包、个人承包、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等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与此同时,积极推行了用工、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绝大多数单位扣发职工30%或30%以上工资作为风险抵押金,不少单位将原有工资标准储入档案,实行工效挂钩,采取以购、销、产计酬或计时计件工资制,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吴元庚)
  【粮油收购】 1993年,由于遭受了两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灾害,早稻严重减产,且粮质差,以及推行合约订购、多头经营,价格随行就市等政策变化因素,全市仅收购粮食2474万公斤,其中合约订购1550万公斤(贸易粮下同),占收购计划的53.20%,议购粮924万公斤,属历史最低年。(吴元庚)
  【粮油销售与调拨】 1993年,是取消凭证凭票供应粮油,实行放开经营的一年。由于早稻遭灾,严重减产,部分粮农没有卖粮,反而购粮度荒,使当年全市国营粮店粮食销售达到6080万公斤,比1992年多供1844万公斤,属历史最高水平。另外全年平价调给景德镇市贸易粮923万公斤,较上年多调19万公斤。(吴元庚)
  【粮食保管】 1993年在储粮比1992年减少的情况下,仍紧紧抓住粮食保管不放松,全局层层签订了安全保粮责任状,实行了一级向一级负责制,严格执行了“三七”测检和粮情普查制度。并应用机械通风、探管薄膜双密闭新技术,推行低温、低氧、低药“三低”科学保粮,确保储粮安全。同时,认真处理了陈质粮和库外粮,推陈储新。全市未出现储粮事故。经省和景德镇市仓储部门鉴定,粮仓96%以上实现了“四无”,“四无”储粮占储粮总数的98.7%。全市连续十九年获得“四无”储粮(县)市荣誉称号。(吴元庚)
  【粮油加工】 1993年全公司粮油加工工业总产值达3368万元,占计划的100.84%,较上年增长14.51%;实现利税13.41万元,占计划的58.31%,较上年减少5.6万元。大米总产量2.31万吨,占计划的64.03%,较上年下降1.11万吨;面粉总产量9400吨,占计划的104.63%,较上年增长17.09%;饲料总产量6518吨,占计划的81.48%,较上年下降37吨。(吴元庚)
  【基础设施建设】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采取上级拨款、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等方式,投资40万元,建仓库容量200万公斤,建营业厅、门市部、办公楼4680平方米。
  (吴元庚)
  【引进微机配料系列设备】 1993年,市饲料厂投资30万元,引进省粮食机械研究所研制的JXP—500型微机配料系列设备,12月14日安装完毕,正式投产。该设备具有自动库存原料、编制配方、调料配料、记录产量等功能;能生产粉状,颗粒状的大、中、小猪、肉鸡(鸭)、蛋鸡(鸭)饲料和浓缩饲料;班产量20吨,年单班产量5000吨。(吴元庚)
  【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迈大步】 1993年,市粮食局所属企业进入了实质性的改革:一是扩大经营网点,采取兴建、改造、租赁等方式,经营网点由原来76个增加到108个,不少门市部还办起了“连锁店”,加快了粮食企业市场建设步伐;二是增强了企业自主经营能力,大多数基层单位实行了收购、加工、调运、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经济效益;三是跨地区跨行业,创办实业,如开发公司与后港粮管所在北京联办了糯米粉厂,崌山粮管所与其他单位联办了皮鞋厂,兴办了黄酒厂;四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养肉猪2400头,养鱼10000余尾,增强了企业活力。(吴元庚)
  【乐平镇粮管所粮贸大楼落成开业】 乐平镇粮管所粮贸大楼于1992年元月开工,1993年4月竣工,总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是一座集办公、经营、服务、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大楼。该楼总造价38万元,坐落在繁华的向北大道北段西侧。粮贸大楼结构合理,内秀外美,能适应各种商业活动。一楼有6个店面,可以从事各类商品批发零售;二楼以饮食服务业为主,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三楼是娱乐场所,设备先进,灯光齐全,能举办大小舞会;四楼是办公室和旅店。(邵长金)
  【江西省乐平国家粮食储备库隆重挂牌】 经国家粮食储备局批准,8月28日,市粮食局直属粮库命名为江西省乐平国家粮食储备库。
  江西省乐平国家粮食储备库是1956年省粮食厅〓旁组织筹建的一个中型粮食储备库。通过30多年来的扩建、改造,仓库设施、环境条件不断改善,现已发展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仓容4000万公斤的正规粮库。库内全部安装了机械通风设备,有较齐全的粮油检测设施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能完成粮油国家标准项目的检验。该仓库至今已连续19年被省粮食局鉴定为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的“四无”单位,授予“文明粮库”称号。
  (邵长金)
  【晚稻仓储安全渡夏技术研究】 市粮食局精制粮油综合加工厂承担了江西省粮食局下达的“立筒固定式径向通风储藏晚稻安全渡夏技术研究”项目,1992年6、7两个月分别在两个立筒仓储藏晚稻47万公斤,储期8个月,渡过了高温季节。1993年1月和2月出仓加工出口米,经过检验,大米通过专家检测鉴定。试验技术设计新颖,为省内首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填补了江西省立筒机械通风储粮的空白。市局以该项目为内容的论文已在《南京粮油科技》1993年第三期上刊登。
  (张辉宜)

知识出处

乐平市年鉴1993

《乐平市年鉴1993》

本年鉴设特载、概貌、重大活动、重大决策、市委、个人、政府、政协、纪检、武装、群团、政法、综合经济管理、农业、工业、乡镇概况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乐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