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陶瓷工业工作会议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951
颗粒名称: 全省陶瓷工业工作会议概况
分类号: TQ174.8
页数: 12
页码: 618-6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6年景德镇市陶瓷工业工作会议概况,会议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下召开的,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振奋了精神,提高了认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促进江西陶瓷工业的发展,必将成为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 景德镇市 陶瓷工业 会议概况

内容

全国陶瓷工业工作会议于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在景德镇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省轻工业厅、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各地市县陶瓷工业主管部门和全省规模较大的乡办以上陶瓷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陶瓷学院、陶研所专家、学者与代表共183人。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陶瓷工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六五”期间陶瓷生产经验,研究“七五”陶瓷发展战略规划,并就如何搞好全省陶瓷行业归口管理,促进横向联合,加快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等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会上,除有关领导同志作了讲话、报告以外,还有省陶瓷研究所、省陶瓷学校和宇宙、红光、雕塑瓷厂、青花文具厂、鹅湖面砖厂以及黎川县陶瓷局、赣县瓷厂、星庐瓷土矿等单位负责人作了发言,介绍了各方面的经验。
  会议一开始,钟起煌副厅长代表省轻工业厅作了题为“认真贯彻全国陶瓷工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把江西建成全国最主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而奋斗”的讲话。他说:“七五”期间.我省陶瓷工业面临的形势,前景很好,条件有利,困难不少。从好的方面看:一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对我省陶瓷工业,尤其是对景德镇非常关心和重视。近几年,先后就有赵紫阳、宋平、郝建秀、吕东等中央领导人亲临景德镇视察。赵总理说:“要让景德镇这个老瓷业基地大放光辉”。宋平主任说:“现在不仅是要振兴,而且是要抢救,要搞一个全面规划”。吕东主任提出:“振兴景瓷要采取一些特殊政策。”轻工部康副部长说:“希望景德镇重放光辉,成为我国最大最好的陶瓷基地,皇冠永戴,永保王位”。二是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三是政策上和技改投资上得到了重点扶持。四是陶瓷产品的消费需求继续稳定增长,国内外市场形势都很好。五是我瓷土资源非常丰富。六是有景德镇这一可靠有力的依托。七是在发展上已经有了较雄厚的基础。全省陶瓷企业共有300多家,职工达68000多人,拥有固定资产21328万元,仅日用瓷年产4.17亿件。一九八五年,全省陶瓷工业总产值达到22821万元,比一九八〇年增长33.4%。预算内陶瓷企业五年共实现利税14825万元。在生产不断发展,效益不断增长的同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创优取得显著成绩,科技成果累累。八是我省陶瓷行业以景德镇为主体的横向联系越来越广泛,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正在国内外逐步展开。
  “七五”期间,面临的困难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资料的市场调节将进一步扩大,价格会有新的调整,原、燃材料的继续提价将不可避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素质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尽管目前优势很多,但我省并非样样领先,质量、消耗等指标考核就不如有的产瓷区。单从各地县乡镇陶瓷企业来看,基础差、底子薄,企业素质低以及竞争力之弱,经济效益之差,就更为突出了。
  钟副厅长在分析与估价“六五”时期以来的形势以后,根据全国陶瓷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对我省陶瓷工业发展,提出了吴体奋斗目标。他说:“七五”期间总的发展设想是: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全面振兴景瓷,同时以“瓷都”为依托,发挥辐射中心作用,促进江西陶瓷的发展。到1990年,全省日用瓷产量达到4.5亿件,比1985年增长20.9%;出口瓷产量达到1.55亿件,比1985年实际交货量增长106.6%;工业总产值达到3.53亿元,比1985年增长55.5%;实现利税达到8000万元,比1985年增长166%;出口瓷换汇总额达到9010万美元,比1985年增长3.49倍。产品质量、能源消耗、创新创优等各个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
  为实现上述目标,还提出了具体要求,即:立足一个坚持(坚持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切实抓好两改(1、抓好改革,2、抓好技术改造),努力实现两加强(一是加强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全省陶瓷系统的横向经济联合;二是加强全省陶瓷行业管理)。积极致力两大开拓(开拓国内外市场、开拓现代化管理的新局面)。
  最后钟副厅长还进一步强调了两个问题:
  一增强瓷都辐射能力,进一步发挥我省陶瓷工业优势。
  景德镇陶瓷实力较雄厚、牌子响亮,这是很重要的优势.“七五”期间,“瓷都”如何带动全省陶瓷工业全面振兴,应当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我认为,辐射的基本轮廓是:以景德镇为中心,以地方陶瓷业较为集中、基础较好的几个县市为中心网络,以全省各地方陶瓷企业为受射点,通过广泛的横向联合,形成全省陶瓷工业纵横交错的辐射网,从信息、产品、人才、技术、供销等方面进行辐射。在本省进行辐射的同时,并进一步发展与省外、国外的横向经济联系,做到内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切实搞好行业管理,使我省陶瓷工业沿着统一协调的轨道健康发展。
  从目前情况看,全省陶瓷工业发展布局,产品定向、技术改造缺乏统筹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对地方陶瓷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方面缺乏全面指导和扶助,陶瓷企业主管机构五花八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职责不清,结果,在宏观上出现了一些建设上的重复。有的企业生产上盲目“跟班赶趟”.一哄而起,最后又一哄而下。有的企业“搭起了戏台唱不了戏”,被迫关停并转,自生自灭。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全省陶瓷工业行业管理工作由省陶瓷工业公司负责,具体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对公司自身直属单位实行直接管理:二是对各地方陶瓷企业以“三不变”(所有制不变、财务上缴关系不变、隶属关系不变)为前题,进行间接管理,具体抓好六个方面:
  1、切实抓好统筹规划,定点布局。今后,全省陶瓷行业发展规划,由省陶瓷工业公司研究制订,统一报省厅批准后实施。办新瓷厂,必须先进行可行性研究,要有可靠的原燃料基地,相应的技术、管理力量以及相应发展资金和水电充足、交通方便、市场适销等有利条件。
  2、统筹安排组织技术改造。今后,全省城镇以上的陶瓷工业技术改造规划,由省陶瓷工业公司负责组织编制,报省轻工厅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3、组织和推动横向经济联合。今后,由省陶瓷工业公司对全省陶瓷工业的调整、改组、联合、联营、专业化协作等提出建议,制订规划,报请有关领导部门批准后,协助各地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积极贯彻落实陶瓷工业经济、技术政策,制订行业管理条例,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5、切实搞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为企业生产排忧解难。对省陶瓷公司、省陶瓷研究所和省陶瓷学校来说,要做好市场调查预测,经济技术信息交流,以及技术协作、攻关、人才开发、技术培训等。
  6、搞好调查研究,强化基础工作。通过对全省陶瓷企业摸底调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于指导行业管理。同时,要尽快建立报表制度,为深入开展行业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在省轻工业厅副厅长钟起煌同志讲话之后,省陶瓷工业公司经理刘翮天同志作了题为《贯彻全国陶瓷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加速我省陶瓷工业发展》的报告。报告共分为两大部份:
  (一)传达贯彻全国陶瓷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在“六五”回顾中,首先介绍了全国陶瓷工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九八五年全国有县以上陶瓷生产企业1047家,职工34.75万人,工业总产值16.69亿元,较一九八〇年的12.21亿元增加4.48亿元,年平均递增率为6.3%,日用陶瓷总产量,3636亿件,较一九八〇年的34.56亿件增加1.80亿件,其中出口陶瓷6.23亿件。“六五”期间共出口创汇64547万美元,较“五五”期间的35297万美元增加29250万美元,增长82.87%。建筑卫生陶瓷以及各类工业用瓷均有较大幅度增加,据一九八五年不完全统计,各类建筑、卫生、工业用瓷的总产值达4亿多元,约占全行业的四分之一。
  在新产品开发,创优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六五”期间的成绩更为显著。高级成套瓷从无到有,进入欧美市场。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滑石瓷、骨灰瓷、象牙瓷、精细白釉器、铁釉器等一大批新瓷种茁壮成长。景德镇人民瓷厂的青花梧桐餐具在国际上三次夺得金质奖。山东刻瓷和宜兴紫砂器也先后在国际上荣获金质奖章。今年三月,在莱比锡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景德镇光明瓷厂和潮洲彩瓷总厂的产品又分别获金质奖章。全国计有10个产品获国家金质奖,21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48个产品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另有一批产品获国家经委产品金龙奖和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奖。
  至于人才开发,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亦有丰硕的成果。
  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发展不快,以“瓷器之国”的地位要求,很不适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全行业的经济效益比较差。
  二是产品质量和花色品种不能适应当前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三是技术改造进度缓慢,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四是出口创汇不是逐年上升,而是下降。一九八一年为1.57亿美元.一九八二年为1.44亿美元.一九八三年为1.25亿美元.一九八四年为1.09亿美元,一九八五年仅1.05亿美元。在这期间,国际陶瓷贸易额由20亿美元上升到28亿美元。而我国出口陶瓷贸易额只占国际陶瓷总贸易额的4%左右。目前陶瓷出口额,日本超出5.5亿美元,西德和英国均超出3亿美元,台湾也超过2亿美元,超过1亿美元的还有南朝鲜、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苏联、捷克、东德、罗马尼亚以及印度、斯里兰卡、巴西等国的陶瓷生产近几年发展也较快。
  为什么要振兴我国陶瓷工业?刘经理说,康仲伦副部长在报告中指出:
  第一,陶瓷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重要的生存资料,将来还是一种重要的精神享受资料。中国是陶瓷之国,中国瓷器被称为东方明珠,景德镇被称为瓷都,宜兴被称为陶都。后来.我们又发展了十几个各有特色的陶瓷集中产区,可以说,陶瓷工业的历史,代表着我国的文明史。从某种意义讲,陶瓷工业是个永恒的工业。生活用瓷的概念,还远远不是餐桌用瓷的概念了,卫生、建筑、美术用瓷用陶等,都是生活用瓷。过去我们狭义地理解为碗盘杯碟盆,离开了桌子就不是日用陶瓷。其实,其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陶瓷工业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把适应温饱型生产的碗、盘、杯、碟小范围的陶瓷工业,发展为适应小康型的更广义的陶瓷工业,这就要求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第二,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恢复我们陶瓷之国的美誉,加强对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需要振兴我国陶瓷工业。
  第三,充分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把矿山资源、人力资源、技艺资源等变成产品,变成商品、变成财富。就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陶瓷工业属于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相结合的工业,虽然总产值比较低,但净产值很高,是一个造血型工业,形象地说是奶牛型工业,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贡献很大。
  第四,是出口换汇的需要。我国陶瓷是传统出口产品,历史上有着很大贡献,陶瓷出口不需要更多的外汇进口原材料,应当作出更大的贡献。全世界陶瓷生产约120亿件,我国生产36亿件,比重较大,占四分之一多,今后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科技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急需陶瓷工业发展,成为一种新材料、新器件、新门类为四化作出新贡献。
  赵紫阳总理对我们陶瓷工业提出殷切的希望和要求:“国际市场竞争更是日益加剧,首先是质量方面的竞争,质量上比不上人家,只好放在地摊上贱卖,高技术的产品要是比不上人家还情有可原,有些事实在说不过去,在西欧文学中,瓷器和中国是一个词,瓷器来自中国,是中国的象征,但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的瓷器远远不如人家”。
  所以,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管理、技术等各个方面来研究,陶瓷工业非振兴不可,迫在眉睫。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这副重担,勇往直前,开拓前进。
  关于振兴陶瓷工业的总的战略目标,刘经理的传达中指出:
  我们设想分为三个战略阶段:第一个阶段,近期目标3—5年,为振兴时期;第二个阶段,中期目标5—15年,为发展时期;第三个阶段,远期目标15—30年,为新兴时期。
  “七五”期间,陶瓷工业发展方针是: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立足于科学技术进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企业全面管理,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源消耗为重点,加快现企业的技术改造,打基础,改面貌、上水平、增效益,为后十年大发展奠定基础。
  奋斗目标是:
  ①工业总产值25亿元,“七五”平均递增速度为8.5%。
  其中:日用陶瓷的产值19亿元;建筑卫生陶瓷和各类工业陶瓷的产值6—8亿元。
  ②日用陶瓷总产量40亿件,平均递增速度为3%
  内销陶瓷总产量3.2亿件。其中:碗的产量16亿件,缸产量4500万口。
  出口陶瓷总产量8亿件。其中:高级成套陶瓷1亿件,每件平均换汇1美元;艺术陈设陶瓷0.6亿件,每件平均换汇1.66美元;普通出口陶瓷6亿件。
  ③全行业要求实现税利6.25亿元(其中利润5亿元)。较一九八五年的实现税利2.25亿元增长.2.77倍,较一九八0年增长7。44倍。
  ④全行业要求创汇3亿美元。每件出口陶瓷的平均换汇单价要达到0.375美元。
  ⑤质量和品种指标是:到一九九0年,高档瓷合格率全国平均达到60%,其中样板厂(车间)要求达到85—90%。
  细瓷出口率一九九0年全国平均要达到80%。
  普通瓷的一级品率全国平均要达到70%。
  要大力增加名牌和优质产品的生产,已获国家金、银奖的产品全部要达到国际先进标准的质量要求,已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的要全部达到一九八五年已经实施的高级细瓷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
  要努力开发新产品,扩大釉下彩和釉中彩装饰的系列产品,扩大生产具有时代气息的、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适销国际市场的艺技陶瓷器,要配合旅游部门组织好旅游用瓷和小型纪念品的生产。
  刘翮天经理在传达贯彻实现“七五”规划的主要措施的同时,还着重报告了全国陶瓷工业工作会议关于“放宽政策、休养生息、振兴陶瓷的几项措施”。
  ①价格政策。要积极向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物价管理部门、外贸和商业部门反映陶瓷行业实际情况,按照指导性计划的要求,实事求是地调整陶瓷产品价格.不能马上调整的,要创造条件,争取下一步开放政策时进行调整。
  ②在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的情况下,争取减免一部分所得税。
  ③免征调节税。大中型企业已批准免征调节税,但有些地区没有成立集团性公司,谈不上大型企业,怎么办?这些企业主要是地方管理,要进一步放宽政策,仿照国家经委、财政部减免大中型企业调节税的做法,争取解决。
  ④对于矿山建设,要争取一点贴息贷款。
  ⑤适当扩大和提高折旧率。原料矿山可仿照煤矿的办法,开采一吨原料提取一定的开拓延伸费,争取一点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费用。
  ⑥对特殊岗位的职工给予适当照顾。如井下作业、高温作业、粉尘作业等,按照其它行业类似工种解决。具体方法由各省、市研究。
  总之,休养生息要从各个方面创造条件.加以落实。目的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陶瓷工业的振兴。
  (二)关于编制《江西省陶瓷工业“七五”发展规划》的意见。
  他在报告“六五”期间概况时说:陶瓷是江西一大传统优势,除主要产瓷地——景德镇市外,全省各地、市、县在瓷都的辐射和影响下,陶瓷工业正在蓬勃发展。在91个县市行政区中,已有瓷业的占一半以上。
  “六五”是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省陶瓷工业公司直属的陶瓷企业(以下简称直属企业),产值、产量、实现税利和出口创汇以及产品创优方面都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出口瓷单件创汇与换汇成本、工贸综合效益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工业总产值累计97345万元,年平均递增5.7%;实现利润累计9954万元,每年平均递增14.1%;出口创汇累计达1.2346亿美元,比“五五”期间增长27%;上交税利(不含产品税)累计4929万元,比“五五”期间增长5.26倍;工贸综合经济效益,根据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研究所调查,1982年全国八大产瓷区工贸综合经济效益盈亏两抵后,多数产区亏损,而景德镇陶瓷工业盈利451。36万元。
  全省地方陶瓷工业企业,80%以上是“六五”时期兴起的。尤其是黎川、高安、都昌三县的瓷乡建设,以及萍乡、景市附近的乡镇陶瓷企业发展甚快。地方陶瓷为加速江西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历年累缴税利达7785万元。
  刘经理针对我省陶瓷工业优势与目前的差距提出了“七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
  ①工业总产值:到一九九0年,全省日用瓷达到3。53亿元,比一九八五年平均每年递增9。1%、其中:直属陶瓷企业计划为3.21亿元,比一九八五年递增8.1%,地县瓷厂计划2.32亿元,比一九八五年平均递增23。8%。
  ②日用瓷产量:到一九九0年,计划达到4.5亿件,其中直属企业为3.5亿件,地县瓷厂1亿件,比一九八五年分别递增3.9%和3.8%。
  ③综合质量指标:到一九九0年,直属企业日用瓷一级品率为70%,比一九八五年提高19.5%;出口瓷合格率达到80%,比一九八五年提高18%;地县瓷厂的综合质量指标要求平均提高15%以上。
  ④全员劳动生产率:到一九九0年,全省日用陶瓷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5883元/人,其中,直属企业为7041元/人,地县陶瓷企业为3000元/人分别比一九八五年递增5.1%和12.4%。
  ⑤出口瓷计划:到一九九0年,直属企业交货数达到1.17亿件,比一九八五年平均递增9.3%。其他各地乡镇以上瓷厂,有条件的要争取多出口,多创汇。
  实现上述目标,意味着我省陶统工业一九九0年比一九八0年工业总产值增长近1倍,税利总额增长1.67倍,出口瓷创汇增长1.5倍达到了第一个翻番的要求.这就为后十年的发展,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总目标奠定了基础.
  在提到实现“七五”计划主要措施时,刘经理最后强调地方陶瓷企业,必须注重人才、资源、技术与产品四大开发。在继续深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落实归口管理、加强横向联合的同时,要争取政策优惠。
  会议第二天,省陶瓷工业公司副经理孙本礼同志作了题为关于制定《江西省陶瓷工业“七五”科技发展规划》(草案)意见的报告。报告共分四大部分:
  一、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
  首先,孙副经理要扼地介绍了我省陶瓷工业战线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他说:“六五”期间,通过广大陶瓷职工和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先后已获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78项,不少成果已在生产中得到扩大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陶瓷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接着强调了“七五”期间,陶瓷科技工作必须遵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围绕江西陶瓷工业实际,把上质量、上高档、扩大出口、增加创汇、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等,作为“七五”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紧迫任务来开展各项科技工作。
  二、科技工作的战略目标:
  总的要求,“七五”期间,江西陶瓷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工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现代化的陶瓷生产体系,使整个陶瓷科技水平赶上或接近国际陶瓷工业的先进水平。
  具体目标:第一,建设一至两个工艺先进检测手段配套、技术装备达到国际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全行业先进水平的日用瓷厂(车间)树立样板,积累经验,为促进技术进步创造条件。第二、大中型企业在关键工序上,通过技术攻关,设备更新,使企业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小型企业的技术装备要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第三,基础工业,(瓷土矿山、窑具、石膏、耐火材料、金水、花纸、颜料等辅助材料工业)要按照瓷厂现代化生产的要求,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材料与产品。第四,以新产品开发为主攻方向,坚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规划一代的原则”,努力开发新材质、新品种、新产品、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三、科技发展主要内容:
  孙副经理在详细列举技术攻关、技术推广、技术引进的具体内容之后.对“七五”期间的技术改造,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1、全行业技改的主攻方向必须坚持以改造基础工业为重点。
  2、全行业的技改目标必须坚持以优质产品为龙头。
  3、全行业的技改工作必须坚持以自我改造为主,并努力做好技改前期的准备工作。
  4、全行业的技术改造路线必须坚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把产品升级提档和开发新产品摆在首位。防止出现厂房改貌、设备改良、工艺老样的形式主义改造,努力实现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改造一批,见效一批,使企业通过技改,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在技术改造中必须注意环境保护和三废的综合治理。如废水经过处理要回收利用;废渣要变废为宝;烟道废气余热要充分利用。
  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概括起来。
  (一)企业各级领导要重视科技工作.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二)要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速人才培养。
  (三)加强科研机构、设计、院校的建设,提高专业技术职能部门素质。
  (四)要管好用好技术改造资金和新产品开发基金.不仅要做到专款专用,而且要合理使用。
  (五)发挥学会作用.加强各类专业横向联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科研与生活,专业人员与职工群众三结合。
  (六)加强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为企业做好五个服务:①为领导经营决策服务;②为开发新产品服务;③为企业的技术改造服务;④为引进先进技术服务;⑤为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服务。
  会议开始和结束时,景德镇市副市长殷国光同志到会并讲了话,在会上讲话的还有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孙美恒和省陶瓷工业公司党委书记徐希祉等同志。省轻工业厅计统处副处长姚养惠、省陶瓷工业公司副书记马宁、副经理秦林生、涂世利等同志分别主持了会议。
  会议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下召开的,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振奋了精神,提高了认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对促进江西陶瓷工业的发展,必将成为强大的动力。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出版者:景德镇陶瓷杂志编辑部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记载了党和国家领寻人考察瓷都的实况,名人题词和咏“景瓷”的诗篇,以及有关论文、译著、报道等均作了入选,现今景德镇继承和创新的各类名瓷及其装饰彩类亦一一作了介绍。还有有关文献作了汇编。遗憾的是,这部年鉴只反映了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未能包括县(区)乡镇制瓷企业和制瓷个体户的全部,愿在今后续篇年鉴中填补这一空白。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