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技蜚瓷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921
颗粒名称: 绝技蜚瓷都
其他题名: 曾龙升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2
页码: 526-5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6年景德镇市绝技蜚瓷都曾龙升的传略。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名人名作 曾龙升

内容

曾龙升,字龙生,江西丰城县人,生于1900年,卒于1964年。幼年家贫,父亲和几位兄长都从事雕刻木工及油漆工作,使其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因此对立体雕刻艺术产生了兴趣。他14岁由叔父带到景德镇.在老板家学习陶瓷雕塑,由于他的思维敏捷,勤奋苦学,功力较深,他的艺术才能在景德镇逐渐崭露头角。他对传统的人物瓷雕尤有研究,所创作的《西藏佛》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争相购买。《十八罗汉》、《济公和尚》等作品,在市场久负盛名。早年创作的三米多高的《孙中山瓷像》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荣获金质奖章。
  新中国成立后,他决心把自己的技艺献给新社会。1959年以后,他为布置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所创作的人物瓷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其中《天女散花》、《屈原》、《汤显祖》、《文天祥》、《陶渊明》、《王羲之》等。这些瓷雕手法之精巧、形象之传神,衣纹繁复,生动细腻,作品获得很大成功。尤为《天女散花》瓷雕,高1.34米。突破了传统的惯用手法,以巧妙的构思,让天女站入凌云飘逸的花篮之中使天女成为花的化身,与人间永结善缘。作品寓意深刻。风格严谨,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此外,还以他为主创作了瓷质《大龙船》。龙船高56厘米,长120厘米,宽30厘米,以捏、镶、镂、塑综合技法制成。龙船上安插了150多个各族人民形象人物大不过二、三厘米,五官清晰,表情丰富,比例适宜,动态各异,以此歌颂社会主义的繁荣昌盛,龙的传人的空前团结,作品的成功充分表现曾龙升的艺术造谐尤深并广受中外人士赞誉。
  曾龙升传统技法高超,基础雄厚,但他还是不断地探索求新,综合其他艺术的长处。在他60岁时创作的瓷雕作品《钟馗》,借以木雕的特点,采用块面处理,给人厚实之感;施用青釉装饰,作品效果雄健浑厚、表现了钟馗嫉恶如仇的刚正性格。田汉同志来景德镇参观时曾赞道:
  禹鼎凌烟笔意殊,曾家绝技蜚瓷都;
  于今有鬼遒多事,喜得钟馗试剑图。
  曾龙升身怀绝技,在他晚年还创作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人物题材的作品,都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他一生勤奋工作,给景德镇人民影响尤深。对瓷都的雕塑艺术有着卓越的贡献。1959年被授于陶瓷美术家称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协副主席。景德镇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出版者:景德镇陶瓷杂志编辑部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记载了党和国家领寻人考察瓷都的实况,名人题词和咏“景瓷”的诗篇,以及有关论文、译著、报道等均作了入选,现今景德镇继承和创新的各类名瓷及其装饰彩类亦一一作了介绍。还有有关文献作了汇编。遗憾的是,这部年鉴只反映了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未能包括县(区)乡镇制瓷企业和制瓷个体户的全部,愿在今后续篇年鉴中填补这一空白。

阅读

相关人物

曾龙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