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普查 房屋普查 资料编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871
颗粒名称: 工业普查 房屋普查 资料编选
分类号: TQ174.8;F293.3
页数: 37
页码: 423-4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86年景德镇市工业普查、房屋普查、资料编选的情况。其中包括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关于开展第二次工业普查工作总结、从工业普查甲表资料剖析陶瓷工业的内部消化能力、如何提高景德镇陶瓷工业的经济效益、振兴景瓷的基础在于技术改造等。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工业普查 房屋普查 资料编选

内容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工作总结
  根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和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市工普办的直接领导下,我司把工业普查工作作为摸清家底的一项重大的调查工程和加快陶瓷工业现代化的软件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加强领导、层层动员、搞好试点、分期分批、环环相扣、严格标准,善始善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1986年总产值、日用瓷总产量、能耗、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实现利润都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87年第一季度的生产经济工作又有较大的发展,与去年同期比较:产值增长9.3%,日用瓷产量增长15.7%,出口瓷交货增长47.15%,实现利润增长55.3%,出现了多年来所没有的好势头。
  现将我司开展工业普查工作(以下简称工普)的情况初步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搞好工普工作的关键。
  工普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思想认识上的正确与错误,决定工作上的认真与马虎、力量配备上的加强与应付,对这一点我们有较深的体会。工普工作开始时,部分同志存在三种模糊概念,一是生产工作忙,工普插不上;二是工普不工普,生产一个样;三是工普事情杂,查清难上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坚持一手抓宣传发动,采取种种形式,用内部“工作简讯”和动员各厂矿运用宣传栏、广播、墙报等舆论工具,公司领导亲自在大、小会上宣讲工普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交流和报道工普工作中的动态和经验。一手抓公司领导带头重视。公司在1985年1月即成立了工普领导小组,经理刘翮天同志担任组长,副经理涂世利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公司各部室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原计统科副科长(现调研员)毛松涛同志担任,并抽调五名专职干部集中办公。公司副经理涂世利同志亲自审核运用数据,组织撰写分析文章,为工普工作带了一个好头。
  讲清了道理,领导带了头,影响和带动了司属52个工普单位,分别按企业规模大小,相应成立了厂领导小组或办公室,正、副厂长亲自抓,有关经济财务部门具体管,共抽调了107名工普专职人员做具体工作,在填表阶段工普工作专兼职于部增加到250余人,各厂矿单位的领导还做到了准备工作、组织人员、培训干部、解决重大问题,资料分析和检查评比“五到现场”。工普工作层层落到实处,事事有人负责。
  二、搞好试点,培训干部,摸索经验是做好工业普查的基础。
  搞工业普查我们没有经验,系统抽调干部的水平也参差不
  齐,为提高工普工作骨干的业务水平,我们除抽调少数干部参加省、市和昌河飞机制造厂的培训外。公司先后开办了二期普查知识培训班,培训人员达570余人次,从而为普查工作建设了一支强有力的业务技术队伍,在培训过程中不仅使学习人员提高认识,提高填表技术水平,并使所出现的具体填表的疑难问题也得到了统一解决,统一口径。同时提高了填表实践知识和适应了设制各种报表的过录表的要求,并通过昌河飞机制造厂的市试点经验,以点带面,采取“滚雪球”的办法,组织了有实践经验老同志,分甲、乙表两类的两个工普辅导小组下厂矿进行辅导,解决疑难问题,健全管理基础,协助基层提高普查技术。按照公司普查领导小组的工作步骤和(85)陶普字第001号精神,全系统分三批进行普查,第一批二个单位,即:艺术、雕塑。第二批八个单位,即风光……。第三批全面开展。在试点安排上,采取“环环相扣”的办法。在前一批试点搞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后一批试点,一环扣一环,步调一致,口径统一,争取了时间,加快了工作节奏。对布置填写的普查三稿五稿草表,均按6月、9月为期限,全系统完成了试填,也全面进行了验收打分工作,得分都在90分以上,达到合格标准。其中有四个单位经受了市普查办的抽查验收,平均分数达96.27分,是全市抽查单位比分中,甲类表居市第一,乙类表居市内第二。通过培训和试点,极大地提高了普查干部的业务水平,特别是集体企业的青年同志有“学好普查课,胜读三年书”之感。实践证明普查培训不仅有利于搞好工业普查,而且是为企业现代化管理培养了大批人才,是一项重要的智力开发和投资。
  三、加强核算管理,实行“三三制”是搞好工普质量的有效措施。
  加强企业核算管理的基础工作,是提高工业普查质量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工业管理水平的基础。我们用了很大的力气和较长的时间来狠抓基础整顿。从85年7月开始到9月份结束,对所有企业进行全面的整顿和建制,这一工作的重点是乙类表28个企业,他们建厂时间短,管理基础差,干部业务水平也低,如不通过建制过程,连普查数据也难以收集填表。整顿的主要内容是严格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加强计量工作,搞好标准化,整顿原始记录,建立和健全各种台帐,加强定额管理”五个方面,以及五十项整顿基础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着重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抓住重点,整顿台帐,修订制度;二是抓住难点,模清家底。理清有关的历史资料;三是抓住薄弱环节,重点突破,特别是原材料和能源,动力的管理等。又如公司所属企业产品系列有数百种,各类花色品种有数千种,为查清价格变动因素进行了极为繁重的工作,企业专门抽出人员专搞这项工作,通过细致查算终于查清了全系统价格变动情况。
  为了确保普查资料的质量,我们严格按照市普查办规定的“三三制”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就是三级质量控制和三次填表质量反馈,大大的提高了全系统普查资料填报质量。尽管全系统单位多、又分散,要求严、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在正式填表时,做到甲、乙类表分头开展,根据具体情况,甲表是分片划组,分组包干,远地矿山单独审表。乙表是采取公司组织审表一揽子包干上门审表。为了确保填表进度,要求甲乙表每个单位手工抄表九份,平均填甲表企业计抄15张表,指标一万一千多个。填乙表企业计抄152张表,指标六千多个,时间仅化了一个星期全部完成。各单位的普查人员大部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抄写,经市普查办审核,全面取得合格证书。
  四、整理汇编,资料分析,开发资料宝库是工普工作的目的。
  整理资料的分析研究,是整个工业普查工作的重要组成和归宿,我们搞企业基础工作,整顿原始资料,填报普查表等等都是手段;而分析研究运用资料,则是目的。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作准备,在完成工业企业普查表的填报任务之后,我们就组织力量,还聘请了调研室有业务特长的五位同志进行普查资料的综合整理工作,除配合市工普办布置的73张价值指标汇总表时,公司又增添实物指标24张,其中是设备24张,同时还结合本公司实际,补充汇总了陶瓷的专业设备和非瓷业产品4张,较全面的满足了市里和公司领导的需要。对每张普查汇总表上,便于今后查阅能看到数字的来源,我们特在表下注有简要说明。底稿已在核对中。对正本的印订本将在五月份完成。
  为了使普查资料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产出效益,公司将普查资料分析研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舆论上宣传,在资料上印发,既抓住资料整理印订工作,又抓分析研究的安排部署。用试点的办法,由领导亲自组织本公司有关部室负责人和五家中型瓷厂研究撰写分析文章,在全面开展分析研究中,按市工普办的安排,执行了计划任务书,分析报告书,普遍下达任务,必须厂长选题,审阅签名上报。为把资料分析更进一步,要求内容要与历史对比,与同行业对比,与外地产瓷区对比,系统专门召开了资料分析动员交流会,成立了分析研究小组,并组织部份骨干单位到湖南、山东等地产瓷区参观学习,交换资料,提高普查分析素质,发挥横向对比效果。全系统共撰写了58篇分析文章,在市普查办的三本普查分析报告选编中,陶瓷系统有8篇,其中公司部室撰写的有3篇,在全省分析评比中获得二篇三等奖,通过广泛深入的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取得了实际效果,不少分析研究报告对加强企业管理、挖掘潜力,提高效益,对制定各部门和全市陶瓷工业发展战略起到一定作用,公司通过工业普查,分别从工业普查资料中向上级和有关部门反映了陶瓷工业的内部消化能力,及应采取的优惠政策;和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如何加快技术改造等,得到了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有些反映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有些都在着手进行解决,如省里在86年7月25日省第76次省长办公会议就“关于发展景德镇陶瓷工业要求给予优惠政策的报告”,批准给予景瓷行业十条优惠政策。在企业内部分析资料中可提出的也都在积极落实。公司年初提出的提高产品质量十条措施得到较好贯彻,全系统一季度质量一级品率提高2.2%。公司和各厂都执行了经济承包制度,成本目标管理、定员、定额、定量等制度都已在各厂建立和健全,通过这次工业普查对整个陶瓷工业管理逐步完善、日趋加强。
  回顾两年多的工普工作,由于市工普办的正确领导,我们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省厅和市普查办的好评,称赞陶瓷系统工普工作扎实“信得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正在纠正和补救。目前工业普查的全部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普查的效益产出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我们要继续发扬“工普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工业普查成果,为促进陶瓷工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展作出更大贡献。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工业普查办公室
  从工业普查甲表资料剖析陶瓷工业内部的消化能力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自1964年成立以来,在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关怀下,各方面发展很快。所属厂矿从矿山开采到彩绘包装,从窑炉建筑到陶瓷机械,从金水花纸到耐火材料,基本配套成龙并设有为生产服务的科研设计、教育机构,是全国最大的产瓷区和重要的出口基地。
  这次工业普查,不仅是国情国力的调查,对每个企业也是一次详细情况的普查,这次我司参加工业普查甲表填表单位共24个。通过这次填表,全面分析和了解了历年的发展状况和当前现状。也为今后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近年来,原燃材料及运输价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产品销售价格也作了一定的调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第二步利改税的实施、税收政策、成本开支范围等又有了新的变化,使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考虑企业自我消化能力的工作变得尤为复杂。以往我们的分析,只有依据统计和会计资料,它仅限于本年度和上年度比较,同时由于成本核算规程未统一,所以资料是不全面、不完善、甚至不准确的。而这次工业普查,列举了历年来的详细数据和资料,它的分析是全面的、完整的、准确的。这里我们仅以工业普查甲表的资料来剖析影响效益诸因素,考察景德镇陶瓷工业企业1980年以来的内部消化能力。
  一、效益的比较(见表一)
  表一:金额单位:万元
  表一中除税金指标85年比80年减少206万元外,主要是第二步利改税后日用瓷产品税率由12%减为5%,利润和利税总额都有很大增长,其中,利税总额增长22%,利润总额增长56.5%。
  一
  二、几个不利和有利因素的分析
  (一)原材料、燃料、动力、运输等价格因素的变化。
  陶瓷工业所用的15种主要原燃料价格,近几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详见表二:
  从表二可以看出,仅15种主要原燃材料,按85年实际耗量计算的价格差金额就达1437.81万元,调价幅度为47%,这里说明几点:(一)这是全陶瓷行业总的情况,如果按工业普查甲表应填表单位口径,价格差金额只有1000万元左右。(三)表中的供应价包括了部份运输价格的提高。例如:重油、淮南煤运价的提高都已表现在供应调拨价上;(三)有部份原材料耗用是面向全国的,如黄金,有一半是销往外地的,这1000多万元的价格差金额,是影响陶瓷工业的最大因素。
  (二)职工工资的变化:见表三
  从上表可以看出,80年以来的两次工资调整,使职工人均年工资由814元上升为1049元,仅这一因素,85年比80年就增加工资或工资性支出730.8万元。这里要说明,集体企业按标准工资12%的奖金可以进入成本,而国营企业的奖金和超额计件工资必须全部在留利中开支,因此,在总的730.8万元中,属在留
  表三:金额单位:万元利中开支的奖金和计件超额工资有150万,只有580.8万元增加了工资成本支出。
  (三)流动资金借款增加和贷款利率的变化:见表四
  表四:金额单位: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85年流动资金借款为2093.8万元,比80年529.7万元净增1513.1万元,但同期由于年利率由5.04%上升到7.92%,净增加利息支出58.7万元。
  (四)固定资产及折旧的变化
  85年固定资产原值为11008.5万元,比80年的6266.1万元净增4742.4万元,在这六年里,折旧率没有大变化,计提折旧的增加主要是因固定资产原值的增加。85年计提折旧费用为590.8万元,比80年386.4万元净增加204.4万元。
  (五)营业外支出的变化,见表五。
  表五:金额单位:万元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营业外支出中,影响因素最大的就是退休工人人数的增加和退休生活费标准的提高,在退休实际支出净增加291.3万元中,由于退休人数增加而影响182.5万元。由于退休费标准提高而影响108.3万元,这里可以看出陶瓷工业社会负担过重。
  (六)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化
  按上述可比口径,从80年到84年这五年里,景瓷无论是外销产品还是内销产品,价格一直未作大的调整,就出口瓷来说,收购价格一直未变,换汇成本一直维持在2.52~3.1元/美元之间,是全国同行业最低的。内销产品也是如此,收购价在全国同行业中也是偏低的。1985年5月调整了大部份产品的价格,调价幅度大约在12%左右,但是85年实际反映增加收入部份只有500万元。(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调价是在5月份以后,执行时间已过了近二分之一弱,二是全国陶瓷实行统一换汇成本后,出口部门并未全部表现在收购价格上)。因此,从销售收入完成情况看,85年比80年净增4908万元,单件瓷卖价由80年0.415元上升为85年的0.47元,其中,包括了前面的价格因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我们企业通过自身努力,适应市场变化需要,及时改变产品结构,大件品种、成套瓷、传统瓷大幅度增加。同时,广开销售渠道,赢得了部份商业利润、进一步搞活了流通。
  结论:以1980年为基数,景德镇陶瓷工业在80~85年这六年里,外部增加成本和减少利润的因素共有2194万元。其中,原燃材料、动力、运费价格上升的影响1000万元,工资总支出增加580.8万元,利息支出增加131.4万元,折旧费增加204.4万元,营业外支出增加277.6万元,而同期产品提价增加收入只有500万元。因此,效益的增加主要还是依靠主观努力的结果这一方面,根据市场变化,以变应变,及时改变产品结构,上配套,上高档,同时,积极扩大自销,赢得了部份商业利润,另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基础工作,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行了目标成本管理,注重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物耗,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素质。(执笔:金郁帆)
  江西省轻工业厅
  工业普查办公室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
  如何提高景德镇陶瓷工业的经济效益
  ——从工业普查资料分析所得
  景德镇陶瓷工业多年来生产和经营实践,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搞活经营,增加出口,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和生产成本。要搞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加强管理,使经营和管理这两个轮子协调配套地同时运转,这样,才能加快陶瓷工业的发展,本文就是通过这次工业普查资料就当前我们如何提高经济效益,作些粗浅分析:
  一,增加出口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景德镇陶瓷,多年来的决策是“以出口为主,兼顾内销,”这个方针,对提高景瓷技术素质,增加经济效益是直接相关的,从工业普查资料反映:
  可以看出,出口瓷交货的多少和工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是一致的。如1983年出口瓷交货比1982年少23.3%,税利同时下降22%,1984年出口瓷交货比1983年又下降39%,税利同时下降5.2%,1985年出口瓷交货有所回升,工业经济效益也有所增长,这是因为数量品种和价格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景德镇外销瓷器,多数是高、中档成套和传统瓷器,而内销瓷器,一般多属中、低档产品,由于目前工业生产技术和条件的变化生产高、中、低档产品,在物耗,特别是燃料和各项费用开支、差别都不甚大,而出厂价格则差别很大,就是在同类产品间,内外交叉,在考虑到当前国内人民的承受能力,内销价一般都低于外销10~15%之间,如8吋汤盘,外贸收购价每只0.50元,内贸收购价为0.42元,5吋饭碗,外贸收购价每只0.33元,内贸收购价为030元,高档一点的产品内外贸差价更大,在产值税利率平均,外销瓷器平均25%左右,内销仅10~15%,因此,加强对外贸的出口,是陶瓷工业可获稍高经济效益途径之一。
  二、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所有产品是这样,陶瓷更是这样,从工业普查表中映反的数据:
  1980年至1982年,陶瓷工业形势很好,经济效益较高,主要是质量较高,1983年来由于产品结构经常变动,质量在变动中是下降趋势,除85年价格调整外,83年和84年效益下降,这是因为:陶瓷产品质量差价拉的很大,在出口瓷方面,一级品为100%,二级品为一级的90%,三级及三级以下转内销,到三级一般为一级的60%,四级为40%,次品仅为20%左右;内销瓷的质量差价是:一级为100%,二级为一级的90%,三级,为一级的80%,次品仅为一级的40%左右。
  提高一级品率,提高出口合格品,是提高陶瓷经济效益最理想的途径,它可以不增加物耗和活劳动,不用增加任何支出,就可以增加收入。我们粗算了一个帐,以全市产瓷3亿件计划,如提高一点一级品,就有300万件瓷器,从付次品中升到一级,每件瓷器一级品和三级品平均差价0.20元,一点质量,等于损失60万元,如果加强质量管理,在现有的基础上,一年能提高五点一级品,则可增加效益300万元,抓质量,对陶瓷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工作。
  三、降低物耗与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根据工业普查资料,陶瓷工业在1980年以来,由于受原、燃材料、运输和工资理顺等影响,总成本85年比80年提高35.38%。具体项目是:
  在同一期间,工业总产值:85年比80年增加22.32%,劳动生产工效增加18.42%,销售收入增加36.34%,销售成本增加39.20%,营业外开支增加45.98%,原、燃材料提价增加支出1406万元,瓷器销调价增加收入920万元。
  陶瓷生产成本的直线上升,主客观因素都有,在客观方面,原、燃材料、运输价格的调整,是中央理顺轻、重工业分配方面的关系,把轻工业的经济效益转到重工业和运输企业方面去,如我们85年增加价差1406万元就是这个原因,另方面,随着物价的理顺、职工工资也进行相应的理顺,1980年我公司预算内工业企业工资总额仅有2340万元,85年上升至3261万元,增加921万元,也是一个原因。但在主观方面,如万件瓷耗混合煤,1980年为9.8吨,1985年为9.9吨,平均增加0.1吨,瓷器超重问题,一般反映平均比规定标准高10~20%,瓷土浪费,匣钵、石膏模具,使用次数下降这些问题都直接增加成本开支。如果我们狠狠抓住这些工作,推行目标成本管理,注重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物耗,降低各项生产费用开支,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定会更好一些。
  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活力,改善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是必由之路
  陶瓷行业从85年以来,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导下,外贸和内销都十分活跃,为陶瓷生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给陶瓷生产增添了活力,因此,这两年陶瓷生产出现了新的起色。
  陶瓷行业是轻工业中的重工业,由于基础差,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社会负担加重,留利水平低,技术装备落后,工贸分家,产销脱节,流通渠道不畅等方面的问题,仍十分普遍,当前陶瓷产销主要矛盾表现是:
  (一)工贸关系不顺,工贸分割,外贸不了解工业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单凭客商的要求接受订货,而工业则不了解外贸场市情况,什么样的产品才能适销对路,工贸双方缺乏配合,造成履约情况不好,信誉下降,致使品种质量还是多年一贯制,由于国际市场情况闭塞,造成景德镇出口创汇由82年的3104万美元,下降到85年的2005万美元,使世界闻名的景瓷,占国际陶瓷贸易额不到百分之一。
  (二)内销价格偏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陶瓷的需要是逐年在提高,但生产却上不去,形成供不应求。85年外地向景瓷要货1.7亿件,我们只确保1亿件,很多地区反映,陶瓷脱销严重原因是由于产品成本和营业外支出大幅度上升,超过企业自我消化和承受能力,1985年我们营业外开支一项计952万元,加上内销价格管得过死,致使很多产品亏损,只能转亏和改产,全国陶瓷行业情况大体相同。
  (三)企业老化。陶瓷行业是个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低的苦行业,多数是老企业,厂房破陋,设备陈旧,体力劳动繁重。加上职工工资偏低,企业经济效益差,有些厂根本没有发过奖金,住房问题更得不到解决,由于这些问题,目前不少日用陶瓷企业,招工比较困难,在职工人不安心本职工作,企业管理制度也随着松驰,目前难于维持生产,更难考虑扩大再生产。
  为了尽快打破当前困境,开创陶瓷生产新局面,通过工业普查所反映资料,我们建议,必须着手解决如下问题:
  1、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发展名优产品,特别是金银牌产品。销售欧美市场的产品,要升级提档,在大批量生产中,克服变型、斑点,落渣三大缺陷,使出口瓷达到国际标准,做到“五无,一小,三光滑”。以质取胜,夺取国际市场,争取五年翻一番。
  2、降低耗物,特别是能耗,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要节约能源,必须改善能源结构,进行窑炉更新,以烧重油和煤为主过渡到以烧混合煤气为主,在这个技术转变过程中,要过好技术关,在煤气技术操作熟练之后,要积极推广棚板烧窑。为了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还要发展先进的间歇窑。烤花全部推广新型辊底烤花窑,把万元产值耗能从1980年的12.60吨,下降到8吨左右。
  3、理顺工贸关系,景德镇要走工、贸结合的道路,由景德镇向国家承包陶瓷出口创汇任务,自营出口,这样,可以使创汇逐年有所提高,换汇成本降低,而且有利于搞活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振兴景瓷在世界市场上的声誉。如工业自营出口暂做不到时,先试行出口代理制,目前选择几个骨干厂先试行向多口岸自由委托。换汇成本实行包干,超亏工厂自负、减亏工贸分成,以调动工贸双方的积极性。
  4、调整陶瓷出厂价格的管理方法,出口瓷收购价,应当按国家核定的换汇成本退税额、原、燃材料调价幅度,外贸离岸价等,相应调整出厂价格,以鼓励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由当地物价管理部门核定。内销价格,由企业“随行就市”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调节订价,报当地物价部门备案即可。
  5、以“改革、开放、搞活”为动力,改善企业的管理,强化各种规章制度,当前应着重:
  (1)破“大锅饭”改“按劳付酬”的分配制度,工资应该和质量、数量结合起来,特别是质量,可以实行全额按质按量计件,也可以超产超质,按量计件,也可以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付酬,总之要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2)严格成本目标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执行定员定额、定量等管理制度,在定额定量中,可以开展“节约归己,超额赔偿”的制度,也可以实行“节约奖”,总之,降低物耗,节约有奖,浪费物资,实行罚款的制度要建立起来。
  (3)为了鼓励工人安心本职工作,针对陶瓷行业劳动强度大,福利待遇差,条件艰苦的特点,在陶瓷行业必须实行岗位津贴,要求列入工资成本按时付给。
  (4)陶瓷行业中,有些技术人员和老工人,有独到的工艺和技术,对这些新工艺、新技术,要实行“专利”制度,有些合理化建议,只要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应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造成人人献计献策,促进陶瓷工业发展的新局面。
  (5)陶瓷是个微利行业,要求上级给“休养生息”的机会,希望国家对陶瓷出口重点企业,在“七五”期间免征全部“税利,”,以便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实行“以瓷养瓷”的有效扶植政策。
  执笔:汪关林
  江西省轻工业厅
  工业普查办公室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
  振兴景瓷的基础在于技术改造
  ——从工业普查资料分析景德镇陶瓷技术改造问题
  一九八五年的工业普查,对景德镇陶瓷工业的现状和“六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提供了许多极为宝贵的资料,运用这些资料进行定量分析,使我们对景瓷生产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由过去一般感性认识,上升到比较概括和深入的理性认识。本文即就工业普查资料所提供的数据,论述景德镇陶瓷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以供有关部门的参考。
  一、景瓷技改的必要性
  工业普查提供的资料表明,景德镇陶瓷工业,近几年来,经过技术改造,生产面貌有了一些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景瓷是从手工作坊的基础发展起来,底子薄、改造任务重,自我改造经济能力差,非短期内所能完成。因此,到目前为止,从全行业的整体来说,仍然设备简陋、厂房破旧分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械化程度低
  建国以来,景德镇陶瓷工业第一次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有了测算机械化程度的资料。景德镇陶瓷系统24个预算内企业普查,到85年止企业平均机械化程度(含少量自动化)只有4.7%,把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操作工人相加在一起也只有49.7%手,手工操作的工人占半数以上(50.3%)。。其中:机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为瓷用化工厂(占59%),在瓷厂中,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操作工人相加一起,只有宇宙瓷厂一家达到87.9%。手工操作工占比重最大的企业为艺术瓷厂(占85%)和大洲瓷土矿(占80.8%)。
  (二)装备技术水平差
  从设备购置的时间看,49%是七十年代以前的,但八十年代购置的设备从技术水平看,也有不少是六十年代的老产品,甚至于还有自制的土设备,振动大、精密度差,继续在运行。因此,从整体看,从技术水平分析,景市陶瓷系统的设备大部份都是六十至五十年代的技术水平。即落后于当代国际陶瓷技术水平三十年左右。真正在技术上属于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设备,数量很少。这些也都是近几年来从国外引进和仿制的少数设备。如l01/2寸园盘滚压成型机。双轴真空练泥机、高效除铁器、万能滚压机、丝网印刷机、电子分色机、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自己的经验设计的新型辊底烤花窑等(包括新型辊底窑)仅占设备总值的10%左右。60%以上是落后的设备,这些设备不少已超期使用、带病运转、亟待淘汰与更新。
  (三)厂房破旧、分散
  厂房集中连片是工厂化的基本条件。可是到目前为止,景德镇十四个老瓷厂中。已经集中连片的只有“宇宙”、“为民”、“雕塑”“红星”与“光明”等五个瓷厂。许多厂与居民混杂、互相干扰。如东风瓷厂厂内生产运输要穿过三条大街、二十条弄、全程五华里,漏洞与破损严重。景市陶瓷系统130万平方米的厂房、其中危房,严重损坏和一般损坏占28%、达36万平方米,其中急待改造的生产厂房有十三万平方米。
  (四)人均使用固定资产少
  生产力是人和工具的结合。人均使用生产资料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产技术装备的水平。通过工业普查,充分揭示了景德镇陶瓷系统职工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十分简陋的。经过“六五”期间的技术改造,人均使用固定资产(原值)由1980年的2738元,提高到1985年的3511元,但仍然太少,只有江西全省轻工业(7068元)的一半,湖南陶瓷工业(5442元)的64.5%。
  陶瓷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但基础仍在技术装备。技术装备的好坏与生产有直接的关系。如高岭土、我们没有高梯度除铁设备、含铁量达1.5%。个别的达2%。硬质瓷石的粉碎设备,国外早已淘汰雷蒙机,我们至今仍是主要粉碎设备。用雷蒙机粉碎的瓷土颗粒级比不合理,不适用于生产高档瓷。其颗粒小于10微米的只有48%,小于1微米的仅3.5%,而日本罗来蒂克牌瓷器所用坯泥的颗粒组成,小于10微米的占82%,小于1微米的占49.7%。因此,我们的坯料不细腻、可塑性和坯体干燥强度差。影响了阳模压坯的推广和半成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升级提档。使用坑道烘房不仅煤耗高,而且灰尘大,经测定,红星瓷厂二成型车间每平方米二十四小时的降尘量达3.7克,灰尘的含量占2.31%。用0.1克灰尘撒在釉坯上,产生酱色斑点几十个。在这样车间生产的瓷器怎么不会斑点多呢?又如能源问题,国外先进陶瓷早已使用煤气烧成,棚板窑具,使能耗大幅度下降,降至平均每公斤瓷耗热6500大卡。而我们长期是使用煤和重油,平均每公斤瓷耗热12000大卡。如果我们不改变能源结构,不采用先进的窑炉和窑具,我们的能源消耗就难于大幅度降到国际水平。由此可见,景德镇要上高档,扩大出口,降低能源消耗,就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走技术改造的道路,改变能源结构,采用先进的设备和辅助材料,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建立现代化的陶瓷生产体系。
  二、景瓷技改的可行性
  从工业普查资料看,景瓷在“六五”期间进行的技术改造是有成效的、是可行的。
  “六五”期间,景德镇陶瓷技术改造共完成工业生产技改投资5090万元,这些投资项目的完成,使景瓷生产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具体是:(1)重点改造了宁村、柳家湾和陈湾瓷土矿,保证了新矿点的开发,提高了瓷土的数量和质量;(2)重点改造了宇宙、景兴、光明、雕塑等四个瓷厂的原料车间,采用了过筛除杂、高效除铁、双轴真空练泥等新工艺,提高了坯泥的质量;(3)推广链式干燥机17条、节约了料板、缩短了生产周期、热效率比蒸气烘房提高28%;(4)改造隧道窑六条,使隧道窑的生产能力达到占总产量的79%。同时,发展了余热利用,安装了三条马佛式的隧道窑余热装置,11台隧道窑余热锅炉,从而使瓷厂(甲类企业)的万元产值耗标准煤由1980年的15.28吨,下降到1985年的12.15吨(含电)。(全国陶瓷为15.43吨);(5)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先后到货投产的有10台(套),对景瓷生产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如丝网印刷机,使陶瓷增加了具有立体感的丝网花纸,提高了出口瓷的装饰效果。101/2寸园盘压坯机保证了45头西餐具的质量提高和配套。过去用国产滚压成型机质量差,不得不用六部车来保证需要,而采用引进设备以后三部车就够了,提高功效50%;(6)新型辊底烤花窑是国内首创、比老式辊底窑的产量一条可顶三条,省油三分之二,节电一半,更重要的所烤出瓷器花面色泽一致,铅溶出量一般可达到1.2~3个ppm低于国际标准(7ppm)五年来已推广八条;(7)重点改造了人民、宇宙、景兴三个瓷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人民瓷厂共投资853万元,“六五”期间完成投资594万元。通过改造,使人民瓷厂的税利1985年达到187万元。其中:利润达到125万元。为改造前(1978年3.7万元的33倍。这个厂评为“六五”期间全国技术进步全优先进企业。宇宙瓷厂共投资879万元。其中:“六五”期间完成404万元。这个厂的对美瓷质量迅速提高,1985年全厂综合一级品率达到72.4%,比改造前提高15~20%,对美瓷的特优级品和一级品率达到50%,这个厂被评为“六五”期间全省技术进步全优先进企业。景兴瓷厂共投资388万元。“六五期间完成368万元,将一个厂房分散、设备落后、连年亏损的瓷厂大部份集中连片、关键设备更新,使厂房从困境中解脱出来。1985年达到年税利129万元,其中利润79万元。
  技术改造推动了陶瓷系统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全公司的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1.9亿元,提高到1985年2.17亿元,五年增加产值570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6.5%。税利总额由1980年的2896万元,提高到1985年的3745万元。其中:利润由1287万元增至2491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4.1%。出口创汇多年达到二至三千万美元,占全国陶瓷创汇的五分之一。其中技术进步最好、产品质量最高的宇宙瓷厂创汇也最多,年达340万美元。
  五年来,在陶瓷系统的经济发展中,从综合的宏观经济看技术进步究竟起了多大作用?现在,根据国家计委推荐的计算公式,运用工业普查所提供的数字资料。通过测算,工业总产值的增长中技术进步平均占27.4%(详见附表)。
  三、景瓷技改的发展前景
  从工业普查资料所反映景瓷的现状和“六五”期间技改的明显效果,充分证明振兴景瓷的基础在于技术改造。景瓷走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路子,是发展生产的捷径。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传统技艺,景瓷的发展前景是良好的,是大有希望的。
  关于景德镇陶瓷技术改造,国家计委、经委已经把景瓷的技术改造列入“七五”期间国家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前后两次共批准技改总投资2.06亿元。
  如何用好技改投资,是景瓷工业战线的重要任务。根据“六五”的经验。我们认为:搞好技改必须注意三条:一条要明确目标;一条要抓住重点;一条要有步骤进行。
  围绕振兴景瓷这个总体目标,围绕提高质量、上高档、多创外汇这个战略重点。我们建议:景德镇陶瓷今后技术改造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陶瓷生产体系,把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到本世纪末,将主要出口瓷厂的生产技术提高到九十年代初国际陶瓷先进水平。在景德镇建成一个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景瓷的技术改造要抓住三个重点:(1)抓住生产金银牌等名优产品的出口企业优先和重点改造;(2)抓住原料基础工业和为瓷业服务的辅助材料工业(石膏模具、窑具、金水、颜料、花纸、耐火材料等)进行配套改造;(3)抓住关键技术的技术引进,搞出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样板厂或车间,并下功夫进行消化、吸收、仿制、创新,以带动全系统进行突破性的变革。
  要实现上述总体目标,今后十五年内,应分两步走:前五年“七五”期间,着重在打基础。即从技术上、管理上、物资生产条件上、人才上打好基础;后十年,着重把“七五”期间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这是振兴景瓷的腾飞时期。
  经过十五年的努力,革新技术、强化管理、提高职工的政治和技术素质。可以相信,景瓷在生产技术将起一个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的主要标志是:
  (一)产品质量将普遍提高,金银牌产品将升级提档,斑点、变形、落渣三大缺陷得到明显的改进;釉上彩餐具瓷器的铅溶出量将普遍达到国际标准;大批量的新颖优质陶瓷将进入欧美市场和世界各地;内销瓷将在款式上更加丰富多彩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主要出口瓷厂的技术装备将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人均使用固定资产将达到8500元。跟上全省轻工业的平均水平;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达到占工业总产值的40~50%o
  (三)到本世纪末,景德镇日用陶瓷将实现产值翻两番(比80年),年出口瓷创汇将达到1.6亿美元。年税利总额将达到1.32亿元。其中:利润0.88亿元。
  附表:1、景德镇陶瓷工业机械化程度分析表
  2、景德镇陶瓷工业“六五”期间技术测算表
  江西省轻工业厅
  工业普查办公室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
  执笔:刘善初
  表一景德镇陶瓷工业机械化程度分析表
  说明:1、本表是根据1985年工业普查甲表24个企业汇总统计的;
  2、本表分列13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以反映全公司机械代程度概况;
  3、机械化与自动化原是分列。由于自动化很少。在此合并计算,
  表二景德镇陶瓷工业“六五”期间技术进步测算表
  按照国家计委推荐测算技术进步的公式如下:
  上式T为技术进步率;Y为工业总产值平均递增速度,K为资金平均递增速度;L为职工人数平均递增速度;a为资金弹性系数=0.2;β为劳动力弹性系数=0.8。EA为技术进步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占%。
  “六五”期间技术进步率T=6.5%-(0.2×8.8+0.8×
  3.7)%=1.78%
  “六五”期间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所占比重
  1.78/65×100%=27.4%
  6.5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出版者:景德镇陶瓷杂志编辑部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记载了党和国家领寻人考察瓷都的实况,名人题词和咏“景瓷”的诗篇,以及有关论文、译著、报道等均作了入选,现今景德镇继承和创新的各类名瓷及其装饰彩类亦一一作了介绍。还有有关文献作了汇编。遗憾的是,这部年鉴只反映了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未能包括县(区)乡镇制瓷企业和制瓷个体户的全部,愿在今后续篇年鉴中填补这一空白。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