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754
颗粒名称: 景德镇陶瓷工业
分类号: TQ174.8
页数: 20
页码: 112-1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陶瓷工业发展情况,包括历史概况和发展现状两部分情况。
关键词: 工业 陶瓷业 景德镇市

内容

瓷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景德镇则因为将这一伟大发明发扬光大而成为一颗璀灿的明珠,在世界文化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景德镇以悠久的产瓷历史,精湛的制瓷工艺,辉煌的瓷业成就,无数价值连城的陶瓷珍品闻名全世界,从而将自己塑成一座有巨大吸引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新中国成立前千余年,陶瓷业几乎成为景德镇唯一的产业。城市随瓷业的萧条而衰败,随瓷业的兴盛而繁荣。无论从文化还是从经济的角度,人们都可以用一句话来阐明瓷业与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关系:没有瓷业就没有景德镇。
  在江西省,景德镇瓷器不仅是知名度最高、影响面最广的名特产品,外省人一到江西,很自然地联想到购买一点珍贵的景德镇瓷器,江西人无不以能用景德镇名瓷作礼品馈赠亲友而感到自豪。而且景德镇瓷器是江西省轻工业中最突出的“拳头”产品,以1986年出口创汇为例,全省轻工业品出口创汇6365万美元,其中景德镇瓷器创汇2505万美元,占39.4%,省政府前几年就把“南煤(萍乡)北瓷(景德镇)作为江西经济战略的发展重点”。
  在国内外,景德镇瓷器是中国瓷器的代表与象征。自明代起,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之后,景德镇与佛山、汉口、朱仙统称为我国四大名镇,称之谓“瓷都”。正如中国人喜爱上海货一样,购买瓷器时总爱翻转底部看是不是景德镇的。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驻外使馆和国内一些著名宾馆、饭店,一般都用景德镇瓷器招待宾客,否则人家就会说招待的规格低了,在外交礼仪上,景德镇瓷器被作为国之瑰宝赠送给来访贵宾,我国不少领导人出访,都以景德镇瓷器作为珍贵的礼品,据统计1978年至1983年,政府副总理以上中央领导和以政府名义将景德镇瓷器作礼品携带出访和赠送贵宾就有141次之多。
  瓷器作为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在中外贸易往来史上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明代,景德镇瓷器就和丝绸、茶叶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世界各国。永乐三年至宣德三年(公元1405—1433年)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带去了数量极为可观的景德镇瓷器。古代欧洲人以珍藏景德镇瓷器来炫耀自己的富有。据说,十五世纪的萨克森国王竞用四队近卫军与邻国君主换来12只青花瓷瓶取悦于新选的皇后。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和伊朗德里兰阿尔戴尔华寺院还珍藏了极为丰富的景德镇瓷器。
  〔历史概况〕
  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地方(东晋时称“新平镇”,唐天宝元年易名为“昌南镇”)的陶器制作始于汉代,南朝陈以来,当地人即多以陶为业。至唐代,此地已有著名的“陶窑”、“霍窑”,产品色泽素润,有“假玉器”之称,当时由于此地以陶为业的人户多,又名“陶阳镇”。五代时期,景德镇地方青瓷、白瓷的生产初具规模,目前,已发现当时的窑址达十余处。到宋代,这里已成为青白瓷窑系的代表产地。北宋景德年间,宋真宗命进御瓷器底部饰以“景德年制”四字,于是天下盛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因此得名。宋代,景德镇有窑三百余座,呈现村村陶诞、处处窑火的繁荣景象。北宋末年,由于金兵入侵,北方连年战火不断,宋王朝皇室南迂,北方许多名窑瓷工随之集于群山怀抱、社会相对安定的景德镇,使景德镇集名窑之大成,汇精华于一处,工艺技术显著提高,加上景德镇自然资源丰富,本地和邻省、县均蕴藏着大量而又优良的瓷土,世界通用的“高岭土”就产于景德镇郊区的高岭村。名匠云集和“水土利陶”加速了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元代是景德镇瓷器的重要创新时期,瓷器的坯料从单一的瓷石过渡到瓷石加高岭的二元配方,成功地烧制出青花、釉里红、卵白釉、红釉、蓝釉等,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单一的影青瓷和单一刻划花纹装饰的局面。至和十五年,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枢密院”生产印有“枢府”铭文的卵白釉瓷。明代,景德镇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明初,在景德德中心设立御窑厂,有官窑二十座。宣德年间,增至五十八座,最多曾达八十座,窑型有六种,“分二十三作(工种),有官匠三百余,”“大小工匠有五百,奔走力役之人不下千计”。另有民窑二、三百区。此时的景德镇“天下窑器所聚……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永乐、宣德年间制成甜白瓷,以红釉为代表的各种色轴瓷有巨大的进步,明成化年间的青花斗彩、薄胎白瓷为瓷中珍品,历来享有盛誉。清代,自康熙十九年正式恢复御窑厂至乾隆中叶,景德镇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产品尤为丰富,技术更趋精湛。康熙的青花五彩、三彩,雍正的墨彩,乾隆的青花玲珑、象生瓷雕、仿铜、竹木、漆器等特种工艺瓷巧夺天工,令人惊叹。然而,乾隆以后到嘉靖、道光年间,景德镇瓷器已不能保持以往的繁荣,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进口的机器制造的瓷器取得了关税上的优惠,“多曰仕厘为税,实多仕有为无”,而国瓷销售,则要“逢关纳税,过卡抽厘”,所以销量骤减,保全国粹者,亦仅持名画工数人而已。宣统二年(公元1901年),官、商合办的江西瓷业公司成立,资本二十余万银元,不久辛亥革命爆发,由于周围五省协款中断、分厂倒闭,便改为局部经营。
  国民党反动统治加剧了景德镇瓷业的衰败,至民国二十八年,“窑之开工者,寥寥数十家”。以致“每到年终,无活窑户、工人,忠实者辄悬梁自尽,狡猾者辄流为‘匪类’,道路污秽,民多菜色,全镇之中,欲找一气色丰润之孩童而不可得”。抗日战争及战后,景德镇瓷器制作更是元气大伤,一落千丈。战前有瓷窑150余座,年产19954.8万件,战后300万件,1947年仅产2万件,至解放前夕,全市只有百来个处于停业状态的作坊和一千左右实际上等于失业的工人。所幸者,景德镇的传统并未完全丧失,清末至民国,优秀的景德镇瓷工在仿古瓷、雕塑瓷、青花及釉上彩绘方面仍有不少的创造。如以中国文人画引入瓷器装饰的珠山八友等一批艺人活跃在瓷都艺坛,对当时和以后的瓷器装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16年郭葆昌来镇督烧的仿雍正法琅彩的所谓“洪宪瓷”尤为精细,这都是景德镇瓷业在衰落中积极向上的一面。
  解放后,景德镇制瓷业首先面临的困难是如何迅速恢复生产。通过对失业工人的调查,阐明工商政策,打消业主顾虑,给予私营工厂低息贷款,疏通购销渠道等,第一年(1949年)内复业者达1375户,复工人数达9551人。当年陶瓷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工业总产值834万元;日用瓷总产量6350万件;其中出口瓷235万件;出口瓷品种315个;出口创汇额20万美元;销售税金5万元,生产能力为松柴窑81座、槎窑20座,计1015座,年耗松柴100多万担。
  三年恢复时期,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在景德镇陶瓷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50年,成立了景德镇瓷业公司,至1952年底,又先后成立三个加工合作社与五个生产合作社,并将172户私营小厂合并成18家私营联厂,尚余个体户836户。此期间,生产相应发展,1952年工业总产值达1692万元,为1949年的一倍多。
  “一五”计划期间,实行了大规模的企业改组,1953年,成立景德镇陶瓷生产管理局,1956年改为江西省瓷业公司。1954年,全市已有陶瓷生产合作社54个,职工愈万人,瓷业产值占全市的70.%,同时,部分合作社转为公私合营工厂,如人民、东风、景兴、红旗等瓷厂,组建了国营建国瓷厂,新建了宇宙瓷厂,在原辅材料供应方面,组建了国营匣钵厂、化工厂、原料厂、余干矿、陈湾矿及供应处,这种生产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至1957年,陶瓷工业总产值达668万元,日用瓷产量达27587万件,其中出日瓷达3942万件,出口瓷品种914个,创汇487万美元,销售税金413万元,盈利289万元。
  景德镇陶瓷工业在进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努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从“一五”开始,就注意用科学的方法总结景德镇陶瓷传统,不但医治了景德镇陶瓷工业自鸦片战争以后留下的创伤,挽救了即将失传的技艺和品种,而且为继承和发展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打下了基础。一是恢复了已经几十年没有生产的优良传统颜色釉瓷十余种;二是对各种原料作出了科学分析和鉴定;三是总结了白瓷坯釉、青花和釉里红色料、釉上彩色料和熔剂等配方与制造工艺。以后又对景德镇陶瓷生产所用的原料矿物类型、工艺性能,制瓷工艺和清初瓷器的性能特征进行了系列总结。此外,景德镇还先后与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的专家协作,对景德镇陶瓷窑炉、成型工艺、装饰方法进行了全面总结,这都为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的传统工艺和产品作出了贡献。
  〔基本现状〕
  景德镇作为瓷部,其生产的状况,对中国的陶瓷生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传统特色和独特风格蜚声中外。在全国八大产瓷区中,景德镇获优质产品金、银牌奖数最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产值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景德镇14家大、中型瓷厂1982年的固定资产原值为7616万元,同年提供产值11434万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平均提供产值150元,居全国同行业之首,每件出口瓷平均换汇额由1977年的19美分上升到1985年的28美分,连续几年为全国同行业最高水平;出口瓷平均每一美元换汇成本由1977年的3.42美元下降至1984年的3.25美元,全国其他陶瓷行业平均每一美元的换汇率成本都在3.88元以上,景德镇换汇成本比全国同行业低一元左右,平均一年为国家节约收购资金约2400万元。1986年,全国日用瓷总产量为13.32亿件,其中景德镇产量为31694万件,约占四分之一;全国陶瓷创汇1.516亿美元,景德镇为2505万美元,约占六分之一。
  目前在景德镇,一个以日用瓷工业为主体,以建筑陶瓷与工业陶瓷为两翼、包括生产、流通、科研、设计、文化、教育、考古、旅游在内的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已经形成。景德镇陶瓷生产中较高的专业化协作水平在国内各大产瓷区中是少有的。
  (一)陶瓷产业结构与企业结构
  1、生产日用陶瓷最终产品的工厂:景德镇日用陶瓷最终产品的国营与集体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联户办、个体户的企业共192户。1986年,全市日用陶瓷产值各占各类陶瓷产值70%以上。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的12户大、中型国营瓷厂年产量在1000万件以上,是景德镇日用陶瓷业的骨干。其中宇宙瓷厂、为民瓷厂、红星瓷厂、艺术瓷厂、建国瓷厂、光明瓷厂、人民瓷厂、东风瓷厂、华风瓷厂、景兴瓷厂、新华瓷厂,红旗瓷厂在国内外均享盛名,这12户国营瓷厂职工1986年底总数达24920人,固定资产原值12477万元,净值8370万元,流动资金2934万元。产量占全市日用瓷的75%,出口瓷交货占全市日用瓷的90%。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大集体瓷厂22户,共有职工12871人,固定资产原值2721万元,净值1624万元,流动资金年末数1611万元,其中以红光瓷厂、雕塑瓷厂、曙光瓷厂、新光瓷厂等四户规模最大,职工少的数百人,多的达3000余人。景德镇除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的国营与大集体陶瓷生产企业之外,还有县、区、乡、镇、村和联户办,个体户陶瓷企业513户(据1985年全国工业普查登记),职工共125000人,固定资产原值2379万元,净值2101万元,流动资金1135万元。这些企业主要是从事日用瓷加工和部分日用瓷品种的拾遗补缺。
  生产建筑陶瓷的企业计七户,职工人数共5531人,固定资产原值3822万元,净值3062万元,流动资金1064万元,1986年工业总产值达3235万元。这七户企业中,以市建工建材局所属景德镇陶瓷厂、景德镇市面砖厂、景德镇市建筑瓷厂为骨干。其中,景德镇陶瓷厂是国家建材局的重点企业,设计能力为面砖240万米2/年,卫生瓷36万件/年。1986年实现产值2700万元。
  生产电瓷的企业计6户。职工人数共3603人,固定资产原值1713万元,净值947万元,流动资金1530万元,1986年工业总产值3207万元。市机械工业局所属电瓷电器工业公司是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的七大重点电瓷企业之一,其产量占全市电瓷总产量的90%,1986年实现产值2470万元。
  其它工业、技术陶瓷:无线电子工厂的专门车间制造,唯磁性瓷由电子局所属的磁性材料厂生产,工业瓷大多由日用瓷工厂的专门车间制造,而一些专门工厂大多规模较小,属区办企业或乡镇企业。
  2、陶瓷原材料与辅助材料生产企业:景德镇生产陶瓷原材料的工厂以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瓷用原料总厂(含原料矿山8处、加工点2处)、瓷用化工厂、窑具厂、石膏模型厂、耐火材料厂以及市直属的焦化煤气厂、二轻局与出口公司所属纸箱厂为骨干,另有几十户小型企业生产匣钵、瓷用毛笔等。
  3、陶瓷机械与热工设备制造企业: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陶瓷机械厂、窑炉建筑安装公司为骨干企业。
  4、陶瓷供销企业:中国工艺品总公司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每年向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景德镇瓷器一亿件左右。商业系统的景德镇销售公司向全国各省、市的日用杂系统推销景德镇日用瓷一亿件。其它日用瓷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经销部与各瓷厂自行销售。建筑陶瓷由建材销售公司与工厂销售,釉面砖由江西省外贸出口。电瓷由企业自销并委托天津口岸出口。陶瓷供应处负责日用陶瓷与建筑陶瓷的大部分燃料的供应,而陶瓷物资站则供应材料与设备。
  5、有关瓷器生产的科研、勘探设计、文化、教育、旅游机构:有轻工业部直属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江西省轻工业厅所属的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校;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的陶瓷职工大学、景德镇陶瓷馆、陶瓷设计院、地质队;市文化局所属的陶瓷博览区;市劳动局所属的市技工学校,为景德镇陶瓷工业提供着良好的协作条件并为陶瓷企业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目前,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及所属企业中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人;中级技术职称的150人,每年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职工大学、陶瓷学校及全国的大中专学校及全国的大中学校却分配数十名大、中专学生到陶瓷系统工作,为陶瓷工业的现代化输送了人才。科研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丰硕的科技成果。1978年至1985年,景德镇陶瓷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三项;国家发明奖三项;全国优秀新产品金龙奖四十一项;全国陶瓷美术设计奖六项;全国旅游产品奖三项;冶金部科技成果奖一项;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奖十九项;江西省科技成果奖六十五项;江西省优质产品奖十六项;江西省科技成果推广奖三项;江西省经委技术进改奖十四项。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还获得国家稀土应用先进单位称号。
  特别是1979年与1986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瓷厂共获国际金奖和国家金、银奖12枚,其中:人民瓷厂青花梧桐42头西餐具在1984年上半年,分别在民主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捷克斯洛伐克15届消费品国际博览会、波兰波兹南56届国际博览会获得三枚金奖。光明瓷厂青花玲珑54头清香西餐具在1986年民主德国莱比锡春季国际博览会获得一枚金奖。获得国家金奖的有:人民瓷厂长青牌青花瓷,艺术瓷厂福寿牌粉彩瓷,光明、红光瓷厂玩玉牌青花玲珑瓷,人民瓷厂长青牌梧桐餐、茶具,红光、光明瓷厂玩玉牌青花玲珑餐、茶具。获得国家银奖的有:建国瓷厂珠光牌高温色轴陈设瓷,宇宙瓷厂高岭牌45头西餐具,人民瓷厂长青牌青花影青餐具。还有54项产品获得部、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的升级也有很大的发展。宇宙瓷厂生产的《红楼梦十二金钗》高档系列艺术彩盘《元春》、《宝钗》、《熙凤》、《惜春》等四个品种自去年起已有一百万块进入美国布莱普德“世界彩盘交换中心”之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结束了美国彩盘市场无中国产品的历史,仅此一项产品就为国家创汇200多万美元,成为我国陶瓷行业中日用瓷单件创汇率最高的品种。
  1986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3701万元,比计划高3%,日用瓷产量完成31963万件,比计划高14.2%,质量一级品率达到53.3%,比计划高1.3%,实现利润2820万元,比计划高1.1%,实现税利4200万元。超过历史最高纪录的有:总产值、日用瓷产量、消耗、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税利总额等七项指标。
  (二)陶瓷产品结构:
  日用陶瓷是景德镇陶瓷工业的主体。1986年年产量33537万件,产值2.6亿元,占陶瓷产值的70%以上,景德镇日用瓷可分为陈设瓷与日用瓷两大类,陈设瓷主要是瓶、缸、坛、罐瓷雕、壁画,灯具等工艺美术品,这是景德镇瓷器的精华,“如有薄如蛋壳、轻如蝉翼”的薄胎瓷,古人曾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灸销”的诗句来形容它的精巧;有运用镂捏堆、浮雕传统工艺制作的各式传统人物与现代人物,龙风虎鹰、飞禽花卉等各式瓷雕,一个个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还有被人赞誉为“人造宝石”的颜色釉瓷,晶莹悦目,光彩照人,以成千上万块瓷板画镶嵌而成的大型陶瓷壁画更是富丽堂皇,气势磅礴,是宴会厅、车站大厅的最佳装饰品。日用瓷主要是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等配套瓷和碗、盘、杯、碟等单件瓷,如以“梧桐”画面装饰的青花梧桐餐具,画面通过点,线,面的巧妙组合,对江南的园林风光作了理想的描绘,近处是石桥行人、花鸟树林,楼台亭阁,远处是层峦叠嶂,平波荡舟,确有“白波青峰非人间”的意境,是中外人土最喜爱的饮食器皿。
  陈设瓷和日用瓷按制作工艺又可分为传统瓷与新彩瓷。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即青花、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瓷为景德镇所独创,在国内外享有极高声誉。新彩瓷釉上贴花中西餐具等日用瓷亦是较大的发展市场。景德镇常年生产的日用瓷有2000多种器型、3000多种花面、品种花面之多,这在国内外任何产瓷区是无可比拟的。
  建筑陶瓷以釉面砖为大宗,1986年产量达420.5万米²,约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建筑陶瓷总产值约4000万元,产品品种有不同规格的白色、彩色、印花、无光釉面、卫生瓷砖、建筑玻璃、浮雕地毯砖、陶瓷与玻璃锦砖。其中三角牌白色釉面砖为建材省优质产品。
  电瓷产品产值在景德镇陶瓷工业中占第三位。1986年产量达8993.4吨,产值3300万元。产品有悬式、针式、棒型、套管、避雷器等五大系列,品种较为齐全。近年来,已能生产我国最高电压等级50万伏高强度棒型支柱绝缘子。与50万伏高强度耐污捧型支柱绝缘子。
  工业瓷正处于发展过程中。1986年工业瓷产量376.8吨。主要产品有多孔过滤瓷件,纺织件,乳胶手套瓷模具、球磨坛与瓷球等;无线电陶瓷产品有压电陶瓷、介质陶瓷、真空瓷,装置瓷、磁性瓷,厚膜混合集成电路、PTC陶瓷、SiN陶瓷等。仅999厂一家,该类产品1986年产量就达4000多万件,产值1200多万元。其中300路载波机用压电陶瓷滤波器与压电陶瓷峰鸣片分别获得1983与1986年国家银质奖;另两项产品获电子工业部优质产品奖;一些精密陶瓷产品正逐步被开发出来,诸如人造宝石等。
  陶瓷原、辅材料、机械、热工设备的生产:1986年共生产各种陶瓷机械1035台,近3000吨,花纸2053.3万张,黄白金水89533瓶光泽液态颜料18950瓶,瓷用颜料79.8吨,耐火砖17071吨耐火骨料8463吨,耐火泥1133吨,匣钵34081吨,采掘矿石与加工瓷土近20万吨,石膏粉1万余吨,包装纸箱纸盒1000多万只,瓷用毛笔万支,不仅满足了本市陶瓷工业的需要,还大量地销往兄弟省市。
  (三)经济联合:
  景德镇陶瓷工业与外界的经济联合已有如下形式:
  1.合资经营:在流通领域,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瓷厂从1982年起先后在北京、江苏靖江、厦门、深圳等地联营公司和分公司、还在上海、南京等地设立联营销售点。联营由双方投资,共同经营,按投资比例分享盈利和分担风险。其中以与北京市日用杂品公司联营的北京景德镇瓷器联营公司影响最大、效益最高。1986年其销售额近500万元,获利127万元,并总结出一整套有价值的经验。在生产领域,市窑具厂,在江西省新兴陶瓷产区黎川县设立了联营分厂,以其知识产权与技术服务为景方投资。东风瓷厂等地也在外地设立联营分厂。
  2.零部件扩散加工:市电瓷电器工业公司在产品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将老产品逐步扩散给小型集体瓷厂;市陶瓷机械厂已将机械零部件扩散到60多个小型机械厂;从而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在日用瓷生产过程中已出现了大量的厂际协作的范例,对保证合同按期履行起了较大的作用。
  3.共同开发:景德镇陶瓷工业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中国科学院、华东工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贵阳地球物理化学研究所、国家建材局咸阳陶瓷研究所、航天部第四设计院、西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等教育、科研、设计单位间进行了广泛的联合,共同从事新产品(如高压电瓷、人造宝石、景瓷第二代新配方、峰窝瓷、低铅粉彩颜料等)开发新技术(如喷雾干燥技术、徽机应用等)研究,推广以及技术改造的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有些项目已对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1979年,景德镇陶瓷厂与咸阳建筑陶瓷研究所共同研究设计的面砖坯粉大型压力喷雾干燥技术填补了我国的空白,接近达到国际水平,创造的经济效益已达400万元以上,并在全国推广。
  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与国外联合正于处商谈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包括引进外资在景德镇兴建工厂、输出资金与技术在第三世界国家兴建工厂、技术引进、人才引进等。
  (四)技术进步:
  1.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
  建国以来,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在不断变革中前进,其所经历的是一条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之路,使景德镇由普通瓷、粗瓷向细瓷、高档瓷发展,由单件向成套发展。
  青花瓷:青花料和青花釉配制技术,从过去凭经验转为依靠理化分析,掌握发色机理,达到色料深、浅、沉、艳运用自如的目的,而且有适合柴、煤、油烧成的各种青花料和青花釉,使产品配套率大大提高。
  玲珑瓷:随着科技的进步,瓷工用新的技术配制和控制玲珑瓷的泥、釉配方,在一些工序上采用了新工艺,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显著增长。
  颜色釉:不仅传统名釉如“祭红”、“郎窑红”、“三阳开泰”、“钓红”等业已恢复,而且由于用新的科学方法进行配料,以化工原料代替贵重原料并控制窑炉温度和气氛,提高了名贵颜色釉的质量,成本也有所降低,创新了大件郎窑红、风凤衣釉和羽毛花釉,形成了红、青、兰、黑四个系列的颜色釉瓷。
  粉彩、古彩:逐渐扬弃了某些陈旧的、繁琐的图案,并把新彩颜料和技术用于粉、古彩装饰上,形成了“落地粉彩”和“墨彩描金”新技法,还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大截面新型辊底烤花窑,使粉彩瓷的铅、镉溶量大幅度下降。
  薄胎瓷:不仅能生产100件的花瓶;而且能生产300件以上的大型薄胎瓶,500件水晶刻花皮灯以及口径26公分的薄胎碗。
  不仅有粉彩薄胎,而且还有青花、青花玲珑,色泥薄胎瓷,许多产品的薄度、透明度、白度都超过历史最好水平。雕塑瓷.中,近几年也有变色釉、夜光釉、仿钛镀金、微雕等新产品问世。
  据统计:1985年至1986年,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瓷厂开发重大新产品44个,其中30个已经鉴定。
  在建筑陶瓷方面:近十年来技术进步已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景德镇陶瓷厂由于重视新技术开发,发展速度居全国同行业之冠。已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10余项,还有一批新产品获奖,其中耐酸水泥的研究,防弹装甲的研制,压力式喷雾干燥技术,半干压坯料工艺的开发应用,多孔窑的改进,切线式二流体喷嘴的研制,丝网印刷技术的应用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并对建筑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在电瓷方面:11万伏、33万伏、90万伏高压棒型支柱的研究与氧化锌避雷器的研制,美国标准针式系列、线路柱式,XP—16T高强度悬式的研究,在国内具有较高水平并填补了江西省在这类产品方面的空白。
  在工业陶瓷方面:已开发产品十余项,其中多孔滤瓷、瓷手模、峰窝瓷具较高水平。
  在无线电工业陶瓷方面,仅999厂就获江西省科技成果奖四项,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奖二十一项,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十项,其中金龙酸锂单晶,钽酸锂单晶高压静环,十二路载波机陶瓷滤波器、37MHZ声表面波滤波器等项均为重大科技成果。
  2.技术引进:
  近些年来,景德镇陶瓷工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不断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武装和发展自己,加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瓷都的步伐。
  日用陶瓷工业引进了强磁除铁设备;不锈钢练泥设备;成型与彩饰设备样机并已消化吸收,在国内推广应用;自动化煤气隧道窑,人工合成莫来石质匣钵技术、设备引进将促进这方面技术的更新换代,在瓷用化工、石膏生产、西餐具生产方面,一个完整的引进计划已经形成。
  景德镇建筑陶瓷领域是国内引进设备最早的单位,所引进的拉塞泵已消化吸收,大吨位压机已发挥效益,面砖生产线已投入生产。
  电瓷领域,引进了煤气抽屉窑,将对保证大件电瓷的烧成质量起巨大作用。大直径练泥机的引进,将显著提高电瓷的成型质量与效率。
  无线电陶瓷方面已引进压电陶瓷滤波器生产线,陶瓷微调电容生产线,与声表面波滤器件部分单机设备。
  3.技术改造:
  日用陶瓷在解放三十多年来不断地进行着技术改造,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1966年,进行了以煤代柴的技术改造,共投资2424万元,其中技术拨款1924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至1965年建成煤窑131座,煤烧瓷器占总产量的70%,大体上结束了景德镇千余年来以柴烧瓷的历史。在此期间,陶瓷工业原料加工,成型、彩饰技术亦有重大进步,新建了一些工厂,陶瓷工业经过多次改组,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已经建立。
  第二阶段,1967—1976年,进行了以窑炉隧道化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共投资1307万元,其中技措拨款1043万元,银行贷款264万元。至1975年,建成隧道窑18条,以隧道烧成的瓷器占总生产量54%,在此期间又进行以重油代煤为燃烧的改造,于1976年建成油窑两条。文革期间由国家投资2720万元,由捷克建造的年产2700万件的景德镇瓷厂被拆除,十三家瓷厂被迫改行,14万米²厂房被调作它用,5000余名职工转业,数百名技术人员被下放,从而使技改末得到应有的效益。
  第三阶段,1977—1985年,进行了以新工艺、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其投资8683万元,其中技措拨款4597万元,贷款3575万元,自筹551万元,在五五期间,重点放在填平补齐,恢复文化革命造成的创伤,后六年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改变产品结构,推广如辊底烤花窑,成型作业线等先进工艺技术上,这一时期的技改为缩短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与兄弟产区的差距起决定性作用。
  建筑陶瓷工业的技术改造始于1962年,第一期工程投资250万元,为拨款,建设第一条年产80万米²的面砖生产线,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该项工程至70年代初建成投产,为景德镇建筑陶瓷工业奠定了基础。1980年以自筹,补偿贸易、贷款共筹资金500万元,将原工业瓷生产线改为面砖生产线。1982年,建材部投资了3800万元对景德镇陶瓷厂进行改扩建,于1980—1987年先后投产,共改造80万米2面砖线一条,(为引进设备)36万件卫生瓷线一条,在这次改扩建中,原陈旧厂房,设备90%被淘汰,该厂已成为全国第一流的工厂。
  电瓷工业在“六五”期间投资400多万元建成隧道窑与悬式绝缘子成型车间,“七五”期间拟投入技术改造资金2000多万元,改造的重点在于提高工厂的技术装备水平,以保证电瓷产品的质量。
  无线电陶瓷方面“六五”期间技改投资达200多万元,重点用于氧化铝瓷生产线的改造与其它无线电陶瓷生产线的引进。这一时期的技术改造对于在景德镇形成一个压电陶瓷生产中心奠定了基础。
  〔发展方向〕景德镇陶瓷工业最终将形成日用陶瓷为主体,以工业陶瓷与建筑陶瓷为两翼,最终产品的生产与生产条件保证体系相适应,具有较高的集约化程度的工业体系。尽管陶瓷工业在全市工业中所占的比例将逐步降低,但陶瓷工业将永远是景德镇市的主体工业。
  景德镇陶瓷工业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保留全民、集体、个体所有制三种所有制形式,但各自在陶瓷工业体系中所占有的地位,对景德镇市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将非常明朗,个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将在科学有力的宏观指导下,彻底摆脱目前的无政府主义状态。
  景德镇陶瓷工业将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资源优势(储量大)与劣势(质量差),人才与技术优势(技术人员多,优秀的传统技艺得到完善保存)与劣势(小生产习俗势力的存在),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拟定自己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措施。
  至本世纪末,景德镇陶瓷工业总产值有可能达到10亿,其中日用陶瓷6.5亿,建筑陶瓷1.5亿,电瓷1亿,工业与技术陶瓷1亿。
  1990年日用陶瓷总产值将达3.2亿元,产量将达3.5亿件,出口创汇达7000万美元以上。
  为达到上述战略目标,景德镇陶瓷工业必须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工业技术改造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1、改革:首先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陶瓷工业管理体制,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的结构,企业分布特点及企业之间已经形成的依赖关系要求日用陶瓷工业的主管部门成为托拉斯式的经济实体,以便主动地对其所属的各个部门的发展进行协调,与此同时,还应对江西省陶瓷工业的发展起辐射,行业管理与宏观控制方面的作用。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应该按国家经委要求的那样向大型企业与出口瓷基地企业过渡,以保证享受国家在技术改造与出口创汇方面的优惠政策。
  日用陶瓷的外贸与内销体制正在明显地割断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将流通与生产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有效办法是企业集团模式。日用陶瓷企业集团还将包括科研、设计、教育、文化方面的机构,景德镇日用陶瓷业若要真正形成自己的竞争能力,企业集团是必须成立的。
  在外贸体制尚未进行彻底改革的情况下,出口代理制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法。
  电瓷工业、建筑陶瓷工业的骨干企业应拥有自由委托出口的权力,以提高其出口创汇积极性与能力,并争取享受出口产品基地企业待遇。
  2、改造:
  景德镇陶瓷工业改造显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将景德镇陶瓷业优秀的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2)优先解决原、燃材料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问题以及先进的机械、热工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能力问题。
  (3)以提高产品质量及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作为改造的最终目的,为此要以优质名牌产品与主要出口产品生产企业的改造为重点。
  (4)日用陶瓷工业的技术改造应采用两条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即对批量大而品种较为单纯的日用瓷采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作业线生产方式,而对传统的艺术瓷与少数特高挡餐茶具则需长期保存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5)陶瓷业的技术改造应做为景德镇市城市规划的重要的内容予以同时考虑。
  “七五”期间,日用陶瓷工业的技术改造投资将控制在2亿元左右,由于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近20年,相同产值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只有湖南的½强,所以希图用2亿元的投资彻底改变景德镇日用瓷的装备状况并使该工业达国际先进水平是不现实的。景德镇要以“七五”期间的投资速度连续改造三个五年计划。“七五”期间,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技改投资将集中用在高岭土的精选,瓷用颜料,花纸、金水、窑具、石膏生产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以及骨干瓷厂特别是样板厂的引进与改造。
  电瓷工业“七五”期间将投资1000多万元,重点用于提高电瓷产品质量特别是可靠性方面,与此同时,亦要相应缩短我们在生产效率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中央和省、市对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十分关心和重视。1984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赵紫阳、万里、方毅、郝建秀、邓力群和吕东、宋平等领导同志先后亲临景德镇视察,对景德镇陶瓷工业生产作了许多宝贵指示,并投资206亿元用于景德镇陶瓷工业“七五”技术改造。景德镇陶瓷行业五万多名职工正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心血和汗水,振兴瓷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瓷都。

知识出处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一九八六年)》

出版者:景德镇陶瓷杂志编辑部

《景德镇陶瓷工业年鉴》记载了党和国家领寻人考察瓷都的实况,名人题词和咏“景瓷”的诗篇,以及有关论文、译著、报道等均作了入选,现今景德镇继承和创新的各类名瓷及其装饰彩类亦一一作了介绍。还有有关文献作了汇编。遗憾的是,这部年鉴只反映了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未能包括县(区)乡镇制瓷企业和制瓷个体户的全部,愿在今后续篇年鉴中填补这一空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翮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