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镇区古瓷窑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4042002021000169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镇区古瓷窑遗址
分类号: K878.5
页数: 13
页码: 716-7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镇区古瓷窑遗址,分别记述了珠山御器(窑)厂遗址、落马桥古瓷窑遗址、董家坞古瓷窑遗址、赛宝坦古瓷窑遗址等。
关键词: 景德镇 镇区 古瓷窑遗址

内容

珠山御器(窑)厂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区珠山路之珠山南侧(今市政府所在地)。珠山原为老城区中心,据《浮梁县志》载:“珠山,在景德之中独起一峰,高数十仞,绵亘数里。峰峦遥列,俯视四境。相传秦时番君登此,谓立马山。至唐,因地绕五龙,为珠山。元未,于光据之为行台,号蟠龙山。明称纛山。后为御器厂镇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的建设和改造,珠山渐渐低平,惟龙珠阁旧址仍保留约十米高的台地。
  御器厂始设于明洪武二年(1369),规模宏大。据县志记载:“御器厂中为堂,后为轩、为寝。寝后高阜为亭。堂之傍为东西序。东南各有门,左为官署,前为仪门,为鼓楼,为东西大库房,为作二十三……为督工亭,为狱房。厂之西为公馆,东为九江道,为窑六,曰:风水窑、色窑、大小〓熿窑、大龙缸窑、匣窑、青窑。厂内神祠三,厂外神祠一,秋井二,为厂二,曰:船柴厂,水柴厂。房二,曰:放柴房、烧窑入役歇房。明嘉靖四十三年毁。复建。万历二十五年,巡检方河以内监委督厂事,无恶不作,镇民激变,民放火烧门坊……三十年布政司发各县合银盖造,鄱阳县丞刘岳带管厂务,督立牌坊,重建堂遮,颇称壮丽。”清代改御器厂为御窑厂。清末御窑厂撤销。自明洪武二年至清宣统三年(1369~1911),御窑厂延续烧造543年。入民国,袁世凯称帝,改设为“陶务监督署”,并烧造过一批瓷器。袁氏称帝幻灭,该署撤销,随后为军警屯驻。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时,惟龙珠阁尚存。
  御窑厂是明、清两代专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是中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初期有窑二十座,宣德年间增至五十八座。陶工常年维持三百多名“官匠”。御器厂由州县官管理,每逢大量烧造时,朝廷便派宦官来“督陶”。清初,一改明代派征夫役的劳役制度,采用银两雇工的方式,提高了陶工的积极性,刺激了工艺技术的开发。“督陶”官亦一改明代由中官任的制度。因而清代个别督陶官对制瓷技术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如督陶官藏应选之“藏窑”、朗廷极之“朗窑”、年希尧之“年窑”、唐英之“唐窑”等曾在瓷器制作上取得一定成就。
  从明至清五百余年的时间里,御器厂制作了无以计数的精美瓷器,为“天下窑器之所聚”。如明代薄胎瓷、成化斗彩瓷、青花五彩瓷、素三彩瓷,高温单色釉霁红、霁蓝、甜白、孔雀绿、浇黄等,可谓是琳琅满目。装饰技法有刻花、堆花、暗花、锥花、玲珑、镂空等,可谓是无巧不备;清代如五彩、粉彩、珐琅彩瓷等新瓷、色釉瓷品种名目繁多,红釉有铁红、铜红、金红之分;蓝釉有天蓝、洒蓝、霁蓝之别;绿釉有瓜皮绿、孔雀绿、秋葵绿之异。此外还有茄皮紫、铁绣花、茶叶未、乌金釉等。其“器数则缸、砖、盘、碟、碗、罐、瓶、盏、盅、炉、盆”等。还有形象生动、制作精巧的象生瓷,精致逼真、富有质感的仿漆器、木器、竹器。从珍藏于国内外博物馆的传世品来看,谌称是精妙至极,其彩料之精纯、绘画之流利、造形之优雅、制作之精工,是后世难于仿效的。御窑厂的设置,一方面由于封建特权和落后的生产管理,不仅抑制了当时民窑的生产,而且御窑厂瓷器成本极高,运输徭役繁重,给景德镇以及附近府县乃至江西全境带来巨大的灾难;另一方面,由于御器厂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地提高瓷器质量和创造新品种,这对制瓷工艺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该遗址上因铺路或基建露暴了部份遗存,故进行了三次抢救性清理。1982年,在今珠山路北侧市政府大门前,东起中华路口至公馆岭150米地段,即明代御器厂仪门故址,清理出明代残瓷窑一座,官窑废品堆积七处,出土了有永乐、宣德年款以及一批无款的明初官窑残器,瓷片计数吨。1987年,在珠山龙珠阁故址上,出土有大批明成化、嘉靖等官窑器,瓷片数十吨。第三次在今东司岭,即御器厂之南侧,出土有大批正统官窑器残片,同时清理出明初官窑五座。经考古人员分类粘合,已复原数百件明代官窑产品。
  景德镇明永乐、宣德御厂遗存 1982年12月5日~14日,在东起御窑厂东墙、西至公馆岭长160米的沟道中,清理出明代残瓷窑一座,官窑废品堆积七处,出土了永乐、宣德年款以及一批无款的明初官窑残器。
  瓷窑遗迹 距地表60厘米的宣德青花瓷片之下,发现一半圆形遗迹,残高45厘米,横墙下端残存11厘米×15厘米的小孔5个,经对合复原,得知小孔原为6个。窑内壁和孔壁经高温烧结,均有厚0.3厘米~1.2厘米的玻化层。底部铺有一层砂渣并粘结有少许白瓷涩胎钵状窑具的残片。该残窑宽2米,进深60厘米,平面约1平方米。
  经考证,该窑为宣德时建于永乐地层上的1座烧造祭红及颜色釉瓷的“色窑”。
  永乐官窑器 出土的永乐器中除极少的酱釉小盘和一些透明淡青釉器外,几乎全为莹洁的白釉残器。其釉面“隐隐桔皮纹起”,并有微细的针孔(未完全封闭的小气孔),釉里密布细小气泡,由于光散射作用,使这类釉具有非常柔和的光泽,是为古文献中所说的“甜白”。
  其残器以靶盏(高足杯)、盘和僧帽壶为主,碗、带兽面饰件的大瓶罐次之,爵、扁壶、荷叶盖罐又次之。部分靶盏有篆书“永乐年制”暗款。未见扰乱,为永乐时因落选而被砸碎的官窑器堆积。
  靶盏:均为撇口式,其靶有高5.6厘米和矮4.5厘米(见图11-14)两种,前者仅为5%。除纯素的外,有刻、印花装饰,锥刻纹饰较清晰,印花多模糊不清。由于残片较碎,不能看到完整纹样,但对光照映,可见有怪兽、缠枝莲托八宝、变形莲瓣、朵云等题材。部分靶盏的盏心或内壁,有刻或印篆书“永乐年制”暗款。从靶盏的断面看,靶与盏系用胎泥粘接,并经细致修整。足内满釉。它与元代后期同类器物在工艺与造型上略有不同。
  盘有大中小三种,大、中盘均白胎涩底,小盘则有涩底和釉底的两类。其底釉多为荡釉,亦有刷釉的一种(口径13厘米~16厘米的中型碗碗足亦如此)。比较景德镇历代采用垫饼或沙渣单件仰烧的碗盘,足内施釉,从这一时期开始。
  按造型分,盘类又可分为折沿、撇口、直口、花口等式。其中以撇口小盘数量最多,部分内壁有印花,盘心线刻朵云纹(云脚向逆时针方向弯撇)。除折沿盘有挂透明淡青釉的外,余均为甜白釉。折沿盘口沿刻潮水纹,内壁为缠枝花,底心刻甜瓜(因盘底不全,未予绘图),外壁绕以折枝瑞果。该类刻划花的线条精细工整,较宋元时代流行的所谓“半刀泥”刻划法,似欠活泼。
  碗类有直口鼓腹和侈口二种,器壁较深。挂透明淡青釉的直口碗,底心刻折枝菊或牡丹,外壁刻牡丹、菊花相间的缠枝花。
  僧帽壶仅见挂甜白釉的一种,柄与壶口内、外刻缠枝灵芝;颈部为缠枝花;腹部刻莲托八宝,也有刻藏文一周的;腹下部为相连的变形莲瓣纹。传世的宣德青花僧帽壶的造型、纹饰均明显仿自永乐。荷叶盖罐的器盖与元代的相比,荷叶边起伏较小。
  永乐地层出土的瓷器,95%以上为甜白器。不见红釉、釉里红、青花器的残片。瓷片中龙凤纹样极为罕见(仅见于数块盘的残片)。残器中以靶盏、小盘的器壁最为薄腻,口沿仅厚0.8毫米,透光度极好。其他均为中或大型器皿。细薄的小盘、靶盏与厚2厘米~3.4厘米的大瓶罐等残片在同一地层出土,可见永乐器厚薄并存。
  这批瓷器中部份刻有永乐暗款,可确定为永乐器物;又根据出土白瓷砖烧造年代情况的考证,白瓷砖烧制于永乐十八年以前,上述永乐甜白器叠压在白瓷砖之下,其烧造年代当不会晚于1420年。
  宣德瓷器 出土的宣德器多有六字年款。其中清御窑厂东墙地段堆积最厚,出土数量、品种最多。型制最大或彩绘最精的宣德器则出土于御窑厂仪门前及西侧。
  御窑厂东墙地段出土的宣德器 以红釉器为主,青花、仿龙泉次之;白釉、蓝釉器又次之;釉里红、紫金釉、低温绿釉、洒蓝、孔雀绿仅见少量碎片。绝大部分器物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
  1.红釉器:以小盘(见图11-17)为主,其次为碗类,亦有梅瓶、梨形小壶、香炉等不能复原的残片。多无刻印纹饰。
  2.青花器:以大盘、大罐、小缸的残器为主,亦有青花小盘(见图11-18)、笔盒、烛台、执壶、扁壶等。传世品中较为常见的莲子碗残器仅出土一件。唯有璎珞纹大罐较为罕见。
  3.仿龙泉青釉器:有大而厚的六面洗、乳钉三足洗,亦有口径仅8.5厘米的花口小碟(见图11-19)等。器型与釉均仿自龙泉器(釉厚约1毫米~1.5毫米),与龙泉器几乎没有区分,只有瓷胎白度更高、更为致密而已。大件器皿外壁近口沿处多有青料横书的宣德年款,六面洗的外壁刻划宝相花纹。花口小碟则于盏心书青花年款,其足底平整,足内满釉。
  4.白釉、蓝釉、釉里红器:白釉器主要是小盘、碗和平底撇足的靶杯。蓝釉器仅见小盘与大碗两种。釉里红器有三鱼、三果小靶杯、三鱼盘和绘云龙纹的小碗等。青花斗釉里红器仅见一小罐残盖,盖面绘五爪云龙纹(云为青花,龙纹为釉里红)。
  5.低温绿釉、洒蓝、孔雀绿残片:出土极少,均有程度不同的剥釉现象。铅绿釉与洒蓝器多有锥刻花纹,孔雀绿釉器则仅见素面一种。
  明御厂仪门地段的出土宣德器物中,有2件较完整的青花罐,器型硕大雄伟,通体绘一条四爪衔芝草龙,高44厘米、腹围167厘米、底径32厘米。一同出土的还有青花海水飞龙缸残片,宣德暗款白釉小盘,制作精致的外绘青花海水五爪龙内印龙纹敞口碗、外绘同样纹饰内书梵文青花小靶杯。其水波用最淡的青料“影淡”绘成,料淡而清晰,线条匀细;五爪龙则有九龙、双龙和单龙之别,以“正浓”彩绘。色差对比明显,但又十分和谐。
  该青花罐的造型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略有不同,龙为四爪;而海水五爪龙纹敞口碗、小靶杯绘制之精,则是一般宣德青花瓷所无法比拟的。表明宣德御厂产品本身也有精粗之别,前者当为赏赍品或部限瓷器,而后者必为御用品物。
  御器厂西侧(明代公馆岭) 出土了两件双圈篆书宣德青花款残器,虽然文字不全,但从笔划上仍然能辨认出“宣德年制”四字。另一面绘变形莲瓣、卷草纹,料色浓淡不均,风格粗犷,与常见的传世宣德楷书款青花瓷器有所差异。
  御器厂西侧灰坑出土的瓷器 绝大多数为甜白器,釉面较永乐甜白略亮,惟柔润感不及。均无年款。
  其次为红釉器,均极鲜艳,但釉层比宣德的薄。除一件梨形小壶的盖刻有变形莲瓣纹外,其他均无纹饰。器型以小盘为主,亦有少量靶盏;釉里红器有绘云龙等纹的(有碗、靶杯和大瓶罐的残片);亦有白地堆填祭红三鱼的器物(如小靶杯、小盘),除鱼体肥大稚拙外,其纹饰风格与宣德同类器相同。另有红地堆白龙器皿,但为数极少。
  此外,尚有少量透明淡青釉器,多有刻划花纹,靶盏类,刻海水三山纹;扁壶类,刻宝相花。青花器数量极少,仅见海水龙纹爵一种。低温黄釉和孔雀绿均为靶盏或小碗残片。酱釉器只发现数件小盖合。还有仿龙泉梅子青釉器的残片。
  器型:以撇口小盘为主,亦有靶盏、小靶杯、直口盘、碗类、双环大盖盒(高20.3厘米,腹径28厘米。见图11-20)、扁壶、小注壶和爵等。
  小盘在造型结构上和永乐器有相似之处。但内壁多印龙凤纹(少数印牡丹纹),底部较薄,内底均满釉,不见刷釉痕迹,当为“促釉法”(足内荡釉)上釉。
  小靶杯,口径8厘米左右。靶有两式。一为撇足平底式,用胎泥封闭底足,足平无釉;一为凸节封闭式,浅圈足无釉。前者有白釉和白地饰祭红三鱼的二种,与宣德同类器物几乎完全一致,惟无年款。后者有白釉与釉里红两种,釉里红杯内书梵文、外绘海上三山五爪龙纹,与宣德同类青花器造型纹饰相同。
  另有一件碗心书有“官用供器”四字的白釉侈口弧壁碗(见图11-21),胎釉比上述瓷器粗糙,风格亦不甚相同。
  以上无年款瓷器据文献印证,应是宣德早期的制品,而书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的青花等瓷器,则应制于宣德后期。
  这次出土的残器中,有一批无年款的青花瓷器,它的出土紧贴永乐甜白器堆积的西侧黄褐土中。主要有:
  青花瓷砖:仅一面有釉,绘龟锦纹,厚2.2厘米~2.4厘米、面宽8.9厘米、底宽8.6厘米,残长13厘米。
  青花大盘:海怪纹盘:盘心绘海涛象形怪兽,内、外壁绘海水、龙、羊、虎、虾、鱼等,口径65厘米、底径50厘米、高8.8厘米。
  内绘折枝瑞果外绘缠枝灵芝纹盘(仅存盘壁),口径74厘米、底径63厘米、高10.9厘米。
  3.豆形残器:器心绘五爪团龙,外壁绘海涛,把绘海涛三山纹。残高13.5厘米、足径8厘米。
  以上青花瓷砖、豆形残器、海怪大盘较为罕见。瓷砖上的青花龟锦纹与元代石刻上的龟锦纹(元大都出土,藏北京市文物工作队)风格较为一致。豆形器、折枝瑞果大盘的青花比传世的宣德官窑青花呈色更为浓艳且不见年款,习惯上都将这类青花视为永乐瓷器。但由于:1.它们与一件内壁印龙纹外绘莲池游龙、底部书有“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小盘残器出土于同一地层。2.其彩绘风格与“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青花残器一致(画风粗犷,不见渲染痕迹)。3.大盘上的海涛怪兽纹常见于宣德青花、(矾红)斗彩小靶杯外壁纹饰。
  4.折枝瑞果大盘与传世的有宣德款的“青花桃树双鸟纹盘”造型和纹样相近。因此,上述几件青花瓷器初步断定为宣德早期的制品。
  景德镇清代御窑厂遗存 1983年7月~9月和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省陶瓷考古研究所先后主持对御窑遗址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清代各类窑工具与瓷器。
  出土的窑工具中,有匣钵、垫饼、垫图、支座、擂钵、火照、试样等。
  出土的各类瓷器中,有白釉、淡青釉、豆青釉、粉青釉、青花、青花斗彩和釉里红、红釉、蓝釉、黄釉、绿釉、酱紫釉、粉彩、三彩、红绿彩、五彩、黑釉瓷等官窑产品。另外,还发现民窑青花瓷等。
  该遗址 1983年公布为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落马桥古瓷窑遗址 1982年5月间,景德镇太白园附近落马桥基建工地发现一处唐代瓷窑,堆积厚达7米,地表层早年被扰乱。从堆积的底层出土的青瓷碗分析,形制为敞口,腹壁斜削,内底微下塌,玉璧形底(见图11-22)。底足边沿粘结有五个泥支钉。浅灰色胎,胎壁厚重。通体施釉,釉呈淡蟹壳青色,青中泛黄的成分较多,开冰裂细片,釉面有气泡,器底处有垂釉现象,釉薄而较透明。落马桥窑所出青瓷碗,与浙江诸暨牌头茶场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和浙江上虞联江帐子山贞元十七年(801)墓所出青瓷碗相同。据考古报告中指出,景德镇五代青瓷的特征是“9个~12个支钉不等,圈足壁要比唐中晚期的玉璧形底明显减薄,且足也稍高,胎质更致密……釉呈纯正的蟹壳青色”,并推断这是迄今景德镇第一次出土的唐代遗物。
  董家坞古瓷窑遗址 位于景德镇市区四图里。该窑址分布范围由董家坞起至朱家坞上,面积近数万平方米,1982年以来由于在遗存上建房和铺路,堆积层遭到破坏,遗物暴露在地表,比比皆是。
  从采集的瓷片来看,全属青花瓷,产品为碗、盘、碟等。从拣选的碗类残片复原看出,碗的造形为撇口墩式和撇口鸡心碗。碗底有釉,均书底款,款识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仿制年号)、“大明年制”、“万福攸同、“玉堂佳器”、“状元及第”等字样,碗心绘一圆圈,圈中书有“福”、“寿”、“万贵”、“善”、“博古斋”、“白玉帝”、“清风明月”等字样。碗壁绘有蝴蝶海马、鱼草、云气、菊辨、蕉叶、莱菔菜、缠枝莲纹、人物山水、花鸟等纹饰,均随意而成,洒脱自然。瓷胎为白色,胎骨薄而坚致。釉色莹白透青,青花色料素雅清新,浓淡相适,明朗活泼。整个器物从造形装饰,都于朴实中见清丽。
  该窑址的产品具有明代中期和清初的特征,据考证,兴烧于明代中叶,终烧于清初。该窑址的产品与湖田窑同时期的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达,镇区窑场的制瓷技木居于领先地位,并逐步取代了景德镇乡村分散的窑场。它是景德镇明代民窑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窑址之一,对研究景德镇城市发展史、经济史、以及明、清两代的制瓷技术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赛宝坦古瓷窑遗址 1982年7月,景德镇市珠山中路粮食局地段发现了清代康熙早期民窑的堆积,以日用饮食器皿碗、盘、杯、盏等大路客货为主,间有瓶、炉、罐之类的器皿。其中有底书“大清康熙年制”、“大清丙午年制”、“大清丁未年制”、“大清戊申年制”、“大清年制”等铭款的残器标本。从干支纪年款和出土层判断,这批窑业堆积属康熙前20年这一段时期的青花产品。
  康熙早期民窑瓷器形制非常讲究,器物规整,厚薄均匀,瓶罐接口不明显,碗、盘、杯、盏类胎轻体薄。造形硬挺劲秀。旋刀极细,器身无跳痕。(见图11-23)。圈足内壁与底交接处呈圆弧形。足端足三种形状,中、小型器物足底呈泥鳅背状,大碗、盘类底足平整,还有壁形器足,足部不施釉。
  器物胎质细白坚致,工艺水平极高。一般通身施釉,表、里、底釉面匀称一致,薄而光润,白中微泛蛋青色,清亮透明。还有外施豆青釉、霁蓝釉、酱釉、乌金釉,而内施白釉青花的杯、盏,其口沿多施紫金釉。
  青花发色清丽浅谈,混水层次一般三、四层,依层次轻重分块平染,少见晕化现象。器物画面题材丰富,有故事、神话、山水、风情、田园、花木、龙凤、家禽及图案文字装饰。装饰手法由晚明民窑的写意形式渐向真实写实的风格转化,渐变为工笔手法、铁线描形式。款识种类较晚明增多,有帝王年号款、干支款、寄托款、仿成化款、堂名款、人名款、寓意款、商标性款,也有常见的八宝、杂宝、兔石一类花押表记。
  赛宝坦古民窑遗址的发掘,为划分顺治、康熙两朝民窑青花瓷的特征提供了新资料。

知识出处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 市志2卷 (下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景德镇千余年来的瓷业历史和现状,反映了景德镇瓷业的经济、文化和工艺,是第一部集景德镇瓷业资料之大全的专业地情资料性巨著。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市
相关地名